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共和國podcast 讀書共和國2022得獎好書01|Book Republic 2022 Awardees Openbook好書獎.年度翻譯書《敞墳之地:移民路上的生與死》 主持/吳家恆 來賓/孫德齡(左岸文化主編) 播出日期 2022/12/9 Fri 本節目由數位傳聲製作,重新剪輯「特別企劃|人類學家的田野故事 1|為了尋找尊嚴,值得曝屍荒野嗎?」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6xl0bxh07w101z67nbkagtb Copyright © 2022 Echo Digital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也歡迎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讓講者與出版社得到實質回饋,製作單位也有資源推出更多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aqx0u8045801sb731bcdqi) ▉評審推薦語 阿潑(決選評審,文字工作者) 探討移民或移工的作品眾多,而美墨邊界的非法遷移是美國邊界管制的重要議題,相關研究與創作也不知凡幾,多是透過政治、經濟、人權、法治面向,呈現當事人的經歷困境,以及此議題對國家社會形成的影響。 《敞墳之地》在這類出版中,顯得獨樹一格。即使同樣進行眾多非法移民「求生」的訪談,但與其他研究者相比,作者傑森.德里昂更側重在「遇死」。他開宗明義表示自己要探討邊境穿越者遭遇的暴力與死亡,並直陳他們的險境正是美國政府不願處理,將其交付給沙漠自然「處置」的結果——多數越境者「消失」在沙漠裡,痕跡絲毫不存。 德里昂是人類學者,然而他的第一本著作《敞墳之地》卻非我們所熟悉的民族誌樣態。他如軍火展示般,動用了人類學各大分支,如考古學、鑑識科學、語言學和民族誌方法,挑戰全觀式人類學的可能性。因此,讀者除了可以看到人類學者必做的田野與訪談外,也會看到他如何瘋狂地拿豬隻在沙漠做實驗,證明「屍體」會消失。 作者深刻描述人類生命的脆弱,更用心呈現大自然吸納生命的力量,而這就是他「為屍體作傳」的方式,「讓看不見的得以被看見」。 除此之外,德里昂沒有偏廢文化人類學,亦點出信仰與心理的重要:當人死去而無屍體,僅能被視為失蹤,親人不僅會產生模糊性失落,在信仰上,也會認為逝去者無法被安葬而有礙於來生。最後一個部分透過某位女性邊境穿越者屍體被發現後的程序,充分完成了作者的目標圖像。這本書也因此多面向地展現了移民之路的暴力景況,讀者可從書中獲得不少知識與啟發。● Openbook好書獎.年度翻譯書《敞墳之地:移民路上的生與死》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6966 敞墳之地:移民路上的生與死 The Land of Open Graves: Living and Dying on the Migrant Trail) 傑森.德里昂),麥可.威爾斯)/著 賴盈滿)/譯 定價 600元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人類學學會圖書獎(2015) 應用人類學學會,瑪格麗特・米德獎(2016) 北美人類學學會,Delmos Jones and Jagna Sharf Memorial Prize for the Critical Study of North America(2017) 高等研究學院J. I. Staley Prize(2018) 德里昂獲麥克阿瑟天才獎(2017) Openbook好書獎.年度翻譯書(2022)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江芝華副教授審訂 卓浩右,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曾於美墨邊境進行人類學田野工作 林浩立,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饒舌團體「參劈」成員 臥斧,文字工作者 阿潑,轉角國際專欄作者、《憂鬱的邊界》作者 洪廣冀,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副教授;曾前往敞墳之地一遊、日後發現自己只見到表面的科學史研究者 劉文,中研院民族所助研究員、長期旅居美國並書寫亞裔移民酷兒經驗的作家 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敞墳之地:移民路上的生與死 紙書 讀書共和國→https://pse.is/3we6ff) 博客來→https://pse.is/3zla29) 讀冊→https://pse.is/3va6em) 誠品→https://eslite.me/3w8rqr) 金石堂→https://pse.is/3whyc3) MOMO→https://pse.is/3rtune) 電子書 博客來→https://pse.is/3zwghq) readmoo→https://pse.is/3v92rm) KOBO→https://pse.is/3vgam5) +++++ 尋找尊嚴:關於販毒、種族、貧窮與暴力的民族誌 In Search of Respect: Selling Crack in El Barrio) 菲利普.布古瓦) Philippe Bourgois)/著 葉佳怡)/譯 定價750元 社會問題研究學會,萊特‧米爾斯獎(C. Wright Mills Award)(1995) 應用人類學學會,瑪格麗特・米德獎(1997)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趙恩潔副教授審訂 方怡潔,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朱剛勇,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貧窮人的台北策展人 吳易澄,杜倫大學人類學博士、新竹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 卓浩右,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陳嘉新,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黃克先,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劉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依姓氏筆畫排列) ●尋找尊嚴:關於販毒、種族、貧窮與暴力的民族誌 讀書共和國→https://pse.is/4b6qmw) 博客來→https://pse.is/4b4nsu) 讀冊→https://pse.is/4bgbas) 誠品→https://eslite.me/4b3xxt) 金石堂→https://pse.is/4bjdm7) MOMO→https://pse.is/4b6vfa)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aqx0u8045801sb731bcdqi/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