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1980年中国健儿的冬奥首秀(上)

1980年中国健儿的冬奥首秀(上)

2025/4/1
logo of podcast 档案揭秘

档案揭秘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石宁海
Topics
石宁海:我作为本期节目的讲述人,将带您回顾1980年中国健儿在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上的首秀。这次冬奥会虽然没有取得耀眼的成绩,但它对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和参与国际体育赛事的意义非凡。从1952年首次受邀参加赫尔辛基奥运会,到1980年重返奥运舞台,中国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和不懈的努力。期间,我们面临着复杂的国际政治局势,特别是“两个中国”问题的困扰,这使得我们一度被排除在奥运会之外长达22年。 1979年,中美建交和《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为中国重返奥运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国际奥委会的斡旋下,最终通过“奥运模式”解决了台湾问题,确立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中国得以重返奥运大家庭。为了备战1980年冬奥会,中国运动员克服了诸多困难,包括训练条件的不足和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在日本集训期间,我们深刻体会到与发达国家在冰雪运动方面的差距,但同时也得到了日本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中国代表团的这次冬奥首秀,虽然在竞技成绩上并不突出,但其象征意义重大,标志着中国冰雪运动正式走向世界舞台,也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不仅是一次体育赛事,更是一场维护国家尊严和争取国际地位的斗争。我们克服重重阻碍,最终站在了冬奥会的赛场上,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Deep Dive

Chapters
本段讲述了1952年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的经过,以及当时面临的政治和体育方面的挑战。从收到赫尔辛基奥运会的邀请函开始,到最终克服重重困难,派出代表团参加奥运会,并首次在奥运会上升起五星红旗。
  • 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是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
  • 中国代表团的组建和出发过程
  • 周恩来总理的指示
  • 五星红旗首次在奥运会上升起
  • 中国代表团在奥运会上的表现和意义

Shownotes Transcript

请不吝点赞 订阅 转发 打赏支持明镜与点点栏目

1980 年 2 月,第 13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中国 28 名选手参加了 18 个单项的比赛。这是新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地位以来第一次全面参加奥运比赛,也是我国首次参加冬奥会,由于当时对冬季项目的重视程度不如夏季项目。

再加上那次冬奥会没有取得好的成绩所以这次冬奥首秀几乎没有走进大众的视线但对于亲历者而言冬奥首秀故事不仅影响了自己的人生也奠定着中国冰雪运动的基础早在 1952 年五星红旗是怎样与奥运第一次结缘的 28 年后新中国又是怎样再次出现在奥运会上的

这期间经历了怎样的斗争和波折为迎战普莱西德冬奥会我国体育健儿是怎样积极备战的在抢手如林的竞技场上我国体育代表团又有哪些收获呢我是石宁海本期档案揭秘为您讲述 1980 年中国健儿的冬奥首秀上 1952 年 7 月 18 号晚上

北京收到了一封发自赫尔辛基的电报根据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7 月 17 日会议我们很荣幸邀请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运动员参加赫尔辛基第 15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时距离奥运会开幕式只有几个小时了到底去还是不去呢

意见自然而然地分成了两派有人主张去理由是经过反复解释好不容易才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如果不去影响关系还会辜负支持我们的那些朋友的盛情再说电报上又没有提及邀请台湾的情况当然应该参加

有人则不大主张去 理由是如果我们去了 台湾代表团也去了会不会有人趁机制造两个中国再者 新中国运动员水平落后奥运会上肯定不会有好成绩会不会给新中国脸上抹黑呢这件事情事关重大大家赶紧把意见写成报告提交给周恩来总理 7 月 19 日 总理的指示传达下来了

结果出乎很多人的预料报告上就两个字要去赫尔辛基奥运会是二战结束以后人们迎来的第一届奥运会在后来的十几天里将近 5000 名运动员同场竞技 700 万人涌入芬兰 100 万观众在看台上为各国体育界而呐喊助威

为了落实总理的指示 临时组建的中国代表团马上赶到当时最有名的洪都裁缝店 排着队请老师傅量衣服每人一件喀布丁咖啡色西装上衣 一条舍维尼的灰色裤子还有一件 300 号毛线织的毛衣 胸前绣着中国两个字另外景泰兰的弹弹罐罐找来不少 都装在礼盒里准备当作礼品

在忙忙碌碌当中临时组建的中国代表团出发了多年以后每一位受访者对总理的最后一句嘱托都是记忆犹新的总理说总之重要的不在于是否能取得奖牌在奥运会升起五星红旗就是胜利就这样三架小飞机跨越重阳 40 人的代表团星夜兼程终于在 7 月 29 日 11 点抵达赫尔辛基奥运村

这时比赛已经接近尾声了足球、篮球都错过了参加预赛的时机只有游泳选手吴传玉能赶上将于 30 日进行的 100 米洋泳预赛在到了位于赫尔辛基市郊的奥运村以后中国代表团顾不上休息吃饭在中午 12 点半举行了升旗仪式曾参加过第 14 届奥运会的足球选手张邦伦荣幸地成为升旗手

