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因员工罢工而关闭,原因是游客过多。卢浮宫是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也是艺术、美丽和持久性的全球象征,它经受住了战争、恐怖主义和疫情的考验。
但周一,它却被自己罢工的员工叫停了,员工们表示,该机构正因大规模旅游而崩溃。成千上万滞留和困惑的游客手持门票,被困在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旁一动不动的队伍中。
“这里就像蒙娜丽莎的哀叹,”来自美国密尔沃基的62岁游客凯文·沃德说。“成千上万的人在等待,没有沟通,没有解释。我想,即使是她,也需要休息一天。”卢浮宫已成为旅游业走到极限的象征。从威尼斯到雅典卫城,热门景点都在努力控制人群,而世界上最具标志性的博物馆,每年接待数百万游客,也正达到其自身的临界点。
就在前一天,协调一致的反旅游抗议活动席卷了南欧。数千人在马略卡岛、威尼斯、里斯本及其他地区举行集会,谴责他们所说的这种经济模式,因为它导致当地人流离失所,并侵蚀了城市生活。
卢浮宫的自发性罢工是在一次例行的内部会议期间爆发的,当时画廊管理员、售票员和安保人员拒绝上岗,以抗议难以控制的人群、长期人员不足以及一个工会所说的“无法忍受”的工作条件。卢浮宫很少关闭大门。它曾在战争期间、疫情期间以及几次罢工期间关闭过,
但很少像这次这样突然、毫无预警地在众人面前关闭。更重要的是,此次中断发生在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公布一项为期十年的宏伟计划,旨在解决卢浮宫目前正日益严重的各种问题仅仅几个月之后。
漏水、危险的温度波动、过时的基础设施以及远超博物馆承载能力的人流量。但对于一线工作人员来说,那个承诺的未来感觉遥不可及。
“我们不能等六年才能得到帮助,”卢浮宫前台画廊管理员兼游客服务代理萨拉·塞菲安说。“我们的团队现在承受着压力。这不仅仅关乎艺术——还关乎保护艺术的人们。这一切的核心是蒙娜丽莎,这幅16世纪的肖像画吸引了现代人群,更像是一场名人见面会,而不是艺术体验。”
每天大约有2万人挤进卢浮宫最大的房间——萨勒·德·埃塔,只是为了与达芬奇这幅画作中被保护玻璃保护着的神秘女子自拍。现场通常喧闹、拥挤,而且人流密集,以至于许多人几乎没有注意到她旁边的杰作——提香和委罗内塞的作品,这些作品大多被忽视了。
马克龙的翻新蓝图,被称为“卢浮宫新文艺复兴”,承诺了一种补救措施:蒙娜丽莎最终将拥有她自己的专用房间,可以通过预约门票进入。计划在2031年前在塞纳河附近新建一个入口,以缓解人满为患的金字塔中心枢纽的压力。
但卢浮宫的工作人员表示,7亿到8亿欧元的翻新计划掩盖了更深层次的危机。虽然马克龙正在投资新的入口和展览空间,但卢浮宫从法国政府获得的年度运营补贴在过去十年中减少了20%以上,而游客人数却激增。
卢浮宫去年接待了870万游客,是其基础设施设计承载能力的两倍多。即使每天限制3万人,工作人员也表示,这种体验已成为每天的耐力测试,休息区太少,卫生间有限,而夏季的酷暑则因金字塔的温室效应而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