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前阿里CEO卫哲:趁年轻去印一张自己人生的股票|S6E34 硅谷徐老师

前阿里CEO卫哲:趁年轻去印一张自己人生的股票|S6E34 硅谷徐老师

2022/10/19
logo of podcast 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

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卫哲
Topics
卫哲:年轻人职业发展规划应注重长期发展,而非短期利益。首先,应选择新行业、新公司、新部门、新岗位、新任务,避免内卷,快速提升自身能力。其次,职业生涯可分为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专注于提升自身能力(资产负债表),第二个十年专注于变现(损益表),第三个十年专注于长期规划(现金流量表)。在跳槽时,应优先考虑自身能力提升,而非一味追求高薪。 卫哲: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是消灭碎片化时间,而非利用碎片化时间。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先做出正确的决定,再将事情做到极致。要学会关注细节,但也要抬头看路,不能只顾及细节而忽略大方向。 卫哲:躺平并非普遍适用的选择,只有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人才有资格选择“躺平”,即使有资格,也不建议“躺平”。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有三种模式:每日平衡、每年平衡、人生平衡,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 卫哲:职业发展中,并非依赖“伯乐”,而是要提升自身能力,让自己在合适的机会脱颖而出。选择工作如同投资,需要进行尽职调查,评估公司的客户满意度和员工满意度。 徐皞:就卫哲先生的观点进行补充和提问,并结合自身经验和听众评论进行探讨,例如:选择与努力哪个更重要,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如何进行职业选择等。

Deep Dive

Chapters
卫哲建议年轻人求职时,优先考虑新行业、新公司、新部门、新岗位、新任务,避免与同行内卷。他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在不同职业阶段如何选择行业和岗位,以及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
  • 优先选择新行业、新公司、新部门、新岗位、新任务
  • 避免与资历更深的同行内卷
  • 人生职业生涯可分为三个十年,分别关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Shownotes Transcript

用 声音。

碰撞。

世界 生动活泼。 Hello, 大家好, 我是 丁丁, 欢迎 收听 全新 一期 科技 早知道。

科技 早知道 的 听众 们 大家好, 我是 主播 硅谷 徐 老师 哈维。 今天我 和 我的好朋友, 嘉 御 资本 的 创始人 卫哲 David 一起来 聊。 我们 不聊 投资, 不聊 创业, 但是 会 深 聊 职业 成长。 David 是一个 放在 全球 范围内 都很 罕见 的 一个 既 做 过 知名 传统 公司 C E O 又 担任 过 快速 崛起 互联网公司 C E O 的 能人。

David 的 观点 很 新颖, 很 有 系统性, 借鉴 性 高。 比如说 职场 不 内卷, 有些 什么 好的 建议? 为什么? 尤其 对 年轻人 来讲, 不要 去 买 别人 的 股票, 要 趁年轻 去 印 一张 属于 自己的人生 股票。 还有 在 跳槽 的 时候, 不要 过度 关注 工资 的 高低。 其实 我 今年 请 的 嘉宾 都是 降薪 换 工作 的, 而且 一路走来 都很 成功。 还有 不要 想方设法 去 利用 碎片 时间, 要 消灭 碎片 时间, 不要 太 匆忙 的 做 职场 转换 的 决定。

你 对 下 一份 工作 有 做 过 尽 调 吗? 怎么做 尽职调查 的? 另外 我也 问 了 一些 我们 评论 区 的 一些 热点话题, 比如说 选择 和 努力 哪一个 更 重要? 没有 伯乐 可以 成功 吗? 你 不是 二代 可以 成功 吗?

接下去 我们 就 听听 David 和 我的 对话 吧。 非常 欢迎 David 的 卫哲 先生。 David 能不能 先 简单 的 介绍 一下 你 自己? 虽然 说 我相信 很多 我们的 听众 已经 对 你的 大名 如雷贯耳, 但是 还是 简短 的 介绍 一下 你 自己 好吗?

各位 好, 科技 早知道 的 听众 们 大家好, 我是 David 伟 哲, 上海 出生, 上海 长大。 在 国内 上海 外国 大学, 包括 在 之前 的 上海外国语大学 的 附属中学, 上海 附中, 被 称为 神仙 学校 的 中学生, 一路 读 外语 毕业。 有幸 又 去 L B S london business school 进修 过 一些 商学院 的 课程。 这是 读书 academic 方面 的 经验。 工作 做了 四个 行业, 从 invest banking 投行 开始 做, 也 做到 了 零售 B N Q、 百安居。 后来 做 互联网 科技 公司 阿里巴巴。 11年 前 创建 了 vision capture 教育 资本。

今天 这个 节目 我们 首先 想 讲一讲 职场。 因为 不管 是在 国内 还是 在 北美, 还是 全球 各地 的 华人, 其实 对 职场 发展 是 非常 关注 的。 我 是不是 要 跳槽? 大学 第一份 工作 应该 怎么 选? 做 什么样 的 行业? 几乎 每个 人都 在 思考 的 一个 问题。

我在 网上 搜索 了 一些 你的 一些 观点。 你 有一个 观点 我是 觉得 非常 的 让 我不 只是 耳目一新, 而且 是 我是 觉得 非常 的 赞同。 尤其是 年轻的朋友 出来 要 找 新 行业、 新公司、 新 部门、 新 岗位、 新 任务, 能不能 展开 给 我们 听众 朋友 讲一讲, 为什么 你 这么说。

9293年 毕业, 花了 十年的 时间, 从 毕业 第一份 工作 担任 总裁的秘书 assistant 正好 十年。 他 担任 了 500强B N Q 版区 大中华区 的 C E O。 概括 起来 我 觉得 最 重要 的 一件 事儿, 我们 说 选择 真的 比 努力 要 重要。 那 怎么 选择 呢? 最好 是 选 一个 新的 行业。 我 大学 即将 毕业 的 时候, 中国大陆 发生 一件 很 重要 的 事情。 就 90年 底 91年初, 上海 这个 股票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 stocks change 成立 了。

恰恰 那时候 学英语, 所以 有 机会 看 一些 外国的 影片。 印象 很深的 是看 一部 电影 叫 wall street 华尔街 一 Michael doug glas 演 的。 他 觉得 这个 投行 真的 很 光鲜亮丽。 因为 学 外语 就有 机会 了解 当时 在国外 摩根 stan 也好, marriage 也好, 这 投行 可以 做 的 多大。 中国 既然 要 改革开放 以后, 肯定 也会 有 这样 大 的 投行, 所以 当时 是一个 全新 的 行业。

当我 选择 去 当时 的 万国 证券 的 时候, 我 父母 反对, 因为 觉得 我没有 更好 的 选择。 当时 很多 同学 都 去 外贸公司, 甚至 去 五星级 酒店。 我的老师 学校 的 老师 们 也都 反对。

你 当时 还是 学校 的 学生会主席。 好像 对 吧? 我看 网上 的 资料, 所以说 你是 一个 应该说 是 想要 去 什么 公司 就能 去 什么样 的 一个 机会 的。 然后 你 选 了 一个 冷门 的, 但是 从 你的 角度, 这是 新 行业。

对 新 行业 我 觉得 是 最有 机会 的。 当然 你 对 这个 新 行业 也有 也要 有 判断, 不能 是 任何 新的 行业。 当时 有一个 比较 容易 的 判断 的 点, 因为 我们 学 外语, 我们 说 外语 是 打开 看世界 的 一扇 窗户。 那 我们 就有 机会 做 中国 和 美国, 中国 和 全世界 的 一个 对比。 我们 相信 是 国外 能 做大 的 行业, 如果 中国 刚 起步 的 新 行业 以后 也能 做到, 所以 是 非常简单 的 一个 判断。

当然 不是 所有的 人都 有 这么 好的 运气。 你 毕业 的 时候 正好 有一个 非常 promising, 有 个 非常 令人鼓舞 的 一个 新的 行业 诞生。 我们 说 退一步, 即使 没有 新的 行业, 那你 要 去 一家 新的 公司。 即使 在 投行 invest ending 这个 行业, 我 转 了 一圈 又 回到 了 当时 东方 证券 应该说 是个 老 行业 了, 我 隔 了 五六年 又 回到 这个 行业, 这 行业 已经 有 一段 历史 了。 但 我 去 一家 全新 诞生 的 公司, 我是 东方 证券 创建 的 最早 的 第一批 员工, 所以 我 有 机会 去 担任 这个 investment 的 负责人。 我是 head of investigator director, 那时候 我 才 28岁。 如果我 不去 一家 新公司, 就 没有 这样的 机会。 所以说 新 行业 能 找到 是 最好的。

找不到 新 行业, 你 在 一个 有 一定 年份 的 行业 中 找 一个 新的 公司 也 不错。 如果 新公司 也 找不到, 那 其实 去 个 新的 这个 部门 也很 好。 比如说 我们家 这个 大儿子, 他 从 这个 M I T 毕业 以后 去了 B C G。 B C 可是 个 老牌 咨询公司, 但 在 我的 建议 他 选择 了 B C G 的 伽马 T 那 是一个 以 data science 方向 的, 是一个 新的 部门。 再 退一步说, 他 十月份 开始 工作 了, 那 我 就 劝 他说 你 一定要 想办法 去做 一些 新的 assignments, 去 强 新的 assignments。

就 新的 job、 新的 工作, 新的 这个 任务 核心 就是 避免 去 和 你的 师兄 师姐 做 比较。 你 M I T stanford 再 牛, 那 如果 你的 师兄 师姐 也很 牛, 跟 你 同一个 专业 对 吧? 在 你 前面 有 十年, 我们 说 前面 有 3座大山 压 着, 所以 选择 五个 星 实际上 就是 让 年轻人 比较 快 的 能够 脱颖而出。 按照 国内 现在 说法, 避免 内卷, 至少 你 很难 卷 得过 你的 师兄 师姐 们。 所以 这是我 当时 自己 择 的 时候, 包括 我 儿子 择 的 时候, 包括 很多 年轻 朋友 问我 怎么 择 的 时候, 我 给 的 第一个 建议 就要 从 五颗星 出发。

相对 来讲, 今天 这个世界 要 比 十年 前、 20年 前 要 内卷 一些。 这个 内卷 的 时刻 怎么 去 能够 脱颖而出? 是 跟 人家 继续 内卷? 还是 去 新 任务、 新 岗位、 新 部门、 新公司, 或者 最好 是 新 行业。 我 觉得 这 是一个 蛮 有 借鉴 的 一个 说法。

前 一段时间 我 邀请 了 我们的 共同 的 一个 好朋友 Robin, 前 特斯拉 的 副总裁 来 这个 节目。 他说 我 每一次 换 工作 都 是在 降薪。 你 刚才 也 讲 了 你的 第一份 工作, 那你 到 第二份 工作 的 时候 有没有 降薪, 或者说 你是 怎么 想 的, 能不能 跟 我们 分享 一下?

