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No.133 :)人民不再灌水:FidoNet、Discuz! 、水木清华、天涯、猫扑的 BBS 江湖往事

No.133 :)人民不再灌水:FidoNet、Discuz! 、水木清华、天涯、猫扑的 BBS 江湖往事

2025/1/8
logo of podcast 半拿铁 | 商业沉浮录

半拿铁 | 商业沉浮录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刘飞
一位活跃的主播,通过播客分享各种主题,包括商业故事和文化内容。
潇磊
知名播客主播,专注于商业、财经和社会现象的深入讨论。
Topics
刘飞:本期节目从BBS发明人Wald Christensen去世延伸,探讨中外BBS发展历史,涵盖BBS起源、商业模式、文化影响以及代表性平台FidoNet、Discuz!、水木清华、天涯、猫扑的兴衰历程。FidoNet作为全球首个BBS,其去中心化和节点式结构对互联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最终因内部管理和外部竞争而衰落。Discuz!作为国内重要的BBS技术支持,其商业模式从收费转向免费增值,并深刻影响了中国高校论坛的发展。水木清华、一塌糊涂等高校BBS承载了重要的社会讨论功能,但因监管和新兴平台的冲击而走向衰落。天涯和猫扑作为代表性商业论坛,前者以社会议题讨论见长,后者以娱乐化内容为主,最终都因商业模式和时代变迁而走向终结。节目还讲述了早期互联网大佬如马化腾、丁磊等与BBS的渊源,以及BBS文化对网络流行语和网络思维方式的影响。 潇磊:节目补充了大量细节信息,例如Discuz!创始人戴志康的创业经历、“京城四少”的故事以及茅侃侃的悲剧结局,展现了早期互联网创业的机遇与挑战。同时,节目还回顾了天涯和猫扑的兴衰,分析了其商业模式的优劣以及时代变迁的影响。此外,节目还介绍了中国汇多网(CFidoNet)的历史,以及马化腾、丁磊等互联网大佬与BBS的早期联系,展现了BBS在中国互联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节目最后总结了BBS文化的遗产,以及BBS精神在当今互联网环境中的延续。

Deep Dive

Chapters
沃德·克里斯腾森和兰迪·苏斯在1978年的一个暴雪天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BBS——CBBS。CBBS的出现解决了当时电脑爱好者之间数据交换困难的问题,并促进了网络论坛的兴起。
  • 沃德·克里斯腾森和兰迪·苏斯创造了第一个BBS:CBBS
  • CBBS使用电话线拨号连接,传输速度为300比特每秒
  • 早期的BBS用户面临高昂的电话费用

Shownotes Transcript

来啦坐您的半拿铁请慢用当我第一次登陆 BBS 的时候我说哇

这什么东西这个行为准则你看了你就知道他们是个什么风格笑成这样两条第一条别让别人生气第二条别让自己生气没了就这种准则你怎么知道一个团队去工作 TMD

一个道理一个逻辑 TMD 是 Seater Missile Defense System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你以为是啥什么一个道理我以为是淘宝美团和滴滴 PMP 拍马屁 PMPMP 拼命拍马屁这个很好玩太考验语言转换能力了拼命拍马屁

半拿铁 133 期大板开始大家好我是刘飞我是小雷不容易啊不容易有个什么不容易的事呢在很久很久之前有一个温哥华的听友跟我们联系说温哥华这边感觉有挺多听半拿铁的朋友能不能把大家凑一块聚集起来

然后后来他就忙去了当然刚开始也是提了这么一个事后来我们商量了商量要么就干脆成立一个温哥华听友会本地半拿铁老乡群对包括温哥华周边的加拿大地区以及周围美国离得比较近的地区的朋友都可以加这位朋友的小号然后进入温哥华的听友群我们会把

微信的二维码放到 show notes 里面或者就添加他的微信 ID 微信 ID 是 van half lativan half lati 怎么拼 van 这是那个 Van Gogh 的温哥华 van 然后 half 就是一半 lati 就是拿铁 OKvan 半拿铁

它中文名也叫温巴拿铁专门为我们老乡群新申请的一号大家可以加一下进群聊聊天千万记得要加备注说到这儿有一些 100 家的听友会收到我们的一个通知有我和小蕾的微信号但是有的时候加的时候有一些朋友没有加备注的习惯所以我也不知道是干啥的最近正好

换车的保险有很多保险的人加过来各种的骚扰就比较麻烦很多对所以大家千万记得不管是加温班拿铁这位朋友还是说加我和小蕾大家千万记得要加备注对把班拿铁这个关键词写上我们就知道是你们了哎

那今天咱们聊点啥呢今天这个选题啊那真的确实是一波三折我之前去搜资料的时候想的是这一期啊它也不是一个成系列的一期我就找一找之前选题库里那些内容吧先找的是可口可乐我一看可口可乐故事真不错然后读那本书啊感觉书有点长就

不想读了换一本换一本换了本星巴克的然后一看也不短星巴克的我其实已经写稿子写了几千字了写了之后突然发现了一个新闻就看了这个新闻我觉得还是讲讲这个事吧再换对对对

这个新闻是关于一位刚去世的前辈的又有逝者系列然后写着写着发现他不光是逝者系列他算是一个硅谷神话的番外写着写着又发现这还不光是硅谷神话的故事这还是中国互联网系列一个小小的预告片串起来了就把它串起来了然后也有很多朋友说什么时候讲讲咱们国内的互联网公司今天就稍微就谢一个题稍微剧透一下

但是下一期再讲中国互联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对中间的我们的安排上还有一些不太一样的地方可能再过几个月吧有一些材料还得准备但是因为就到这了见在弦上了那咱们今天就聊聊这个事什么事呢

咱们就说到今天要提到的这位逝者了 2024 年 10 月 11 日两个多月前 Wald Christensen 沃德克里斯腾森去世你看他的履历好像也平平无奇他是 IBM 的一个工程师跟我们硅谷故事里讲的很多创业者企业家科学家这些不一样简历那就是一马平川就可以说是毫无波澜没有波澜他就是 IBM 的工程师干了一辈子嗯

然后就跟我们今天说他在阿里他在腾讯干了一辈子终身打工人这种感觉但是克里斯腾森给世界留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互联网产品叫做 BBS 哦

哦 是从他来的我对 BBS 的感情还是很深的小蕾知道我自己之前是我们学校 BBS 的站长我们这一代人说起 BBS 来很多人也都是有感情的像在之前人人网和微博出现之前这都是最早我们在互联网上获得内容的主要的阵地包括我们交朋友的阵地所以非常有感情啊

说起来在很多互联网大佬的传记里面大家往前翻最早期也都少不了会有一段跟 BBS 有关的经历这就说到了后面我们也会提到今天咱们就聊 BBS 小蕾对 BBS 的早期的印象是啥除了学校论坛还有别的 BBS 吗天涯还有吗虎扑当然现在还有猫扑

对你之前自己会上吗我上的不多大学的时候上的不多对我上的不多虽然我们这代人不是人人都上 BBS 但是你会发现哪怕今天 BBS 没有了几乎已经绝迹了但是它给我们留下的影响也非常大

从网络文化到现在大家在互联网上交流的这种方式和氛围其实留下了很多遗产我们就进入到第一回沃德·克里斯腾森 1945 年出生于威斯康星州父亲是一家电器制造公司 Westbend 的安全主管母亲是百科全书的销售你就看电器制造公司百科全书你就感觉很有年代感了克里斯腾森看起来他出生在一个中产家庭

所以他也因为父亲的关系很早就接触到了计算机多早呢高中三年级我的天哪他是四五年生人高中三年级那会儿对相当于六七十年代梦回硅谷神话系列的最早期的那些起始的人物了这就是最早接触计算机的一批人那克里斯腾森接触的这台计算机是谁生产的呢克里斯腾森自己传的自己高三的时候手打了一台哦

你就说那个时候钻研的有多深手工森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读书了一段时间又转学到米尔顿学院获得了物理和化学学位 1968 年大学毕业之后就到 IBM 工作了这一工作就是刚才说的 44 年一辈子我算了一下如果说他本科毕业是 22 岁的话

44 年是 66 岁比咱们的退休年龄还要多好多年了是工薰员工他的工作岗位是什么现场技术销售专家就大概是 IBM 它本身有大量 2B 的业务所以包括去客户那做培训怎么讲功能跟销售团队合作准备材料说说

我们的技术厉害我们技术怎么用的呢这种工作明白当然也得很懂技术在这个岗位上就做了一辈子重点我们讲的就不是他的主业了就是他的业余爱好 1975 年在 IBM 工作的克里斯林森看到了一本杂志这本杂志叫《大众电子学》

又到他了这就跟苹果监视第一期串上了听过的朋友可能能回想起来 1975 年一个叫罗伯茨的公司罗老师决定搞一台特别便宜的计算机因为那个时候计算机不是都很贵吗所以他要搞一个我手打计算机我就传一些人我把这个手计算机打

把他的成本打下来给家人们把这个价格打下来活活把市面上那种几万十几万的电脑给打到了多少钱小蕾可能忘了几百块嘛几百块 400 美元啊那这台计算机就是 MITS 公司出品的阿泰尔 8800

当时手打这个 8800 机器的地方大家可能还有印象就是他们公司在商场里边一个小门头啊那边类似左边洗脚的啊右边的做美甲他们冲接这个电脑公司当时比尔盖茨他去谈过合作就找了半天没找着在商场里找好

找得很懵阿泰尔 8800 上了 1975 年大众电子学 1 月份的这个期刊的封面这个是当时发烧友都在看的杂志所以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包括我们之前提到了史蒂夫·乔布斯包括比尔盖茨当然这些年轻人里也包括了沃德·克里斯登森

克里斯登森一看现在这计算机这么便宜我得继续研究一下他之前手打的计算机肯定性能可想而知不会特别高但是现在条件成熟了他就更有动力搞点事情了当时他自己在芝加哥电脑爱好者俱乐部里认识了一个好哥们叫 Randy Seuss

兰迪苏斯这位苏斯这么掉到这眼里巧了他也是 1945 年出生的同一年人父亲是警察母亲是护士他自己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毕业也在 IBM 工作相当于是同事了为什么跟苏斯一块搞研究呢因为克里斯腾森他更熟悉的还是软件他也需要有一个硬件的专家苏斯

他就是硬件专家他自己能手打电路板他就跟之前史蒂夫沃兹一样自己焊这个电路板把这个计算机给改成他们想要的那个样子所以他们在芝加哥电脑爱好者俱乐部里就开始团局开始搞各种各样的项目了这个时候大家家里都有一台台的电脑了 400 美元你稍微试试劲稍微跟家里要要钱基本上也都能买得起

但是这个时候这些爱好者们就发现问题了这电脑之间交换数据好麻烦你就别说互联网就是连最基本的传输格式都没有统一你哪怕说你有类似古早的软盘但是你这个软盘传过去那个文件它也读不出来可能大家在研究文件格式这些问题也就是说传输该怎么传输没有标准这就是秦朝之前你说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歌什么鬼

这是什么梗啊这个你没听过是吧这个好像是说粤语的绕口令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我说我模仿的不像啊有会粤语的朋友可以大家感受一下去搜一下就是各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度量衡啊就跟马车一样你说你这马车你在山东哭哭哭哭哭跑起来你到了浙江他就跑不了了那这个路就可能太窄了所以那时候很混乱这儿说的度量衡其实就是如果我扯一根线的话我能不能让这个电脑之间能传输信号吗传输信息直接传那他就得有标准啊

最早的标准是贝尔 103A 的标准这就是从贝尔实验室出来的 AT&T 公司的贝尔实验室提出来的 1962 年提出来的标准这个时候在普通的电话线上用 300 比特每秒的速度进行传输这 300 比特每秒是个什么概念今天咱们说百兆宽带这已经不算是很快的宽带了百兆宽带是每秒 1 亿的比特

当年 300 啊 300 比特就可以说无法支持任何今天上网的需求你连网页就文字网页都打不开根本传不过去因为现在的网页背后的信息量也是足够大的了那这种电话线上的传输就需要有一个硬件参与的步骤这个我们这代人相对就比较熟悉了就是你得先翻译因为电话信号它不是那个声波的信号吗嗯

这种声音你需要用电脑的这个数字信号电脑的数字信号就 01001 这些东西你把它翻译成模拟信号这个过程叫 modulator 这个 modulator 叫调制器嗯那从电话线到那头之后那现在是声波的模拟信号其实就是声波信号嘛嗯然后再变成数字信号翻译回来这个叫单 modulator 嗯

DEModulator 就是解调器调制器和解调器加一块叫并称 ModulatorDEModulator 之前其实是两个机器但是为了方便就把它合到一块了一直以为调制解调器是就一个东西结果其实是两部分合到一起的对你既要往外传信号翻译一步也要往回传信号解解义对

那这个 modulator demodulator 简称就是 modem 因为谐音是猫所以我们一般就把调制几条气叫猫了是这么来的说到这了也提一句小小的科普就是对很多朋友来说以为猫就是路由器路由器就是猫因为确实很容易搞混包括跟交换器就混在一块因为感觉上反正都是上网的其实不一样猫是翻译信号的

这个刚才解释过路由器之前的那一步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路由器是把信号再用无线网或者有线网络传输出去它也不一定是前一步它可能是后一步因为你上传的时候你是通过路由器再到猫它是上行下行都是有前后的就是你下载的时候当然猫是前一步你上传东西的时候猫不就是后一步我说的是你家里装的时候你连线的时候好

先连猫再连游戏家里装的时候那个线一般是先扯到猫上而且现在因为都是光纤了光纤里面它又不是声波信号不是这个信号它是光的信号那这种光的信号也得翻译嘛光的模拟信号翻译成数字信号这个我们一般就把它叫光猫了嗯

然后光猫完了后面就像小蕾说的再后一步就是把路由器再接上然后现在其实有一些运营商他把光猫和路由器塞到一块了你可以发现光猫后面接的就是他们自己用的路由器完全可以当路由器用只不过性能对性能会相对来说还是差不少的所以如果家里有朋友新装的网就说

怎么说是百兆网速效果也不好你可以考虑买一个你就随便买一个市面上的路由器一般你就发现这个问题解决了效果很显著说回来有了这种电话线的传输这也只是底层的信号相当于说大家能把零和一传来传去了但是零和一

你依然还是要再往上一层把它变成文件电脑不能天然的就把零和一读出来你这 word 文件还是什么文件这个读量衡也得统一我们之前在讲互联网诞生的时候讲协议大概提到过就是你这个传送带做好了但传送带上的货你不能随便放你得有包规大小大家都一致我拿到之后我才好拆我才能把它翻译出来另外你还得考虑一个问题就是传送的逻辑

什么叫传送的逻辑呢就是比如说传丢了比如说传了一包你发现水果坏了烂到家了 15 天在路上走了你得跟对方说你重新传一下你重新传一下你把这个消息发过去对方说我再把缺失的那几包重新传一下这种传输规则得有所以当然也得说明白运费是你付不能让我倒付

然后这些各种各样的规则其实就是上一层逻辑层的这些规则克里斯腾森发现哎呀光有电话线不行还得有这些规则所以他就手打了一个传输协议哎呦那个时候的大家都是自己爱好者们手打呀

这个传输协议叫 Xmodem 就是那个 modem 调制解调器上面加了个 X 这个就变成它那个协议名字了你看为什么首打那也是因为这个时候 TCP IP 协议都还没有呢他只能靠自己这个办法跟别人自己首打完了跟别人传输说你也用这个那咱俩就能通信了咱俩就能聊天了在 1978 年的 1 月份的一个冬天下了大雪

出不了门那一天克里斯腾森光铲雪他就铲了俩小时你想想北方那种大雪想着哎呀就今天这个大雪这个班也肯定上不了了那干点啥呢然后就打电话给苏斯他好哥们说哎

咱们要不要搞个系统啊就是你看现在咱们有一个基础的协议了能不能让俱乐部的大家都能把文件传上去都能把信息传上去就跟我们做了一个俱乐部的文件柜一样咱们把它放在这那你想取的话你也能在这个电脑上取能不能搞这么个东西啊

苏斯说牛逼啊听起来之前没有人弄过没有人弄过之前都是单机你就想象之前全是单机模式 1978 年互联网是 1995 年出现的那真的就是最早的一批在想这个事的苏斯说这个真牛逼但是咱们别给俱乐部搞

因为给他们做很容易可就官僚起来了俱乐部有当官的这些人我跟你说一弄起来就没法弄了俱乐部都有官僚了稍微有人的地方就有官僚为啥苏斯有这个看法因为苏斯之前服过役他在海军服役他对这种官僚那真是深恶痛绝咱们就直接搞你搞软件我搞硬件就这么搞起来了

