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招财有方,这是一档财经世界观察节目,关注年轻人的财富痛点。我是徐兆仁。
我是英利。
本期我们请来了第一财经科技组副主编林佳燕。
Hello,大家好,本期节目是和第一财经播客周末会客厅的串台节目,也请大家多多关注,也支持一下我们的“小宇宙”星号。苹果最近官宣了将会在北京时间9月10号凌晨举行新品发布会后,本周二华为也官宣将于同日下午举行发布会。但特别有意思的是,苹果发布会的主题是“高光时刻”。而前两天华为在自己的官方微博里的文案是“非凡之作 时刻高光”,你有高光时刻,我时刻高光。发布会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有了些火药味。两大科技巨头的正面交锋,也让我们这些消费者特别期待他们这次会带来什么样的新产品。
本期节目录于9月5号,距离发布会还有五天。我们先来看一下,从此时的我们来看对于本次苹果发布会预计有什么样的亮点。苹果发布会的主角肯定是我新一代的手机iPhone 16系列。对于即将发布的iPhone 16,有一些科技媒体表示可能会有两款Pro系列的手机,将会有更大的屏幕和新的相机功能,比如也会增加新的拍照按钮。那苹果本次也有可能会在终端的iPod S上提供一个主动降噪的功能。降噪功能也是大家现在特别看重的,因为它也可以比如说你在上班、通勤或者飞机上也都可以使用降噪功能,让你有一个更加安静的环境。
当然了,对于iPhone 16系列来说,最大的亮点就是它的AI能力。对于这次苹果的AI智能,它是不仅加入了自研的AI大模型,还和OpenAI也合作了,拥有了更多的AI能力。但是对于我们中国大陆的用户,这次苹果智能还不会在中国大陆的市场上新,可能这还是涉及到很多的监管和隐私安全问题。
所以说你说苹果发布会,它就算是发布了一个划时代革命意义的产品,然后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讲,这个意义又有多大?
对我个人来说,就是现在的可能比如说iPhone 13、14、15,我觉得没有什么特别明确的那种划时代的更新。但这一次AI手机对我来说其实吸引力非常大,特别遗憾就是苹果智能没有能只能上线。但如果比如说我们国产手机也能在手机上做得很好,我相信也会引发更多的喜欢电子消费产品的朋友们都会去选择国产手机。这个可能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是一个特别广阔的新的市场。
我特别赞同这一点。所以你看我觉得华为其实是有一点关注力。偷袭战的这种做法。因为首先在这个名字上就已经开始在玩起了梗。然后另外就是就算苹果公布了,说我AI手机我特别厉害,我特别牛。你最后一看买不了,等到下午你一看华为的手机,说我们有国产的AI什么都能用。那你说你这个时候要换机,你说你会选择谁?你还会那么坚持说我要去买一款苹果的手机吗?
我坚持要去就你从一个消费者心理学的角度上来想说,我都是花这些钱。因为他们高端机的价格其实是蛮接近的那都是花这些钱我买了一个很好的东西,但这个时候说我有的部分功能还不能用,你说我平时对你还不如不告诉我。是的,你告诉我,然后你还吊着我,我还用不着。那你说我这个是什么样的消费者会去买呢?
全球的苹果用户,我们买这个苹果产品的价格是一样的。但是我对于中国大陆还有欧盟地区的朋友们,没有办法使用AI能力。但这个可能我们还是会有一些心理落差在里面。
这种落差不仅仅是在硬件的体现上,你可以说我拥有了一个更快、更强、更厉害的手机。但另外一方面,你的软件服务的能力一下子就掉了下来。本身就已经有很多应用的开发者,他们去做的1APP开发,可能我们在使用上就已经有了很多的限制。然后现在连苹果自身设备,好比如说你去大家同样喊Siri,有的Siri能干,有的Siri他不能干。那你想想看这个时候我还有有多大的主观意愿去买它或者去使用它,就会不一样。
大家可能会觉得消费者一定都特别期待苹果和华为的这种发布会,对不对?但你知道吗?作为媒体人来讲,从我开始关注苹果发布会和华为发布会开始的时候,是出现了个什么事儿呢?我会发现年年一开始我们都是熬夜守大业,就是去看这个苹果发布会发布了什么。然后大清早可能六点钟就成稿,就是到了一个这样的工作模式,然后这个流量逐年下降。对,就是随着国产手机越来越好之后,大家对苹果的关注度确实在走低。
除非你是特别的资深的苹果爱好发烧友,那剩下的话你可能现在要是关注同样的这个时间段。比如说可能有的时候小米会选择在欧洲发布,或者是华为选择在欧洲发布他的最新机。你去盯他们那两家。然后这几年你会发现丁国产手机在海外的发布会,它的流量是逐渐走高的。
这个倒是我们音乐家宴是做我们的财经媒体里的科技板块的记者。所以他刚刚也跟我们分享了一些作为媒体里面的洞察。确实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年国产手机越做越好,华为、OPPO、vivo等等其他的国产品牌已经设备量是上来了。
明显能看到大家出货量起码是在中国区的话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
这个是不是也因为这两年其实苹果他每年发布会的更新的进程在变慢。就是它的给大家的亮点的感觉不像之前那种划时代的那种感觉。可能某某一个新品它就能直接改变你的消费习惯。但这两年我们看到它尽管有更新,但是它是在缓慢更新的这种节奏的这种当中,所以导致大家的期待值现在也是在变低的。但是本期其实我们有一个新的亮点,也是它一直在推出手机这个亮点。所以你觉得这一期的期待值会不会有点回升呢?
