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173 《我可能错了》:森林智者的最后一堂人生课

Vol.173 《我可能错了》:森林智者的最后一堂人生课

2025/3/13
logo of podcast 文化无限

文化无限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云起
Topics
云起: 我分享了《我可能错了》这本书,它讲述了作者比约恩·拉提科林德布劳放弃高管职位,到泰国森林出家17年,后还俗并患渐冻症的经历。书中详细描述了他的修行生活,包括禅修、布施等。我认为作者的人生选择并非完全自主,受到社会环境和年龄规定的影响很大,人的很多观念也受环境塑造。作者并非在人生巅峰时随意放弃,而是因为工作中的焦虑和不快乐。他出家并非出于对宗教的信仰,而是机缘巧合,为了排解感情受挫后的孤独。更重要的是,作者在还俗后面对世俗的挑战保持内心的平静,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书中很多内容是心灵鸡汤,重点在于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选择。人生无常,不要预设太多,要正视内心,找到自己的节奏。“我可能错了”提醒我们要跳出自我认知的局限,接纳不同的观点。要学会信任生活,不要试图掌控一切,焦虑只会徒增障碍。分享过程中不必过于焦虑,重要的是分享和讨论。人的情绪可以分为“生的能量”和“死的能量”,前者促进成长,后者源于对被抛弃的恐惧,两者相辅相成。不要被突如其来的念头困住,要多问自己,多角度看问题。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我今天要分享的这本书叫《我可能错了》然后的话我觉得这本书我可能分享不会有太长的时间因为我感觉这本书也有点类似那种心灵鸡汤然后我觉得大家听了已经听了无数个道理然后很多东西大家都知道主要是如何去践行吧所以

想说的不会太多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这本书它的一个内容首先这本书的话当初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是它的那个封面就是直接说这是瑞典国民畅销书第一位的反而也是在各个国家出版以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所以当时我对它是抱有那种极高的期待但是我发现好像

跟我想象中不太一样主要是这个作者他的人生经历吧是比较值得一提的作者叫比约恩·拉提科林德布劳名字有点长他主要的人生经历的话是有

三段第一个就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在世俗中他是因为有那种极高的成就他在 26 岁的时候就成为了跨国企业最年轻的准高管

就是在人生即将迎来巅峰的时候他选择放弃了自己的事业然后到了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就是他的修行生涯也是这本书很多内容都是介绍到这样的一个阶段因为他在作为森林派的那个森旅然后出家了 17 年还获得了纳提科这样的一个法号

這個法號的意思就是在智慧中成長的人在這一段人生生涯中它一直是嚴格的建基佛教的森林派苦修的傳統主要的日常的工作不能說工作 日常生活吧就是禪作、覺知還有就是以及自我的一個塑造

到 17 年之后他本来以为自己一生就是成为这样的僧侣然后就是一生就是一辈子以这样的身份就活下去吧但是某一天他突然就是在自己心里告诉自己好像他要结束了他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了于是他又做了一个很大的决定就是还俗

但是还俗之后他的那种经历并不是很顺利在还俗之后他遭遇了很严重的那种抑郁抑郁好像是 17 个月吧一年多最后在他就是慢慢地适应了这种社会以后

他身體又面臨著考驗,他得了漸凍症而且是在他,應該是 42 歲吧又遇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侶,他想要跟她相伴終生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他發現自己得了漸凍症,可能就只有

一到五年的这样的一个生命吧然后在这阶段他的那种身心也遭遇到了那种极大的挑战吧可以说是挑战就主要是他人生的三个经历然后这本书它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写他的那个 17 年的修行就是修行苦难以及他如何发现自己这本书大量的内容就是介绍他在

森林派就是他们的一些日常比如在早上的时候四点钟就要起床静坐然后观察自己的呼吸以及训练自己对自己的那种意识的觉察能力接下来就是禅修以后他们就要出去画园赤脚然后到周围的村庄