特别 巧, 我们 共同 的 朋友, 还有 共同 的 人生的选择 的 方法。 因为我 也是 几次 都是 匠心 的 跳槽。 我在 讲 匠心 跳槽 之前, 我要 讲 另外一个 很 重要 的 观点。 我说 职场 这个 人生啊 30年, 大约 二十多岁 干 到 50多岁, 你 有 三个 十年。 我 中间 干 过 一段时间 财务 就 把 它 比较, 你的 人生 三个 十年 就 相当于 三张 财务报表。 我们 说 财务报表 有 损益表、 profit loss account, 然后 baLance sheet、 资产负债表, 还有 cash low、 现金流量 表。 大部分 的 年轻人 选择 的 时候 会 比较 在意 这个 片 料, 叫 损益表, 就是 看 哪家 公司 给 我的 工资 高, 跳槽 的 时候 往往 这 成为 一个 非常重要 的 因素。 我 劝 年轻的朋友 们, 如果 要 跳槽, 最好 把 这个 P N L 损益表 往后 放 一 放。

人生 的 工作 的 第一个 十年 应该 改善 你的 baLance, 是 改善 你的 资产负债表。 那么 什么 是 人生 的 资产负债表 呢? 就是 你懂得 知识, 你 会 的 专业技能, 甚至 你的 人脉, 它是 你的 资产。 你不懂 的 就是 你的 liability, 你的 负债。 改善 资产负债表 我们都知道 让 你的 资产 多多 的, 让 你的 负债 变得 越少 越好。

那么 在 跳槽 的 时候, 围绕 这个 角度 来 考虑, 就 尽量 要 换行 不 换岗。 换岗 不 换行 像 绕口令 一样。 如果 既不 换行 又不 换岗, 大 概率 的 下一个 老板 会给 你 加 很高 的 工资。 比如说 你 是从 一个 公司 销售经理 去 另一家 公司 当 销售 总监, 这个 两家 公司 还在 同一个 行业 中, 那你 下 一 公司 的 老板 一定 在 leverage 在 用 你的 长板, 那 肯定 为了你 的 长板 得 付出 更高 的 工资。

但 我们都知道 有 个 水桶 的 理论, 你的 水桶 能 装 多少 水, 是 由 最短 的 那根 板 决定。 那 你的 人生 要 消灭 自己的 短板, 也就是 减少 自己的 负债。 你 换 行业 又 换 岗位 呢? 通常 叫 被 totally write off 了。 你的 过去 的 经历 被 全部 擦 膏 擦 光 了, 没有 继承 也 不好。 所以 我 通常 会 建议 中间 做 两种 选择, 叫 你 换 了 行业, 最好 岗位 不要 换。 比如说 你 都 做 财务总监、 财务经理, 没关系, 你可以 换 个 行业 做 财务总监、 财务经理。 那么 你 会对 另一个 行业, 可能 是你 所 需要 的 要 补 的 短板。

但 反过来, 你说 我 换 岗位, 不 换 行业, 你 都 是在 这个 消费 领域, 快消 领域 fmcg 那你 如果 老是 做 sales, 你会不会 转转 去做 marketing, 能不能 去 转 做 Operation, 那你 慢慢的 你 会对 这个 消费 行业 不同 的 岗位 的 短板 又 都 补 上了。 既然 你 不能 利用 你的 长板, 你 每次 带着 补短 板 的 心态 去, 那你 就 不要 太 在意 你 工资 比 上 一份 工作 是否 要 提升 了, 所以 我 当时 从 第一份 工作 投行 转 去了 当时 还是 big six 6大会计 事务所。 当时 的 Cooper libra, 就 今天 的 press water Cooper petipa y 大家 很少 有人 倒过来 走 的, 都 是从 big four big six 然后 再去 投行 的那 为什么 要 从 投行 再去 P W C 补课 呢? 因为我 当时 大学里 学 的 accounting 这些 financing 这些 知识 太 落后, 跟不上。 你 做 过 投行 就 知道 基础 真的 不好, 所以 要 回去 补课。 好不容易 又 回到 投行 了, 我 又 去做 零售 了, 回到 了 english, 回到 实业 去, 又 一次 减刑 零售, 好不容易 做到 500强大中华区 的 C E O 了。 在 0304年, 基本 的 年薪 就 100万美元 了。

那一 去 阿里, 基本 年薪 又 变成 了 100万人民币。 那时候 人民币 美元兑 人民币 还是 一比 8.3。 所以 很多 我说 跳槽 不是 打 对折, 是 打成 骨折 了, 只有 8分之1 不到 的 收入。 但 恰恰 是在 互联网 的 短板。 所以 减薪 跳槽 的 背后 的 原理 是 你知道 这 三张 财务报表 以及 的 人生 第一阶段, 我说 这 第一个 十年 说是 工作 了, 我 觉得 还是 在 学习。 只不过 很 幸运, 你是 带薪 的 学习, 就 别人 给你 工资 的 学习。 既然 还在 学习, 既然 在 消灭 短板, 每次 是 补短 板 去 的, 就 不要 太 在意 第一个 十年的 所谓 的 损益表, 就 工资 高 多少。

你 前 十年 你 有了 很强 的 资产负债表, 那 你就是 怎么 去 real lize, 怎么 去 实现 你的 资产, 或者 叫 monitise, 怎么 去 变现 你的 资产。 这 是你 人生 第二个 十年 要 去 考虑 的 问题。 第一个 十年, 如果你在 同 一家 公司, 老板 认可 了 你的 价值, 认可 了 你的 资产 价值, 那你 就 可以在 同一个 公司 去 变现。 但 如果 实现 不了, 资产负债表 是你 人生 的 真正 的 财富, 你是 可以 带着 走 的, 没人 能够 夺走 的。 所以 你可以 在 任何 的 地方 再去 实现 你 人生 第二个 阶段 的 变现。

第二个 阶段 就是 我们 叫 偏 料 阶段, 大学 二十三四岁 或者 研究生 二十四五岁 毕业。 你 到了 十年 以后, 你 大概 三 十三四岁。 这时候 你 成立 家庭, 有 孩子, 可能 是你 买房、 买车、 养 孩子、 结婚 这些 都 最 要 花钱 的 时候, 所以 P N L 也是 重要 的那 那个 时候 是你 要 考虑 了, 就像 我 跟 我家 大儿子 说, 你 刚 毕业, 你 多个 几 万美元, 一年 落到 每个 月 也就 差 几千 美金, 真的 跟 你的 这个 生活 是 不会 有 本质区别 的。 但是 如果你 利用 好 这个 第一个 十年, 进一步 的 减少 你的 个人 的 负债, 提高 你的 个人 的 资产, 是 比喻 性 的 资产负债表。 那你 下一个 十年 会 完全 和 你的 同龄人 不一样。

所以 从 这个 角度 上 来讲, 把 自己的 本事 都 学好 了。 第二个 十年 就是 想着 怎么 变现。 所谓 的 变现 其实 也就是说 怎么能够 最大化 的 让 你的 能力 对 社会、 对 公司、 对 职场 起到 最大 的 影响, 最大 的 impact。

Right 是, 比如说 十年, 我 经常 说 如果 一个 读 财务 出身 的 人, 可能 十年 有 机会 通过 四大 六大 的 训练, 有 机会 做 一个 C F O 我说 你 在 什么 公司 做 C F O 甚至 你 在 什么 公司 做 C E O 其实 C 的 岗位 是 有 一定 的 通用性 的那 我们 大家 知道, 如果 十几年 前 你是 在 一家 零售 企业 做 C F O 还是 加入 B A T 阿里、 百度、 腾讯 这样的 工作 C F O 那 你的 这个 P N L 的 最后的 情况 就 很 不一样。 所以 我说 你 培养 好了 这个 能力, 那时候 你 有 一次 很 重要 的 选择 是在 什么 行业, 在 什么样 的 公司 去 realize, 去 实现 你 前面 已经 积累 好的 价值。

对, 这是 第二个 十年。 你的 这个 第二个 十年 就是你 在 阿里 待 了 几年, 是对 自己的人生, 对 自己的 职场 是一个 P N L 是 做 的 不错 的那 后来 怎么 再去 想 接下去 的 呢?

