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14歲時遇到聾人朋友,發現他們的生活比自己更困難,這促使他學習手語,並決定成為手語翻譯員,以便與他們交流並幫助他們。
手語幫助他克服了少年時代的自卑感,並讓他更了解自己。它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他曾經的自卑,指引他向前。
他是台灣第一位公部門手語翻譯員,並在電視上首次出現。他參與了從國會大會到總統選舉訪問等多個重要場合的手語翻譯工作。
他選擇法律系是因為成績優異,而非對法律的熱愛。他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並且當時對手語翻譯的職業認知不足。
他的家庭貧困,經常需要幫助家裡做手工賺錢,導致他沒有足夠的時間學習,甚至影響到學校成績。
他就讀的學校位於偏遠地區,學生數量少,與城市學校相比,學習資源和環境都較為匱乏。
他通過學習手語並與聾人朋友交流,逐漸克服了自卑感。手語成為他與外界溝通的橋樑,也讓他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他推動了手語翻譯的專業化,建立了證書制度,並在台灣的公部門和法院等重要場合引入了手語翻譯服務。
他希望手語翻譯能夠更加普及,並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讓聾人能夠更方便地獲取資訊和服務。
台灣第一位公部門手譯員李振輝,高中念建國中學,大學考上台大法律學系。14歲的他成績很好,卻很內向,因為家裡貧窮,個性自負又自卑。然後他遇見生活更困難的聾人朋友,促使他一頭栽進手語的世界,只為了跟他們交朋友、談上話。
本集讀報你除了可以聽到李振輝親自口述一位少年自卑感作祟的迷惘青春、一件「建中制服」給他什麼樣的光環,以及後來他是如何鼓起勇氣走上自己最喜歡的手語翻譯,親手參與搭建國內手語翻譯專業的職業環境。手語幫助李振輝「了解」自己更多,它就像一把火炬,照亮曾擋在他眼前的自卑感,引領他一路往前。
🌟「我的14歲」專欄介紹🌟 14歲、國中二年級,俗稱「中二病」的好發期,希望自己獨一無二,卻還不夠自信和堅定,身體和心理都是小孩以上、成年未滿的狀態。這是串連純真和成熟的交界,走過這裡,也許前途豁然開朗,也許依然懵懂不清,無論如何千萬不要太擔心,人生沒有「最佳路徑」。這個專欄是寫給「現在」、「曾經」以及「即將迎接」14歲的你,這個專欄裡的每一個大人,都和你有過一樣的心情。
🗣 讀報人|中央廣播電台越語節目主持人胡域芳草
《少年報導者》與《央廣》合作,提供中文、英語、日語、印尼語、泰語、越語、菲律賓語以及台灣台語、台灣客語、粵語等10種語言,讓世界聽見台灣,更服務台灣廣大的新住民以及外籍家庭,讓不同背景的大朋友、小朋友,都能同步接收台灣值得關注的新聞議題。
📍 讀報文章|【我的14歲】李振輝:替聾人「說話」,解開自己少年時代自卑感的心結 https://bit.ly/3VLI5Qy)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