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卷不动了,光伏面临史上最大清退

卷不动了,光伏面临史上最大清退

2024/12/12
logo of podcast 虎嗅·商业有味道

虎嗅·商业有味道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曹仁贤
王伯华
董必正
钟宝生
Topics
金涛/陈玉丽:美国商务部对东南亚进口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实质上是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加剧了中国光伏产业已有的亏损困境,迫使企业不得不做出抉择。美国市场在中国光伏产品出口中占比极低,但关税政策的持续以及产能过剩,使得国内光伏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曹仁贤:中国光伏行业普遍面临失血,毛利率极低,几乎没有利润,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甚至低于成本价投标,行业缺乏创新资源。 钟宝生:兼并重组是解决光伏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根本性手段,提高技术和质量标准,才能让真正有技术、有质量控制能力、能够高效运营的企业来牵头整合市场资源。 王伯华:美国光伏产业链不完善,成本高,难以与中国竞争,其制造硅组件的成本比中国高出30%到40%。劳动力成本和供应链缺口是主要原因。 董必正:如果能够稳定组件价格,控制硅料能耗,光伏行业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有望缓解,企业盈利能力将改善,预计2024年四季度将出现减亏拐点。 王磊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新能源产业持负面态度,加征关税,拜登政府虽然有所缓和,但仍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金涛/陈玉丽:美国此举并非首次对中国光伏产品征税,此前已通过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加征关税,导致中国企业将工厂转移至东南亚。美国急于对中国光伏企业做出裁定,是为了推动制造业回流,保障能源安全。全球光伏产品需求增速放缓,以及欧美印等主要市场贸易保护主义严重,也加剧了国内光伏企业的恶性竞争。过去几十年所依赖的全球化路径正在面临极大不确定性,适应变化是所有国际化公司的生存之本。 金涛/陈玉丽:美国商务部对东南亚进口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实质上是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加剧了中国光伏产业已有的亏损困境,迫使企业不得不做出抉择。美国市场在中国光伏产品出口中占比极低,但关税政策的持续以及产能过剩,使得国内光伏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曹仁贤:中国光伏行业普遍面临失血,毛利率极低,几乎没有利润,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甚至低于成本价投标,行业缺乏创新资源。 钟宝生:兼并重组是解决光伏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根本性手段,提高技术和质量标准,才能让真正有技术、有质量控制能力、能够高效运营的企业来牵头整合市场资源。 王伯华:美国光伏产业链不完善,成本高,难以与中国竞争,其制造硅组件的成本比中国高出30%到40%。劳动力成本和供应链缺口是主要原因。 董必正:如果能够稳定组件价格,控制硅料能耗,光伏行业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有望缓解,企业盈利能力将改善,预计2024年四季度将出现减亏拐点。 王磊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新能源产业持负面态度,加征关税,拜登政府虽然有所缓和,但仍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金涛/陈玉丽:美国此举并非首次对中国光伏产品征税,此前已通过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加征关税,导致中国企业将工厂转移至东南亚。美国急于对中国光伏企业做出裁定,是为了推动制造业回流,保障能源安全。全球光伏产品需求增速放缓,以及欧美印等主要市场贸易保护主义严重,也加剧了国内光伏企业的恶性竞争。过去几十年所依赖的全球化路径正在面临极大不确定性,适应变化是所有国际化公司的生存之本。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高达271%的关税?

美国商务部认为从东南亚进口的太阳能产品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美国销售,此举本质上是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定点打击,旨在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增加本土就业机会并减少对外国光伏产品的依赖。

中国光伏企业在东南亚的投资情况如何?

中国有很多光伏企业在东南亚投资建厂,主要通过东南亚转口贸易将光伏产品卖到美国。2023年,中国光伏电池对美出口额仅1.0585亿美元,而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达到约435亿美元。

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关税历史是怎样的?

早在2012年,美国就对中国光伏产品开展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加征高额关税。这一举措促使中国企业绕道至东南亚设厂,美国进口光伏组件的主要来源从中国变为东南亚。此次调查是应美国太阳能制造商联盟的请愿书,该组织代表美国本土注册的公司。

中国光伏企业面临的困境是什么?

国内光伏企业面临持续亏损,过剩产能出清成为活下去的唯一解。据东方证券研报,在越南有产能的中国光伏企业出材清销税率大多在50%以上。行业恶性竞争导致企业低于成本价投标,毛利率极低,几乎没有利润。

为什么中国光伏企业选择低于成本价投标?