第三个 十年 我们 说 就是 你的 要 考虑 未来 的 现金流量 表, 甚至 要 为你 的 retirement 以后, 退休 以后 做 准备 了。 我想 今天 很多 听到 年轻人 可能 还很 遥远, 但 我 还是 说 一下, 在 你 P N L 的 时候, 你 不一定 有 很 好的 现金流。 别人 说 很 奇怪, 比如说 我 阿里巴巴 有 股份, 但 我在 阿里巴巴 工作 的 时候 的 股份 也 不能 变现。 所以 只有 十年 前 开始 做 这个 visionary capital, 做 嘉 御 资本 了。 那 我也 把 自己的 钱 放进去, 真的 是我 人生第一次 开始 做 投资 了, 也就是 很多人 说 理财 了。 所以 我 跟 年轻的朋友 经常 说 一句话, 叫 年轻 的 时候, 第一个 十年 乃至 第二个 十年 请你 不要 理财, 这个 股市 也 不怎么样, 才会 越 理 越少, 要 理 时间。

我说 与其 去 买 别人 的 股票, 还 不如 趁着年轻 去 印 一张 属于 自己 人生 的 股票。 所以 在 阿里 期间, 可以 说 我是 在 印 一张 参与, 至少 一起 印 一张 叫 阿里巴巴 的 股票。 所以 当你 还能 印 得出 你的 人生 股票 的 时候, 你 不要 去 拿 钱 去 买 别人 的 股票。 但 你 20年以后, 随着 年纪 越来越大, 我们 可能 硬 过 着 自己的 股票, 或者 不想 再 印 第二张 股票 的 时候。 那时候 你可以 选择 去 帮助 别人。 无论是 在 企业管理 上, 成长 上, 甚至 财务 上 你 帮助 别人, 那个 时候 是 你可以 去 赋能 别人 做 投资, 那 会 带来 你 未来 更 长期 的 一个 现金流 的 管理。

你 觉得 今天 的 同学们, 尤其是 今天 的 年轻人, 他 遇到 的 挑战 可能 跟 我们 当年 20年、 30年 前 遇到 的 挑战 可能 会 有些 不一样。 或者说 你 觉得 其实 今天 大家 遇到 挑战 是 不一样, 但是 三个 十年 还是 非常 的 有用。 你是 怎么 想? 就是说 这 一代 的 年轻人 会 遇到 一些 什么样 比较 unique, 比较 独特 的 一些 挑战 吗?

首先 我 觉得 三个 十年, 至少 第一个 十年 我 觉得 不会改变, 还是 围绕 五个 新 去 选择 行业, 还是 如果你 要 换 工作, 忘记你 加多少 工资, 想想 你的 三张 报表, 想想 第一个 十年 把 自己的 产 负债表 做好。 同时 我 觉得 目前 面临 的 很大 的 挑战 就是 我们 年轻人 现在 面对 的 事物 更 多了, 信息 更 多了, 好玩的 事儿 也 更 多了。 这里 边 就 回到 我 前面 说到 不要 去 理财, 而 要 去 理 时间。 时间 是 越来越多 的, 才有可能 是啊 越来越少。 我说 世界 真的 是 充满 了 不公平, 但 只有 一件 事儿 是 特别 公平 的, 就 上帝 对 我们 每个 人的 时间。

后卫 我们 徐 老师 一天 24小时, 我也 20小时。 一楼 马斯 也是 24小时, 一年 365天, 我们 都是 一样的。 科技 不 进步 我们 人生 三万多 天, 科技进步 可能 我们 人生 四万多 天。 但 如何 管理 好 最 宝贵 也是 最 公平 的 时间。 我 觉得 今天 的 年轻人 面对 今天 的 时间 选择 比 我们 多了。 我们 当时 其实 管理 时间 没有 今天 这么 难, 因为 可 做 的 事儿 没有 那么 多。 今天 可 做 的 事儿 多了 以后, 对你 自己的 时间管理 非常重要。 曾经 有 不少 年轻人 问 我说, David 你 怎么 去 管理 好用 好 你的 碎片化 时间? 我说 我也不知道 怎么用 好 碎片化 时间, 我的 观点 是 消灭 你的 碎片化 事件。

我 举 个 例子, 那时候 在 英国 工作, 那时候 还是 Cooper liver。 我 同时 在 L B S 伦敦 商圈 读 一个 part time 的 一个 program。 从 我 工作 的 地方 到 region park, 就 市中心 L B S 的 所在地, 伦敦 商圈 所在地, 我 有 三个 option。 从 交通 上 过去 有 三个 选择, 我可以 开车 去, 大约 35到40分钟。 第二种 选择 我 做 一个 叫 英国 的 火车 加 地铁 叫 快车 过去, 但 我要 换 个 车, 大约 1个小时。 另一个 我 做 个 慢车, 但 终点站 就是我 所 公司 所在 的 地方, 我 大概 需要 一个半 小时 到 1个小时 40分钟 左右。 结果 我 选择 的 是 第三种, 时间 最长。 但是 第三种 我 就 去了, 交通 的 方法 是 没有 碎片化 时间。

你看 我自己 开车 我 做不了 什么 事儿, 我 要是 换 地铁 换 火车, 我也 做不了 什么 事儿。 所以 很多人 觉得 我在 英国 工作 这么 忙, 怎么 可能 把 L B S 伦敦 商业 的 课 读完 的。 我说 我 所有的 课 都 是在 我 来回 的 地铁 上, 每次 一个半 小时 到 1个小时 40分钟 来 回去 之前 的 功课 就 做了 一大半, 预习 了 很多, 回来的 功课 基本上 做 完。

我 举 这个 例子 就是 消灭 了 碎片化 时间。 今天 很多人 玩玩 微信, 刷刷 抖 音, 甚至 玩 点 游戏, 就 诞生 了 很多 碎片化 的 时间管理 好 时间 一个 很 重要 的 方法 就是 消灭 碎片化 时间。 时间管理 很 重要 的 是你 要 对 自己 有一个 plan, 你 要 有计划, 你 一个 季度, 你 半年 你 大概 要 做成 什么? 把 你 想做 的 事儿 我 建议 你 写 下来。

我 做 C E O 我 做 C F O 的 时候 就 发现 我 有 个 毛病。 那 是我的 导师 帮 我 想个办法。 当时 就 找 了 LBS1个 年轻 的 同学 跟着我, 跟 了 我 一个月。 Scheduling program 像 影子 在 跟着我 他的 任务 就 记录 一下 我 每个 小时 干什么, 然后 把 记录 完 的 时间 最后 统计分析 给 我看, 发现 我 实际 做 的 和 我想 的 差别 太大 了。 比如说 那时候 我 已经 是 C E O 了, 我在 想 未来 一个月, 未来 一个 季度 我要 花 多少 时间 见 供应商, 多少 时间 巡 店, 多少 时间 看 招聘, 多少 时间 培训, 多少 时间 去 做 一些 政府 关系 的 事儿 等等等等。 特别 有条理。 我 把 我的 plan 写 下来, 结果 一个月 下来 他 记录 我的 时间 跟 我的 plan 完全 不一样。

所以 那个 时候 我 就 意识到, 大部分 人 你 在 规划 你的 时间 分配 的 时候 都是 最 正确 的。 但是 你 在 执行 的 时候 大 概率 会 以 你的 计划 偏差 了。 所以 时间管理, 我说 第一 你 要 有计划, 如何 分配 你的 时间。 二 你 要有 执行力, 你 真的 照 你 分配 的 时间 去。

做做 任何 事情, 做 什么样 的 工作, 很多 时候 是 你是不是 专注 做 一件 事情, 专注 的 学习, 专注 的 去 提高 自己。 我 觉得 只有 把 时间管理 好了, 不是 太多。 碎片化 其实 是一个 捷径, 但是 不是 一个 很很 明显 的对 吧? 因为 专注 其实 说 起来 容易, 其实 做 起来 是 蛮 难 的。

第二个我 觉得 你 在 做 C E O 的 时候, 也 在 反省, 也 在 自己 回顾 那个 时间 的 管理。 我 其实 一直 是 认为 取决于 一个 C E O 成功 不 成功, 最终 应该说 是 他的 time medication。 就是 时间管理 是一个 很 重要 的 因素。 因为你 想 所有的 C E O 都是, 或者说 绝大多数 的 C E O 都是 很 聪明 的, 都是 很 勤奋 的。 为什么? 有的 C E O 他 就是 能够 把 公司 的 格局 做 高, 把 东西 做好。 有 很大 的 一部分 就是 他在哪里 花时间。 他 是不是 花时间 跟 那些 新一代 的 创业者, 新一代 的 技术 人才 去 了解, 去 花时间。

我记得 微软 的 现在 的 C E O 萨 提尔, 当年 他 还没有 做 那个 C E O 的 时候, 我 跟 他 聊过 一次。 他说 我 现在 几乎 每 两个 礼拜 就要 飞 到 硅谷, 跟 硅谷 的 那个 创业 的 人人 去 沟通, 去 聊天, 去 理解 他们 在 想什么。 这也是 我 觉得 为什么 后来 他 能 做 C E O, 然后 他 把 微软 从 一个 快 死掉 或者说 是 继续 走下坡路 的 公司 能够 带回 重庆, 重新 回到 一个 辉煌 的 状态 的 一个 很大 的 原因。 就是 因为 他他 知道 在哪里 应该 花时间, 所以说 我是 非常 欣赏 你 刚才 说 的, 就是 最终 还是 一个 时间管理 的 问题。

但是 还有 一个点 就是 我 选择 比 努力 重要。 有的 时候, 我 其实 在 以前 的 节目 里面 谈到 一个 我们 斯坦福 商学院 的 一个 教授 的 一个 观点, 就是 make the right decision 和 make the decision right。 他 觉得 其实 我们 做人, 不管 是 生活 职场 的 很多 选择 more important, 更加 重要 的 是 make the decision right。 我 想听听 是不是 跟 你的 想法 是 可能 是 非常 相反, 或者说 你 有什么 想法 吗? 对 这么 一个 论调。

我 个人 觉得 这 两件 是 50, 但 前提 是 肯定 是 do rising make right decision 对 吧? 这是 肯定 是 第一位 的, 但 不能说 一个 决定 做 完就 顺其自然, 你 还是 要把 这个 事情 要 做到 极致。 网上 也会 看到 了, 我 那时候 真的 是 做 秘书 出身。 我 去 打印 一份 文件, 我 作为 秘书 给 老板 端茶 送水, 我多想 端 出 跟 我 上 一任 秘书 不一样, 我 打印 一份 文件, 我 到 现在 还有 这么 好的 习惯。 我 打印文件、 那个 订书、 那个 stapler, 我 一定 是 斜角 订。 因为我 知道 这样 是 最 容易 翻页 且 不容易 掉下来。 端茶 送水 我 都会 看到。