为啥还得搞硬件呢因为显然啊那个时候也没有阿里云啊也没有什么 AWS 这种服务器存量你得服务器这个它整个怎么支持这个软件也得手打呀所以就在这个暴风雪的天气里两个爱好者在家反正没事干就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论坛克里斯腾森和苏斯给它起了一个名字 CBBS 哦

哦这个名字是怎么解啊 computerizedcomputerized 就是计算机上的或者计算的 bulletingboard systembulleting 是公共的 board 就是板嘛 system 就是系统嘛公告板系统计算机公告板系统啊

那这个系统那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简陋因为它因为它的传输速度还是刚才提到 300 比特呀所以你打开之后就全是字符就很像过去我们看到那些科幻电影里面

全是字符就是命令行都是那些东西一行行绿色的就没什么图形界面了然后欢迎来到什么 BBS 然后后面出了几行字符就表达这是进下一步了用户名密码

一点一点敲上去挺兴奋了挺兴奋了 70 年代别说 70 年代了就咱们俩上小学那会儿最开始用道斯系统的时候能自己打个命令进去哇那个时候那种兴奋感是啊对于每一个程序员来说那都是自己的那个白月光的时代是啊

而且他们这个你想啊是在爱好者们以前只能在单机上去操作的时候突然我能跟别人连上了这种感觉我跨越多少公里这种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太兴奋了但那个时候确实是真的非常简陋还有一个点简陋在哪呢就是这个电话线他们得用电话线啊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网线嗯

没有什么运营商电信还能给你装一个是吧不存在所以你只能扯电话线扯电话线之后电话线它是独占的你想你其实就是拨号给他打了个电话打电话的过程中对方就站住了他也没法打电话就占线了然后另外就是另外一个人想要给那个人打电话他也打不进去了所以就是独占的就是这个文件柜你一旦有人站在那后面这个人就在那等

你这个公告板啊你写着笔有个人拿着笔在这写后边排着队十个人在那等哦而且他等你还没得法排队啊你想你还是得看运气过一会再来过一会再拨一下就跟打电话一样这个人怎么老站下啊那你就可以想而知如果比较火的这个服务器那你是挤不进去的哦

但是啊虽然很减肉依然特别有吸引力啊那个时候 CBBS 作为他们爱好者里最早的把网络论坛做起来的这么一个项目启发了大量的爱好者那个时候真是 BBS 就铺天盖地的出现大家全都沿用了这个名字把前面那个计算机的去掉了改成了 BBS 啊

之后 BBS 这个名字将会传播到整个地球成为比互联网还要早的最重要的互联网产品可能没有之一第一个 BBS 现在都还能看到之前在纪录片里出现过小蕾看一下就是这个手打的

这就是第一个 BBS 它是软硬一体的嘛你就能通过电话线访问它了它这个所谓的大家认知当中的电脑主机的那个部分呢相当于就比较粗糙了就是一个铁盒子而且很多电路板是露在外面的对啊

然后最前面那个东西它是个键盘吗对前面还有一个古早的键盘输入设备还是有的这个就是年纪大了之后的克里斯腾森和他最早的 BBS 服务器专门拍了一个合影发际线还是很

程序员的第一回我们差不多说到这了在第一回的最后咱们感受一下拨号上 BBS 的声音跟我们小时候印象中的拨号上网可能有点一样但是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来感受一下来听一下好

你听到那声叮那就说明连上了接下来你就可以操作登录进去了这个声音我还真是从没听过就能感受到当时这种怎么说呢反而挺有仪式感的你想你再连一个 BBS 的一直有这个声音突然叮一声你就感觉通了

对自己连上这个连上这个世界了就连任督二脉通了呀嗯这种感觉还是挺奇妙的我们进入第二回最开始啊 BBS 的人很多爱好者兴奋就跟我我们前面一直在讲的是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的兴奋一样我记得我最早接触互联网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没有百度那个时候可能顶多有个 3721 那个市民搜索引擎嗯

我是到高中上计算机课的时候才知道百度这个事在此之前初中都是跑到小伙伴家因为我们家在不好上网时代都没上过网在小伙伴家没上过对看他们家去上网我坐在旁边看是那种感觉

我最早的时候是在我爸那个单位我爸单位有的时候就去蹭蹭他们科室的电脑我记得当时基本上大家能上的也就是搜狐我当时搜狐打开就觉得好奇妙这里边什么东西你点一点啪啪啪就出来了

就是一种很无法替代的体验很神奇的一个一个都是叫超级链接所以在 1970 年代末到 1980 年代初电脑爱好者们本来只能线下交流只能去参加峰会然后你传个什么数据给我拿个软盘拿个什么硬件设备交换这个开始到我在家里下暴风雪的时候我也能跟别人交流了

那个时候已经开始流行起来一个 BBS 黄页了这个 BBS 黄页上面就全是电话号码呀就这些电话你打过去他就有 BBS 你用你的电话线访问他们就能访问到很多文件和信息你还能看到其他人的留言啊

这种感觉很奇妙但是呢远古时期的这个 BBS 是不是就是大家想象的这个田园时代大家都很友好呢其实也不是这发烧有门之间啊 B 服也很多也有门派之争这些极客啊他就很容易就谁都不服谁啊尤其最重要的这个 B 服在哪呢大家喜欢不同的品牌啊跟今天也差不了太多今天你说新能源车这些品牌互相之间也能掐起来我就觉得你好

互相骂对方是邪教对那个时候有阿泰尔对吧比较老的个人电脑的祖宗包括康茂达我们之前提到过当时卖的特别火还有苹果已经出来了所以这几个不同的用户就打起来

我们投资多牛逼反正就是天天互相喷互相骂这应该算是互联网最早的骂战了就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就已经有骂战通过电话线通过 BBS 协议就已经开始骂起来了那个时候 BBS 还没有特别这种广泛的传播不像互联网一样一下就炸了你猜一下最影响 BBS 发展的是什么东西不是应该是网速吗电话费

你想想一直站下而且他当时网速这么慢费用是很高的我们很多哪怕就后来国内不好上网时代的很多朋友一开始应该都有体验就 2000 年代的时候我记得那个时候我在我三姨家住我三姨家是周围身边亲戚朋友里面最早有电脑的一批了然后

我三姨后来就抱怨说你们住在我家你怎么老打点拨台呢电话费一个月怎么这么高后来 20 年后前阵子吃饭才破案是我三姨一副上网上的不是什么点拨台你只要插上网线上网拨号上网你肯定不能上一两分钟打电话你可以十分钟内解决

你一上几个小时而且一说点播台这就是一个很古老的东西了现在年轻人根本不知道当年打电话好像能打一些什么就是语音服务之类的那种东西也会花不少的电话费的那个时候是很多电视台有这个可以播放节目的那种也叫点播台对都是点播台然后这种点播台你就打个电话花一个电话费还有一个增值费应该然后他就可以你放了这 20 分钟你看一集

确实都是当年的回忆那你想啊那个时候我们国内已经处于资费相对比较低的时候我们刚才说的 BBS 刚出现的时候是 1980 年的美国你没事逛逛 BBS 你哪怕没有电影哪怕不看图片短视频就看那么一行行的字符你猜那些爱好者一个月要花多少钱往大的猜吧 500 刀 8000 美元哈哈

8000 刀 8000 刀哇这是真当年的 8000 刀真舍得花你想啊那个时候传个机器只要几百块了对啊 400 块钱买一台电脑你上网要花 8000 美元我真不敢想这个其实可以理解的因为你如果要让你的这个电话线能一直被访问你得开着它

一直开一直开别人拨进来你就得花钱那时候又没有专门的服务他就是按电话费走所以你想你打电话你哪能一天打 8 个小时类似这种所以你就说这个价格那真的是发烧油而且我的工资或者说我家境比较不错我很愿意在这花钱全都填进去了嗯

所以如果你站在 1985 年的这个视角不是用我们今天后视镜的视角看 BBS 这个市场你做一顿调研分析咨询公司给的报告肯定是非常悲观这个玩意儿是太贵了没有未来另外就是大家在 BBS 上也确实不知道聊啥除了说说最近我用了什么技术开发了个什么东西你感觉这个技术好像也就是

其实跟今天我们看到的有一些看似没用的技术一样那个时候没有用啊大家不觉得这个东西未来能是个大众城市是啊但是其实身在其中的一些人很多已经看到未来了哦还是那句话未来以来只是还不均匀啊那用拨号上网上那个 BBS 的人当时北美有多少人呢 15 万人这么多我看到那个关于 BBS 的纪录片里有个叫 Delche 的哥们他说哎呀

当我第一次登陆 BBS 的时候我说 What the hell is this 这什么东西这是什么东西这是什么东西这是我未来 30 年的人生就是当时震撼到了之后就扑在这上面了那个时候慢慢的 BBS 就开始出现了更多的一些文化或者说更多的一些现象你联系苹果简史苹果二代和 IBM PC 陆续在 80 年代末开始出现了

它带来了真正的个人电脑时代之前这些发烧友我们之前反复提过什么加酿计算机俱乐部这些都是手打但是现在你不懂硬件你也可以直接买来用了甚至你想上 BBS 都不用自己去研究 BBS 已经刻成了软盘

那个销售了你直接买一个 BBS 的软件装上来我就可以连网了你直接接电话线就行了当然再来个调试解调器搞个猫你就能逛 BBS 了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出现了最早的网恋有的人就是 80 年代在网上认识了那个时候甚至没有互联网就在 BBS 上认识就不用写信了啊

最早的还有匿名的 BBS 比如说戒酒会匿名的时候你就可以更好的倾诉直接搬到网上大家互助很多人也得到了帮助挺好然后这个时候陆陆续续的网络文化也开始出现了比如说为了维护秩序维护 BBS 的氛围出现了 SYSOPSYSOP

SysApp 是什么呢你展开说就知道了 System Operator 系统管理员所以这个 SysApp 其实就是论坛的站长但是这个 SysApp 名字当时在计算机圈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因为那个年代你要想都没有互联网公司没有大厂没有 KOL 没有相关部门关心所以整个网上最有权势的其实就是 SysApp

它是最高了这就是 C-SAMP 说啥就是啥 C-SAMP 说你这个号我给你封了那就封了 C-SAMP 说今天我这个论坛我要投入更多我要做大做强他就能做大做强这就是 C-SAMP 是最重要的当时的角色然后接下来 BBS 开始

照进现实了照进现实之后可想而知就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现象之后商业 BBS 也开始出现了有很多人嗅到这里面的商机了你们爱好者做的不行不赚钱我们要搞能赚钱的 BBS 专门运营看看他们靠啥赚钱跟所有领域一样直接收费当年其实最早一批我们之前讲硅谷神话的时候提到过互联网的免费的概念其实是以雅虎为代表的公司推动的

在这之前大家的默认的认知就是互联网得收费你访问任何网站访问任何都收费所以 BBS 也跟上这个热潮说我是一个商业的 BBS 所以你访问我你不能免费取我的信息啊你如果在这上面想交流就跟今天的会员费一样你得交点钱嘛对不对嗯

商业 BBS 出现之后最大的好处是什么你看还是联系到前面说的电话费或者说家里你自己组建一个服务器的费用你类比其实能搭得起来这个的人真的不多以及说你想要让它性能更好你比如说你想我想同时支持 10 个人访问扯 10 条电话线

你想想那个电话费你撑不了有道理所以商业 BBS 收费之后我就可以有更好更多的电话线了所以这个时候商业 BBS 就开始流行起来了因为免费的 BBS 只能靠自己添钱或者捐款这个时候很多免费的 BBS 也难以为继了嗯

商业 BBS 雨后春笋成千上万的商业 BBS 出现了之后就开始出现了卖水人他不是自己做 BBS 我帮你搭你跟我学我甚至不帮你搭你就跟我学就好了跟我学快速搞钱快速通过 BBS 搞钱我教你商业模式你看看

历史上没有新鲜事啊当时那个话术你就听啊那个话术你只需要买一台电脑接一台电话线你就能获得你的税后收入你就躺在床上躺着挣钱不需要任何代码知识不需要任何额外支出这样一份一本万利的副业值得你拥有快来挖矿吧哎呀这个真的是哎呦这个同样一个模式可以放在各行各业去附用啊

你看当时的一个广告就这么直接说啊这有一个小小的广告页嘛 Your BBS can make money while you sleep 对你睡觉的时候他就躺着给你赚钱哇那个时候就很多人觉得还有这个新东西你说就跟今天交做这个抖音号的交做自媒体的包括像小蕾刚才说你挖个矿的对吧你弄个电脑就可以能赚钱的

之前我记得我写过一篇文章大概是聊用你家里的集定盒去偷跑流量因为你家里的存的一些缓存你也可以分享给你附近的那些其他的用户然后再给你一些补贴反正就都是这个话术让你躺着赚钱其实是耗你的羊毛

这年头都有很多人被打动那想想当年那更加是不可抵御了这确实有很多其实就是割韭菜的因为你要想啊真有这么简单吗真是说你不维护这个 BBS 你就加个电脑放在那就有人来访问吗当然不是啊那别人得知道你的电话号别人得有人来你才能赚到钱啊那显然不是这么简单的

这是一个商业模式还有一个在那个时候也比较火的一个商业模式就是搞色情啊那个时候色情内容的 BBS 已经出现了这玩意怎么搞啊也卖的很火因为那个时候已经有图片可以在上面贴了嘛那就贴图片就完了嘛嗯

在这些所有的商业 BBS 公司里最知名的一个是 1983 年第一个给 DOS 系统开发 BBS 的 PC Board 一说到 DOS 那我们之前讲苹果简史的时候其实都提到过了 DOS 的影响力非常非常大那后来是一统江湖的一个操作系统啊嗯

最早给 DOS 开发的 BBS 显然就很早就上了船了所以 PCBird 当时一度就是美国最火的 BBS 因为你在 DOS 里能直接用了那是最方便的了 PCBird 已经跟最早的 CBBS 很不一样了比如说这个时候它已经可以支持多节点了你自己在本地你也可以登陆多个 BBS 了你也不用说像之前是独占的这是一个

同时也支持更多的协议因为那个时候 BBS 存在不同的协议你这个协议装好了你能用这个协议访问这一类但是你访问不了别的 PCBall 相当于商业公司经常做的事我把这个协议都给你装好了所有都兼容你基本上都能上各种 BBS 站点都能访问所以这也是它成功的一个原因当然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刚才提到网速 300 比特现在已经是接近 1 万比特每秒了基本上有很多

简单的图片也都能看得到了这个也很重要 1988 年专门报道 BBS 的杂志也出现了就出现杂志了叫 Birdwatch 也很容易理解这个 BBS 不就是 Bird 吗 Birdwatch 就是论坛观察这个杂志上最重要的栏目就是 The Top 100 BBS 子

时刻有一个排名有一个前一百名啊你想想有多繁荣当时确实是成千上万的你只要能挤进前一百名你就有特别多人去访问了这本杂志呢持续报道 BBS 大概有十年时间这就是 BBS 最火的十年寿命真长在 1990 年代后期慢慢转型了创始人杰克利卡德那当时就是 BBS 圈的大人物啊是 BBS 圈的大 KOL 啊

他也是在前些年 2020 年刚刚去世享年 65 岁这么年轻 1990 年初是 BBS 的巅峰期在这个巅峰期出现了一个巨型的 BBS 网络那就是在 BBS 历史上不能绕过的一个存在就跟我们说搜索你不可能绕过 Google 的你说电商不可能绕过亚马逊和淘宝的一样的接下来我们就聊聊这个 BBS

第三回 Thomas Daniel Jennings 这是我们的主人公我们叫他托马斯·简宁 1955 年出生于洛杉矶查到的他的公开信息不多标的他的 title 是他是一个计算机工程师同时他也是一个艺术家他的履历

其实就搞得不是那么清楚了他到底做过哪些工作呢也不是那么了解 1983 年简宁启动了一个自己的 BBS 项目叫 FIDOFIDO 为什么叫 FIDO 呢因为他家小狗叫 FIDO 包括后来他这个 BBS 上面他们都有一个标志的 logo 一个 logo 就是用字符画的那么一个小狗哦

看来这跟家小狗感情很好了这个 FIDO 项目他自己写了基础的协议后来呢有很多作者也很多爱好者修修补补完成了完整的 BBS 所以那个年代大家都是这个氛围哎你这个地方我提提建议我就不光提建议了我直接把补丁给你打上那当然就把这个东西更完善了当时简宁就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软硬件的这个开发上后来呢当然他就是自己 FIDO 的第一个用户然后第二个用户呢叫约翰马蒂尔嗯

