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isode 133: 复杂问题:我的你的它

Episode 133: 复杂问题:我的你的它

2020/2/25
logo of podcast  迟早更新

迟早更新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任宁
主持《迟早更新》播客,探讨科技、商业、设计和生活之间的关系。
Topics
任宁在节目中深入探讨了捐赠行为的本质,特别是“捐”与“献”这两个词语背后的含义差异。他指出,虽然捐赠看似是物权的简单转移,但实际上,捐赠者与受赠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复杂的关系,捐赠行为不仅仅是物质的给予,更是情感和社会责任的表达。他以武汉红十字会事件为例,分析了社会大众对捐赠物资去向的关注,以及这种关注背后所体现的社会心理和伦理关系。任宁结合杨美惠的《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一书,阐述了礼物的双重性,即使用价值和象征价值,并指出礼物的象征价值在于它所维系的人际关系。捐赠者通过捐赠行为,将自身的一部分“心意”融入到受赠者和事件中,并期待某种回报,这种回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情感上的认同和社会责任的实现。武汉红十字会事件之所以引发强烈反响,是因为其失职行为不仅是工作上的失误,更是对捐赠者与受赠者之间关系的破坏,使捐赠者的“心意”无法得到应有的回应。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了“献血”一词的日语和中文表达相同的原因,以及在公益慈善中“捐”和“献”的含义差异。节目主持人任宁分享了他与国内中心血站合作的经历,并提出了在宣传工作中突出“捐”的概念,弱化“献”的概念的建议。
  • 献血的日语读音与汉字写法与中文相同
  • “捐”更符合公益慈善的思维模式,强调的是无偿的给予
  • “献”带有某种程度的低姿态和讨好意味
  • 捐献行为与礼物、送礼行为相似,但并非简单的物权转移

Shownotes Transcript

各位 好, 欢迎 收听 第 133 期 的 迟早 更新, 我是 任 宁。 今天 这 期 节目 依然 是在 复杂 问题 这个 系列 下面 的。 听 过 我们 第 118 期 节目 的 朋友 肯定 知道, 我们 2019年 去了 熊野 古道 徒步旅行, 本来 是 打算 徒步 完就 回国 的, 但是 没想到 遇上 了 19号台风, 就 被困 在 了 大阪。 有一天 出门 的 时候, 在 大阪 的 地铁站 里面, 我 看到 有人 在 号召 献血。 那 我 就 想说 是不是 为了 抗 台 救灾? 就是 了解 一下 那个人 举 的 牌子, 上面 写 着 说 缺 A 型 和 O 型。 我是 A 型 血, 本来 想 献 的, 但是 他说 外国 旅行者 是 没有 办法 参与 的。 然后 我 就 跟 香香 谈起 了 献血 这个 话题。

献血 这个 词 日语 读音 叫做 kin kts, 它的 汉字 写法 跟 中文 是 一样的, 它 占据 的 这个 阿斯克 马威 也是 一样的。 由于 我们 基金 下面 的 这个 媒体 实验室 的 工作 关系, 我 早 几年 跟 国内 的 这个 地级市 的 中心 血站 打过 交道。 然后 其实 帮 他们 想 怎么样 可以 号召 更 多人 来 献血 了。 在 这个 工作 当中, 我 曾经 跟 他们 提出 过 献血 的 说法 问题 什么 意思 呢? 献血 这 英文 叫做 blood donation, 它 直译 过来 是 捐血。

其实 这个 娟 更加 符合 公益 慈善 的 一个 思维 模式, 吧? 就是 人家 没有我 有, 而且 我 有 余裕, 还有 我愿意 分享, 不求 代价。 那么 优势 去 支援 劣势? 那 这个 就是 镌 的 意思。 但是 现 它是 一个 自下而上 的 一个 行为。 我们 说 和氏 献 璧 也好, 借花献佛 也好, 都有 一种 讨好 的 这么 一种 低姿态 在 里面。 虽然 说 娟 和 线 都要 注意 满足 这个 接受方 的 一个 需求, 但是 这 里面 的 动机 显然 是 不一样的, 对 吧? 否则 政治家 也没有 必要 去 拼命 强调 说 他 收 的 是 捐款 而 不是 政治 献金 了。

