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012】吴谢宇案背后的弑母文化与原生家庭迷思

【012】吴谢宇案背后的弑母文化与原生家庭迷思

2019/5/8
logo of podcast 剩余价值SurplusValue

剩余价值SurplusValue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傅适野
张之琪
积极参与媒体讨论和播客制作的媒体人,通过《随机波动》播客平台影响着广大听众。
黄月
Topics
黄月:本期节目讨论了备受关注的吴谢宇弑母案,探讨了其背后的原生家庭、社会环境以及弑母文化等因素。节目中分析了吴谢宇案的细节,包括其作案手法、逃亡过程以及被捕场景,并结合相关案例和理论,深入探讨了弑母文化在美国和中国文化的差异,以及母职对女性造成的压力和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节目还讨论了媒体报道对吴谢宇案的影响,以及公众对吴谢宇的关注和对其行为的解读。 傅适野:节目中详细介绍了吴谢宇案的案情经过,包括其作案手法、伪造证据、借款逃亡等细节。同时,节目还分析了吴谢宇的个人特质,例如其高智商、高度自律以及与人交往的模式。此外,节目还探讨了公众对吴谢宇案的关注和好奇,以及媒体报道可能造成的偶像化和模仿效应。 张之琪:节目中探讨了教师家庭的孩子是否更容易走极端,并分析了教师家庭的特殊压力和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节目还讨论了原生家庭理论的泛滥,以及人们对社会环境作用的忽视。此外,节目还分析了吴谢宇案中,受害者母亲反而被认为对儿子的行为负责的扭曲观念。 黄月:吴谢宇案引发了公众对弑母动机、原生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广泛讨论。弑母这一主题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例如美国文化中就有许多关于弑母的电影和电视剧。在探讨吴谢宇案时,我们需要关注社会环境对家庭关系的塑造作用,以及母职对女性造成的压力和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傅适野:吴谢宇案的特殊之处在于其高智商犯罪手法和其与母亲关系的反差,这引发了公众的好奇心。媒体报道对吴谢宇案的影响值得关注,其可能造成的偶像化和模仿效应需要警惕。 张之琪:教师家庭的孩子更容易面临学业压力和社会期望,这可能导致他们走上极端。原生家庭理论虽然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我们不能忽视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吴谢宇在作案半年后通知亲人,引导他们发现尸体?

吴谢宇在作案后半年通知亲人,可能是为了制造一个合理的场景,让尸体被发现。他通过发送短信称自己和母亲从美国回来,引导舅舅去家中发现尸体,从而暴露案件。

吴谢宇与性工作者的关系引发了哪些猜测?

吴谢宇与性工作者的关系引发了公众对他性取向和性癖好的猜测,包括他是否是同性恋或存在其他性方面的异常行为。

吴谢宇为什么在存放尸体的房间安装实时监控摄像头?

吴谢宇在房间安装摄像头可能是为了监控尸体的状况,确保尸体处理得当,同时也表现出他对整个犯罪过程的高度控制和冷酷态度。

为什么公众对吴谢宇的作案动机和人生经历如此好奇?

公众对吴谢宇的好奇源于他高智商犯罪的冷酷和细致,以及他弑母行为的极端性。此外,他的背景和动机缺乏明确的解释,增加了案件的神秘感。

台湾的刑法典中,杀亲罪与普通杀人罪有何不同?

在台湾的刑法典中,杀直系血亲尊亲属罪的量刑比普通杀人罪更重,反映了儒家文化中对杀近亲行为的更严厉惩罚。

教师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走极端吗?

有数据显示,北大心理中心的研究发现,50%有自杀倾向的学生来自教师家庭,远高于心理正常学生的21%。这可能与教师家庭对孩子的高期望和过度关注有关。

为什么吴谢宇会有粉丝团?

吴谢宇的粉丝团可能源于他的高学历、长相和高智商犯罪的光环,以及他被捕时的戏剧性场面。此外,许多年轻人可能因与父母的关系问题而对吴谢宇的经历产生共鸣。

媒体对嫌疑人的报道是否会导致其被偶像化?

媒体对吴谢宇的报道可能导致他被偶像化,甚至引发模仿犯罪。公众对案件的戏剧化演绎和同人化倾向,模糊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增加了潜在的危险性。

弑母文化为何在美国的文化基因中存在?

弑母文化在美国文化中存在,部分原因是早期将性无能与恋母情结联系在一起,认为极度恋母的人在性上是失败的。这种观念在美国的电影和电视剧中广泛体现。

控制狂母亲的极致表现是什么?

控制狂母亲的极致表现是代理型孟乔森综合征,母亲通过过度照顾孩子甚至下毒来获得存在感,表现出对子女的极端控制和病态的爱。

Chapters
本期节目讨论了备受关注的北大学生吴谢宇弑母案。节目详细介绍了案发经过,包括吴谢宇杀害母亲、处理尸体、伪造信息骗取钱财以及潜逃的过程。同时,节目也分析了警方发现尸体的关键线索以及吴谢宇作案手法的精细之处。
  • 吴谢宇于2015年7月11日杀害母亲
  • 2016年2月14日警方发现尸体
  • 吴谢宇通过伪造信息骗取亲戚144万
  • 吴谢宇在逃亡期间与性工作者发生关系
  • 吴谢宇在存放尸体的房间安装了摄像头

Shownotes Transcript

那个孙隆基在那个美国的弑母文化这本书里面提到了非常多美国的电影电视剧然后里面有这种弑母丑母或者艳母的情节吧然后他甚至下结论说沙母是存在在美国的文化基因里面就是

就是母职要求就是一方面你不能不照顾你的孩子就是你不照顾孩子就肯定是一个失职的那另外一方面你又不能过度照顾就如果你过度照顾你就变成一个歇斯底里的母亲对就对于女性来说真的很难我觉得我到现在都是比如说我回家我坐在那干什么我妈就是

目不转睛地盯着在那个歌唱的就是看着你看着你目不转睛你知道然后就有时候我都不知道在干嘛就是为什么要看着我我什么都没干我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或者说我在吃东西他就目不转睛地看着 Darkest summerDay a little

女性往往会有一种完美主义的心态就她不允许孩子有任何的受伤任何的不足任何的错过她说这个女性在这方面获得的焦虑感非常非常大一方面有可能是激素大但一方面也有可能就是母亲这个角色所要求的就是母职嘛就是一个职业你不能失职对

这个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他其实是受害者他是被杀的这个人对但反而他要为他儿子的杀人的行为负责对就是他是一个很 twisted 这样一个观念就是为什么他会杀了你的是因为你没把他教好吧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新一期的剩余价值我是张芝琪我是傅诗也我是黄月终于又到了我们三个一起录音的一期了那这一期就是剩余价值的第 12 期了我们从开始到现在已经做了三个月了然后先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成绩吧其实还是可以的