马迪尔他在巴尔蒂摩开始搭建网站为啥呢因为他家在那我以为是专门选这么个地方为什么要特地提巴尔蒂摩因为简宁在洛杉矶巴尔蒂摩在东海所以他们是一个在西海一个在东海调试的第一次调试 FIDO 就已经跨越了整个美国了

对他们俩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神奇又好玩的事那 FIDO 跟其他 BBS 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有节点的存在这个事太重要了节点互相之间能交换数据能产生通讯而不是直接端到端这个已经非常接近我们今天的互联网产品了嗯

其实这个原理上对于不了解互联网的朋友来说还可以再稍微解释一下首先你想之前的 BBS 它是怎么通讯的比如说咱们俩现在打电话我拨过去喂小蕾你好刘飞你在吗我在你真在啊那咱们现在开始聊天你等等啊我开始给你敲字了好吧

天王盖地虎翻译一下 0110000 你听见了吗 0110000 听见了小鸡蹲蘑菇所以你看这个过程的很长而且它很占用电话线电话费就很高 FIDO 其实做了一件很简单的事但是解决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就是我们在本地把这些事都处理好交给节点就是我不是直接给你打电话了这个时候你站下两个人还交流半天对吧他把这些所有的信息先都放到一个节点也就是一个一直开着的服务器上把这些信息存好了翻译好了天王盖地虎这些 0110 这些所有数据弄好了传的时候一股脑传过去

而且是传到另一个节点你再去这个节点取那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直接把这个信息数据取下来它就不是一个直接这么打电话的一个方式那可想而知这个打电话的时间就大大缩短了效率就提高了很多你就像今天我们如果微信发消息啊

如果我跟小蕾发消息的时候不是经过微信的服务器我是直接给她的手机发一个消息那她这个时候手机万一没开呢她手机万一没有信号呢我发一个在嘛我就得干等着等了好久最后小蕾说我现在在了然后我不在了最后来回很难就像之前我们说 QQ 在线你得在线的时候才能聊天不在线的时候很麻烦

大家会有这种感觉所以其实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这种一步操作那效率可高太多了它不光是通电话的时间短了另外就是你有很多事情就可以一步去做了你像刚才说的在公告板上写在后面的人有排队现在不用排了你先写好放在那最后它就自动就发上去了所以这就是 FIDO 它对于传统的 BBS 最重要的一个点

最后这个场景一说大家可能就更容易理解了就是你先把这个信投到信箱不是说大家拿着笔在那旁边等着另外就是他为了降低资费他做了一些处理比如说像刚才说了有一些信息我是打包发送那我就可以选资费最低的时候因为凌晨这个时候电话费是低的这是错峰跟风骨店一样道理

这就非常受大家欢迎因为你这个 8000 美元咔咔咔的就往下降了然后这个时候节点就不断增加了因为你想要用上 FIDO 说的逻辑你得加入 FIDO 的一个节点从最早刚才说的最早的这两个节点西海岸一个东海岸一个到了 85 年已经在全美有 250 个节点了甚至原来的协议撑不住了服务器要崩了要崩的原因

今天听起来非常匪夷所思就是地址栏最早设计的时候只能写 250 个就只能有 250 个节点写多了就崩了这个协议当时写的时候没想太多就随便设了一个 250 当时想 250 肯定是一个很大的

这个怎么理解就像你说淘宝刚开始做收货地址的时候就随手设置了全中国的收货地址只能写 10 个结果发现一下逛淘宝的人多了那这个时候你得临时改所以那个时候做了好多这种迭代大量 FIDO 的早期用户都很主动来参与贡献这个产品真的都是大家非常无常非常热情的去折腾出来的

到了 1985 年中旬核心小组就是由这种最资深的最重要的一些成员成立的这个核心小组新方案上线全美分成了 10 个大区就地址前面要先加大区后面再加这个地址所以它就能容纳更多地址了有几千个地址了重建了网络 Federnet 就开始起飞了所以你看 1985 年中旬的时候 200 多个节点年底已经 400 个节点了嗯

打着翻的往上走三万五千多个节点啊

这么多节点那其实就意味着原来你可能美国的行政州对吧每个州有那么一两个节点嗯但是现在你哪怕住在一个小镇上可能你附近就有一个自己的节点了这就是已经成为了真正的美国全民的 BBS 甚至在当时不是美国整个全球各地都涌现出了大量的节点在很多人心目里 BBS 就是 FedernetFedernet 它就是 BBS 嗯

最辉煌的时候 Federnet 的用户量有多少啊 400 万活跃用户 200 万那个时候 Windows95 甚至都没出现到死都还没有完全普及啊这是 1990 年代的初期啊那个时候互联网都没有啊已经有几百万人在上网了你敢信就他用的不是互联网协议但是他已经在用在跟别人交流了哗

大洋跨大洲的去认识网友了当时来说就相当于是 Federnet 一统江湖 Federnet 后来面临最重要的问题其实是组织管理的问题因为组织大了队伍就不好带了或者说大家的意见就不同意

因为你说如果是商业队伍已经做够难了他们这种还算是志愿者的队伍志愿者的组织就反而会在节点多了之后在网络变大了之后它就变难了不可避免治理效率你可想而知而且大家都是当爱好来的有一些就觉得好烦啊这么官僚了现在人这么多都

也不想让它变成一个特别复杂的这么一个组织比如说 Federnet 的核心团队最早定下的行为准则就有点类似于团队价值观他们不是一个企业但是就跟企业价值观一样但也有也有这个行为准则你看了你就知道他们是个什么风格笑成这样两条第一条别让别人生气第二条别让自己生气没了

就这种准则你怎么知道一个团队就工作但你回想一下为什么是这两天你再想想刘飞说的最早的时候网上就已经有各种意见相左的那种利器啊那种冲突确实很难对就他们最讨厌的就是一样你别别人别惹到别人对吧大家是一个比较和谐的一个状态最好但这个价值观当然非常极客但是他就很难让一个组织尤其变大的组织维系下去啊

Fedonet 到了 90 年代内部斗争已经很剧烈了甚至当时创始人简宁当然他也在核心团队里他就放话说现在已经不是 Fedonet 了现在是 Fedonet

FAT O NET 就是打仗网像这种内斗网战争网网里面大家都在斗争了然后建宁就推出了管理团我不管了你们去折腾吧内斗它确实有一个原因这个主要的分歧在哪呢在钱这个钱不是赚了钱怎么分是在成本日益提升的时候怎么覆盖成本谁来支出这个钱当时并不是没有途径和办法的比如说要不要拿政府的资助

当时政府有一些政府项目你是可以拿的这里面就有大量的反对意见我们是很理想主义我们是很自由你拿了政府的钱你是不是有些东西就不能讲了你是不是有些东西就要被监管起来了有些人就提出我们商业化现在是已经出现大量的商业化的 BBS 了我们收会员费我们收这个钱有些早期成员也不同意我们最早出来这就是为了一个大家更自由更公正更民主的这么一个

网络环境那你开始做商业化了那违背初衷了是不是要不要卖周边咱卖 T 恤卖 V1 卖杯垫对吧后来发现这个好像路子也不太对都不同意也不是我们擅长的反正大量的这种不同的意见最后就发现这撑不住了你光靠捐款是肯定不行的

当然这是其中一个原因这是算是内部原因吧就是他们没有达成一致内部管理的问题第二个原因就是外部原因啊你看为什么刚才我念节点念到了 95 年 35787 个那个就是他们的高光了因为 1995 年那是一个春天啊和互联网诞生的那个那一期结合就知道嗯

一个能覆盖所有用计算机数据交换的新的网络出现了新网络一统江湖旧网络可就得淘汰了这回万维网来了万维网一来这种旧势力就要退出江湖了 Federnet 也要退出江湖了所以这还是更根本的

你时候到了你就该推出历史舞台慢慢的你就看到 Finalnet 这个节点就断崖式的退出目前呢其实 Finalnet 还在但是是算是都不能叫那个现在的电脑爱好者就是古早的考古爱好者了就当博物馆给他放着就是个活化石了就在那放着你通过互联网能够想办法因为他迁移过来了嘛能够想办法还能访问到一些节点的内容但是实际上这个就是就是博物馆的意思了啊

那说回来真正的 BBS 所以你看它其实跟互联网不是强绑定的不是说出现了互联网才出现 BBS 其实反而是互联网出现之后真正的 BBS 没有了这算是原生的 BBS 嗯

BBS 是一个独特的协议和网络今天这个概念一说我相信照对我来讲也明晰了很多之前有些认知是不对的对他用的是最古老的技术 BBS 有自己的网络协议用电话线能直接去跟别人交流沟通去上网到了 1995 年之后大量的 BBS 迁移到互联网上这是我们更熟悉的很多 BBS 他还是用互联网上的但是虽然叫 BBS 跟过往的那种真正的原教旨的

BBS 已经不一样了就有点像什么呢比如今天我们是叫马路原教旨主义说你马路怎么能走车呢马路怎么能小轿车呢但是我们今天还是叫它马路那就可以理解了我们今天叫 BBS 也不是指的原教旨的 BBS 互联网之前之后的其实现在也都叫 BBS 了

原来是两条大道之争现在其中一条已经被另一条给收编了在美国今天论坛 BBS 的形式也依然还是主流这个跟中国不太一样我们说国内 BBS 基本上绝迹了但是美国老式的论坛依然很活跃包括 Reddit 我们之前讲过估计很多朋友都听过小蕾猜一下现在 Reddit 在全球的网站访问量里排多少你这么问的话那得排个前十了

第九名全球第九大访问量的网站还是一个比较古早的因为它的组织形式确实很古早了就是发帖论坛形式你想想中国你能想到类似这样的没有了贴吧可能算吧但是基本上没有了像刘飞一说贴吧很多人就已经觉得好像已经退出自己的生活很多年了

现在大家发题你说小红书也叫帖子但是其实形式完全不一样 Reddit 现在的日活每天都有 7000 万到 8000 万我七八千万咱就光说美国一共多少人你想总资产还有 16 亿美元顺便一提腾讯也是 Reddit 的股东之前投资过

这一回咱们聊的就是古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 BBS 的存在 Fedonet 我们看一下 Fedonet 的创始人这个老哥很酷今天看都依然很潇洒的这是一个精瘦精瘦的虽然胡子都已经白了但是看面相也就是个四五十岁的那种感觉但看他这个胡子的程度

我不知道这张照片拍的时候又可能已经六七十了应该差不多六十左右了很有运动感的一个穿一身是在干嘛就站到一个雕塑前面拍了一张照他这个形象啊所以说人老了减减肥就显年轻了他确实很瘦然后整个脸又是比较长的脸戴着一个鸭舌帽又戴了一个墨镜是个胡子修的呢又不是那种比较邋遢的他

很洋气其实挺精致嘴上面没有胡子嘴下面有一个方块形状的白色胡子然后又穿着一个这种比较运动的一点的夹克整个人显得还是挺有极客那个感觉的不像那种不像你注意你看你下面要说点啥不像那种我们进入第四回

第四回聊完美国的 BBS 发展咱们把视野也转移一下说说中国的情况中国我们都知道 BBS 出现大部分都是在互联网发展之后了而且我们大部分人接触到网络就是刚才我跟小蕾提到的拨号上网那个时代其实是千禧年之后了在千禧年之后如果你是一个 2000 到 2010 的网民

各种各样的 BBS 一定是你多少见到过的如果你逛这些 BBS 你几乎都会在网站底部看到一行字怎么说 Powered by Disguise 这个 Disguise 是 D-I-S-C-U-Z 还有个感叹号这一回我们就聊聊这个 Disguise1981 年戴志康出生于黑龙江省他的家境其实很不错他父亲母亲都在大学工作他父亲还是博导

所以你看这个家庭环境是非常重要高质家庭主要是互联网早期这些创业者能接触电脑真的是最重要的 92 年他爸就通过这个工作的关系家里搞了一台 286 啊太早了才小学五年级的戴志康就接触到了电脑嗯

92 年我最早见到电脑是在我一个舅舅家他们大概是 95 年买的 95 年已经非常早了我应该差不多是 93 94 吧也只是见到稍微玩一玩你说家里真的有的真的非常少

玩了几年之后 96 年他又开始上网了他也是肯定是中国第一代网民因为 95 年万维网才出现网警浏览器才出现那个时候哪怕网上没有短视频没有游戏没有电影没有搜索引擎甚至没有门户网站戴志康他也还是变成了网虫

沉迷网络当然他沉迷不是玩游戏啥的就疯狂学习电脑编程学业也不要了还是上学有啥意思就好这口就要创造老师们的评价就是这孩子废了这孩子看起来挺聪明整天在家不知道导播什么电脑什么玩意的学习他家长的态度你看这就是在家里还是说的家庭环境很重要说

你既然喜欢这个呢它也看起来不是外门邪道你就自己学习就好了你只要别去玩游戏荒废就行了加上是一个其实很开放的支持态度他就是专业电脑到了 1996 年戴志康已经发表了 15 篇文章已经赚了几千块钱稿

就在杂志报纸上写文章那会也就刚初中毕业而且初二的时候他跟着爸爸到瑞兴公司瑞兴公司说起来又是时代记忆了小狮子那个沙都软件那个小狮子到瑞兴公司拜访当时戴志康当场提出了好多 bug

你们这个地方有问题你们可以这么改他就是一个技术小天才的那个时候你看初中高中这几年就这么过的到了高中你看作为学生总得面临一个问题你要高考了高考啊

那就备考呗备考那戴志康就耐下心来备考提前多久开始备考的呢一两个月这一两个月后要高考了看看能备的怎么样呢就这么抱佛脚结果考上了哈尔滨工程大学那很厉害了在黑龙江省这不得了了已经你说多少人的黑的牙一两个月你说那确实聪明 2000 年考上大学之后戴志康到了哈工程结果一去就觉得

没劲教材好无聊啊学不到啥东西然后戴志康当时就开始关注一些创业比赛因为他从小兴趣点就在这然后发现这创业比赛也不行进了这些创业比赛也就是讲讲 PPT 你基本上把 PPT 做的好看一点讲讲你的主意也就没了浮于表面了你

你不做出来有什么意思呢在他的心里我得做点东西所以 2001 年戴志康搬出了学校找了一个月租 300 块钱的房子每天就 15 个小时的泡在代码里自学代码开始做产品哦

相当于大二就开始创业了但是康做的是什么呢就是当时互联网发烧友都在关注的 BBS 他自己当时自学了 PHP 编程说到 PHP 小蕾还有印象吗网页编程对他是主要用来写网站的很重要的一个语言了算是一个互联网程序语言了

所以戴志康也成了国内最早的一批 PHP 工程师说起来 PHP 这个语言也是我自己最熟的语言了之前那些 C 语言渣玩都没怎么学好但是后来不太需要后来读研的时候这个 PHP 用的多一点还写了一些微博插件比如说当时我写的那个

叫关注回收站就是你的关注列表里如果特别多的话你可以批量去删除你的关注当时我在微博上写的这个插件用的人还挺多的微博的关注回收站这个现在当然也都没有了都是时代记忆了在考古还能考得到吗应该能搜到这个名字但是应该不能用了已经

他学会 PHP 编程了之后他就发现我确实能把 BBS 一个论坛写出来他大概研究过这些论坛了我能写论坛了但是我如果做一个论坛意思不大我要当卖水人直接想的就这步了如果你几乎不懂技术也能用我写的代码直接生成一个 BBS 就跟傻瓜包一样你像之前我们有很多

其实现在也有啊就你说在本地搭一个 AI 的一个什么系统做一个模型也有那种傻瓜式的包你就打开之后安装自动完成了能不能做这么一个东西傻瓜包建立一个论坛一建他就能搞定了当时就开始想这个事了然后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 Discards

discuss 是 discuss 就是讨论聊天这个词来的他把那个 discuss 改成了 discus 还加了个感叹号就是让你有情绪一点这感叹号是很重要的神来之笔这个 discuss 开发完之后很快就有了 800 多个用户来用用就用吧但是这些人他没付钱也来提问题但是康就发现这

这些人真是免费用了用完之后也不来感谢一下对你哪怕你就算不捐点钱对吧你感谢一下也行你不感谢你就说你这 bug 这有 bug 性能不够好你再优化一会我等你下个班一气之下直接收钱对你就跟某些人一样听播客一分钱没给听了 100 期第 101 期报题留个差评发个小红书骂个街就走了