让别人给他们布施在这过程中的话他主要学到的就是人生体验就是要谦卑和感恩接下来他们是在 12 点钟之前就是可以吃饭 12 点之后就不能吃饭了然后接下来就会一起诵经就主要是他在书中介绍了自己的一些

生活吧然后基本上就也没有什么别的内容了完了就是我觉得就是我自己最大的感受我觉得就很多人觉得这个作者他的人生选就是他是自己的选择但我觉得他的这种生命更像是那种社会环境或是自己到了某一个阶段他的一种推动能力这也是我时常能够感觉到的我就觉得人

其实它就是我们人生可能是我自己最大的体验吧就我每一步就我走到现在这个位置其实它不是我主动去选择的是一切外在的那种环境还有座位的人去推动而且现在其实在当代很多人他的那种生活都是觉得别人觉得你这个年龄到了你到了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情其实都是遵循那种世俗的规定

我的意思不是说我们没有自我选择的意识就是说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其实是外在的环境人是社会的那种产物嘛这也是我一直比较认同的应该说非常认同吧就是人他活在一个社会里面就这些东西他真的是我们自己的那种体验吗我觉得很多就是我们的一些观念都是被周围的环境所塑造的

我们离不开社会就很难跟随自己的类型去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比如回到这个作者他们都说他是在人生巅峰的时候 26 岁他就

放弃了自己这样的一个高管的身份但其实不是他不是说在这样的环境里面他是自如的他其实并不开心他不喜欢这个工作他感觉到焦虑然后也很为难所以他想要让自己就是走出这样的一个困境就

就不是说我这是我人生的辉煌时刻而且我很自如的就是生活在这里然后去那样的就是放弃和他就是因为其实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生活去放弃我觉得是不一样的还有他去选择就是出家修行也是机缘巧合他当时

因为他的这个工作给他带了很多焦虑他觉得不安所以他参加了那个好像去泰国做了一个徒步旅游然后在那个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个女孩然后就觉得自己就很喜欢很喜欢她但是那个女孩就是那种比较自由的最后就抛弃了她她就觉得很难过就是

我看一下当时他的那个内容是怎么说的等一下主要是我看的这本书是就是是纸书所以有时候笔记有点难找他就是感情受挫反而就是不知道怎么排遣自己那种孤独而且他其实自己本身对宗教是没有任何信仰的而且也不感兴趣他只是刚好走到了就是泰国刚好遇到了挫折

然后想要寻求帮助然后刚好就佛陀出现了所以他就走上这条道路还有就是他 17 年修行以后离开了就是他的修行的这个圈子在回归世俗生活的时候他没有办法融入当时的社会所以他才有了那个长达 17 个月吧 17 个月的这样一个抑郁的生活最后我想说的是他

的这个就是其实我在看的过程中我不是特别特别的就是认可这样的一个修行经历相反我觉得

就是我更佩服的是他离开了就是修行以后在还俗以后的那段生活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修行因为在森林就是他在修行的时候其实不用自己就是他不用考虑金钱都是靠别人布施虽然他们不会主动的就是把那个钱就是拿在自己的手里

但是他们有那种基金会是不缺钱的他们需要什么东西可以用那个钱他们不需要为那种生计所考虑所以我觉得他们的这种修行其实是靠他人的托举然后去寻找就是就修行自己

所以我更推崇的是他 17 年以后还俗的那段经历我觉得他可以在世俗中面对一切的困难和挑战保持内心的平静去安住当下

而且是那种随心所欲的想要就想要然后承认自己的欲望我想要就争取他之前在准备还俗的时候他跟别人说的是我并不是说渴望一段恋爱关系还怎么样他不是为了这个去还俗但是他在真正还俗之后遇到了让自己心动的人然后就跟那个女生在一起了

所以我觉得其实里面有很多是那种比较心灵鸡汤的东西我觉得大道理大家都懂所以我不想太多的去谈论这个书里的内容就是给大家说我们应该怎么样就是那种心灵鸡汤的东西反正大家都懂我觉得最主要的最关键是我们怎么面对自己的人生就在自己的人生我们应该怎么选择怎么过

