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大家好,我是派,欢迎来到商业加点料。这是一财播客下一档全新的栏目。在这里我们会邀请嘉宾针对热点和新鲜有趣的话题来聊一聊。
今天第一期我们聊的这个算是五月份的一个大消息了也和消费市场有关。就是Costco在中国内地开加油站了。对,就是我们熟悉的那个美国的会员店品牌Costco。5月9日Costco中国内地首座加油站在南京市江宁高新区正式亮相。随后的5月28日,配套的会员店也正式开业了。
其实Costco在美国不仅仅是一个超市,也是最受欢迎的加油站品牌之一。根据Business Insider的报道,Costco的油价是全美最便宜的,而且它的油品的质量与其他知名的加油站都相同,那这一优势其实也吸引了许多人选择在Costco加油,同时把超市和加油站开在一起,也是方便消费者购物后顺便把油箱加加满,如今Costco把这种购物加加油的模式带到了中国,那么消费者会买单吗?Costco的加油站和其他加油站有什么不一样?油价是否便宜?能不能为他的会员店带来更多的会员呢?今天我们邀请了第一财经产经频道副主编乐言乐老师来和我们聊聊Costco开加油站这件事。Hello,乐老师先和我们的听众朋友们打个招呼。
Hello派还有各位我们的听众朋友们。
乐老师是实地探访过加油站的那可否给大家介绍一下Costco加油站的情况呢?
我那天去的时候其实已经挺晚了,我抵达那边已经是晚上大概八点了。我到那边以后,就看到他加油站的这个营业时间可以到晚上的大概是十点钟。所以我八点钟的时候还是有挺多的车进进出出的,但是也没有火爆到比如说排队那个程度。然后他会在门口就会写一块牌子,就是Costco,下面写存储是加油站,然后再把冲的汽油的型号,还有价格全部都给标在上面,这个实际上是最关键的。然后进去以后,就看到他的这些工作人员都一直不停的在给油加加油的这个工作,包括它里面其实有自助加油的。
那是不是很多人会为了自助式三个字专门去体验一下?
我看到好像自助加油的人不是特别多,大部分还是由工作人员帮忙来做这个加油的动作的。并且它还有一个收银台,像收银处它专门有个小窗口,其实工作人员还挺多的。
既然有这么多人,那这个加油站的规模应该也不小。
很开阔,地方很大。据说应该是可以同时有24辆车同时加油,所以地方是很大的。它这个位置稍微有一点点偏离市中心,但是还行,靠近南京的牛首山那个区域,就江宁区那边。我大家对南京熟不熟,反正靠近牛首山那个地方,所以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大家现在比较关心的还是油价问题,那么这个油价跟会员是不是有什么关系?而且听说这个油价好像是便宜了。
很明显很便宜。我去之前其实我已经大概了解了一下它的价格,然后我去现场我是看到的基本上它是有三种,就92号油、95号油、98号油。它的那个价格巷92号差不多是7.49块一升,95号是7.95块,然后就98号是8.99块。那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可能开车的朋友知道,它的这个价格要比市场上的价格每一升要低了0.67元到1.49块。简单来讲就是Costco他的加油站给出的价格是在8.5折到9折。
这个折扣听起来还是挺诱人的对。
很有意思的一个就是我打车去的,在南京。那个师傅就问我,他说你怎么半夜三更去个加油站?因为我坐他的出租车,又不是我自己开车。但是你要去个加油站干嘛?给他加油?然后我就说这里开了一个新的一个会员店的加油站,那我就给他报了个价格。
然后那个师傅马上跟我说,这么便宜吗?不可能,怎么会?我说你去看,我说我本来就去看,然后师傅把那个车开到了那个加油站里面,他就还是不相信,他又问了一遍,那个工作人员说7.49块吗?工程说对,我们牌子上就写的这个标价。然后那师傅说那这个好划算。
然后他就决定办一张Costco的卡,因为他就觉得说加几次油就能够省回来,所以开始客他做他的这个加油站。其实很大一个吸引人的点就是在于他给出的油价要比市场上的均价要便宜,大概在8.5折到9折。目前是这样。
那之后这个价格能维持多久呢?