举个例子没有说谁的意思都不容易戴芝康当时就发现我天天维护这些代码一分钱都没有我图啥而且那个时候他已经观察到了市面上也有一些卖水的了这个跟我们前面提到的美国那个时候的一个风潮也类似市面上已经有类似的建站工具要你用我的工具可以直接建 BBS 了已经在收费了他

他们做的还没我的好速度没我的好安全性负载性能用户体验我都不差我凭啥不能收钱我也开始收费了一开始收 500 后来收 2000 块钱其实也还好吧对于真有心思要建一个网站的这种需求来讲

这钱确实不多其实这个钱来说在当时市面上他说的也不算是比较贵的那种你真要说自己是个公司你真要说自己是一个高校你想要建个 BPS 花这个几千块钱还可以理解但是这个时候就开始遭骂了很多人说这个不行你开始说

人也是这样的你觉得贵你不买走了就行了你还非得踩上一脚才行所以那个时候 Discounts 也很难推广当时出现了大量的差评戴志康也经历过很长时间很难受的时候每天

该怎么办我收也不行我不收也不行说明他确实在乎这个事讲良心转机来自一个香港的客户这个客户他是在用了 Discard 之后说你这个感觉不错就是能不能你帮我稍微定制一下稍微改其中的一些东西改动也不多戴志康说可以然后香港的客户他本来找了一个技术合作方帮他处理这个问题要 5000 块钱戴志康说我只要 2000 而且我五天时间给你搞定你看看

然后给他搞定了对方特别满意他多给了他最后给了 3000 块钱对于客户来说他也省钱了办事办的明白所以戴志康就慢慢的就是一步一步来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走就开始做起来了 2003 年订单就开始增长了平均每个月有 30%的幅度已经很高了

2004 年它的收入有几十万了 2005 年收入几百万了你要想啊考虑进去它这个客单价再考虑年代通货膨胀这个问题其实它的利润已经非常高了而且你要想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不是开餐厅不是建工厂你说我建个工厂哪怕 05 年收入几百万好像

也还行也是普普通通但是他这个项目是只有他一个人没有任何固定资产除了他自己那台电脑编辑成本也不高而且他也没有一毛钱的营销成本他没有做过任何广告作为一个大学生简直就是奇迹自己一年赚了几百万你想想然后 Days Guys 就火了戴志康那个时候其实还在读书才大三大三的时候他就在想我

该怎么办呢我之后该就之前只是当兴趣爱好做着试试看那接下来我要为我的人生负责了要认真考虑一下了大三他就收到了一个软件公司开价 30 万年薪的招聘这个 30 万在当年已经很不得了了我记得我们哪怕一

年薪 10 万已经很不错了那大家追求的就是 10 万以上嘛对那个时候你看他 05 年左右已经 30 万年薪了这算是超级大 offer 了算是 SSP offer 戴志康想了想不行我还是不能去打工我得创业呀 2004 年 23 岁的戴志康毕业之后到北京开始创业拉着个行李箱就去了公司也是自己注册的那个时候全公司就他自己一个人跑工商跑税务等等的你看

一人公司跟我们现在二人公司也差不多当时叫北京康盛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 2005 年公司每个月已经有了 20 万的收入这个时候公司也慢慢有了员工也已经开始有起色了这个时候它的商业模式也正式做出了调整这个非常重要的调整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互联网模式

因为它有了底子它就可以所有基础产品全部免费额外服务再收费就典型的互联网模式有点像订阅制原来的使用门槛有点高我得花钱才能用很难推广也很难让别人接触到这就是今天常见的模式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你先免费用用完之后你觉得我想要一些额外的功能再花钱买这些功能我还想再花点钱让你帮我定制也可以花钱再定制都是这样的功能包括今天绝大多数 2B 的公司 SaaS 平台丁丁飞叔其实也都是类似的逻辑他有不同的收费包这个又让 Diskaz 一下就爆红了

2006 年康盛世纪戴志康他赶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业年代这个时候虽然不是移动互联网的创业但是互联网公司的融资的市场已经变得火热起来了康盛世纪就获得了红杉基金等很多基金公司几百万美元的投资几百万美元顺便说到这儿了也

提一下戴志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业导师他拿了这个创业导师 8 万美金的早期投资这个创业导师叫周鸿毅都是一个年代的人戴志康当时就成了创业明星了那时候公司有 200 多人市场份额

在所有国内的 BBS 里 70%碾压级的就是绝对对你随便打开一个 Discard 随便打开一个 Discard 那就是它了 70%就打败了当时市面上流行的其他所有的竞争对手常见的论坛几乎全部采用 Discard 包括大量的高校论坛比如说咱们学校的小蕾肯定还有印象关海亭涛关海亭涛的 BBS 当年曾经还是 Google 的高校排行榜的 Top10 当时 Google 还

还没有走 Google 当时有一个高效排行榜有一度我们都比本部的我们是在航空大威海本部有一个紫丁箱我们比紫丁箱的排名都要高排到全国前十最荣耀的时候我还记得当时我的 ID 是首席鉴定师这个鉴定完毕这也是当时 BBS 里经常用的一个话术这个人就是个傻

大哥 鉴定完毕你也姓刘啊跟某些专营鉴定的早期微博大 V 有一曲同工之妙当时首席鉴定师这个名字我记得头像用的还是死亡笔记里的 N 说起来都是青春记忆了今天你搜关海听涛这个百度百科还能看到首席鉴定师这个名字呢还挺感慨的永远都留在那了说回来

把戴志康推到风口浪尖让所有人都知道的还是当年的知名媒体人当时在中国企业家杂志任职的陈林峰老师当年中国企业家 2006 年第五期的封面报道上面五个大字生于 80 年代戴志康那是六个大字戴志康就是行吧 80 不是算一个字吗 80 是个写的数字是吧

但是康就是封面人物你看站在这这种状态中国企业家一个大的全身像放在这五个大字生于 80 年代这种感觉他这种冲击性还体现在哪的就是人物形象的那种预期差他首先看起来很年轻然后他不是说西装革履的那种穿的就是一个运动装随随便便往那一站就比较放松的那种很年轻人的气质这个整个头把企业家这几个字都盖住一半嗯

整个封面上就是他当时引起了轩然的讨论你在想那个年代大家还在讨论 80 后是废掉的一代的环境对然后为什么这篇报道出名就是小蕾说的这篇报道是第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提出 80 后不是废掉的一代的

从这之后 80 代突然变成了另一种形象这就是从这篇报道开始的当时这个文章上来一提就说否定了像美国时代周刊杂志把春树啊韩寒啊这些辍学的名人作为典型 80 后的说法嗯

他们不是典型的 80 后当然也有辍学的也有很多互联网创业家辍学但是辍学不是他们的典型代表 80 后不是垮掉的一代我们现在采访到的这些创业者 80 后气质是完全不一样这些人将会是中国第一批极客极客这个词也是从这个报道里开始很有影响力的技术天才转向成功商人的一代这是因为他们跟上一代的 70 后的马云陈天桥丁磊很不一样他们才是新的互联网创业者的代表用技术而改造世界

所以这篇报道火了之后戴志康又变得炙手可热 2010 年戴志康把 Discord 产品背后的康盛以 6000 万美元卖给了腾讯公司后来也有一个说法是 2500 万美元我们又查到具体真实的差挺多的反正但是就几千万美元吧

有可能他交易的具体的形式不太一样这也算是创业退出了退出的也相对来说在当年很理想了很成功了然后戴志康就加入了腾讯电商控股子公司做生活服务就是我们知道的后来很多线下的二维码

什么这些项目都是他参与做的他是生活电商事业部的总经理说起来呢 2013 年我研究生刚毕业那会儿面试过腾讯生活电商事业部大智康面的我呀大智康直接面试的我当时印象还很深的大智康是吃着肯德基穿着凉拖在酒店房间里面试的我

就很随意就跟我之前刻板印象当中的这个面试官很不一样当然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不是不严肃什么的但我当时还是很理解的严肃与不严肃都不大所谓主要看核心内容来聊的怎么样对当时其实就给我感觉很随和以及说聊的很真诚的就不是那种一直打官腔或者说很高高在上我一定要颠你一下的那种状态在当年还是很少见的这么一个面试官

然后后来才知道他就是做出 Dayscast 那个大哥很厉害后来才知道的后来才知道我当然也拿了 offer 但是因为当时更想去锤子就没去腾讯错过了后来戴志康就离开了腾讯在 2013 年戴志康其实在等

腾讯还工作的时候就是面试我的那会儿他已经投资了伙伴云这是一个做企业 SaaS 服务的 2017 年他干脆从腾讯出来就成了伙伴云的 CEO 伙伴云还一度拿到了 2000 多万美元的投资就专门自己来做了现在他继续在创业的前线戴志康说到这然后在这一回的最后我们多说几句当年那篇文章生于

80 年代的报道里他提到了好几个典型的案例其中包括戴志康在内有四个很有代表性的还有啥他们因为都在北京创业后来被称为京城四少各种京城四少京城 IT 四少或者叫京城

创业四少那其他三位肯定也有几位如雷贯耳的我们稍微提一提这四个人当年都只有 23 到 25 岁所以都不是只是年轻人是非常年轻的年轻刚毕业两三年就已经上了四少的榜单了

后来这四个人捧出来之后反复被大量的媒体采访报道不光是比较开放的南方系的媒体包括央视都有大量的节目去报道包括主流媒体官媒全都去关注到这四个人身上聚光灯就打的全部都打到他们四个人身上他们就成了 80 后的代表了是当年创业圈最风光的人物你要想这一年下一代的创业者还没有登场上一代的创业者

已经有立足之本了嗯像刚才提到马云陈天桥这些但是下一代的创业者还没有登场张一鸣在 2006 年刚刚加入库讯网黄峥这一年刚刚毕业跟着段永平和巴菲特还在吃饭呢成为也刚刚加入阿里 B2B 开始做销售他们基本上都是打工状态而这个时候王兴是下一代创业者里唯一创业成功过一次的他已经把他的校内网卖了嗯

这一年风头最盛的 80 后就这些人除了王兴是 79 年的基本上都是 80 后而且是 80 比较靠前的那个 80 后风头最盛的不是这些人虽然他们都是 80 后风头最盛的就是这四个人这四个人还有谁呢还有一个是最早做中国视频网站这个视频网站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了叫 MySee 就我的看见 MySee 我确实就不知道了

创始人叫高然高然虽然起了个大早做视频网站但是后来就没有坚持下去没有持续做好开始转型做投资人后来就比较低调了当然他做投资人还是有很多成功的案例的还有一位是数码消费电子门户网站泡泡网的创始人

理想不是聪明跟今天这个理想就是同一个人泡泡网之后理想又做了另一个门户网站他一直想做垂类之前是数码消费电子就是相机什么手机这些后来他又瞄准了汽车做了汽车之家通过汽车之家又转型做了新能源车那如今就是如雷贯耳了就是到现在最知名的一位当年的京城四少了最知名的是他今天最知名的是他

我还以为剩下会有几位都比较出名看来最后的那一位也不见得会最后一位就有点悲情了他叫毛侃侃

2006 年最火的时候毛侃侃接受央视对话栏目采访他提到他的这个公司叫 Mayjoy 这个 Mayjoy 每年我将会有 15 亿的收入那个时候就已经放出豪言这个 Mayjoy 是做什么的呢这个我看了半天我也不是特别明白那我们一块来听一听当时他上一个采访节目自己是怎么介绍的啊

现在就是说这个实战演练或者说大家打彩蛋以前很早就有了那像你这样的就是往上往下相结合的你介绍的这样一个游戏的模式已经有人做过了吗这种游戏没有没有对那你这个国外有吗这样的游戏没有就是说国外全世界都找不到全世界都找不到你在欧洲的时候可能会见到那个叫 location game 就是拿手机玩定位游戏嗯

手机定位游戏流行于欧洲和日韩是在真实的城市环境中通过手机定位功能和手机传输指令来演绎游戏情节和完成任务欧洲有定位游戏拿短信来玩的但是操作也比较繁琐

真正是有终端去可以连寻宝解迷做任务合到一起的就是你在全世界都找不到而且我们在实景除了打枪更多的也是要寻宝夺宝和解迷枪只是一个辅助所以单纯从实景这一块来讲也不太一样那这个创意到底是从哪来的呢看电影看来的

这么一听有点像真人 4S 那种感觉小磊说的还真准他最早做的就是真人 4S 然后他但是他其实想在里面加入更多元素更接近我们今天说的实景剧本上或者密室逃脱了这最早的想要做个西部世界就是最早想做的当然他讲的确实大的时候会像西部世界但是这个产品一开始就出了问题包括定价包括他的整个呈现体验毕竟太早了这是零几年的时候啊

那时候没有兴起这整个市场它还承担一个教育市场的作用其实很难的所以后来慢慢的并没有实现他当时说的这个愿景后来再看到毛侃侃的消息就是 2014 年毛侃侃加入了 GTV 游戏竞技频道稍微关注电子竞技的朋友肯定都不陌生了我之前也很喜欢看这个频道这是一个真正会上那个电视的卫视频道这里面就会有各种游戏直播游戏节目那也很早了毛侃侃做副总裁

2015 年莫坎坎又成为了万家电竞的 CEO 一听就知道是一个电竞游戏公司 2016 年传出消息公司即将被赵薇夫妇收购当时就开始火了很多人都关注说这个公司怎么能参一脚怎么能是不是能跟着投资一下后来我们都知道了

这个 16 年正赶上赵维夫为监管部门调查发现他们没有那么多钱都是硬加杠杆用一些违规的手段在做投资的然后万家没办法新找了收购方祥源资本祥源资本做了尽职调查发现万家电竞居然已经负债 4800 万了每年的营收你猜都不敢猜每年只能赚几十万负债 4800 万

后来员工欠薪投诉相关部门说有 200 多万的工资发不出去就 200 多万已经发不下来了 2017 年公司电费已经欠费了办公室灯都开不起来整个公司已经就不行了 2018 年 1 月 25 日毛侃侃在家中开媒体自杀享年 34 岁

最后结果一说这个名字多少有点印象是一个悲剧的故事当然中间这个过程确实可能很多朋友不太了解包括我也已经基本没有什么印象了我跟萧磊这个年纪可能接触他们这些人会稍微晚一些你像在 06 年的时候我们应该还在高中我们当时是没有特别关注的在当年毛侃侃戴志康这些人他就是最如锐贯耳的你稍微上点网其实就是

会被反复提到的就跟今天的张一鸣黄峥他们没有太多区别是媒体上经常出现的人物如果说又过了十几年之后你再听到毛侃侃煤气自杀的消息而且他想年因为他成名很早想年才 34 岁你又会感觉非常唏嘘了

在猫侃侃去世的当天理想就在朋友圈发文因为像当年他们这个京城四少互相之间经常一块参加活动嘛就是关系很好的理想就说生活中他永远是第一个出来帮朋友扛事的人没有目的不求回报创业中他背负了所有属于他以及完全不属于他的全部责任身边小有成就的人很多但分量最重的那个哥们猫侃侃是唯一走好兄弟哎呦这个话说的很入人心啊呃

而且为啥前面特地提到陈林峰老师陈林峰其实这两年又比较活跃了他会自己写公众号包括上一些播客他也特地提到毛侃侃这个事他会有一些反思就是当年把 80 后推到聚光灯下他自己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但是推到聚光灯下你就会发现

你像这里面有太多的机缘的成分有太多不同人的际遇推到下面像理想这种人或者戴志康这种人他会跟着这个聚光灯跟着一波浪潮可能就起来了但是想不好看看这种可能是不是把他推到聚光灯下让他自己比自己太多了让他整个人心态后来就很难接受失败的结果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际遇适合不同的轨迹所以你看京城 IT 四山有这个故事真的是一个时代模板

你把它拍成一个类似欢乐颂的这种剧可能也是很能令人感知到那当时的这个时代浪潮的有多恐怖多夸张或者说多让人唏嘘的最后看一看《进城四少》当年的这个艺术照哎

确实都是很年轻的四位而且这个穿着和发型很有当年这个感觉虽然没有那么沙马特但你就看理想这个头发也是个这个刺头基本上就是当年大家能或者说现在大家看到这种发型第一时间会想到当年的沙马特的年代他没有染色但是这个头是往上我们叫扎扎着对

有点锡纸烫烫得挺挺支棱的那种感觉哎这从左往右分别是戴志康毛康看高然和理想嗯

这相当于是说了一些题外话咱们再往回收一收聊回 BBS 了我们进入第五回 Discard 它是很重要的技术支持它代表的是 BBS 时代共用的这种算是半开源的技术在 Discard 出现之前其实 BBS 显然就会出现因为 Discard 是后来这种没有技术背景

