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小店的1平方米,能容纳什么?可以是一张餐桌,两把椅子,也可以是一座小小的图书馆。
在昆明“慢飞天使烘焙坊”里,姚娜为“飞得慢一点的天使”们点亮的希望;在河南农村“微光书苑”中,李翠利坚守十七年,用书籍为乡邻打开的窗户。
近期,在河北、河南、江西、陕西等省份的20家县城小店里,新添了一个放置“1平米书架”的阅读角落,面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书籍借阅。
他们为什么愿意拿出时间和空间,去做这些看起来很“慢”、很“小”的事情?1平米的书架,究竟能承载多少梦想和改变?
本期《会友镖局》,我们邀请了网商银行公益小店项目负责人陈磊、1平米书架的原型人物李翠利、助残小店店主姚娜,以及媒体人曹林,一起围坐畅谈。
欢迎收听本期节目,走近这些小店,聆听普通人的不凡故事。
👩本期人物
· 主持人:听听
· 网商银行公益小店联盟负责人:陈磊
· 河南内黄县微光书苑创办人:李翠利
· 昆明力行儿童发展支持中心,慢飞天使烘焙坊店主:姚娜
· 前资深媒体评论人,现大学教师:曹林
02:23 四年微光,看见普通人的力量
从帮助街边做好事的小店开始,覆盖了抗癌厨房、助残小店、爱心套餐、乡村服务点等多种类型,累计帮助1600多家。这不仅是资金扶持,更是希望通过分担公益成本,让小店活得更好,从而帮助更多人。数字背后,是普通人守望相助的动人图景。
05:57 慢飞天使,用爱守护慢慢飞翔
姚娜作为特殊孩子的母亲,她深知心智障碍青年就业的艰难,也因此萌发了为他们创造价值、有尊严生活的想法。从康复中心到烘焙坊,十年间帮助近200名孩子。“你未健康,我不敢老”,这份深情背后是巨大的付出与坚持。公益小店的加入,不仅带来了物资,也带来了“1平米书架”的精神食粮。
12:26 乡村书院,点亮阅读的十七年坚守
目睹乡村文化生活的匮乏,到决心“种上庄稼”对抗荒芜, 李翠利大姐用十七年时间,克服盗版书、资金短缺、他人不解等重重困难,为乡邻点亮一盏阅读的灯。在最艰难的时刻,网商银行“分担公益成本”的支持,让她感受到了被看见和托举的力量。
23:03 超越爽文,看见真实的托举与价值
现实中的公益并非“霸总剧”式的从天而降,而是普通人之间一点一滴的“托举机制”。社会的进步,是让很多人都做一点点。讨论延伸至如何定义成功与价值,尤其是在看待特殊群体和乡村孩子的成长时,强调过程本身的影响力,以及“虽然渺小,但独一无二”的内在价值。
33:01 1平米书架,方寸之间的善意流动
“1平米书架”项目应运而生,从构想到落地的故事,即使只是1平米,对小店也是宝贵的空间。从河南的餐饮店到陕西的家电店,再到内蒙古的草原民宿,书架如何融入不同场景,满足社区居民的阅读需求,汇聚起超出想象的参与热情和善意。
40:00 有温度的银行,公益的初心与边界
面对“企业做公益图什么”的疑问,公益小店项目不考核业务指标,核心是希望传递“有温度的银行”这一认知。嘉宾曹林进一步阐释,企业的价值输出不仅是产品,更是理念和价值观。做公益本身就是价值所在,是关心众人命运并相信其与自身相关的体现。
43:29 迭代与共建,公益生态的持续生长
回顾公益小店四年来的发展,从最初找到散落的店主,到联合爱心企业提供物资,再到关注精神需求(如拍摄微电影),以及平台合作扩大影响力。“1平米书架”的出现,将公益边界拓展到更广泛的阅读人群。
51:20 从心结到梦想照进现实
李翠利尝试过推广“微光书苑合作店”却因个人力量有限而中止,而“1平米书架”的出现,恰好实现了她未能完成的梦想,让她感受到被专业力量支持和推动的欣喜。
54:23 未来之路,让书架更厚重
对于未来,个性化书单和店主的意愿的非常重要。而加强与大学的联动,不仅是书单,更可以开展线下活动,让书架成为连接知识与社区的媒介,实现长情的陪伴,让内容更有深度。
67:41 以灯传灯,终至万灯皆明
从“看见更好的世界”到“找到更好的自己”,再到“书架虽小,有世界的重量”,共同的期许是这份微光能够持续传递,正如那句“以灯传灯,终至万灯皆明”。
关于【网商银行公益小店联盟 & 1平米书架】
网商银行公益小店联盟成立于2021年5月,旨在发现和帮助身边“做好事的小店”,覆盖抗癌、助残、爱心套餐、乡村服务等多类小店。通过提供扶持金、物资捐赠、店铺改造、媒体报道等方式,分担小店公益成本,助力其可持续经营。截至目前已累计帮助超1600家小店。
“1 平米书架)”是公益小店联盟于2024年发起的项目,联合新华书店总店等伙伴,在小店内开辟1平米空间设立免费书架,让阅读走进街头巷尾,服务更广泛人群。项目致力于发掘小微力量,传递阅读价值,构建社区文化空间。
运营:狐狸
更多节目信息,欢迎关注小红书:会友播客
添加小助手微信:huiyouhz,可以加入听友群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