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126. 社保、房产、消费和股市:我们的钱去哪里了?

126. 社保、房产、消费和股市:我们的钱去哪里了?

2024/12/27
logo of podcast 问题青年

问题青年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李厚辰
活跃的公共知识分子和评论家,专注于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话题的讨论和分析。
杨绍
Topics
李厚辰:2024年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多个领域出现问题。社保方面,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导致养老金缺口扩大,延迟退休政策加速推进,社保缴纳基数上涨,对年轻人和企业造成压力。房地产方面,一线城市取消或放宽限购政策后,二手房市场回暖,但新房库存仍然高企,非一线城市房价持续下跌,土地财政模式面临转变。消费方面,消费降级现象明显,中低端品牌崛起,消费券使用频繁,服务业疲软。股市方面,9月底股市大涨后迅速回落,散户成为“韭菜”,A股市场存在结构性问题,缺乏流动性,限制交易。 总的来说,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问题,需要经济思路的转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杨绍:2024年中国经济下行,反映了过去20年制度逻辑的深层问题。消费降级、青年失业率高企、房地产市场低迷等现象,都与过去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有关。 ‘以旧换新’政策对新能源和家电消费起到一定刺激作用,但服务业依然疲软。内需不足的核心问题是消费能力不足,即收入不足。解决问题需要多方面努力,包括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以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年轻人现在更多就是交社报的一个情况你还没有感受到这个社会安全网如何兜住你你每个月拿多少钱感觉不到你最多能感觉到是每个月交多少钱其实日本也一样就感觉完全在为老年人活

在我们过去的经济分配体制中一直是国家使用投资的方式利用国企体系为主注入经济活力那这部分的钱一直就没有往居民口袋里赚甚至澎湖海外这些还让很多居民因为房地产的原因背上了很长的负债和杠杆这进一步压缩了居民的财富和消费的空间

扩大内需需要三个东西起码第一稳定的工作第二增长的收入第三扩大的社保就这三个东西要做得到你才有足够的动力和有足够的能力去消费很多金融机构炒股炒了几十年就别人对于这个市场的判断你真的要服你作为一个散户在信息如此不对称资金如此之少的情况之下

真的是当韭菜你不是运气不好当韭菜就这个股市整身的技术性条件包括中国股市这种销售的流动性的限制和整个的条件就是结构性韭菜为什么我们今天写这个我们的钱这个专栏呢就是过去在大家认为经济好是常态的情况之下其实大家对经济体运转的知识是不多的出了问题才会了解原来内部原来是这样的

大家好 欢迎收听问题青年 我是杨绍今天非常高兴就跟我们的老朋友翻转电台的主播李厚诚一起来聊天要不小李老师先跟听我们打声招呼你也很久没来这个播客虽然经常给我们写文章大家好

祝大家 2025 年新年愉快这个其实是我们在 2024 年年底录的一个博客对然后马上就到 2025 年然后我们其实这次录的一个契机呢是我不知道有关注青年志的朋友应该知道就请我们今年做件事情就跟小李老师一起策划了一个专栏叫做我们的钱我给他定期相当于就是一个财经方面的评论但是可能对于青年志这样的一个所谓的泛文化的自媒体来说去做件事情一开始还稍显突兀吧

他比较没有那么文化生活他有点太实际了就好像文化人也不太爱谈钱一谈钱就有点那啥然后文化媒体就是更不愿意去谈论这个事情当然有时候可以从一些跨学科视角来谈但经济问题始终好像不在这个范围之内今年年初的时候当然你在跟小李老师聊这事说还是有必要去谈一谈因为首先其实是一个实际的体感就是从过去几年挣钱是越来越难的

其次大家也想知道这个钱它是从哪里来哪里去的包括我们口袋里的钱本身它是跟围绕着一系列的经济现象和社会制度是息相关的所以我觉得它是出于这样的一种紧迫性我们是需要来去问这个问题

其次也是出于青年制相对比较特殊的身份就本身我们的主体还是个商业咨询公司所以我们是不断的在跟很多企业端的客户在打交道也切实感受到了过去几年因为这种所谓大环境的变化然后具体到这种企业品牌他们营销策略和人员结构上调整等等所以我觉得还是非常有必要来做这个专栏

然后好在就是小李老师的持续输出包括今年确实有很多在经济方面的事情发生所以也贡献了大概到目前为止有 12 篇非常高质量的文章

对而且这 12 篇都还留下来了这点很不容易如果还没有关注我们的钱的就是听众们其实可以去新年制去搜就是我们的钱这个系列然后上面也有大概对这专栏的介绍我觉得小野老师可以先聊聊这一年的这样的一个写作和合作的感受因为很多人可能也知道这个翻转电台就翻转电台其实以前没有太多关注这个经济学的话题尤其是实际经济的话题

但从去年开始我觉得实际经济的话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我觉得关键就是我一说大家就明白啊

经济的转变是我们不只是我们每个人个体生活也包括我们这个共同的社会过去几十年可能最大的一个转向也就是说为中国社会定下基调的可能有两个关键的时间点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就是改开但改开这个时间太早了我们每个人没赶上第二个关键时间点绝大多数人赶上而且有印象的就是 2000 年加入 WTO 对吧

加入 WTO 之后呢中国整个经济走向一个非常高速的发展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其实整个社会啊政治啊经济啊都是围绕在这个核心之间的所以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每年中国 GDP 又涨了多少整个经济的成长然后房地产外贸消费各种品牌电商这是过去生活的一个基调但

但这个基调的巨变其实啊如果现在回头看会更早但从每个人生活能够感受到的变化其实就是从 20 年到 22 年这三年之后这三年之后我觉得我们可以简单回想一下整个二三年初大家都有一个想法从二三年春节之后慢慢慢慢每个人都等着报复性的消费和报复性的经济成长对吧那会儿大家的话题就是报复性的消费不管是餐饮啊旅游啊都会有

那很显然啊这个二三年报复营的消费没有来那报复营的消费落空之后马上出现一个巨大的问题啊就是大家都能感觉到尤其是当时如果你是一个相对经济中间这些层能感觉到就是房地产的熄火在整个二三年其实能看到第一大现象就是房地产的熄火房地产熄火最典型的恒大地产碧桂园等等等等这个地产公司的大爆雷和大问题啊

所以在这大暴力和大问题之下就是慢慢慢慢大家能体会到一个经济的含义但这个经济的含义慢慢变成比较高的这个青年失业率青年失业率应该是从 2023 年下半年开始变成一个特别受关注的数据

在这个时候呢其实我们看政府的话还是一直的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等等等等直到 24 年开始啊然后政府慢慢也开始转变观念在各种各样的会议之中开始提及可能经济要遭遇的问题经济本身遭遇的困境那到现在我觉得已经不需要再会言我们经济有什么问题了

所以实际上从 2022 年之后到 2023 年我们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认为我们的经济生活还可以像加入 WTO 一样继续延续中间的三年只是三年一个意外状态意外状态之后迎接的就是报复性的消费和报复性的经济成长但实际上落空之后我们慢慢意识到我们过去生活的这个最大主轴很可能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就这个变化绝对不只是影响每个人钱袋子它也在影响这个社会的整体氛围今年出了很多事情回头看肯定都跟经济有脱不开的关系所以从这个角度呢我就觉得从这个时候开始啊我们关注文化的人那我认为啊经济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尤其这个经济文化今年九月底啊这个股市暴涨包括

包括很多青年人说这是 00 后最后的一次报复机会我们说这个 70 后赶上改开 80 后赶上房地产但其实 80 后房地产没赶上就是那很多人说这个 90 后 00 后人生中最后一次

阶层跃迁的机会啊就是这次股市啊希望大家当时没有去炒股啊对当时我们也写了文章的你可见啊其实经济生活在大家的生活中呢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文化所以在青年生活之中呢其实你绕不开啊我们作为一个经济社会一个商品社会其实绕不开工作呀钱啊经济这些事了这其实在我觉得在整个青年文化甚至社会文化之中也是

