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丽莎老师讲机器人之人工智能搞垃圾分类,一次只要1.5秒

丽莎老师讲机器人之人工智能搞垃圾分类,一次只要1.5秒

2019/10/28
logo of podcast 丽莎讲机器人

丽莎讲机器人

Shownotes Transcript

丽莎老师讲机器人之人工智能搞垃圾分类,一次只要1.5秒 欢迎收听丽莎老师讲机器人,想要孩子参加机器人竞赛、创意编程、创客竞赛的辅导,找丽莎老师!欢迎添加微信号:153 5359 2068,或搜索微信公众号:我最爱机器人。垃圾分类是今年的一大热词,科博会上模块化智能资源分拣机器人在现场不知疲倦地为观众表演绝活儿——给垃圾分类。不规则的木头、砖头,各式各样的塑料瓶、易拉罐,源源不断来到传送带,正上方的机器人通过摄像头“眼睛”一扫,识别出来物体的大小、特征,“大脑”迅速判断,立即干脆利落地张开机械手,把垃圾抓起,分类放到不同的箱子里。“机器人每小时能抓2400次,相当于抓一次1.5秒。”不论是50厘米长的大块木头,还是10厘米长的小砖块、易拉罐,只要在机器人抓取范围内,分拣机器人都不会“放过”。机器人每次最大抓取重量是20斤。“识别非常难,因为垃圾是不规则、非标准的。做到这些最关键的就是人工智能。从2017年开始,团队就开始研发人工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需要融入各行各业,在选择细分落地方向时,团队选择当时的“冷门”——还不受关注的垃圾分类。通过深度视觉识别技术,不断训练、学习和迭代,机器人逐渐熟悉各种垃圾的种类、特点,识别准确度越来越高。再加上自主研发的高速机器人分拣技术,最终实现一体化智能分拣。“混杂的是垃圾,分开的就是资源。每年拆迁、装修、生活垃圾那么多,填埋和焚烧都面临着难题,将垃圾通过分类实现资源化是必然选择。但现在垃圾分类有不少还依靠“人海战术”,让一堆人在处置线上分拣,灰尘、噪音、人身伤害等工作环境恶劣。还有的是靠传统机械,但同样也存在问题——垃圾太复杂,难以分拣干净,结果只会把一大堆垃圾分成若干小堆垃圾。通过把机器人编组,6个机器人组成一套装修垃圾智能分拣处置线,有的拣木头,有的拣塑料瓶,有的拣易拉罐,有的分拣混凝土,就可实现每年15万吨的装修垃圾资源化精细分拣规模。“远期目标是,能让机器干的,全部让机器干。近期目标是,人只干一点点,剩下的留给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