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欢迎大家回到这期我的节目 这期的简单讲两句我承诺给大家在小米苏奇 Ultra 之后聊一聊小米 复盘一下小米当然不是讲这个产品 主要讲的是雷总的势能和小米的方法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现象前两天有一个微博上汽车博主就发一条微博问说这个雷总或者小米在这个手机好像有这么屌吗
当然他的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前台词意思是觉得过去小米在手机行业也没有那么的强势怎么到了汽车行业就这么大杀四封我相信听到这个问题我的屏幕前面或者说音频节目前面的所有的听众观众都知道答案很简单就是你们太菜了你们太弱鸡了雷总过去在手机行业的对手是谁是华为最起码也得是 Obovivo 这样从段永平的认知从步步高这个
酒精沙场的身经百战的这样一个国民级的这个电子产品的品牌生长出来的这两个手机品牌跟你们能一样吗你们经过什么大战不都是
跟在合资车企背后面这么多年一直也没打过什么翻身仗的这样的一些人这样一些公司跟雷总肯定的这个时候一下子这个差距就体现出来了当然我不是为了去录这个节目去第四传统车企第四合资第四过去汽车行业那些种种的现象我只是要从新势力的角度去
重新讲一讲重新理解一下这个雷总或者小米机种汽车行业的影响首先讲说过去新知识这三家未来小鹏理想他们虽然身上已经自带着一些小米的基因比如说
对于理想来说其实就是小米早期的这个单款爆品的这个方法论对吧然后对于小铜来说就是科技平权啊极致性价比啊对于这个未来来说就是呃用户运营对吧粉丝经济参与感这一套但是他们在雷总入局之前啊从认知上啊并不是特别的清晰说啊我这些东西都是小米身上的长板啊
都是从小米身上的小米的方法当中带出来一部分能让我在这个汽车行业中立足更多认为我就是因为我是互联网行业出身的人对吧我相对来说就是有这些先进的这个方法先进的经验
而实际上等到雷总真正入局的时候他们会更清晰的意识到我之所以过去能取得那么一些成绩就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些优点都是小米也有的甚至小米在这个上面它的长版是更长比如说我们说这个爆款的方法理想当然很厉害从 25 万到 45 万他用一个车身演化出了这些类似的车型占这么宽的一个价格取件代
对吧那小米雷军就可以做得更及时他从 20 万一直到 80 万就是用一个车身形式
对吧衍生出来这些车型能覆盖这么大的价格段那就比你更厉害对吧它的长版更长那性价比就更不必说了这个极致的性价比和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这就是小米一直一贯以来的这个方法论对吧它不仅仅像小朋友可以在 20 万 30 万以内的这个价格去追求性价比它甚至可以到 60 万以上它还可以去追求性价比那这个确实功力是在你之上然后粉丝经济对吧啊
参与感这些东西这是小米看家的这个本领那未来的这个粉丝的势能未来的粉丝的口碑跟小米入局之后的小米比那肯定是不能同日而语所以说这迫使新世纪三家
去思考一个问题外界也会有很多这样的疑问说那小米入局之后对于你新势力来说是不是一个利空就是你的优势是被稀释掉但是我是完全不这么看问题的为什么你其实不能把当做把新势力跟小米之间竞争认为这是一个游戏其实不存在这样的游戏真正的游戏只有一个就是新的汽车行业的生产力和老的旧的汽车行业的生产力之间的这个斗争新势力过去三家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
是他们在面对传统守旧势力的时候他们是能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他们去打这种歼灭战的时候就动力不足就是要亮刀子的时候当你把对手逼到墙角对手亮刀子的时候你发现新势力在这个时候
有点不行了有点有点这个力使不上劲我举个简单例子比如说理想买了一辆车他确实是一个很具有革命性在交互上面在产品的定义上面是有非常唱长板的这样一台车如果说你给一台一个完全脑子里没有任何呈现的这样一个外国人去看这辆车他们觉得很惊艳但你在中国市场你就把对手逼到墙角了对吧你动的蛋糕太大了那