特别其实站在特别核心的一个文化只是过去我们从一种典型的文化的视角不把它当文化看待但其实我觉得它也是文化的一面的

所以整个 24 年呢我自己其实也很关注经济类的话题然后写了这几个文章我特别感谢有这样的机会啊因为说实话如果不是写文章的话其实你很难对于经济的问题去找这么多数据去讲它因为如果不是文章只是播客或其他形式的话对于数据的需求量没有这么大但是变成文章之后呢它是一个长程论理的东西你要长程论理呢里面就需要特别特别多的数据

所以如果不是有机会来写这个文章我很可能也不会有这么强的动机去搜这么多的数据所以我是也很感谢这个写文章的机会啊我觉得就借着这个写文章的机会我自己也是其实在经济方面的这个很多视角和知识啊也会更牢靠一点我其实通过就是跟小老师合作其实我自己也是得到了信息的海量的输入而且我们其实不仅是在做数据

呈现更重要的是理解线索包括这期播客我们本身也是借着在回顾我们的前这样的一个年终特辑在回顾 2024 年整个中国经济的一些变化和我们个人之间的关系你刚才聊到一点就是说 23 年以来整个社会整体的这样的一种感受其实我们自己本身跟很多客户打交道明显会感觉今年的颓势会非常严重我不知道小小是千万千万没关注一个新闻就保时捷的一个大裁员呢

我知道保持大财源对对其实很多外资其实是现在是在逐步的就是往回退的对这个其实是跟过去中国当时加入 WTO 之后整个的经济的一个动力引擎其实是有形成了一个出入包括我们这个感受其实大家也是会觉得就是说我们原本所信奉的那套逻辑好像不太奏效取而代之的这个我说的稍微可能要说的模糊一点就是说

现在还在比较好的状态的其实它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裙带或者说行政关系相关的这样的一些企业它能够过的一些还不错的生活但是原本我们所信奉的那套所谓市场竞争那套东西其实现在是你会给它一个 question 这个是很多人有体感我想补充就是另外一个就除了你刚才所讲的就是跟这个行政权的经济拉动和投入比较接近的当然今年也出了很多问题包括很多账款的拖欠等等我觉得

我觉得还有一个领域是中国今年经济的一个其实之前就有了但今年其实越来越凸显就是这个消费降级

就消费降级不只是买东西便宜啊其实中国也有大量消费降级的品牌对吧比如说这个塔斯汀汉堡啊这个蜜雪冰城啊包括库迪咖啡啊瑞幸咖啡啊这种对于传统一些消费业态的挤占是很强烈的那另外一个消费降级今年我觉得比较凸显的就是这个美团团购啊消费券的使用可能过去大家去下馆子啊去餐厅的时候这个消费券在这个生活中没有那么凸显

我听说现在去相对的中级的尤其是中档餐厅吃饭不使用消费券来团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少的情况了就是

更多的情况大家是会在美团上用消费券的而且因此我也有一些在上海开餐厅的朋友告诉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美团成为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这个商业巨兽就是如果你这个餐馆不和美团合作不去交打引号的这个美团的保护费的话你可能客流量等等都要出问题

就现在美团本身体系和美团生态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在一个商业一个餐厅运营中所必须的一个东西所以我觉得这个也是一个比较新的情况你看这种企业在这种经济下行的一个周期反而它是

得到了更多的权利和得到了更多的优势的这个也跟他的这种技术的这种发展有关系对对他其实是一个非常咬合的状态所以我觉得我们前面刚刚提到的这样的一种趋势然后也跟我们前置系列实际涉及到的文章也相关这个文章涉及到的就面向太多了所以我们这次聊天其实是更多还是从我把分为四个大类其实就是社保

住房消费和股市来去盘一下其实第一个问题那当然就是社保了我觉得肯定我们你在国内几乎每个人都要交社保当然现在就是说也有一种

声音退保潮对会发现就年轻人好像交社保意愿不足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老生常谈的话它肯定不是 2024 年才凸显的但是就是说我觉得它在今年的舆论场上是有更高人见度的比如说不管是年初那个就是深圳的社保缴纳基数上涨还是

年中最大的新闻就所谓的延迟退休还有我刚才提到的这样一种趋势其实想先给你讨论第一个问题就是说你觉得在 2024 年就对于个体和整个社会分别来讲就社保它已经来到了一个怎样的这样的一种紧迫程度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去面对它首先我想说现在社会保障体系所遭遇的问题其实不是一个中国的问题是一个全球的问题对吧

比如法国之前也因为延迟退休尤其是马克龙强行用延迟退休在国会闯关导致了法国有很大很大的抗议美国最近因为这个医保当然那是私营医保啊因为私营医保的这个巨大问题也导致了这个街头枪杀的案件所以说就是这个问题其实跟各个国家的财政困境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在现代国家现代国家其实不管想不想任何一个现代国家都是一个超大福利国家

你这个国家开支最多的基本上就是第一名养老保险第二名医疗保险是这个国家开支的最大项目所以最近这个 Elon Musk 和那个 Ramswami 他们想在美国不是要给政府去减两万亿美元的支出吗很多人给他盘了一盘说这东西你要不大幅度降低美国医保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你会发现在疫情之后因为各个国家的财政扩张它的量化宽松都导致了比较高度的通胀情况在通胀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因为加息走入了一个紧缩在加息紧缩环境之下其实财政的压力都非常大财政压力非常大每个国家都马上就能体会到医疗和养老体系出现很大的问题医疗体系出现问题的国家不止美国就英国包括韩国的医疗体系都出现比较大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一个不只是我国的一个情况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情况那现代社会情况之中其实对年轻人来讲呢你既离拿养老还非常早离你退休也非常早离你大规模申聘的也非常早

所以年轻人现在更多就是交社保的一个情况就是你还没有感受到这个社会安全网如何兜住你你每个月拿多少钱感觉不到你最多能感觉到是每个月交多少钱但交多少钱这两年最多就是你发现这个钱越交越多对吧就包括这个社保技术上涨像这个上海和深圳都是其实日本也一样就日本现在年轻人也有一个非常痛苦的情况就感觉

完全在为老年人活因为日本是一个高福利国家嘛高福利国家转过来就是每个人所缴纳的企业年金其实就是养老保险和医保的支出都成为了比较大的一个压力压力项目他们这边也会有比如说你低收入啊就可以延迟缴纳等等的情况所以这是一个 global 的情况这个情况一定会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越来越严峻我们先说一个全球的整体悲观情况再转回来说我国啊

从全球整体悲观情况上来看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养老和医保是可持续的就任何国家的养老和医保拉长时间看都是会无限亏空的所以未来这些国家如果不能够有超常规的经济增长或者大幅度的加税让财政去补贴养老和基调体系

基本上没有国家现在国家养老和医疗体系的账目是可持续的就人口大国里面你说一个国家两三百万人可能还行上千万上亿基本上没有能够持续运营的这是一个所以这是一个面对老龄化社会和低生育率社会情况之下的一个大的结构性问题这是第一点那反过来说那我国肯定也是有这个特殊情况的那我国的特殊情况呢就是因为人口数量这么大城市化的过程这么激进

所以说其他国家这个不可持续性比我们来讲的来的没有那么猛没有那么快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个之前文章里也写到关于延迟退休对吧就为什么今年这个延迟退休给的这么急

比过去预期的速度要快很快延迟退休这个年龄就要提上去原因就是因为从人口结构来看未来可能七到八年整个养老金的缺口是处在极其快速的这个缺口扩张的基础之上的这原因是因为整个建国初期人口出生率的原因这几波婴儿潮导致的结构原因的叠加这个结构原因的叠加导致未来几年这养老金的压力都非常非常大

这个养老金压力之大就导致我们其实整个社保缴纳基数啊等等都在提高而且最近不是有新的政策吗那个人养老金制度就是开始在全国铺开而不只是试点城市对吧所以可见啊这个养老体系其实压力是非常非常大的而且最近说实话这个个人养老金全面铺开虽然这个东西是没有统筹账户都是你个人账户的但我们之前的文章里也写了

这个东西能不能严格的在你个人账户之中使用会不会被统筹所以对我们现在来讲呢就是为什么各个城市社保基数提的这么快而且从大家的

我们的想法来看提的这么不合理就是因为比如上海市的最低工资和社保缴纳基数之间基本上是三倍的关系也就是说上海的社保缴纳基数绝对是在中位数收入以上很高很高的对那这个情况对于大家来讲其实是一个很不感觉很不合理的情况其实也会让剥夺感很强嘛只要你拿的工资数在这个社保缴纳基数之下你就会觉得你缴社保这事特不值