我也问他,我说你们会一直推行这个低价政策还是会变?他说首先油价本身是有变化的,他也肯定也要随行就市,根据市场来变化,那这是正常的。但他肯定会尽量的比市场价便宜,那才是他的优势。但是有一点工作人员说了,他说如果说比如说有关部门,比如说明令禁止这个价格,比如说有关部门说你不可以卖7.49块,你必须卖八块钱以上或者怎么样。那如果说有规定,那他肯定按照规定做。但如果没有这种规定,或者是说一定要他们把价格提上来的话,那他肯定要比市场价就长期的他会执行这个比市场价要便宜的这样一个优惠价政策。
应该叫不管怎么说,得先办会员才能享受折扣。
对,比如他说这个是必须要是他们的这个会员,你首先要成为Costco的会员,然后才能加油。但还是蛮划算的。
其实还是省的。因为刚刚说到就是加一箱油,加个四五次就能把这个会员费赚回来了。
差不多。因为他的会员卡的原价是299一张。现在它是在南京,因为是刚刚开,就做活动是199。那你想他如果一次能够省个三十多块钱的话,确实你加个4到5次左右,可以差不多一张卡是能够省出来。
除了油价,我们还比较好奇的一点就是这个油是从哪里进货的。要知道我们其实内地比较常见的就是中石化、中石油这样的加油站。那对于Costco这样的外资加油站,它有什么样的条件或者限制吗?
实际上我当时也是去研究过的,因为大家可能关心的只是油价。但我们因为做财经报道,所以我还是很关心他背后怎么运作的。所以我去问问了一下,包括我也去查了一下他一些工商信息。首先他这个加油站就是Costco他自己开的,基本上可以说是独资或者近乎是独资,就并没有说是依托在比如说中石油、中石化。因为有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所谓的有些零售店,其实是先有加油站。比如说先有中石化加油站,然后再有什么什么易捷,还有什么一些零售店。但他这次反过来是,我就是一个零售商,我是一个开这个会员店的。但是我反过来开加油站了,所以这个加油站首先是Costco他自己开的。
接下来,就是我去查过他的工商的一些信息,他是拿到了这个,加油站的这个里面,比如说他要销售成品油,这个业务是要有资质的,他这个资质是有的。并且他还把这个可以销售成品油这个资质有一个叫做批准书。他是把这个批准证书是放在他的这个加油站的显眼的地方的。就告诉你们,首先他是有这个资质的,然后他的油从哪里来?这个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一个话题。然后我去问了,基本上他说他的油是从这个叫做中化石油这里去采购的,所以油也是一个非常正规的一个途径。
你刚刚也问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外资或者外商咱们来做这个加油站到底有什么样的一个限制?首先我查了一下,就是公开资料显示,就是在2018年,其实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它发布过一个叫做,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什么有一个负面清单,2018年版它里面其中就是把对于外资加油站的建设以及经营数量和股比限制的内容就去掉了。他把一些限制性的内容去掉了,相当于就是进一步放开了对于外资的这一块儿。
但是我们也去问了一下,能源领域的一些专业的人士说,虽然说限制是被放开了,理论上可以。但是外资加油站其实如果你只是做加油站这一块,在国内优势是不大。因为一个加油站他很看你的这个位置,就跟你开店铺一样。所以你要拿到好的位置,其实这个并不容易。另一个的话就是它也有一定的规定。就比如说有规定说是同一家外资公司,如果你在中国经营的加油站超过30家,并且销售来自多个供应商的不同的种类和品牌成品油的时候,就是必须要与中方合资,而且不可以绝对控股,那后来进一步放开以后,也是一样。就是这个地理位置好的,能够实现扩张,又能够符合所有条件的独自的加油站其实并不多。而且你的这个油实际上基本上还是从这个三桶油,或者是从这个地方的这个炼厂去批发的。
就像他这个油,他也不是说自己能炼油,他还是从这个中化石油去进的。所以最后你会发现,如果他纯就是做加油站,你很少能看到说一个外资的纯加油站。在中国市场有很大的一个扩张是很少的,所以并没有很大的优势。
但是反过来说,Costco它的点不在于说他只做加油站。因为我们说了Costco他是反向操作,他是个会员店,他是个零售商。然后这一块的加油的业务其实是他的一个延伸。把他的整个的业务,包括他的服务一条龙的这个服务产业链去扩张。增加客户的粘性,增加客户的满意度,增加我们说消费场景的多元化,这个才是他的目标。
他说到底他是为了发展他的会员,去他的店里面买东西。所以他不是一个专业只做加油站的。所以对他来讲就是只要他能开一个就可以。他也没有想过说,我全中国我要不点1000个加油站,我要去跟中石化、中石油去拼,对吧?我觉得他肯定不是这样的一个目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就是说他作为外资这一块,虽然是有一定的规定,但是其实对他都不是什么很大的限制作用。只要他符合这个能够开的条件,他把这块业务加上去。那么他在整个我们说中国市场,他做他的会员店就会有很大的优势。