可以的就是我们到今天录音为止我们就是播放量已经超过了总的播放量已经超过了五万次然后大概平均可能每期有五千次这样的成绩谢谢大家的支持吧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们贝勒感谢大家我们三个又一起录节目了终于合体了终于合体了然后我们今天就是要录一个关于一个最暗的一个

然后是最近媒体关注度非常高的那个北大的雪生物谢雨沙姆的这样一个案件然后这个案件其实是发生在四年之前 2015 年的时候然后在 2016 年的时候才案发然后在今年的 4 月 21 号的时候他终于在重庆的江北机场然后被捕

相当于是搁置了四年的一个遗案终于是尘埃落定吧然后也激起了很多媒体的关注然后所以我们今天想就这个事件聊一下我先给大家大概介绍一下就是说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因为这个事情到现在已经比较复杂了对对对然后也是一个比较早古的一个新闻了其实然后大概就是说它是嗯

在 2015 年的 7 月 11 号据推测吧应该是这有一个准确的日期吗好像是 7 月 11 号吧很多媒体上写的都是媒体的话也不能全部就是 7 月 11 号的时候是发生的这个凶杀案是在福建福州的一个中学的职工宿舍里面

然后吴谢宇杀死了他自己的母亲然后案发呢是在 2016 年的 2 月 14 号是警方在这个宿舍里面发现了他母亲的尸体然后很快就锁定了这个嫌疑人是吴谢宇

那是怎么发现的这个尸体呢就是说他在杀死他的母亲大概半年多之后吧给他的舅舅发了一个微信就是说我们我和我的妈妈从美国回来了你们可以来机场接我一下然后这个舅舅就到机场去接人然后就没有接到人然后就来到了他们居住的这个宿舍然后就发现了他妈妈的尸体

这个点也一直是本案很有趣的一个点吧我觉得他被捕之后网友也一直在问就是他为什么要

就明明这个看起来已经天衣无缝了嘛就已经他给所有人发信息也借了钱然后也铺垫好了后路说他跟他妈妈出国去生活了嘛然后就他突然这么一个短信就让这件事情暴露了其实在这之前他的尸体处理得很好大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异常或者什么味道出来对对对就是说他在杀死他母亲之后然后他就陆续给他经纪们发了短信然后就说他

在大四这一年即将去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交换然后他的母亲也会跟他一起去美国陪读并且给他经济的一个准确的日期说他们会在 7 月 25 号飞美国然后这个短信另外一个内容就是说他们到美国生活需要一定的费用然后向这些亲戚借钱所以他一共是借了 144 万人民币

其实还蛮多钱的然后相当于就是就消失掉了吧拿到这个钱之后然后他在八月的时候还复印了他母亲的日记然后剪辑了其中的一些字然后伪造了一封辞职信寄到了他母亲的就是任职的这个学校然后就说他的母亲要辞职跟他一起出国了然后我看还有媒体报道说他在之前还伪造了一个辞职宴

退休的夜就是请了很多他母亲的同学啊什么的然后唯独他母亲不在对唯独他母亲不在然后他给那些同事阿姨什么的理由就是说他母亲现在已经到了美国然后因为他没有绿卡不能频繁地往返于中美之间所以他母亲回不来了然后因为他有留学生的身份所以他可以回国然后这一切都天衣无缝并没有被怀疑到然后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说嗯

就吴谢宇大概在就消失在他的亲戚以及大众视线当中大概是在案发之后的十月份就是在三个月之后嘛然后就还有人说他在这七月到十月之间这三个月当中他结识了一位性工作者然后跟他成为了男女朋友的关系并且拿出了十几万块向他提亲然后还拍摄了一些心爱视频

并且还有那种在网上购买一些就是性玩具的这样一些记录吧这个也是他后来的性生活性取向包括一些性癖好被大家广泛地揣测的一个原因

然后还有一点其实值得讲就是说他是怎么处理的尸体然后首先讲说警方是怎么怀疑到他是最大的嫌疑人是因为他有一些网上购物的记录包括一些刀具呀还有一些火性炭然后塑料布之类这些东西然后显然是他用来处理尸体的嘛

然后他的购买是分两步他第一步是买了一些刀具然后大家揣测他其实最开始是想要分尸的但可能因为对于就不是专业人士来说分尸的难度还是很大的

然后可能就是分尸这个计划就失败了然后他又买了一些塑料布然后火星炭这些把他的母亲的尸体是一层一层的包裹起来然后导致他半年多以后这个尸体被警方发现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很严重的气味也没有被邻居发现

然后他在这个卧室在这个整个这套职工宿舍里面还安装了两个摄像头一个报警器然后这两个摄像头是分别对着大门和主卧的然后尸体是放在主卧里面

对所以这个就是那个警察碰面而入的时候看到的场景然后据他的舅舅接受采访的时候讲是说这个摄像头一直都是工作的并且可以他在手机上可以随时监控到这个房间的情况这个场景还是挺 creepy 的甚至比直接杀人还要 creepy 对然后就说他们进去之后他舅舅就先把那个摄像头的那个线给拔掉了就是为了不让他们看到后面的情况

其实我觉得不管是在三年前 2016 年这个事情案发的时候还是在今天他被捕之后其实媒体真正获得到的一些有效的信息其实还是挺有限的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这些剩下一些可能是通过对他身边的一些亲人朋友同事的一些采访补充的一些背景资料那这些背景资料

首先这个真实性就没有办法验证了他是不是真的是像他们说的那样另外一方面其实也不能为他的犯罪动机或者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提供太多的佐证吧我觉得对然后但我还是跟大家分享有一些其实观察还挺有意思就是我看到森林生活周刊发的一个稿子里面他就写到说他的一个高中同学评价他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小孩

并且对他的社交方面有一些评价比如说他说他其实是一个不太容易亲近的人他是用学习健身和课外活动把他自己的时间全部都填满了

然后有个细节是说他是会把草稿纸都分成一块一块就空间利用的非常有效的这样一个人然后后来我们在交流的时候我们就发现说其实很多学霸都具备这种一定的特质吧然后他有讲说吴谢宇并不是一个有那种天然的亲和力的人但是他在很努力地想要跟他的同学搞好关系然后他举的一个例子就是说这个同学经常会收到他发的一条微信就是说你好在干嘛

然后后来就发现很多身边的朋友都会在同一时段收到一条同样的微信就是说他其实是在有意的维系他和朋友之间的这种联系看起来就是很用力的那种然后另外一位大学同学也是形容他说形容他是认真用力高度自律的一个人

然后还有一个信息就是说他在上大学之后曾经有一段时间就沉迷于网络小说然后从 2015 年的春天开始他就大量的退课很少出现在北大的校园里面所以可能也有一个揣测就是他可能后面成绩变差了或者说他学习上面遇到了一些问题

