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James Klagge on Wittgenstein

James Klagge on Wittgenstein

2024/2/19
logo of podcast Philosophy Bites

Philosophy Bites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J
James Klagge
Topics
James Klagge: 维特根斯坦来自维也纳一个富有的家庭,他的家庭既富有又注重文化,这对他的人生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影响。他的工程和数学背景使他转向逻辑学,最终进入哲学领域。他的父亲非常专制,他的两个哥哥可能因为父亲的压力而自杀。维特根斯坦的性格严肃认真,可能难以相处,他的言谈举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逻辑哲学论》的项目源于维特根斯坦的工程背景,试图通过模型来理解语言如何表达世界。他提出了一种“图像理论”来解释意义,认为句子是现实的图像或表征。他试图通过分析现实和语言的最小单元,来展示两者在最基本层面的联系。 伯特兰·罗素和《数学原理》对维特根斯坦及其著作《逻辑哲学论》产生了重要影响。维特根斯坦认为逻辑不描述世界,而是揭示世界的结构。《逻辑哲学论》的结构和风格与维特根斯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写作的背景有关,其编号系统源于《数学原理》,方便在写作过程中插入新的命题。维特根斯坦的写作风格受到歌德、叔本华等人的影响,注重简洁和警句式的表达,他非常重视其思想的表达形式。 维特根斯坦自愿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在战争中担任炮兵观测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深刻地影响了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使他开始思考上帝、死亡、人生意义等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塑造了《逻辑哲学论》的最后部分,使他的哲学能够包容所有经验。维特根斯坦认为关于伦理、宗教等方面的语言并非陈述真假,而是表达情感和态度。他并非认为伦理讨论毫无意义,而是认为谈论伦理、宗教等重要议题的方式不当。他对伦理和宗教的严肃态度与维也纳学派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 《逻辑哲学论》出版过程曲折,最终由罗素和他的助手帮助出版。维也纳学派对《逻辑哲学论》的前一部分表示赞赏,但对后一部分特别是关于伦理和宗教的观点持否定态度。《逻辑哲学论》的早期评论褒贬不一,一些评论家表示赞赏,一些评论家表示困惑,还有一些评论家持否定态度。罗素虽然为《逻辑哲学论》撰写了序言,但他并不完全理解维特根斯坦的思想。维特根斯坦的作品,特别是《逻辑哲学论》,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对分析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逻辑哲学论》中的一些命题直接反映了维特根斯坦在战争中的经历,例如他对个人意志与世界独立性的认识。维特根斯坦认为,即使无法控制外部环境,也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态度。维特根斯坦对永恒生命的理解并非无限的持续时间,而是时间的永恒。托尔斯泰的《福音书概要》对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产生了影响。

Deep Dive

Key Insights

What was Ludwig Wittgenstein's family background and how did it influence his early life?

Wittgenstein grew up in one of the wealthiest families in Vienna, comparable to the Krupps in Germany or the Carneg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His father was a domineering manufacturing businessman who pressured his older brothers into the family business, leading to their suicides. Wittgenstein, the youngest, was allowed to study engineering instead, which eventually led him to philosophy through his interest in logic.

How did Wittgenstein's experiences in World War I shape the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Wittgenstein's experiences in World War I profoundly influenced the final sections of the Tractatus. While serving as an artillery spotter during the Russian Brusilov offensive, he began contemplating themes like God, death, ethics,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These reflections are reflected in the last two dozen propositions of the book, which address existential and ethical questions, contrasting with the earlier focus on logic and language.

What is Wittgenstein's 'picture theory of meaning' in the Tractatus?

Wittgenstein's 'picture theory of meaning' posits that language represents reality by sharing its structure or form. Just as a model in engineering represents a real object, sentences or pictures represent parts of reality. This theory focuses on how language describes the world by breaking down both language and reality into their minimal components and showing their connection.

How did Wittgenstein's engineering background influence his philosophy?

Wittgenstein's background in engineering, particularly his work on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and patents for propellers, led him to an interest in logic and models. This influenced his philosophical approach, especially his 'picture theory of meaning,' where he used the concept of models to explain how language represents reality.

What was Wittgenstein's relationship with Bertrand Russell and how did it impact his work?

Wittgenstein met Bertrand Russell at Cambridge, where Russell w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his philosophical development. Russell's work on logic, particularly in Principia Mathematica, provided the context for Wittgenstein's early philosophical inquiries. However, Wittgenstein later diverged from Russell's views, especially in his conception of logic as showing rather than describ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world.