在升旗仪式上代表团团长荣高棠做了铿锵有力的发言虽然我们来迟了但我们终究来到了我们带来的是和平的愿望与良好的友情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奥运村奥林匹克大家庭也因此吸纳了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然而真正的问题并没解决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反而复杂起来

1954 年在雅典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 49 届年会以 23 票对 21 票通过决议承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奥委会台湾体育界的郝更生在雅典举行记者招待会痛哭流涕地宣布退出国际奥委会但是国际奥委会的布伦代奇主席却未经全会讨论悄悄地把所谓中华民国列入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家奥委会名单里

接着 一些国际单向体育组织也仿效国际奥委会的做法在国际体育界制造出两个中国新中国迫不得已放弃了 1956 年的墨尔本奥运会并在 1958 年 8 月宣布中断和国际奥委会以及九个单向国际运动联合会的关系此后 新中国离开奥运赛场长达 22 年之久

虽然长期被隔绝在主流国际赛事之外但是拼搏的种子在 1952 年已经埋下了当时在团委工作的何振良作为随团翻译奔赴芬兰赫尔辛基在完全没有准备的状况下踏上体育之路这个历史的误会是他与奥运一生结缘的开始

《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正式成立了

时间来到了 1977 年秋天国家体委的工作重新走上了正轨我国的对外交往也逐渐恢复正常无论对我国还是对国际奥委会来说恢复中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合法席位都非常紧迫 1978 年国际奥委会在突尼斯举行职委会东道主的体育部长在贺词当中说

难道人们可以忽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样一个整个大陆而同时相信奥林匹克运动是世界性的吗对这一提基拉宁主席显然是早有准备的在会议前他曾写信给联合国要求联合国说明其对台湾地位的态度而联合国法律事务办公室回信说

就联合国而言,根据联合国大会 1971 年 10 月 25 日的第 2758 号决议,台湾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联合国的立场促使杰拉宁朝更坚决的方向前进。他向支卫会报告了自己在 1977 年 9 月的中国之行,不过当时仍然有很多委员不希望台湾运动员被排除在外。

找一个过度办法的重担落到了国际奥委会第一副主席萨玛兰奇的肩上萨玛兰奇一到北京就显示出不爱游山玩水的工作狂性格他对翻译说他是为了工作而来的如果需要在华期间可以一直在北京商谈和参观体育场地至于礼仪性的活动就让夫人参加吧

何振良以中华体育总会常委的身份担任萨玛兰奇的全程陪同而他俩著名的友谊正是从这时开始的何振良夫人为其撰写的传记中披露萨玛兰奇对何振良说最彻底的办法是通过投票驱逐台湾但这存在失败的风险

虽然国际奥委会的 85 个委员中只有 8 个人的政府与台湾有所谓外交关系但是国际奥委会委员绝大部分持独立立场不受政府影响所以表决结果难以预测萨马兰奇认为从策略考虑可以提出要求台湾改名的方案他估计台湾不会接受这样一来国际奥委会就可以予以除名或者停止汇集

但这一方案并没有得到积极回应毕竟中方参加商谈的人没人敢拍这个板到了 1979 年对中国同国际奥委会的关系来说这是关键的一年这是 1980 年东夏奥运会到来之前的最后一年国际奥委会将在年内举行一次全会和五次执委会能否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问题将决定我们能否于 1980 年参加奥运会

1979 年 1 月 1 号中美正式建交同一天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文中明确提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倡议通过商谈结束两岸对峙状态呼吁两岸间尽早实现三通中央对台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相应的重返奥运的努力也有了更多的运作空间

多年的努力终于在 1979 年 10 月的民股屋会议上获得了回报民股屋决议决定根据一个中国的原则确认中国奥委会的会籍并在改名、改旗和徽、改歌的条件下同意台湾的体育组织作为中国的一个地区组织保留其会籍这就是所谓的奥运模式

作为一国两制构想在体育领域里的具体化接着各个国际体育组织都按照这一模式处理了台湾的会计问题从 1951 年准备参加赫尔辛基奥运会算起这场在国际体育界维护一个中国的斗争整整斗了 28 年于是 1979 年的中国便进入奥运模式指示各省将赢得奥运比赛这一集体目标作为体育发展的指引

1980 年又打造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新口号在名古屋决议两天以后消息传到黑龙江的黑河在那里训练的中国运动员奔走相告我们能参加奥运会了当时黑河云集着中国最优秀的速度滑冰和花样滑冰运动员他们为什么要齐聚在黑河呢在没有室内冰场的年代只有黑河才能早期上冰

那里一般在 10 月初就开始结冰到 10 月中下旬就能开始滑作为中国结冰最早的城市比哈尔滨还要早十来天对于这些滑冰运动员来说在黑河上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收看苏联电视台播放的冰球花样滑冰或者速滑的比赛实况以便揣摩其中的技术 1979 年的黑河集训不同平常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参加冬奥会