当对手反扑的时候你在舆论战方面你就发现你跟小米就完全没有那种等同的经验甚至理想最近他在向小米致敬的时候就特意提到了说理想在遇到这些舆论困难战的时候
就是李强在遇到这个舆论上的比较困难的时候其实小米那边给了很多的建议因为小米搞了这么多年这种事情都司空见惯了对吧这只是一方面更多的在于说在整个汽车行业它过去传统上以国外的厂商品牌以国外的标准为尊的时候它搞了大量的这种玄学的东西到底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它不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性能指标
它是有很多说不清道明的就是营造出来的一些高级感什么豪华感你都没办法拆解成指标无论是你的所谓的过弯性能你的加速性能还是说你的所谓的舒适性豪华性你的悬架为什么这个样是好的那样是不好的对吧它有大量的包
包装成汽车文化伪装成汽车文化的这样的一些所谓的软实力的投射而新势力去面对这样的东西的时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你举个简单例子比如未来推出一款豪华车那就跟小媳妇去建工谱一样被横挑鼻子竖条眼这是很正常的但是雷总来到这个战场首先他本身的过去的经历就更能说服人第二他用了一整套方法就用你们的规则打败你们
我就上赛道我就去纽北我就直取那个传统骑车行业里面最高的那个赛场最高的那个殿堂让你无话可说让你鸦雀无声对吧这其实就是小米跟雷总他身上的势能所带来的一个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其实就相当于说是在两军对垒的时候就新势力已经有些力不从心的时候雷总带着一波生力军过来然后就摧毁了旧势力摧毁了旧势力之后那这个战场上就会有非常多的空间
你都可以去战你都可以切一个西芬市场雷总不是一个赢者同时的人从来不是在手机行业也不是在过去互联网他也不是对不对他不是那样一个赢者同时的人
因为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小鹏最近要推 G6 G7 G9 三款车很多人说小米的速气已经卖这么好预期这个 SUV 马上也要出卖的会更好那你小鹏怎么办实际上你看雷总他 25 万以下基本上他的 SUV 是不太可能会碰的那从 25 万以下这个空间里面 G6 G7 G9 其实都可以找到一个狭窄的价格带甚至于包括到下半年会出的这个 P7 的换代车像小鹏的 129
那很多人说想苏七这么强势你怎么办那其实你看雷总在他卖的最好的这个苏七 pro 和苏七 max 中间他有八万块钱的价格空间价格带对不对实际上这个价格带其实就给了 129 一个非常好的闪转腾挪的空间
所以其实还有一些例子还有一些视角也能看出来小米和新世纪之间的差距比如说你会发现新世纪几家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他们身上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长板会比较长这个长板比较长怎么去体现就是说他们团队当中都会有一两支队伍就比较强你比如说对未来来说就是换电
New Power 这支团队是比较强对小鹏来说过去的这个在支架上面的优势一直延续到现在三电支架产品定义是最近是追上来的而理想是产品定义一直都很强后面支架他不短板也追上了第一梯队所以他们的拥有的优势都是一个所谓的局部优势这是大家要看到这个局部优势的背后其实是人才优势就是他们无法像小米一样吸引到那么多顶级的汽车行业的人转投到新势力当中
反而就是也可以去挖他们的人把他们的优势团队里面人挖走所以这个中间就是战争的本质最后其实是人跟人的竞争所以当人在人这个微观层面上无法取得根本性优势的时候你其实很难去战胜对手的对吧而且还要觉得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就是汽车行业虽然有非常多的人比如像王凤英像胡正南对吧他们是汽车行里面非常优秀的人他们的加入对一家公司来说有时候会起到一个