大家 说 魔鬼 在 细节 里面, 所以 确实 是 魔鬼 在 细节 里面。 就是说 你 把 这些 细节 都想 清楚 了。

对 这些 细节 我 到了 什么时候 就 达到 了 另一个 每家 公司 都 让 我真的 在 这 细节 上 有 很多 的 升华, 比如说 在 Peter O C 当时 的 Cooper sleep on 管 我的 partner, 那 真的 是 拿着 尺 一行 一行 的 对我 所有的 文件 改 我的 标点符号 和 错别字, 每次 真的 也很 不客气 的 批评 我。 所以 我 到 现在 我 团队 的 时候 也 挺 紧张 的, 无论 我 在哪, 你 出 任何 的 P P T 的 错别字 和 数字, 出 任何 问题, 真的 是 火眼金睛 瞒不过 我。 又 到了 B N Q 百安居 这个 retail 零售, retail 就 更 恐怖 了。 我们 说 retail detail 就 零售 就是 细节。 真是 不仅 魔鬼 在 低调 里边, 财富 也 在 低调 里边。 因为 我们 零售 的 利润率 是 很低 的, 我们 说 蚊子 上 腿 上 的 肉 都要 刮下来 的, 才能 把 零售 做到 盈利。 所以 我说 这些 关注 细节, 其实 就是 do things right, 就 把 一件 事儿 做到 极致 做好。 我 经常 说 吃 在 碗 里 看 在 锅 里 没有 错, 但 你 肯定 要把 碗 里 的 先 吃掉, 然后 你 才能 去 看好 锅 里。 所以 这 两个 不 矛盾, 但是 我 觉得 不 矛盾。

重要性 你 要 问我 的话 是 fifty, fifty, 但是 先后 还是 不一样。 首先 我 做 秘书, 我 做 零售, 我只是 关注 细节, 我 已经 不再 抬头 看路 了。 我在 该 做 正确 决定 的 时候, 我还在 do things right, 不再 去 do another right thing, 那你 就 你 就 沉浸 在 这个 细节 里面。 所以 这 两件 事儿 不 矛盾, 50, 但 永远是 先 问 自己 决定 做对 了 没有?

Have you done the right thing then? We think about do things right. 把 事情 每件事 都 做到 极致, 做到 最好。

对对对, 两件 事情 是 其实 是 一样 重要。 不能说 只 顾及 选择 好, 做了 好的 决定 对 吧? 因为 做了 一个 好的 决定, 如果 不去 execute, 不去 管理 好 时间 还是 白搭。

是 很多很多 年轻人 他 不断 的 在 跳槽, 半年 一年 就 不断 的 换 工作。 我说 你 可能 每次 跳槽 不一定 都是 错的, 但 你 根本 没有 给 自己 一个 commitment。 像 我 一般 做 一件 事儿, 我说 我 起码 有一个 commitment 要 三年, 就 你 换 一个 工作 也好, 你 去 个 新的 行业 也好, 你 至少 肯定 了 三年。 第一年 你就是 学徒, 第二年 你 可能 能够 不 做到 80分, 第三年 你 有可能 超越自我。 就 很多 商业, 包括 很多 科技, 它 一年 一个 产品 的 开发, 一年 你 获得 一个 客户, 一年 你看 一个 公司 他 怎么做 plan, 怎么做 预算, 团队 老板 怎么 review, 你 怎么 考核 你那 真的 是 一年 一个 周期, 那你 大约 要 两三个 周期, 你 才能 把 这 事儿 我们 就要 整 明白 了, 你 才能 you can do things right。 所以 做了 正确 的 决定, 要 给 自己 跟 一个 承诺。 如果你 认为 你的 决定 是 对的, 那你 给 自己 两三年 的 时间, 争取 用 三年 的 时候, 这时候 不再 做 新的 决定, 不再 去 make 那个 the right decision。 I should do things right.

我 比较 好奇 的 一点 就是 你的 这些 想法 观点 可能 是在 比较 早 的 时候 就 已经 在 开始, 不一定 是 今天 总结 出来 这些, 但是 已经 在 做了。 其实我 比较 好奇, 那你 是不是 因为你 学生 时期 的 一些 教育 经历, 对 你的 这些 工作, 社会 包括 生活 的 一些 观点 观念 的 有 很大 的 影响。 学校 对 你的 今后 的 人生 有 多大 的 帮助?

我 觉得 真的 首先 是 父母, 在 我 读书 之前, 父母 我 妈妈 是 中学 教 生物 的 老师, 后来 当 了 中学 的 校长。 我 爸爸 在 上海 这个 建工集团, 他们 都 一辈子 没有 换 过 公司。 我们 上 一代 的 父母 可能 都 这样, 一辈子 就在 一家 公司, 在 一个 单位 就 一直 做 下去 了。 但 他们 至少 做事 的 是 认真, 可以 说 他们是 让 我明白 什么 真的 是什么 叫 do things right, 把 一件事 都要 做好。 我们 上 一代 的 父母 很多 都是 这样。 是 学校 又 得 感谢 我的父母, 很 早就 把 我 送 去 学英语。

是 上外 附中, 上海 的 这个 神仙 学校。 上海 附中 是一个 以前 以 培养 外交官 为 方向 的 学校。 今天 我们的 国务委员 就 杨洁篪 tiger yang, 那是 我们的 校友, 原来 中国 驻 美国 的 大使 崔天凯 大使 是 也是 我们 校友, 现任 的 我们的 外交部 的 副部长 谢锋, 也是 我们的 上岸 服从 校友。 好像 一年 多 以前 中美 阿拉斯加 对话, 中方 美方 各 出了 五个 人, 中方 五个 人 里边 有 三个 是 我们的 校友。 所以 我说 不用 举 一 国之力, 我们 举 一 校 之 力 就能 跟 美国 对话。

嘿 David, 插 一句, 你 好像 我 好像 在 你 朋友圈 里面 看到 你是 还是 上外 附中 的 校友会 的 会长, 是吗?

是的, 这是我 我 唯一 在 社会上 担任 正职, 别的 我 都是 副职, 这 是个 正职, 挺挺 认真 的。 因为 我们 这些 学校 是 当时 周恩来 总理 在 全国 建 了 9所这样的 外国语 学校, 当时 我们的 校训 是 外交 无小事, 我们 讲 的 故事 都 是啊 周恩来 在 发言 前去 检查 一遍 这个 话筒 的 声音 对不对。 所以 就 这些。

第二次 让 我们 明白, 就 学校 的 教育, 就 关注 细节, 然后 做事 认真, 按照 今天 的 时候 你 做事 靠 不 靠谱。 同时 学校 又 给 了 我们 很 早就 能够 打开 窗户 用 看世界 的 角度, 所以 感谢 学 外语。 就 今天 外语 觉得 很 正常, 当时 学 外语 的 机会 很少, 我们 有 外国 教师 来 跟 我们 教 英语, 跟 我们 讲 国外 的, 所以 我们 看 一些 国外 的 报纸杂志, 当时 还没有 互联网。 这些 对于 我们 觉得 刚刚 说到 的, 你 选择 五个 新。 第一个 新的 行业, 你我 怎么 知道 这些 行业 未来 是 有 希望 的 行业 呢? 那 还是 做了 这个 看 海外 发展 的 情况。

再 接着 就是 第一份 工作, 我 第一个 工作 的 做 老板 秘书, 就 中国 证券 教父 管金生 的 秘书, 从 老板 角度 真的 很 凶。 但 我们 也 很多人 今天 刚 入 职场 都会 抱怨 自己的 老板, 说 老板 很 凶, 老板 还 甩 锅 等等等等。 我说 那 不是 老板 前面 不是说 了 吗? 你 毕业 第一个 十年, 你是 带薪 的 学习, 你 就 把 它 当做 老师, 是个 很 严厉 的 老师。 因为你 也 不见得 跟着 老板 干 一辈子, 你 关键 要 从 他 身上 就学 什么。 我 很 感谢 我 这个 历任 的 老板, 真的 都是 贵人, 都 是我的 好 老师。

我 觉得 今天 的 David 说 的 很多 的话, 让 我 看到 你 一路走来 有 不错 的 家庭 的 影响, 然后 有 名校 的 影响。 那你 觉得 家庭教育、 经济 条件、 名校 教育 对 我们 不管 是 年轻人 还是 职场 的 人 影响 到底 有 多大? 如果说 我在 一个 经济 环境 比较 一般 的 普通家庭, 或者说 没有 上 名校, 你 觉得 这些 同学 你 会 有些 什么样 建议, 或者 你 怎么 去 想?

我们 家庭 我说 的 也是 很 普通, 就 上海 的 中等 人家。 不是 官二代, 也 不是 富二代。 小时候 家里的 房子 也 很小, 中学 我们的 读书 的 时候 生活 还是 挺 苦 的。 至少 跟 我 同一 寝室 的 比, 我们 同一 寝室 六个 男生 家庭 出生 上海 虔 贵族 家庭 和 大户人家 的那 还是 挺 多 的。 我们 中学 读 中学 几乎 没什么 手表, 我们 一个 寝室 有 三个 同学 都 已经 有 手表。 80年代 能够 带 手表 来 读 中学 的, 所以 不是 大家 想象 中 家庭环境 这么 好家庭 我 刚刚 说 给我 最大 的 是 好的 家教, 这个 和 很多 的 家庭 都一样。

第二, 我的 中学 确实 我 很 感谢, 但 说实话 到了 大学, 上海 外国 大学, 我们 中学 最后 去 北京 复交 的 很多, 北大清华、 复旦 交大 的 很多。 上外 的 排名 其实 在 国内 上 外国 大学排名 也 不是 很高, 所以 也 谈不上 这个 学校 特别 好。 后面 这个 L B S 伦敦商学院, 我 连 degree 都 没 拿 读 EMBA, 但 我 觉得 我 学到 了 我要 的 东西, 我是 提前 六个月 就 结束 掉 就 回国 的, 没有 把 这个 课程 全部 读完 的。 所以 我 开玩笑, 我 连 L B S 我 从来 在。 经历 上 只能 说 我 参加了 L B S 的 什么 program, 我是 不敢 说 我 有什么 学历 学位, 说实话 我也 不在意, 我是 带着 问题 去 L B S 去。 从 这个 角度 来说, 我的学校 可能 比 今天 来 的 很多 听众 也没有 那么好。 那 公司 别人 觉得 公司 总 没问题 了, 公司 也有 很大 问题, 对 吧?