那你可以想象啊在中国整个社保体系之中其实企业承担的比个人承担的还要多应该是个人承担两倍还多因此你自己觉得有多不值你的公司就会觉得更不值

所以这东西不只是对个体的一个压力啊就对企业的压力其实更大那这个情况之下其实它会关联性的连锁性的影响到这个企业的招工啊和人数之上那现在对企业来讲那宁愿把活全部压在你一个人身上也不愿意招两个人对吧因为他在多招一个人这一个人的社保支出就是一笔特别特别巨大的支出

那么在特别巨大的支出之上现在就社保基金的节余下降因为我国的社保基金是每个省每个省来做核算的那在某些省份像你完全可以想象就财政状况比较差的其实社保完全靠转移支付了那没有转移支付那整个社保体系的给付都会有问题像今年很多地方省份养老金的发放已经开始出现问题了

所以未来一段情况我觉得从我们这个经济体来讲啊尤其是比如说今年整个财政收入也在下降卖地收入也在下降其实转移支付的压力是很大的所以明年为了能把转移支付维持住然后其实这个财政赤字已经要提高 1%嘛今天路透社的新闻应该会提高到 4%这就是历史性的高点了但即使 4%从 3 到 4 只能增加资金 1.3 万亿但我国每年的转移支付都在 10 万亿以上

所以说这个跟那个缺口相比实际上 1.3 万亿整体去填养老金的缺口可能刚刚能填上但实际上转移支付要用的钱的地方还非常非常多那在这个情况之下涉及到每个人身上尤其涉及到年轻人身上那很有可能就是这个社保基数的上涨

尤其是在一些因为这一波上涨最典型的城市大城市对吧上海涨得最快最快的上海北京相当比较快深圳也在比较快速的上涨那可以设想在其他的二三线城市很有可能也会相对比较快速的上涨包括公园啊教师啊医生啊二三线城市比较少数的一些白领工作的压力其实都会变大那这个

反过来呢我觉得会带来一个很严峻的情况啊因为现在青年失业率高其实面对中国的一个结构性问题就是白领工作的缺乏一般来讲白领工作就是第一商贸行业服务业消费这些是最容易产生白领工作的

像外贸这些主要都是制造业为主的如果内需以及整种问题的出现再叠加社保讲达技术和社保压力的增加很可能白领工作的增加还会减少其实你是拉了一个大的框架来理解这事但我其实想深入到一个比较细节的

我觉得我们第一篇其实就聊的是社保其实当然提到两个概念一个是老年人口扶养比其实第二个概念我更好奇就是这个所谓的养老金替代率因为我觉得当时提的一个数字大概就是在上海这样一个已经算是中国最 top 的一个城市它的养老金替代率好像还是不足 40%能不能给我们听听解释一下说什么是养老金替代率

对养老金替代率就是你退休之后每个月拿到的养老金和你退休之前收入的比值假设我退休之前收入是一万那我退休之后拿四千一个月的养老金替代率百分之四十

就如果我退休之前拿一万一个月退休之后拿八千一个月我养老金替代率就是就是这个 80%对吧那养老金的替代率跟很多东西有关啊就是跟养老金的缴纳基数有关具体细节不讲基本分三档就我国的养老金体系现在现在是四块了但是个人养老金暂时不说我们就说现在寄存了三块我国的养老金分两个体系啊一个是城镇职工养老金一个是城乡居民养老金

如果你是城乡居民养老金也就是说你如果是农村或者是零货就业等等等等你很可能在缴纳这个城乡居民养老金

如果你缴的城乡居民养老金呢你基本可以不用考虑养老金替代率这个事情了因为现在来看他他平均每个两三百块钱就根本就不用不用考虑那我们就只考虑城镇职工养老金那城镇职工养老金里面分两部分一部分的就是城镇的职工养老金给你的收入有关第二个呢就是企业年金企业年金是另外一个体系

那现在中国拆了体制内外的双轨制确实是没有了过去整个公务员体系是有单独养老金系统的现在都并到城镇职工养老金但是呢一般来讲啊大国企公务员缴纳企业年金是比较足够缴纳的那企业年金会形成他未来养老金收入之中非常可观的一个部分

一个普通人你的企业缴纳这个社保啊养老金已经够困难了还给你上企业年金可能性是非常非常小在民营企业里面这个基本上没什么企业在给你上企业年金因此你未来生活中没有企业年金这一部分只拿城镇职工养老金按照我们国家现在的这个标准啊替代率就很低

替代率很低造成的很大问题就是呢就是你一旦不工作你的生活质量下滑很可能就会比较明显所以说未来你很可能会像日本社会一样日本社会你经常能看到那种被都已经勾搂的那种老年人在超市里面理货或者在餐厅里面收拾桌子洗碗包括你在街上能看到那个出租车行业有好的那种大爷你都

特担心你说这这这这能安全开车吗就这么大岁数就是你都有点担心他的情况但是可能还是需要工作那可能我觉得未来虽然有这个退休退休延迟也就六十多岁但六十多岁你的收入你看看自己的这个退休所谓的这个养老金替代率你还真的能够停下工作吗这是个问题

我们刚刚很多在聊其实在聊这个城镇职工嘛但是其实缴纳更多的人是城乡居民对吧这个其实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其实它也是从社保来的包括今年你也写了一篇文章所以这本文章其实它跟热点关系不大但它其实确实也是起源于就是说那个搜狐急咒当时写了一篇文章标题叫做就农村医保催缴员 380 元的现实重量它里面就是有重庆的一个乡镇的一个书记吧他就提了一句话他说从

2007 到 2024 年居民医保个人缴费从 10 元上涨至 380 元就增长了三七倍但是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从 2006 年的 3587 元增长到了 2023 年的 21691 元仅翻了六倍不到这是一个很大的对比包括就是说这边也就涉及到一系列这种所谓的城乡渣距它

它是怎么造成的当然还有个更值得去关心的问题那就这部分怎么办呢刚才那个数据我查到是这样的我们就先说养老再说医疗居民养老就是城乡居民养老就钱特少那个参保人数是 5.4 亿这个城镇职工养老参保人数是 5.2 亿一个其实参保人数是相当的都是 5 亿多但支出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居民那部分就少了一部分 5.4 亿人支出了 4600 亿

这部分职工养老 5.2 亿人支出了 6.3 万亿我来说个平均数居民养老那部分平均一个人一年 854 块钱职工养老这部分平均一年 1 万 2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那医保那个差距数量就比较大了就是城乡居民的医保就比较低的那个参保人数是 9.6 亿

职工这部分参保人数是 3.7 亿所以医保这部分职工是要少很多的但是呢人数多那个快 10 亿人支出 1 万亿人数少这个 3.7 亿人支出 2.8 万亿

这个完全是不成比例的一个数字啊而且享受次数也少就居民医保呢平均啊享受人次一年是 26 亿人次就 9.6 亿人产生 26 亿人次这边 3.7 亿人产生 25.3 亿人次

可见你城镇职工你大事小事跑趟医院享受医保那就是城镇居民那部分比如农村因为第一离医院比较远医疗资源比较匮乏你去医院享受服务的次数也少平均每次支出也不一样就居民那部分医保平均每次支出 400 块钱

城镇这边平均每次支出 1100 块钱就差距很大的所以说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虽然你看这个名字叫城乡居民医保和城乡居民养老听上去城市和乡村都有但你也知道这大头其实是农村

他听上去靠命名的方式解决了城乡二元化但其实没有啊因为在城市里面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城镇户口的人绝大部分人上的其实是这个城镇职工的这个医保和城镇职工的养老像绝大多数听众如果是白领工作不管是私企国企公园你上的呢都是这个城镇职工所以城镇职工可以代表城市人群而城乡居民更多的代表农村人群

