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 Today’s Topic”是美國洛杉磯AM1300中文廣播電台的王牌節目。自1994年開播以來廣受好評,成為了家喻戶曉、歷史最悠久的海外華語節目之一。“今日話題”的內容包羅萬象,如:與時
從開場主持,到演員致詞,到評委口味,到電影本身,可講的東西太多。就是時間不夠。等下星期奧斯卡入圍名單
這集節目(2015年8月14日)建築在美國研究者的成果上,延伸探討電子社交平台的一些能引起共鳴的現象
這是2015年4月28日的一集節目,趣味探討“流行”姓名發生的原因以及“自發潮流”姓名現象。
蘇里曼尼是從敘利亞抵達巴格達的。蘇里曼尼是美國的大敵。這次攻擊由川普總統下令執行。美國人為什麼這麼恨
他是出生在巴西的黎巴嫩人,擁有巴西、黎巴嫩和法國護照。在東京、巴黎、阿姆斯特丹、貝魯特和里約熱内盧都
引人注目的是加州率先規定,網站收集、轉手個人信息,必須徵求本人同意。鱷魚皮產品能否在出售,加州要和路
David Stern 推動美國籃球事業,創下豐功偉績。打開通往國際的大門,打造了體育帝國。他的故事
這是2018年的新年節目重播:新年立志的期限大概只有17天,所以意義不大。但其背後的研究還是很有趣的
十年過去了,驀然回首,發現手機已經改變了我們,甚至包括情感。請細聼詳情。
髮型歧視?最低薪資上調?兼職變全職?性騷擾訴訟期?内容很多,需要了解。
不說不等於不愛,說很多也不等於真愛。對此,我們需要反省嗎?主持人現身說法。
這是華人或亞裔的較獨特的問題,比如土耳其人只需要一個名字,但華人很多有中英兩個名字,這個現象就有趣了
《紐約時報》的這個報導值得了解,講的是美國中餐館的前景,但有移民故事的背景。
本集討論中國大陸性騷擾受害者被反吿的現象及背景。
名人有自己的苦惱,其中之一就是面對抨擊。誹謗很難界定,端看是哪個法庭了。
賀卡學問大,中美在這方面有差距。主持人分享自己在美國的體驗和賀卡文化的變化。
送禮的動機很多,主要是傳遞某些信息。有時候麻煩隨之而來。
作家的觀察力更強,對周邊的事情感覺更敏感,結論也就更有意思。
面對美國政治的紛亂和黨派之爭,美國的基督徒應該抱以什麽態度?這個問題值得好好思考。
本身數人頭的技術工作,但社會變了,思潮變了,一切都政治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