好像还有一个说他是哪一个学期跟他身边一个很亲近的朋友透露说他想自杀我记得我有看过这样一个消息然后他就说吴谢宇平常看上去是一个很积极的人然后他一般不会轻易说就是轻易透露自己想自杀这一点所以就那个在后来记者那个整个叙述里面被视为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节点

就我觉得这个案件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说大家对他的作案动机其实是非常非常的好奇因为他杀死的是他自己的母亲而且因为他的父亲在他高中的时候已经因为癌症去世了所以相当于他跟他母亲是一直相依为命的这样一个关系而且之前呢很多

比如说同学或者亲戚的叙述当中他和他母亲关系其实都不错然后他为什么会忽然想要杀死他母亲其实也是这个案件当中最大的疑点吧就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点然后

我觉得很多就是不管是媒体报道还是一些自媒体然后网友的揣测其实都是围绕着这个点来展开希望从一些蛛丝马迹当中得到一些线索想要知道他到底为什么要杀死他们我觉得另外一个点可能就是高智商犯罪就是他如此冷静谨慎细致地安排了他整个

杀害然后以及处理尸体的这个办法并且还安了这个摄像头去全程关注这个房间的动向然后一步一步借钱出逃然后到重庆就是大家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冷酷然后冷静的犯罪活动就并不是比如激情杀人或者是这种落荒而逃所以它就是感觉成为了一个都市传说大家都在用这种

挖掘到的联想到揣测到的细节来弥补我们的好奇心就一方面他为什么杀妈妈然后另一方面就是这种高智商犯罪是怎么实现的嗯

我看到一个文章也写到就是说为什么就比如之前我们在发生一些恶性的这种杀戮事件的时候很多媒体上面或者说网络上面的论调都是说我们不想知道这个嫌疑犯背后的故事我们不想知道他的成长经历我们只想看到他受到惩罚

包括那个莫焕金被处死刑的时候大家也说他必须要被判击刑然后才能缓解民愤对而且就是说媒体去挖掘这个嫌犯背后的故事反而会被视为一种不道德好像替他开脱或者说在他的成长经历里面找一些原因这个被认为是不合适的但是就是在这个吴谢宇这个案子里面反而大家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射在说他到底为什么会杀人他的个人故事是

他到底为什么从一个好像人生赢家一样的这样一个北大的高材生然后变成一个杀人犯

那然后我看这个文章他就给出了两个理由一个就是黄岳刚才讲的就是说他有一个血霸光环他是一个非一般的罪犯所以大家对他的好奇心会更大然后另外一个就是他杀的其实是他的母亲跟杀是比如说杀陌生人或者说在社会上比如说滴滴司机杀了乘客这种事件比大家可能会觉得

就民众从观察者的角度来说会觉得他没有受到很大的威胁就是他毕竟他杀他母亲肯定是有原因他不是一个滥杀无辜的人或者说他不是一个会随便在社会上选择一个人去杀掉的这样一个所以大家对他的恐惧和那种戒备心和仇恨都会低很多反而让大家会有那种兴致去挖掘他背后的故事但

但我这里想打断之期就补充一点就其实很有意思的就是就是中国大陆的法律跟台湾地区的法律是很不一样的嘛就中国大陆地区的这个刑法里面只有就杀人的话就故意杀人罪它就是只有一项故意杀人罪那在台湾地区的这个刑法点里面其实杀人罪是

分非常多等级的比如像普通杀人罪然后还有杀直系血亲尊亲属罪就是血直系亲属嘛然后包括长辈其实它的量刑是比杀一个陌生人杀一个普通人量刑要更严重的嗯

我觉得这个可能一方面反映了台湾这种有一种儒家文化的遗留就是这种你杀近亲肯定比你杀陌生人罪过更大对然后我觉得这种刑法还是挺特殊的可能在世界范围里面台湾这个是非常独特的一种我觉得还挺有意思因为我觉得按照我自己个人的感受我觉得比如说一个

比如说一个妈妈杀死了自己的孩子或者说一个孩子杀死了自己的父母这种我们会觉得他更倾向于认为他是有情可怜他们之间已经发生了事而不会认为说他是一个天生的暴徒或者说他是性质更恶劣但如果按照儒家文化逻辑他显然是肯定是这样他是违反了一个伦常的还挺有意思这一点

我觉得现在大家对这个案件的种种的揣测可能都是在围绕他的动机就是为什么杀母亲目前就是广大网友无论是自媒体还是新闻媒体也提出了很多假设就是这个原生家庭是不是有问题啊然后呃

作为一个教师的孩子是不是心理压力太大然后包括甚至有什么乱伦说然后什么家庭成员出轨说就有种种的性向说对就是发生了这么一个案件然后大家就回到他的童年去找然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走上了这条路然后就在场的知奇和视野也恰好都是老师家的孩子哈哈哈

然后很想让他们分享一下就是老师家的孩子究竟有什么特别因为刚才芝琪也提到了一个数据嘛

就是说我前两天有看到就是曾经有一度这个事情很火就是说北大心理中心的副主任然后这个叫徐海文的一个老师然后他曾经发表过一个演讲就是讲大学生的空心病我记得当时我们还写过思想界是一个就当时还蛮热的一个话题他在这里面就给出了一个数据他就说他在北大有研究一个就是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家庭情况

他做了一个数据的分析吧然后就说他一共有 38 个样本然后其实有 50%的学生是来自教师家庭的然后就这个数字其实是非常高的然后他给出了一个对照组就是心理正常没有自杀倾向的学生里面就只有 21%的学生是来教师家庭

所以说不是因为教师家庭的孩子上北大的多而是因为而他确实是因为他们之间还是有一定关联性的嘛他通过这个数据想说明然后他也在这个里面给出了一个理由他就说为什么他觉得为什么教师家庭的孩子可能更容易产生自杀倾向他给出的理由是说教师的家庭往往更一切相分数看

所以在他培养这个孩子的过程中可能会忽略他的心理包括比如说德育美育体育这方面的

对他的关心而反而说把他当成更愿意把孩子当成一个考分机器这样子所以当然我觉得他这个论断是没有什么现实的依据没有什么客观的依据但是可能是他通过跟这些学生做一些比如说危机干预或者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他可能得出来一个他自己的观感吧嗯

我觉得无限语言重新就回到这个新闻头条位置之后知乎的有一个问题也重新热度上升就是说为什么教师家的孩子容易走两极走极端就要么就是学习很好一个学霸一个成功者然后要么就是学习很差大家都给父母丢脸然后我看到下面有一条回答是就是教师家的孩子更容易更愿意去扮演一个乖孩子就是他很可能跟他父母在同一个学校里

然后他要扮演一个乖孩子给父母长脸就不能让父母在学生面前丢面子所以他因为不能让父母在同事面前对所以因为这个他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就感觉他要戴上一层面具一层伪装然后来为了父母去扮演一个优秀小孩这样所以

