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034】对话戴锦华:时代的变化太剧烈,不存在人生导师的位置

【034】对话戴锦华:时代的变化太剧烈,不存在人生导师的位置

2021/9/9
logo of podcast 智族Talk

智族Talk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简介】

前段时间,我们和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做了一次对谈。戴老师分享了她与师长的关系、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对“老师”这一角色的认知。到明年,她就任教40年了。

她参与不同媒介形式的教学,同时对学者偶像化的机制保持距离;她珍视与学生、年轻人的交流,也警惕、思辨自身“导师”的身份,“一个老师只能求诸于己,而不是教化于人”,在变化激烈的环境中,不同代际的生命经验很难共享,因此“没有人生导师的位置”。

戴老师也想象了一下她退休后的生活——一个一生没有愁过学生的老师,如何面对没有学生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找到生命之所系,这也是所有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本期主播】

靳锦,GQ报道编辑 康堤,GQ报道编辑 【本期嘉宾】

戴锦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Shownotes】

01:27在B站开设电影课程,是我的一条老路径的延伸

05:22我希望借由电影去分享有关生命的、社会的内容

06:21我特别警惕性别议题作为公共话题

09:29媒介形式在变化,但我绝不简化思想

13:02在媒介中的人很容易被偶像化和神化

15:26屏幕为我们结构了世界,也框住了我们的世界

19:18我们不能幻想凭一己之力对抗结构性的力量

21:12我一生从事教育工作,但教育对我来说不是一个神话

22:53一个老师要警惕自己成为学生的“天花板”

24:31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先学会输得起

29:01我发现了“墨西哥四杰”,摄影师卢贝兹基已然开启了一场变革

33:09游戏不会是电影未来的方向,二者有质的不同

35:06粉丝的疯狂背后有巨大的清醒,这是一种“操控感”的养成

36:15文化生产者提供的内容成为了内容消费者的素材,这是流行文化的趋势

38:56整个社会有一种强大的自我催眠和自我说服的力量

42:34人生有太多“绝望”的时刻,但是只要我们活着,就看得见

44:41我们的生命足够短促,用不着用自己的手结束它

50:33趁年轻,找到你生命之所系

52:52我要警惕不自觉地成为暴力的一部分

54:13我一生获益于和学生的互动

59:42我们先不要说改变世界,先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本期音乐】

Claudio Arrau - Waltz No.11 in G Flat, Op.70 No.1)

Claudio Arrau - Waltz No.17 in E flat, Op.posth)

Claudio Arrau - Waltz No.19 in A minor, Op.posth)

部分音频素材来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

GQ报道:GQ Talk|对话戴锦华:时代的变化太剧烈,不存在人生导师的位置)

【本期制作】 【互动问题】

对你影响最大的老师是谁?你有什么话想对Ta说?

评论区里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