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周末会客听 01 | 对话包刚升:大国崛起与分化背后的逻辑

周末会客听 01 | 对话包刚升:大国崛起与分化背后的逻辑

2024/7/13
logo of podcast 第一财经

第一财经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包刚升
Topics
包刚升:本书探讨了19世纪以来,以英国为首的工业革命浪潮冲击下,非西方传统大国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困境。作者以中国为核心案例,并结合对俄罗斯、土耳其等国的研究,指出这些大国普遍面临着‘受害者心理’与激进民族主义的困扰,以及在学习西方现代化经验与抵制西方影响之间的张力。作者认为,要摆脱‘受害者心理’,需要客观理性地审视历史,避免以自我为中心的叙事,并以更加公允的视角来理解自身与西方的互动。同时,作者也分析了促成工业革命的根本机制,认为这并非仅仅是技术突破,而是政治、经济、观念等多方面系统性变革的结果。在全球化时代,大国崛起伴随着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如何处理和应对激进民族主义是新兴大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作者认为,积极融入全球化,促进互利合作,是降低激进民族主义影响的关键。此外,作者还分析了‘修昔底德陷阱’,并以美国为例,探讨了其如何避免该陷阱,以及其在崛起过程中如何保持战略定力,这为新兴大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最后,作者强调,中国等新兴大国应正视历史、现状和未来,遵循历史经验,才能在现代化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快。 彭晓玲:作为访谈主持人,彭晓玲引导包刚升教授深入探讨了书中核心观点,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追问和补充。她与包刚升教授共同探讨了非西方传统大国如何摆脱受害者心理,如何应对自媒体时代激进民族主义的放大效应,以及如何学习美国在崛起过程中保持战略定力的经验。她的提问和引导,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包刚升教授的观点,并引发了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

Deep Dive

Chapters
本书探讨了19世纪以来非西方传统大国在转型和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作者包刚升教授以中国为核心案例,结合对俄罗斯和土耳其等国的研究,试图寻找普遍性的规律。
  • 关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
  • 认为中国并非特殊,许多大国都面临类似的转型难题
  • 强调大国崛起背后的历史关联对现代化进程的约束
  • 本书具有原创性,国内外少有类似研究

Shownotes Transcript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我们的周末特别栏目《周末读书会》。

近年来,关注政治学的公众越来越多,大家对国内外热点政治事件的关注度也更高了。本期,我们邀请到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包刚升,从他前后花了5年时间写成的新书《大国的命运:从政治危机到国家现代化》着手,一起探讨一下,19世纪以来,当英国率先启动工业革命,成为全球领导者后,非西方传统大国面临的转型和挑战,以及现代文明在这些大国的成长过程。

本期,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0:55 为什么要写《大国的命运》这本书

09:46 非西方传统大国如何摆脱“受害者心理”

13:52 中国近代史被忽视的关键点

21:56 促成工业革命的根本机制

25:20 自媒体时代,如何处理和应对激进民族主义

33:33 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美国

35:46 一位理想主义者

记者 :彭晓玲

嘉宾: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教授 包刚升

播客编辑:阿贵

监制:yoiyo

周末会客听,让我们在对谈中感受文字的魅力。还想听我们聊什么书,欢迎评论区留言。

相关阅读:

包刚升谈大国崛起与分化:背后有比权力竞争更复杂的逻辑)

包刚升:国家发展应遵循历史经验,全球领导者需要三板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