所以 我 给 中心 血站 的 建议 是 说, 虽然 我们 没有 办法 去 改变 献血 这个 说法, 但是 在 宣传工作 当中, 还是 要 突出 捐 这个 概念, 是 弱化 线 的 概念。 而 无论是 捐 还是 线, 其实 都 跟 礼物 有点像, 跟 送礼 有点像。 输出 的 这个人, 拿出 去 的 这个人, 他 都是 出于 好意, 对 吧? 而且 接受方 都 不必 付出 金钱 上 的 代价, 否则 你就是 买卖 行为 的 喽。 但是 它 跟 买卖 行为 也有 相似点, 也就是 这里 似乎 存在 着 物权 的 转移, 对 吧? 一个 东西 你 给 了 我的 就是我 的 了, 我 接下去 要 怎么 处置, 不关 你的 事。 真的 是 这样 吗? 显然 不是 的。

我们都知道 从 春节 以来 有 不少 跟 捐献 相关 的 疫情 新闻 出现, 比如 武汉 红十字会 把 几万个 社会 捐赠 的 口罩 分配 给 了 一家 没有 发热 门诊 的 一个 妇产科医院。 那些 定点医院 要领 医疗 物资 就 很 困难, 或者说 外省 捐给 武汉 的 这个 蔬菜 被 低价 卖掉 了。 那 再 比如 武汉 慈善 总会 收到 了 三十多 亿 的 善款, 有 27亿多 上缴 给 了 武汉市 财政, 自己 只 留 了 3亿。 那 等等等等 很多 有 很多人 说 武汉 红十字会 辜负 了 捐赠者 的 信任。 比如 虽然 我们 说 起来 叫做 捐 口罩 给 红十字会, 那 其实 你是 希望 他们 去 帮你 把 口罩 去 捐给 那些 需要 口罩 的 医务 工作者, 对 吧? 严格说来, 红十字会 并不是 捐赠 物资 的 最终 对象, 而是 一个 在 这个 过程 里面 的 中介。 他们的 中介 工作 当然 因为 种种原因 没有 做好, 但是 似乎 让 大家 生气 的 不 只是 这 一个 理由。

疫情 当中 事情 来得 又 多 又 急, 会有 各种各样 的 工作失误。 其实我 觉得 大家 还是 能够 理解 的对 吧? 举 个 例子, 在 火神 山 医院 建设 过程 的 当中, 有一天 晚上 工人 们 就 起了 一些 冲突。 我相信 大家 在 各种渠道 也都 看到 过 一大堆 人 在 工地 上面 争执 推搡 的 一个 视频。 后来 武汉市 城乡 建设局 就 发布 了 通报, 说 因为 是 协调 上 出了 一些 问题, 导致 工人 们 出了 起了 冲突 了。 我们都知道 火神 山 医院 的 建设 为 求 速度, 同时 有 很多 的 施工 步骤 在 同步进行。 现场 有 很多 的 施工方 协调 的确 是 不太 容易 的 一件 事情。 所以 虽然 是 工作失误, 但 大家 都 能够 理解。 然而 有关 捐赠 物资 的 这些 新闻, 每每 一 出来, 就会 在 社会上 引发 很大 的 讨论。 讨论 的 激烈 程度 和 参与 的 人数 可能 是 所有 各种 新闻 里面 最大 的, 而且 讨论 的 面 还很 广。

