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年(“迷影手帐”设计者&资深媒体人;公众号“柚子年华”):7.5分;“这部戏最后的‘真假凶手’段落其实有些牵强,无论凶手抓到与否,都是套路设定。”
隐形(青年编剧;《灾难艺术家》等24期嘉宾):7.5分;“这部戏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反面,通过两次视角转换,把戏剧和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隐形的其它打分:《红海行动》6.5分;《不成问题的问题》6.5分;《灾难艺术家》6分;)
波米:7.5分;“表演和剧本是本片的两大亮点,但如果我们追根溯源,会发现它继承的是‘直面戏剧’的内核。”
音频后期制作:波米;编辑排版:效愚;
平均分: 7.5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节目时长:约2小时15分;
开场曲:<Last Rose of Summer>(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i);
第20秒-第1分半:嘉宾介绍及“迷影手帐”介绍;
第1分半-第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6分半-第8分钟: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8分钟-第44分钟:三位主播都先谈《三块广告牌》“亮点”(涉及剧透);
1、玉年认为“人物关系”和“表演”都是优点;
2、隐形称本片是“形式与戏剧的完美结合”,重点剖析本片的“两次视角转换”;
3、波米结合麦克唐纳在“直面戏剧”时期的作品特点,谈到了本片胆大妄为的“五宗罪”:对上帝、女权人士、残障人士、LGBT和有色裔群体的全方位挑衅与暗中调侃;
第44分钟-第1小时41分钟:三位主播谈该片“问题”(涉及剧透);
1、三位着重提及“戴耳机听不见炸弹”及“智取DNA”等细节是否为硬伤;
2、玉年觉得本片结尾有“编不下去的感觉”;
3、隐形和波米则都谈到了本片在“视听语言”方面的进步空间;
4、波米重点提及广告商与警长的“好人人设”与“恶土”环境营造方面的矛盾;
第1小时41分钟-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马丁·麦克唐纳导演前作回溯;
尾声曲目:<Mildred Goes To War>(Carter Burwell);
影片《三块广告牌》重要信息:本片北美分级:R级;是否有2D版:本片为2D电影;内地版是否删减:无;片尾是否有彩蛋:无;内地是否有IMAX版:无;内地是否有国配版:无;内地是否有全景声版(Dolby Atmos):无;
『搜索者』( 1956 )
『威尼斯疑魂』( 1973 )
『德州巴黎』( 1984 )
『秋菊打官司』( 1992 )
『冰血暴』( 1996 )
『永不妥协』( 2000 )
『六发子弹的手枪』( 2004 )
『密阳』( 2007 )
『老无所依』( 2007 )
『杀手没有假期』( 2008 )
『七个神经病』( 2012 )
『谜一样的双眼』( 2015 )
『边境杀手』( 2015 )
『我不是潘金莲』( 2016 )
『赴汤蹈火』( 2016 )
『猎凶风河谷』( 2017 )
『东方快车谋杀案』( 2017 )
『小丑回魂』( 2017 )
『水形物语』( 2017 )
『华盛顿邮报』( 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