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来自广东肇庆的卢辉我是一名工作了 16 年的临床医师我所在的医院呢是当地的一家二级医院面向的是当地的基层的群众看的病呢是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由于我院呢还是本地的 120 急救中心在医院的安排下呢
我们每年大概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下到了急诊跟着我们的救护车去到当地出车由于创伤急救的病人呢他的病情千变万化我们就细承我们的工作就像是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等待你的下一个病人会是什么样的情况有时候呢是在寒冷的冬天深夜去到高速公路的车祸现场
接受伤的司机和乘客有时候呢是在酷热的夏天中午爬上不梯楼的七楼去把独居在家中暑的老年人给抬下来那作为一名临床医师呢这么多年来我关注的
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病例直到 2022 年的 3 月份在我太太的介绍下我了解到了自然之友公民气候计划行动也叫做玲珑计划玲珑计划的一个目的它是希望让更多的人行动起来自下而上地开展气候的行动
由于我自己本人是比较喜欢自然的一些观察的活动的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曾经在大自然里面是非常地疗愈人心的所以我们常说大自然是医生的医生由于气候行动它是和自然相关的所以我就毫不犹豫地
加入到了玲珑计划的学习当中我慢慢地在气候变化与健康这个领域逐渐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我就发现我以前接触的这些病例它们都是和气候变化相关的在二年的七月份是一个非常炎热的下午我们接到 120 的急救我们一个
护林园在山上种树了我们就抬着担架去到山上把这个护林园给抬下来当时这个护林园说的一段话令我印象特别地深刻我都做了几十年的护林园什么样的热的天气我都经历过了我特别地耐热 扛晒而且在这样的天气下我特别地避开了中午最热的那个时段
我是在下午三点钟之后才上到山上去的没想到我居然还中暑了在以前我会把它当成就一个普通的案例但是随着气候变化的议题的学习我发现它是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一个案例随着气候的不断改变
我们以前工作中生活中积累的这些经验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气候变化了什么是气候变化呢它其实是指温度还有天气模式的一种长期的变化那公众中见得最多的就是感受得最多的也是极端的天气它往往不一定是指天气越来越热了它有时候是热的时候更热
冷的时候它更加地冷就以我所在的广东肇庆为例肇庆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城市但是这些年它的夏天也是越来越热时间也越来越长但是除了夏天的热之外我们所感受到的是冬天极端的冷也是频发的 2016 年在肇庆的顶湖山下了雪 2023 年在肇庆下了冰雹
我们医学界把这种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比较明显的疾病我们叫它气候敏感性的疾病它包括的范围比较广像登革热 流感等的传染性的疾病也包括像哮喘 中暑等非传染性的疾病大家看这张 U 型图它是一个气温和总死亡率的关系其实天气
太冷或者太热这两个极端我们的死亡率都是在上升的这是因为在极端的天气下为了调节我们的体温我们身体的器官像我们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都在超负荷的工作像心梗 中风老慢支的急性发作这一类的疾病就会比平常增加很多
死亡率也会随之增加除了太冷 太热 不行之外忽冷 忽热的 它也不行我们印象特别深的是 2022 年春节前后那段时间当时的一月份是天气较往年是要炎热的我们那个时候穿着一件短袖就可以的
但是到了春节二月份的期间呢它突然地降温天气急剧地变化夹杂地阴雨的天气那段时间呢我们急诊的出车量就明显地增多了那个时候呢我们接了好多的病人有
心脏病急性发作的有脑中风的还有老慢之咳喘急性发作的病人也有因为天气太冷失温那个司机他反应迟钝了之后出车祸的患者在广东地区其实人们感知最多最明显的还是这种高温热浪的天气增多在 2022 年我们经历了自有记录的 1961 年以来的
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受到影响的人群最大的一次高温热浪我们把这种极端的热浪事件我们叫它岁月神偷它偷走了我们大家很多陪伴家人 陪伴朋友在户外享受户外时光的时间据柳叶刀的一项报告
预计在 2022 年我国与热浪相关的死亡人数是达到了一个创纪录的 50900 人热浪的天气增多了最直接的影响其实就是中暑的病人相应地增多了其实中暑它分成了先造中暑
轻症的中暑还有重症的中暑我们在天气特别热的情况下会觉得我们头晕昏昏沉沉的头痛然后会觉得恶心有些人口渴出汗得比较多身体乏力干什么事都没什么劲甚至注意力不集中了动作也不协调了这些都是先造中暑的症状
那重症重属呢它就是非常严重的一类重属出现在公众视野里面比较多的就是重症重属里面的热射病像前年的那个北京的导游热射病死亡的事件还有今年的印度那边的高温热射病很多人死亡的事件热射病呢它发作的时候呢患者的五脏六腑
它像被水煮过了一样它高温的这种情况下我们人体体温调节中枢根本不起作用了我们的产热大过了我们的散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死亡率非常的高在热浪期间它甚至可以高达百分之六七十我们曾经接诊了一个这样的案例那是在七月份
一个天气炎热的中午我们接到一个电话我们去到农村出车当时山路比较崎岖我们七拐八绕地去到了农村老人家的房间它的四周也都是房屋没有太多的树木在房间里面我们就发现躺在床上的老人家在他的头顶上有一把吊扇在转动的房间里装了空调