扭转乾坤的这样的作用但是我称这些人为所谓的雇佣者首先雇佣者第一个他的特点叫稀缺就不是说你随便在汽车行里面找人他就是能达到胡正南和王峰英的作用对不对王峰英当时出来进入这个自主择业的这个市场是一个非常机缘巧合的机会就不可复制的所以小峰很幸运那个时候获得了这样一个机会你今天很多人比如说很多的未来的粉丝说我们的王峰英在哪里
你现在就能找到王文英跟胡志南这样的人才吗这很难的第二点就是所谓人才的密度他不是整件只整批的优秀人才来加入汽车行业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在这种牛逼的雇佣者周围还有很多平庸的人而这些平庸的人他平庸都算了他平庸的人聚在一起他像一个病毒一样会侵蚀这个新势力相对来说本来比较健康的集体最近比如说小鹏那篇接受晚点采访那篇稿子很多人都看到了
就那篇稿子穿透力是非常强的他不是说像过去一样在财经汽车行业大佬圈子里面或者从业者圈子里面去传播他已经深刻的影响到非常多的购车者就很多购车者看到这个小鹏的这个故事就会深受其打动然后甚至于包括一些不买车的人他都会看到这篇稿子里面的很多碎片性东西他通过一些短视频通过一些切片通过一些摘抄他们也看到了
这篇稿子很多人看到说何小鹏一个企业家你被下面这么多人骗对吧这些人扭曲了这家公司的信息环境然后影响这家公司的执行都觉得不可思议你是大权独揽的人你怎么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实际上因为这篇稿子晚点团队的同学我比较熟悉
然后小鹏的团队的同学我也比较熟悉我大概知道这篇稿子整个的他的酝酿和最后写作的过程我跟大家说实际上这篇稿子还藏了有些事情比这个稿子里面写出来的更加离谱更加的匪夷所思多的我不敢说我只敢讲一个例子我就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是说何小鹏发现了一个高管 A 钱然后把证据甩到他脸上问他质问他为什么会干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要辜负我的信任
这个高管会非常直白的告诉他汽车行业就是这样你们就是这么做事的怎么样你能拿我怎么样就是已经离谱到了这个程度所以大家知道当一家新势力车企他通过早期的一些积累早期的经营获取了自己的做了自己的第一款产品然后获得了市场认可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们会从汽车行业里面去大量的找人充实自己的机体而这个过程当中
如果你不像小米那样有自己非常强的组织有非常自己非常强的价值观有非常强的这种过去一直以来形成这种战功战功文化这种兄弟文化你不会你没有办法把他们小米化你反而会被他们传统汽车化就是你这家公司你看起来是个新势力但你的肉身你的毛细血管你的骨头已经变成了一家传统车企了
你用一架传统车骑这样一个身体虽然你的大脑可能还是新势力的但你的身体已经变成传统车骑你去跟传统车骑打你未必能赢啊对不对所以这个其实是新势力的三家一定要非常深刻的理解的一件事情就是雷总过来首先给了你一个教科书
让你可以跟着学对吧第二就是给了你面镜子让你能照出自己的不足照出自己的问题所在所以而且最后最重要的是他雷总清理出了像清理出一个战场像一只尖刀一样插入旧世纪的心脏清理出来一个战场
所以给了你们巨大的市场空间所以无论从哪个方向看短期可能有一些优势的稀释长期来看绝对是利好对吧好这个这第一份讲完之后我们开始进入第二份我当然不是说听完我第一部分的人可能会产生一种感觉就是哦老编你讲这些东西是不是讲这个旧势力的丧钟已经敲响了对
对吧但是我觉得不能这么看因为就像我刚才说王峰英也好胡春南也好汽车行业的传统行业当中是有一些优秀的从业者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坏人千万大家不要有这种想法只是说那样一个环境凑到一起会让大家平庸的那一面被表现出来进取的那一面被消失在这个环境待的久的人他会退化
但实际上汽车行业曾经也像今天的雷总像今天新时一样也是猛人辈出的这个行业我讲一个简单的例子你看我这个书柜上面它有一排书都是像丰田本田大众通用保时捷他们的创始或者不是创始是某一个时间段拯救之家企业的企业家他们写的自传或者传记