关于 红十字会 这个 问题, 我们 回头 会 另外 再 开 一期 节目。 在 这 一期 节目 里面 我想说 的 是在 这个 例子 里面 给 了 我的 就是我 的 这样的 完全 的 物权 转移。 似乎 并没有 出现。 大家 对 已经 捐 出去 的 物资 和 金钱 该 如何 使用, 都 觉得 自己 还 有权 过问。 有人 可能 会 觉得 我在 说 废话, 当然 有权 过问 了, 但 这是 一句 下意识 的 简单化 的 陈述。

如果我们 多 追问 一层, 这个 有权 过问 的 权 是 怎么 来 的 呢? 或者说 是 基于 什么样 的 道理 才 成立 呢? 比如 你 在 闲鱼 上面 把 一本书 卖给 了 别人, 那 他 怎么 处理 这 本书? 他是 拿来 马上 读 的 津津有味, 还是 是 束之高阁? 还是 送给 了 别人, 甚至 说 翻 一翻 觉得 写 的 不好, 然后 直接 扔进 了 垃圾堆, 似乎 你 都 管不着。 同样 的, 如果你 买 那样的 东西, 你 怎么 处理, 你 也会 觉得 卖家 无权过问。

但是 如果你 送 了 一件 礼物, 比方说 一件 一副 海报, 一副 海报 将 送给 朋友, 他 并没有 很 好的 用 起来, 而是 随手 往 储藏室 里 一 放, 或者 转送 了, 甚至 卖掉 了, 相信你 肯定 会 不 太高兴。 如果 他 把 这 张 海报 装裱 的 很好, 放在 一个 高级 的 镜框 里面, 挂 在家 里面 很 显眼 的 一个 重要 位置, 你 肯定 会 觉得 开心 对 吧? 同样 的 如果你 收到 一件 不太 喜欢 或者 不太 需要 的 礼物, 你 想要 卖掉 换钱, 你 肯定 也 不太会 在 朋友 圈里 卖, 因为 送你 礼物 的 人 很有可能 会 看到。 那 我们 就可以 问 了, 都是 一件 东西 的 物权, 从 A 那里 到了 B 的 手上, 为什么 会有 这样的 差异 呢? 我们 对 红十字会 的 怒火 从根本上 是 来自于 何处 呢?

有 一本书 叫 礼物 关系学 与 国家, 副标题 叫做 中国 人际关系 与 主体性 建构, 作者 是 美籍华人 杨 美惠。 这 本书 主要是 在 谈论 我们 常常 说 的 这些 走 关系 送礼 背后 的 社会学 和 伦理学 了。 但是 对于 回答 刚才 那个 问题 也是 有 帮助 的。

我们在 中学 政治课 里面 应该 都 学 过, 马克思 在 资本论 里面 说, 商品 具有 两重性, 也就是 使用价值 和 交换价值。 举 个 例子 来说, 就现在 大家 就 都 觉得 很难 买的 口罩, 无论 有没有 疫情, 一个 口罩 对于 一个人 的 效用 都是 一样的, 对 吧? 而 假设 在 完全 自由的 市场经济 里面, 在 现在 这个 需求 飞升 而 供给 一时半会 还 跟不上 的 情况 下面, 口罩 的 售价 就会 上升。 所谓 物以稀为贵, 这个 很好 理解。 在这里 口罩 的 效用 就是 它的 使用价值, 而 口罩 的 售价 也就是 交换价值 的 货币 体现。 既然 是 交换价值, 它 就有 两个 特点。 第一, 它是 基于 使用价值 的, 使用价值 是 交换价值 的 基础。 第二, 交换价值 只有 在 交换 或者 流通 的 过程 里面 才能 体现 出来, 否则 我们 就 会说 有价无市, 对 吧?