刚刚 说 了 万国 证券 干了 没 几年, 出了 著名 的 327国债 事件, 公司 频 临 破产, 我们 就 被 呻吟 给 合并 了。 所以 现在 万国 这个 字 都 没了, 叫 申 万 宏源。 Coopers 干 的 好好的。 可能 29岁、 30岁我 都能 升 合伙人 了, Coopers 就 被 我的 还是 合并 了。 所以 我说 我 30岁之前 挺 倒霉 的, 我 所在 的 公司 都会 被 合并 掉, 且 合并 以后 我 所在 的 公司 名字 都 排 在 后面, 说白了 就是 被 收购。 所以 前面 的 有 一些 跳槽, 其实 也 不是我 主动 跳槽, 有些 是 被动 的。

前面 说到 的那 你 到了 世界 500强B N Q 百安居, 总 没问题 了? 也有 问题, 我是 C F O 先 干干 着 干着 集团 可能 想 撤出 中国 了, 就 换 了 我 去做 acting。 C E O 号称 是 C E O 那时候 只有 四家 的 门店, 也是 个 小 公司, 在 中国 是个 小 公司。 那 到了 阿里 不用说 了, 今天 的 阿里 如日中天。 但 当时 0506 的 阿里 市场上, 社会上 也没有 那么 高 的 这个 知名度, 公司 那时候 现金流 还 挺 紧张 的。 有 一度 所以 从 家庭 到 学历 到 每家 公司, 用 今天 的 角度 回头看, 好像 都很 了不起。 但 实际上 当时 是 每家 公司 可能 多少 都 有问题, 有些 问题 到 今天 你 还 看到 很大, 就 频 临 破产 被 合并 掉了 对 吧? B N Q 后来 我走了 若干年 以后 也 退出 了 这个 中国, 对 吧? 都 会有 问题 的。

后面 你 植入 到了 一定程度, 记得 好像 是 seven habits 的。 书面 说 你 就 别 抱怨 了, 你 也有 这个 circle inference 已经 到了 O 这个 级别 的 公司 没 做好, 那 就是 你的 问题 了。 前面 也 一样, 大环境 改变 不了。 我自己 所在 的 部门, 我自己 管 的 团队, 小小的 团队, 这些 小 环境 是 能够 自己 决定 的, 还是 think positively 就 回头看, 刚刚 华为 问 是不是 一路走来, 我说 我真的 很 羡慕 很多 一路 名校 和 大公司 毕业 的 人, 说 B N Q 版 居 500强, 我们 367位 排 在 367位 排名 靠 前 的 大公司, 这个 多 的 是啊 行业。 我们是 卖 建材 的, 也 不见得 那么 高大 上。 阿里 那时候 中共 铁军 就是 几千个, 很 接地气 的 销售, 都 不是 大家 想 光鲜亮丽。

完美无瑕 的 成功 不能说 是 靠着 几代 对 吧? 是 某 二代 才 我 觉得 确实 是我 觉得 你的 一路走来, 其实 是 还是 靠自己 一个 心态, 一个 不断 的 去 思考, 专注 花时间。 我相信 这些 都 是对 我们 今天 的 年轻人 也好, 在职 场 不管 你是 职场, 你是 创业 都是 有 很大 的 帮助。 那你 觉得 今天 的 年轻人 在 选择 行业 也好, 还有什么 你 觉得 是 这 一个 时代 的 年轻人 的 群体 是 有 一定 特点, 他们 应该 考虑 什么样 的 能够 是 让 他们 去 更上一层楼 的。

我 对 新的 一代 年轻人 可能 最 了解 的 就是我 两个 两个儿子, 包括 他们的 同学们, 我们 公司 有 很 年轻 的 同事, 我 觉得 世界 肯定 在 变, 但 一个人 最 重要 的 是要 知道 什么 不变, 什么 在 变。 觉得 都 变了, 你们 来 听 我们 这些 过来人 讲讲 故事 也没有 什么 意义 了。 那 肯定 有 一些 不变 的 东。 你 今天 再 怎么 远程 办公, 你 还是 会有 一个 团队, 你 在 团队 中 你是 扮演 什么 角色? 你是不是 一个 很 好的 co worker, 被 团队 所 喜欢 的 人。 任何 在 扁平化 的 公司, 你 刚 入 职场, 你 肯定 有 老板, 有 你的 上级。 那那 老板 和 对 下级, 尽管 你们 说 我们 现在 是 00后了, 但 对不起, sorry, 你 老板 可能 是 80后。 那你 有没有 站在 他的 角度 去 考虑 问题? 所以 这些 我 觉得 是 不会变 的 一些 事儿, 我们 一定要 区分 哪些 变了, 哪些 没 变。

你说 辩论 的, 我 其实 也 在 学习, 我没有 办法 告诉 大家 怎么 去 把握 变化, 我 更多 的 是 有 机会 跟 大家 分享 哪些 没有 变。 因为 没有 变 的这 东西, 我们 这些 过来人 分享 的对 大家 才有 帮助。 我 反而 是 很 愿意 和 年轻人 在一起, 想 听听看 他们 站在 一个 变化 的 角度, 哪些 事情 是 变。 很多 新的 技术 变了, 很多 新的 组织 organization, 跟 我们 传统 这样的 金字塔 一样的 组织 可能 不一样。 所以 我们 带着 好奇心 再看 技术 的 变革, 再看 公司 内部 组织 的 变革, 甚至 我们 也会 看 这个 世界大 环境 的 变革。

疫情 以来 三年, 这个 战争 突然 发现 也 并不 遥远, 就 这些 事儿 你说 我们 就 很 有 经验 吗? 我们 也没有。 三年 前 我 还说 我们 还好 了, 你们 年轻人 当时 没有 工作, 我们 还是 03年 对抗 过 SARS 的, 后来 发现 不一样, 那那 战争 我们 觉得 今天 的 这个 战争 我们 也 没 见过, 又 回过 来。 无论 变 的 部分, 我们 还是 要 把握 哪些 不会变, 我们在 不会变 的 这件 事 里面 把 规律 找到。 我 以前 有 句 话, 包括 我 跟 我 团队 说, 我 现在 其实 犯 了 很多 的 错误, 但 我 两件 事儿 坚持 我 不犯 大错, 就 小错 不断, 大错 不来, 跟 医生 说 的 一样, 小病 不断, 大病 不来。 第二 我 不犯 同样 错误。 我的团队 犯 任何 错误 我 几乎 都能 原谅, 但 我 很难 原谅 的 是 同一个 错误 犯 两遍, 犯 三遍, 很多人 说 失败 乃 成功 之 母, 我说 第一次 失败 成功 之 母, 你老 是 失败, 怎么 可能 是 成功 之 母? 争取 不要 再 repeat the same mistake, 举一反三, 最好 能够 把 相关 的 错误 也 不要 再犯。 所以 回到 后面 问我 的话, 今天 年轻人 总结 一下, 分 一下 哪些 事情 在 变, 哪些 事情 没有 变。 孔子 诞生 在 这么多年 前 的 今天, 我们 还是 认定 可以 指导 我们 人生 的, 这些 就 说明 人性 的 变化 没有 那么 大。

就是 今天 你看 国内 有 很多人 说 有一个 词 叫 躺平, 对 吧? 非常 有趣 的 是 英文 当中 最近 两三年 美国 也有 一个 词 叫 quiet quitting。 其实 从 上下文 里面 就是 一个 躺平。 至少 在 年轻人 当中 有有 很多人 有 这样的 想法。 我 想听听 David 的对 躺平, 对 quiet 有什么 给 我们 一些 想法 建议 的。

我们在 国内 很多 年轻人, 包括 在 美国 有 资格 谈 躺平。 您 真的 要 感谢 我们 过去 几十年 一定 的 经济基础 和 财富 的 积累。 我们在 大学 刚 毕业 的 时候, 你 要 躺平, 那得 饿死, 对 吧? 今天 很多人 为什么 能 躺平? 他 至少 他 不会 被 饿死, 或者说 它 有 一定 的这 物质 保证 就在 没有 物质 保证 的 情况下, 我相信 是 没有人 会谈 旁听 的。

但 我 如果 去了 我们 投 的 很多 企业, 跟 第一线 的 员工, 跟 很多 我们 投资 的 加盟 小店 的 店主, 早上 四五点 就得 起床 的。 我 觉得 没有人 跟我谈 躺平。 城市 里面 年轻人 可能 在 上海 有 套房, 他 父母 留给 他 一 套房, 他 自己 住 也 行, 出租 一下 也 行。 他 真 有 资格 谈 躺平 了, 我们 很多 企业家 过去 几十年 努力奋斗, 积累 了 很 好的 财富, 很多 投资人 也 赚 了 很多 钱, 就有 资格 谈 场 平。 这是 我想说 的 第一条, 谁 有 资格 谈 场 平? 我们 觉得 很多 人是 没有 资格 谈 场 平 的。

