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莎老师讲机器人之机器人公司Carbon Robotics破产倒闭 欢迎收听丽莎老师讲机器人,想要孩子参加机器人竞赛、创意编程、创客竞赛的辅导,找丽莎老师!欢迎添加微信号:153 5359 2068,或搜索微信公众号:我最爱机器人。机器人公司Carbon Robotics已经进入了破产程序,并开始出售资产,包括5个已完成的、功能齐全的 KATIA 机械臂、软件源代码、测试设备和一系列专利。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同时开发硬件和软件,生产协作类机械臂。曾入选2016年《机器人商业评论》机器人技术全球50强,与ABB、发那科、大疆等位列同一榜单,还是2016年CES消费电子展机器人竞赛的决赛选手。Carbon Robotics生产的是世界上最便宜的工业机械臂:别家两万美元,他家KATIA两千美元——只有十分之一,极致性价比。而且不止价格友善,功能还很丰盛。KATIA可以做3D打印、会做激光切割、也能按照你设计的图案,给蛋糕裱花。除了“开箱即用”的能力,人类还可以自己定制新的任务,训练这个机械臂去做,30分钟就能训练一项技能。一句话形容这样的公司和产品:硬件便宜,软件智能。公司看起来前途无量。然而万万没想到,如此能力的Carbon Robotics,却忽然被曝“死讯”:资产出售在即,官网也不见了。曾经名噪一时,要做机器人领域苹果微软首轮投资到账的2016年,也是Carbon Robotics曝光度最高的一个时期。当年年初,团队站上了CES——全球最大消费电子展的TechCrunch硬件竞赛场,并一路杀进决赛圈。与此同时,还入围了CES最佳初创公司的决赛圈。他们的梦想也非常动人,情怀满满:把机械臂做到像电脑那样普及。而且Carbon Robotics不止有口号,还有具体解决方案。他们从解决既有机械臂三大挑战入手:一是贵,二是难用,三是人机协作中的安全性。Carbon Robotics团队信心满满承诺,自己的产品KATIA,可以同时解决这三大挑战和痛点。首先是价格。市场上的工业机械臂多在20,000美元以上,而KATIA定价2,000美元,十分之一的性价比竞争力,也接近一台电脑的价格,可以更容易走进寻常百姓家。其次是易用。名如其“机”,KATIA的全称叫Kick Ass Trainable Intelligent Arm,意思是“超强大的可训练的智能机械臂”。作为工业级产品,它重仅1公斤,精度半毫米,活动范围1米,支持各种应用。至于可训练,要想让它执行你定制的任务,在末端换上需要的工具,训练30分钟它便能学会一项新技能。怎么训练呢?甚至不用用户会写代码,只要手动告诉它任务是怎样的,就足够了:是不是光看这宣传demo就非常动人了?几乎无门槛,每一个人——会编程不会编程,都可以轻易上手。而且别忘了,他们终极目标是“让机械臂像电脑一样普及”。从工程师到艺术家,都是他们想要覆盖的用户。简直就是机器人时代的乔布斯、比尔盖茨啊。另外,如果想做出更复杂更绚丽的功能,还可以借助KATIA的App进一步实现。除了软硬件产品,Carbon Robotics还希望进一步打造一个开发者平台,就像苹果的App store那样。Carbon Robotics还透露过,通过KATIA提供的各种API,可以大大简化开发流程。在2016年,就已经有800多种开发者贡献的技能了。当然,最后别忘了Carbon Robotics说的机械臂应用痛点:人机协作中的安全。为了让KATIA与人类和平共处,他们开发了一种传感器,还专门申请了专利:它可以从机械臂的任何一点,探测方圆50公分范围里,人类出没的情况。而且也相当智能化,需要人类参与的“训练模式”下,这种传感器会允许人与机械臂互动,与执行任务的状态有所区分。当时从CES到机器人圈,Carbon Robotics真是被奉为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冲进机器人技术的世界50强,自然也情理之中。两位创始人都是实打实的美国精英。均求学于“南方哈佛”杜克大学,大学期间就联手创立了这家公司。