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恢结合自身十年跑步经验,分享了其运动穿搭的四个阶段:最初的模糊阶段,追求时尚感的阶段(例如穿着Nike x UNDERCOVER Gyakusou系列),注重功能性的阶段(例如穿着压缩衣裤),以及最终回归到对穿搭的开放态度。他认为,不同阶段的穿搭选择反映了个人跑步水平和审美变化。
小红主要从瑜伽裤和运动内衣在健身房和街上的穿着习惯出发,探讨了穿着选择与场合、个人审美、以及社会接受度之间的关系。她认为,在健身房等运动场景中,穿着相对宽松或紧身的运动服装都可以接受,但在公共场合,穿着瑜伽裤等服装的社会接受度仍存在争议,并引发了关于“替代性羞耻感”的讨论。
大黄则从自身经验出发,结合对其他运动人士的观察,探讨了运动穿搭中的功能性和时尚性之间的平衡。他认为,虽然许多运动品牌注重在服装上印制logo,但他个人更倾向于选择没有logo或logo不明显的深色系服装,并分享了他对不同品牌运动装备的体验和评价,例如对Mizuno跑鞋的偏爱。
小红分享了她对普拉提服装选择的经验,以及教练对服装选择的建议。她指出,在普拉提练习中,紧身衣可以帮助教练更好地观察练习者的形态和发力方式,但如果练习者能够自行判断动作是否正确,则服装选择可以更为宽松。她还观察到,在健身房,许多女性会直接穿着运动内衣进行锻炼,这一现象引发了她对社会接受度和场合的思考。
大黄补充了在德国健身房的观察,他发现许多人只是象征性地进行锻炼,这与他在上海健身房的观察结果类似。他认为,许多人去健身房可能只是为了打卡或完成某种程序化的运动,而非真正进行高强度的锻炼。
恢恢补充了关于运动服装面料的讨论,他提到自己更偏爱棉质面料,但同时也指出纯棉服装在运动中容易吸汗变重。他分享了最近尝试使用汉麻面料运动衣的经验,并对汉麻面料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