那这个跟中国历来的二元体制就有关其实中国二元体制由来已久啊因为我们这个国家无法给全国这么大的人口数量提供一定的这个福利那现在是医疗和养老的二元那甚至你可以想象在这个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还是全民公有制体系的时候还有这个城乡二元食品配给的二元也很严重

当时你在农村的人民公社每个月的口粮油和肉的数量和城市里面每个月能够供应的口粮油和肉的数量是完完全全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过去我们这个经济体制就存在严重的用农村来反哺城市的这么一个现象计划经济体制拆除之后呢其实是继承了过去这个体制之中的内容就是说改开之后实际上首先是这个

就是公务员就是这个政府抚养人群和社会的二元结构那这个二元结构大概是 15 年 16 年拆掉就变成了这个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这个二元结构但这个二元结构呃

某种程度上抹平了体制内外的二元结构但城乡二元结构依然高度存在这个城乡二元结构一方面是户口对吧一方面就是这个整个福利体系的二元也就是说很多其他国家他首先他是没有户籍城乡二元的这个概念的所以在其他国家就只有公民概念嘛

那其他国家可能可能差异的点在于不同的地区像美国不同的州可能他这个州的福利是不一样的但在我们这边一个基础结构其实是城乡的户籍二元结构那这个户籍二元结构现在还没有拆掉现在依然有城乡户籍二元结构我们其实之前文章也写过这个比如说如果真出交通事故你的这个赔偿城乡是不一样的还有这个失业保险农村户口很难办

因为农村户口认为你家里有田啊你领什么失业保险你自己回自己自足就行了吗城镇户口失业保险跟农村户口失业保险那钱可是差的非常多可能这个领取难度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现在城乡二元依然是个非常大的问题

但在我国呢城乡二元很难快速能够弥合因为过去各个城市市政支出大幅度的增长跟这个激进城市化是有很大关系的比如说每个城市城市城市人口再提 10%啊这 10%所产生的这个他的这个福利支出啊这个福利支出再往上加是很难很难的

这个就是你刚才那个问题就是我们这个城乡二元结构刚才那个问题我还可以再补充一点就是城乡居民医保他们缴钱从 10 块钱涨到 300 很难缴就这部分国家其实也知道这钱实在太少了

所以之前那十块钱啊一个人缴十块那支出都是国家的补贴也就是说这个职工医保和职工养老啊这个基金还在考虑这个账户要平要可持续发展就你的这个基金每年的保费收入和保费支出应该保费收入多一点虽然有缺口但是在算这个东西

但这个居民医保和居民养老呢它本身就是一个国家补贴项都知道反正这钱非常非常少那收的钱更少就支出项会大大大于收入项但就是因为财政压力大所以这部分国家补不起这么多钱所以它的缴费增长非常非常快就是好像就今年嘛如果没记错的话城乡居民医保又涨了 20 块钱

所以这部分其实长 20 听上去不多但对一个农村家庭收入不高因为你可以想象农村家庭劳动力比如说核心去城市打工劳动力假设就是个父亲去城市打工的话那很可能他一口气要教五个人的就比如他他妻子他孩子他父母

那他每个月就要 100 的支出所以对于很多农村家庭来讲缴纳起来压力是比较大的其实你刚刚提到的一个词就是城镇化我们就可以把话题延伸到下一个就是住房的问题因为整个中国的这个房地产市场兴起就跟这波激进城市化有高度的关联就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然后住房的话房地产市场我们大家肯定知道就目前经济会成这样子就作为过去一个支柱的房地产企业现在的一个走向不管是就

更早就恒大碧桂园爆雷等等包括我们自己本身也有提感 2024 年我感觉到就是政府就是确实有在推就稳住楼市是一个你可以说是一个方针对也在做了很多事情就是说什么一线城市取消或者放宽这个限购对吧包括还有就优化个人的房贷利率怎么样但我不确定就这个目前

实施到如今这个效果怎么样包括就是小老师你自己的一个观察和体感是什么呢这块数据还是比较透明的首先呢现在各个政策上基本上能用的政策都已经用完了

就是现在限购也取消了手套房的首付也降低了是利率也降低了然后审核标准也降低了所以说基本上房地产我们从这个棚杆货币化之后房住不炒嘛加上的这些限制条件基本上该拿的也都拿掉了现在再往下拿基本上没什么可拿的了反正从购买政策之上房地产这个气税也调低了反正基本上能做都做了那现在看起来从上个月某些城市房地产市场是有回暖的

尤其是二手房市场就深圳和上海的二手房市场是有比较大幅度的回暖的就是因为这两个城市放开限购之后啊整个二手房市场是非常非常火热的那这个火热能不能持续这是个问题因为这个火热很可能放松限购之后是把过去一段时间积压起来的这个刚需一口气释放出来了那么现在呢就是新房这部分整个跌幅的减缓啊或者是恢复比二手房是要慢很多的我简单来说啊

有两个方向的不同第一个呢就是一线城市和非一线城市的不同那一线城市二手房恢复非常明显尤其是北京和深圳那一线城市以下的其他城市呢没有从这一波上面看到任何改变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呢就是新房和二手房的差异就算是一线城市实际上新房的恢复也不如二手房的恢复其中有个很大的原因啊就现在新房的库存量还在增加因为库存的比例是非常非常高的

所以现在实际上消化新房库存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那现在看起来呢因为国家为什么之前迟迟不放开一线城市的限购呢原因很简单就一线城市的楼市是有虹吸效应的也就是说假设我还想买个二套房我在河北的话如果北京放开了我没有任何理由买除了北京之外的任何地方对吧也就是说国家也知道一旦一线城市放开限购就相当于放弃非一线城市的楼市那我们现在就是一线城市放开了当然

最糟糕的情况就是一线城市放开了救不了一线的就完蛋了那现在呢至少这个二手房市场恢复是比较明显的但是新房的恢复比较慢那么非一线城市的整个房价还在下跌一线城市二手房在整个 11 月已经开始上涨一点点了

新房的价格也是持平了就新房好像止跌了这是算是比较好算是最近比较好的这个经济信号了但是除了一线城市以外二手房和新房价格还在继续下跌然后库存量在继续扩大所以现在呢国内楼市就是有这么一个分化的状况

为什么会库存还在持续扩大呢就销售的太少太少了因为虽然今年新房的这个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减缓了但陆陆续续还是有些新房竣工嘛就说明这个卖的速度比竣工的速度还慢呗

就虽然现在供给已经少很多很多了但是销售的降幅更快其实你刚提到一点就是说区分这个一线和和其他城市对但我觉得是不是这边还值得非常担忧其实是二三线的城市因为在过去他们其实破大量的这种楼在那边当然就是因为过去这个房地产是全国性的就是房地产这包狂飙不是一线制的狂飙呃

甚至从整体市场来看越是低线性的城市这个房地产跟总量的比例其实更快所以说就这波房地产价格下跌越往下下跌的压力越大我们刚才说从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到三线其实都是相对较大的城市中国还有所谓的

四线和五线城市那四线和五线城市再往下这个房地产腰斩甚至腰斩以下这根本跑不了的事情就是很多城市的房价鹤岗化应该是个大概率的事件

那么这个其实影响是很深远的就是第一就是房地产市场本身第二呢就是房地产的财富效应对吧比如说我在四线城市买套房我还背着贷款的房价跌一半那肯定对我来讲第一还这个钱合不合适第二就是我的支出啊我的这个消费受到的影响啊都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说房地产带来的影响啊其实还没有完全出清

什么时候房地产的影响完全出清呢比二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下跌比止跌回轮上涨都不太可能就是跌幅下降的时候才能够能看到触底就房地产市场触底很显然还远远远远没有到

一线城市很可能能够结构性的回转但其他地方可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不过你刚刚说到二手楼的这个表在市场上的行情表现比新房要好这个事情还让我挺意外的特别你这样也写房屋养老金那篇文章嘛

我的一个比较模糊的感觉我是以为就是说好像政策上好像是疏于对于二手房的这样的一种外加就是说就有子弹问题还包括就是有这个年限的问题对吧现在情况是这样的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就为什么大家愿意买二手房不愿买新房有好几个原因第一二手房你跟房东谈判其实价格好商量整个价格上的相对来讲比较灵活