这个问答在下面获得了一些赞我觉得就是两个极端一方面就有一种可能是发展成这样有一种就是干脆自我放弃了就是他可能会觉得我永远都比不过别人或者怎么样然后他就会发展出一种自我放弃的人格我觉得这好像是两个极端对我觉得就是老师他经常会面临一个职业上面的压力就是说很多人会觉得一个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的人是没有资格教育别人的孩子的

我觉得这个话我觉得我至少在我生活中肯定听过很多次当然不是说我妈了就是说你连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你怎么可能教好别人的小孩就可能会很多做父母的老师也可能会跟孩子讲这个话就是说你一定要争气一点要不然别人会说我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怎么能教别人的小孩我觉得这个肯定

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必然性在应该是就是相当于把自己的焦虑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然后给了他一个过高的期待对而且我觉得徐凯文那个文章里面因为他后面就讲了说我们的我们的教育整个教育系统肯定是有问题的但可能

作为一个既是父母又是教师的一个人他可能就是一个家庭和一个学校之间的一个中介就是他可能会把教育系统当中的很多问题带到他的家庭里面然后同时他因为自己是一个父母他跟他家人的关系会影响到

比如说他怎么教别的孩子就是他这个里面会有一个关联性在他身上我觉得会这很典型的表现就是当教师的家长很容易在家里就职业病犯了就是很容易上当上线就是有一点什么事情他可能就要教育你一番我觉得我妈太明显了我觉得她挺好奇的就这种妈妈在家里既作为一个母亲同时又作为你的老师这种感觉我觉得应该挺奇怪的

就我觉得我妈就是她不太会在家里面扮演一个老师的角色但她的职业病是自然流露的就比如说如果你这个被纠正的对象往往是我爸就比如说我爸做错一个什么事他就一定会问我爸说你知道你错在哪了

我想到那个有一年春晚上有一个严慎开眼的小品就是他总被他大女儿训就他大女儿天天问你知道你今天错在哪了吗然后如果你要写检查然后你写的不深刻不能睡觉不能吃饭就是完全是一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就对待他爸爸而且我妈就是比如说我爸去超市买东西然后就会打电话问他说你要买什么

然后我妈说完之后然后我爸就他就一定要问我爸说你来给我复述一遍有趣心疼你爸而且包括因为我妈是一个外语教师嘛就所以她对语音特别敏感就身边凡是有人因为中国人就发音语很多发不准嘛比如说 h 很多中国人会发生 h 或者什么就她一定要去纠正人家就是她是忍不住不去纠正人家

提到外语老师就我初中和高中的两个外语老师然后他们两个的儿子就是高考都是波折了很久有一个考了五年另外一个考了三四年就在我们那个镇上都成为传说就是你考完可能都二十五六岁了才上大学

然后我就觉得就都发生在老师家庭而且都是这种英语老师让我觉得还挺奇怪的就是他们会不会觉得就我一直在要求我的学生你要考上大学必须要去理想的学校那到我的孩子我就不能容忍他去一个二流学校或者是一定要考好才能给我长脸嘛但是其实也是一种揣测你也不知道是不是比如那个学生自己想要高考

我觉得可能生在教师家庭跟普通家庭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压力但我觉得就是可能对于他原生家庭的很多揣测其实也都是就是看客投射了很多自己的一些焦虑在里面就是其实他自己的原生家庭是怎么样他和他妈妈关系到底是什么样其实我们现在得到的就是有效信息其实非常少的但是大家往往会通过嗯

因为每个人可能都跟自己的父母有一些矛盾吧原生家庭多多少少有一些问题当看到他这个案例的时候很容易会情感代入然后想象他可能会发生的一些事情这也不一定是靠得住的然后就包括我今天看到 X 博士那个公号就写了一篇稿子就讲说为什么吴谢宇会有粉丝

就是因为他这个案发了就他被捕了之后就有很多微博上面的网友在支持他就希望他能够被免于死刑啊或者甚至对他产生了一种就是粉丝对 idol 的一种迷恋的情绪然后那个文章就在讲说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就他列举了三个理由

那其中第一个就是说因为他的学历和长相以及他这种高智商罪犯的一些神秘的光环让大家会对他有一些崇拜的心情然后另外一个很有意思就是说他在机场被捕的场景

大家认为是一个非常 dramatic 的一个场面就是说他大概是去机场送一个女性朋友吧然后就本身这个事情就有点奇怪因为他作为一个逃犯其实他进出这种场合确实有一定危险性的对然后包括之前他就是

他在审讯当中也透露过就是说他为了避免追捕他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坐过火车没有坐过飞机有时候需要身份验证的地方他都尽量避免然后他是通过坐那种长途大巴然后往返于各个城市之间的然后

因为他这次为什么会冒险送一个女性友人去机场这个其实也不得而知这个原因然后就当他被警察围住的时候他就对警察说别问了我跟你们走然后对他的同伴说了一句对不起然后这个就被网友演绎出来了一些生离死别什么的这些剧情然后我看到还有人说把他跟色戒里面就是网

就是王家之最后被捕的场景就是他有点像一种同人演绎一样然后就是这是第二点就大家认为他被捕的场面非常有戏剧性然后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

类似于悲情英雄一样的这样的形象然后第三个就是说可能很多人都面临原生家庭的问题包括很多很年轻的网友比如说他们还在上学上高中啊初中啊可能这些他们跟父母之间的矛盾本身就会有一些然后他们就对吴谢宇的这个经历有一些共鸣所以他会认为他杀他母亲其实是有情可怜

就感觉把吴谢宇变成了一个什么父母皆祸害小组的那种树洞然后大家就可以联合起来吐槽自己的父母我觉得其实他因为他这个案例里面确实是因为他杀死的是他的母亲所以大家可能有很多对他的揣测吧包括我们之前刚才也讲到就是说很多都是关于他

在性方面有一些因为就是根深蒂固的弗洛伊德情结导致于如果你是恋父恋母也好弑父弑母也好肯定都认为你这个人在性上面可能有一些问题就包括之前有就是比较甚嚣尘上的几种说法吧一个就是说他们可能是母子乱伦然后因为他的父亲早逝嘛所以可能很长一段时间他和他母亲两个人单独相处的

然后有可能是因为乱伦之后的一些羞耻心或者是一些什么复杂的情绪把他们解杀掉了然后另外一个说法就是说他可能是一个同性恋嗯然后因为他后来在逃亡期间去重庆的一家夜店里面做南木我们所以很多人可能觉得是坐实还是同性恋这样一个说辞嗯

然后同性恋还有另外一个就是所谓的证据就是说他在网上购买了一些假洋剧对然后这个可能会被认为是他可能是同性恋的一个揣测然后另外一个我看到那个燕公子他在三年前写了一篇公众号的文章就说他认为这个吴谢宇可能是有一些偷窥癖