有一种比较低技术门槛的方式能建站的这些站长们使用的大角零时代了在这之前肯定有很多 BBS 的出现了我们就捋一捋中国的 BBS 历史最早的 BBS 出现的哪一年其实就是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的那一年 1994 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5 月份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自己上线了第一个中国官方历史上的 BBS 曙光 BBS 站

为啥说官方呢我们后面会解释鼠光 BBS 也经常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 BBS 但实际上并不是它是算是互联网上第一个 BBS 鼠光 BBS 搭建在教育网教育网后面我们讲中国互联网历史的时候也会简单提到的教育网是先于互联网进入中国的所以最早中国互联网是先在高校里面重要的这些研究机构里面去

通网的后来才有面向大众的互联网 1995 年 8 月清华大学 93 级的学生王毅他的网名叫 S 跟黄正荣他的网名叫 Dare 这个 S 跟 Dare 他们都是一直在研究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

研究研究他们这个时候因为一些机缘认识了台湾地区新竹清华大学因为两岸开始有互通之后两个清华大学关系一直很紧密经常沟通有些科研项目所以他们认识了新竹清华大学的老师陈博士陈博士就介绍了台湾地区我们现在有很多 BBS 了然后有很多节点了

你们也可以来研究一下而且陈博士还给他们分享了一些开源代码就你其实可以用一些比较低成本的办法直接建站了嗯所以在台湾清华那边的帮助之下 S 和 Dare 他们在实验室的 386Linux 系统上搭建了第一个 BBS 系统后来又迁移到了 SUN 工作站上 SUN 我们之前提到过太阳公司嘛嗯最早做这个工作站的公司哎有了这个 BBS 系统之后就想我们取个名吧哎

叫河汤月色因为也代表清华后来想了想有没有最好的有一天溜达的时候看到学校里四个大字水木清华就用这个这个听起来更好听这合适这就是中国第一个大型 BBS 也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早期 BBS 了也在教育网上开通原来它是这么早的 1995 年了

当年的 BBS 基本上全是字符他用字符拼出来水木清华和他的英文简称以及下面有很多信息全都是用文字沟通的现在看到的就是一个当年的 BBS 最早的一个界面了基本上就是进命令行的那种界面模式水木清华估计很多朋友未必很有感情

也没有去亲自上过但是说到古早的第一代中国网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芙蓉姐姐说到芙蓉姐姐就不一样了大家多少还是有点印象的她最早的帖子就是发在水木清华和北大为名就是清华和北大的两个 BBS 这还两边都发了都发了

高校的 BBS 确实是一波非常重要的互联网现象说到为名很多朋友也知道是北大为名湖以他起名做的一个 BBS 但是北大还有另一个 BBS 北大物理系九三级的学生吴涛他作为高考湖北省的第三名当然说起来湖北省第三名很厉害但在北大可能普通吧我啊

他不光学习好他积极参加各种学生活动比如说 96 年的保钓运动他就很积极去参加然后是有一些学生组织起来 99 年吴涛发现研究生宿舍通网了我们通网了太兴奋了就兴奋自己手打了一个 BBS 因为他早就知道 BBS 这个了然后这个 BBS 打开之后这个画面上有博雅塔有卫明湖有图书馆这是北大的三个标准性的建筑所以什么

想来用个谐音梗吧博雅塔 卫明湖和图书馆那不就是塔糊涂那就一塔糊涂吧所以就来了一塔糊涂 BBS 就诞生了这个很快也变成水木清华之外最出名的论坛而且甚至一度超过了水木清华和北大卫明成了教育网里最火的 BBS 哦

当时整个一塌糊涂出现了 800 多个讨论区就是 800 多个他这个讨论区可能比板块再小一点但是也很大不同人在不同的讨论区里发帖注册用户有 30 多万最大在线人数 2 万多人这很

这么大压力吗除了北大清华包括上海交大的饮水思源 BBS 也是最早的高桥 BBS 之一 1997 年创立的可以感受一下这个就能看到一些帖子它是会怎么呈现的也是非常粗糙左边是帖子的编号有作者在后面一层是发布的日期在后面就是标题没有了你要看你就是输入序号点击输入进去看

依然是命令行事的那种界面啊第一时间想象到的那种现在的 BBS 的样式其实是不一样的啊主要是网页的那种排版对而且甚至在当时没有鼠标这主要的操作就是靠输入数字输入一些东西键盘操作啊那个时候你看没有微博没有小红书大学生还有一部分校外的这些网民主要讨论和交流的地点就在这些高校论坛啊

很多社会议题都非常丰富论坛的这十大热门就各个高效的 BBS 十大热门基本上就是今天的微博热搜能上这些 BBS 热门那都是当时社会上最关注的一些话题而且你要想在水木清华这些 BBS 出现的高效 BBS 火热的时期

互联网上确实也没有什么别的内容平台内容社区所以他们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一样就是高校学生自己在那逛自己在那聊其实它承担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过渡的作用在后面那些内容社区出现之前高校 BBS 就是当时网民都会逛的一个地方

那在高校 BBS 的黄金时代说起来有太多知名的高校论坛了南大有小百合复旦有日月光华浙大有海纳百川有西子换沙有 CC98 浙大有这么多啊 CC98 是比较后期的了这个前期也有好几个哈公大本部有紫丁香像威海校区我们有前面提到的郭海亭涛像南开南开名字比较直白叫我爱南开五大叫洛家山水嗯

北游就叫北游人这个西安交大叫兵马俑都很有意思这些 BBS 除了像水木清华像一塔糊涂因为是早期他们用其他的 BBS 技术搭建的后面这些 BBS 几乎也都是用 Discards 搭建的所以你可想而知 Discards 有多重要前面说的 70%的市场份额对吧很

很多人当时也在 BBS 上交朋友搞对象了那个时候在国内也出现大量的网恋了没有 QQ 没有微信在 BBS 上也有很多人就开始线下见面互相认识比如说有两个年轻人都是北大方正的打工人本来公司里不认识在 BBS 上开始处对象了你看这俩人是周鸿逸和胡花现在已经是前妻了他们离婚的事情也是沸沸扬扬的

2003 年非典的时候水幕清华也成了非常重要的信息集散地当时大量的不光清华校内的师生还包括很多社会人士都在这里面去讨论问题包括也是很重要的辟谣地很多网友自发传播一些重要的关于非典怎么去注意防疫安全怎么注意卫生哪儿情况严重以及互相打气的这些信息都在这上面流转

2004 年亚洲杯决赛直播的时候水木清华的足球板有上万网友同时在线一块看球讨论非常热烈你想想那个时候这个景象 2007 年上海交大的校长张杰还亲自到论坛写了帖子因为当时他认为 BBS 是个很重要的地方写了一篇致广大战友和同学的一封信 12 个小时里有 600 多条回复

包括 BBS 聚集的很多都是学校里的精英人物或者最早接触互联网最早对互联网有认知的人物比如刚才提到的北大一塌糊涂 BBS 有一任站长这个站长叫李明远啊他被百度的产品负责人于军发掘参与创立了百度铁吧后来一度成为百度太子啊

关于李明远的很多故事也是之前闹得也挺沸沸扬扬的后面有机会讲百度的时候我们再讲互联网人有点多少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你看高校论坛在当年承担了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作用但是后来也慢慢衰落了衰落其实有两个节点第一个节点

是 2000 年国家发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你一听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你就知道这就是专门为 BBS 量身定制的 BBS 从此之后陆续就开始被学校接管了嗯

说到这儿大家肯定有一个疑问水木清华这个 BBS 为什么刚开始有那么多校外人士以及他刚开始是作为什么组织起来的你看他都是学生自己做的这低脚球是谁踢的他挂在哪的谁管这个论坛这是个关键问题其实水木清华一度一来是个私人 BBS

他不是什么清华官方的清华官方会参与但是主要就是站长私人身份去管理比如说前面提到的 Dare 他就是水木清华的法人后来成立公司他就是法人就是 BBS 是他的哦

当然中间过程当中会有校方网络中心的人包括监管部门会找他去有的时候会沟通会聊天喝茶他需要各方平衡但是依然水木清华是一个私人公司当年 97 年回归的时候校方已经担心有不好的内容了

所以跟戴尔商量说咱们要不要关掉然后戴尔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论网络文化》还特地找了北大法律系的教授给改了一版交给校办办公室校办办公室转给了当时的副校长副校长一看觉得这文章写的太好了专门叫了戴尔来长谈了一次说我支持你这个 BBS 保留吧

所以你看这个 Dare 一直是想尽办法因为他其实按理说之前毕业了毕业之后他一直在想尽办法维持这个论坛类似的事件一次一次续命就是这么一次一次续下来你看说到 97 年有另外一个 BBS 就没撑住曙光站就被关了

后来曙光战也有一些重启但是基本上就没什么水花了所以你看一点一点什么续下来很不容易到了 2000 年针对 BBS 的管理规定出台之后 11 月份清华大学网络中心宣布接管水幕清华 BBS 而且战长跟他们产生了剧烈的冲突战长子霞当时主管的是子霞他写了告别信并且自杀了 ID

别大喘气这个地方他当年就是这么说的我把 ID 自杀了其实就是注销了我整个 ID 所有东西没有了大量水木清华 BBS 的网友也跟着把 ID 给注销自杀了这之后管理人员里面除了创始人 S 就前面提到了王一最重要的管理员的权限所有站长的权限全部都给取消这起风波之后确实就是网络中心接管了

然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又恢复了流量 2004 年亚洲杯奥运会等等我们前面提到了也带来一大波流量所以那个时候还是有一个回涨的趋势的 2005 年又是以水木清华为代表高校论坛开始实名制而且不对校外 IP 开放这个我当时印象也很深小蕾可能不知道我记得大二大三的时候我们长期有很长时间的工作就是在跟校方去沟通实名制的问题

其实一度有点沟通不下去了一度要彻底掰掉了然后后来想了很多办法最后还是要实名制但是有了一些缓冲的方式那就这个事情的落实本身也是有过了几年的时候因为到我们大二大三的那会儿就是 08 09 年了

说起来同时期还有一个事件就是一塌糊涂 BBS 的关闭因为一塌糊涂 BBS 上聚集了大量社会议题的讨论包括很多记者社会人士甚至人大代表都在那开始聊社会的话题有很多话题聊着聊着就有点敏感了 2004 年一塌糊涂 BBS 在相关部门的要求下关战了

所以从 05 年开始水木清华也完全变成了只有校内 IP 才能访问的 BBS 此后包括大量的 BBS 全都切成了只能校内 IP 访问了其实之前说是高校 BBS 只是高校创建的是全社会大家都能访问的一个集散地然后现在已经变成了纯校内的 BBS 了这是第一个原因跟监管有关系第二个原因是人人网的崛起以及其他综合论坛的崛起

这个其实很容易理解关于这些综合论坛的崛起我们后面接着再聊说回来水幕清华后面在 2021 年才正式关闭其实已经很晚了说实话后面流量下降之后也一直在做 2021 年正式关闭之后还有一些水幕的爱好者看不下去自发组织创办了水幕社区你打开水幕社区之后发现

还保留了水幕清华的版面和之前的大部分的数据基本上就相当于复刻了一个但是你看 2021 年办的 2022 年发了一个帖子叫水幕社区运营助力计划大概意思就是我们也撑不住了希望大家捐捐钱共同维护一下现在我们志愿者技术人员天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实在撑不住

我们的运维成本太高了水母氢化是一个很典型的代表其他的 BBS 往往都是这样如果你现在去搜索刚才提到的这些高效的 BBS 甚至能访问的已经非常少了哪怕能访问的基本上也就是当一个活化石在那放着了

在聊天的真的就不多了甚至说哪怕刚才提到的替代了 BBS 的人人网大家都知道在 24 年 12 月 2 号也宣布服务器维护了登不上去了当然官方说我们数据都在我们还是会上线的但是有没有后续这个咱都不知道啊

人人网我们也是回头聊汪星的时候再好好唠一唠前面提到的就是高效 BBS 的兴衰了接下来我们要聊公共领域的 BBS 我们要聊几个重要的商业化的论坛他们不是用 Discord 支持的他们是代表了一代人网络生活的论坛说是现在提起来也叫 BBS 其实又在这个

原来的 BBS 基础进化了一层你看 BBS 的变化第一个是古早原教制的 BBS 用互联网之前的协议去组织再后来是迁移到了互联网上但是还是那种传统的逻辑传统的方式现在是变成了一个更丰富的综合社区社区里的功能变多了你有积分了你有一些游戏化的东西这就是又到了新的时代了

1999 年一个叫邢明的河北仓州人他从中山大学毕业之后考上了编制在海南政府信息中心工作他赶上了好时候什么好时候呢你看咱们班达铁宇宙又串起来了萧磊在改革开放系列讲过的 1990 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了

刚成立几年就开始有护交所的第一波大牛市连续 26 个月一个劲涨 1996 年又有第二波牛市最高的时候 4 个月户值涨了 63%99 年又有第三波这连续三波呀行名炒股票就每一波都赶上了一下就成了他赚了 2000 多万了就作为一个刚毕业的一个公务员赚了 2000 多万

那还上什么班啊一步登天啊下海呗那公务员那个时候都叫下海嘛所以说这个真的是环境非常重要啊他在九几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互联网了因为他在信息中心工作呀所以他就想我得做这个互联网相关的工作那个时候网站开始火了都是网站创业啊就你自己开个网站就能创业创起来了

所以在 1999 年新名下海创业创办了一家公司叫海南在线这个其实一听大家都觉得会很常见因为各地都会有一些这种地区性的门户网站什么在线对吧就是反正全国各地吧都有一些这种资讯网站嗯

还有海南旅游网因为海南是个旅游省份所以专门做了一个垂直的旅游网提供一些旅行资讯等等的这俩算是他的主业他想把这俩主业做大做强做大做强 2000 万变 4000 万就能接着做下去了顺便想着他还有一个爱好你看他的爱好是啥这是炒股吗咱再做一个股票交流社区好了思路很顺畅这个名字呢

既然在海南咱就叫天涯了终于来了所以很多朋友不知道天涯一开始确实就是在天涯海角创办的什么一个网站怪不得天涯一下就开始吸引了大量的精英人群这些一开始上网的网民不光是股票爱好者很多其他的各种各样的爱好者网民都从四面八方过来了不光从四面八方过来还从四通历方过来

这个四通立方也是互联网历史上不可谋灭的一个名字四通立方后来改组成了新浪网四通立方的很多网民就是觉得新浪网我不想上了所以转去天涯交流了那个时候也是天涯拉新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这一段后面我们肯定会再会讲到说回天涯天涯这个时候用户多起来了

这个行名一看那我就不用只做成股票交流社区顺势就开了更多板块比如说天涯杂谈电脑技术情感天地等等它就变成了一个综合论坛了神段还是挺灵活的所以你看海南在线这些主业没有做起来反而天涯慢慢慢慢

就开始活起来了你看前面我们提到水木清华一塌糊涂这些 BBS 它承担了很多社会议题的讨论的功能这个时候 99 年天涯上线它又继承了很多他们的社会议题的讨论的功能很多人从 00 年代之后都在天涯上开始讨论这些问题了比如说汉心造假之前班达铁宇宙里萧磊也讲过的讲片子的时候讲过的

最早就是在水木清华 BBS 上出现的但后来在天涯社区也有大量的讨论在这发酵有很多当事人也在这上面去交流谈论包括孙志刚案收容一体的包括山西黑砖窑案等等这些社会事件都是在上面开始发酵有

大规模的讨论的而且很重要的像那个韩方大战就是韩方舟子的一个论战当时在微博呀在这个天涯上都有很多激烈的讨论就是基本上社会事件那些年的热点都没有错过还有你像去年朱令去世朱令案又被翻出来当年朱令的室友就是现在很多人觉得嫌疑最大的孙维呀

顺为最早发布的声明就是在天涯上发布的他亲自发了一个声明那朱令安的讨论很多当事人包括有一些第三方视角的分析也都集中在天涯那天涯也诞生了芙蓉姐姐一样的本土网红那就是凤姐罗玉凤凤姐 2009 年凤姐发帖我想找个北大清华男结婚你找北大清华男应该去水墨清华和北大为名啊

这个帖子一下就火了然后现在风节是人在美国早就下飞机了还有你像小月月可能有朋友印象周公子等等当年这些网红这些事件在当时都是还是很火的在天涯上也诞生了很多创作者网红算是古早的第一代网络文学的诞生地比如煮酒论史