我觉得现在不好说,因为你要说AI主要是中国市场上面的消费者被教育了太多。无论你是说我们生活中日常用的这些大模型,虽然大家每个人可能都没有用过,但是每个人都觉得说AI可能挑战了自己的工作领域。这个已经有了一个关注度。然后再加上做PC设备的这些厂商,其实也都是安利过,说我们的AI PC即将推出已经推出,现在在市面上已经可购买,或者是说微软这种会出全家桶的软件,他告诉你说我有co-pilot,你已经可以去试用相关的AI的功能了。
那你这个时候再推出一个AI手机的一个意义,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的话,就是这件事儿。它的风已经吹到了手机。因为你不是第一个说我要把这个设备做出来的产品。而但对于这件事儿来讲的话,对于厂商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说我终于要把那么复杂的运算,无论是说我去做训练也好,还是做推理也好,都要集中在一个小小的设备上。我的设备的这个规模,这个size就已经决定了说我可能要实现的功能。希望他去做到AI和其他设备端一样的话,已经饱受挑战。这就是为什么说像刚才主持人提到的说,是不是说像iPhone 16系列的话,大家会更关注它的Apple Intelligence,就是苹果的人工智能这一块的应用。业内一定是关注的消费者我感觉可能在认知上,那就得看他们对苹果的爱有多深了。
对于AI这个技术在产品上的应用,其实大家都是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就是我们听了很大的风,但是具体影响到了我们生活什么?其实我们都是一个抱着一定的幻想来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好了。就最一开始的话,Apple不是有这个测量尺。比如说我去测量一个实物,它的这个功能大概是多少?它其实应用的是AR的技术,我们说你是一个实的技术,增强现实就是说我看到了一件实物,但是同时在这个虚拟的我设备上,它可能会显示出来它的长高宽这一类的数据。
但你有没有想过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你长时间使用一些类似的功能,或者是你使用了一些文生图的功能的话,或者是whatever。就是你用了它的AI功能,你的手机掉电特别快,散热你一摸它就开始烫了。就是这个发热的这个性能的话,它解决不了。那你现在做了这个AI手机,你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用户体验上面的一提升,非常需要关注的点。
刚刚讲到这次发布会的主题是一个高光时刻。有一些网友就说这个高光时刻还在玩文字梗。他是讲讲这个手机变高了,然后光是这个摄像头有变化。也有些人说高光时刻是说明苹果可能找到了新的市场增长点。比如说我们刚刚讲的它的一些全新的Siri或者是AI能力。从你的理解来说,你觉得苹果它的高光时刻现在是什么呢?