企业低于成本价投标是为了在恶性竞争中生存,试图通过低价策略逼退竞争对手或抓住最后一波市场机会。这种行为被认为是自杀式竞争,导致行业普遍失血。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是什么?

产能过剩是导致行业恶性内卷的直接原因。2024年一季度,国内新增装机量和组件出口量均大幅增长,但光伏组件价格已连续下跌一年,导致企业利润大幅缩水。

中国光伏行业如何应对当前的困境?

兼并重组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手段,通过提高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整合市场资源,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行业盈利周期的改善。稳组件价格和控硅料能耗的政策也有望缓解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

美国光伏产业链为何难以与中国竞争?

美国光伏产业链建不成体系,运行及配套成本较高,制造硅组件的成本比中国高出30%至40%。劳动力成本和供应链缺口是主要原因,美国制造总成本中劳动力占22%,而中国仅占8%。

Chapters
美国商务部对从东南亚进口的太阳能产品征收高达271%的关税,此举表面上针对东南亚国家,实则打击中国光伏企业。文章分析了美国此举的背景、过程和可能结果,并指出中国光伏企业面临的困境。
  • 美国对东南亚进口太阳能产品征收271%关税
  • 此举实质上是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定点打击
  • 中国光伏企业在东南亚投资建厂,产品通过东南亚转口贸易卖到美国
  • 美国此举或将导致中国光伏企业面临更大亏损和清退压力

Shownotes Transcript

卷不动了光伏面临史上最大清退本文来自虎秀 ESG 组作者陈玉丽你好我是本栏主播金涛

中国光伏产业或许真的走到了不得不做抉择的时候近期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从东南亚进口的太阳能产品以低于其生产成本的价格在美国不公平的销售并提议对此征收高达 271%的关税此举看似是打击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四个东南亚国家但其本质仍是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做定点打击

作为全球光伏产品制造业的主导者中国有很多光伏企业在东南亚投资建厂他们生产的光伏产品主要通过东南亚转口贸易卖到美国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 2023 年全年中国 854142 854143 两大类目下光伏电池对美出口额仅 1.0585 亿美元而同期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则达到约 435 亿美元美国市场在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数据中所占比重不到千分之三

事实上 自特朗普胜选以来 全球新能源产业就笼罩在关税阴影之下此次美国商务部的裁定就像是一次补刀让国内本来就处于持续亏损状态的光伏企业感受到了更大的寒意过剩产能出清似乎正在成为国内光伏企业活下去的唯一解据东方证券研报指出 在越南有产能的相关中国光伏企业出材清销税率大多在 50%以上

在此之前反补贴出财结果已公布国内主要光伏企业的反补贴税率为 0.81%至 8.25%

实际上这并非美国第一次对中国光伏产品征税早在 2012 年美国政府就曾对中国光伏产品开展反经销反补贴调查加征高额关税证实这一举措促使中国企业绕道至东南亚设厂美国进口光伏组件的主要来源也从中国变为了东南亚而此次调查是应美国太阳能制造商联盟贸易委员会 4 月提交的请愿书该组织代表公司均是美国本土注册成立的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韩华新能源在马来西亚的分公司却被定性为没有倾销行为制裁背后的目的呼之欲出胡秀 ESG 组曾与多位行业人士进行交流大部分人都认为特朗普上台对中国新能源产业是利空

在上一任期中特朗普于 2017 年与中国开打长达数年的贸易战具体到新能源产业特朗普在 2018 年加收 201301 关税后者在拜登任期内又有了一定的升级中基环与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双碳专家王磊明向胡秀表示在拜登任职后期虽说颁布双反政策以对绕道东南亚的中国光伏产品征税但却留有豁免期这样的口子但特朗普上台后这种空间大概率不存在了

根据美国商务部裁定流程来看在此次出台之后还需要五个月再进行二次裁定最终经由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通过才会发布命令开始实施

胡秀 ESG 组认为 虽然国内光伏企业能否继续对美出口这一问题看起来还有缓冲可能 但其希望渺茫一方面 由于特朗普对于关税的态度强硬 美国商务部的裁定大概率会通过另一方面 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六名委员中 有四名委员均由特朗普任命而来另外两名由奥巴马任命的委员在特朗普任期也没有出现替换现象 因此中财结果也不乐观

一个核心问题是美国为何急于做出对中国光伏企业的裁定回溯历史无论是拜登或特朗普他们都在强调所谓的制造业回流这一阳谋被写在美国太阳能制造贸易委员会官网上如果所有美国开发商在国内采购 55%的太阳能产品那么到 2035 年太阳能制造业将为美国带来 90 万个就业岗位然而

