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杰弗里·辛顿(Geoffrey E. Hinton)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这位深度学习之父的传奇故事,值得细细品味。
我将分享我对辛顿生平和科研历程的理解。他早期对神经网络的研究,一度不被主流学术界看好。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开启人工智能研究,当时的主流学派是逻辑主义,认为通过符号系统和规则能够模拟人类智能。而辛顿却另辟蹊径,坚持研究模拟人脑神经元网络的智能系统——神经网络。这是一种颇具胆识的“虽万千人吾往矣”的姿态。
我理解的神经网络,是一种模仿人脑神经元计算模型。它通过模拟神经元间的连接和交互处理信息,能够自动从海量数据中学习特征,无需人为设计特征提取规则。这就像小朋友学习新事物一样,神经网络通过不断接触数据,逐渐学会识别不同模式。
辛顿的研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早期,他缺乏足够的数据和计算能力(算力),研究进展缓慢,甚至对自己产生怀疑。**在黑暗的隧道中摸索,寻找着微光和机会。**直到2006年,他与学生提出深度信念网络的概念,才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度信念网络能够自动从复杂数据中提取有用特征,解决了神经网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然而,业界对神经网络的认可仍然有限。直到2012年,辛顿的学生Alex利用GPU加速神经网络训练,在ImageNet图像识别挑战赛中取得了碾压性胜利,才彻底改变了局面。这如同雄鸡一鸣,天下大白,深度学习的时代到来了。
2012年,百度敏锐地察觉到辛顿研究的价值,试图高价聘请他及其团队。我当时也为百度的远见和魄力感到震惊。这场竞购战最终以谷歌胜出告终,辛顿选择加入谷歌,这让我不禁为百度惋惜,却又敬佩其在AI领域的投入。
百度的AI布局,远不止于此。 我查阅资料发现,百度在AI领域人才济济,培养了众多全球顶级人才,堪称AI界的黄埔军校。从深度学习研究院的成立,到与谷歌大脑创始人Andrew Ng的合作,再到对众多优秀人才的吸引和培养,百度在AI领域的深耕细作,已初见成效。百度在AI产品上的领先地位,也印证了其在技术上的积累和投入。
辛顿的经历,以及百度在AI领域的探索,都体现了科技发展的长期性和挑战性。数据和算力是深度学习发展的关键,李飞飞的ImageNet项目功不可没。 辛顿对AI未来发展的预测和担忧,也值得我们深思。他认为AI未来可能在智力上超越人类,这既带来机遇,也潜藏风险。
这场由辛顿等人引领的深度学习革命,如同当年的蒸汽机革命一样,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我们正身处新技术浪潮的酝酿之中,值得致敬所有为AI发展做出贡献的创新者们。
池建强,墨问西东创始人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诺贝尔奖相关的话题。今天,我特别想和你分享其中一位诺奖获得者杰弗里·辛顿的故事。 10 月 8 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 202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给约翰·霍普菲尔德(John J. Hopfield)和杰弗里·辛顿(Geoffrey E. Hinton),以表彰他们推动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的基础性发明。
当时奖项一出来,大家都很震惊,物理学奖居然颁给了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甚至连获奖者杰弗里·辛顿自己都表示惊讶。杰弗里·辛顿,后面我们简称辛顿。老爷子今年已经 76 岁,人看起来很斯文,说话慢条斯理,让人有亲切感。在圈子里,辛顿被称为深度学习之父。
今天我来个单口,和你聊聊他的那些激动人心的故事。
#微信:492957378
#公众号&视频号: MacTalk
#知识星球: 池建强·让时间为你证明
#小程序://墨问/Kfjl22yJTJZOxDb(微信搜索墨问)
小宇宙、喜马拉雅、QQ 音乐、苹果播客、微信听书,搜索“MacTalk·夜航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