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129:国策电影(1)

EP129:国策电影(1)

2023/11/9
logo of podcast  硬影像

硬影像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罗攀
中国著名电影摄影师,曾与冯小刚、张艺谋等导演合作,获得多项国内外奖项,并成为ASC会员
罗登
Topics
罗登认为国策电影的概念源于孤岛时期的上海,其本质是利用电影宣传特定国家价值观,并认为中国电影需要强化本土文化,但仅仅停留在社会热点事件还不够,需要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进行“国策电影”运动,以输出中国文化的精华。他认为中国古装电影普遍缺乏“中国味”,原因在于西方思想的毒化,导致电影缺乏对中国文化的真正理解和表达。他认为国策电影的核心价值观是维护某种合理的秩序,并认为《英雄》在某种程度上符合这一概念。他还认为国策电影应体现“威仪”,但需避免走向反动,其核心价值观是华夏文化,而非单纯的中君思想。他认为国策电影的核心思想应探寻明朝晚期知识分子追求的价值观,即维护华夏文明,而非盲目维护统治秩序。他认为明朝中下层知识分子的死节行为,体现了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和对自身价值的实现。他还认为国策电影需要探讨军权与民权的关系,明朝晚期知识分子对这一问题尚未厘清。“匹夫”的概念在国策电影中很重要,代表着民权,但需要厘清其与军权的关系,并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展现。他认为国策电影的第一部作品应该是《崖山之战》,展现华夏文化的华美以及为其付出的惨烈代价。他还认为国策电影应该展现岳飞、屈原、文天祥等历史人物,以及魏晋风骨等中国文化的精髓。 罗攀认为“中国”是一个文化概念,而非单纯的政治或民族概念,以汉语文化为基础,与华夏概念基本等同。他认为“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青铜器铭文中“宅之中国”,指代王室所在地,而国策电影运动本质上是对华夏文化的传承。他认为金庸小说,特别是《射雕英雄传》,体现了强烈的家国意志和对华夏文明的崇敬,杨康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身份认同的矛盾和对文化归属的挣扎,这与国策电影的精神有所关联。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讨论了国策电影的概念、起源和含义。嘉宾们探讨了张善坤和新华电影公司在上海孤岛时期对国策电影发展的影响,以及日本在满洲国推行国策电影的背景。他们认为国策电影代表着国家意志,是国家文化最高等级产品的体现,有时甚至是一种政府政策的执行。
  • 国策电影的概念起源于孤岛时期的上海和满洲国
  • 张善坤和新华电影公司在上海孤岛时期的重要作用
  • 国策电影代表国家意志,是国家文化最高等级产品的体现

Shownotes Transcript

内容简介

谈话中的「毒性很大」和「西方毒害」等语须加以注意。

《硬影像》网站:https://hardimage.pro)

登场人物

  • 罗登:编剧导演

  • 罗攀:摄影指导 A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