但更重要两个原因啊第一现在因为烂尾楼这个事大家吓怕了大家不敢买期房大家只敢买现房这是第一点所以二手房是现房最不容易出问题的就是二手房买到就可以住就可以用第二呢就是你说这个质量的问题啊这其实是个大问题因为大家知道最近几年这房地产企业没有钱很多这个新房的竣工都有工程款的下降问题所以说大家非常担心比如说最近一年竣工的新房

这个竣工新房的钱到底是不是他最开始预算的钱大家很担心的其实最近两年有很多收到新房的人的房子都是存在质量问题的能够发现啊尤其是如果他烂尾过一两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后面是烂尾楼竣工的这个里面的质量问题都挺大的你都不敢打开那个弱电井里边都不知道什么东西对所以很多人认为买二手房比如尤其不要买时间太长的实际上质量比买新房还要好

所以说最近我觉得这个二手房交易会比较比新房活跃可能是最近这些原因另一个话题就是关于住房就是就放宏观来看解救土地财政的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其实在在去年也跟陶然老师就他写那个人地之间其实我们当时很深入的聊过了我们就不在这边在科普就什么是土地财政但是我好奇的就是说在经过这样一波的时候我不知道就在你看来就是这个思路它是否是

是会有变化吗包括这边还是有点其实就是因为中央和地方的税收的问题就分税制之后其实倒逼的土地财政这样的一个兴起相对地方政府要靠卖地的收入作为它主要的一个收入来源我不知道经过这样的一波之后这个东西你有看到一些变化的一些可能性吗

绝对是要变化的我们先说短期再说中期短期是有巨大变化的因为短期来讲现在房地产遭遇的问题就是库存非常高那库存非常高情况之下如果你再卖很多的地增加库存的话那就房价跌的就没底了对吧所以现在为了稳住房价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减少供应

所以说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文件里面已经有了就明年房地产的土地供给要适度减少的也就是说现在之前不是有个政策吗就是看你这个城市所谓的去化周期就是你把你现在的库存房卖完的卖多久

必须在八个月以内才可以再卖地但现在很多三四千城市去化周期都是三年别八个月了这个是非常非常遥远的时间就这么算的话他可能两年之后才有卖地资格所以说明年土地供应情况比今年会少很多很多

那土地供应少土地这个财政就一定会少这是短期短期制约土地财政增加的就是一个房地产库存过高的问题这个问题 24 年是肯定没有解决的所以 25 年土地供应一定会减少好这是短期说中期啊中期土地供给只跟基本上就跟一个事相关了就人口

对吧如果中国人口再增加或者城市化的比例再大幅度增加才有可能卖地但这两个事基本都结束了第一人口增长就不用说了对吧就大家都知道第二就是我们现在城镇化率毕竟 60%在网上提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了

所以说从这两个角来讲中期来讲也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土地需求了因此啊我国的土地财政时代可以说从二三年开始二一年是个高峰最后的高峰从二三年开始我国逐渐要走出土地财政的周期那土地财政结束之后这个整个地方财政收入怎么补这当然是个很严峻的问题了那今年那个三中全会上面有吗就是那个

第一消费税部分从这个中央独享税变成央地共享税可能要分一半给地方第二就是地方有三个费用所谓这个教育附加费城市建设费和城市一个什么什么费这三个费用合一改成城市建设税而且这个税的比例可以由地方来调但这个还没有落地看明年两会之后会不会落地

落地也有问题就是地方再加税的话这个企业到底还干不干下去的问题就第二就是就算是这个所谓的城市建设税和这个消费税切一半给地方那跟土地财政收入不是一个数量级所以说这个到底这部分钱

除了靠这个每年赤字率增加转移支付填上这个坑之外这个到底该怎么填上这是个大的问题对因为毕竟就是他去掉去掉他的这样的一个收入的一个大头因为在地方政府收入里面很多地方土地财政过去啊像 19 年 2021 年

是要占一半和一半以上的我们其实刚聊完这个房地产市场的买卖的一个现状包括还有就是说也涉及到就是说这个土地财政其实还有点就是关于租房市场我想跟你讨论对因为毕竟很多听众特别是来大城市打拼其实还是租房嘛对

经典关于租房其实你写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就是这个保租房越来越多就租房会更便宜这篇文章特别好玩就是因为里面提到一个概念就是说很多地方政府在提保租房这个概念对因为我们前面是有公租房保租房这个点可能也需要你来做个区分然后其次就是你提到一个点就是特别就是说这个税负跟公共服务的一个逻辑

就因为其实很多参考别的国家的一些政府其实他们也会提供这样类似于像这种就国家作为房东然后来来做这样福利房一样的但好像他应用到奥地利对对对对应用到中国的逻辑他好像有点一样有点不太一样就就这个区别你能不能讲一讲嗯这是挺大区别的首先就是说这个公租房跟保租房的区别

公租房是大家之前经常听到的保租房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公租房是纯福利那公租房是很便宜很便宜的跟市场价格比公租房是有很大优势的所以公租房其实是一个福利房但公租房的供给是比较少的那保租房是另外一个东西保租房首先啊保租房是要盈利的怎么说保租房盈利呢比如说深圳深圳是为了保租房项目是发展这个房地产基金 RAIDS 的

发房地产基金 Rates 就代表这事你是要赚钱的对吧那保租房要赚钱所以这个项目算是政府提供政府过去不是通过这个新房市场通过土地出让赚钱吗现在新房市场饱和所以保租房是替代土地财政提供另外一种房地产收入财政的所以保租房跟公租房非常不一样那么现在政府为什么要提供保租房呢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动机

现在各个城市都有大量的房地产的库存对吧各个城市都发现这库存要卖不完我就卖不了地所以我为了减少房地产库存啊现在国家有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呢就是各地财政花钱去买库存楼

那政府把库存楼买下来你可以做几个事情第一你把它卖掉那很困难本来就卖不掉难道你卖就卖得掉吗你也卖不掉你卖不掉你只有两个事也就是说你只有两个说法说白了把它当成福利发下去和拿它赚点钱那请问在政府财政不行的情况之下他会把它当福利发下去还是拿来赚点钱呢那自然是要拿来赚点钱卖它赚不了钱怎么赚钱呢就是租掉它就是保租房所以保租房本身其实是一个

非福利项目所以说在上海很多地方保租房它跟附近的楼价跟附近的租房价格是相近的有的会低一点有的甚至还要高一点就看它具有的质量了所以保租房呢都是这样一个项目所以政府进入保租房这个市场之后我觉得可能影响会比较大

第一个就是这个市场如果政府的供给持续加大它其实对于整个价格是有影响作用的我们这样文章里也写到了如果政府能够提供的租赁的返屋数量能够占到租房市场 10%那政府完全可以靠大幅提价的方式来提高整个租房市场的价格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就是这个保租房你拿下来之后就是它的这个租房保障是什么样那很多国家对于租金价格上涨都是有比较严格的控制的但中国缺乏这样的立法和保护所以说保租房其实现在就有一种不确定性在里面这个不确定性就是政府在多大程度之上要倚重于保租房的收入但是有一点大家可以放心首先中国有大量租赁市场的城市着实不多

像我的家乡这种四线城市就是保租房没有必要根本就没有这个市场空间有保租房可能会造成比较大冲击的还是比一个一线城市就如果政府真正提供的保租房数量比较多的话未来他对于整个租房市场价格会起到什么样的冲击我觉得是一个值得去关注的事情但是说实话我反过来觉得一线城市总的来说呢也是财政的压力最小的地方

所以一线城市因为财政的压力去提保租房的价格我觉得其实不太容易问题不大但就怕那些半吊子城市我觉得他们逐利性出租的动机可能比北京上海要大一点所以就是说在一线城市就如果年轻人他想租保租房其实也是一个选择

是个选择是个选择就保值房总的来说我觉得也是市场价格可能比市场价格稍微小一点点我觉得或者多一点点我觉得是可以足的到我们的第三趴就聊消费我觉得我们可以先盘一下就今年的一些消费的大事件因为我觉得今年消费大事件实在是好多但我们盘的肯定还是一种不是那种就聚集到营销端的这样的一些东西政策上的一些大事件我自己这边先列了几个就一个是已就换新这个当然是一个重头戏

