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25 | 社会学视角下的泰坦尼克号与无处安身的中国话剧

E25 | 社会学视角下的泰坦尼克号与无处安身的中国话剧

2020/10/23
logo of podcast 子非鱼

子非鱼

Shownotes Transcript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子非鱼」**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交流。   添加有文化电台小助手(微信号:nicifanmei)加入听友群           Introduction   本期播客的嘉宾是清华大学社会学专业在读博士生梦梦。相比于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等比较容易“顾名思义”的学科,社会学给人的感觉却是“不明觉厉”: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吗?社会学专业出身的人以后可以做什么?   Gareth和梦梦的对话就从这里出发。他们以「泰坦尼克号」为例,向大家展示了什么是社会学的分析框架,什么是社会学中所谓的“结构”视角,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又该如何融合。   梦梦被自己导师戏称为「主修戏剧学,辅修社会学」。作为一名社会学博士,为何对戏剧如此着迷?为戏剧而行遍天涯的她,如何看待当前中国戏剧发展的现状,又准备如何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对中国戏剧的未来做出回答?     Speaker   梦梦,清华大学社会学专业在读博士生     Highlights   *开学第一课老师对我们说:“你们不要先试图搞清楚社会学是什么。我做了那么多年的社会学研究,大家问我什么是社会学,我都很难用一句两句去解释清楚。”   *从社会学的角度去看《泰坦尼克号》,冰冷的伤亡数字值得进一步解构:男性和女性、老人和孩子……不同群体的人为何伤亡率有所不同?   *在灾难发生的时刻,社会学的视角让我们具备一种视角,区观察到人性的光亮。   *泰坦尼克号上坐的不是原子化的个体,而是有明确阶级差异的鲜活的人。   *费孝通“差序格局”的理论之所以有意义,在于他既回应了历史,又开启了未来。   *城市居民离开了土地、不再务农,但“乡土中国”的逻辑却依然在发挥作用。   *如果一定要解释我为什么喜欢戏剧,那最好的解释只能是“偶然”。   *当你走进剧场时,演员与观众、观众与观众之间都是陌生人,却在那个空间、那个时间拥有了共同的情感表达。   *戏剧在中国所面临的发展瓶颈,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产业问题,而是牵扯到中国人如何对公共关怀进行表达。   *当你在慕尼黑看话剧看睡着了,旁边的观众会很关切地问:你刚刚为何睡着?   *人人网倒下之后,中国的社交软件似乎一直存在一个空洞,没有被填补。微信和微博并不足以填补原来人人网的空白。   *当下发生的一切,其底层驱动力可能早已被前人描述过,只是我们没有察觉。   *定性和定量研究之间没有壁垒,我们要做的是融合。导师会鼓励我,不要浪费现有的数据资源。       BOOKS   *费孝通「乡土中国」 *严飞「社会学的想象力」     BGM   *石塚徹- Spark *Cujo (Amon Tobin) - Fatass Joint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Thomas Hanreich - Rooftop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