对于我来讲,苹果的发布会真的每次网友的一个春晚,我可爱死他们了。要在外网的话,你会关注一些知名的分析师,你会看他们说对这个性能有什么剧透。然后你会去对比说他实际的苹果发布会里面有没有这些功能。那其实是一个业内预期你是否达到的一个衡量的一个指标。但是网友的那些反馈,他真的是就是春晚的一个段子手的大集结。然后你会看到说大家真正感兴趣的这些功能能不能落地,或者对他的吐槽。其实你会反映一种用户实际的一个期待。
我们每次在看的时候会想在想说,当我们去讲一个芯片的性能它好不好,或者说它这个芯片的性能和前几代有什么不一样。那大家很容易就去拿说高通的骁龙系列去做对比。但是说句实在话,那些硬件的参数我们真的作为普通受众有感知吗?没有的,你只能是说我拿起了一个手机硬件,我划一下,看一下它的色彩亮不亮膛。或者说我这个时候现在AI功能,大家对照片的美化的程度需求越来越高。
甚至到了一个说你可能在某一些低价平台上买的菜觉得不好,然后你想要发一个图反馈给商家。后来发现拍不出来手机的可能美颜的功能,就把一个烂菜都已经弄得无比新鲜。对,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就会发现说苹果它坚守了一个什么?就是它会让这个反映真实世界的时候不会过于离谱。这个是我觉得苹果的色彩功能和图像功能的一个优点。但我不是说其他的手机它去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就没有达到人们另外一方面的预期。只是你会看到说大家在这个产品的定位上,或者是在推广技术上,会有一些讲法上面的选择不同也好,或者说就是这种mindset不同。
其实刚刚佳妍也提到,如果这次华为能够在他的发布会上公布他们的手机可以用拥有AI能力,可能对大家来说是一个特别吸引的点。但是前两天,因为华为也官宣了它的发布会的一些亮点,我们可以看到这次已经明确了它会有一个三折叠手机的发布。除了3折叠手机以外,这个发布会还承担了另外一个职能,就是鸿蒙智行的新品发布会。目前鸿蒙智行的旗下有问界、智界、想见三大品牌6款车型。在9月2号余承东也在微博发布了一则海报,海报上显示问界M95座版将于9月10号发布。
在去年华为发布问界M9的时候,这辆车其实遭到过。因为它的售价非常高高达46.98万元到56.98万元,但是它的销量却十分的惊艳。根据鸿蒙之行发布的数据显显示,问界M9的李记大定突破了12万辆,交付超7万辆,已经连续多月在50万元以上的车型销量中排名第一。如今问界M9的5座版也会同样让大家的期待值都拉满。
之前我们其实知道本届华为是有一个海思的全联接大会和华为的全链大会。所以这次消费电子和他汽车品牌的发布,其实有一个有一定的超预期性。包括本周其实我们也看到华为新品已经上了好几天的科技板块的头条。他每天会发一则新的预告,然后大家都是去拿着放大镜去找里面的亮点。包括前一天他先推出了他的名字,告诉大家他这次是MAG X T非凡大师这个系列也是去年才推出的超高端的一个系列。
昨天9月4号我们也看到有一则新的预告片里面杨幂其实直接就说到这是一个三折叠的手机。这个也其实也和市场的预期相符合。因为如果我们看这个礼拜的A股市场的话,其实它的反应就非常明显。就是苹果那边的消费电子的品种,其实这个礼拜的表现是平平的。但是和华为的3折叠相关的,比如说铰链之类的技术相关的公司,这个礼拜都是不停的在往上涨。所以大家对于这个新技术,包括这个新的功能,或者是消费习惯的改变,都是有一定的预期。我不知道佳彦你这次看到华为这周的这些各种各样的新闻,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想。还是挺期待这一周末的这些盛世的。
我挺期待的。我在想我要是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可能会更期待。
这个人工作就会很难。
真的。大概是这个月的时候,我还去了一趟华为的那个店里,就是去看了一下折叠屏手机。然后当时看的时候我觉得还蛮惊艳的,就是已经做得很好了。然后现在他又再推出来一批,然后让更长线的人来。我其实除了尝鲜之外,我在想说太好了。之前的那一批折叠手机,它的价格该打下来,我在这儿等着呢。
发布了3折叠,我们双折叠手机就可以买起来了。
对我我的思路是这样的,因为你看苹果发布会每一次发完新品之后,老品全都开始降价打折,对不对?我想华为大概率也会有如此。要是那样的话,我是很有兴趣去尝试一款折叠型的一个手机的。
最近其实苹果iPhone 15从618就开始打折了,它的打折的时间都比以前提前了。它其实都是为了新的技术,新的新品来让道的这有这种感觉。
会的。对于我这样的消费者来讲,如果不用到年头坚决不换。
对我觉得大家现在可能换手机的频率也比以前降低了。我记得我以前的时候还每次都特别期待每一季的新手机发布,可能每年都很想买。但是现在我已经大概三年都已经没有换过手机了,我觉得现在手机用的也挺好。如果不是,可能手机坏了,或者是有真的有个划时代的产品,可能激励我去换一个新手机了。
就是我关注发布会的意义,并不是因为说我是土豪,立刻他发我就要买,我就要做这个整条街上最靓的仔。我没有这个心情。但是我会想说,那是不是他之前我感兴趣的某一款产品,我终于可以等到入手的时机。我是这样的一个心态去看。
我们聊了这么多,就是华为和苹果几个月的动作。我们也可以看到科技领域的竞争,它不仅仅是一个比如说我们讲的iphone或者是一些单个的产品,它更多的是一个全域链的布局,从终端芯片到操作系统的全方位布局。我们刚刚聊到AI肯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点。事实上今年AI手机的概念也特别火爆,目前的话全球主流手机制造商也都布局了AI大模型。国际上三星已经将生成式AI作为长期的产品策略,苹果也是放弃了智能汽车业务,全力投入到了AI赛道。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中国的主流厂商,比如说小米、vivo、OPPO、荣耀发布了AI手机。根据机构的预测,2024年全球AI手机的渗透率将达到16%,到2028年会达到54%。新一代的AI手机很可能就会引发新一轮的换机潮。其实在六月份,苹果当时就先公布了苹果智能的一些亮点。对于苹果智能的亮点,佳彦你有什么看法吗?