How did Wittgenstein's 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 influence his philosophical work?

Wittgenstein was described as serious, noble, and childlike in his capacity for pleasure, but also cold and hard to get along with. His intense focus and seriousness, possibly linked to traits associated with Asperger's syndrome, shaped his rigorous and aphoristic writing style. He cared deeply about the form and clarity of his ideas, which is evident in the Tractatus.

What was the Vienna Circle's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ctatus, and how did it differ from Wittgenstein's intentions?

The Vienna Circle, a group of scientifically oriented philosophers, embraced the first 80% of the Tractatus, which focused on logic and language. However, they dismissed the final sections on ethics, religion, and existential themes, which Wittgenstein considered crucial. Wittgenstein valued these topics deeply and believed they should be approached with silence rather than superficial discussion.

How did Wittgenstein's wartime experiences influence his thoughts on ethics and the will?

During World War I, Wittgenstein realized that while he couldn't control external events, he could control his attitude toward them. This insight is reflected in propositions like 6.43, where he states that the world of the happy man differs from that of the unhappy man. He also explored the idea of eternal life as timelessness, influenced by Tolstoy's 'The Gospels in Brief,' which he carried with him during the war.

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numbering system in the Tractatus?

The numbering system in the Tractatus, inspired by Principia Mathematica, allowed Wittgenstein to organize and insert propositions flexibly. This system was particularly useful as he wrote the book during World War I, using notebooks in the trenches. The structure reflects his method of distilling and reorganizing ideas over time.

How was the Tractatus received in the UK and America after its publication?

The Tractatus received mixed reviews upon its publication. The first review, by H. Wilden Carr in 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was highly positive. Other reviews ranged from puzzled to negative. Bertrand Russell, who wrote the introduction, regarded it as a work of genius but did not fully understand it, a sentiment Wittgenstein shared about most readers.

Chapters
This chapter explores Wittgenstein's privileged upbringing in Vienna, his family background, and his transition from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to philosophy. It also introduces his unique personality and character, as described by his contemporaries.
  • Wittgenstein's wealthy and cultural Viennese background
  • His family's influence and the suicides of his brothers
  • His early interest in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 His unique personality and mannerisms as described by his pe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在本集中,詹姆斯·克拉格与戴维·埃德蒙兹讨论了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和时代。这是我们关于哲学家传记的迷你系列“生物字节”的一部分。</context> <raw_text>0 这是哲学点滴,我是戴维·埃德蒙兹。还有我,奈杰尔·沃伯顿。如果您喜欢哲学点滴,请支持我们。我们是无资金的,所有捐款都将不胜感激。更多详情,请访问www.philosophybites.com。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是一位哲学家,他的思想和他表达思想的方式,通过对他生活的更充分的理解和他写作的历史背景,得到了真正的阐明。

詹姆斯·克拉克致力于解释维特根斯坦这个人、他的时代和他哲学之间的关系。

本集是我们迷你系列“生物字节”的一部分,该系列侧重于哲学家的生活。吉姆·克拉格,欢迎来到哲学点滴。谢谢。我很高兴有机会谈论维特根斯坦。我们今天谈论的是,正如你所说,维特根斯坦和唯一一本,我应该说唯一一本他生前出版的哲学书,那就是《逻辑哲学论》。但也许你可以先告诉我们一些关于维特根斯坦背景的信息。

嗯,他成长于维也纳最富有的家庭之一。他的父亲是一位制造业商人,与德国的克虏伯家族或美国的卡内基家族相当。另一方面,这个家庭非常有文化底蕴。他们认识勃拉姆斯、马勒。克里姆特为路德维希的一个姐姐画了一幅结婚肖像。所以他们是一个有趣的组合。他后来学习工程学。

然后是航空工程,在那里他获得了一种螺旋桨的专利。他对工程学的兴趣,然后是数学,使他对逻辑产生了兴趣,这也就是他进入哲学领域的原因。

所以他从曼彻斯特大学去了剑桥,在那里他遇到了伯特兰·罗素。事实上,他可能首先与哥特洛布·弗雷格(一位德国逻辑学家)谈过话,弗雷格可能把他引荐给了剑桥和罗素。但罗素和弗雷格对他来说都非常重要。你提到他来自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他父亲以专横著称。

是的,他有两位哥哥,我想父亲希望他们进入家族企业。他们两人都自杀了,可能是因为精神压力。所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是家里的老幺,也许他的父亲那时已经稍微开明了一些,允许他学习工程学而不是进入家族企业。

