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ChatPhD018 救命!防癌小贴士竟然是读博人的不可能三角!

ChatPhD018 救命!防癌小贴士竟然是读博人的不可能三角!

2024/10/17
logo of podcast ChatPhD

ChatPhD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biotechnology and neuroscience#cancer screening#career pathways#academic mentorship#personal blockages#comfort zone exploration#navigating personal boundaries#professional transition#emotional resilience during isolation#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challenges#anxiety and stress management#long-term thinking#serendipity#inner aspirations#medical practice#personal growth and resilience#career resilience#professional identity People
楚凡
Topics
@楚凡 : 我从临床医学本科到肿瘤学硕士,再到现在的癌症研究博士,研究方向也从肺癌转向了乳腺癌,主要关注化疗耐药机制。我的研究旨在解决肿瘤耐药问题,探索肿瘤进化机制,从而提高癌症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预后。在研究过程中,我经历了很多挑战,例如实验失败、样本污染等,但我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经验教训,并逐渐建立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我选择研究预后极差的癌症类型,是因为这与我作为肿瘤内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感受到的无力感有关,我希望能够为这些患者带来更多帮助。虽然科研的进展很快,但转化为临床应用需要很长时间,这需要团队合作和多学科的共同努力。未来,我希望我的工作能够与临床和病人保持更紧密的联系,为癌症治疗做出贡献。 @彭珀 : (主持人,主要负责引导话题,没有核心论点) @Summer : (主持人,主要负责引导话题,没有核心论点) @南中 : (主持人,主要负责引导话题,没有核心论点)

Deep Dive

从临床医生到癌症研究者:我的科研之路与对肿瘤耐药的探索

我本科就读于中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后在复旦大学肿瘤医院获得肿瘤学硕士学位,目前在Princess Margaret癌症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我的研究方向从最初的肺癌转向了乳腺癌,主要关注化疗耐药的机制。

肿瘤耐药:一个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

许多癌症患者在接受初始化疗或靶向治疗后,肿瘤会迅速缩小,但停药后往往会复发,且再次治疗的效果显著下降,甚至出现多药耐药的情况。这背后的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明晰。我的研究正是着眼于此,试图揭示肿瘤耐药的进化机制,寻找克服耐药性的方法,最终目标是提高癌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我目前的研究集中在三阴性乳腺癌,这是乳腺癌中最难治疗的亚型之一,预后极差。选择这个方向,源于我在肿瘤内科的临床经历。面对那些预后不佳的晚期患者,我常常感到无力,这促使我投身科研,希望能为这些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科研之路:挑战与收获并存

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我经历过无数次的实验失败,也曾遭遇样本污染等意外,这些都让我感到沮丧和焦虑。例如,有一次,我精心准备的实验样本在圣诞节期间全部被污染,数月的心血付诸东流,那种绝望感至今仍记忆犹新。然而,每一次的失败都让我吸取教训,不断改进实验方法,提升自身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些经历让我逐渐建立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能够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实验室到临床:漫长的转化之路

实验室的科研进展日新月异,但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却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这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需要团队合作和多学科的共同努力。 虽然我目前的研究可能短期内无法直接改善患者的预后,但我相信,这如同建造房屋一样,我所做的每一项研究,每一次实验,都是为最终攻克癌症这座高峰添砖加瓦。

未来展望:与临床和病人保持紧密联系

未来,我希望我的研究能够与临床实践和患者需求保持更紧密的联系。我希望能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为癌症患者带来切实的益处。 虽然我目前的研究方向集中在乳腺癌,但我对肿瘤的兴趣并不局限于此。我更关注的是肿瘤的普遍机制,希望能够通过对特定癌症的研究,为更广泛的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给读博的你:保持好的心态,享受过程

最后,我想给正在读博的同学们一些建议:读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但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科研的乐趣,并学会从每一次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记住,你并不孤单,总会有人与你同行。 重要的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平衡科研与生活,保持身心健康。 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你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Chapters
This chapter explores the current state of cancer research, addressing the complexities of cancer types and treatments. It highlights the varying prognoses of different cancers and the ongoing quest for a cure,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a positive mindset and healthy lifestyle in cancer prevention.
  • Cancer types vary significantly in prognosis, with some having much better outcomes than others.
  • The goal of cancer research is not necessarily to find a complete cure but to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 and quality of life.
  • Maintaining a positive mindset, healthy lifestyle, and stress management are crucial for cancer prevention.

Shownotes Transcript

被称为“众病之王“的癌症为何棘手?最可怕的癌症种类是哪些?我们真的有希望治愈癌症吗?在依然谈癌色变的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正在 Princess Margaret 癌症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的Chufan,来和我们分享她在癌症研究领域的求学之路和心路历程。从病人转变身份变为拿刀的人,从临床医学进入科研中心,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里,她和病人一起目睹生命的脆弱与坚强,也在实验室里努力为癌症的治愈添一块砖。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从湘雅到复旦再到多伦多,Chufan一边自嘲自己抽筋式的科研,也一边建立起了独立科研者的强大内核。让我们跟随节目一起听听关于癌症研究的问题、挑战、发展方向,以及Chufan为我们送上的防癌小贴士-PhD不可能三角之好心态/好作息/无压力(不是!

时间码:

01:53 医学生刻板印象+1:兴趣爱好是读paper

02:36癌症治疗前沿现状:我们还在谈癌色变的时代吗?

06:20来自癌症研究PhD的防癌小技巧:50岁以后不要读博(不是

09:10 我们真的有希望解决癌症吗?

12:28抱着对肿瘤免疫的兴趣,从肺癌研究到乳腺癌研究

14:52 肿瘤内科:在无力感中找到边界感,想要“征服”预后差的癌种

20:00 从家庭医学百科到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录取

24:00导师和导师/lab和lab的差别>>国内和国外的就读/科研差别

28:17癌症研究实验究竟在做什么?

31:22博士生典型:抽筋式科研

34:02 当好医生不需要好奇心,但探究精神是好研究员的必需品

38:20实验室里日新月异,但临床转化确实又慢又难

39:59困难总会过去,掉入下一个坑就会觉得上一个也还好

本期节目提到的**专业:**CancerResearch(癌症研究)

BGM by 姚贝娜 - 也许明天

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