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米:5.5分;“直接说,这是我们录过最好的一期节目。如果能听完这两小时,或许你的看法就会有改变。这片问题如此明显,我不信所有人都喜欢,或许只是不喜欢的人不敢说。”
靳锦(跟随“药神”原型陆勇前往印度实地调查采访的GQ记者,长篇调查报道《令人生疑的“中国药神”》作者):6.5分;“很多细节都严重失真。比如片子多次利用‘口罩’进行煽情,但大部分慢粒患者平常不戴口罩;而同类‘卖惨’的细节还有很多(详见节目)。”
钱德勒(评论人;《血观音》等2期嘉宾;微博“钱德勒-摩羯”):6.5分;“哭过之后,首先想起的应该是常识。本片以‘港片’的浮夸风格来处理现实题材,决定了它对‘社会真相’的呈现只能位居次席。”(钱德勒的其它打分:《超时空同居》6.5分;《血观音》6.5分;《后来的我们》6.5分)
音频后期制作:Siyuan;编辑排版:效愚;
平均分: 6.2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节目时长:约2小时34分钟;
开场曲:<Aankhen Khuli>(Mohabbatein);
第7秒-第2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2分钟-第6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6分半-第9分半: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9分半-第10分钟:节目环节介绍(无剧透);
第10分钟-第13分半:靳锦介绍电影角色“程勇”和现实人物陆勇的区别(涉及剧透);
第13分半-第59分半:嘉宾“钱德勒”、靳锦和波米谈《我不是药神》“问题”(涉及剧透):
1、钱德勒认为本片有刻奇之嫌,涂抹大量港片色彩让影片脱离现实基底,女性形象塑造刻板;
2、靳锦认为影片善恶对立简单粗暴,标榜现实主义却出现多个事实错误:
1)戴口罩是奇观展现;
2)内地正规药药价从未到过4万人民币;
3)慢粒患者外貌并非消瘦而是浮肿;
4)“清创”情节并不准确。这些情节实则是对病患进行剥削式展现,令人愤怒;此外,徐峥“嘶吼式表演”让她无法接受;
3、波米觉得电影把现实中“一个需要自救被迫对抗体制的病人”改编成“一个知法犯法解决自身经济危机的创业者”,过程中故意颠倒矛盾主体,粗暴煽动“情法对立” ,对现实的展现完全让位于“战狼”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塑造;最后耶稣受难般的“十里长街”是一场荒谬的造神仪式;
第59分半-第1小时40分半: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影片“优点”(涉及剧透):
1、钱德勒认为本片题材选择有突破,演员表演出色,印度部分去异国风情化的描绘值得赞赏;
2、靳锦认为现实题材商业化尝试扩大了受众;悲事喜拍手法未落俗套;人物动机充分,节奏不拖沓,观感流畅;
3、波米认为本片操作老练,主要反映在叙事效率与叙事节奏上,个别场景点出了“中产阶级夹缝生存”等问题,摄影调度方面也有亮点;
第1小时40分半-尾声:外延话题(涉及剧透):
1、对比本片和《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推荐类似题材电影《永不妥协》;
2、三位主播就原型人物争议进行讨论,靳锦回忆采访陆勇经历,描述电影未展开的细节,阐明在选材及材料呈现时的考虑;
结束曲:<Sweet Thang>(Shuggie Otis);
影片《我不是药神》重要信息:本片推断分级:R级(大量粗口、吸烟镜头以及病状有关残酷画面);是否有2D版:有,本片为2D电影;院线版是否存在删减:相较媒体版有部分删改;片尾是否有彩蛋:长字幕结束后无彩蛋;内地是否有IMAX版:有;IMAX版是否有特殊画幅:无;内地是否有全景声版(Dolby Atmos):无;
『小街』( 1981 )
『法外情』( 1985 )
『喋血街头』( 1990 )
『辛德勒的名单』( 1993 )
『背靠背,脸对脸』( 1994 )
『盗火线』( 1995 )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 1996 )
『惊曝内幕』( 1999 )
『永不妥协』( 2000 )
『美丽心灵』( 2001 )
『触不可及』( 2011 )
『人再囧途之泰囧』( 2012 )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2013 )
『无人区』( 2013 )
『中国合伙人』( 2013 )
『亲爱的』( 2014 )
『港囧』( 2015 )
『大闹天竺』( 2017 )
『塑料王国』( 2017 )
『嘉年华』( 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