确实我们也看到南京刚开业的这个Costco卖场里面,除了上架售卖的一些商品外,还有一些增值服务。比如说这个轮胎中东西,除了销售轮胎,它还有什么换轮胎、维修养护等等服务。结合隔壁的加油站来看,其实有点一条龙服务的意思。
对,因为Costco他在海外市场,其实他就是。他有这个轮胎服务,就直接给你卖轮胎,修轮胎这一块儿。这个我觉得所有的会员店我也没有看到过。也就是说可见他其实在海外市场做的时候,应该你能够想见到他在这个交通运输的这种服务上面。因为可能美国有很多就是公路,就是公路出行,然后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至少一辆车,甚至两三辆车,他们出去都要开车。所以这个里面他对于这个所以说加油,以及像这个轮胎的换胎服务和一些甚至可能车的保养,甚至上海的店。我还记得那个时候就是最火爆的时候卖过那个特斯拉还是什么,他直接就把车就放到了他的那个会员店里,这个也是挺少见的。所以我个人是感觉他对于这种运输交通车辆相关的一些服务和销售是它挺大的一个特色。
其实对于不管换胎养胎,还是说是加油运输这一块儿的这样的一个条龙服务,它背后依托的还是他的这个会员制度。说到这个会员,Costco作为全球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之一,它在全球21个地区其实已经拥有了超过1.3亿的会员数量。然后没记错的话,Costco首次登陆中国内地是在2019年落户到了上海闵行区。能看到当时Costco对于他的消费群体其实还是有一个画像定位的。比如它对标的是那种一周采购一次的家庭或者个人。然后包括当时里面售卖的物品价格,包括刚开始的上百元的会员资格,也是对标的一个中高等消费人群的一个需求。
从2019年上海开业以来,Costco其实在苏州、杭州、宁波等地一共开了六家。算上五月底开业的南京店,Costco在中国内地其实已经开了七家店。它的这个会员模式也已经从超市辐射到了加油站,但未来可能还会辐射到其他领域。乐老师你怎么看这个会员的潜力以及它在消费市场的影响力呢?
我觉得现在会员店是整个零售市场不能说唯一,但是是真的增长和潜力最快的。比如说其实会员店这个业态在很早以前,可能20年前就有了,但是那个时候大家都不知道会员店是什么。因为会员店有一个特点,就是它首先要你交费。那个年代大家觉得说我进超市买东西,我还要给你先交一笔费,我什么都没买,我先买张卡,怎么可能这样子这种操作模式。
因为当时最早其实麦德龙,我不知道大家对它有没有记忆。麦德龙它叫做限购自运,其实就是你自己去买买完了以后自己打包带走。因为他很多都是批发商,所以他先要办一张有资质的会员卡,然后你是大批量的买大的货物,这个消费习惯在欧美很正常。但是你想二十多年前的中国市场,他怎么会有这种就大量的采购,大量的大批量的还开车,那个时候车的拥有量也没那么高,还要进门就要办张卡先付钱,什么都没买先付钱,那这个很多人当时是不能接受的。其实山姆也应该在中国市场也有差不多二三十年这样的一个培育期。
相当于是啊就是把大家教育起来,有一种模式,叫做会员店。他先要付钱,然后怎么样,而且是仓储式的这种大的购物的环境。慢慢的从一开始的根本不接受,不了解到了解了,但可能还不是完全接受到,现在我们说就是消费升级,大家都觉得这个性价比,包括高品质的这个货物。就现在大家不是说这个东西便宜我就买,如果你便宜,但是你这货不好,我不需要,那我宁愿不花这个钱。我要花的这个钱是我认为值得买的东西。所以高性价比以及值得买,就我们说什么值得买对吧?好像还有一个这样的APP,什么值得买是很重要的,不是绝对意义上是一块钱更便宜还是十块钱更便宜,不能绝对上。
这样来看,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会员店它的优势就出来了。因为相比较便利店、标准超市以及大卖场,会员店它有很多的独家商品和高性价比商品。你既然收了人家会员费,你总要给人家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否则我超市里为什么不能买呢?所以超市这个标超有很大的问题是在于很多东西很老化,有很多东西千篇一律没有特色,这种情况下只能硬打价格战,这样把利润打包,然后客人也不满意,自己也没钱赚。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年我们觉得零售业压力很大,包括有些关店什么的,就是因为很陈旧,业态陈旧,商品陈旧,没有更高性价比的一些东西,千篇一律疯狂打价格战。那这个就把整个行业其实都利润打薄了。所以在这个前提下,你会发现会员店这个时候冲出来了。
然后会员链的特色就是它的供应链,就是它的一个最大的特点,你能在里面买到外面买不到的东西。所以你会觉得这个会员卡充的值,而且你会发现它里面很多的东西,你再算一下性价比特别的高。性价比高的这些东西其实也是消费者现在,尤其是你刚讲的中高等级这个收入人群,他们有一定的消费的能力,但他们也要算一算什么东西更划算,并不是说你乱买,对吧?
