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变迁》
2006 年一批 2000 多年前的竹简在香港神秘现身然而扑朔迷离的绅士以及夹简横行的市场让他的命运一度危在旦夕历经波折之时这批司马迁也没看过的典籍幸运地遇到了国宝级学者李学勤
2500 枚千年竹简入藏百年清华冥冥之中找到了最好的归宿这些逃过秦火的历史碎片得以复原随着十四集整理报告陆续公布这批高大上的清华简颠覆的历史越来越多千年竹简究竟是怎样入藏百年清华的研究小组是怎样对竹简进行抢修的
通过试读这一批诸简重现了多少古书重建了哪些古史忠臣表率周文王竟然早有灭伤之心烽火系诸侯是真是假我心长胆有何心解随着上伯简月禄秦简北大简的陆续发现与抢救关于清华简真实性的质疑又是怎样不攻自破的呢我是石宁海
本期档案揭秘为您讲述震撼学界的珍贵典籍清华简上 2008 年 6 月的一天清华大学为欢迎中华书局原总编辑傅玄从到校任教由校领导出面宴请并特邀杨振宁夫妇和李学勤夫妇作陪杨振宁作为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自然不需多言
而李学琴早年就读于清华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文献学等领域都造诣深厚宾主在畅谈之时李学琴提到了一件事曾有人在香港见到一批流散的竹简尽管内容和年代尚不清楚但可能有重要价值小领导问您能否用最简洁的话概括一下这批竹简的意义呢
李学勤当时回答说如果是真的那就是连司马迁也没有见过的珍贵史料校领导听了以后顿觉此事重大当机立断主检真伪由李学勤来调查是否购买由学校来决策其实李学勤此前已经听闻到这批主检的消息了
同样是在一个饭局上不过这次坐东的是李学勤客人是当时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的张光玉在京华大学西春园两位老友边吃边谈张光玉不经意间透露了一个重磅消息继上博简以后香港又发现了秦楚竹书张光玉口中的上博简也就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这一批竹简的回归正是得益于它的敏锐和推动那是在 1994 年在香港古玩市场张光玉偶然见到浸泡在泥浆与浊水当中的竹简时一眼认出了上面的楚文字他强压着内心的激动
一边不动声色地跟古玩商周旋磨写考辨竹简内容一边迅速联系时任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成元最终成就了一桩文物抢救与回归的美谈而时隔了十多年香港市场再现珍贵的竹书不能不令人激动但竹简的具体情况如何谁也不清楚直到 2006 年年底神秘的竹简才出露真容
彼时 200 多位学者齐聚香港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在会议间隙张光玉带着几个老友悄悄地去看了那批神秘的竹简这其中就有湖南大学月禄书院的陈松长教授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李君明研究员不看不知道原来神秘的竹简竟然有两批一批雏简一批琴简
面对珍贵的竹简食物两位老先生既感到心痛又难掩激动后来经过多方努力月露书院成功购买了价格相对较低的秦简这也就是后来飞升海内外的月露秦简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本有意收购竹简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于是这批竹简只能继续流散于市场处境是岌岌可危
在人们的印象里竹子非常坚韧但大家可能意识不到竹茧的脆弱性竹茧一旦出土如果没有加以科学保护很快就会滋生霉菌这些霉菌甚至可能彻底毁掉保存了 2000 年的竹茧而事实上月露秦茧被购回前茧毒上已经有霉斑的痕迹了状况很不乐观
幸好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危在旦夕的竹简遇到了国宝级学者李学勤在为月禄勤简担任专家鉴定组组长时月禄书院的老师告诉他香港古董商手中还有另外一批战国简联想到当年张光玉在《西春园》所说李学勤几乎凭着直觉意识到这一批竹简非同寻常
然而竹简毕竟是因道绝而重见天日具体的出土时间和地点已经无从考证况且彼时的香港文物市场假简横行谁也不敢贸然出手购买这么大一批竹简即便是李学琴也必须慎之又慎 2008 年 6 月得到校领导委托的第二天李学琴找到了学术圈内流传的八支样简照片
