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中流砥柱,多次在军事上扭转局势,成为太平天国的重要军事指挥人才。他在1857年击溃清军江南大营,1858年取得三河大捷,1860年再次瓦解清军江南大营,解了天津之围,并在苏南建立根据地,为太平天国提供了重要粮仓。
李秀成在太平天国后期功高震主,洪秀全担心他的影响力过大,因此对他产生猜忌。洪秀全封了其他人为王,却迟迟不给李秀成封王,还扣留他的母亲和妻儿作为人质,并一度不准他回京。
曾国藩急于处决李秀成的原因可能有多个:一是李秀成知道太平天国圣库的下落,曾国藩担心他泄露宝藏的秘密;二是李秀成可能劝曾国藩反清称帝,曾国藩怕他进京后说出对自己不利的言辞;三是曾国藩担心押送李秀成途中发生意外,导致李秀成逃脱或被劫。
李秀成的供词存在多个版本是因为曾国藩对原稿进行了大量删改,删除了太平天国内部真实情况、蔑视清军的措辞以及体现李秀成对曾国藩尊重的内容。此外,曾国藩还添加了李秀成畏罪和服软的话,导致后世出现了多个不同版本的供词,降低了史学研究价值。
李秀成在太平天国失败后建议洪秀全放弃天津,带兵突围,进行战略转移。他认为天津城内外粮草匮乏,无法长期坚守,但洪秀全断然拒绝了他的建议,甚至威胁要削去他的爵位。
李秀成在被俘后面对酷刑时没有讨饶,而是痛斥曾国权,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他在整个受刑过程中没有屈服,展现了其作为太平天国将领的坚韧与忠诚。
李秀成最初是太平天国的一名基层圣兵,因做事机敏、沉稳持重,很快被东王杨秀清提拔为右后四军元帅。1856年,他升任地官副丞相,成为太平天国的重要军事指挥人才。此后,他与陈玉成等将领配合默契,屡立战功,成为太平天国后期的中流砥柱。
李秀成在太平天国后期被称为“忠王”是因为他在洪秀全猜忌他的情况下,依旧忠心耿耿地为太平天国奋战。洪秀全亲自书写“万古忠义”四个字赐予他,封他为忠王,以表彰他的忠诚和贡献。
李秀成在太平天国失败后选择回天津是因为他深知自己必须回去辅佐洪秀全,尽管身边的人都劝他不要回去。他认为自己作为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有责任在危难时刻与洪秀全共进退。
李秀成在被俘后写了长达74页、共三万六千多字的供词,详细回顾了太平天国起义以来的各种景象和内幕,检讨了太平天国的得失,并流露出启祥之意。他在供词中表示愿意帮助劝服部下投降,但曾国藩在呈给朝廷的版本中删改了大量内容。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馒头说·历史的温度,我是馒头大师。今天我们将暂时结束“古史春秋”这个专栏,回到“晚清风云”。 小时候读太平天国历史 总觉得“天京事变”之后 太平天国就算完了 但后来却发现 后来还有好几次大逆转 而“中兴”的背后 和一个叫李秀成的人大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