但是它没有开我们一看这个老人家全身他都湿透了额头在冒汗一探他的体温是 40 度的高烧结合他周边的环境高温 高湿然后又不通风 很闷我们就判断他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中暑我们讲的热色病
这样的病人我们把他接回来去到医院里面抢救发挥了很多的人力 物力但是往往结局就是一个人财两空的局面因为他的死亡率实在是太高了所以专家指南里面建议热射病最好的治疗就是预防他
这个病咱们打不过所以得躲着它除了热色病这些年的高温天气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就是日夜复合热顾名思义它就是白天热晚上它也不凉快这种热夜导致到很多人他睡眠也睡得不好我们的身体我们的五脏六腑他都没有得到一个好的休息这样的情况下高温的天气
它不单单是影响我们的身体
它也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我们急诊呢在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的情况下呢我们的接诊量是明显地增多了那这其中呢有不少呢就是由于天气热了之后大家情绪急躁打架斗殴的病例我们有一个非常经典的重逢的病例就是两拨人他们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呢打架斗殴然后有了伤口来到我们急诊啊
我们给一拨人缝完伤口分开来另外一拨人再缝合伤口缝完了之后他们在急诊室之外重缝了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二话不说又开干了结果这伤口又裂开来了我们的急诊医生又把他们搬到急诊室再次重缝了他们的伤口这样的例子它不是一个个例
我们看这篇韩国的比较大的文献报道它有几十万的病例它也告诉了我们随着高温的这种天气我们的心理健康我们的情绪会受到影响这种心理上的自杀 塌杀 暴力的事件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在广东那边除了前面的案例我们还常见的就是一个
花粉过敏症广东四季比较暖和随着现在天气变暖了之后花期延长了花粉它弥散在空气里面的时间就更长了它的浓度也更高了
很多人他本身有过敏性鼻炎有过敏性哮喘呼吸道这些疾病的人他的过敏的症状就较以往会增加很多的所以在花粉过敏的季节我们急诊的病人量也增多了还有一个也是这两年公众开始了解到的雷暴哮喘在去年的内蒙古曾经发生过在一次
雷暴天气下急诊室大量地涌入哮喘发作的病人这是由于在雷暴的天气下我们空气中本来弥漫的像花粉像霉菌 粉尘等这些细小的颗粒在雷电的扬击下这些细小的颗粒它变得更加地细小浓度也更多了本身对这类
过敏源 敏感的人群它就更加地容易发作像有过敏性鼻炎的人有过敏性哮喘的人他们在这种天气下会觉得呼吸很憋闷很难受呼吸不畅要去到急诊去急救随着这些病例的了解我们也发现其实不同的人群
对这种气候敏感性疾病它其实反应是不同的这其中老年人 儿童 孕妇还有残障人士还有一些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他们是气候敏感性疾病的脆弱人群
由于我工作的关系我接触到的脆弱人群里面比较多的是老年人群体肇青那边有很多的年轻人他们去到像佛山 广州 深圳那边去打工然后有很多老人家留守在当地的农村这一个就是我们的老病号
这是一个在乡村独居的老人他本身是有像关节炎 腰腿痛很多的基础病每逢天气变化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活的天气预报他的身体会提前感知到气温如果突然之间变冷或者突然之间降温他的身体就不舒服了跟他报警他就会打我们的 120 急救电话我们去把他给接回来
这几年随着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它打 120 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了由于我的临床接诊和治疗的工作我接触到了这么多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病例我也在想除了我的临床工作之外
我能够为这做些什么在玲珑的伙伴的帮助下我们开始不停地讨论我想在赵庆市的乡镇地区开展一个老年人群体的气候适应的一个提升计划开展这个计划之前我们是想
做一些访谈 一些调研我希望是了解一下我们肇庆的农村地区老年人居住的社群他们是不是真的受到气候变化影响这个访谈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设计了很多的问题我们会问他们老人家呀
你有没有觉得你现在的天气和你以前有什么不同呢有没有觉得特别的热呀现在的天气有没有让你觉得不舒服呢还有天太热了之后你会不会开空调呀在问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呢老人家还有护理他们的工作人员呢有时候反倒会问我们另外的一些问题他们会说医生呀
我觉得为什么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之后我以前吃的那些降压药都不管用了呢医生呀我的老伴他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他长期要吃抗抑郁的药为什么现在天气热了之后他吃那些药就不管用了呢而且还容易中暑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存在这样一个现象认知和感知的一种错配
我们坐在办公室的人员往往对气候变化是有认知的但是缺乏感知而像老年人群体
他们由于自身的条件由于自身身体的状况还有经常在户外他们是有感知的但是往往缺乏认知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气候变化什么是气候适应不知道对他们的健康有哪些影响我觉得这是一个真问题了确实是气候变化对老年人群体的健康产生了影响
那我觉得我可以行动了我可以开展我的科普了在科普的过程中也是非常有趣的过程我们去到现场我们去到老年人的社群去到养老院我们说我们来给你们做气候适应的科普但是他们非常的纳闷有些工作人员还有些老人家他会盯着我问小伙子