八支简全部由战国时期的楚文字书写其中一支简的内容让他大吃一惊晋文侯求乃杀惠王于国这个求字就是仇恨的仇字是晋文侯的名字这个字的楚文字字型很特别没有深入研究的人根本不可能知道这种写法
李学勤的弟子刘国忠从 2008 年开始一直跟着老师研究清华简他发现这支简说的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两周之际惠王被晋门侯求杀于果果这个事件只在已经失传的古本竹书纪年当中有过记载史记等其他古籍根本没有提及
一个生僻的杵字一段失传的古史都在告诉李学琴这极有可能是真正的战国竹简于是事不吃一 2008 年 7 月 9 号李学琴专门去了一趟香港为文拓起见他特邀李军名研究员同行然后在张光玉的陪同下一起去观摩竹简实物
三位大咖意见一致但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清华还是与古董商特别约定先把竹简交给清华待确认全部为真之后再付款购买如果是假清华可以把竹简退回不必付款一个星期以后 7 月 15 号中午刘国中跟着老师李学勤在清华图书馆老馆静静等待了一个多小时这批竹简终于从香港远道而来
他们先是搭乘飞机后来又转乘专车风尘仆仆地抵达清华从那一刻开始这批历经波折的无名竹简拥有了一个显赫的名字清华简在清华简入藏那天暑假已经开始了老师们原本打算先对竹简进行基本维护等到秋季开学以后再正式清洗整理
第二天刘国中去检查竹简一切看上去还算正常与刚到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到了第三天他只看了一眼就发现竹简表面的一些白色粉状物似乎变多了而且颜色变得更白他立刻打电话给李学勤并向学校汇报而清华当天就安排实验人员提取检测浸泡竹简的液体果然白色粉状物就是活体霉菌
为什么竹茧这么快就出现了霉菌呢原来这一批竹茧属于湿茧出土以后必须保持湿润状态古董商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但是他们自作聪明地在一些竹茧下面垫上新鲜竹片再拿保鲜膜一裹两头缠上透明胶带而这却让清华茧陷入了更大的危险未经杀菌的新鲜竹片成了微生物滋生的温床
抢救性保护刻不容缓一场团体作战迅速开始了去掉保鲜膜去污杀菌重新浸泡竹简的尺寸特殊需要一些特别尺寸的托盘来盛放那么什么样的托盘既环保安全又耐用在情急之下老师们灵机一动从广东定做了一批类似食堂盛菜用的平底盘只是尺寸稍微不同总算解了燃眉之急
当时李学勤年事已高 眼睛不好 手也容易抖直接上手抢救主检的除了最年轻的刘国中还有两位外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李军明 赵桂芳夫妇这两位一个专注研究 一个侧重保护亲眼见过 亲手摸过的检毒估计是全国最多的但唯独战国检他们一直没机会参与整理
在收到李学琴的邀请后这对刚刚退休的学术伉俪无缝衔接新工作恨不得天天长在清华简的库房里就这样整整三个月李学琴几乎每天都骑着自行车直奔清华图书馆老馆了解清华简的抢救性保护工作进展
在顶楼的一间弥漫着刺鼻化学气味的房间里李君明、赵桂芳、刘国中三人小组用最细最软的毛笔轻轻地除去竹茧表面的污污第一次跟着李君明老师学习除污刘国中戏称自己是张飞绣花遇到顽固污污一天只能清污一枚茧见多识广的李君明反倒是一脸兴奋他说
这不正好说明茧是真的吗有谁能造假造出几千年前的污垢呢当所有的抢救工作告一段落紧绷许久的身心稍微放松大家才感到一丝后怕如果这些竹茧再流散几个月滋生的霉菌可能就会吞噬掉所有的竹茧人们就再也看不到这批无价之宝了
与老师李学勤相比,第一次见到精华简的刘国中,内心更多的是好奇。他研究过博书,读过上博简,但见到触手可及的主简实物,这是头一回。对于精华简中能发现什么内容,他起初是有点将信将疑的。然而作为最早参与保护整理工作的成员之一,他很快就体会到了老师内心的激动和震撼。
8 月 13 号李军明和刘国中正在清洗竹简一只简背上的四个字跃入眼帘竹简的背面通常是没有字的这四个字很可能是文章的篇题这会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献呢刘国中赶紧打电话报告文讯赶来的李学琴一看激动不已当即认出竹简上的四个楚文字为复月之命
傅岳是商王武丁的贤臣殷商是其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我们都读过有关他的故事顺发于犬母之中傅岳举于板柱之间傅岳与顺并列被孟子视为励志的榜样不过身为历史学家的李学勤看到这个名字想到的却是一桩关于尚书的千古遗案