而 礼物 它 也 跟 商品 一样, 它 也有 两重性。 比如 我们 向 武汉 捐赠 口罩, 那 除了 使用价值 之外, 它 还有 一层 象征 价值。 而 就像 商家 销售 商品 是 为了 交换价值 一样, 我们 送礼 也是 为了 它的 象征 价值。

礼物 象征 着 什么 呢? 它 象征 着 一种 关系, 一种 有 礼物 作为 桥梁, 在 赠送 者 和 受礼者 之间 建立 起来 的 精神 纽带。 而 商品 并没有 这样的 属性。 礼物 既然 象征 了 一种 关系, 它 就是 一个 双向 的对 吧? 关系 总要 连接 A 和 B 那么 赠送 者 送出 礼物 是 希望 受礼者 做出 某种 回报, 这也是 为什么 别人 把 我们 送 的 礼物 给 转手 卖掉, 我们会 觉得 不 太高兴。 因为 这 有点 像是 一种 毁约 或者 一种 背叛, 一种 单方面 的 把 我们之间 双方 关系 的 象征物 给 消除 掉, 就是 有点像 毁掉 关系 不 准备 回报 的 这么 一种 行为 暗示。 这也是 为什么 有 很多人 谈恋爱 分手以后, 就会 去 把 前男友 前女友 送 的 礼物 给 扔掉, 对 吧? 而且 也 有些人 在 也会 去 跟前 任 去 把 以前 送 的 一些 贵重 的 礼物 给 要 回来, 因为他 没有 得到 他 想要的 回报。

然后 杨 委会 又说, 既然 对 礼物 的 所有权 取决于 回报, 那么 在 这样的 形势 下, 赠送 者 依然 对 已经 送 出的 礼物 有着 某种 拥有权, 礼物 本身 跟 赠送 者 也就 不是 全然 疏离 的这 就 解释 了 我们 可以 对 捐赠 物资 过问 的 权利, 对 吧? 虽然 东西 已经 捐 出去 了, 但是 某种程度 上面 我们 依然 保有 它的 部分 所有权。 好, 上 一个 问题 有了 答案, 但是 让 我们 再 往 更 深处 去 分析。 杨 美惠 还在 这 本书 里 说, 一个人 牺牲 其 物质财富 与 劳动, 以 礼物、 宴请、 好处 的 形式, 把 自己的 一部分 转移 给 别人。 一个人 所 得到 的 是一种 凌驾于 接受者 之上 的 重要 的 道德感 的 优越感。 把 自己的 本体 加 到 别人 身上 的 效果, 使 自己 能 因此 而 得到 别人 的 面子, 便 加之 于 自己 之上。 换句话说, 赠与者 比 接受者 更有 道德 优越感 和 象征性 的 优越性, 这样 就能 使 后者 趋同 于 自己的 意志。 这种 微小 的 不平衡 的 创立, 是 礼物 经济 技能 中 决定性 的 一步。

什么 意思 呢? 什么 叫 把 自己的 一部分 转移 给 别人 呢? 是 这样的, 我们在 送给 别人 礼物 的 时候, 很多 时候 会说, 这 是我的 一份 心意, 这 是我的 一点 心意。 那 什么 是 心意 呢? 心意 就是你 自己的 一部分。

刚才 说 了 一份 礼物 除了 自己的 本身 的 使用价值 之外, 还有一个 属性 叫 象征 价值, 对 吧? 那么 象征 价值 是 由 什么 决定 的 呢? 一方面 它是 基于 使用价值 的, 使用价值 是 象征 价值 的 基础 之一, 这点 跟 交换价值 和 使用价值 的 这个 关系 有点像。 所以 我们 礼盒装 的 这个 商品 一般 都会 比较 精美, 比较 豪华, 对 吧? 因为 这样 显得 使用价值 高。

但是。 这 也 不是 象征 价值 的 全部, 礼物 的 象征 价值 只有 在 交换 或者 流通 的 过程 里面 才能够 体现 出来, 这个 也 跟 这 交换价值 有点像, 因为 它 象征 的 是 双方 的 关系。 那 既然 牵扯 到 双方, 就 会有 双方 资源 不对 等 的 情况 存在, 对 吧?

