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與工作無關的那些智慧與美好

與工作無關的那些智慧與美好

2023/9/9
logo of podcast 你的生涯導航不是李庚羲

你的生涯導航不是李庚羲

Shownotes Transcript

個體心理學說過人生的三大任務與煩惱,分別是工作、交友與愛情。而一般人從校園這個象牙塔裡畢業以後,在沒有人指導與引導的狀況下,開始在這個現實的社會中求生存。 學校交給我們基本的職能與技術,但卻沒有交給我們如何與人溝通、互動甚至說競爭。

有些話,在這個沒有財富就舉步維艱的社會裡面,很像廢話,但他卻很重要,原本我們的教育理念,也多少會提及並且給予學子中心思想的建立,但不知道什麼時候,曾經的美術、體育、音樂、輔導課,都被學科課程佔據。以至於到了高等教育的大學以後,通識課程或是與本科系必修無關的學分被多數人視為營養學分。

漸漸的,通識課程的老師們,也慢慢的放逐了自己年輕時的夢想,開始也讓自己的課程變得營養。開始放著簡報講著沒有靈魂的課程甚至放著影片點點名就給你學分,表面上皆大歡喜,實際上造就了現在社會便宜行事流於形式的潮流。

東海大學是我的母校,也是我第一次開立通識中心微學分課程的地方。那天與大學時期的社團指導老師佩玲老師,一起討論課程方向與規劃的時候,遇到了陳以愛老師,然後我們一起討論了以前我在上通識課的時候,都學到了什麼?

我竟然可以清楚的道來:「歌曲笑話學英文」學到了非文法與教條式的溝通。在陳永峰老師的課程學到對日本企業與工作者的應對方法。 在王崇銘老師的課程學到了專注當下且認真閱讀,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學問再去與真正的專家請益。 在陳永明老師的情緒管理課程入門了心理學的認知。

在生物多樣性的課程認識了多數在城市裡被圈養的植物。在寵物學的課程理解了我沒辦法養寵物。在肢體開發這堂課,學會了與自己的身體對話。

以愛老師說,這些話應該錄起來,

所以我做了這一集,如果您也想要學會奔放的思想與自由的邏輯,東海大學是您唯一的選擇

所以,不應該只有工作,更不應該只有成績,更不應該讓物質限制了我們的生活幸福感。

我也將在東海大學開立通識中心的微學分課程「讓平凡的大學生活成就非凡的你。」將以那些乍看之下與工作無關的軟實力培植,讓您看見新的人生啟發

課程內容如果大家有興趣,我會在製作一集給大家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