我会看大家都在讲engine,就是智能代理的一个应用。其实你从某一些角度来看,siri是承担了这些功能的。在此前只是我们没有特意去贯穿说它这个就是AI手机的一个主打亮点。但是我想他应该会有一个新的呈现。就好比说根据你平时的用机的一些使用习惯,那苹果自己原本就是会有一个观察。那你的比如说你的使用时长或者你常用的什么APP。那他有没有这种可能就是说通过这些APP里面的一些用户的使用习惯,他们之间是否有过一些数据协议,他能不能更完整的去描绘出来一个使用这款设备的一个用户的画像。
比如说我说siri我要订个餐,他知道我平时中午可能喜欢吃东南亚菜,或者喜欢吃日料,或者喜欢吃什么。然后再根据你的定位,比如说LBS的这种功能,然后说我给你推荐一个附近的餐厅,那你有没有时间去?但是他一看时间表说完了,你现在12点你跟我聊吃饭的事儿,但是你一点钟后边有一会。那我直接就建议你说定一个谁家的,最快能多长时间内送达的一个外卖,他能不能实现到这样的程度,这个是我比较好奇的。
刚刚家宴提到一个很点就siri。其实siri的概念当年是很领先的,因为它很像一个手机里的那种AI助手的概念了。只是比如siri在很长期的过程里面,它没有能达到我们想要的那种效果。可能对于好用,可能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它就是一个定时的工具,或者是看天气的工具等等。你只能跟他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但是这一次的话,当AI能力真正能够融入到苹果的操作系统里面的时候,他其实也先画了一个饼给我们。
你刚刚讲到的,比如说根据你的口味偏好,或者现在的你的位置,交通方面等等这些综合性的因素来给你推荐餐厅。这个其实是AI的一个综合分析能力。它一方面是可以集成你手机里面,你之前输入过的数据分析你的综合的行为。然后另外一方面,它也可以跟现有的网络数据进行一个交叉比对,然后推选出一个最适合你的一个最优解。算是。
我们如果男朋友和女朋友在说我随便的时候,也可以把责任推给siri对吧?
对,这也意味着说你的手机以后就更不能丢了。是的。
但我觉得这个苹果智能它特别有意思的是,它有一个小模型的概念。然后对于苹果来说,他是不想要把这个AI的能力完全寄托在外面的第三方平台。因为这个确实涉及到很多的隐私安全问题,数据安全问题在里面。所以它其实采用的方式是一个自研小模型来去预训练很多的数据。比如说我们找到了他可能之后会发布的,比如说对于一些文档的改写、润色、校对等等这些功能,它是采取自研的小模型进行了训练。
但是对于比如说我们刚刚提出超出了他的小模型训练的能力范围的一些需求。比如说我们现在对着窗外拍张照片,让你识别一下这个是什么东西。如果小模型他没有办法回答的话,他就会发给你发布一个提问说我可不可以把这个发给ChatGPT,让ChatGPT来回答。而如果用户同意征询用户的同意以后,他就会把这个数据发给GPT,然后再调用GPT的大模型来进行对用户的回答的一个补充。我觉得它是采用了这种小模型加大模型结合的方式来提升整个用户的一个体验感。
这里的话我想做一点点补充,因为有提到了大模型和小模型的概念,以及调用其他模型的概念。那在技术领域的话,我觉得可能更接近的表述是这样的,就是大小模型它其实是根据参数来看的一我们本身一个终端它这么小,而且它的芯片能力有限,它是很难做特别复杂的数据处理的。所以这个小模型包括说我们说参数少了之后,他可能能做的事情就相对少一点,或者说他做的更多的事情,我们叫推理。就是前面预训练已经完成了,那我现在只是后面去做交叉比对。然后你问我说拍的这个照是不是这一瓶水,还是拍的照是一个铅笔盒?我只需要用推理来说判断yes or no,我可能会做这样简单的推理。然后如果我还有余力,还有多余的一个算力来告诉你说它是什么的话,那我可能会直接告诉你这是大小模型的问题。后面比如说我可不可以去调ChatGPT的接口这个问题的话,它更多的其实是有一个名词叫MOE。
就是有一点说像专家模型的一个集合体,就是我知道我这个模型能干什么,我承认我能力有限,听说你更厉害。那好,那就是我问一下说老板我这个事儿我解决不了,您看我交给隔壁的那位同事行不行?老板说行,那好,那我就告诉隔壁同事说我们这边这个组在做什么事儿。这个其实就是放到了模型之间互相去交换数据的一个过程。