你能说说他的性格吗?他是热情还是冷漠?他讨人喜欢还是令人讨厌?告诉我们关于维特根斯坦这个人。他是什么样的性格?既然我们正在谈论《逻辑哲学论》,这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写的,我将引用两位在战争期间认识他的人,

以及他在战后在战俘营里遇到的那些人。其中一位,弗朗茨·佩里克说:“他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说话方式。它传达了一种非凡的确定性。他的头部有一个特有的动作。通常是低垂的,但有时他会抬起头,目光投向远方。”

然后他的另一个朋友路德维希·亨塞尔说:“我认识了一位年轻的逻辑学家,他的智力意义超过了我迄今为止遇到的任何人,严肃而高贵的天性,神经质,却有着孩子般对事物感到快乐的能力。”所以他确实以他的性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时有人认为他可能属于自闭症谱系,也许是类似于阿斯伯格综合症的东西。

所以是的,他非常严肃,可能难以相处,也许很冷漠。在我们开始讲述《逻辑哲学论》本身的故事之前,这可能是一个不合理的要求,但你能给我们一个简短的摘要吗?这个项目是什么?他试图实现什么?

我认为,这个项目源于他在工程方面的背景。在工程学中,他们会制作现实事物的比例模型来进行测试。我认为这个想法确实给维特根斯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可以说,他至少在《逻辑哲学论》的开始阶段,主要的目标是弄清楚语言如何能够关乎世界。为此,他使用模型作为思考方式,模型代表现实的一部分,就像句子一样。

代表现实的一部分,或者图片代表现实的一部分。所以他有时被称为具有图像意义理论。所以他专注于描述世界的语言方面。

但这留下了许多其他未被解释的语言部分。因此,第一个项目随后又导致了其他副项目。逻辑是什么样的?我们将如何谈论伦理学?诸如此类的事情。通过图像意义理论,你的意思是

一个句子在某种程度上是现实的图像、图画、表征?嗯,他认为表征必须与其所代表的事物或结构共享一种形式。所以他认为语言的结构

与现实的结构方式类似,因此他对将现实分析到其最小单元以及将语言分析到其最小单元并展示在最基本层面上存在联系,以及语言和现实如何从最基本层面上构建起来感兴趣。

这本书并非在真空中写成的。哪些人影响了维特根斯坦和这本书?我们已经提到了伯特兰·罗素。我想我在这里主要指的是罗素。

嗯,正如我所说,他的工程背景非常重要。因此,玻尔兹曼和赫兹都是德国物理学家,他们的关于模型的想法,例如,影响了维特根斯坦。但当他转向哲学部分时,当然是由伯特兰·罗素最具影响力。罗素与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一起出版了《数学原理》,这是一部三卷本的

关于逻辑本质的著作。当维特根斯坦于1911年来到剑桥与罗素一起工作时,罗素已经完成了这部著作。罗素完成了《数学原理》,他现在正试图弄清楚这如何适用于各种哲学问题。这正是维特根斯坦开始他的项目的环境,他接过了罗素感兴趣的问题。

也提出了关于逻辑本质的解释,这导致了他与罗素之间的一些分歧。维特根斯坦的逻辑概念是什么?

嗯,他关注的那种语言是关于世界的。另一方面,逻辑不符合该模型。对他来说,逻辑告诉我们一些关于世界结构的东西,但它并不描述世界。它,你可以说,展示了世界的结构。因此,菲克申斯坦主要关注的那种语言大多讲述了关于世界的事情或描述了世界,而逻辑则做了一些不同的事情。他认为,它展示了世界的结构。

这本书的风格非常独特,不是吗?它采用的编号系统。告诉我们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信息。要理解它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结构和风格,你必须意识到他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写的,当时他是在战壕里。他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尝试将笔记本中的一些想法提炼成一种有组织的形式。要做到这一点,他不能像你通常在办公室里那样剪切和粘贴,尤其是在使用电脑的情况下。但即使从字面上看,他也无法剪切和粘贴。他只有几本笔记本和笔。编号系统来自《数学原理》。伯特兰·罗素讲述了一个故事,他们之所以用这种方式对

证明进行编号,是因为它允许他们在两者之间插入其他证明,而无需对整个内容重新编号。事实上,罗素说,在他构建《数学原理》时,他保留了一个证明文件。如果他想到一个新的证明,他会把它放在字面上放在其他的证明之间。因此,编号系统允许一种组织方式,