还有一点我想说是人生其实很无常我们不要去预设太多其实这也是苏里的一个观点我比较认同的就是我们不要焦虑一切都会过去的人生没有确切的答案然后也希望我们能够正视自己的内心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尊重自己的每一个念头想做什么就去做坦然的接纳生命中无法控制的事情

还有就是面对人间琐事我们要保持内心的从容与正义对自己对他人都多一点包容心不要妄加评判最后再回到这本诗的标题就是我可能错了这个

这本书他其实我可能错了是当时他的一个老师修行的老师对他说的因为他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内心很不平静他没有办法去融入到这种生活他渴望就是很多世俗的东西他没有办法让自己安静下来就局限于自己的认知然后他一个老师告诉他就是我们要有那种就是

不要相信就不要不要相信自己的念头我们也要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情绪还有觉得最大的一点就是我可能错了也是让我们去思考就是这个就是就是这个世界我我们昨天和那个和积木我们也讨论了一个话题就是真相关于真相就是我们所看到他就是真的吗

其实这是不一定的就是不要相信自己的怎么说呢就是在跟别人有观点有冲突的时候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就是我真的是对的吗也许我是错的当然这也不是说对自我的一个否定就是我们可以去接纳不同的观点不要局限于自己的认知

要跳出那种自我正确性的陷阱因为人的思维还有我们所处的环境它都是有局限性的而且有主观性的这我就分享到这里非常感谢云起然后各位小伙伴有什么想要和云起沟通的吗其实我还有一点我补充一下就是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焦虑

因为这本书里面有写到就是他在他在就是他们森林派的那种森林他们十年以后就是他们如果修行了十年就可以就是类似于说那种老师他就可以进行讲学了他在第一次要讲学的时候他就特别焦虑担心自己讲不好后来就是也是有一个老师就是跟他说等一下我找一下啊

你们有什么想说的也可以先说我找一下就是那个这段话大家有什么想要讨论补充的吗如果没有的话先给大家读一下这一段吧这一段不是第一次第一次他是要讲学第二次是他还俗以后因为他没有办法融入当时的生活他基本上就是靠父母靠朋友去接济他

所以他没有生活来源后来慢慢的就是他开始分享自己的这样的一个经历然后上电视节目去跟大家就是分享自己的一个修行生活就靠这些也算是有收入吧刚才啊

就是在要上电视节目的时候他又开始焦虑担心自己讲不好然后整夜整夜的失眠后来他就我想到了就是这样的一段话就是他是这样说的是啊我又来了又不知不觉的陷入了想要掌控一切的怪圈这让我的生活变得孤独艰难忧虑而焦虑对生活多一些信任吧我生命中几乎所有美好的事情都发生在我的控制之外对

对此我心知肚明试图控制和预测一切只会为生活徒增障碍使之乐趣尽失在如此紧绷的状态下我的一部分心智也会随之折损

真的这也是我想说的我觉得之前我每一次在分享就是读书会的时候我之前会一遍一遍的写那个稿子我会觉得想要把它说得很好我担心自己就是中间卡顿还是怎么样然后这一次的话因为我最近在忙论文为的事情今天这本书我之前这本书也是陆陆续续看的都不是说在一个固定的时间这本书可能就是在我

在路上就是在飞机上在火车上然后看一部分完了就是今天剩下的大概有三分之一是我今天把论文搞好了之后然后中午一直看到就是吃午饭的时间然后当时我也会担心自己就是能不能讲好后来也是看到就是他书里说的这个我觉得没有必要那么焦虑讲的好不好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只是一个分享者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就好了嗯