对我很骄傲的说这些书我买的是比雷总稍微早那么一点点对因为因为在雷总宣布要造车之前我就开始尝试做一些汽车行业的那种跟着一些新势力们做一些汽车行业的那种所以说这些书我买的比他早一点点呃雷总这些书其实都看了所以说我有一个暴论去讲啊
雷总这次能有这么大的势能产生这么大的现象一个核心的原因在于他不仅仅是把互联网的方法论带到汽车行业他也把汽车行业过去曾经辉煌时代黄金时代的一些方法论也学习了也使用了比如说就简单的两个例子就是本田宗一郎和这个皮耶希
这两个创始人本田是一个后发先知的企业就是他造车已经比日产跟丰田要晚非常久非常久二战之后才开始造而且一开始造了摩托车那他是怎么实现改变大家的心智会让大家让让大家认同本田精神认同本田的产品呢就是通过比赛这
就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赛事他把一支队伍从无到有的建立起来自己身先士卒去参与比赛通过这个打动了无数的车迷不仅仅是日本的年轻人是全世界的年轻车迷对吧他是 GDM 精神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
然后第二 PSC 他在八年代接手奥迪的时候奥迪其实是一个烂摊子但是这个时候他做了两件事留下了两个非常重要的产品到今天仍然为大家所津津乐道一个是奥迪的 Quattro 一个是奥迪的 TDI 他柴油发动机这 Quattro 的
这个使用夸臭搭载的夸臭技术的这个奥迪的赛车在 80 年代其实是大杀四方在各种各样的赛事上大杀四方而且还孕育了非常多传奇的车手它就是一个典型的汽车不仅是汽车汽车是一个 IP 汽车是一个文化当你把汽车当作一个 IP 跟文化去运营它的那个内在的故事会吸引非常多人这个是让奥迪重新躋身到 BBA 这个序列当中的
非常重要一点包括后面我们很多人在很多车评人在聊车的时候喜欢津津乐道的说当年那个奥迪的那个拉飞机
就奥迪把一架一架飞机一架大飞机在这个机场上拖动了应该一百多米吧两百米的样子我记不清那个数据因为不是一个很资深的车名我就记得这个事情当时那辆土瑞搭载的是一个 TDI 的柴油机就 TDI 柴油发动机和这个 Quattro 技术都是皮耶锡它作为这个保时捷皮耶锡家族的中兴之主对吧
所以他其实在他那个年代也用了非常多的这个企业参与赛事去秀肌肉形成技术图腾然后在辐射下面的一般的产品这样一条路线实现了这个奥迪的你不能叫弯道超车只能说奥迪重新回到了他想要的这个豪华车的序列当中所以这两个故事是传统车企的故事我讲这两个故事来讲什么雷总他其实今天做苏奇奥特用的方法论他并不是什么特别细节不是只是互联网基因的企业所独有的
就汽车行业过去的这个黄金时代猛男辈出的时代其实也是这么玩的所以他其实给什么给传统车企的一个一个转型的经验一个转型的方法并不说传统车企就可以坐以待毙了传统车企运营运营得当也可以学小米因为我最近发了条微博我说我的一个小预测是在未来一段时间会发现各家车企都会开始一个创始人主导的一号工程
这个一号工程会回答这个核心问题就是我们的苏 7ultra 在哪里而下面其实就有评论说那你的这些创始人是雷军吗意思言下之意就是说你的创始人不是雷军你就做不到这些我对这个观点是质疑的我认为是目前所有的车企不管新旧只要创始人还在一线创始人还在还年富力强他就一定能够实现按照雷军的这个方法去转型他是可以学的
害怕的是什么害怕的是创始人已经淡出了已经不再一线了那么你指望这些下面的职业经理人给你搞转型我说句不客气的话那无非就是从沉船上往下搬东西对吧他不会当创始人参与和创始人不参与的时候这家企业的精神面貌这家企业转型之中完全是两个样子所以我觉得皮耶锡的故事也好本田宗一郎的故事也好其实传统行业传统汽车行业的人传统汽车行业的创始人
可能比雷总更熟悉对吧像尹同学说再学丰田一百年对吧像吴建军长城的吴建军他也是自己特别喜欢开车开着各种各样的车你说他们有没有能力按照小米模式按照雷俊模式实现转型我不认为不存在这种可能性我认为这是非常顺的非常理所当然只要下定决心创始人身先士卒到一线去完全可以按照雷总的方法论来
所以他其实你大家听到这两部分就是对于新势力来说小米是教科书小米是镜子小米是这个对抗旧势力给新势力打扫战场一把剑刀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对于传统车企来说只要有创始人在只要创始人精神在创始人还愿意到一线去也不是什么问题