第二个事情其实就是一个地方文旅小贩有火热不管是年初所谓哈尔滨就所谓南方小土豆这词我们不喜欢但确实它是一个现象包括就是山西就因为各种山西这点本身文旅就挺火热然后因为黑神话悟空又火了一波说文旅之外其实就是外贸其实是过去今年一整年就中国的一个经济的主要增长点那么涉及到外贸其实就涉及到很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 TiMU 的这个事情它其实相当于是一个拼多多的一个外贸平台

这其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然后还有一个事情就是某位著名经济学家他的一个观察就是说他在一线城市就老年人的消费力在增长年轻人在下降他那个不光是一线就是中国 70 个主要城市就是年轻人比例越高的消费越弱年轻人比例越低的消费越强

其实我发现就是这两年在这种品牌端其实主要在讲所营发经济它是吻合的包括我们就说这种年轻人抠抠搜搜包括你看到在社交媒体上会出现所谓的什么叫长期主义单品它其实也是个消费主义的话术但意思就是说你花很多钱买一个东西就可以用十年二十年这样的一个思路对其实可以看年轻人是在勒紧快要过日子的某种程度我帮小小老师还没有补充的已经盘下你整体的一个感受是什么

还有就是我刚才已经提到了就是这个所谓的消费降级嘛就是出现了大量相对低价的品牌和像美团这样的新的模式就是用这个外卖的这个贷金券和团购来帮助这个消费本身能够来进行优化

我觉得总的来讲还是因为消费跟两个事有关吧一个就是你的短期收入对吧就如果整个社会短期收入在下降比如体现在税收上就是个人所的税在下降这很明显这个社会收入是在受影响的第一点第二点就是失业率在上升那失业率比较受影响就年轻人这可以也解释了为什么年轻人的消费比较低

而且年轻人其实很多像中产阶级其实是消费主力军那整个这部分的消费降级的话因为银发经济它有一定的消费偏向比如银发经济你肯定没法想他去买 PS5 买 Switch 对吧但银发经济很大程度上可能跟旅行一定程度的餐饮有关

但像什么电商呀国潮呀等等等等啊其实都跟年轻人有关就今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我突然想到的就今年双十一大爆双十一大爆之后十一月消费大降有一个客观原因今年双十一是历史上最长的双十一尤其在十月份他往前延了十多天就也就是今年双十一的时间其实拉长了的

所以今年双十一卖的非常好但是呢十一月消费大降就增幅大降尤其十一月消费降的像是服装啊化妆品大降很显然大家双十一的时候把之后一年的很多都买了所以之后其实双十一其实挤占了之后的消费空间因为它有这个降价嘛所以

所以说它其实也是一种消费降级就是大家对价格更加敏感就感觉今年没有人提双十一也没有人提 618 好像是从宣传层面上来说因为双十一晚会取消了就感觉好像就不闻不惑但你刚刚说到那个让我挺震惊的对 数量是高的因为今年双十一没有以前那么火还有一个原因就今年双十一反普归真了

就是他没有搞以前那么多复杂的规则先买这个券那个券叠加叠加完了膨胀膨胀完了先这个加那个今年双十一就是也是一方面是好像国家在规规范这个市场第二方面确实受到拼多多的压力因为拼多多就是这种低价

所以说如果像这个淘宝天猫海稿这种这个卷叠那个卷可能双十一的竞争力要受影响所以今年好像比较粗暴就是就是就是打折对就是降价所以可能可能可能他花样比较少所以说大家讨论的没那么多但其实买的还是多的但是十一月就受到影响所以这个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现象

所以整体来讲今年内需是非常不足的社会零售品的消费总额在这个国家开始进行这个已旧换新之前其实跌幅是很明显的已旧换新之后确实有一些回暖尤其是汽车消费和家电消费这是两个补贴最大的领域还是起到临坐呢而且因为现在补贴额度非常高一方面电动汽车本身就在降价国家补一万

也就是说你想这车万一就这车算八万块钱这个比亚迪自己降一万国家补一万六万块钱这降幅多大 25%白电也是白电那个补贴额也是 20%到 25%所以基本上七五折甚至七折在卖所以这个降价是非常明显的所以说还是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但这个呢像今年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就终端餐饮的大溃败嘛比如说那个鼎泰丰退出整个花瓶市场上海的终端餐饮的很多企业倒闭啊退出啊所以可见啊就是有一个今年消费可能很比较重点的现象吧

就传统的中产消费向着大幅度萎缩你刚才提到保时捷的大裁员其实也是这么一个现象今年在中国也是一样各个奢侈品品牌 LV 等等在中国都不行

然后整个双 11 加上之后的化妆品消费也是一样化妆品消费比较国际的品牌像亚斯兰在欧莱亚在中国的业绩都很糟糕它其实是在跟制造业相关的因为政策拉动它其实有一个上扬特别是现在新能源锂电池等等产业这种活作但是它跟服务业的关系好像跟服务业有关的消费还有包括像购物品的消费它没有办法通过这个东西给拉动起来这个是我的一个

就当我们在讲需求不足的时候到底指的是什么因为我们国家拉动消费不是像其他有些

G7 国家直接发钱嘛那直接发钱这个钱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但我们这边是定向刺激对吧就是有各种各样上海当然也发了很多餐饮的券和体育的券但国家那 3000 亿的两星所谓的两星里面绝大部分还是这个家电已就换新的汽车新的汽车已就换新它还是有很强烈的产业政策的导向就它补的不是普遍的补而是定向的补到国家要去发展的一些产业之中去

所以说整个内需不足呢但内需不足的核心就是这个消费能力不足嘛就是收入不足嘛刚刚我们讲两个一个是收入下降第二财富效应财富效应就是股票缩水啊你的房价缩水啊自然你花钱就磕磕缩缩再加上这个社保本身带来的一些问题啊你就想存钱去给自己买份保险或者存钱去给自己抵御未来的风险而不是把花掉所以我觉得整个中产阶级

就面临这个问题而且我觉得中产阶级现在还面临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对他自己来讲像如果你是单身没有孩子那你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你的消费压力没有那么大但如果你是个中产阶级你现在 40 岁下面两个孩子上面两个老人那你现在工资受影响或怎么样其实压力真的是是成倍增加的所以消费往下滑是一个很容易去想象的一个现象那么

整个内需不足仅仅依靠两薪以就换薪我觉得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原因就是呢你也可以想象啊这个汽车和家电首先我国不是刚刚纯正化大家买家电

也不是刚刚有高额的汽车消费我们这个汽车消费暴涨和家电消费估计都已经到末端了所以说靠以旧换新如果你不加大力度比如现在是大概七折到七五折如果你维持这个折扣力度的话其实边际消费是递减的比如说有能力买的越来越多就买掉了他不可能我半年之后再换个车汽车跟家电都是那样的消费品起码是三四年之后的所以他是有个周期的

这个周期的空间肯定是越来越小的因此呢这部分不可能带动整体的消费那整体消费说到底还是要靠工作收入和社保就是福利的提高才能够完成如果不涉及工作福利等等的提高是非常难的

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里面提到了就是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但不是增加因为现在增加这事你说了不算企业涨不涨工资企业的事情国家提的是减负

减负呢就有两个方向减一个方向呢就是一直在讲的个人所得税起身点提高现在是 5000 对吧会不会提到 80001 万这是一个点那社保起身点往下降是不可能的上涨放缓那几乎是一定的事情比如上海会不会快速提到 1 万那是不会的就上涨放缓是肯定的但往下降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呢那就要看另外一个部分但另外一部分跟年轻人没有一点关系啊另外一个部分国家可能会提高一点点城乡居民医保和城乡居民养老的额度但这个呢主要还是中高年龄群体跟他们关系比较大不管他们去看医院啊还是他们每个月的这个呃养老金从三百块钱到五百块钱 I don't know 最好的那个多涨一点啊

但这个对年轻人生活的有没有影响所以年轻人能盼头的能盼的就是这个起成点提高个税起成点提高这个事其实我想重点再跟你聊一下这个服务业因为你刚刚提到就是说其实这一波不管是两新还是以求换新它其实都是还是在在在在拉动制造业嘛就我们已经过了这个早期城镇化的时代了就是我们的正房一直就不太重视服务业我报我的是感觉对不对