所以这个里面高性价比的,针对中高等收入人群的这些甚至是独家的商品,在类似像costco,山姆这些店里面就特别的多,这个跟他们的供应链有关系。因为这两家已经在全球做会员店是非常有经验的。他有全球的一个采购链条,它就是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去批量的拿到独家的商品。相对来讲,我们自己做的一些会员店可能就是国内的一些会员店,没有像这两个美国品牌能够在全球的采购能力这么强。
所以会员店里面我觉得就是你说他这个模式其实是有非常大的一个意义的。尤其是他正好这么多年给他熬过来以后,打到了中高等收入人群的高性价比的独家商品的这样的一个追求。而这些人就像我之前问的那个司机一样,他也不在乎花个一两百块钱去办个卡。然后他觉得他后面获得的这些东西是超过这个卡的价值的。而这些东西是标准超市或者是普通的便利店卖场所没有的。
再加上costco现在搞什么卖轮胎、卖这个啊加油,或者说sam他也会搞一些其他的,对吧?所以这个里面就是会员店其实真的在这几年里面在零售市场其实没有那么容易做的情况下,会员店是特别有潜力,利润高。就是可能一家会员店的他的一个年的营收是很多家的大卖场它加到一起的这么一个量。甚至可以说像因为sam是沃尔玛的,就可以说沃尔玛他现在在中国市场的很多的增量都来自于sam,而不来自于他的沃尔玛的大卖场。所以这一块其实是会员店,真的应该值得这几年好好做的。
其实就是说他的投资回报还是很高的对。
可以这么说。
但我们说有市场就有竞争,能看到市场上的这个竞争也不小。光南京市场就有七家这样的会员仓储店,有三家是山姆会员店,一家costco两家麦德龙,一家盒马X会员店,还有一家是M会员店。乐老师你怎么看这些商超之间的竞争?包括之前我们熟悉的山姆河马的贴身大战,还有河马衣衫架等等我。
觉得竞争就是一直都是存在的,正常的良性竞争,我觉得这个也是需要的。但是现在确实因为我刚才讲了,整个的零售市场现在越来越难做。很多的东西它确实就是给商家的压力,尤其是盈利压力很大。所以这种情况下就是你看到这个会员店是一个且有前景的东西,别人也看到了,那大家都看到以后,大家就去全都挤到这个市场。所以我们说迭代太快,它很容易把一个蓝海市场立马就挤成了一个红海市场。所以我是觉得总体上来讲,现在会员队还不至于说已经到红海上已经不能发展了,这个倒也不至于,肯定还是有潜力的。但是确实大家已经会发现,大家就开始一窝蜂的都来做了。
那sam和costco的压力是不是就更大了?