他的证据是说他很喜欢监控并且通过图像就是影像获得满足感就比如说他在处理了他母亲的尸体之后他在房间里安了两个监控摄像头然后再比如说他在跟那个性工作者的一段亲密关系里面他们其实拍摄了很多性爱视频所以说从这些蛛丝马迹里面他推测他可能有一些偷窥痞的这样一些特质他跟他的母亲之间他是不是偷窥过比如说他父母

作爱的场景或者说她是不是可能偷窥过她母亲也许她之后有其他的男朋友他们之间作爱的场面她认为这个可能是她作爱的一个动机谈到这个作爱的动机其实那个最近很火那个台湾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里面其实就是大家也都在追问那里面的杀人的动机是也是不看了这个剧对对对

对我最近刚看完这个剧然后它里面其实讲的是一个无差别杀人的事件就是这个凶手叫李小明然后他来自一个就是四口之家他有爸爸妈妈他还有一个妹妹然后他有一天就是应该是他自己制作了枪枝然后就到了一个戏院里面就在这个电影还在播的过程中他射杀了九个人然后就他就后来被判了死刑

然后他之后就是他跟他家人断绝关系他也不见他妹妹也不见他爸爸妈妈然后他也不解释他所有的这个动机就有一个那个做法服的律师想要去就他是支持废死的然后他很希望说我们不要这么武断的就处死他在这之前我们应该要了解他的作案动机然后要分析比如说他的原生家庭给他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导致她会做出这样的事情然后以后我们就可以避免这种对对对就看怎么避免这个事情然后后来就是因为贾静雯演的那个女生她是在一个新闻台工作然后她其实是被射杀的那个小孩的妈妈然后他们后来就做了一期节目就是就还原这个事情

然后就后来导致在媒体上造成了一种风潮其实有点像刚刚知己讲的那种就是英雄化这个杀人犯就他们后来报道了这个案件之后就有一个有一个人他在就是李小明作案的这个戏院附近又砍伤了几个人然后他好像他砍伤他那个人之后就高呼李小明万岁就是感觉出现了一个

模仿者对对对模仿者并且是把他视为一个英雄所以就感觉这个其实跟刚刚志琪讲的那个粉丝化或者是把他视为一个 idol 也有关系而且他在里面其实提出的问题是说这个新闻伦理的问题就我们作为一个机构媒体我们作为一个比如说报道社会新闻的媒体我们是不是有责任去引导这个导

或者说当我们报道了这个事情之后我们要不要考虑这个后果就我们这个报道是就是加重了大家对于这个杀人犯的崇拜还是说有一些就是反向的作用就我觉得这个就是其实你是很难引导的就比如说在这个吴谢宇这个案件我觉得都能看出来一些同人文的倾向就他已经被同人化

就是可能很多对他做出一些演绎的人他其实并不 care 事实真的是怎么样或者说他本人真的是一个什么人什么样的人他只是在他自己的想象世界里对他做一个平行宇宙的或者是怎么样的这样一个演绎那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比如说残忍的凶杀的故事或者说是像他这样一个人伦悲剧的这样一个故事可能会被演绎成各种各样的形态

这个就是完全不管是媒体也好还是他本人也好还是警方也好还是官方也好都是完全没有办法控制的对但我觉得这还挺危险其实就感觉它反映了一个我们整体的舆论环境娱乐化的趋势就是可能很多人把它当一个游戏我有不同的素材包然后我可以自己去拼

或者说当一个真人秀或者说像你刚刚说的当同人但是像我们一般的同人其实不会就他不是以一个真实的案件为背景所以他里面的伦理啊道德问题可能就是就是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当一个真实的案件被同人化了之后就会存在很多这种问题而且也有就是导向的问题再加上比如这些

小粉丝他们可能真的是年龄很小的有一些也是未成年人就是如果当他们把这个案件变成了这种戏剧化的形式然后把这个真实和虚幻的界限模糊掉的时候我觉得其实还是挺危险的嗯

但我觉得另一方面就是它之所以可以被这么容易的戏剧化大家这么容易形成一个叙事其实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弑母》它本身就是一个母题就是它曾经大量的存在于比如说希腊神话或者是各种文艺作品的创作里面所以说大家太容易把它带入带入到另外一个故事里面或者说把它补全成一个我们喜闻乐见的这样一个故事

但是吴宪宇这个本身又很特殊其实就最近两年或者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就是孩子杀父母这种新闻并不少就比如王尹少年杀父母啊然后结婚什么钱没给够然后杀父母啊然后或者是出现家庭矛盾激情杀人啊就是我就可能杀母亲这个事情倒挺多的但就是没有这个案件给人们如此大的想象空间去演绎的

对我觉得可能就是因为他没有一个直接的动机就比如说网瘾少年大家知道他为什么要杀他妈妈或者什么对虽然也可能存在着简单化粗暴化想象这种问题但是没有给人们这么大的想象空间对所以他跟他母亲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里面就有很大的一个暧昧的空间在可以产生开放的可以产生的空间对

刚才就芝琪提到就是这个沙母广泛存在于各种文化就是古今中外的各种故事里面嘛

然后我就想到其实 1989 年的时候伍迪艾伦就有过一个系列喜剧吧叫 New York Stories 就纽约故事嘛然后里面有一个短片讲的是这么一故事说一个犹太妈妈然后在她儿子成年了之后还是口无遮拦然后跟所有人讲她儿子童年时候的糗事怎么换尿布啊然后怎么尿床啊

怎么喂饭他儿子就觉得自己没法做人没有颜面然后后来他们镇上来了一个魔术团然后说可以表演大便活人把人变早然后他妈妈就被挑选上去然后就被变美了然后他儿子最开始还在寻找他妈妈寻找两天之后觉得妈妈不在生活好好就是再也没有人讲他那些糗事了然后他就放弃寻找他妈

并且过上了开心放松的日子直到有一天他妈妈出现在天空中对城里所有人讲他童年的那些事情然后给出的条件是你必须要接我回现实生活我才能住嘴然后就是这个故事听起来其实里面也有弑母的元素就是他只不过没有杀他妈妈然后让魔术师把他妈变走了

其实是用一个魔幻的方式把那个弑母的情结给软化了对那其实本质上就是把他妈杀了然后他妈的鬼魂又回来了对

那个孙隆基在美国的《弑母文化》这本书里面提到了非常多美国的电影电视剧然后里面有这种弑母丑母或者燕母的情节吧然后他甚至下结论说沙母是存在在美国的文化基因里面的这个元素为什么呢可能在早期的时候大家会把

性无能跟恋母狂结合在一起就觉得如果你一个人成年了之后依然极度恋母然后你其实是代表你在性上面是无能的就相当于你被阉割了嘛就是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对包括甚至在 196 几年有一个拍的这个希特勒的片子里面然后里面也把希特勒描述成一个自大狂的同时描述成了一个严重的恋母者然后并且是一个性无能者