是这样的如果大家没什么说的话我来说两句还是我来说两句那个去年有一部电影不知道你看过没有叫做那个《头脑特攻队 2》没有这个就比较尴尬了因为大家可能有看过的因为它其实你可以建议你看一下因为里面它其实把人的情绪分为两种有《头脑特攻队 1》看过吗也没有因为我就稍微解释一下吧因为《头脑特攻队 1》它其实

都是一些比较基础性的儿童嘛他其实有五个人格嘛就是有悲伤有快乐有厌恶有那个就是呃

有那个忧郁他其实这五个人格我把它称为那个叫做悠悠他们悠悠他们他其实我把它称为是那个人最基础的一个能量叫做生的能量他其实是一种成长性的能量就儿童啊你不用管什么你只要管自己好好成长成长就可以了这些能量就是帮助你好好成长的然后就是从老头到高中到二因为小女孩到了高中生涯嘛高中生涯之后他面临一个社会问题就是美国的

美国在他们的学校比较社会化比较严重他就面临一个社交的问题所以他就有了焦虑有了尴尬这些情绪其实是什么情绪呢我把它称为一个死的能量因为这些情绪本质是什么本质是害怕被团体所抛弃就是

就是我们做原始人的时候嘛就是如果是被那个团体抛弃的话那就是相当于一个人孤零零的生活不消息那就是死嘛所以有那种非常焦虑的其实就是怕自己在团体中这个位置啊就是受到不稳的那个影响然后这两种

这两种就是生的能量和死的能量它其实都是可以帮助你在那个社会中不是说那个生的能量不好或者死的能量不好这两者相辅相成都是可以帮助你在社会中作为一个生存的作为一个成长的不过

子的能量呢它偏向一种短期的能量就可能有一些社会性的一些就是手段啊因为就是你会发现土耳其对二引进的那些能量都是情绪它都是在社交中产生的它可能就是有一些就是社交中有一些就焦虑嘛焦虑就算勾心动脚它其实也能帮你在社会中获得比较大的利益但是

它其实是只能短期影响你的更长期影响你的我觉得是那些身的能量就是最早的那些悠悠啊就是高兴啊这些能量就像那个之前球球说有人分享一本书嘛就是那个有限与无限的游戏嘛

那些死的能量其实是一个有限的游戏然后那些生的能量你只要专注那些生的能量自己的成长这其实是一个无限的游戏你把焦点就是关注在自己身上可能外界就当然是可能说话比较轻松因为在社会中很多时候人在江湖平时哪有不挨刀但其实我是认为可以把自己的重点放在那些生的能量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

大概懂我也可以解释一下因为你看我不断地在写一些东西写一些东西有一些产出什么的我之前是觉得自己生很重的病我觉得一开始是觉得在那个

死之前就想多留一些东西出来但其实这种想法我去年年底是纠正了因为觉得这个东西还是会让心态越来越炸裂的然后还是改成那些专注成长的那种就是你每走一步其实你和自己比嘛都是有自己的成长嘛其实我最近也会有点焦虑然后我觉得人最应该的就是

因为这本书里面也提到一个观念就是我们不要相信每一个念头这个是怎么在想就是因为人的念头它可能随时随地都会冒出来可能别人的一句话或者是你看到某个事就会产生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它是有好的有坏的有时候它只是暂时性的不要被自己突然出现的这个念头所困住去焦虑

所以论语中其实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吧叫做子觉四也就是孔子杜绝了四种缺点这个子觉四旁边是什么呢就是母义母必母固母我也就是不随意猜测不非此不可不估值己见不只考虑自己因为其实我刚在群里面发了一张图片其实这个东西

其实和我自己那个就是编约系人工智能还是有点像的有很多时候就是我有时候就是看问题的时候就是之前打友这个问题的时候看东西的时候就只看一面嘛然后一面之后就非常的火起然后一面之后就可能

非常的那个就是快乐然后但其实你如果要多问自己一下就是自己看到的到底是不是就是如果是发生在别人身上别人会怎么看或者是这个东西发生在我身上真的是我自己不断的去询问到底是真的是我想的那个原因吗就不断的追问追问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