你是不是来推销的呀我们发现当地的老年人群体还有他们的家人护理他们的员工其实他们是不了解气候变化的不知道气候适应
所以我们换了一个思路来开展我们的科普我们说我们是来做一些技能的培训的我们来教大家怎么防重术如果有心脏骤停的怎么样心肺复苏有些人呕吐怎么样翻身拍背怎么样吸痰他们也喜欢
我们做的一些情景戏剧玲珑的伙伴非常的有才华我们打磨了不少这样的情景戏剧论坛剧场比如说我们想传递给老人家的一个 tips 就是在当气温超过了 35 度的情况下我们在室内开风扇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用到空调因为大家知道老人家很多是
比较固执的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想法他们会觉得我这么多年过来了我都不需要用到空调什么样的热的天气我没经历过我一把风扇我就搞定了所以我们通过这样的形式呢
让老人家能够参与还有他们的工作人员大家一起参与演绎互动的形式让老人家知道在这样高温的情况下你待在室内你开着几把风扇没有开空调你是非常容易中暑的
这也是我们临床中碰到的真实的案例在科普开展项目的过程中我们也收集到了很多的问题他们迫切地希望得到解答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打磨了之后就形成了一本高温热量天气下老年人健康的防护手册这本手册我们也通过一些社会组织分享给了在云南
贵州 广西等偏远的山区的老人家使用在这里面有一些细的 tips 有一个是喝水的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们在访谈中也在临床中经常碰到的这个问题许多的人他是等到口渴了他才喝水其实呢
口渴了是已经严重的缺水了是我们的身体在报警我们讲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喝水它是没有最佳的时间的我们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都可以喝水很多的老人家他们喜欢把水烧开了之后就喝这种白开水他们觉得这样是最好的但是夏天我们出汗出多了之后我们的盐分水
随着水和丢失我们需要补充一些盐分补充一些糖分这种电解质的饮料是非常需要的我们还跟他们讲要注意他们的尿量观察他们的颜色还有一个就是中暑后呕吐的这一个问题这是我们临床中经常碰到的觉得非常
可惜的一些案例就是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好或者年轻人他们在中暑之后有些人会头晕 恶心要呕吐那呕吐的时候有些家人呢他就把他抬起来然后放在床上平躺着给他擦擦汗啊这样但是平躺的时候呢
它呕吐了之后它的胃内容物它会物锡到我们的肺里面这种物锡呢容易造成吸入性的肺炎治疗起来就比较麻烦有些还要去到医院里面要住院治疗那其实呢
我们给它做一个科普之后它就非常容易知道要怎么样处理我们中暑后呕吐我们只需要把患者把他的头偏向一侧或者是把他的人侧躺着他呕吐的时候他的胃内容物
就不会再吸入到我们的肺里面了这是非常简单的一个科普但是也非常的实用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前期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老年人他们问我们的问题因为大家知道
人老了之后就非常多的基础病又有高血压有糖尿病有些人还有精神方面的情况我们就通过收集的这些问题我们把它总结成老年人常用的一些药物它们可能会促进中暑的发生的像降压药里面有一类利尿剂
利尿剂它本身会促进排汗促进这种电解质的流失在天气热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吃的酱药药里面有利尿剂那更加的容易造成中暑的发生还有一个像抗抑郁的药物它会影响我们中枢的体温调节的这一类的药物在
大热天的时候服用就要格外地小心有些时候建议征询医生的意见调换药物或者调换剂量我常常讲我做的工作就像是一个翻译其实在学术界里面
关于气候变化与健康这个议题呢它其实是有非常多的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的但是呢在公众或者说在我接触的那些老百姓里面呢他们缺乏一种
方式让他们能够更通俗易懂地来了解这一块我做的这个工作呢就是把像气候适应啊人类适啊气候任性啊这一类的高大上的名词我把它翻译成老百姓能够了解的可以听得懂的话
传递给他们有很多人问我他说你作为一个临床的医师为什么要来做这样的一个科普这张图呢他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临床医师呢常常是在这条河流的中下游我们不停地打捞生病的病人我们发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 财力但是呢往往是事倍而公办的
但是如果我们采取上游的策略在疾病还没有发生或者是在它的萌芽阶段我们把它预防了那是不是效果会更好呢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到了一个人的力量是非常地有限的气候变化这个议题太宏大了常常让人觉得无所适从有这种气候的焦虑
因为他们觉得在这么宏大的议题面前个人往往显得特别的渺小个人的力量非常地有限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行动是缓解焦虑的一个好的方法在这里面也给大家一个彩蛋
就是在自然自由等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也将在肇庆地区开展两天一夜的《气候与健康》的一个工作坊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了解到关注到气候变化与健康这个议题能够一起来加入到我们的行动关注气候变化与健康协助脆弱人群适应气候变化需要大家的参与而且终有一天
我们也就成为了他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