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无处不在的人格

无处不在的人格

2025/3/10
logo of podcast 阿司每日读书分享

阿司每日读书分享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主持人
专注于电动车和能源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内容创作者。
Topics
我解读了《无处不在的人格》一书,主要内容涵盖人格障碍的实质、影响因素以及在生活和职场中如何有效应对。书中指出,人格障碍并非精神疾病,而是人格特质比例失调的结果,某些特质占比过高导致个人生活和人际关系出现困扰。 人格障碍的形成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例如焦虑性人格可能源于遗传或早年经历。此外,时代变迁和社会文化变化也可能导致某些原本无害的人格类型演变为障碍。 书中详细解释了人格障碍如何影响行为。人的行为由信念主导,相互关联的信念形成认知群,塑造人格类型并决定生活规则。当遇到特定情境(班级情境)时,便会产生模式化的反应。由于人类思维的自我肯定和合理化倾向,人格障碍者难以自我改变。 应对人格障碍的关键在于理解和接纳。我们应以宽容的态度看待各种人格类型的优势,并采取适当的策略。在与人格障碍者相处时,要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适当妥协,满足其基本心理需求;二是坚守底线,在原则问题上不退让。 例如,对于表演型人格,可以给予其适当的舞台,满足其被关注的需求;对于被动攻击型人格,则需友善沟通,在尊重其情绪的同时,坚持工作原则。总而言之,理解人格障碍的实质,并采取灵活的应对方法,才能更好地处理人际矛盾,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Deep Dive

Chapters
介绍了《无处不在的人格》一书的作者和主题,重点探讨人格障碍的成因和应对方法。作者通过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视角,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人格障碍问题。
  • 《无处不在的人格》由两位法国精神病学家和心理治疗师弗朗索瓦·勒洛尔和克里斯托夫·安德烈撰写。
  • 书中讨论了人格障碍的成因以及在生活和职场中的应对策略。
  • 人格障碍并不遥远,可能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亲友、同事中。

Shownotes Transcript

你好,本期我来为您解读的这本书,名字叫做《无处不在的人格》这本书的作者是两位法国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治疗师分别叫做弗朗索瓦·勒洛尔和克里斯托夫·安德烈两个人都曾经出版过不少心理自助类的畅销书

在我们本期要说的这本书里作者主要讨论了人格障碍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应该如何的应对在生活和职场当中遇到的人格障碍问题说起人格障碍你可能马上就会想到汉尼拔莱克特这个经典的形象在电影《沉默的羔羊》系列里汉尼拔打开杀戒动不动就要吃人肝吃人脑简直像是一个魔鬼

更可怕的就是他拥有绝对的高智商,知识渊博,头脑冷静,思维深刻又细致。他和一般意义上的疯子大不相同,在现实当中,严重的精神病人通常丧失了正常思考和应对现实的能力,而汉尼拔的思维水平和应对现实的能力却远超常人。

只是他对于道德、正义等等社会规则有着异于常人的理解并且遵循自己的理解来行事无论什么人、什么事都无法撼动他的想法可以说汉尼拔具有典型的反社会人格和施虐型人格

好在汉尼拔只是一个荧幕上的人物形象我们的脑花不会变成他的盘中餐而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也很少能碰上这种极端的案例但是啊人格障碍所引发的问题离我们并不遥远

你想想吧,谁的周围没有几个奇葩和怪胎呢?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如果某人明明具有正常的思考和行为能力,但他的行为方式却一贯的让周围的人难以忍受,此人就极有可能具有某种人格障碍。本书的两位作者在从事心理治疗时,接触到很多因为人格障碍引起情感烦恼和职场困难的例子。

更要命的就是,这些让人疲于应付的人格障碍者往往和我们关系密切,无可逃避,他们可能是我们的亲朋好友、同学或者是同事、上司或者是下属。如果能利用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和应对人格障碍,那真的就是山莫大焉了。于是,就有了今天分享的这本《无处不在的人格》。

本书详细的介绍了你在日常生活当中能经常遇到的 11 种人格障碍类型针对每一种类型都给出了典型的案例

类型特点应对建议和简短的自测问卷这样的安排对于查阅来说非常的方便但很难一下子记住这么多的内容所以我们今天的分享将把这本书的案例整合起来从根本上分析人格障碍的原理让你在不知不觉当中理解人格障碍的本质并熟悉一下常见类型帮助你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今天的内容主要就分成了三个部分,人格障碍的实质是什么,有哪些因素形成,人格障碍是怎么影响人的行为的,过程和特点又是什么,怎样在生活当中理解和应对人格障碍。