刚才跟佳佳也提到,因为它这个小模型它肯定是参数有限。之前公布的苹果智能的参数模型大概是30亿。但是对于大模型来说,比如说像GPT,它可能它的参数等级已经到了万亿以上,这个他肯定是能力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但是它有个好处是,比如说我们刚刚讲到的这些数据的内容,它可以在本地小模型可以在本地处理,那你不用发到云端去。那如果我们完成不了的,我就我问用户我可不可以发到云端,只要用第三方。如果用户同意,那相当于是你还是授权他把你的数据拿出去。对于用户来说,可能一些特别在意隐私数据的人来说,但可能他会比较放心一点。
那这个事儿我们现在开头的时候也聊过,说是不是苹果的这个apple intel gent放到国内的话,它就是完全无用武之地吗?其实不是的,它的用武之地可能就是在他的这个小模型。比如说我就是和人机两个终端,我作为人类,然后和这个终端互动的部分,你可能是会体验到它有一些效能上的提升。但是如果你想要通过这个苹果的终端,去和其他更多的大模型进行交互的话,这个时候会有很多的限制。
那你觉得一款AI手机,它应该具备怎么样的能力才能称之为AI手机呢?
它只要比上一代手机更好用,就是好手机。我说人工智能本身它就是一个从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提出来的时候。你说50年代的人工智能,它和今天的人工智能,他们俩聊的能是一回事吗?只不过大家都叫人工智能,对吧?我们只是把这个概念逐步的细化,在某一些性能上或者是某一些技术的方向上,逐步的有一个更鲜明的一个提升而已。但你说每一代它其实都是会比上一代进步的。
你更理解的是传统智能手机和人工智能手机。其实它当中没有一个非常大的鸿沟,或者说这个界限的概念。
今天没有人工智能这完事,手机照样会往前发展,功能照样会往上提升。但是市场策略宣传的时候,他以前说我们是一个美图手机专用,他今天就不能再讲说我们是美图手机专用了。我们就说我们今天是人工智能手机。所以是不是。
人工智能更加接近一个营销上面的概念呢?能不能这么解释?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的一定是有技术的先进性的。但从市场宣发的角度来讲的话,有一些概念你一定是搭乘。
他这边才能火,但这个界限并没有这么清晰。
我从目前的产品的更迭上来看,但凡没有一个说以前什么都没有,然后从零突破对吧?像孙悟空那种出事的办法出来的东西,我觉得没有划时代意义的话,你基本上他叫什么都行,我都不太介意。然这里还存在一个技术优化的问题。就好比说以前我在硬件上做一个更迭,它可能很快而且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现在咱们大家可能都卡在了某一个制程上,或者都受到了一 个设备的一个形态的限制。我已经没有办法再在硬件上突破了。所以我这个时候可能会更侧重在软件的形态上来突破。这个时候我们看到说AI加的东西更多了。那慢慢的可能软件和硬件之间在交互的这个过程里,可能又有什么细微的点可以突破了。那个时候我们就又看到了一 个他可能又有一个新的称呼出来。
我对于商家来讲的话,很简单的一件事儿就是性价比。我做什么事儿能最快的让我的这个手机更出众、更出圈,更符合用户市场的一个需求。那我就从哪里改,我以前卷芯片就行了,我现在可能卷芯片不够了,那我就卷软件,那我以后可能卷软件也不够了,那我就再挑新的,能卷则卷。只要这市场上我的东西卖得出去,卖得好,别人都夸,明年还来买就可以了。
刚才家人其实提到了很多,就是我们从软件端和硬件端来看人工智能对消费电子带来的变化。其实它是一个不断的平衡的一种状态。这边有了突破口,那边可能碰到一定的瓶颈。但是如果在某一个技术点上再达到一个新的突破,那这边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机会。那对于华为来说,它其实本次的策略并没有和苹果进行正面的交锋。它不是以自己的人工智能这个技术或者说这个功能作为自己的卖点,而它另辟蹊径提出了三折叠这个概念,其实它又重新回到了产品设计上的一种突破。你觉得三折连这个方向会不会成为一个非常好的一个错开竞争的一种策略呢?
