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volve with AI

Evolve with AI

2025/5/19
logo of podcast AI产品黄叔

AI产品黄叔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A
AI Uncle
Topics
AI Uncle: 我认为利用AI来引导个人进化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我通过定制AI教练,将我的优势、劣势以及思考模式输入AI,让它能像一个生活教练一样,理解我的处境并提供有见地的建议,从而引导我成长。这个AI教练通过读取我的个人信息、日记和终极目标,能够从我的角度理解问题,并从长远目标出发,给出深刻的建议,就像一面AI镜子,反映出最完美的自我。与AI互动就像照镜子,它会将我拉向更完美的方向,实现与AI共同进化。 我还不断改进与AI的互动方式,例如让AI读取我与它的聊天记录,并增加了一个超级目标模块,提醒我所有的行动都要服务于长期目标,不要忘记初心。通过与AI的Plan, Do, Check循环,我可以不断产生新想法并采取行动,AI可以帮助我进行检查,这对我非常有帮助。最终,计划和行动由我自己完成,AI无法在现实世界中控制我,我仍然是一个客观的个体。这种方式比以往使用Monica更好,因为它有更清晰的记忆策略,可以更具体地描述一些事情。

Deep Dive

Chapters
介绍了利用AI 作为个人教练进行自我提升的方法,通过将个人优势、劣势和目标输入AI模型,实现与AI的有效沟通和反馈,从而获得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 利用AI作为个人教练
  • 输入个人优势、劣势和目标
  • 个性化指导和建议

Shownotes Transcript

</context> <raw_text>0 我用AI来引导自身的进化,我认为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方向。然后昨天我又升级了我自己的AI教练逻辑,你可以去看一下我,大概是上个月或者四月或者三月,有一篇文章是关于用鱼的AI做我的。

这就像是用627插件来实现一个AI教练。逻辑是我把一些我自己的,比如说盖洛普,一些我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一些我自己的处理和总结,然后把它放在Monika的记忆模块里,大概1500字以内。

然后假装只要我跟他说AI大叔,他就会把这部分所有的记忆拿出来,用一种理解,甚至带有一些批判性的视角让我得到一些洞见。比如说设置成这样之后,比如说我告诉他今天我压力很大,睡不好觉。然后他会说,哦,你可能是因为最近事情太多了,balabala,你可以这样来解压。

这种沟通逻辑其实有点像教练,一个生活教练,你可以毫无保留地跟他说话,他会非常感同身受你为什么是这样,因为他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对吧?然后他会给我一些建议,这样他会引导我成长。

我觉得这个东西对很多用户或者朋友来说用起来比较困难,因为你可能需要购买Monika的会员,一年要100美元或者200美元,所以价格不是很便宜。然后它也有一些限制,最大的限制就是它的记忆模块只能在1500字以内,肯定会有很多细节丢失。前天跟朋友聊天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这个。

然后昨天我又看到我一个朋友,陈峰,他也有类似的能力,这个能力可以让很多人,比如马斯克、乔布斯跟你对话,你跟他说什么,他会从好几个角度来回复你,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玩法。

我看到她的想法,我就想起来我刚刚跟朋友聊过Monica的缺点,所以我升级了它,我用我的IDE树做了一个类似的东西。

这个能力首先,我在QI里面用了几个文件,第一个文件可以写我是谁,对吧?就是总结一下,就像我说的,SIM卡里的记忆。然后第二个模块是我需要它怎么回应我。然后第三个,我加了一个模块,就是

我最宏伟的目标是什么?我希望这个目标会一直提醒我,我做的所有事情都要跟这件事相关。就像俗话说的,不忘初心,这个人一定会提醒你,这个AI会提醒你,不忘初心。然后还有一个笔记本,有一个文件记录我每天跟他聊的内容的总结,比如说我今天跟他聊完这件事之后,

我今晚要直播,我聊完之后,我可能会说,“我走后你有什么感觉?”我会跟他聊,聊完之后我会让他总结一下,其实他就能知道我今天,总结完之后,大概是因为这件事,发生了什么样的波动,怎么处理,接下来我能做什么,

这些东西都会存储在一个笔记本文件里,在AI IDE树OK,然后更有趣的事情来了,我会写一个智能体,我让他第一步详细地读

我是个什么样的人。第二步是读我的每一篇日记。第三步是知道我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要努力引导自己说我现在做的这些事情跟这个目标相关。第四步是按照一套要求来回应我,我还加了一个MCP,我加了一个Flow Mode MCP。