以至于她在最后自杀的时候还在高喊世界上只有一个希特勒太太那就是我妈嘛就是这个表现得非常的鲜明嘛然后也把燕母的这个部分加入到了一些就是如果你要表现一个心理扭曲心理复杂一个你童年时受到的创伤好像她就会一定回到母亲的这个角色上面去嗯

对所以有所以孙隆基在这书里就说作为美国就是最多人看的东西就是电影和电视剧里面有非常多的沙漠的东西就是你能看到很多其实在那里面母亲代表的是一种威权然后一种控制一种束缚然后比如是有一个科幻片叫夜航船吧应该是七八十年的然后就是说一个一个人上了一个飞船然后后来他发现这个飞船上没有司机

然后是他母亲的意识在控制这个飞船然后他母亲还留下了遗书说你从小体弱你不适合和陌生人接触然后说我要用这个飞船来保护你然后但这个男的最后在飞船上爱上另外一个女的然后就识破了他母亲的这个谎言

然后最后他和那个女的是驾着一个小的救生艇然后就离开了这个飞船然后并且把这个飞船炸掉了然后其实怎么说呢我觉得他那个飞船其实是一个母胎的意味子宫的象征对就是你终于打破了母亲的束缚然后驶向了自由的海洋然后并且终于实现了异性恋你不再是那个被母亲束缚的性无能或者是无性者嘛

所以其实母亲扮演了非常多的一个控制狂的角色包括我们刚才讲就是《奇学哥哥》最著名的那个电影就《Psycho》就是惊魂记里面其实也是讲一个儿子他其实就是一个极度的恋母者然后他杀死了他的母亲之后假扮成了他的母亲就是像一个精神分裂一样就他一半的时间是他自己另外一半时间是他母亲所以你就是

但是他是在最后这个影片结尾才揭示他们其实是一个人在很长的去世当中你都以为真的是有一个母亲和他存在并且那个母亲可能是个疯子然后这个儿子一直是一个正常的面目出现的最后揭露的时候就大家都觉得就是

就是这个真的非常可怕我觉得那个电影对然后我还看到说有一个比较最近的一个电影叫做《欲念迷宫》然后它里面这个母亲是朱莉安摩尔扮演的然后它这个其实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就是控制狂母亲的故事就讲她母亲对儿子有一种

其实他其实是讲一个母亲依恋她的儿子是反过来的是他对他儿子有过分的那种感情和爱恋然后他儿子是一个同性恋然后他就希望矫正他的儿子然后方式就是跟他发生关系就是他是一个母子乱伦的故事然后最后这个儿子就把他妈妈杀掉了

就感觉母子乱伦童心的那个弑母这三个元素再次出现在了一个故事里真的而且我们刚刚不是还聊到戾气吗对我觉得那个是弑母强就是什么控制狂母亲的一个巅峰了吧大概是就那个病叫代理性门乔森针喉群嗯

就如果大家去年看过艾米亚当斯演的那个 Sharp Objects 就是戾气的话一个美剧可能会比较熟悉因为里面艾米的母亲就是那样一个角色这个剧其实已经不新了就在我们看来非常的吓人非常的 creepy 但是其实早在 1994 年的时候美国就有一个电视剧叫一个孩子的呼救里面就讲了一个非常非常类似的故事那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八岁的小孩进了医院

他的母亲日夜守在床边什么事情都不干每天陪护的时间超过了 18 个小时然后就引起了那个医院护士的警觉那个护士就觉得这个母亲很可能是一个透过孩子才能有自己生活的人然后并且这个护士了解到这个母亲家是有医生背景的就是她是懂药的所以护士就开始怀疑是这个母亲在长期下毒导致她孩子永远都好不了

然后这个护士就报了警后来在审判的时候然后法庭就发现这个母亲其实篡改了她之前的一些经历她之前有过一个孩子而那个孩子就是被她慢性下毒毒死的

他其实也不是恶意的伤害他的孩子而是他有这种心理或者精神疾病他必须要通过照顾他的孩子然后通过强行付出母爱然后来感觉自己的存在感这个跟利器的设定其实是一模一样的就是在我强行爱孩子然后必须要通过母爱来实现自我的过程中来杀死这个孩子

然后这个一个孩子的呼救电视剧最可怕的就是结尾在结尾然后在审判结束之后这个母亲化妆成了那个护士然后再次潜入病房去毒她的儿子所以我觉得这种题材好像在中国电视剧里处理的比较少就是美国已经有不少剧在讲这种强迫症或者是犯罪的母亲吧就是她控制狂已经到了一个不可抑制的地步

那孙农基其实也在这本书里对比了中国的母亲和美国的母亲那可能在美国人看来中国的母亲是不太能够理解的就是中国一个家庭的主心的关系是母子或者是父子的关系是一个代际关系那美国家庭的支撑的一关系是夫妻关系所以就是他说可能中国很多妈妈就是把陪伴孩子成这样把当母亲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角色

我们想想也确实是你像一个中国的孩子如果生病住了医院一个妈妈陪 18 个小时没有人会报警啊就是没陪反而会被报警有可能而且我们刚也聊到说其实可能在中国文化下母权或者母亲其实是一个父权的代理的角色它其实就是可能不像美国那种它是就是母亲是一个可以和父亲抗衡的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

或者说它很多时候弑母发生的时候都是因为母权限制了父权或者母权压抑了父权然后导致说母权必须是要一个被铲除的对象就包括那种我看到有人写说就是西方童话里面那种恶谎

这种形象特别多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她是一个父权的威胁所以她是一个邪恶的象征就这种弑母的文化其实它其实背后还是有一个艳女的逻辑在就是说为什么我们经常想象母亲是疯狂的

是不理性的甚至有一些就是野蛮或者升职的这种象征在里面然后一个母亲对于孩子的爱经常是过激的没有边界感的而父亲即便就是在一个丧偶是育儿的家庭里父亲没有参与他的罪过也没有一个过分参与的母亲这么大对

我觉得黄月可以讲一下刚才那个微博就是对对对打电话那个对我是在网上看到一个博主他应该是住在国外然后他想约他的家庭医生就看看孩子是不是应该是不舒服吧然后想去看家庭医生的急诊然后他就不想给那个家庭医生打电话因为他之前打电话的时候沟通的并不好

那个医生会倾向于相信他小题大做啊然后歇斯底里过度焦虑然后他就让他丈夫去打电话处理这个问题然后他丈夫得到了格外亲切和热情的接待并且那个医生很细致地把这个小孩的病给看好了然后并且做到了全面医嘱啊然后告诉他后续要注意什么然后这个妈妈就在感慨还表扬了他爸对然后就是为什么就是母亲当母亲做这些的时候医生就会觉得你太过度关注了然后你太

不冷静太理智了然后就爸爸可能一百次生病里面去了这么一次就得到医生的表扬并且医生会非常愿意接待这种带着孩子来看病的爸爸对然后这其中背后有非常大对女性的这个刻板印象其实跟这个厌母的情绪也有关系吧就这个母亲的形象被想象成了那样一种控制狂或者是太容易焦虑