普莱西德奥运会在 1980 年 2 月举办如果我们争取到门票再进行准备 岂不是又要炸锅了这次国家体委吸取了 1952 年赫尔辛基奥运会的教训早早地甚至在没有定论时就已经开始布局了 1979 年 9 月 北京举行了第四届全运会期间 中方密集邀请了 9 名国际奥委会委员来访

何振良给他们讲故事从甲午战争讲到推翻蒋家王朝澳大利亚委员高斯珀在一封信中说他本来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台湾改名现在更好地了解 50 年代发生的造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被排除在奥运会之外的事情而更加重要的是我们接受了你们目前关于重新参加奥运会的前提和条件

多名委员的支持让即将到来的民股屋决议投票越来越乐观在全运会刚闭幕时时任国家体委副主任的李孟华就召集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体委领导开会当时 38 岁的吉林省体委副主任王凤翔参加了会议他也成为第 13 届冬奥运的全城参与者

在奥委会即将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前国家体委决定派速度滑冰和花样滑冰两个项目参加第 13 届冬奥会决定由吉林负责速度滑冰集训黑龙江负责花样滑冰集训民国决议一个月以后国际奥委会通过通信表决在 11 月 26 日正式通过了这一决议次日中国奥委会宣布中国将参加 1980 年的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

这时距离普莱西德冬奥会开幕还有 77 天在我国本来就薄弱的冰雪运动中宿华是唯一参加过国际比赛的上世纪 60 年代还创造过世界纪录获得过世界冠军但后来宿华成绩是一落千丈运动员队伍轻狂不接

虽然派不出可以在国际上一争高下的运动员但这次出征的意义是非同凡响如果仅由寥寥数人组成显然不足以反映中国首次参加冬奥会的重大意义所以集训到一半国家体委又临时决定增加越野滑雪 高山滑雪 冬季两项 三个大项派出 28 名选手新增的三个项目都是我们的弱项越野滑雪和射击箱结合的冬季两项更是从零起步

由于这是一个半军事项目于是由八一队组队临时从联邦德国订购了专用枪支直接发货到美国参赛当时不仅运动员难找国内的冬季运动装备和场地也跟国际脱轨多年虽然北京服装巴场派出几个老裁缝专门到哈尔滨长春去给代表团成员们量衣服但是滑雪服光靠老手艺可不行滑雪训练场条件更是艰苦

东北的雪很干山很高没所到爬一个小时划一分钟再爬一个小时划一分钟一筹莫展中由中日友好协会牵线搭桥给代表团找了一个日本赞助商阿希克公司主营滑雪鞋服不仅提供了大部分的服装器材还给中国队安排了一个月的日本集训承包了在日备战的全部保障工作包括提供教练场地时速交通等

从 1970 年代末到 1980 年代初正是中日友好的蜜月期日方的接待可以说是尽心竭力 1979 年 12 月下旬由王凤翔带队到了日本当地之前一直没下雪他们到的第一天晚上就下了一场中雪中国冰雪见而到日本以后才体会到文革十年与世隔绝所带来的差距

他们第一次穿上用玻璃纤维制作的滑雪板当时国内还是胶合板制作的大家不知道该怎么打了长野高山滑雪场是世界标准的滑雪场但滑到的难度和长度在国内都没见过队员们不免有些胆怯素华男女队同日本高中生在一个场地训练可这些学生的训练量竟然比我国的国手还要大

而花滑选手包振华赴日前甚至从来没在室内冰场滑过冰冬季两项是最惨的我们的运动员到日本才第一次见到场地和枪支教练员也没看过国外的训练和比赛不得不请日本教练帮忙从规则开始学起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各个项目都有了长足进步冬季两项更是突飞猛进在一次游艺赛中中国队员已经达到了日本队的中游水平

其中,选手宋永军训练刻苦,深得日本教练的喜爱在临别时,教练还把自己的手表脱下来送给爱图当年在北海道为他俩做翻译的就是后来的北京冬奥组委副主席于在清 1980 年 1 月 17 日,中国代表团成立团长是时任国家体委副主任的李孟华副团长是时任中国奥委会副秘书长的何振良

1 月 22 号,两位观感司令到东京同队员和教练会合,当天晚上在日本著名的新大湖酒店召开了盛大的撞行会。王凤翔感慨地说,参加撞行会的大部分是旅日侨胞,见到我们比亲人还亲,紧紧握着手,不肯松开。那么,中国体育代表团抵达美国以后是怎样受到热烈欢迎的?

离开幕还有五天之计美国奥组委为什么遭到了台湾方面的指控在国际奥委会的斡旋下台湾方面的阴谋又是如何破产的在抢手如林的竞技场上我国体育代表团都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又有哪些收获呢欢迎大家明天继续收听 1980 年中国健儿的冬奥首秀下

感谢大家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