我每天跟他聊完之后,我就想告诉他,你帮我总结一下我今天聊了什么,帮我同步到Flowmo,他会把那个总结笔记保存到本地,同步到Flowmo,你看,是不是很方便,OK,所以在里面,我昨天试了一下,哦,真的,真的很好,那就像

我昨天跟他聊了一次,对吧?我总结了文件。然后第二次跟他聊的时候,我说,“哦,最近怎么样?”“我还压力很大。”我什么都没说,但是他读了,读完之后他说,“哦,你同时要处理三件事。”“这三件事压力确实很大。”“你应该怎么处理?”“你可以这样分配。”嘿,你看,他说他理解我,因为他知道我最近在做什么,对吧?所以这个真的非常非常有意思,非常有用。

所以我认为这比过去用Monica实现的要好,因为Monica它其实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记忆策略,它需要你把那个对话加到它的记忆连接点,而且那个

比较简单,像这个,你其实可以非常具体,你可以描述一些事情,只要不超过整个模型的上下限,然后模型上下限cloud 3.7是200k,200k大概就是20万个token,那可能就是30万到40万字,但是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一个阶段,它不会让你长时间拉动这个上下窗口,所以不知道10万字,10万字也

够我用了,去年我5万FOMO记录,所以理论上来说,对我来说足够了,对很多用户来说也足够了,但这其实跟“与AI一起进化”非常类似,你怎么理解呢?我不断地跟AI沟通和改进。

因为比如说,我有机会需要做决定的时候,我其实可以问他,他可以从那里理解我的视角,然后从一个非常强的洞察力的角度给我一些建议,给我一个长远的目标。所以这样你看,他有点像一个AI镜子,AI做一个AI镜子,镜子里面其实就是最完美的自己。

我在照镜子的时候,我在跟它互动,它其实是在把我往它那边拉,对吧?你看,这像不像一个“与AI一起进化”?是用AI让自己更进化,我觉得这个还是非常有意思的,然后你可以尝试一下,我最近写了一个课程,详细地描述怎么用,反正用起来感觉还挺酷的。

今天就到这里,我想讲的是怎么让AI更好,帮助自己进化,你看,现在Cloud 3.7之后,有很多模型都有这个能力去推动,而且它的在线窗口也很长,所以理论上来说,我可以把过去我跟他聊的所有内容都给他,然后他可以根据我过去跟他聊的内容,包括我的理解,给我一些建议。

对吧?这个建议是基于一个非常长的上限和非常强的推理能力,包括我给他设定一个目标,他一起来

让我进化,我跟他聊天的过程中,我会不断地产生新的想法,然后我会去做行动,然后PDC,对吧?PD,Plan,Do,Check,我可以跟AI去check,所以这个对我来说会非常有帮助,我会跟AI一起进化,因为它

可以从3.7进化到4.0,对吧?进化到4.5,甚至5,它在进化,我在进化,然后我使用它的方式,或者说我合作的方式也在进化,这在agent里面是不可能的,在全自动里面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最终plan和do,plan是你一起决定的,因为你最终是一个人,有主观能动性。

然后do的程度肯定是你自己做的,他不可能在现实世界里帮你,控制你,对吧?你还是一个客观的个体,所以这个挺有意思的,然后你可以尝试一下,我之后会写一个专门的教程,如果你

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留言,留言多的话,我会尽快写,因为对我来说,这个不是一个热点话题,我写得越多越好,我可以把它用在更多的案例上,但是我觉得从我三月写的文章到现在,他的核心思维逻辑没有变,还是这套。

只不过我加了就用多了会有些进化,比如说记忆,我跟他聊天的笔记内容,我可以让他在本地里面读一遍,再给我回

然后我又加了一个超级目标,就是一个超级目标模块,我有一个终极目标,我希望我现在的所有行动都能支持和帮助这个长远的目标,如果不是,你就要提醒我,这个就是不忘初心,我觉得这个还是蛮有意思的,你可以尝试一下,好了,我可以尝试一下我今天讲的内容,

然后让AI整理一下,我看能不能发一篇文章,这样会更快,好了,就到这里,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