官网上所写的另外一句话依赖外国光伏产品供应将会增加本国能源安全的不确定性可能更能解答问题就在外部环境堪忧之际国内光伏正在经历阵痛期据经济观察报报道 12 月 5 日举办的中国光伏行业大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博华展示了一组令人无奈的数据 2024 年前三季度 121 家上市光伏企业中已有 39 家出现了净利润亏损当然

这轮光伏行业波动造成的企业亏损面正在持续扩大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发问行业普遍失血 毛利率极低几乎没有利润这种情况下我们拿什么资源去创新如果企业都在自杀式竞争明天谁能扛起行业的大旗曹仁贤表示现有企业低于成本价投标这就是自杀式行为这些企业为什么要这样投标是想把别人逼死还是认为这是最后一波

曹仁贤的一番发言发自肺腑此前行业恶性竞争甚至导致有企业低于成本加强标后来协会表态将和各市场参与方一道关注最新招投标结果并将积极探讨通过行政监管和法律裁判解决问题的可能这背后折射出了国内光伏业的艰难处境因为

一位光伏产业分析师告诉虎秀 在 2020-2022 年 光伏景气度最高的时候 上游环节硅料紧缺卡脖子 产品价格疯涨从底部的 57 元每千克涨到了最高点的 307 元每千克但随着 2023 年新增硅料产能的释放 硅料价格持续下跌根据 PVInfoLink 数据 2023 年硅料价格大幅下滑超 70% 并传导至硅片 电池片 组件等环节

才半年不到光伏产业就从净利润翻几倍的涨走到了全行业一起恶性竞争亏钱的境地

产能过剩当然是导致行业恶性内卷的直接原因数据显示 2024 年一季度国内新增装机量 45.7GW 同比增长 36%组件出口 67.6GW 同比增长 33%国内前 15 大组件企业出货量 111GW 同比增长 47.5%但光伏组件价格已经连续下跌了一整年其结果不言自明

此外 全球光伏产品需求增速的放缓也是导致国内企业恶性竞争的重要原因光伏前四大市场分别为中欧美印除开中国市场内部竞争激烈以外美国与印度市场贸易保护主义严重 增长潜力有限而据东方证券研报预测未来三年欧洲新增装机量为 63.1GW 67.2GW 73.1GW

欧洲市场未来装机量的增长也陷入了瓶颈无疑过剩产能出清正在成为国内光伏企业活下去的唯一解正如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生在中国光伏行业大会上所指出的兼并重组是真正有效解决的一个根本性手段

中保深认为 兼并重组 首先 技术标准要提高 质量标准要提高 这样 让真正有技术 有质量控制能力 能够高效运营的企业来牵头 对市场中的资源进行整合此外 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只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企业才能不断研发升级 其他企业要用合法合规的方式来获得技术

虎秀庙头研究员董必正认为如果稳组件价格被很好的执行控硅料能耗的政策被证实那么行业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有望缓解这将有助于推动行业盈利周期的改善目前光伏行业集体性亏损体现在低于成本的价格高开工率上随着组件价格的起稳供给端的收缩光伏产业链的价格将集体回暖此外不少光伏企业的开工率也将下调这样一来光伏企业的亏损将会收窄

董必正认为光伏企业的业绩减亏有望出现于 2024 年四季度这也就是盈利收窄的拐点而无论是兼并重组还是稳组建控规料留给光伏企业的时间都不多了内忧外患的中国光伏是否会被特朗普摘走果实只能说特朗普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却可能不会如他所愿

细究看来与中国上下游完备的产业链不同美国光伏产业链建不成的原因是成不了体系王伯华认为美国光伏发电站运行及配套成本较高同时该国上下游供应链配套并不完善据美国太阳能技术办公室报告 2020 年美国制造硅组件的成本比中国高出 30%至 40%

其中劳动力是造成成本差异的主要因素劳动力占美国制造总成本的 22%而中国仅占 8%此外由于供应链存在缺口进口成本也是美国制造成本增加约 11%由此可见中国的光伏产业链并非说替代就能替代背后需要的不仅是政策的长期扶持还有配套产业链的建立

唯一不确定的是特朗普在大权独揽之下是否会定向开闸放水不考虑本国通胀死回复燃的风险以极大代价补贴本国光伏企业生产因此未来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当下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即过去几十年所依赖的全球化路径正在面临极大不确定性而学会适应是中国所有国际化公司在未来的生存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