二 我想说 即使 你 有 资格 谈 躺平, 我 个人 也是 建议 不要 躺平。 我说 躺平 了, 有 很多 企业家 和 投资界 大佬 在 过去 几个 月, 特别 在 上海 我们 被 封 城 期间 也很 焦虑, 给我 打电话 问我 躺 不 躺平。 我说 我真的 具备 躺平 的 资格 的, 但 我不 躺平。 我说 我 甚至 比 你 还 具备 躺平 的 资格, 我不 躺平, 他们 为什么不 躺平? 我说 你 原来的 躺平 的 时间表 是什么? 他说 我 再 过 5到10年 躺平, 我说 你 比 你 原来 时间 比较 早 了。

二 你 躺平 婚礼 你 会 快乐 吗? 你 还是 不快乐。 万一 这个 形势 发生 了 变化, 你 从 躺平 的 姿态 再 重新 站起来, 再 重新 走 起来, 再 重新 跑 起来, 估计 这个 机会 也 没了。 那时候 你 看到 别人 是不是 也会 很 羡慕? 所以 那 几个 大佬 被 我说 的 也 觉得 挺 有 道理。

他 问我, 那 你说 你 怎么办 呢? 我说 我 蹲下。 市场 确实 这个 黄金时代 过去 就 过去了。 我说 我 还是 相信 在 目前 的 全球 的 科技 推动 下, 人类文明 真的 还是 要 相信 一些 基本面 的, 它 还是 个 白银时代, 它 不会 那么 黑暗, 退回 不到 中世纪 去。 蹲下 是 为了 以后 有 机会 跳 得 更高。 你 蹲下 以后, 你 可能 看 地面 看得 更 清楚。

我们在 讲 就是 躺平。 躺平 的 另外一个 极端 可能 就是 冲出去 可能 创业 或者说 走出 自己的 舒适 区。 那你 觉得 年轻人 如果 是 想要 创业, 你 觉得 是 早 创业 好 还是 晚 创 也好? 其实 这 两个 选择 都有 不少 成功 的 案例, 就 你是 怎么 去 思考 这 一个 问题 的?

我 Robin 可能 都是 来自 上海吧。 我说 上海 叫 就业 环境 太好, 创业环境 就 不会 特别 好。 就业 环境 不好 的 地方 容易 出 创业者, 梁山 都是 被 逼上去 的, 所以 创业 这条路 很 成功率 很低, 比 就业 我们 说 当 白领 当 金领 的 成功率 要 低 得多。 所以 年轻人 要 问 自己, 你 要 做 一个 大 概率 的 选择, 还是 做 一个 小概率 的 选择? 你 现在 是 处于 一个 就业 环境 还 不错 的 领域, 还是 已经 不 创业 没有 退路 了?

马云 是 64年 的, 他 创业 99年, 35岁 应该 不 年轻 了。 前面 是 老师 对 吧? 当然 不是说 他 创业 早 或者 创业 晚。 关键 是你 要 看 我们 来复 复盘。

我 觉得 阿里巴巴 的 成功, 我 至少 看到 还是 有 天时地利人和, 一些 事儿 都在 天时。 中国 加入 W T O 外贸 彻底 放开, 让 阿里巴巴 第一个 业务 有了 基础, 有了 宏观 环境 基础。 互联网 99年 左右 开始 进入 中国, 就 阿里巴巴 是 两个 天使 都 赶上。 再加上 开始 有 风险资本 开始 关注 地利。 在 杭州 中小企业 众多 的 地方 人和 马云 是 拉 着 他在 杭州 的。 当年 他的 学生 和 一些 同事, 这 十八罗汉 不是 他 学生, 就是 他 同事, 他 有 个 团队 愿意 跟着 他 走。 信 这个 马 老师 对 吧? 今天 今天 包括 儿子 大儿子 也 说, 爸爸 我要 创业, 我 还是 问 他 天时地利人和 三件 事儿 你 ready 了 没有你 至少 人和 可以 先 准备 起来。 你 创业 总得 有 个 团队。

高 老师说 天时 要 把握, 地利 也可以。 就 所谓 你 在 美国 创业, 中国 创业, 你 还 可能 可以 调一 调 对 吧? 但 天时地利 如果你 都 没办法 左右, 你 要 做 创业, 你 先 把 人和 做好, 你 先 拉 个 团队 出来, 有没有 愿意 跟着 你 干, 还是 你 愿意 跟着 别人 干? 人和 是 可以 准备 的, 天时 是要 把握 的, 有 运气 的那 中国 做 互联网 的 第一批 都 死 在 沙滩上 太早 了, 对 吧? 8848 那 批 我 现在 说说 的 个股 银海 威 这种 公司, 只有 我们 这 老人 才知道, 那个 时候 是 中国 第一批 互联网 创业者。 天使 不对, 太早 了 点。 那 地利, 有些 公司 在北京, 你 像 我 经常 说 干 媒体 的 新浪、 搜狐, 你 得 在北京、 上海 很多 当时 创业 创立 这个 互联网 游戏 的, 到 现在 还是 很好。 电子商务 这种 东西 在 当时 在 浙江 可能 土壤 就 很 对。

那 我们 中文 里面 就是 你说的 天时地利人和。 在 硅谷 作为 一个 投资人, 我 经常 问 一些 创业者 三个 问题, 就是 你 要 做 这 一个 项目, 你 就要 做 这么 一个 公司。 我问 他 why why now why me? 其实 这就是我 觉得 跟 天时地利人和 还是 非常 接近 的。 中文 博大精深, 英文 的 词 没有 那么 精辟, 但 其实 说的是 同 一件 事情。

因为 David 你 刚才 也 说起 马云 了, 我 再 多 问 一个 问题, 做 阿里巴巴 B2B的CE O 当 年 你 是为 什么 选择阿 里? 然后 怎么 去 认识 马 老师 的? 能不能 分享 一下? 因为我 觉得 这 里面 并 不是说 是因为 你就是 比 别人 幸运, 然后 马 老师 挑 到 你 了。 其实 也是 就是 你们 认识 了 很多年, 通过 自己的 思考, 通过 自己的 一个 心态。

就是 一个 双向选择。 那马 老师 为什么 选 我? 我 为什么 选 马 老师? 选 阿里巴巴? 肯定 是个 双向。

选择 的 过程 是 2000年 的 一月份, 我们 四个人 受 这个 harbour business school 的 学生会 邀请, 然后 做 两天 的 演讲 和 交流。 四个人 当时 两个 来自于 金融 行业, 两个 来自于 互联网 行业。 互联网 行业 一个 是 马云, 一个 是 后来 创办 网通 的, 田溯宁。 金融 行业 的 我 当时 还是 东方 证券投资 项目 总经理, 以及 同样 来自于 上海证券交易所 总经理 屠光绍。 后来 是 上海 的 屠光绍 市长, 也 做 过 中投 的 C E O 的那 是我 第一次 比较 完整 的 接触 什么 叫 互联网?

2000年 1月份, 千禧年 起步 的 时候, 这个 boston 可能 一月份 大雪, 对 吧? 我们 困 在 酒店 也 去 不了。 所以 那时候 跟 马云 交流, 他 讲 的 演讲 的 水平 那时候 就 很高, 我自 认为 我 演讲 也 不差, 他的 笑声 大概是 我的 五六倍, 但 我 觉得 讲 的 事儿 不一定 很 靠谱, 所以 就 认识 了 认识 了 一直保持 这样的 联系。

那时候 对我来说, 我 都 基本上 没有 上 过 网 的 人我 周围 也 没什么 人 上网。 所以 我这个人 是 相信 用户体验 的 人。 当你 周围 没有人 在 用, 我 总 觉得 这 事儿 我 不太 相信。 但 马云 就 介绍 一下 他的 业务, 然后 回国 以后 让 团队 来 跟进。

后面 我 就 去了 刚刚 说 的 B N Q 百安居。 他说 我们 这个 是 有 很多 中国 出口 的 供应商, 你们 要 五百强, 要 跨境 采购, 我 还 兼 着 我们 亚洲 采购中心 的 总经理, 说 你们 要 不用 用 电子商务 试试看。 那 我们 作为 买方 一 用, 发现 这个 真的 效果 挺 好啊, 不仅 能够 反腐败, 还能 比价, 还能 找到 我们 眼皮底下 的 供应商。 我们在 浦东 的 总部 三公里 旁边 喝 的 供应商。 但 没有 阿里巴巴, 我们 真不知道 它的 存在, 所以 站在 买方 角度 我们是 很 认可 的。

第二, 马云 邀请 我 去 参加 网商 大会。 阿里 当年 的 网商 大会 是 成千上万 的 中小企业, 阿里巴巴 的 客户。 我真的 没有 见过 这么 快乐的 客户, 就 这么 崇拜 马云。 长 得 不好看 你 就 跟 他 合影 干嘛呢? 马总 让 我们 挣钱 了, 马云 让 我们 挣钱 了。 去年 我也 来 开会 开 了 辆 小 奥拓, 今年 我 开 的 奥迪 来 的, 那 这个 钱 就让 阿里巴巴 帮 我 挣 的, 所以 从来没 见过 这么 habit customer。 马云 让 我 去 公司, 我看 那时候 年轻 的 员工 打了 鸡血 一样, 而且 不是 装 出来 的, 发自内心 的 这种 愉悦 和 快乐。 我说 我没有 见过 这么 habit customer, 没有 见过 这么 happy 的 员工。

05年 的 时候, 我 真 当时 在 B N Q 版 做 零售 的那 时候 淘宝 就 起来 了。 03年 成立 淘宝, 80亿人民币 的, 今天 叫 G M V, 那 就是 销售额。 我们 那年 版权 也是 80亿, 马云 就说 你 从 80亿翻一番 double 大概 要 多少 时间, 投入 多少 加多少 人? 就 大概 三年, 我 每年 30% 的 成长, 我 三年 翻一番, 大概 我 四十多个 店, 我 还要 开 个 二十多个 店, 二三十个 店, 然后 投 个 三五 亿美金, 加 个 七八千 人。