当年有一个网友当年明月当年有个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最早其实就是天涯上有帖子的形式连载的连捧鬼话讲一些鬼故事的开始连载鬼吹灯和刀幕笔记那都是从天涯上出来的

还包括孔二狗的东北往事黑道风云二十年这种知名的网络小说这就没听过了都是从当年天涯上出来的天涯早期还有一个非常出名的 KOL 写的小说让天涯网民大受震撼他叫宁财神我们知道他大多都是因为他成名之后开始去给电视剧做编剧写了《武林外传》

天涯网友知道他其实要早好多年了 2003 年天涯的注册用户有 300 万当年 QQ 的注册用户才 100 万了日活天涯已经有 2000 万了 2000 万日活中国的网民在当年才有 6800 万都不到一个亿你看看中国的网民上天涯的如果日活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去虫如果说没有去虫的话那就接近三分之一都在上可了不得

刷天涯已经成了早期的沉迷互联网的症状之一了宁财神自己就说过到目前为止我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是在天涯浪费掉的为了能够早日恢复正常人的生活我希望天涯迅速变得冷漠无情不知所云那将是我唯一能够摆脱网络诱惑的机会我衷心期待着那一天哪

你看反向广告做的这个真的是名义食羊近几年有一些老媒体人回忆当年说当年我们这些记者成千上万的中国的记者都是跑天涯找选题的这是最快能了解现在社会上发生什么的一个渠道了那就是今天的微博你找一些社会议题

所以天涯这么火在 2004 年早期巨头新浪和搜狐都表达希望收购天涯天涯这边呢习明他就觉得我还是挺理想主义的我不想被买断啊我一旦买断了我就成了商业公司了所以他说我只希望入股你变成投资人这个事还是我来掌控行不行但是就没有谈成了那天涯社区的问题其实在这也就埋下伏笔了因为他的商业模式没有那么健康啊他很火

但是他不赚钱这个跟 QQ 一样 QQ 后来有几千万的用户的时候依然没找到赚钱的办法一度也差点被卖掉这个后面我们聊腾讯的时候会聊到啊秦铭他自己后来就承认他说天涯的基因中非常致命的就是对商业并不敏感甚至有些排斥这是天涯社区活下来的原因也是很久都不盈利的原因

就是双刃剑到了 2005 年天涯接受了一系列的投资包括联想最重要的投资人投资方是 Google 因为当时 Google 就是

还没有走啊嗯就跟年轻的朋友解释一下 Google 当年也是在中国做过的嗯有很多年间做的还是很好的 Google 也很想做论坛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百度贴吧已经兴起了百度贴吧也是论坛文化的巅峰时刻了今天我们不展开说贴吧后面我们聊百度的时候说但是当时 Google 想要跟天涯合作去对抗百度贴吧嗯

所以投资了投资之后就有大量合作的一些项目上线到了 2007 年在 Google 的扶持下 Google 当然不光支持一起做这个类似贴吧的项目了他还会支持做很多商业化呀我可以给你导入啊 Google 有自己的非常健全的广告系统啊

所以当时不管是流量还是他的商业化已经到了巅峰时刻天涯 2007 年注册用户 2000 多万了 slogan 他已经直接明写了我是全球最大的中文互联网社区而且确实就是最大的互联网社区 2007 年姓名跟当时 Google 的中国总裁李开复还留下了一张宝贵的合影如果听过之前我们聊 Google 的时候应该有印象啊那是李开复老师还是在负责中国 Google 的业务的嗯

两个人手里面好像各自拿了一个话筒有可能是在一个小的交流会的现场的环节当时李开复老师还是看着挺年轻的他们俩当时是什么活动呢是在宣布天涯跟 Google 合作共建天涯问答

发布会相当于这又是对抗百度啊百度知道嘛天涯呢一直都是这种影响力很大但商业规模特别小的公司在当年虽然说他已经开始盈利了但是他的利润有多低啊他的净利只有 100 万左右

就相当于发完工资这个公司确实能活但赚不了太多钱了很危险根据天涯当时执行总裁宋征的说法天涯在 09 年之前盈利就是薄利甚至长期都是亏损好像就是从 09 年开始盈利

但是你看 09 年盈利了开始赚钱了这是一个好的苗头天涯是不是能够顺势继续发展起来现在坏消息就来了他跟 Google 合作 Google 是哪一年退出中国的 2010 年 Google 一退出重要的合作对象这之前做的所有这些工作都已经废了你没法跟 Google 再合作了还有一个重要的一个点是他想通过 Google 帮一把 Google 是有些办法能够帮助天涯上市的去美国上市也没戏了

到了 2010 年左右竞争开始变激烈了 2010 年有一家公司成立了知乎知乎把天涯的大量的用户 KOL 吸引过去了另一个就是再过几年发布的微信公众号这几个地方基本上又把天涯原来的创作者和用户转移了一步

都洗走了 2012 年天涯社区已经从当年你看 07 年他宣布自己是我们是全球最大的中文互联网社区已经跌到国内流量第 130 名开外了上天涯的急剧降低基本就看不到他了 2015 年天涯终于如愿以偿在新三板上市那个时候赶上新三板了

估值 10 个亿其实当时看财务状况已经非常危险了每年营收破亿营收还可以感觉还行但是亏损 3000 多万上市的时候是这么一个状态有亏有多然后当时证监会说你怎么

后来不公布财务数据他就不公布了一不公布那最后拖了几年给他停牌了 2019 年停牌多年开始摘牌了他摘牌之后天涯社区一直就是过得很不好确实也没有人上了 2023 年天涯之前的执行总编宋征还受委托发起了一个名为七天七夜重启天涯的行动是去年其实关注度也还行最开始的时候直播带货对

那个过程当中呢我去看过他们的直播间你还去看过对偏后面几天的时候基本上就很辛苦了没有达成最终的目标嘛你看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哎呀就有点让人难受啊七天七夜重启天就是天涯已经很难再重启了服务器的资金都交不出来了

他当时你看他亏损几千万啊宋征说的还是我们只需要机房费用 300 万我们就能先把天涯重启起来了 300 万对于几千万也是杯水车薪但是就这点杯水车薪最后筹了多少小蕾可能都没有印象对吧反正没达成嘛七天七夜筹了 15 万了嗯

300 万差 20 倍啊差太多了 2023 年 4 月天涯官方发布公告进行技术升级和数据重构一度已经访问不了了 2024 年天涯正式申请破产以及大家看到了很多离职员工的诉讼天涯社区的微信公众号 2024 年 5 月发了一条消息说我们未来会想尽办法重启的但是目前我们没有看到任何的新的消息了

没有落实所以天涯社区在 2023 年相当于就已经实质上的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了这么一代对于网民这么重要的论坛就这么美了暂时想当个博物馆都还当不了

那将来怎么样说到博物馆这也提一句啊就天涯之前不是有很多神帖吗嗯神帖大概意思就是这一年最最火的那些帖最出名的那些帖有人啊就把这个天涯神帖专门建了一个网站叫天涯神帖站天涯不在了啊

你还可以去天涯神铁网站去看看每年大家都在发什么还有小型博物馆尤其对于天涯不是很熟悉很好奇到底天涯大家是怎么聊天的看看早年中国互联网的记忆也挺好的天涯神铁的网站很好记就是天涯的拼音.at 就是 at 就行了

哦大家现在就可以去看一下那天涯我们说到这说完天涯那肯定就要提到会跟他齐名的另一家了猫扑猫扑是 1997 年创立的他比天涯还要早啊嗯创始人叫田哲他自己的 idea 叫猫扑啊

他 MOP 所以他就是以自己的这个名字起的最早跟天涯一样他的定位不是综合社区他是一个游戏爱好者你看 97 年那个时候小霸王是最火的时候索尼世嘉有大量的机器已经流入中国很多游戏玩家都在玩了 PS96 年上市的嘛就是

我们之前任天堂往事你看又是半拿铁宇宙就可以串起来了所以 97 年他创立社区创立 BBS 目的就是游戏聊游戏游戏玩家聚居地所以这是国内第一批电子游戏玩家聚集的一个地方毛浦

后来同样的故事版面变多之后它就变成了一个综合社区跟天涯差别比较大的地方在于猫扑非常娱乐化就天涯它会更接近社会议题聊一些更严肃的历史文化这些但是猫扑就特别特别娱乐它基本上就是以娱乐为主的

03 年大众软件电脑报等等这些媒体相继给猫扑做了专题报道越来越多的用户就涌入了它基本上成了当时这种综合论坛的代表了 2004 年猫扑被千项收购说

说到前项这家公司也是收购人人网的那家当时就是把这些社区都想收到一块的收购之后创始团队陆续离职猫扑变成了更商业化的公司你看这就是跟天涯差不多在同样的时间点有同样的选择但是最后做出了不同的决策呀嗯

2006 年猫扑成为门户网站就你那个时候打开猫扑它不光有社区了它有大量的资讯大量的其他的一些功能 2007 年是猫扑的巅峰时刻这个跟天涯也基本上一样用户量有 2800 万占网民总数的 15%是仅次于天涯的国内第二大社区当年的营收 1.2 亿比当年的网易还要收入还要高啊

还是说时代的代表嘛那个时候最能代表时代的就是这些网络社区了那在猫扑上出现了很多我们现在记忆忧心的一些梗了说起来都是很有年代感的了比如说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哦猫扑来的这是猫扑来的人生就像是一个茶几啊上面摆满了悲剧啊悲剧也是猫扑来的你说起来悲剧好像我们大学的时候就是这说法了感觉很早了对确实是 07 08 年那时候啊

还有就是到今天都非常常用的比如说 23333 哦这个也是啊这是典型的你有没有想过为啥 233 代表的是笑啊跟代码什么都有关因为猫扑大笑的表情符号是 233 就是一个非常非常猫扑原生的这么一个梗啊

233 后来有的人干脆不把这个表情打出来了直接是 233233333 多打几个三代表的是更好笑对后来 2333 就变成了这个了就很有意思猫夫也跟天涯一样也培养出了很厉害的创作者比如说教授易小新那今天人家也已经转型电影导演了嗯

当年的万和天一之前我们也有聊到过一嘴确实是开启了和推动了一些什么的 2009 年一些什么的一些网络电影网络大电影包括网剧的他们算是先驱者了

2009 年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二的校花张泽天首碰奶茶的照片成了猫扑最出名的照片最热议的照片奶茶妹妹一炮而红全民关注啊现在大家都知道奶茶妹妹但是没想到奶茶妹妹是从哪出来的其实最早也是在猫扑上先讨论出来的猫扑后来诞生了两大文化说起来有一个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是人肉搜索这个也是猫扑出现的哦

最知名的是 2006 年的虐猫事件这个事我印象还是挺深的我应该高中大学的时候刚上大学那会儿就看过这个事件就是有人啊用高跟鞋踩猫啊虐猫的这个视频虐猫的这个图片这些帖子当时传播出去然后就被愤慨的网友去人肉搜索出来了六天之后网友就确认了身份办案跟警方差不多快了已经嗯

然后人肉搜索这个词基本上也是从毛扑开始发酵出来当然不是他们发明的但是后来再提人肉搜索大部分事件都是在毛扑上出现的了哎呀

最早其实是抱着一个大部分人公平正义的公平公义的现在一说人肉搜索的好像都是要变味了已经变味了第二个文化可能很多朋友没有特别听说过其实我搜资料之前也不是很熟悉叫 BT 文化这个 BT 不是变态也不是 BT 下载这个 BT 指的是 Bound thinking 就是跳跃性发散思维

我也不知道这是猫扑强调的一个 BT 文化其实今天我们已经都很熟悉了你上网有的时候抖个机链说个梗那个时候大家在猫扑之前很多人上网的时候还是很正经的这个怎么表述呢就是我是在很认真的跟别人交流的但是在猫扑上就出现了那种哎

你不知道为啥说这句话抖个机灵特别好玩今天我们很熟悉的这种文化其实在当时是猫扑开始发酵出来的这种跳跃性发散思维就有点抖机灵的意思或者说有点那种无厘头娱乐之上的意思你有没有具体的例子举一个你比如说 03 年网上有一个中学生的照片被人

恶搞那就是小胖就是那个腮特别大的那个小胖一说就有那个形象了他后来也成了网络红人刚开始大家就是就是很疯狂的无厘头的就是这个小胖到底能出现在哪就这么去想跳跃性的越后来就越抽象了出现在宇宙里出现在什么长什么样子就给他不断的去延伸这种娱乐精神包括后来那个很黄很暴力这句话因为央视有一个采访

在那玩了之后这句话也太好玩了那天我查资料突然蹦出一个窗口很黄很暴力我把它给关了对然后就这一段文本大家就说哇这个太有意思了就不断的去演化它就能衍生出不同的一些文化含义了它跟其实那个年代比如说周星驰的这种电影《无厘头》的电影这些气质是很像的所以那个时候上帮铺是一件很

快乐很愉悦的事情所以我说为什么现在大家比较熟悉了因为我们现在日常说梗你看 B 站的弹幕小红书看热评已经变成一个很日常的事情了这个最早的气质其实在猫铺上很早就出现了这个是跟 BT 文化相关联的那这些是猫铺的发展那接下来就是圣级必衰了 07 年是它最高光的时候嗯

09 年首先大家就发现猫扑出现在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第一批曝光网站名单里这个低俗还不是说大家开玩笑开玩笑也就算了主要是比如说它有一个板块干脆就叫漂亮 MM 漂亮妹妹当年是美眉不是妹妹美眉美眉

猫扑就被点名批评然后这个漂亮 MM 这个板块也花了很长时间去做调整他也没改 2010 年猫扑办了美胸大赛就直接大家去看到底哪个姑娘的胸最好对啊那这种跟当年扎克伯格做的那个

FaceMash 也差不了太多其实就是把女性物化的一种做法就是点评这个好不好看那个好不好看而且色情的意味很重就因为办了美胸大赛直接被关停了一个多月这其实也是他为了追求快速增长和商业化做了大量擦边内容的后遗症 07 年活跃度 07 年流量其实跟这个也有关系所以这一路上猫扑就跌跌撞撞的走到 2021 年猫扑

宣布关闭发帖功能我的数据都还在但是论坛也就停在这了算是退出历史舞台了所以你看跟天涯是前后脚它是 21 年天涯是 23 年所以你看这个事情你用后视镜回来有一个对比之后你就更能感慨当年在选择的时候天涯是选择了不追求商业化最后遇到了商业化的难题因为撑不住了没有了猫扑是积极拥抱商业化那也是一样的艰难

也是在大量的擦边大量的什么之后也没有转型成功对重点我觉得可以放在转型这两个字上啊

不管怎么说都是没有赶上时代的浪潮的最新的那波对最重要的最后说起来还是时代的变迁更加关键就是时代来了你怎么选择这件事太重要了你只是墨守成规是不行的战略和战术起到的作用还是不一样你说很多人怀念说天涯时代猫扑时代真好多不错为什么现在人不上了不是不上了只是换了形式

你像后来的博客后来的知乎微信公众号他们都承载了长文的内容设计空间像阅文豆瓣这些写小说的以前大家写小说就是去网络社区去写但现在我有专门的地方了大家就会直接去写直接写网文了

那微博和后来的小红书又承载了短内容的社区空间其实已经没有空间给这种比较老的论坛帖子形式了你像我对帖子也很有感情我对这种组织形式也很感情但是现在依然还是会觉得有更好的那种消费和创造的形式是

流量在哪大家自然而然就愿意去哪生产和消费内容这是因果关系不光是因为互为因果你像原来的版面如果大家对 BPS 有点印象的它一个版面一个版面而且帖子它是按照时间顺序去排列的你要么按照回帖顺序要么按照发帖的顺序这种能够分发形式它其实效率不会那么高的那就慢慢过期了不光天涯猫扑

还有大量当年很多网民很喜欢的比如说西茨胡同铁血论坛凯迪社区 NGA 埃塞拉斯国家地理等等这些各种各样的垂直论坛其实也都一样陆陆续续前几年都关闭了其实这个说起来就都是内容时代的变迁你像所有的内容社区里过去把这些 BBS 替代的图文内容的社区今天其实也被视频打到抬不起头很多人也都更喜欢看视频了

07 年那就是中文 BBS 的巅峰但是你要想啊 07 年在地球的另一边乔布斯也发布了 iPhone 啊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了 07 年这个关键的时间点真的就是硬币的两面一面是 BBS 最好的时代一面也是未来即将到来但不均匀的一个时代啊

旧王登上宝座新王刚刚诞生这里面还涉及到你像新一代的这些移动互联网公司他们的企业组织文化他们对商业化的认知对产品的认知跟过去天涯茅坡也不一样天涯茅坡这些创始人早年就是跟我们前面提到的像美国 BBS 早期那些发烧友一样就是自己做着玩的结果做起来的那显然也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了这就还是时代的变化