比方说 一个 刚 入 社会 的 一个 应届 毕业生, 他 花 一个 月工资 咬紧牙关 买的 一个 礼物。 可能 在 一些 高 收入 人群, 比方说 马云, 在 马云 眼里 根本就是 一个 非常 普通 随便 会 买的 一个 东西, 对 吧? 或者说 小孩子 在 父母 生日 的 时候 送 自己 做 的 贺卡, 也许在 爸妈 眼 里面 就 比 什么样 的 奢侈品 都要 珍贵。 这个 时候 我们 就 会说 礼轻情意重。

你 愿意 花 占据 你 时间、 金钱、 能力 一大部分, 也就是 构成 作为 社会 人的 你那 或者说 我们 用 哲学 术语 来讲, 你的 个人 本体 的 一大块 在 这个 礼物 上面, 这些 因素 本身 这个 行为 本身 就 构成 了 象征 价值 在 使用价值 之外 的 部分。 也就是说 礼物 的 象征 价值 包含 了 使用价值 以及 你的 心意。 你 送 出的 心意 想要 得到 什么 回报 呢?

在 送礼 走 关系 这个 情境 里面, 你 得到 的 是 面子, 是 对方 要 帮你 办事 的 人情, 其实 也是 对方 的 一小块 个人 本体。 对于 接受者 来讲, 接受 另一个 人的 实体, 就是 自我 被 别人 拥有, 就 有点 好像 是 互相交换 了。 也就是说 在 接受者 那里 有 一小块 就 好像 殖民地 或者 租界 一样, 是 跟 赠与者 密 相连。

赠与者 有权 使用 的这 本书 的 作者 杨 美惠, 因为他 有 这个 美籍华人 的 背景, 所以 对于 东西方 都 非常 了解。 他 这样 说, 因为你 在 赠与者 那里 丢了 面子, 接受者 变得 易于 把 别人 的 意志 内在化。 既然 在 道德 上 已经 处于 从属 地位, 他 现在 就要 依赖于 或 感激 赠予 者。 既然 他的 面子 已经 丢了自己 的 一部分, 也 被 其他人 的 实体 所 占据, 他的 自我 就 降格 了。 这 是一个 抑制 软化 的 经历。 正如 常言 所说, 吃人嘴软, 拿 人手 短。

那 当然 这里 说的是 送礼 走 关系 的 这种 场景 了。 换句话说, 在 开头 的 这个 劵 和 线 里面, 这个 更更 偏向 于 线。 但是 这 里面 的 逻辑 是 共通 的。 因为 接受者 手 里面 的 一件 礼物 象征, 并且 保持 了 它 与 赠与者 的 连接 和 认同, 所以 礼物 成了 引导 赠与者 的 个人 本体 进入 接受者 本体 的 一个 中间 媒介。

说到 这里, 也许 你 已经 可以 把 这 层 逻辑 套用 到 我们 跟 武汉 红十字会 的 这个 关系 上面 去了。 我们 之所以 愤怒, 一方面 是因为 武汉 红十字会 没有 做好自己 的 本职工作。 但 之所以 我们 会对 他们的 失职 特别 在意, 是因为 我们 已经 通过 这些 我们 送 去 的 口罩、 防护服、 消毒液, 已经 建立了 一个 赠与者 的 身份。 我们 或许 没有 去过 武汉, 也没有 武汉 来 的 朋友, 但是 那些 我们在 媒体 上 看到 的, 在 危险 的 隔离区 里面 辛勤工作 的 医生, 跟 那些 呼喊 着 的 病人, 跟 他们 我们 通过 捐赠 这种 行为 建立了 一种 关系。 口罩、 防护服、 消毒液, 也许 他们 作为 商品 的 货币 价格 来说 都 不算 是 特别 高。 而且 我们 国家 现在 有 在 严格 管控 这些 商品 的 价格, 对 吧?