马云说 我们 淘宝 发 一张, 我 大概 三个月 就可以 实现, 不加 人 加 5台服务器 就能 实现。 那 确实 三个月 以后 我 赌输 了。 但是 也 让 我 看到 了 电子商务 的 这个 力量, 对 消费者 的 认可, 我们 做 零售 的 别的 都 不服, 谁 真 金白银 把 东西 卖出去, 我 还是 要服 的。 所以 我 选择 就 是从 网商 大会, 就 从 百安居 开始 在 阿里巴巴 采购。 看到 淘宝 这个 完胜 我们 版, 就 从 营业额 上 完胜, 让 我 感到 客户 的 力量, 我们 传统 零售 可能 是 dinosaur 恐龙 了。

其实 马云 给我 生出 这个 橄榄枝, 跟 我说 了 几年 了。 我 其实 一直 在 问 一个 问题, 就是 马云 你 要 我 干嘛? 我们 我 又 不懂 互联网, 我也 不懂 电子商务, 我 一行 代码 也 不会 写, 我 到 现在 还是 不会 写 一行 代码 的 人。 马云说 电子商务, 我们 年轻人 懂 电子, 但 团队 太 年轻 不懂 商务。 你 把 商务 带来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 本质 是 商务, 你的 商务 经验 精力 是 我们 团队 所 缺 的。 第二 的 时候, 你 在 百 安 区 都 已经 当 了 五年 C E O 了。 团队 从 你 接手 的 是 一千多 人 到 一两万 人。

阿里 那时候 也就 一两千 人, 我们 也 回到 一两万 人。 我说 我明白了, 你 希望 把 团队 建设 的 经验 带来。 马云说 不是你 把 教训 带来, 你 从 一两千 人 到 一两万 人, 你 犯 过 什么 错误? 只要 在 阿里 不犯 这样的 错误, 就 巨大 的 贡献。 那 经验 他说 带 不来 的。 我 很 如实 的 问 马云, 你到底 看重 什么? 他 就说 电子商务 需要 有人 懂 商务。 二 我们 需要 有人 经历 过从 一两千 人 怎么 走向 一两万 人 甚至 更 多人, 所以 双向选择。

其实我 问 这个 问题 的 初衷 就是 想 成功 是不是 能够 复制。 但 就 像你 刚才 说 的, 马 老师 也 说 了, 你 不要 因为 以前 的 成功 到 我 这边 来 复制, 不 复制 错误 就是 一个 很大 的 一个 进步 了。 听 了 你的 这个 故事 以后, 我 觉得 有些 东西 是 可以 复制 的, 或者说 是 可以 学习 的。 你 认识 马 老师 的 时候 是 2000年, 你 加入 阿里 是 06年 对 吧? 对, 六年 以后 的 事情, 从 这个 角度 上 来讲, 其实 我们 做 很多 事情, 不管 是 社交、 交朋友, 一些 networking 对 吧? 不 一定要 急功近利, 不是说 我 今天 认识 了 David, 然后 能 得到 什么 resource。 其实 很多 时候 可以 有一个 长期 发展 的, 但 你 要 不断 观察, 其实我 觉得 你 这 六年 当中 也 时不时 的 就 去 思考, 他们 这个 商业 模型 是不是 正确, 对 吧? 然后 比起 我的 怎么样, 我 觉得 这 是一个 可以 学习 到 的。

是的, 非常 认可 你 刚才 那个 总结。 我们 说 今天我 做 投资 了, 我们 说 我们 对 一个 项目 尽 调 要 了解, 我们 甚至 跟 几个 月 甚至 更 一两年 都很 正常。 但 毕竟 我们 投资 是 投钱 择业 选 公司, 是 投 你的 命, 你 自己 人生 最 宝贵 的 时间 去, 其实 比 我们 钱 要 宝贵 得多, 不要 太 匆忙 的 做决定, 你 对 你的 下 一份 工作 有 尽 调 吗?

你 做 过 丢掉 的 这次 吗? 做 过 尽 调 吗? 你说 我们 怎么能够 像 你们 一样 拿 三张 财务报表? 我们 就是 个 小 员工, 怎么 可能 做 尽 调 呢? 你 至少 站在 用户体验 角度 可以 做 尽 调。 我 不仅 加入 阿里巴巴, 我 站在 用户 角度 我 做 过 精 调。 我 其实 加入 百安居, 那是 做 装修 的 一个 连锁 超市。 我 加入 之前 我也 在 自己 家里 用了 他们的 服务。

所以 如果你 能够 发现 你的 下 一份 工作 是 拥有 很 happy customer, 最好 还有 拥有 happy 这个 staff employee 的那 这种 尽 调 是 可以 做 的。 包括 我 大儿子 现在 要 去 任何 公司, 我说 你 找 些 师兄 师姐 问问看 他们 在 里面 到底 做些什么 快乐。 甚至 我说 职务 越高 的 时候, 做决定 的 时间 要有 越长。 你 到了 O 这个 级别 的, 你 最好 等 个 3到6个月 做决定 都 可以, 不急 了。

在 我们 做 B2B领域, 做 企业 软件 领域, 我 觉得 也是 一样。 因为我 自己是 做 企业 软件 的。 当年 VAMA2007年、 06年、 08年 那个 时候 我们 开 用户 大会, 很多人 来 开会, 我 就 一下子 感受到 他们的 喜悦 程度, 让 我 感受到。 我们的 客户 能够 这么 开心, 那 也是 当 时候 为什么 当年 V M A 能够 成长 这么 快 的 一个 原因。 如果说 你 能够 去 参加 用户 大会, 看到 客户 对 这个 公司 这么 评价, 其实 你 加入 这个 公司 也好, 或者说 买 这个 公司股票 一般来说 不会 太 错, 对 吧?

这 是一个 我自己 最近 几年 做了 一个 公司, 然后 被 并购。 当 时候 这家 公司 并购 我们的 时候, 我 就 去 看 他的 用户 大会。 我 就 去 听 一些 用户 对 这家 公司 的 赞赏。 因为我 也是 做 企业 软件 的 一个 也 算是 一个 老兵。

然后 也是 经常 请 一些 大牌 的 C E O 或者 C I O 到 我 所在 的 公司, 为 我们的 产品 站台。 这种 事情 已经 做了 20年 了。 但是 我 就 发现 他们说 的 这些 话 都 不是 走过场 的话, 都 不是 场面 上 的话, 而是 发自内心 深处 就是喜欢 这个 产品。 我 就 觉得 这个 不一样, 他 不是说 是因为 z scale 这个 公司 的 C E O 把 他 请来 让 他 来做, 而是 他 真正 觉得 这件 事情 他 很 认可, 他 觉得 会对 这个 society, 对 他的 公司, 对 员工 带来 很大 的 便利 也好, 很大 的 功效 也好。 我 就 觉得 这 是一个 非常 独特 的 一个 公司。

所以说 我 觉得 你 刚才 举 的 例子 就 去 看 happy customer, 不一定 是在 一个 消费者 的 公司, 其实 是在 各行各业 都是 一致 的。 虽然 说 没有 几个人 一辈子 能够 碰上 马云, 但是 我 觉得 这个 不 只是 幸运, 也是 一个 执行 上 的对 吧? 就是 去 观察 去 思考。 一般来说 就是 光是 靠 幸运 肯定 是 不够 的对。

保持 好奇心。 应该说 当时 两个世界 的。 我们 五百强 那时候 很 光鲜亮丽, 那个 时候 阿里 还是 草根 创业, 保持 好奇心, 对 新的 领域 保持 好奇心。 虽然 我不知道 马云 当时 在 互联网 圈 已经 很 有名 了, 但 我 觉得 他的 无论是 为人 还是 谈吐, 是一个 值得 花时间 交流 交往 的 人。 所以 和 正确 的 人 在一起, 和 可能 正确 的 事儿 保持 接触, 这个 运气 会 自己 跟 过来。 当然了, 我 今天 也 不客气 的 说, 马云 有 我 和 其他 的 一批 经理人, 也是 他的 幸运 双向。 就说 我们 要 感谢 搭台 的 人, 但 搭台 的 人 要 感谢 台上 曾经 来过 的 演员 们。

那 我 再问 你 一个 问题, 就是你 也 说 了 躺平 不是你 的 选项, 但是 还是 有一个 很 实际 的 问题, 就是 worklife baLance 这一点 你是 有什么 想法 吗?

我说 人 有 三种 不同 的 life works baLance 要 小 平衡、 中 平衡 和 大 平衡。 小 平衡 是你 每一天 都很 平衡, 每天 你 干完 8个小时 才 不到 8个小时, 每天 你可以 享受 加州 的 阳光, 打 多少 小时 游戏 追击 不去, 天天 都很 平衡。 另一种 叫 中等 的 平, 就 一年 当中 我可以 很 努力 的 干 几个 月, 但 我要 该 休假 我 一定要 休假。 我 以前 管 过 很多 英国人, 很多 欧洲人, 也很 平等。 但 他 到了 夏天 他 一定要 休息, 雷打不动。 到了 圣诞节 他 一定要 多 放 两粒 白。 他是 追求 的 我说 一年 当中 的 中 平衡。

第三种 是 大 平衡, 我是 追求 人生 的 大 平衡。 我 前 十年 又是 刚刚 说 的 带薪, 等于 在 读书 一样, 又是 一天 干 十三四个 小时。 那 肯定 工作 和 生活 life and work 是 不 baLance 的。 但 我 才有 了 我 现在? 我可以 现在 life work baLance, 我 可以在 加州 一 待 两个月, 我 才能 享受 现在 更大 的 平衡, 我 有 很多 中学 同学 很 优秀, 现在 到 我 美国 的 庄园 来 看看, 心态 不太好。

我说 你们 心态 不好, 你们 已经 有 平衡 了 很多年 了, 你们 天天 在 追求 平衡, 是我 平平, 我 give up 了 这么 多 小 平衡, 我 才能 换来 今天 的 大 平衡。 所以 我想说, 很多人 说 是不是 得 比 你 这是 最 正确 的 答案 呢? 人人 都要 追求 大 平衡 呢? 我说 也 不见得, 你 愿意 做好 每天 的 小 平衡 的 时候, 你 看到 了 大 平衡 人的 成功 你 别 羡慕, 决定 都 没有 错。 人生 是你 自己的, 但 不要 后悔, 我的选择 是我 选择 大 平衡。