从吸睛的角度来看,是的,就是当我现在对他的关注点,首先就是说这个产品的形态又有了一个什么样新的变化?它三折叠怎么折的那折完了之后,它和普通的我们现在市面上能看见的这个稍微宽泛一点的这种折叠手机,它有什么不一样?对于开发者来讲关心的是得3折叠了。这一把的话展开的话,或者是在不同的一个形态下的话,我这个界面优化又要怎么做?这其实是一种挑战。
说实话折叠手机是一个就我个人来说不是特别理解的产品。因为首先我是一个特别不能忍耐折痕的人,我在目前看到的市场上的折叠手机都没有能解决这个问题。我先说一下目前市场上的痛点。因为我那天还专门去看了一下,大家现在用折叠手机有什么样的一些觉得不舒服的地方。比如说第一个点就是目前的折叠手机它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APP。很多APP你打开以后,我们通常看可能就是两列,对吧?在我们的直板手机里它是两列。你在这么大的折叠屏里面,你看还是两边,你虽然屏幕更大了,但是你的视野并没有变大。所以这个对于APP的布局排布来说,他可能还要再做很多适应化的一些设计在里面带着折叠屏,它也相对来说比较的脆弱,它是比较容易裂的。然后我看到很多网上的,可能大家用一年,然后这个屏幕就裂开了。所以对于很多手机厂商来说,屏幕更换是一个免费的动作,就是还可以随时可以去维修。
这个是确实现在折叠屏手机会遇到这个问题。而且它整体的屏幕的良率在生产上面的话就是一个很大挑战。
我看了一下,目前折叠手机的主要的消费群体还是在一二线城市的中年男性群体为主。他们一般买折叠屏是用来在什么场景用?办公场景是最高的。因为它是双屏,对它可以多屏操作。然后你可以左边屏幕干一件事情,右边屏幕干一件事情。那对于办公需求的人来说是比较方便。然后还有一些学习需求,你可能比如说做一下笔记,或者是一边左边看视频,右边写笔记,那肯定可能会方便一些。
佳佳你有想象过三折这个品牌是什么样的使用场景呢?
我就太好奇了。就是现在支撑我开这个方向。
它打开就是一个。
大大ipad。对它打开是一个大ipad,它折起来,它为什么需要折起来呢?或者说是当中那一层屏,它其实是会有一个凹面的那为什么我不需要?
我看他们现在有横着折,竖着折,他这条能不能斜着折?
对,他在做什么?就切豆腐块儿的感觉吗?
我昨天看到的是说他会把未来越来越多的消费电子,包括电脑什么pad现在是pad的大小,未来可能电脑的都折叠成一个小的方块。
就折成小方块便于携带。
便于协有可能是便于携带的点。因为刚刚英利已经提到说,大家可能有办公需求,或者是一些比如说更记笔记这种比较现实的需求。我当时就在想,那你说谁最害怕?太太最害怕说怎么你来了我,那我走对不对?
泰勒可能是一个有可能即将面临消失的产品。因为它本身就介于手机终端和电脑中间的一个形态的一个产品。可能如果折叠屏它的良率的问题能够解决,以及开发者愿意去为它去做更多的适配优化的时候。这一类我们说不仅是中年男性的需求,它可能是一个各个年龄段的一个需求更集中得到了解决之后,可能那个时候是折叠屏手机真正能够大规模铺开最有意义的时候。
回到我们这次说AI手机,我们刚才也提到了,其实本周除了消费电子的发布之外,它也有一个全连接大会。是海思的全连接大会。
而且是首次的海。
也是第一届的海思的全连接大会。之前我们知道它只有一个华为全连接大会,这次是完全是新出的乌囊语芯片的生态圈,重新出的一个全连接大会。那对于华为的整个生态来说,华为海思到底在这个产业链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或者说它主要从事的是一些什么样的业务?也请佳燕给我们介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