你像天涯猫扑其实跟很早的这些互联网巨头比比如说你跟 NSS 这个最早的巨头三大门户比他们其实是同时代的网站网易是 97 年的搜狐是 98 年新浪是 98 年的那都是同时期成立的就是天涯猫扑他们已经都算是互联网活化石了有的化石可能在网上都不一定能留多长时间了在天涯猫扑成立的这个时间李彦宏还在华尔街实习呢

马化腾还在一个软件公司上班呢马云倒是在做互联网啊但做的还是给别的公司做网站的活啊接这种活啊水木清华这样的高效论坛天阿猫扑这样的综合论坛都是时代最早的眼泪了 2007 年 BBS 巅峰的时候当年的互联网大佬周鸿毅他还非常看好 BBS 所以他之前为什么投 Discards 嘛他当时 07 年做了一个决策就是

能不能让骑虎公司他已经做骑虎公司了做社区内容的聚合把 36 万个中文 BBS 全聚在一块因为他之前就是做搜索引擎的他是想办法我把这所有的内容这变成一个庞大的巨大的社区一个共建的社区多好还是自己擅长的事所以他也在跟戴志康跟 Discord 的创始人谈合作但是后来失败了周鸿逸就有一个总结

这个总结也是我们认知 BBS 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观点了他说 BBS 社区的内容它不是一个强需求用户可能一次浏览三个小时但同时他也可能一连三周都不来看 BBS 社区这个产品对用户它是不痛不痒的所以就很难

这种不通不养的用户需求面临的问题就是你一旦开始收费了那用户可能就会流失了用户在这上面他不会像比如说你说支付消费或者说社交这些都是强需求啊但是逛论坛他不是一个那么强的需求大部分人就是来逛逛看看的

你这么对比就大概有感觉了所以说白了这不是一个像抖音或者搜索引擎一样商业模式非常顺畅的有高 ROI 的产品你看抖音这种广告模式其实非常厉害这种信息流广告打的就是一个准一本万利而且后面我们讲字节讲抖音的时候未来再慢慢讲

同样的康盛公司就是戴志康的公司原来的市场总监张晓胡之前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表达过中国大多数 BBS 社区的创办者身份他是个人站长这些个人站长都是发烧友他们缺乏成熟运营团队的支持大部分站长

都会遭到淘汰即使做的不错的地方论坛他们商业化也不行可能现金流还可以但是哪怕一个做的很好的地方论坛就类似像海南在线这种社区论坛跟美团的一个地方站比收入都是 10 倍的差美团的地方站你可以理解就是本地服务还是团购

你像团购这种虽然哪怕流量少但是它是一个有交易的它的客单价你能从里面抽成有明确的商业模式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跟本地生活这种刚需比社区 BBS 还是没法同日而语所以没有商业支持要维护这么大的论坛就是天方夜谭

你比如说就不说前两年天涯都干不下去哪怕在 2011 年天涯就爆出来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严重的泄密天涯论坛跟 CSDN 同时爆出泄露账号和密码天涯泄露了 4000 多万个用户它一共才 6000 多万个用户哎呀

4000 多万的用户的明文密码全部被泄露掉了突哭了今天大家用手机操作那个密码的时候 iOS 还会弹出一个警告的说你这个密码可能遭到泄露过大概率就是天涯泄露过的那一批就是我们大部分人只要在 11 年之前上过网你的密码很可能就在这个就同时给泄露掉了不过

说起来直到今天也不是说所有的老牌的 BBS 社区都倒掉了比如说 2004 年创立的汽车之家理想的汽车之家还活着呢 2002 年创办的虎扑今天这国家甚至活得还不错 2005 年创办的豆瓣也活着当然豆瓣它可以说是社区但不能说是 BBS 了它这个

怎么说他的论坛属性就比较小了回头再说还包括百度贴吧现在也还活着整个百度贴吧他的历史也是跌宕起伏也挺叫人扼腕叹息的我们前面提到过贴吧后面讲百度的时候再详细展开说整个 2000 到 2010 年代就是中国 BBS 的黄金年代了中国的 BBS 虽然说今天已经几乎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还是留下了很多文化遗产

接下来来一个快归快答先来一个简单的就是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试试灌水就是发个水帖但是水帖是不是也对就是比较水随便发点内容不怎么干货的帖子对这种水也是呃

从 BBS 文化里衍生出来的你看灌水现在有的时候也会用挖坑就是没有后续了没有后续了有的时候你连载个小说写了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没有了挖坑找不着了跟铁跟铁也算数以

就我们之前谈过很多次他这层楼上他那层楼上他发的帖子大家在他的这个帖子里面留言留言回复所以现在你看其实小红书现在叫笔记也不叫帖子但是大家还是习惯性的说一个帖子我跟这个帖我在帖子下顶一下那说到顶顶是什么呢

就是给他留言然后留言多了他的这个优先级就高了不是留言多了优先级高了顶是因为 BBS 的一个核心逻辑就刚才说的你只要一回复这个帖子就进入最前面了只要一回复他就进到最前面了这个是顶但是现在逻辑不一样了现在再说顶其实确实是小蕾说的让他活跃度更高一点让他更容易被推荐当年 BBS 排序的时候你也可以选是吧默认排序就是最新回复沙发哈哈

你说你之前日曼史要是问的问题都这么简单都好在一个帖子下面第一个留言而且沙发应该是不是就是 BBS 留下的这些词里用的最多的了现在我们这个播客我们现在做播客下面评论区都有朋友抢沙发比如一个叫刘飞的有很长一段时间天天在半达铁下面抢沙发我就盯着我自己发布的这个事一发啪

那就赶快赶快请个沙发板凳板凳是什么第二个呀第二个你这个不太熟了我不那么确定地板地板最后一个呀哪是最后地板是第三个第三个就是你沙发都有人做了板凳有人做我只能做地板了其实第三往后的都可以说是地板都是地板嗯

楼主啊这个其实不用多解释了就是发帖子的那个人马甲马甲小号马甲是小号而且他的原起还是跟我们之前聊春晚那期能串上这是赵本山发明的呀哦你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小样啊你看这这就是哎这就是 BT 文化就是把那个小品里用的这个东西转移到我们平时去用了马甲现在也会用吧但是肯定会用啊对对这不这不

很多我觉得这不都是现在互联网大家延续下来的催更这个其实也是这也不用解释了这已经是通用语了偶一个人字旁偶然的偶就是我吗这是一个这么个意思一个嗲嗲的说法放在语境里大家应该懂的 NB 牛逼这也是 BBS 文化里留下来的就是用拼音那个时候习惯用拼音 NB 就一个帖子下打不全是 NBTMD

一个道理一个逻辑 TMD 是 Seattle Missile Defense System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你以为是啥什么一个道理我以为是淘宝美团和滴滴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确实简称 TMD 还有一个 NMD

一个道理一个道理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就是你骂人的时候很多人骂人经常用国家导弹防御系统骂人这些是简单的来几个稍微难点的但其实我觉得有一些也能答得上来潜水就是只看不发只看不发踩一踩嗯

是不是有那两个键一个赞一个踩你要点踩键肖磊就不是远古的 BBS 的使用者现在我们说踩一般就是跟赞相对立的就是给它踩下去或者不止冲下的但是过去的踩是正面的

留个眼不是留个脚印留个脚印就是我来看一下我增加你的浏览量就叫踩一踩那个时候比较流行的说法来我的区域空间踩一踩来我的人员网页面踩一踩是这么个踩一踩这是比较古早的说法了

纯净水不知道其实就是灌水了灌的就是一点营养物质都没有的水叫纯净水就是更夸张的一种灌水有的时候也叫水蒸气你这说的就是水蒸气拍砖也是现在踩一踩的那个意思吧就是批评所以其实这个现在日常也会用轻拍请大家轻拍就是从拍砖过来的蛋白质不知道笨蛋白痴神经质这也是骂人的蛋白质当年我

我逛 BBS 灌水比较多的时候确实还有印象是骂人的同样还有一个白骨精也不知道白领骨干精英这个是夸人的你是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搞不出来白不美你说那些都是后来也是延伸出来的这种类似的简称啊

上述也不知道就是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我就你这个你这个人我我上述了我上述了我躲起来我躲起来回锅跟挖坤差不多吗不是回锅就跟回锅肉一样你又重新进锅了意思就是重复出现的铁就是这个事有人讨论过了一个月前你这属于回锅了你又回锅了炒冷饭了 PMP 也不知道拍马屁 PMPMP

不知道拼命拍马屁这个很好玩太考验语言转换能力了拼命拍马屁好大概就说到这了挺好玩的就回忆一下当年我们留下的这些梗词挺有意思这些其实比起来跟我们今天的流行语比

当年的确实很容易理解有一些你稍微猜一猜也能大概猜得到但是今天的已经特别隐蔽了什么 YYDSOTD 对你不去研究你根本不知道包括我问你一下门庭弱势是什么意思

不是你的意思不是他的字面意思了也是字面的另一个意思字面的另一个意思就是新发明了一个意思嘛就根据他的字面重新发明了一个新含义那不知道没跟上门是脑门啊亭是天亭啊鹅头嘛就门亭不就是脑门吗

你的脑门大得就跟市场一样宽阔无边你的发际线往后转移这叫门庭若是又说人家脑子大又说人家头不少

对其实就是指的你的不拉盖野拉盖野拉盖就是防野不拉盖是膝盖野拉盖就是老寿星那个大脑门那个脑门大脑门其实就是指你大脑门发际线往后移了所以脑门大就是脑门能听若是野拉盖大再问你个问心无愧

就是啊我的薪资让我在摸鱼的时候毫无愧疚还有就是向游新生什么样的薰水我就给你什么样的脸色这些全都是互联网热词啊一年一年的今天这一词啊

这些就不多说了其实很多 BBS 时代当年发明的梗反而更有穿透力更能变成我们现在的日常汉语因为有点像我们之前聊春晚的时候春晚的很多流行语因为当时是更大众关注的所以它们能沉淀下来比如说我特地去找了一个 2011 年有媒体总结的十大网络流行语我来听一下第一个我反正信了

有印象啊第二个 hold 住你这么想想 hold 住这个词甚至都是一年之后才出现的哎呦 hold 住的来源吧 hold 住姐谢依林啊后来演那个小时代嘛小时代哦有印象了哦穿起来了穿起来了小时代里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就是因为说 hold 住要 hold 住啊在台湾一个综艺节目说完之后他火了 hold 住也火了这个是完全当时发明出来的有印象了啊他就转型成为明星了嘛嗯

第三个有没有就是这种有没有有没有有就是这种说法这种说法都是那个时候有的第四个伤不起当然还有那首歌伤不起真的伤不起真有年代感第五卖萌你就想想卖萌这个词都总感觉是古代汉语现在都才十几年了你看第六个坑爹哦

有点 CUCN201 那个意思 CUCN201 不是的就是他们推广的就是那个时候他们推广出来的第七个你妹是不是也是那个时候也是也是也是那个时候第八个悲催悲催第九个文艺青年 2B 青年这都是那个时候出现的词第十个淡定

这淡定也挺晚来淡定对就是鸡蛋的蛋鸡蛋的蛋对是网络流行语淡定所以你看想想其实确实有很多已经变成能进新华词典的写词了另外还有这种 BBS 文化给我们留下来这种早期比较自由的轻松的愉快的

愉快的对未来充满乐观和娱乐精神的讨论氛围还是持续的在有一些领域生根发芽的比如说播客其实很多人聊播客的也创作者交流跟听友们的交流都感觉像早期的 PBS 时代还是一个很田园的时期的会让大家联想起来当年关于 PBS 在国内的发展我们大概说到这我们进入最后一回了

在最后我们聊个什么我们聊一个小故事我们其实前面说 94 年的曙光站 BBS 和 95 年的水木清华 BBS 的时候就提过那个是互联网上最早的 BBS 但是中国的 BBS 其实也早于中国的互联网我们时间顺序做了一些小调整这个故事放到最后讲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前面我们提到了我们专门画了一个章节讲了什么 Fedonet

Federnet 是当时全球最火的 BBS90 年代都有几万个节点了前面提到了而且是全球遍地开花那中国有没有 Federnet 呢也得有啊有啊中国的 Federnet 有个独立的名字中国汇多网一亿的那就是这个实汇的汇多少的多中国汇多网它还有一个英文名叫 C-FedernetC-Federnet 前面加了个 China 的 C1992 年

一个叫罗伊的大哥他在北京建立了长城站成了中国最早的 BBS 系统这是 92 年了他比曙光站还要早两年了罗伊他后来就成了中国汇多网中国大陆地区的协调人什么是协调人呢其实就是大家有谁想当站长你那有个节点我们沟通一下我们建立一个联系方式我来协调那你才能把这个节点大家其实就是电话号码嘛把大家的地址什么收集起来互相交流分享嗯

在罗伊建立了长城山之后的这几年陆续的就有好多站长开始出现了在 9798 年的时候这些站长们进行了一次合影在北京参与了一次站长大会这就是汇德网的各个站长们这张照片来看一下啊

上面有一个大横幅影酒吧购电脑送彩色打印机 VCD 机什么玩意这是他们合影的那个地方可能是在做一个什么样的活动然后最右边这位看看小蕾能不能认出来这位比较重要的一个人物这是 Pauline 老师这个

是谁呢这最右边的哥们我们先听听他的声音啊第一次看到说通过 Modem 接通远程的一个站台看到屏幕上突出这个文字的时候呢是非常令人激动那么感觉像开启了一个新的一个大门一样

当然这位那就是马化腾了他也是早期的站长之一最早的一批互联网站长了当时他的站点就被称作马站亲切的叫他马站他自己这个人当然大家也叫他马站马站

是当时非常非常知名的为啥呢因为马化腾搭的这个站是整个中国汇德网最奢侈的一个站我们前面提到 Fedonet 的时候不是说了吗你一个电话线你要站线啊所以马化腾扯了四根电话线和八台电脑同时支持四个人的访问啊就光搭这四台电话

马化腾花了 5 万块钱就是不算任何一分钱电话费那会装电话很贵的我们家装的时候大概可能 2000 年不太到 4000 块钱左右对据说当时马化腾还是找了电信局的各种关系跟电信局讨论了好久最后给他优惠了毅然花了 5 万块钱你看看这个跟我们前面说的美国 Federnet 那些大哥一样就是乏少有就把这钱砸到这上面能不能赚钱不管

我自己赚的钱我就往这里面补贴就是为了过瘾就是为了喜欢像刚才马化腾在后来回忆说的那段话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能在网上跟人家哇这种感觉这还不值吗我就要参与进来马化腾给汇多网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在计算机世界这个报纸上写了一篇 BBS 与汇多网

并且把 11 个站点当时的 11 个站点的所有电话号码地址全都公布了这个当时对互动网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当时那个报纸这个报纸也很泛黄了这张图片大家可以在说诺斯里看一下这个图片能留下来是不容易

上面你还能看到马化腾的 title 深圳润讯通信发展公司他当时在那打工呢是一个工程师在这个最早的中国 BBS 上还留下了马化腾的一句回帖这是现在互联网上能找到的唯一一个他在会多网上的回帖这个回帖回的是啥呢你

你都不敢猜他回的是谢后雨前面有一个哥们叫 Andy YipAndy Yip 写了这么几句话他说我已经从泰国回来了我现在把泰国最流行的笑话讲给你听听小母牛骑摩托车牛逼轰轰小母牛倒立牛逼冲天小母牛醉倒在酒缸里醉牛逼可以可以挺好

然后这个 Pony 马在下面回帖说哎呀这个在中国就已经有这种邪后语了我就知道一个小母牛跳高挺牛逼这个就是当年汇德王留下来的这么一个帖子啊

哦也是一个截图啊马华腾当年天天在上面灌水啊天天在上面拥抱互联网你想要有多早 95 96 年那时候啊也 30 年了刚才我们看到的照片啊是第二届站长代表大会那第三届站长代表大会其实 20 年之后了怎么啊

2019 年就大家重聚以往西而且是马化腾拉的这个时候马化腾已经不一样了就拉大家说咱们重新聚一聚我以腾讯公司老板的身份邀请大家再在深圳重新聚一次这一次也算是回忆杀了上面还写着那个打字 CFIDEL