他认为复月之命就是传世古文《尚书》中的月命众所周知《尚书》是古代科举必读的四书五经之一内容多为上古时代国君的文告以及君臣的谈话记录等堪称历代帝王的教科书相传《尚书》是孔子编辑的
孔子周游列国始终不得志 晚年干脆回到家乡认认真真的挑选了一百篇古代经典 整理成了百篇上书可惜孔子精心编辑的经典问世以后却命途多舛先是秦始皇焚书 民间私藏的诗 书等都要交出来集中烧毁幸好一个名叫福生的博士把自己那套上书偷偷藏了起来
其末大乱,至西汉初年,福生藏匿的百篇尚书只残留了 28 篇。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加以整理写定后,成了后人口中的金文尚书。悄悄藏书的不只是福生。面对焚书令,孔子的后人想了一个妙计。他们把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藏在了老宅的墙壁里。
按理来说这样隐秘的地点应该天衣无缝了吧谁知遇到一个爱好迎见公事的奇葩邻居这位邻居是汉景帝的儿子鲁公王鲁公王不善言辞下令拆毁孔子老宅时却干脆利落被王国为誉为中国学问上三大发现之一的孔弼中经就这样在鲁公王强拆孔子故居时重见天日
这一批古籍用秦汉以前的文字书写相比隶书算是古文因此被称为古文尚书令人唏嘘的是意外现身的古文尚书又在魏晋时期毁于战火现在我们能看到的通行尚书版本源自东晋的一名官员梅泽
梅泽献给朝廷的这版上书一共有 58 篇其中金文上书 33 篇是对福生的传本进行分合而成而古文上书 25 篇的来历那就有点扑朔迷离了据说源自孔碧中经然而究竟是真是假自宋代以后学问官司就没断了就连朱熹也是半信半疑到了清代古文上书前已经被不少学者加上了一个伪字
不过质疑也好辩伪也罢学者们都是基于学理论证毕竟没有真凭实据正因为如此重新发现一本早期上书的写本几乎成了中国历史学家们的一种情结古代史大家张正朗先生就经常不无遗憾地说要是什么时候能够挖出上书就好了
张正朗 2005 年辞世他生前肯定想不到仅仅在三年以后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古文尚书果真在清华简中被发现原本的奢望在不经意间变成了现实李学勤对赋月之命的解释让大家都兴奋不已
在接下来几天他们又陆续清洗出一些《赋月之命篇》的竹简将竹简与传世的国语等先秦典籍相关引文对比果然是一字不差随着进一步试读大家愈发欣喜因为《清华简赋月之命》和梅泽古文尚书中的《月命》完全是两回事
前者讲了商王武丁依据天命寻找贤臣傅岳并让他努力辅佐自己治理国家后者却是傅岳对武丁进言治国之道有意思的是两者也有一些相似的话语但说话的主语却不同比如傅岳之命中有些傅岳的话在岳命中却被安在了武丁的头上
2008 年 10 月 14 日,在清华大学主楼的一间会议室,11 位国内文字、考古、历史学方面的顶级专家共同出具了一份鉴定意见。从主检形制和文字看,鉴定组认为这批主检应是处地出土的战国时代检测。一个多月后,碳-14 年代测定结果出炉,跟专家们的判定完全一致。
竹简抄写年代大致为公元前 335 年到公元前 275 年之间相当于战国中期的后半段也就是孟子、庄子、屈原等先哲们生活的年代真为已变一位清华校友个人出资慷慨地买下这批竹简并无偿捐赠给学校这样的结果也意味着早于秦始皇焚书、诗传两千多年的上书如今就在人们眼前
而一千多年来关于古文尚书的旷世之争也画上了句号这怎能不令人欣喜异常呢 2009 年 3 月清华简的试读工作正式开始了年代久远的楚文字很难试读有时一个字就要考试几年可想而知试读的进度并不会很快
即便如此不断出现的惊人发现还是让李学勤感叹清华简的内容让人读起来大为激动那么清华简的研究发现都有哪些惊人的爆料中臣表率周文王竟然早有灭伤之心烽火系诸侯到底是真是假我心常感又有何心解
随着上博简 月路勤简 北大简的陆续发现与抢救关于清华简真实性的质疑又是怎样不攻自破的呢欢迎大家明天继续收听震撼学界的珍贵典籍清华简下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我是石宁海欢迎您在总台多个新媒体平台收听环球资讯广播的节目或参与互动
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云听客户端随时收听节目关注总台环球资讯微博了解更多国际热点本期节目选编自北京日报原作者杨立娟编辑海宽制作小蕾杨颖监制蔡耀远感谢大家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