跟costco这个无可厚非,因为人家这两个品牌本来就是专门做会员店的,他就尤其是costco他只做会员店,那这一块就是对他来讲他必须是最专业的。并且我说了他的供应链很难复制,因为他能够全球批量采购,没其他的很难做到。所以这两家店我觉得都是在品牌以及客户的这个数量,会员店的会员卡的数量,以及他的这个供应链,尤其是全球供应链,他能采购到一些独家商品,这个是别家其实很难去超越的。
其他家应该也有自己的竞争优势。
其他家的话麦德龙当然也是个国际品牌,但是相对来讲,因为他还专注于另外一块市场,就是大客户人群。他现在已经在中国市场把这个弯已经有点转过来了。因为他发现没有那么多的B端的客户,以前麦德龙都是B端采购,你知道就很有意思,就是你就算在sam或者是costco买的东西,再多大包装的食品,你有直接从店里面买一头猪回去吗?麦德龙有,因为他是餐厅直接采购的,你知道吧?就很有意思,就是我去他的那个冰库看过,人家的冰库都是刀手都给你把肉切好,你要哪个部位对吧?大不了就是买一大块。对,然后它是一匹一匹的,就直接那个猪就一匹一匹的挂在那里。因为有一些它不需要你切割,它就是直接一匹猪就买回去。
然后买回去以后,他自己店里面他有他的那个刀手或者是厨师,他自己会像庖丁解牛一样,他会给你去分解。然后按照他的这个餐饮的菜品的需要,他会来弄的。所以这个也很有意思,就是一批猪这么一买,销售的这个还是我只在麦德龙看到过。所以他的这个B端的客户会更多,但是他现在也在慢慢的转C端。
C端的话他也会把一些特别大包装的商品做成相对小一点的那种商品也会有的。然后就是后来者了。后来者就比如说你看到的盒马X,预计像这个M应该是高鑫零售。对,就大润发的那个高鑫零售他们做的。所以后来者相对来讲,它的劣势就是在于他的全球采购能力,他的品牌认知度,他在会员店这一块的等于是后台能力,可能是比不上像sam跟costco人家专业做这块几十年的。
但是,它有一个特点,就是本土的这几个品牌,他特别的会做市场营销以及打价格战。你看这个移山价就是当时盒马搞出来的,大家坊间传言说移山把山姆移掉,这个当时也是很多梗,就在网上就出来了是吧?对,那这个价格战其实也是我们说特别容易引发这个市场的一个硝烟的。包括后来虽然说M会员店可能没参与,但是大润发跑出来了,说叫做不比价,还是不涨价,不拼价。就说你们在那移山价也好,什么价也好,咱们就不涨价啊不要去比。我们这里就提供最便宜的货,大家不要比来比去,我就告诉你,我们就最便宜。这其实也是价格战的一种变相。
说起来说是不比价,但实际上不也在比。所以各种各样的营销手段,各种各样的低价策略,这一块儿上面其实是本土的几个品牌,就他们特别会做的,而且我专门去研究过他当时移山架,真的太太狡猾了,我只能这样说。就是我去看了当时盒马它里面有一个爆款,其实那个爆款是人家sam做出来的,就是那个榴莲千层榴莲蛋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挺好吃的。
这个其实是人家那个sam就是研究了那么多年研究出来的一个爆款,直接就盒马也就上了这个新品。盒马把这个蛋糕去做了一个很小的尺寸,那尺寸做小了当然便宜,对吧?然后他就把价格降下来,然后你去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么便宜他卖比如说他卖80块,你卖40块。对,他小了一半,当然40,但是很多人不会这样去比,他就40块,那我就要买40块。
这个实际上我去把分量算了一下,而且他还很狡猾。他不是直接说几寸,他是说克每克多少钱,一般人就是不会去算,谁会去算这个克数?但是我因为初一要做报道,我特意算了一下,我最后发现同等的克数条件下,其实盒马当时的千层榴莲蛋糕只比sam大概便宜了。是几毛钱还是几块钱我忘了,反正一个特别小的一个数字,其实就没便宜多少。但是他把它尺寸做小,把它降一半下来,你就会以为它很便宜。
所以这些招就是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说这些招数就你可见就是他们之间这种竞争,就是到了一个其实很白热化的一个状态。连这个克数都要给你算算了以后,然后把你这个爆款去做这样的一个价格战。所以这个就是说你说未来的这种竞争,我是觉得他会越来越加剧。包括抢这个地盘,就选址,包括刚刚讲的像更多的服务,像costco加油站,更多的跨界合作。
然后供应链其实是最最关键的,就是你有没有商品可卖。我们说家乐福也做过会员店,后来大家知道家乐福因为种种原因现在已经不太行了。他的这个会员店根本就没有什么好的货品。当时其实就是供应链的问题,拿不到更好的货。这个是家乐福他自己在经营管理上有问题,比如拖欠货款什么,这个我们也都报道过,所以导致他没有办法进到好的货,所以货一定是最重要的。