站长大会把马化腾站到最中间了这回整体规模比刚刚那张照片的规模感觉还是要大一些的当然了中国汇德网后来成了名人的站长不光有马化腾还有一个那就是金山软件公司的缔造者

后来的董事长 WPS 的创始人仇伯钧他是珠海西点站的站长也是名人仇伯钧中国互联网历史肯定绕不开他的太重要的一个角色了 WPS 的创始人今天说起来多少朋友还在用 WPS 呢

而且当时也是他手打的他自己一个人写当年那个环境邱博钧在汇德网上也很喜欢说段子而且还留下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记录说到这个记录中国汇德网后来协调人罗伊组织大家还出版了一份自己的电子期刊叫龙音这里边有大量的精华帖子就觉得大家平时交流的这个东西

不能就丢了收集起来隔段时间咱们出一本杂志然后这个杂志一共出了 12 期在官网上还有对就是 CFIDO 今天官网还在就直接输 CFIDO 就直接到他官网了就能上得去现在还有这个官网你能看到中国汇多网的各种介绍以及能看到刚才说的龙英这个杂志的 12 期全文这个简直就是确实是活化石了非常有意思

我看了一下 C5 的很有年代感对它这个网页确实非常有年代感这个网页其实更新已经是 11 年更新的了我记得已经是 10 年代那个最后更新时间 2001 年 10 月 17 号然后后继写了网站保留了 2000 年的样子不再伪化是然后在这个期刊龙英里面啊邱博君写了这么一段话还挺有意思的他这么写的

去年我的一位朋友将 Golfram 的 6.0 版本升级到了 WiF 1.0 版本发现了这个消耗了大量的内存几乎没有给其他应用程序留一点的系统资源了而且他现在还注意到这个 WiF 1.0 正在孕育着 Child Processes

这个 child processes 眼看就要耗掉更多资源了它这个机器撑不住了怎么办这倒是结束了没有说怎么办没有了后面他还说了另一段显然你不能在 Golfram 的 1.0 版本上直接安装 Golfram 的 2.0 你得先卸载 Golfram 的 1.0 那个 6.0 我以为是第六年原来是第六个第六个呀

如果你不卸载那就会弹出爆 bug 的弹窗显然 GoFriend 的不同版本在共享 IO 端口上又是相互冲突的当然如果你的时间片分配的合理的话暂时也不会引起很大的不兼容性这是什么价值观这是更糟的是如果你 GoFriend 1.0 你这个卸载程序工作的不是很好你在系统当中可能会留下意想不到的程序运行轨迹

就是你之前还要纠缠一下不是他的意思是说之前前女友的东西留在家里你会被看到吗我以为是口断丝连反正这些你就很难想象这是一个金山董事长会写的话年轻的时候很多就网上全是这种东西很有意思说了马化腾 邱博君他们是站长还有吗

还有当年写出一篇雄文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的第一代网红老荣后来是 8848 的董事长 8848 是中国第一家 B2C 平台比马云还早呢未来我们也会讲到老荣他是福州站的站长包括还有西慈胡同的创始人

他是南京动力交通学校计算机的老师刘虎这个刘虎他的 ID 叫想马很多人知道他是想马这个稀丝胡同的创始人也是汇多网的站长他是南京的汇多网的站长你看当时这些人很早就认识了马化腾 邱伯军 老荣除了这些还有吗还有我们知道的人吗还有一个年轻人他在宁波电信局工作在电信局他就在机房里有机会他就接触到了汇多网

你看环境还是很重要你得有条件接触他在汇德网接触之后他一开始就是网友他没事就泡在上面跟大家砍大山然后在上面积极学习互联网知识学习计算机知识然后那个时候他跟广东的网友交流之后那

广东的网友说我跟你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你看这个就跟改革开放系列联系了我们广东这边可开放了就是那个年代的江浙可能还没有今天这么流动性强就是思想意识还是广东能更开放一点广东的网友就劝他说你来广东发展你来广东玩然后对于他来说他本来在父母眼里你在电信局工作这么好的单位你老老实实工作不行吗你这是上网上瞎了心他就

不想上班了直接裸辞然后带着行李提着行李就去了广东说去就去了然后去广州然后还到广州啊深圳去见网友他见的深圳的网友是 95 年见到的他当然在汇德网上很著名的马战

他见了站长马化腾他就跟马化腾大聊特聊聊完之后这个年轻人就去广州打工了首先先建立了自己的汇德网的站点叫火鸟 98 年他在广州创办了一家公司而且在 8 年之后他将成为中国首富这家公司叫网易这个人是丁磊哦

马化腾 邱博军 老荣 丁磊全都是汇多网的站长除了汇多网其实也有很多早期在 BBS 上交流的这些互联网先驱比如说水木清华的站长刚才我们提到 DareDare 他就当时有一个年轻的哥们他们之前在水木清华上认识后来经常一起交流一些技术难题这个哥们正在做邮箱他在湖南他叫张小龙

同样在水木清华天天刷帖子灌水的一个广州的哥们他后来跟张晓龙关系还挺好的因为张晓龙后来到广州了这个哥们叫吴希桑这个吴希桑 ID 是 fishman 就是渔夫所以也有人亲切的叫他吴渔夫说到吴渔夫有很多人就知道了

他也是早期非常早的一个程序员技术专家他还是水木清华的病毒版的版主后来吴玉夫创业做了一款游戏大话西游这个游戏被网易收购成为了网易游戏的基础在这个大话西游基础上才诞生了梦幻西游所以你看早期这些人通过 BBS 都已经联系起来了这些对计算机对互联网的认知都是他们互相交流碰撞出来的

另外就是前几年又有一个企业家也提到了惠多网提到了 BBS 芝麻掉到针眼里巧了他也是站长他是惠多网北京西点站的站长我们来听一听这个声音可能很多朋友一听就听出来了因为这种不带任何目的啊学东西起来呢特别轻松特别快这里我也得提醒一句啊我觉得玩也要玩出点名堂来不要瞎玩有时候瞎玩是纯粹的浪费时间啊

所以呢这个很多人肯定肯定说我支持王啊我是支持大家认认真真玩不要瞎玩啊其实在那一段抛论坛的阶段里面认识了不少朋友还有两位朋友呢后来名声特别大啊一位呢就是在一家巡护机公司做程序员的马化腾啊还有一位呢是宁波电信局的一位工程师他叫丁磊啊

同样是名声特别大的现在一听声音大家就知道是谁的雷军老师啊雷军啊你看前面仇伯军是站长那当然仇伯军带出来的雷军也是站长啊所以你看早期这些互联网的大佬啊

那个时候就是网友比我们现在小多了 20 出头 20 郎当岁就已经互相都认识了 30 年前但是说到这还得再提个小故事就是水木清华之后出现了中国公共领域最早的 BBS 就是水木清华还是高校出现的但这公共领域出现的最早的 BBS 其实不是天涯茅库天涯茅库又晚了几年这个也是半官方的一个 BBS 它诞生在一个比较思想开放的城市你猜是哪个城市深圳

深圳改革开放的重镇 96 年深圳数据通信局开通了自己的 BBS 他们直接数据通信局有员工就直接做了一个 BBS 叫亦网情深就是个谐音梗那个网是网络的网亦网情深这个站长是一个科员他叫张春辉这个亦网情深的技术支持张春辉还特地找了水木青花的创始人当时的站长就这帮人大家都很熟的

然后水木清华还得到了深圳这边给到的 10 万块钱的资金支持就相当于站长戴尔通过帮助他们赚到这个钱同时资助自己的水木清华 BBS 的后面的技术支持 10 万可不少了那一往情深上有哪些活跃的 ID 呢你能在这看到马化腾

你能在这看到丁磊你能在这看到薛兆峰这就是最早一批上网的网友啊就没事就来一网情深上灌灌水啊因为汇东还是很原始嘛用电话线那种他的体验也不好慢慢的这种一网情深的 BBS 就开始火了那一网情深的站长是张春辉他是科员嘛他有个科长啊那科长就是深圳电信数据局市场科的科长叫曾理清这个是腾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啊

腾讯就几个创始人曾立青是其中一位戴尔跟曾立青也很熟

他跟张晓龙也比较熟后来据说曾理清跟张晓龙的关系比较好也是 Dare 介绍的曾理清跟张晓龙关系好了之后就谈了收购那就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伟大的收购可能没有之一把张晓龙买到腾讯了张晓龙后来回忆的时候也提到过当时他写邮件软件的时候当时写 Foxmail 有个用户老来提意见他说他自己叫马战什么会多网的站长提了好多产品建议那个时候两个人就认识了所以

所以你看这些人互相之间早期都认识了而且 BBS 起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他们在 BBS 上互相激励也开始创业尤其像丁磊这个故事也是很有代表性的中国 BBS 历史上最早的这几个网友多年之后在面对自己的商业帝国的时候也将会回想起他们在 1995 年简陋的只能支持一个人访问的 BBS 上

吹水的时光 BBS 推出历史舞台了发明人也去世了当年像灰多王像水木清华像天涯这样的大家在网上公仇交错对科技能改善我们的世界科技将会连接我们每个人都是充满了一种很纯粹的希望就觉得这

这未来的世界里多美好只是现在可能很多人没有想到今天的互联网会是什么样的样貌肯定也有很多很意象不到的那个年代对未来的美好预期还是很叫人神往的 BBS 不像今天的那种社区它其实有着去中心化的气质虽然说刚才说了有管理员会站长但实际上这些管理员版主他们一般也只是维持秩序不会直接决定今天就你了你上热搜热搜它还是到底哪个帖子火

其实就是大家通过活跃度判断出来的当年逛 BBS 的人目的也很多样当然也有人有功利心但多数还是想真心交流表达跟人认识的那个时候你看网上流行的那些内容是什么老罗语录对

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这种东西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蓝威没有什么大网红就跟 8848 的老荣他说的一样他说在网络论坛里人没有等级之分谁都要凭借一个 ID 起步靠文字和思想获得认同这种理想主义你随着内容社区越来越多的人进来也随着物质基础的支撑的变化它一定是会衰退的

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因为你没法要求所有进到内容社区的人跟最早的一批发烧友一样大家都充满理想主义都靠热情去发帖和跟人激烈的辩论你也没办法让 BBS 的平台管理员和创始团队在今天的内容社区里在今天的内容平台一分钱不赚为爱发点爱嗯

时代过去了那就是过去了我们就且不说从价值判断上这些是非对错我们也应该感谢曾经有过一段中文互联网乌托邦的青葱岁月这也算是纪念吧我自己跟 BBS 之间有深厚的感情吧 BBS 肉身已死但是 BBS 精神永存吧最后我这边的结尾想用马化腾写的前面我们提到那篇文章我把原文全都翻出来了这个还是真不好找啊

BBS 与汇多网是他在 1995 年整整 30 年前写的这篇文章文章结尾他写了一段话这段话作为结束各位也可以感受一下那种身处互联网早期很独特的一种氛围他是这么说的 Federnet 就像是一张无形的网把我们紧密的连接起来

虽然在真实的世界里你我并不相识甚至距离遥远但通过 BBS 大家却又是如此的熟悉和亲近过去有人曾经担忧人类会因为过度使用电脑而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隘的机器世界中造成人际关系疏离从现在来看

哎呀确实也让人很感慨现在

现在大家早就习以为常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叫做弹指尖心无间其实也是从腾讯出来的广告语但是你回到当年那个年代你弹指尖真正能做到心无间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刺激的感觉而且这些所谓的今天的互联网的大佬们或者说大名鼎鼎的这些人

反过来看他们当年认识和现在很多人变成大佬这都是有必然联系的又是我们经常说的那句乔布斯讲的 connecting the dots 因为他们早早看到了并且相信并且入局了走对了路最后当年的他们就变成了现在的他们虽然说咱不是每一个人都要冲着这个大佬的道路去但是

但是毕竟我们这节目的听友里面也有很多是在创业或者在做公司的朋友不光是对自己对很多人的命运都要负起那么一点点责任的这么一部分在考虑接下来这部戏应该往哪走接下来的这一脚迈出去应该往哪迈的时候或许还是能找到一些值得参考的脉络的

还是我们之前经常举的例子就当这个行业当这个领域已经变得特别火的时候其实有很多算是后视镜或者马后炮的一些看法和逻辑已经没那么重要了我们还是要回到那个天真的时代看看那些人当时在网上做什么在用技术想象着什么样的未来反过头来想想我们现在可能能做哪些自己觉得很兴奋很开心的事说不定未来就会有啊

这个命运的嘉奖吧嗯就回望这种历史还是美美让人很感慨的啊嗯今天的片尾曲啊有一个网红组合呀他也是在猫扑网发迹的我们其实一直没提到也是少年记忆了 2007 年山东为方的王泰利和山东威海的肖央哎呦组成了组合筷子兄弟 2007 年他们俩在猫扑网首发网络电影南异记回忆录这是他们第一部网络呃

小电影微电影最开始就在拍这个东西 2010 年他们拍的另一部网络电影老男孩播出一炮而红这个歌那真是张口就来今天要开枪那是我日夜思念深深爱着的人到底我该如何表达他会接受我

也许永远都不会跟她说出那句话注定我要浪迹天涯怎么能有牵挂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花开花落又是一季春天啊你在青春如东方

有谁会记得这世界它来过

那是陪伴

那时候陪伴

这里的故事你是否还记得来我们进入彩蛋环节念一念这是第 137 讲逝者穷尧的这一期啊下面啊 cota 这位朋友说哎呀赵薇真的是华语女演员盘点下了纵横 20 多年无待参的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演出她这样高度的小燕子呀很多演员演可爱型的角色会让人感觉隐隐的呲

就是怪就是装的感觉但赵薇身上就会打心里喜欢和相信这个机灵可爱的有义气侠气的女孩在《情深深》《雨萌萌》里又能演出那种自强尖锐又善良的一平小时候就是换台的时候电视只要出现赵薇的眼睛啪就会停下换台的按钮真的是天才演员说的好像就是两个大眼在屏幕上飘一样有点吓人啊

宇宙里的小土豆他说大概十年前的时候赵薇成了导演范冰冰成了顶流那时候有人说人生无常啊林心如默默无闻了再也无法企及另外两位了十年过去这两位已经销声匿迹而林心如逐渐成为了亚洲地区最炙手可热的制片人人生还真是无常啊故事一直在继续啊 ZOE111

这位朋友说他说记得那会儿是暑假晚上吃完饭一家人围坐铺在客厅地上的凉鞋上看还珠格格这个场景跟我小时候一模一样一起哈哈大笑一起在广告的时候排队上厕所真是美好的回忆晚上看完就跑到院子里和小朋友一起演

谁都想演小燕子呀没人愿意演容嬷嬷呀嗯还有那会儿的周边除了像地图一样的大幅海报还有脸盆刷牙缸子铅笔盒过年装瓜子花生的盒子哎呦应有尽有小时候的娱乐活动虽不丰富却给了我们更多时间和注意力沉浸其中去参与去享受感谢琼瑶阿姨给了我们属于我们这代人的一场狂欢嗯

还有一个朋友汪汪包括还有另外一些朋友都给出一个刊物就是雪姨不是原配雪姨是九一太上位一平他妈是八房被雪姨窜躲陆正华赶走了所以这算是后上位的这个说法不严谨有点疑惑不是很严谨说的了

这位朋友秦岳他说这几年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很多名人尤其是大家去世当时听了会惊讶然后继续忙碌直到这一天将近时又想起来这个消息意识到啊他真的走了而且带走了一个时代小的时候我跟我爸去街角的书屋他会给我租小人书跟我妈租新出的穷妖小说我是不爱看穷妖的但是我从小就跟我妈看穷妖剧

我看不懂啊但是我知道我妈肯定会哭我就会提前准备好卫生纸放在身边果然一急下来我准备的纸都不够用啊我常常疑惑她哭啥呀她为啥老哭啊等我大点了我回去给她租还珠格格的影碟我还是不懂为什么欢欢乐乐的场面我妈又哭了

后来我特意买了琼瑶全集给我妈好像因为字小她没再看过但是偶尔提起刘雪华秦瀚都演过哪些角色金明当时多可爱马景涛当时没有那么抓马我妈依然滔滔不绝提起主题曲依然能吟颂两句

聚也一一散也一一这就是一个时代吧琼瑶去世当天我在家庭群发了消息我妈在群里只回了一句她可能更看重生命的质量吧我预感我母亲这天是要写点什么的果然她晚上发了几百次的感受我能感受到她的悲伤因为这也是她的一个时代啊嗯

一个人的创作影响了很多人的人生那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了好嘞半拿铁第 133 期傻青我们下期再见欢迎在小宇宙苹果 podcast 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 spotify 豆瓣订阅和收听半拿铁也欢迎分享和转发我是本期制作人荣哥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