弦子:8分《前程似锦的女孩》等2期嘉宾我欣赏影片前30分钟对主人公“去道德化”的表达,当你还以为会看到传统女性电影里的完美女性时,突然来了一场无道德杀戮,它对观众提出新的挑战:当主人公不依靠道德优势建立共情时,你还能否接受?无形中也让我们对许多女性的、性少数群体的完美银幕形象产生反思:如果我们只去塑造高度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人物,或许就会把定义权出让给主流社会——这正是《钛》所拒绝的。
胤祥:6.5分北电讲师,“沙丘专题”嘉宾虽然有些部分想象力尤其是性别相关的部分(变形),还是真挺不错的,但是,真不如《生吃》啊……也不知道这个金棕榈是怎么投出来的,可能是表彰对类型片的套用和翻新以及女导演创作?剧作问题真挺大的。优点是有关身体痛感的表现还都挺不错的,一些地方反套路用得也挺好。
波米:7.5分刚得知《钛》无缘奥斯卡国际电影的提名,待遇和上一个金棕榈片有了天壤之别,但其实这是好事。因为《钛》本来就比冲奥片先锋得多,甚至它的目的之一就是对好莱坞式女权电影的背反。在那边还在就性少数群体上什么厕所喋喋不休的时候,机械圣母已经完成新一次蜕皮了。通过《钛》的获奖,戛纳得以明确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前沿的电影平台——如果都是《寄生虫》,反而还拉不开档次呢。
平均分: 7.3
节目流程节目总时长:01:17:05;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页首优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对“身体恐怖片”的继承发展?
2)“赛博格宣言”式电影的范本?
3)何为“触感电影”?
4)这本质上是一部怪兽片?
5)主人公的去道德化有何进步意义?
6)前半段的反高潮精巧在哪儿?
7)电影如何解构“女性复仇片”?
8)主人公为何拒绝帮助女乘客?
9)主人公的杀人工具有何寓意?10)电影在讲被规训还是被救赎?11)如何看待影片的结尾?以上缺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照抄《欲望号快车》开场?
2)科幻设定简单而粗糙?
3)电影前后段割裂感明显?
4)人车互动是美式电影的修辞?
5)给养父单开视角过于加戏?
6)看似先进,其实“爹味十足”?
7)剧本对比《生吃》反而退步?
8)表面赛博格其实弗洛伊德?
9)“去道德化”并非导演的最终意图?以上外延涉及如下话题:
1)对比《生吃》,孰优孰劣?
2)如何看待时下性少数议题引发的纷争?
开场曲:<Wayfaring Stranger>(Lisa Abbott)
结束曲:<Sarabande>(Jim Williams);
影片信息本片北美分级:R级;片尾是否有彩蛋:无;资源状况:蓝光1080P全高清中字资源已出;封面设计:画电影(可关注B站“画电影”频道);后期:思源/波米;点击“阅读原文”下载长节目。
『历劫佳人』( 1958 )
『恶土』( 1973 )
『沉默的羔羊1』( 1991 )
『钢琴课』( 1993 )
『霸王别姬』( 1993 )
『欲望号快车』( 1996 )
『失魂家族』( 1998 )
『双面劳伦斯』( 2012 )
『王牌特工1:特工学院』( 2014 )
『索尔之子』( 2015 )
『生吃』( 2016 )
『战狼2』( 2017 )
『刺心』( 2018 )
『小偷家族』( 2018 )
『1917』( 2019 )
『神奇女侠1984』( 2020 )
『前程似锦的女孩』( 2020 )
『生吃』(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