并且纷纷中选过福布斯30 under 30。很像Google那两个斯坦福学生创始人的故事。但他们没有复刻谷歌神奇小子的故事,2016年过去之后,Carbon Robotics的CEO虽然还不时露面,直到今年8月也出席各种活动维持存在感,但团队却再没有发表过新技术、新进展了。虽说资金上日渐窘迫,不过Carbon Robotics官网直到消失前,一直显示正在招人,且公司今年7月还和众多企业一起,参加了招聘周活动。那时,并没有显示出“马上就要结束了”的强烈迹象,至少从外表看没有。如今只过去了3个月,公司已经在出售资产,员工人数也定格在了11-20这一档。所以倒得如此轰然和猝不及防,也令诸多业内外关注者吃惊。但长期关注机器人\机械臂的分析师,对此的评论或许能道破症结所在。面对这场破产的结局,IDC分析师的感受是:机械臂的玩法正在改变。之前许多初创团队可以闯入这样的领域,是因为通常会选择软件路线,硬件用第三方模板,生产机械臂的供应商也由此激增。避“重”就“轻”也可以减少团队的融资压力。于是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看重软件、硬件能力稀缺,也成了创业公司的普遍现状。但硬件巨头一旦“醒过来”,市场情况一下子就改变了。近年来,像ABB这样的巨头们纷纷开始推出低成本的机械臂,加之之前涌入的众多比拼性价比的机械臂创业公司,竞争一下子空前激烈。于是物竞天择、行业去泡沫化启动,大家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最终Carbon Robotics这样的明星公司,愿景很好,壁垒却还不够深厚,最终被挤出了赛道。听上去令人惋惜,但相同的命运,其实已经在更加重量级的机械臂公司身上发生过。2008年成立的Rethink Robotics,曾经出产过Baxter和Sawyer两只明星机器人,累积融资1.5亿美元。2018年,公司却在售出2,500台机器人的喜讯发表后不久,宣布了倒闭。而在那之前,Rethink Robotics也曾经是机器人技术的全球50强。他们的机器人同样能和人类安全相处,是协作机器人 (Cobot) 中的战斗机。也正是他们,把协作机器人这个概念,变成了整个行业里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发扬光大。而且Rethink Robotics的创始人,还是鼎鼎大名的MIT机器人教父Rodney Brooks。相比今日倒下的Carbon Robotics,Rethink Robotics有大牛光环、有重金投资,还有已经量产售卖的产品。但仍没能逃脱倒闭命运。机械臂这片领域的生存难度,由此可见。而且也不止是机械臂,整个机器人行业都时常发生轰然倒下的剧情——一路被资本青睐的公司,突然关门。一种叫Anki DRIVE的智能汽车玩具。2013年发布后,一度成为了亚马逊第二畅销的玩具。孕育它的公司叫Anki,自从2010年成立以来,推出的产品几乎都成了热门。比如在2016年推出的另一款产品:Cozmo机器人。手掌大小,傲娇个性,可以和人类交流情感。你和Cozmo玩游戏赢了它,机器人也会“生气”。卡耐基梅隆大学 (CMU) 甚至把它选作教学用的机器人。也一度作为Fast Company评选的2019年度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机器人领域No.1,公司累计卖出了超过650万件产品,年收入接近1亿美元,累计融资超过2亿美元……却在今年4月宣布关门倒闭。当时对外说,因为新一轮融资失败,微软亚马逊等巨头接盘也没搞定,只能倒闭清算。纵观今年倒下的明星机器人公司,或许产品都各有各的亮点,也获得外界认可,但最终真正规模化时,商业化能力却无法支撑技术野心。如今的Carbon Robotics,成为技术和商业能力不匹配名单中的一员,成为去泡沫化里倒下的一员,成为明星变流星的一员。或许未来如Rethink Robotics创始人、MIT机器人教父Rodney Brooks所言,让普通人不用编程的机器人,会永远改变工业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