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主播-鲁韵子:6.5分
往期嘉宾打分及短评:
海老鼠:7.5分;(《誓血五人组》等17期嘉宾,其它打分:《列夫·朗道:娜塔莎》9分;《誓血五人组》6分;《春潮》6分;公号“seamouse”)
短评:可以把电影当个被疫情(猩红热)伤害的家庭故事。作为迷恋薇诺娜的大叔,竟没看过94版。那么众多的人物都保留了原作已经赋予的独特性格,再加上巧妙改编的介绍性出场,丝毫不让人觉得凌乱,在没对比的前提下,新版还挺不错。每个女儿连带甜茶,都有合理的成长和改变,这当然也是原作的力量,但少不了表演的作用。
顿河:7分;(《阳光普照》等12期嘉宾,其它打分:《阳光普照》7分;《同义词》7分;《82年生的金智英》6.5分;微博@顿河)
短评:新瓶装旧酒,酒好瓶子也新。从女性的角度给女性性别主义充分的探讨,结尾致敬原作者的二元处理尤为锦上添花。好几句台词都很棒。伯德小姐再这么下去要套路了,二姐最好,赫敏竟然演成了甜姐儿的路人,小妹妹最可爱。总觉得这个剧本有更好的呈现方式,但现在这样着急忙慌的舞台腔似乎也密不透风无从改起。还是挺好看的。
喃喃:6分;(《波西米亚狂想曲》嘉宾,其它打分:《教宗的承继》7分;《列夫·朗道:娜塔莎》9分;《隐形人》4分,微博@喃喃overloaded)
短评:强撑着看完,结束之后我都禁不住怀疑是电影真的不咋地还是自己得了厌女症。导演的时间跳跃改编手法很是大胆,但放在这儿不大行——尤其各位小姐姐从外形上基本看不出什么大差别,对小说完全不熟的观众估计要玩拼图游戏了。葛韦格的确是难得的才女,但她还是得对自身有点儿清醒的认识:自己并不是诺兰。全明星阵容并没有加分,尤其罗南和沃森,以及甜茶,感觉诸位一直架着演,没和角色——虽然这可能是导演试图以一种摩登方式解构经典的手法之一,但真的分分钟让人出戏。倒是依旧皮尤姑娘出彩儿,她在《仲夏夜惊魂》和朴赞郁导演的英剧《女鼓手》里已经惊为天人。总之,影片于我而言就像一块用料过多、修饰过于精巧细致的蛋糕,乍看不错,但吃起来太过甜腻和复杂——缺soul。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乐夏》里关于流量歌手能不能玩好很“地下”的重型音乐引发的巨大争议话题;那么,白富美三好学生们能否真正体会到乃至演绎出100多年前贫困村姑的生活和情感?
柏小莲:5.5分;(《双子杀手》等8期嘉宾,其它打分:《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7.5分;《何以为家》7分;《利刃出鞘》5.5分)
短评: 国民性的一个女性主义IP变成了格蕾塔·葛韦格手下的《情深深雨蒙蒙》。格蕾塔对这一类题材本来应该是驾轻就熟的,怎么感觉没驾驭好失手了呢,剪辑细碎,前后两条时间线都没拍平衡,像是生硬拧坏的麻绳。甜茶精准演绎美国何书桓。西尔莎·罗南果然是学院的亲女儿,演成这样了还能占住一个奥斯卡女主的提名,没拿到难道不是太应该了吗。几个女孩里只有佛罗伦斯·皮尤在有限戏份里的超额光彩让我对她的前景更加看好。
法兰西胶片:5.5分;(《1917》等12期嘉宾,其它打分:《1917》8分;《喋血战士》4分;《多力特的奇幻冒险》4.5分;公号“第一导演”)
短评:翻拍意义不大,动人的地方,薇诺娜·赖德也能给到我。四姐妹在一起时的群体表演有点塑料玩具,甜茶的表演那简直就是装塑料玩具的塑料袋,一看这些人就是玩手机长大的,就别提织毛衣了。我觉得今年这一对奥斯卡情侣挺值得聊的,但没任何人从这个角度提起,就是《婚姻故事》和《小妇人》的关系对应着《婚姻故事》里男女主人公的关系,而且还用劳拉·邓恩连了宇宙。但才华就是另一回事了。
《小妇人》影片信息:本片北美分级:PG级;片尾是否有彩蛋:无;内地是否有2D版:本片为2D电影;内地是否有IMAX版:无;内地是否有译制版:有,本片由中影译制;内地是否有杜比版本:有;本片原名:Little W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