我也 跟 我的 太太, 跟 我的家人 一直 在 宣传 这个 大 平衡理论, 确实 我 还 做到。 当时 我说 我在 保安 区, 我说 刚接 C E O, 我 C F O 干 的 好好的, 突然 让 我 接 C E O 了。 我说 我们的 平衡点 重新来过。 但 我 promise 每年 我 比 上一年 多 休 一天 假。 等到 我 做了 五年 C E O 了, 我 差不多 已经 一年 可以 休 15天以上 的 假 了。 去了 阿里, 我 跟 太太 又 说好 了, 平衡 又被 打破 了, 我 又 得 放弃 掉 一些 平衡, 但 肯定 也能 换来 以后 long term 更大 的 平衡。 所以 我是 觉得 趁年轻 追求 一些, 牺牲 掉 一些 小的 平衡, 或者 你 至少 做好 中 平衡。 当然 最 理想 的 是 趁年轻, 你 能不能 追求 一个 你 人生 的 大 平衡。

三个 十年。 第一个 十年 实际上 是 没有 任何 小 平衡 的, 真的 是 work 为主, life 是 有点 问题 的。 但 你 中间 十年 有可能 是一种 中 平衡, 但 你 到 第三个 十年 你可以 有一个 大 平衡。 当然 你 不 这么 选, 没有人 可以 责怪 你的选择。 每个 人的 选择 都 应该 被 尊重, 你 自己 也要 尊重。 最怕 的 是 后悔 今天 选择 创业 的, 你 要 追求 那个 十年二十年以后 的 大 平衡 了。 那你 就 别 去 羡慕 别人 每天 只 干 六七个 小时 的 人, 选择 小 平衡 的 人 也不 抱怨, 不后悔。

字节 的 创始人 张一鸣 有 一句话 就是 delayed satisfaction, 延迟 满足感, 你 两个 里面 选 一个, 对 吧? 你可以 现在 满足 或者 延迟 的 满足感。 延迟 的 满足感 通常 或者说 更多 的 可能 会 为你 的 一个 未来 的 success 成功 能够 有一个 基础。 但是 人生 这 都是 你的选择。 当你 去 David 加州 加里 的 时候, 不要 去 抱怨, 这是 最 重要。

然后 其实 我们 今天 的 访谈 几乎 要 走到 尾声 了。 刚才 我们 也 聊到 你 选择 阿里 的 一个 双向 的 选择。 其实我 还是 想 问 一下, 就是你 觉得 这 里面 有没有 一个 伯乐? 然后 更 重要 的 是 现在 很多 年轻人 或者 很多人都 在 问我 怎么 去寻找 伯乐?

我 还真 没有 这个 伯乐。 我 去 任何 一家 公司 有 两个 原则。 第一, 我 这辈子 没有 被 猎头 挖 过, 我是 猎头 像 媒婆 一样 对 吧? 他 就 赶快 match making? 这个 不见得 是 保证 你们 婚后 幸福。 我 二 去 任何 公司 没有人 推荐 过, 就 两个, 到 现在 也 不可能 再 发生 了, 我 现在 在 做 这个 事儿, 我 做 一些 非 执行 的 董事, 有可能 有 猎头, 就 我 自己的人生, 我没有 用过 所谓 的 猎头, 也没有 所谓 的 贵人 推荐, 有人 给我 推荐 去 白云区, 或者 推荐 去 阿里 也没有。

但是 你是 千里马, 你 即使 千里马 你 也要 跑 起来, 你 要在 值得 被 你 看到 的 人 面前 跑 一 跑 就行了。 你 不能 让 别人 你 跑 起来 的 时候 在 半夜 跑, 别人 没看到 对 吧? 但是 我说 我 有 man to 我 有 导师, 这个 导师 不是 他 认的, 不是 拜 我 拜 他 师傅 认的。 人生啊 有的 时候 在 不同 阶段 要 认 一些 man to 导师。

我 有一个 香港 一个 很大 家族 的 老先生 是 上海人, 真的 是 我的人生 的 美图 之一。 我 很多 带 孩子 的 这个 经历, 包括 我 前面 讲 的, 有 一些 实际上 是在 跟 他的 交流 中 体悟 到。 比如说 我 前面 说过 一句话 是, 其实 原话 知识产权 是 他的。 他说 你 一辈子 印 一张 自己的 股票, 印 得 动 的 时候 赶快 印。 什么时候 去 投资, 别人 去 理财, 你 已经 印不出 自己的 股票 了, 你 只能 去 买 别人 的 股票。 所以 这 句 话 对我 启发 就 很大。

带 孩子 孩子 教育 他 给我 的话 说 孩子 一辈子 一定要 在 countryside 农村 这种 大学 读 过, 也 一定要 去 纽约、 伦敦 这种 大城市 读 过书。 哪个 前 哪个 后 不重要。 在 countryside 读书 能够 让 你 静下来, 但 在 大城市 读书会 让 你 看到 外面的世界。 既 不要 一直 在 大城市 读 会 浮躁 的, 一直 在 这个 countryside 读 人 会 读 傻 掉 的。 所以 这种 智慧, 我是 把 它 当做 我的 免费 的。

人生 不同 阶段, 我 有 这样 非常 好的 我的 导师, 我也是 有 这样 导师 的, 不是 拜 师傅, 但 我 把 他 当 导师, 他 就是 导师, 他 认 不认 我 这个 学生 不知道, 但 我 人生中 会 认 一些 导师。 这也是 我 给 年轻人 说, 你的 导师 他 有的 时候 就在 书上, 或者 就在 科技 早知道 的 广播 中, 不在乎 什么 都 去 follow 一场 一两 小时 的 交流。 你 如果 有 一句话 你 特别 相信 的, 你 去 做做 看啊, 说 学习 重音 在 习。 今天 这样的 交流 对 很多人 来说 是 学, 你 不去 practice, 刚刚 说 的 时间管理 也好, 什么 也好, 你 不去 practice 一下, 你 不去 练习 一下, 收获 不到。 我也 交流 过 很多 当年 年轻 的 时候 很多 大 咖 什么, 我不愿意 花 很多 时间 follow 他们的 每 一段 的 录音, 每 一本书。 但 只要 有 一句话 我 学到 了, 我相信 我 一定 会 去 认真 去做。 久而久之, 我 就有 很多 这样的 导师, 每个 导师 给我 留下 一两句话, 两三句 话。 我的人生 中 我 反省 多, 我 认 师傅 多, 我不 迷信 任何 一个人 说 我的人生 要 跟 他 一样, 我要 copy 一样, 他说 的 每句话 都是 对的, 那 我不会 那 我会 选择 我自己 感悟 最深 的, 我真的 相信 那 真的 相信 的话, 我 就会 去 试试看。

对我 觉得 这个 说 的 很好。 而且 我 觉得 我们在 做 科技 早知道 这 一栏 节目 的 时候, 其实我 有 一颗心 是 怎么 样子 呢? 我 觉得 很多人都 说, 你 读 了 多少 书? 我 觉得 读 很多 书 确实 是 很好, 我 也很 羡慕, 我 没 觉得 一点 问题。 但是 有的 时候 我 就在 想 一个 问题, 就是说 我希望 去 读 一本书, 这 本书 我 读 个 五遍 都不 嫌多。

我们 科技 早知道 这个 节目 听 David 的 来 聊 他的 不管 是 职场 的 发展 还是 一些 思考, 听 个 五遍 都 觉得 不够 多。 这样 一个 节目 才是 一个 我 想做 的 节目。 所以说 我 觉得 大家 不要 我 听 十个 讲 职场 的 节目, 我 觉得 今天 David 讲 的 东西 就是 其实 听 个 几遍, 然后 有 一件 两件 事情 能够 有一个 很大 的 飞跃。 我 觉得 就 可能 对 你的 职场, 对 你的 各方面 都有 很大 的 提升。

谢谢 David 到 我们 节目 来讲 这些 分享。 自己的 一路走来, 其实 并 不像 大家 想象 的, 有 很 光鲜 的 背景, 有 很 光鲜 的 自然而然 造成 他的 成功。 其实 一路走来 其实 是 很多 砍。 通过 自己的 思考, 通过 自己的 努力, 去 把 一些 decision 做得 正确。 我希望 今天 的 节目 也是 David 的 帮助 我们 打开 窗口 看 职场, 看自己 对 自己 工作 生活 的 一些 思考。

好, 谢谢 各位, 谢谢 大家。

这 期 what nex 科技 早知道 就 到 这里 了。 听 完 之后 如果你 有 任何 的 想法, 欢迎 在 评论 区 里面 给 我们 留言, 我们 每 一条 都会 认真 的 看。 如果 你喜欢 我们的 节目, 请 记得 给 我们 五星 或者 好评, 分享 给 更多 的 朋友, 也会 对 我们 非常 有 帮助。 你 也可以 单独 写邮件 给我, 邮箱地址 是 听 T I N G 艾特 声 点 F M, 我 都会 一一 回复。 同时 公众 号 和 微博 也可以 搜索 生动活泼 声 是 声音 的 声, 节目 相关 的 更多 信息 会 在 公众 号 里 出现, 微博 和 公众 号 都 会有 不定期 的 福利 给 到 大家。

如果你 想要 跟 我们 更加 紧密 的 讨论 和 分享, 或者 是 想要 认识 和你一样 有 求知欲 的 新 朋友, 可以 加入 我们的 微信 群。 进入 听众 群 的 方法 是在 公众 号 文章 中 扫 码 添加, 或者 是 公众 号 后台 回复 科技 早知道, 即可 获取 邀请码。 期待 你的 加入, 我们 下期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