这就是说为什么costco你现在很难去超越他的一个点,就这个货只有他进得到,他能够去跟品牌方去谈,去定制某一款独家货品。因为他有这样的规模,有这样的销售能力。但是你比如说你其他的店,你就没有办法拿得到。你谈谈不动谈不动这个价格,谈不动这个品相,他没有办法给你定制。
所以说供应链这一块对于这些仓储商超来说,可以说是接下来持续运营的一个关键。
供应链上面这一块确实就是本土的一些品牌,它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慢慢的去沉淀。当然像盒马它本身在生鲜方面已经有很大的优势了。M是因为是依托高薪零售,大润发它也是有一定优势的,但是就看你们在哪个品类上去开拓。
所以我觉得未来供应链这块也会很卷,因为最终我们消费者是用脚投票的。你什么东西我刚才说了性价比更高,不是绝对的便宜,还是说我需不需要这个商品,这个商品好不好?然后有一个合适的价格,这个性价比是特别重要的那所以就是供应链的卷,我觉得以后会越来越家具,包括是有一个供应商,他跟我讲说他们现在特别的压力大,就是一直一直开会,一直一直要开发新品。然后研发一个新品本身就要一个周期,然后你研发出来你并不能保证你研发出来的新品就一定能够成功,就一定能够爆款。好,然后如果不行的话,马上再去搞,下一个轮就推新品这一块现在对于他们来讲很重要,所以也搞得他的这个采购团队这些人压力相当大。这个也是未来肯定会去卷的。还有就是我刚刚讲的,可能有一些这种附加服务,或者是一些更多的消费场景,多元化的一些东西。所以我觉得卷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面,会员店你们会看到就只会更卷,不知道卷到这个天花板在哪里。
现在其实已经卷到加油站了,那这个加油站到底它只是个噱头,还是说能继续卷下去呢?
我觉得表面看来好像蛮有噱头的,但我觉得costco它不是简单的在做噱头,因为他本身海外也有这样的模式,我觉得他还是认真地在做生意。Cosa给我的感觉是他在这么多的人里面,他是比较沉稳的。我觉得他之所以沉得下来,是因为他本身有实力,他不跟你卷规模。比如说你开了1000家店,他确实目前只有六家,最多再开到7家,他不会跟你来卷这个规模。而且他说他们已经算快的了,他们本来是都没有这么快,本来就希望能够一家一家地比较慢的速度就做一家是一家不追求规模。但是你做的这家店一定要好,一定要是一个很棒的一个店。但是现在其实你看他开了六七家店,从他的角度来讲已经算快的了。所以我的感觉个人感觉他不是一个太过于做营销,太过于做噱头的这样的一个企业。这种感觉他确实是在认真地在做商品,认真地在做一些商业本质东西。
所以我觉得加油站这个东西看上去好像是挺有噱头的,但是其实他还是在做商业,本质就是把它的这个服务链拉长,然后把交通这一块的东西给拉上去。但最终所有东西还是为他的会员服务的,也就是他的会员的粘性,会员的数量,它整个的这个核心价值来自于会员,就是他最有购买力的这些中高等收入人群。所以他做加油站也还好,或者说以后他还会不会做别的业态也好,我觉得都可以无所谓。他做什么业态,关键就是在于他做这些东西一定不是短暂的吸引别人的眼球,搞噱头,快闪电闪过就结束了。他就是为了能够增加他的客户粘性,把他的核心的人物、核心的价值、核心的这些消费人群的消费力,给他保留在他的costco的会员的这个范围内,这才是他最核心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并不着急说我要跟你打价格战,我也要推新品,我要搞榴莲蛋糕。我觉得这都不是他的一个重点,是保存自己的一个核心的价值和核心的客户群体,这个是他的一个策略。应该是确实。
此次costco在南京开设加油站,可以说是卷到了跨界领域。也可以看到传统零售越来越难做的当下,会员店依然一枝独秀,目前也还没有到饱和的地步。更多从业者和资本还在投入会员店的业态,新的玩法,新的竞争手段还在层出不穷。而作为得一方的消费者,对此其实是喜闻乐见的,毕竟抓住了他们就抓住了未来。
最后 感谢 乐 老师 今天 的 分享。 如果 大家 有 时间, 可以 去 南京 探探 店, 顺便 再加 个 油。 南京 的 朋友 或者说 周边 的 朋友 可能 已经 体验 过了, 欢迎 大家 来 分享 一下, 你们 家 有 这个 加 下来 的 感觉 是 怎么样 的? 期待 大家 的 实地 探索 以及 后续 的 留言 反馈。 感谢 收听 这 一期 的 商业 加点 料, 你可以 在 第一财经、 小宇宙、 喜马拉雅 等 平台 收听 我们的 节目。 喜欢 我们的 节目, 欢迎 转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