然后太容易过度关注而父亲就实际上是一个冷静的人然后一个因为照顾孩子而可以获得夸奖的人对可能就是因为没有父职这个东西吧就是只有母职对我觉得就是母职要求就是一方面你不能不照顾你的孩子就是你不照顾孩子就肯定是一个失职的母亲但另外一方面你又不能过度照顾就如果你过度照顾你就变成一个歇斯底里的母亲

对就对于女性来说真的很难我就想到黄阿丽那个脱口秀里面她不是就说她说她的丈夫就给孩子换了一两次尿布然后她周围的人都鼓励就是都赞美她说你真的是一个太棒的爸爸了然后就所有人都忽略了就其实可能 99%的时间都是黄阿丽在照顾这个孩子

就是我发现很多就比如说明星接受采访啊然后也会讲说比如说妈妈是为了孩子牺牲了事业的人但是孩子会更喜欢爸爸因为爸爸回来很少然后就会对孩子有那种补偿性的心理就什么都会满足你啊买这个就买吧吃那个就吃吧然后妈妈是每天要跟孩子朝夕相处的人要给他立规矩要去监督他做各种事情所以孩子反而对妈妈的观感是更差的嗯

就是付出更多的女性反而得不到孩子的喜爱这样子我之前看过一本书是一个美国的记者写的那本书的名字叫 All joy but no fun 就是说你养孩子的过程中都是喜悦但一点也不好玩然后他里面就做了很多调查就是说你养孩子这件事情到底意味着什么首先如何影响你的睡眠你的财产你的家庭关系然后甚至你整个人生的安排

然后他里面讲到如何影响夫妻关系这一节就是说女性对孩子跟男性对孩子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他做了一些调查他觉得女性往往会有一种完美主义的心态就他不允许孩子有任何的受伤任何的不足任何的错过他说这个女性在这方面获得的焦虑感非常非常大一方面有可能是激素大但一方面也有可能就是母亲这个角色所要求的

就是母职嘛就是一个职业你不能失职对就是比如孩子生病的时候吃了一根冰糕或者孩子可能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或者是哪怕孩子在玩而别人的孩子在上钢琴课这个母亲都会焦虑到发疯然后就是

这个作者就在书里安慰这些妈妈说你小的时候也吃过不干净的东西啊他吃一次又不会死你干嘛这么焦虑呢但就一旦你成为了母亲你就会掉入这样的陷阱对我想到那个就是上东区那个书就是我是个妈妈对我想要一个薄金包那个他里面也说就是他说上东区很多母亲都是酗酒的就他精神压力特别特别大然后就跟你刚刚说的也差不多就比如说他还要和别的女性来攀

对就是我这个母亲当的称不称职然后他就说这是西方的一种密集型母职就是要求你一天 24 小时一定要照看这个孩子然后不能失职对像那个家庭里的爸爸照顾孩子的时候就是我比如把你放在一个沙堆旁边你自己玩沙子

那我就可以干别的去我不至于看着你玩两个小时沙子但作为母亲的话就我一定要看着你我不能允许你吃了沙子不能允许你的裤子进了沙子不能允许你眼睛里进了沙子她会觉得这是非常

要命的事情但爸爸就会觉得无所谓就可能男性和女性带孩子确实不一样嘛所以也会激起孩子拼命想要逃离母亲的关注的这样一种状态感觉就是又回到了那个循环我们之前说的其实还是有一定的逻辑在里面我觉得我到现在都是比如说我回家我坐在那干什么我妈就是目不转睛地盯着

像那个歌唱的就是看着你看着你目不转睛你知道然后就有时候我都不知道在干嘛就是为什么要看着我我什么都没干我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或者说我在吃东西他就目不转睛地看着而且你还不像我们就是一年回去一两次你是动不动就回去他还要看着你

对我觉得我妈也是这样就是她比如说听我咳嗽一声她就会马上问我真的然后说你是感冒了吗还是怎么了或者你就是打一个喷嚏怎么样而且她就是会盯着你做每一个行动然后可能在你做这个行动之前她都不知道你要做什么她就会给你一个判断或者说一个指令就说你不要做什么什么或者你做什么什么我就经常会跟她说妈妈我不是要做这个就是我觉得母亲对孩子的关注确实是会多很多就相比父亲

这对做母亲的要求好高啊对尤其是最近看了那个网上很火那个生孩子的痛苦你懂吗那个文章就是什么生完孩子漏尿啊然后伤口不愈合啊然后你整个后半生

不光是你的身材就包括你的健康你的情绪然后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然后你生完了孩子你要一刻不停地照顾他然后长大了还要被仇恨简直又是一次不育课程对所以就是为什么当发生一个弑母的案件的时候大家第一个反应就是说这母亲是不是过度控制

其实这也是一个就是为什么我产生这种直觉对我就记得就是之前很火的那个梅耀花园的那个十万家的文章嘛他不是他三年前其实就写就是推测这个作案动机然后他里面就是一直在分析他的母亲是一个什么形象比如说他很自爱然后他很清高什么什么他整个逻辑也是通过这个母亲来推测他们之间的关系

后来那个大师姐她不是在微博上就说这个写的特别像知音体吗然后把一个女性塑造成这种方式其实是很不得体的然后大概就是她其实也是这个艳女文化的一部分对对对我觉得她是非常艳女的其实

我觉得这好像我们上次聊的完美受害者就我一定要苛求一个母亲必须是什么样的对而且尤其是你在这种凶案发生了之后你再回去看那它似乎它每一个行为你都可以指摘出不合理的地方对即使是这种行为可能是我每个人日常都会做了比如说

比如他妈妈当时是收了多少礼金然后又退回去吧这种行为你觉得是很正常的就我们可能收到了这种礼金我不想要我不想背负这个人情债我也会退回去你不能推断出他就一定有什么控制狂啊

然后一定是为人清高冷漠就我觉得这种推断在某种程度上很不负责任你仿佛就把它推到了一个他来一手操纵造成这个悲剧的感觉对就是这个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他其实是受害者他是被杀的这个人对但反而他要为他儿子的杀人的行为负责对就是他是一个很 twisted 这样一个观念就是为什么他会杀了你的是因为你没把他教好吧

这真的就是完美受害者的逻辑啊就是为什么你会被强奸呢因为你自己做的不好呀是不是但我觉得这也是很多人会陷入一种深重的母职焦虑的原因就是说你的孩子将来出了任何一点问题你都要反思说我是不是从小时候有哪一点哪一点也没做好就是那个 Jone Didion 他的女儿不是因为酗酒和一些就是精神上面的问题到后来就感染了一种细菌