允许你在进行过程中插入内容。这正是维特根斯坦在构建《逻辑哲学论》时所做的。他提出了一堆命题,并试图弄清楚如何组织它们以及如何重新组织它们。我认为这就是编号系统的原因。

另一方面,还有风格的问题。这是用非常简短的句子写成的。维特根斯坦对那些具有格言风格的作家印象深刻。像歌德、叔本华、李希滕贝格。

克劳斯,所有这些都是维特根斯坦感兴趣的作者,他们至少有时会以格言的形式写作。这种方法确实让维特根斯坦很感兴趣。他有一次在战俘营里对一位朋友说:“语言就是一切。”

我认为这意味着他对思想的表达形式与思想的内容一样重视。这是因为他有诗意或小说家的敏感性吗?我不知道我是否想走那么远,说他具有小说家或诗人的敏感性,但他确实渴望写好。

所以他不是在家里的书房里写这个。他不是在图书馆里写这个。他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写的,当时他正在奥匈帝国一方作战。设置场景。

是的。嗯,他自愿参战。他本可以避免参战,因为他患有疝气,可以获得医疗延期。由于他家庭的财富,他本可以避免参战或获得更好的任务。但事实上,他自愿参战。他说这是一种对灵魂的火试炼。他被分配到炮兵部队工作。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并不是一直都在前线,但他总是想在前线。事实上,他几次自愿换到步兵部队,但他们不允许他这样做,因为他对炮兵非常有用。但最终,他被分配为炮兵观察员。这发生在1916年春天,并将他直接置于俄国布鲁西洛夫攻势的道路上。

这发生在1916年6月和7月,对维特根斯坦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当他一直在思考逻辑、语言的本质等等时,他现在开始思考上帝、死亡、生命的意义、意志、善与恶。所有这些我们都知道,因为他除了哲学笔记本外,还保留了一个私人笔记本。

他用反向字母代码写它。所以我们对他在战斗中所做的事情和想法有很多了解。所以他开始思考生活、死亡、上帝、伦理,因为他正在经历这些。这是否以任何方式塑造了文本?

是的,它塑造了我所说的《逻辑哲学论》中最后二十几个命题。是的。在某种程度上,如果他没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逻辑哲学论》到最后大约二十几个命题之前的内容都将与现在非常相似。但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是如此深刻,以至于他觉得他的哲学需要包含他所有的经历。

不仅仅是他从工程背景和与罗素一起工作中获得的想法,他现在还有所有这些其他的经历,他觉得他的书需要包含所有这些。他以前使用说和显示之间的区别来解释逻辑是如何运作的,因为逻辑并没有说任何东西,而是显示某些类型的结构。然后,维特根斯坦使用这个显示的概念

来理解他对上帝、美学、伦理和死亡等的体验。他现在觉得我们用来谈论这些事情的语言并没有说出可能是真或假的事情,而是显示了我们感受、态度的某些东西。这很有趣,因为有些人将《逻辑哲学论》解释为说伦理的讨论

伦理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是不重要的,但这并不是维特根斯坦的意思。对。他认为伦理、上帝和宗教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他认为谈论它们会贬低它们。事实上,我认为当时维也纳的背景让维特根斯坦觉得一群人在胡说八道,或者像我们现在所说的那样,对

伦理问题、宗教或其他事情敷衍了事,没有任何严肃性。他对这些事情非常认真,并认为尊重它们的最佳方式是对它们保持沉默。因此,他的哲学使这种沉默变得恰当。你能将这种方法与维特根斯坦之后和《逻辑哲学论》之后出现的维也纳逻辑实证主义者进行对比吗?

因此,维特根斯坦很难出版《逻辑哲学论》,原因显而易见,如果你熟悉它的话。他最终厌恶地放弃了,接受培训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并开始在奥地利的农村教小学。他把它留给了伯特兰·罗素,然后罗素又把它留给了他的助手多萝西·林奇,让她出版。它最终在1922年春天出版了。

然后在1922年秋季也出版了英文译本,它引起了维也纳学派成员的注意。他们很快就非常仔细地研究了它。他们想尝试与维特根斯坦取得联系,让他与他们谈谈。

他有点难以捉摸,直到大约1927年他们才有机会与他见面。但维也纳学派是一个以科学为导向的哲学家群体。他们感兴趣的是,你可以说,硬事实。《逻辑哲学论》的前80%正合他们的胃口。他们喜欢他们听到的内容,他们想听到更多。当他们读到《逻辑哲学论》的结尾时,我认为他们只是

