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isode 073 | 《敦刻尔克》:关于诺兰那件“皇帝的新衣”

Episode 073 | 《敦刻尔克》:关于诺兰那件“皇帝的新衣”

2017/9/3
logo of podcast 反派影评

反派影评

Shownotes Transcript

『敦刻尔克』

张瑞(时光网前任高级编辑;《血战钢锯岭》嘉宾):6.5分;“这是一部充斥着诺兰既定套路的大型实景演出,宛若‘印象·敦刻尔克’。”(张瑞其它打分:《血战钢锯岭》7.5分;《铁道飞虎》6分)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异形:契约》等17期嘉宾):7.5分;“这是一次概念的胜利,所有人物剧情都不重要,本片的终极麦格芬就是‘概念’本身。”(雷普利的其它打分:《异形:契约》8分;《迷失Z城》7.5分;《摔跤吧!爸爸》7.5分)

波米:7分;“一部电影想名垂影史,需要完成好‘破’和‘立’两个动作;本片颠覆以往,然而立起的形式难言成功。”

音频后期制作:Siyuan/波米;编辑排版:波米;

平均分: 7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节目时长:1小时55分钟;

开场曲:<Supermarine>(Hans Zimmer);

第20秒-第3分钟:嘉宾介绍及相关节目动态(无剧透);

第3分钟-第11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11分半-第18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18分半-第41分钟:三位主播先谈影片“亮点”(涉及剧透):

1、嘉宾“雷普利”认为本片是“概念的胜利”,谈到了“音响效果”方面的亮点;

2、嘉宾“张瑞”觉得本片是非常新颖的战争片,强调诺兰拍出《恐惧的代价》一类惊悚片的意图;

3、波米谈到本片对以往战争片的“破”,强调这部电影“形式即内容”、“动作即终点”的微观性和“没有敌人”的特点;

第41分钟-第1小时39分钟:交换意见,主播们再谈本片问题(涉及剧透)(涉及剧透):

1、张瑞认为本片最大问题是“形式没有足够的剧情作为依托”,很多桥段都是“强行给”;“历史感失真”也是严重问题,对此,另外两位主播也有补充;

2、雷普利着重谈及本片“没有人物”的问题,而且诺兰的“战争观”与“价值观”并没有清晰体现;

3、波米在说到问题时认为本片“三条时间线”的构想有“时间性体现”和“形式工整度”两方面的严重不足;而诺兰过于偏执的大量使用IMAX也带来摄影上的局限;

4、而三位主播也就本片结尾“是否过于主旋律”展开辩驳。

第1小时39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三位主播推荐各自喜欢的战争题材电影;

2、嘉宾们着重谈及各自最喜欢及最不喜欢的诺兰电影;

尾声曲目:<End Titles (Dunkirk)>(Benjamin Wallfisch,Sir Edward Elgar,Lorne Balfe)。

影片《敦刻尔克》(Dunkirk)重要信息:本片北美分级:PG-13级;内地是否有2D版:本片为2D电影;内地是否删减:无删减;内地是否有IMAX版:有;IMAX版是否有特殊画幅:有,74分钟片段数字IMAX版画幅打开至1.9:1,激光IMAX打开至1.43:1;具体版本介绍及答疑请看《敦刻尔克台湾观感》一文的后半部分;内地是否有国配版:有,本片由八一厂译制,贾秀琰翻译;片尾是否有彩蛋:无;

本期片目

  • 『恐惧的代价』( 1953 )

  • 『士兵之歌』( 1959 )

  • 『地道战』( 1965 )

  • 『最长的一天』( 1962 )

  • 『地雷战』( 1963 )

  • 『异形1』( 1979 )

  • 『自己去看』( 1985 )

  • 『从海底出击』( 1985 )

  • 『大决战』( 1990 )

  • 『美丽人生』( 1997 )

  • 『拯救大兵瑞恩』( 1998 )

  • 『细细的红线』( 1998 )

  • 『追随』( 1998 )

  • 『U-571』( 2000 )

  • 『鬼子来了』( 2000 )

  • 『记忆碎片』( 2000 )

  • 『黑暗骑士』( 2005 )

  • 『致命魔术』( 2006 )

  • 『赎罪』( 2007 )

  • 『盗梦空间』( 2010 )

  • 『星际穿越』( 2014 )

  • 『血战钢锯岭』(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