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8 对谈:国内 X 国外:政治正确是容忍到认同的必经之路

8 对谈:国内 X 国外:政治正确是容忍到认同的必经之路

2023/4/19
logo of podcast 半途退场

半途退场

Shownotes Transcript

主播:鲨美丽

嘉宾:孙睿

起因是读了叶礼庭的《权利革命》的书,其中讲到了政治正确的话题,而作为在网上冲浪看世界的身在国内的我,找到了在“政治正确”大国--美国生活学习的孙睿,聊聊这个话题。

一开始确实表达了我的蛮多偏见,非常感谢孙睿耐心地和我聊天,让我反思到我对政治正确的偏见和一些男性对女性主义的偏见如出一辙。感谢智者!

我们有时候是少数派,有时候是多数派,在作为多数派的时候多想想作为少数派的我。

时间点

0:34 政治正确就是给人扣扣帽子(bushi)?

7:41 邮箱落款写she/her,he/him,they/them就是在赶时髦(bushi)?

13:46 《小美人鱼》的女主选角就是在搞政治正确,但是《寄生虫》确实应该拿奥斯卡

22:37 被优待的女性(Women, we get the job done.

  • 职场中的女领导
  • 被多数群体掌握的话语权
  • 文学领域的女作家

27:08 被优待的群体的自尊问题

34:28 我们所有人都默认发生的的一件“政治”正确的事情

42:57 学学 Diversity statement 怎么写

书的摘抄

关于认同的全部困难显然在于,它是否意味着默许、接受或赞同。“当多数群休给予少数群体权利时,它是在要求默示地接受,还是要积极地赞同这个群体的行为?比如说,同性恋群体想要的当然不仅仅是容忍,还要得到赞同。而赞同似乎来自平等的理念。但权利的平等是否必然要求赞同的平等?多数人已经认可了同性恋的平等权利,但这似乎并不意味着他们赞同,而不过是不情愿的容忍。

在权利革命的时代,对平等权利的要求也变成了对赞同的要求。实际上,甚至可以说,任何没有取得完全赞同的事物都是在否定被排斥的个体(或群体)的平等主体地位。但这里有一个问题一一通俗而言,它被叫做政治正确。对权利革命的一个根本批判是,它导致了一种程式化的、虚伪的强迫性赞同文化。当每一个被排斥的群休既要求平等权利又要求认同的时侯,多教群体会感到是被迫对那些做法给予道德的赞同,而他们原本最多只是容忍。结果政治正确成了种新形式道德暴政的代名词: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暴政。你不能在同性恋人群中谈论性滥交,以免看上去是在一般意义上贬低同性恋。你不可以反对照顾女性的平权行动,以免显得是拒绝完全认同和尊重女性。诸如此类。

--叶礼庭 《权利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