我觉得是有的首先你看我国的早期经济体系跟苏联有很大的关系苏联很明显是一个重工业导向的经济体系拖拉机卡车坦克飞机是这个为主所以我国早期呢学苏联一五二五这些都是靠来进行的苏联本身轻工业和消费就是配给之嘛不需要对吧那么你这你看我国的大国企啊要不是金融要么就是大的生产企业石化烟草

石油重工啊这些是为主的比如说国有经济的典型特点重资产重投资这种领域比较适合那比如服务业实际上是一个相对分散的企业比如说餐饮你很难想象国有大型餐饮集团就比较少那餐饮本身就是个非常分散的行业那分散的行业是种重运营重人力的行业并不是国有资本和国有经济的一个比较擅长的点

国有经济擅长点本身就是种重投资啊这种大型的东西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呢就是我国还是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技术思维就是我国会认为重点啊是这个技术的发展和技术的成长所以你看我国关注什么芯片啊新能源啊光伏啊会认为技术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嘛对吧

那什么跟科学技术比较近呢那服务业跟科学技术其实相对来讲远一点点尤其是消费领域啊不管是这个奢侈品还是餐饮啊迪士尼乐园呀国潮呀玩具呀这些离技术都比较远但总的来说这个软件啊芯片啊新年汽车啊这些领域离技术就比较近就我们还是一个有技术崇拜和技术导向的经济

就因为这样种种的原因呢我们一直没有比较考虑服务业当然这些是政府导向的原因但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还是

其实是个分配问题了就是我国为什么居民收入一直拉不上去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这个政府和社会的分配之中政府拿的太多了不管是税负太高还是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市场份额和领域的占有太大包括土地财政对于社会的汲取强迫社会加杠杆等等的这些领域啊包括住笔税啊等等等等就在整个分配体系之中国家跟社会的分配是有结构性问题的

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你也没有好的消费和服务业增长的这个动力和这个根基在所以我觉得主要是这些原因啊我国这个服务业拉不上去但是你刚才问接下来能做什么呢国家有一个方向但我恐怕这个方向不是大家愿意去做的就是养老和家政

因为这又是个全球趋势了美国在过去一年啊这个新工作增长非常强劲就是每每个非每个月非农就业数据都比较好那我就看美国过去一年他这个非农就业数据这么好什么工作多啊哎

养老和医护在美国就是美国产生了大量工作岗位都来自养老和医护这个在日本也一样我国也发现了面对老龄化社会这个社会能提供最扎实的工作岗位数量最大的就是所谓的营发经济养老和医护是一个社会需求最大的但是你问现在年轻人愿不愿意去干养老和医护我

我觉得跟大家的大学教育本身是错配的我就想到今年那会那个新闻就是什么国家鼓励就是大学生进行家政行业那很多还把当一个笑话来看但它其实确实是一个一个现象或者说它这个东西是它不是瞎说的它是出于一个考量

就是大家要想象我国未来还有十几年每年大学毕业生会在高位运转直到 2017 年 18 年人口生育率大降这一代进入学校还有十好几年呢这十好几年每年新增毕业生数量都在 1300 万左右也就是说每年国家要创造 1300 万的新增就业这个放在任何国家都是一个特别恐怖的数字

所以国家创造就业一定需要结构性的机会不然很难创造这么多就业的那过去中国是怎么填上这么多就业的呢就是从一个不发达的公有制经济转向私有制经济和城镇化嘛就过去中国这么长时间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找着工作城镇化在里面功不可没

现在城镇化的红利丧失了外贸的红利基本上也已经到头了中国的 2021 年应该是中国外贸的顶峰再往上涨可能性非常非常小了我们的贸易顺差太大了其他国家没有那么多空间再给我们来收我们的贸易顺差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现在真的很困难

未来十几年中国就业必须有一个结构性的空间才可能容纳这么大就业那国家现在变观全球的经验发现最靠谱的家政和养老这个对大家来讲是一个心态的巨大转变我觉得说实话我们刚在聊需求不足但其实这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问题对吧

之前有个数据是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 GDP 的比例为 40%,然后全球是 60%,美国是 80%,就和过去经济高速发展后所出现的整体经济规模相比,这其实是不适配的。

当然有人会说就是因为房地产嘛掏空了这个普通人的六个口袋导致这个居民收入不足但另外一方面我想跟讨论这个问题啊就是通过制造业来拉动需求的时代是不是已经过去了而且并且他所带来的这个问题也是早早就已经出现了的

对对肯定已经出现了就是这个出现最明显的点就是这个产能过剩为什么会产能过剩呢说明有过多的资源被投入到了工业品的生产领域才会出现产能过剩那就说明整个体系的资源分配是有问题的对吧

那产能过剩在中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就是为什么 15 和 16 年要搞这个捧改货币化捧改货币化就是用房地产来进一步拉动经济嘛那为什么要靠房地产拉动经济说明当时的中国经济动能有问题

大家如果记得的话我们讲所谓的供给侧改革就是从 2015 年开始的说明 2015 年 14 年的时候中国产能过剩已经严重的不行不行的了就是 08 年之后 4 万亿大基建拉动水泥钢材玻璃有色金属基建的产能过剩非常严重

那非常严重的在 2015 年希望通过这个供给侧改革来调整这个产能结构但是马上遭遇了如果希望这里没有人一五一年炒股啊如果一五一年炒股你就遇到就是最大两次股灾从 6000 点一直干到 2000 多点的一次然后 16 年的年初从 3000 多点干到 2000 多点的一次就是 3600 点干下来都是非常恐怖的两次大股灾

这两次大火灾让国家发现啊这个经济有熄火的危险那么在熄火危险之下呢又祭出了烹改货币化搞房地产那这波呢其实产能过剩就进一步扩充像水泥啊钢材啊等等等等等也就是说在我们过去的这个经济分配体制之中一直是国家使用投资的方式利用国企体系为主去注入经济活力那这部分的钱一直就没有往居民的口袋里赚

甚至棚改后白还最多还让很多居民因为房地产的原因背上了很长的负债和杠杆这进一步压缩了居民的财富和消费的空间我觉得股市就不需要多做背景介绍因为很多人都就不关心股市都知道就 9 月这一波的股市大涨对然后我们这个就无需赘述然后但是我好奇的点就是说好像这个大涨

他从现在回来看他确实相对于之前上半年的那个颓势是涨但是好像有些后继乏力我不知道你怎么看待这个事就非常乏力我觉得如果看了我们 10 月 8 号的文章从里面退出来的人应该感谢我给我打点钱开玩笑的最近指数看起来没有跌很多但散户跌的就像那文章里写的你的下跌绝对比指数要多

原因是因为指数没有跌很多是这个国家队还是靠拉这个超级大盘股在撑着这个指数但散户没有人去炒那些超级大盘股的你炒那种板块轮动的一些机会性的股票但这种股票波动很大的一般散户进去新股民就是被这个当韭菜哥像

像前天吧今天应该上升只涨了一点点昨天跌了不到 1%但好多人手里的票都跌停就昨天就是那种典型的中小盘股狂跌大盘股涨一点点把整个股指拖住的一个情况从 9 月底之后从 10 月 8 号之后整个股市其实很不理想的绝大多数人在里面应该都是在亏钱然后情况很不理想

然后最近看起来股市的资金也开始出现了很大规模的外逃那文章里也讲了就是股市真的是经济的晴雨表就是再加上了一个投资和一些规则就中国股市挺公平的就是这样一个情况所以说总的来说如果整个经济面没有大的改变股市不可能就是之前吹很多涨到六千点一万点听一听吧不可能所以我现在还是一样认为啊

就如果你是个老股民你天天不用上班都能够盯盘的话你有钱吵着玩一玩你是新股民每天不能盯盘还要工作哎呀真的这个钱不赚也罢

你知道世界上没有股市这回事你就想办法弄点别的东西吧这真的不是一个适合新手炒短线尤其是不能盯盘还天天上班的情况中国股民地来就有一种所谓一盘大起就是股市带动经济论特别今年特别在 9 月这波就这个东西它怎么出来的其实你当然也在文章下就是东西它其实是一厢情愿在彼时彼刻其实大家是非常相信很多人是很相信这个论述的

