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深圳家长义工站岗引争议,是“家校共育”还是“变相甩锅”?

深圳家长义工站岗引争议,是“家校共育”还是“变相甩锅”?

2025/4/5
logo of podcast 梅有想法

梅有想法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梅乐
Topics
梅乐:深圳中小学的家长义工站岗制度引发广泛争议。学校以自愿的名义要求家长轮流在校门口执勤,维持上下学秩序,但实际上许多家长感到这是变相的强制,不去会担心孩子受到影响。教育局回应称是自愿行为,并可开具志愿服务证明,但家长们反驳说,这是一种道德绑架,因为不去就会被家委会点名批评,甚至在家长群里通报。 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这更是雪上加霜,他们往往只能请老人代劳,存在安全隐患。家长们质疑学校是否有足够的保安和交警来维持秩序,为什么非要家长来承担这项工作? 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只是深圳这次的事件规模较大,引发了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网友们纷纷吐槽,认为所谓的“自愿”根本就是学校在利用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来节省成本和应付检查。 学校将本该由学校承担的责任,例如维持交通秩序、校园安全等,转嫁给家长,表面上说是家校合作,实际上是学校在变相甩锅。很多活动,例如黑板报比赛、家长执勤等,并非真正为了孩子,而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追求表面成绩。 学校模糊了家校责任的边界,“家校共育”被误解,学校将本应自己承担的责任转嫁给家长,家长既要工作又要承担学校的免费劳动力,压力巨大。 合理的“家校共育”应该明确责任边界,学校的事情归学校,交通秩序归交警,校园安全归保安,家长不应该承担学校的临时工工作。劳动教育应该让孩子自己动手,而不是由家长代劳。学校应该教育家长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而不是安排各式各样的任务。如果需要家长帮忙,应该允许线上参与和灵活安排时间,避免强制请假。不参与学校活动不代表家长不爱孩子,学校不应进行软性强制。好的教育应该是学校和家长各司其职,学校负责教书育人,家长负责陪伴孩子,而不是让家长替学校打工。 深圳的这次争议事件提醒教育部门,教育不能光靠薅家长羊毛,学校应承担起自身的责任,避免家校合作变成家长的负担,最终伤害的还是孩子。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最近,深圳中小学的“家长义工站岗”制度又上了热搜。简单来说,就是学校让家长轮流在校门口执勤,维持上下学秩序。教育局说是“自愿”,可很多家长吐槽:“说是自愿,不去又怕孩子被穿小鞋!”这事闹得沸沸扬扬,网友们吵翻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