奇想之年对对那个细菌就是说它多发于长期的嗜酒者的身上最后他女儿就因为这个去世了然后他在那个奇想之年里就不断地回忆他女儿小时候他到底做错了什么做对了什么对就是这个对于就是一旦你孩子将来出了任何一点问题对于母亲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心理负担就是你总是要不断地追问是不是我把他变成了这个样子

对我想到那个《我们与恶的距离》里面也是就是他聚焦那个李小明的父母嘛然后他妈妈也是就是一直在想就包括后来他们他妹妹回到家之后他们想说我们三个重新回想一下我哥哥小时候的人生怎么样然后他妈妈就一直在想说我觉得他小的时候也还不错然后后来是不是我疏于对他的照顾或者说对他没有足够的了解才导致了这个结果就他其实是一个很自责的母亲的形象

可是每个人成长的过程都好复杂对就是我们姑且不能保证我们自己今年和明年的想法一样你又怎么能说一定是他儿童的因素造成了他杀母这个结局呢这个太难了我之前有一对美国的夫妇朋友然后就美国不是开放加拿大开放大麻吗

然后美国也放松了对这种的管控然后他就非常焦虑他孩子可能才八岁他就担心他儿子以后上大学然后吸大麻因为他们在加州然后就有很多每年有很多大学生因为吸毒就是死亡的新闻然后他就开始担心他儿子以后吸大麻我说还有二十多年而且他

如果那时候吸了大麻也不是因为你今天没有教育好他就是整个人的教育和成长的过程太过复杂就是你很难去控制他一生的行为啊嗯这个包括我们刚才提到就是说是不是因为我们活在一个过度弗洛伊德化的世界里就是说当你

嗯,就比如说当你发生了一些精神上面的问题或者说当你有心理障碍或者说当你比如说是个凶杀犯或者说你将来甚至你不成功不幸福那当你回想你的人生到底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时候你第一就想说我爸我妈是不是把我教坏了或者说我童年是不是有阴影就是这好像变成一个太自然的逻辑了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对这种想法不加以反思是然后

好像又有一套理论像我们总是向我们揭示它的合理性然后仿佛它又是有一定阐释力的好像就是当你回到某一个童年场景或者说当你在分析你跟你父母的关系就仿佛你就看到了你跟你

你的配偶你的兄弟姐妹你的同事之间关系的一个缩影仿佛它真的是有一些道理在里面的但是好像又过于自然了就是这个逻辑跳得太自然了就现在原生家庭理论用来解释太多的事情了我觉得就感觉能解释一切对每个人都会从原生家庭里找现在自己行为的依据包括情感是不是稳定然后跟别人的关系是怎样的

然后甚至在工作中的处理事情的方法甚至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归结到原生家庭的理论上去然后你又怎么都说得通就比如你现在是个软弱的人然后你母亲也是个软弱的人你会觉得那是因为我的原生家庭因为我像她那如果你母亲是个很强势的人你会觉得那也是因为我的原生家庭因为我不想像我的母亲所以我走另一条路所以

我不知道就过度的走向这个原生家庭到底对我们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对我很多时候觉得说就是比如说你讲弑父弑母或者你讲恋父恋母的时候其实它那个父和母不是一个实质就是它是一个隐喻嘛它是

被理论家或者说被一些心理咨询的方法用来解释你的一些行为逻辑的一个东西它是一个模型它并不真的指向你的妈妈或者你的爸爸这个具体的人

对,就可能说他在你的童年片段当中获取一些你今后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一些依据,他只是因为他是一个叙事上面的方便,或者解释上面的方便,他希望你能够更了解现在的自己,而不是说你一定要追溯到你 20 年前的那个时刻,然后去怪你妈妈这一点做错了,但是我觉得很多人会这样去理解他,

就会把它真的投射在你妈妈身上或你爸爸身上或者说一个具体的事件身上你认为说如果假如说我可以时空穿梭回到那个时候我改了这一个设定我将来人生就会不一样

但实际上也并不会对其实可能并不会这样对但这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追索就是我们可以把这事情怪到我们父母身上的某一点那他们也可以追索到他们原生家庭的某一点那这个就无解了吗也不是啊就是你可以在某一代人身上开始改变这个链条吗而且我觉得就是这种方式其实是逃避责任的一种方式

就是你会觉得说因为我的童年是这样或者因为我爸妈是这样所以我变成了这样就是这样会导致我永远都可以去责备其他人造成了我的这个现状然后就不会去反思自己或者说更大的就是往社会的层面来说就也他也不会去反思社会而是把这个责任推卸到了就家庭这个单位上面

但我觉得就是当今中国孩子跟父母的关系真的可能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针锋相对的时刻吧就从这两年的职业观察来看无论是父母接祸害的那个小组还是我们之前写的那个北大学生跟父母断交的那个文章就下面都是

呼声一片每个人都在分享自己跟自己父母的这种敌对时刻感到被控制被伤害甚至这种伤害绵延到他成年之后他新的家庭对就是我觉得

不知道就可能这种东西真的你没法通过沟通或者是更理性的方式去解决对但其实你要想说为什么我们会跟父母关系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不是因为我和我父母这样一个个体和个体之间的问题其实完全是个社会的问题是因为社会影响了每个家庭所以我们才都会觉得我们跟父母之间有问题

对这个里面不仅是有就是东亚的这种父权文化这样一种儒家伦理一直以来的文化上面的影响还有就是说我们在经济上跟父母的绑定太严重了对就这种真的是中国特色的一种家庭那

这样者加在一起导致父母的权利变得很大那孩子的权利相对来说很弱势然后你要很依赖父母不管是这种文化上的依赖还是说文化上的顺从孝顺的文化还是说你在经济上面在各方面其实你都是属于一个弱势的地位才会引发你跟你父母之间各种各样的冲突而这个完全是一个社会问题并不是就是一个核心家庭内部的问题对

而且我觉得我们父母这一代之上和之下他们所面临的核心家庭的形态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可能他们上一代他们是有非常多兄弟姐妹然后一个

一个很大的家族那可能到他下一代他突然面对的只有我们自己对就是他是正好在一个迭代的一个节点上我觉得可能其实对父母来说他们处理与他们同辈人的关系和处理与他们后边的这个家庭的关系会很不一样吧我觉得可能大家都在学习怎么样去处理与这么一个独生子女以及独生子女新家庭的这样一个关系嗯

好我觉得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仅以此节目献给即将到来的母亲节录到最后我发现这是一母亲节特别节目祝大家母亲节快乐祝天下的母亲母亲节快乐好吓人啊这节目就是我说了很多我妈的坏话你听了之后不要记恨我你还是可以一直盯着我的没关系

我正在看着你看着你目不转睛你丢的爱装在看你等待你认领请别再看手机看手机装不在意你的余光飘向新的去向飘向你的我看你我知道你已经注意到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 Podcast 喜马拉雅上关注我们也可以在微博上搜索我们我们的微博是剩余价值 Surplus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