但是 这 里面 有 许多 的 新意。 比如说 现在 疫情 爆发, 这个 物资 哪里 都 短缺 的。 这个 时候 有 很多人 他 没有 选择 把 手头 的 这些 东西 卖掉 小 赚 一笔, 而是 把 他 选择 了 娟 赠给 了 疫区。 这些 受 责任 感受、 同理心 驱使 的 捐赠 物, 它 象征 了 一条 从 捐赠者 延伸 到 他 想象 的 那些 接受者 的 纽带。 他的 一小部分 个人 实体 融合 进了 疫区, 融合 进了 武汉, 融合 进了 现在 武汉 封 城 以后 被 隔离 的那 几百万 人 里面, 对 吧? 他的 那 一小部分 个人 实体 就 跟 我们在 媒体 上面 看到 的, 在 危险 的 隔离区 里面 工作 的 医生, 跟 那些 哭喊 的 病人, 跟 那些 在 其他 领域 勇敢 的 辛苦工作 的 这些 从事 抗 疫 工作 的 人们, 虚拟 的 交织 融汇 在一起。

他 也许 会 有点 期待 来自 对面 的 感激 和 来自 旁边 的 认同, 但 更 重要 的 是 那种 参与 大时代 共振 的 仪式 感 和 帮 上 一些 忙 的 成就感。 但是, 武汉 红十字会 虽然 现在 听说 是 好了 一点 了, 但是 在 之前 那么 严重 的 失职 作为, 实际上 不仅仅是 工作 没有 做好, 没有 做到 位。 他 还 斩断 了 这条 纽带, 让 这 段 关系 破灭 了。 从而 使得 那么 多 的 捐赠者 跟 因为 目睹 或者说 得知 捐赠 而 或多或少 觉得 参与 其中 的 这些 人们, 他们 之间 的 心意 变得 无可 回报。 所有 这么 多 人才 会 感觉 好像 遭受 情人 出轨 或者 朋友 背叛 那样, 觉得 受到 了 羞辱, 并且 无比 的 愤怒 和 失望。 他们的 发心 明明 是 捐, 但是 结果 好像 变成 了 现 他 不止 来自于 某 一个 单位 失职, 还 来自于 我们 中的 许多 善良的人。 他们的 一小块 自我 被 若无其事 地 踩 在 了 脚下, 就 好像 仓库 里面 存放 了 很久 的 货物 那样, 沾满 了 灰尘。

好了, 今天 就 聊到 这里 吧, 下 一期 我 想来 谈谈 英雄 这个 话题。 您 刚刚 收听 的 是 迟早 更新 的 第 133 期, 这是 一档 探讨 科技、 商业、 设计 和 生活 之间 混沌 关系 的 播客 节目, 也是 风险 基金 onest ventures 关于 热情、 趣味 和 好奇心 的 音频 记录。 我们 鼓励 您 与 我们 进行 交流。 我们的 新浪微博 I D 是 迟早 更新, 电子邮箱 是 embrace at where one start com。 如果你 想要 访问 迟早 更新 的 网站, 可以在 浏览器 地址栏 输入 邮箱 的 后缀, 就是 we are one 点 com, 在 网页 导航栏 中 就可以 找到 迟早 更新 的 网站链接。 我们 为 每 一期 节目 都 准备 了 延伸 阅读, 希望 您 善加利用。 您 可以在 各 大 音频 平台 和 泛 用 型 播客 客户端 搜索 迟早 更新 进行 订阅 收听。 而且 我们 现在 有了 微信 小 程序, 只要 在 微信 里面 搜索 迟早 更新 播客 这 六个 字 就可以 找到了。 如果 您 喜欢 这 档 节目, 也 欢迎您 收听 我 跟 real 搭档 的 博客, 提前 怀旧。 我们 希望 通过 迟早 更新 能 让 熟悉 的 事物 变得 新鲜, 让 新鲜 的 事物 变得 熟悉, 下期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