所以小米的苏 7Ultra 的成功我觉得对这个社会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激励它并不是一种碾压让人觉得很绝望我不行不是的我觉得一定会激起很多车企的斗志让这个车企觉得大有可为所以这是我认为雷总身上他最闪光的部分
就我自己个人也是从去年小米苏奇发布会到今年小米苏奇奥述发布会这一年我认为我自己的精神还是很受雷总的感染所以忙了非常多的事情其实之前的想法是躺平的对这是第一点最后我要说第三点就是我自己是一个你可以说是个资深米粉但是我自己觉得自己对雷军和小米的研究还是比较
怎么讲你不能叫非常深刻至少说是非常深入的就是我能理解非常多的事情或者说观察的视角足够长我其实对小米目前的这个状态是有一点点担心的为什么就是说实话小米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打过这么顺风这么富裕的仗对吧富裕很简单就小米的今天的市值已经高到一个雷军从来没有想过的这个高度了
据我所知我一些打听的一些八卦确实雷总问过一些基金投资行业的从业者就是为什么你们觉得为什么小米现在能涨这么高当然一方面有谦虚客气的成分但是我觉得对于雷总来说可能他自己心里也在想为什么股价突然就涨这么高
所以这其实凸显一个事情就是雷总他过去一直在单兵作战一直在一个比较困难的环境下作战我之前讲过很多人会理解华为打仗的方式是一种类似于解放军在解放战争当中的这种作战的方式大兵团的作战火力非常的集中对吧
非常猛 歼灭敌人的时候也非常的有效率高效而会认为雷总就是雷军的打仗的方式没有深刻的理解其实我在讲雷总其实也是解放军但是他呢是苏域那种打法或者说在更早期的时候他类似于红军小米家步枪的这种打法
就为什么他这样打并不是因为他不想像余承东像华为那样打仗是他没有这样的资源所以现在问题就来了就当雷总获得这样的资源之后他能不能适应从这种大神仙仗到这种大阵地战大规模城市歼灭战我是稍微有一点点顾虑因为过去从来没有这么富裕第二点就是顺风局太顺他今天小米的势能雷总的势能他建立在几个条件上大家就仔细研究一下仔细
编析一下第一个就是前所未有的政策上的配合政策上的支持因为过去雷金干的事情其实就是你自己在市场上扑腾没有很多政策官方意志层面的支持而这次就不一样雷总确实获得了非常大的支持包括这次小米苏 7Ultra 包括小米苏 7 出来之后舆论环境这么好
当然一方面是确实小米跟雷子多年的积累势能和经验都到达这样一个程度另外一方面我觉得对手在这次这些关键的时候也不敢下重手当然这个东西就不能深了大家自己能感觉如果是长期观察小米的同学我觉得是有这种感觉的然后第二个就是说
整体社会的情绪从之前过去对所谓的资本家对企业家没有那么友好变成了一个对空前的对企业家资本家友好而雷总正好在这个转换的时间段给推出了小米速气那这个社会情绪会不会有什么变化我觉得这是一点然后第三点其实是雷总雷军或者小米一贯以来他的方法论这种高居高达的方法他建立在一个条件就是行业处在
巨大的变革期新势力新的生产力新的产业链代替过去的传统的老的产业链老的这种产品它在一个 20%到 50%渗透的过程当中所谓的还是前半段和后半段初期它有没有可能性说经过了一年两年三年之后小米跟雷总的优势它在退化就当大家都学雷军之后
就像我前面说的新式也可以学传统企业也可以学大家都学都补齐短板之后小米的市能会不会退化我的感觉是会退化
但是这个事情就事在人为嘛我之前常常总结叫雷三年小米的头三年会非常的猛第四年会出现一个分化大家看小米手机其实也是这样小米之前做游戏做电商都有种类似就是首战没啥问题你让他打一些神仙仗也没啥问题长期的坚持打长期的战争是有一些不足的而且现在牵涉到一个什么问题呢我刚才讲政策舆论都非常的顺都非常支持都有利于小米
但是汽车行业它毕竟呢它是一个跟国际民生相关度非常高的比如今天我们看华为为什么不能造车为什么这么多的传统车企国企要把品牌塞到鸿蒙制型里面让鸿蒙制型这个优势长板或者这个独特性稀释的非常严重在用户心智层面会造成巨大的困扰这是我觉得华为未来一段时间尤其是余生中自己要解决的问题那这个就是汽车行业它是这样的就是你这个花开