关闭了,或者避开了目光,或者诸如此类的事情。无论如何,正如你所说,他们认为科学以外的事情是有问题的。他们认为伦理、宗教等等达不到良好科学或良好数学的标准。因此,他们对这些问题采取了一种轻蔑的态度。

而维特根斯坦非常重视它们。因此,在他们几次见面时,我认为维特根斯坦觉得他根本没有与他们产生联系。所以有一个故事说,他们几乎无法让他谈论《逻辑哲学论》。有时,他甚至会来给他们朗读诗歌

印度诗人泰戈尔是他的选择之一。事实上,他朗读时会背对着他们。所以,是的,我认为双方都难以处理这种差异。这就是维也纳学派对它的解释。显然,《逻辑哲学论》是一部相当神秘的文本。它非常难以理解。

它在其他地方的反响如何?例如,它在英国和美国的反响如何?《逻辑哲学论》的第一篇出版评论是由H·威尔登·卡尔撰写的,他于1922年12月为《泰晤士报文学副刊》撰写了一篇评论。卡尔的评论非常正面。事实上,卡尔曾……

在1918年安排了一系列伯特兰·罗素的讲座,后来出版为《逻辑原子论哲学》。我认为阅读罗素的这些讲座,即关于《逻辑原子论哲学》的八场讲座,是学习《逻辑哲学论》的一个很好的准备。据我所知,有17篇关于《逻辑哲学论》的出版评论,其中一些非常正面,一些非常负面,还有一些感到困惑。伯特兰·罗素本人,他写了……

《逻辑哲学论》的引言,显然认为这是一部天才之作,但他完全理解它吗?

不,事实上,维特根斯坦觉得他根本不想让罗素的引言被包含在内。罗素提出了这个想法,以此来帮助维特根斯坦出版这本书,因为罗素很有名,而维特根斯坦不为人知。我认为罗素的引言有很多价值,但他并没有欣赏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对谁理解他或不理解他很挑剔。他认为大多数人都不理解他。

一个世纪过去了,它现在的声誉如何?这是一个好问题。我必须回答一个更大的问题,维特根斯坦现在是如何被评价的?因为他不仅在1922年出版了《逻辑哲学论》,而且在他1951年去世后,他的后期思想被收集为《哲学研究》,并于1953年出版。并且

我认为分析哲学家尤其认为维特根斯坦的作品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还有一个不同的问题。维特根斯坦的作品在分析哲学家中现在有多大的影响力?它并没有占据同样的中心地位。《逻辑哲学论》可能比《哲学研究》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它具有技术方面。

你现在已经花了几年的时间对《逻辑哲学论》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语境分析,并将哲学与维特根斯坦的生活联系起来。你学到的最令人惊讶的事情是什么?

好的,我已经提到,《逻辑哲学论》中最后二十几个命题的产生,实际上是因为他在战争中的经历。所以让我稍微谈谈其中三个命题。其中一个是6.373,他写道:“世界独立于我的意志。”如果你听到这句话,你会想:“什么?你不能决定挠挠鼻子吗?”然后你挠挠鼻子。这是从哪里来的?它来自他在战争中的经历。

在那里,他感到完全无法控制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生死与否,与他可能做什么无关。它只是取决于炸弹是否落在他的附近。他也有类似的想法

尽管他无法控制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但他可以控制他对情况的看法。因此,在命题6.43中,他说:“如果善或恶的意志行为改变了世界,它只能改变世界的界限,而不能改变事实。

快乐的人的世界与不快乐的人的世界是不同的。所以他思考的是,即使在他无法控制的其他方面,他如何在自己的处境中感到快乐,他可以控制自己的态度,即使他无法控制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

然后他还思考死亡以及是否有来世。我们通常从永远活下去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但他6.4311中说,如果我们将永恒理解为不是无限的时间持续,而是永恒,那么永恒的生命属于那些活在当下的人。

维特根斯坦实际上是从托尔斯泰那里得到的,一本托尔斯泰的小书,叫做《简明福音》,维特根斯坦在战争期间找到了这本书,随身携带并仔细阅读。同样,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一点,是因为他的私人笔记本。所以我认为,他在战场上经历的事情与他试图如何处理这些事情以及在《逻辑哲学论》中出现的内容之间存在非常直接的联系。

吉姆·克拉格,非常感谢你。谢谢。更多哲学点滴,请访问www.philosophybites.com。你也可以在那里找到哲学点滴书籍的详细信息以及如何支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