我觉得有一点是很正常的因为人都愿意经济好人都愿意赚钱这个是人的天性没有人想穷所以说有任何经济信号对这个经济信号进行过度乐观的解读我觉得这也是人的天性的一部分

这个也不是完全没用啊如果大家都特乐观都扯的花钱经济确实也能好所以说为什么要搞这个光明论呢就是提升经济预期这也不是完全没用而且九月底股市涨得非常快天天六七个点七八个点的涨得很吓人的对所以在那个情况之下大家我们刚才其实说了从二十三年初大家等这个报复型消费没来然后经济一直处于一个阴跌往下的情况所以其实大家真的憋了两年

就大家憋了两年想憋到经济触底反弹大幅回升所以在九月份那么强烈的信号情况之下大家认为就是这个这肯定就是信号

来了我觉得产生这样的预期也不是不能理解因为总的来说人是有赚钱有这个经济向好的这个愿望而且愿望很强烈的你想想为什么我们今天写这个我们的钱这个专栏呢就是过去在一个大家认为经济好是常态的情况之下其实大家对经济体系运转的知识是不多的

积累比较少大家就觉得这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我们过来经济发展所以我不用去了解他为什么发展以他的内在结果是什么反正我觉得现在挺安全然后每年也在欣欣向荣你手机不出问题你是不会去了解这个手机的原理啊这个

屏幕是什么样 CPU 什么样出了问题才会了解原来内部原理是这样所以说我觉得导致大家对这个 signal 就是这个股市的 signal 过度解读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其实在过去大家对这个的了解是相对比较少的那我相信这次之后吃一欠涨一只嘛你吃了这个亏之后下次比如明年年初要再涨两天又有人跟你说要涨到一万点我觉得就算你心里心痒痒的估计也很难再那么去相信了

其实可以探讨问题就算不炒股很多人都说 A 股是不健康的它其实有些出厂设置的问题对吧你觉得可以从这事反映出来哪些问题呢 A 股有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一般国家要促进股市你是促进股市的流动性促进股市的自由交易促进股市的交易频率来让这个股价稳定

因为股票嘛就只靠一个无数的人炒作无数的人交易让这个股价到达一个合理的定价区间所以说交易越自由交易越频繁按理说可以越快把这个股价到达一个合理的区间来避免大幅的波动

但我们国家呢为了避免股票大幅波动有大量限制股票交易的点比如说对于做空的限制啊对融资融券的限制啊对交易时间的限制啊从 T 加 0 改到 T 加 1 啊对做市商本身的限制啊对大股东这个就是销售这个自己持有股票的限制啊

对于这个券商本身的限制啊也就是说我国啊一旦到这个股市比较波动的时候他做的办法不是去提高股市的流动性增加交易反而是去进行限制包括限制高频交易我国也是啊就是你做这么多限制之后其实是越来越难让股票以很快的速度回到一个合理的定价区间那这个情况之下呢其实是给波动埋下了种子你越是这样呢股票越容易

因为少部分人庄家的炒作会怎么样或者机构的炒作进行波动波动是越容易的那在这个情况之下其实第一

也就是说在整体受限制情况之下其实会影响你的这个估值的很多人说中国是中国股票的价值挖地这话是对的中国股票的市盈率跟全世界其他股票相比是较低的但是你不能让其他股票股市的市盈率来要求中国股市就是因为你这里面有很多交易的限制它市盈率就到不了那个交易无限制的股市的那个情况这是第一点

就第二点因为他市盈率比较低再加上这么多限制这就是他的正常定价了你也很难想象因为什么原因他可以炒高所以九月底那一波我们回头来看的话大家也知道从十月八号开始由于九月底从证监会释放资金进入很多外资跑步进入中国市场炒对吧大家应该听得非常清楚啊当时有一个外资说就是 long China 就是无限制 no limit 那些

那现在来看实际上跑的也差不多了从 10 月 8 号大家纷纷跑就说明啊对于这些机构投资者别人心里清楚的很别人非常知道有这么大一个资金政策刺激会带来一波短期的行情而且这不短期行情可能会非常大尤其是众人食材火焰高但别人心里特清楚这就是一个逃顶行情就是这是非常短期

只要散户开始跑步进入这就是一个 signal 他们就差不了跑所以很快从 10 月 8 号大家都能看到每天这个机构进流出散户进流入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也就是说大家要明白很多金融机构国内的国外的炒股炒了几十年就别人对于这个市场的判断你真的要服务是有判断力的市长市长怎么炒能赚钱别人特清楚

你作为一个散户在信息如此不对称资金如此之少的情况之下真的是当韭菜你不是运气不好当韭菜就这个股市整身的技术性条件包括中国股市这种销售的流动性的限制和整个的条件就是结构性韭菜你就是个慢 N 拍还不是慢 E 拍你就是个慢几拍你在结构里面就是接盘的所以就不要去当这个结构性的韭菜了

巴菲特那句就是什么股票的真谛是长期持有它是不适用于 A 股的我觉得一个健康股市其实是利于长期持有的但长期持有就需要这个股市的价格就是它有非常合理的价格机制能够让股价真实的反映出来

那股价能真实的反映出来就需要比较少限制的交易和高频的交易能够让价格迅速的回到一个市场的位置上去但如果你长期限制其交易等等其实你就是在创造波动刚刚我们从社保房地产消费聊到股市我觉得我们最后可以来做一个总结也是一个理解的线索吧

我自己的观察有两点首先当下经济这样的一种下行周期它其实是跟过去 20 年整个制度的逻辑是密不可分的只不过我们过去懵懵懂懂但是伏笔很早就已经埋下了不管是用制造业带动还是用房地产来带动它确实是带来了一波经济红利但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并且这波红利并不是人都能享受到的这里面涉及到一个裁判和运动员的身份置换的问题

它也涉及到一个成像二元结构的问题然后另一个点呢是你在 12 月这篇谈 10 万亿的稿子里面也说到就是说在当下的这个节点大家可能期待的还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思路的变化就如果能看到这样的信号普通人可能才能真正的获得一些信心吧

其实对于中国经济整个市场的需要是整个市场想看到的是改变就除了大规模刺激之外市场特别想看到你的变化因为这是从大规模刺激之上这个刺激不可谓不多包括财政赤字提高 1%超长期国债翻倍然后这个专商债也有大幅度的提升但具体数量都要看明年两会但总的来说就是能用的都用了对吧这几个都在都在都在那里发力用

对工具都用上了但工具用上了情况之下为什么市场依然不买单就是市场知道就这些工具就是过去的工具中国经济能发展到现在就是靠这些工具但这些工具带来的结果是短期可能会有一点流动性

但总的来说呢你会让结构性的问题加剧包括产能过剩包括中国的投资回报率不断的降低对吧因为你越是重复建设越是继续走这个老路它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率是很低的这次中央财经工程会也讲了就是扩大内需用一切办法扩大内需但扩大内需呢我们刚才讲到了就是每个人也都在自己花自己的钱消费很清楚啊扩大内需需要三个东西啊起码第一

稳定的工作第二增长的收入第三扩大的社保就是社会保障比较好工资在温和增长工作非常稳定不怕被裁员就这三个东西要做得到你才有足够的动力和有足够的能力去消费所以说还是我们刚才讲的就如果这个分配没有比较大的改变没有让这个社会经济部内能够高度成长是比较难的

那这部分成长的很大程度就要靠民营经济中国念了一年了民营经济促进法也有今天 8 条明天 25 条后天 15 条促进民营经济这那这那但实际上今年包括远洋捕捞各种事件对民营经济都不是一个特别好的一个条件和一个好的情况所以民营经济怎么发展靠检察院的关怀靠政府的这个所谓的促进法我觉得这不是大家要看到的改变

大家要看到改变更多的是真正给予市场自由和给予市场活力的改变因此这个可能才是能够真正解决经济问题的点吧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制出品的播客我们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讨行动的可能性你可以在小宇宙苹果播客喜马拉雅网语音乐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青年制 Youthology 关注我们的其他内容栏目或与我们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