开的好那后面政策确实会对你是有要求小米去年不到 20 万辆今年我觉得肯定 40 到 50 不成问题这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估计了我们只是说这个数量级嘛然后明年大概会冲击 100 万它的增程呢两个车型出来之后这个增长曲线我觉得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问题是到 100 万台之后呢
之前地方政府会给你如此大的支持对吧是在于他地方政府要补齐这个汽车工业的短门之前他北京的汽车工业在外部冲击下确实是有些问题的但是等到你的这个产能真正到了一百万台以上了那不仅是地方政府是中央层面的吧宏观调控层面他就要对你有要求你要扶贫你跟华为一样嘛你是要扶贫你要带带小兄弟们带
带来这些伟大难掉头的这些这些共和国长子们都是有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说小米自己的优势势能也一定会被削弱像今天华为
背上了这么多负担之后一样的所以这个其实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你确实你过去小米当然我们讲过去小米没有获得这么这么大的政策方面的扶持那今天你获得了那他一定也是有需要有东西去交换的对不对这是你从一个纯粹的商业人物变成了一个所谓有社会责任感有社会影响力的企业家他必定要经过的也不只是无法避免所以整体上来说呃
我觉得是会在未来一两年时间会有一些转折跟变化的就是米粉们也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但是总体上来说到最后我要做一个总结就是什么前两天其实有一个媒体行业的朋友就来跟我聊就也简单的我想聊几句他意思就是说雷总现在是不是被过分神话了对吧就这种所有舆论一致的追捧
对吧 媒体一直的追捧是不是让他就没办法去思考下一个阶段真正会发生的事情了我是这么看这个问题就是雷总这么多年他的方法论大体是比较稳定他的学习能力很强他进入一个行业学习能力很强对吧 他学什么像什么做什么是什么但是这个方法论他作为他个人层面的方法论是比较固定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
在之前对于企业家对于资本的扩张有了那些成见之后我们今天大部分的人还是比较热情的拥抱雷总的热情的拥抱小米就是因为他这些年就是我说雷总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他虽然是企业家他虽然是公司老板但是他下地干活他整套这套方法论其实是很多年没有什么变化你今天也不要奢望他能变雷总已经 55 岁了
对不对而且他自己自我定位小米汽车是他创业的最后一站了所以你不可能指望他变成另外一个人变成新一代的企业那种思维方式跟认知方式是不可能的据我所知应该是在这轮 DeepSick 大火之前梁文峰就应该跟雷总好像见过一面据我所知还是见了一面而且梁文峰也把雷总形容为他自己的偶像
作为做企业的一个偶像但是你确实能够想象一下当这两个人见面的时候它其实确实意味着两代企业家的一个交接就是我们未来的中国的科技行业的大道可能不可能再像雷军这样做事了它可能更像梁文峰那样通过专注通过热爱通过在做一个别人从来不干的事情别人还没有发现的事情或者别人认为还完全做不到的事情对吧雷总的能力在于当这个事情已经被印证是对的时候他把这个事情用最对的方式做了
但是当我们还不知道什么事情是对的时候在完全在一个真空当中去在黑暗中去摸索的时候
那可能这是下一代企业家们的使命这不是雷总的使命所以我们不能寄望说雷总连他再去出现这个变化雷总突然变成了一个他平时什么也不忙什么也不干但是他就在仔细的琢磨着一个事这个事可能 20 年之后大家才看到它是什么事那这不是雷军干的事情所以我们现在可能看到 55 岁的雷军还在以一种非常健康非常能动的非常有活力的方式在
在继续着做雷军本人这件事情我觉得还是很幸运的我们要珍惜这件事情好吧这期其实拉一拉的讲的蛮长的我相信大家是能听进去的因为内容还是内涵还是比较多的我们下期再见吧好吧我们下面还会接着这个路从小米到极客未来小鹏理想锐平系列还会继续下去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的简单讲讲剧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