咱们先来说第一部分,人格障碍的实质是什么,它有哪些因素形成。我们可能都做过一些流行的人格心理测试,比如说 9 型人格测试,MBTI16 型人格测试等等。

这些测试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就是采取维度分类和指标量化的办法,把人们身上能观察到的性格特征归结为几种大的类型,叫做人格特质,然后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测量你具有哪几种的人格特质,每一种的得分又是多少。说白了,人格就像是一个配方,由不同比例的人格特质组成。

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对于个人修养有一个标准,叫做"中正平和",就是性情上不偏不倚,均衡发展。如果一个人做到了中正平和,不论是独处还是与人交往,自然都比较和谐。如果说,某种或者是某几种人格特质在一个人的人格当中占的比重特别大,特别牢固而且持久的影响这个人的行为,那通常会引起麻烦,

就好比一盘菜里辣椒放的特别多,让你满嘴的火烧火燎,吃不出别的味道了。可见,人格障碍的实质就是人格特质比例失调,形成了会引发问题的某种人格类型。虽然这些人格类型一般都不构成精神疾病,但也会导致一个人在生活和人际交往当中出现困扰。

比如说焦虑性人格,这种人格的最大特点就是凡事做最坏的打算,整天忧心忡忡。焦虑性人格老觉得自己或者是亲人的生活面临风险,时时刻刻处于强烈的担忧之中。如果你跟他约好了几点见面,却迟到了五分钟,那他可能就会担心你出了车祸,

这种人格的人长期处于作恶不安的状态如果你的父母属于焦虑型人格可能会整天的怕你闯祸怕你吃亏唠叨个不停让你感到很烦恼那么人格障碍是怎么形成的呢有两大因素在起着作用先天遗传和后天激发人类普遍具有的人格特点都是长期进化并通过基因一代一代的传递下来

其中有一些受遗传的影响比较大当然了早期的家庭教育和生活环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说抑郁型的人格科学统计发现女性患上抑郁症的人数是男性的两倍而且很多人都是在 25 岁之前就出现了心境恶劣的情况并且

伴随一生,如果你的亲属甚至远亲曾经患上重度抑郁的话,即使你没有到抑郁的程度,也非常有可能演化为抑郁性人格。而依赖性人格则受到了遗传因素的影响比较小,依赖性人格就是害怕任何形式的分离,身边永远离不开人,他不喜欢一个人待着,也不喜欢独自做什么事。

要做出重大决定时,必须得到别人的认可,甚至让别人为自己做决定。他特别的害怕失去和别人的联系,为了保持联系,总是对别人做出让步,甚至替别人做一些脏活累活,讨取别人的欢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或多或少都对他人有些依赖,但专家认为,某些家长的行为、教育方式和生活事件最有可能诱发依赖性人格。比如说,如果父母让孩子没有安全感,无法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尊重,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关怀,孩子就可能觉得必须加倍的努力才能抓住自己赖以生存的父母。如果父母走上了另一个极端,保护

保护欲太强,让孩子没有机会发展独立性,也会导致孩子成为依恋型人格。如果发生了像父母离异之类的生活事件,让孩子与父母长期分离,也会让孩子觉得亲密关系太过脆弱,从而对人生当中后来的每一段关系都紧追不舍。

总体来说先天遗传和后天激发这两种因素相互交织都会对人格障碍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这两种因素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我把它称作是水落石出效应有句话叫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其实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只是在高山的衬托下显得小了石头本来就在那里只是水面降低了你才发现它这和人格障碍有什么关系呢

实际上本书当中提到了一些人格类型如果换一个时代和环境并不一定导致障碍换句话说是时代发展和社会文化对人提出的要求变了让一些人格类型成为了人格障碍大家可能都看过一部美剧叫做生活大爆炸并且对男主角谢尔顿印象深刻他是一个杰出的青年物理学家 16 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专攻闲理论

这是理论物理的前沿领域,试图为物质和能量建立最底层的模型。希尔顿的智商高的是离谱,对于物理学之外的任何学问,他都能迅速的把握其关键。不幸的就是,尽管头脑聪明,心地善良,他的交际能力却低得是让人抓狂。

最典型的表现是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与他人产生共情,不擅长察言观色,体会不到他人的感受,不能理解社交礼仪和人情世故的必要性。那作死的程度,让最包容他的朋友都恨的是牙痒痒,能跟他做朋友的人,那绝对就是真爱了。

谢尔顿精通物理,却不通人理。当然了,这不拒在人物和情节设计上做了很多夸张,那是为了喜剧效果。但我们仍然能从谢尔顿这个人物身上发现一种人格类型的特征,那就是"类精神分裂人格"。注意啊,类精神分裂人格绝对不是精神分裂症的意思,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疾病,

而类精神分裂人格中所说的分裂来自于希腊语的一个词根表示断开与世界断开联系的意思可能用孤僻这个词来形容更容易理解

这种人格类型的人经常出现在一些学者、程序员、手工艺者当中,他们经常行为古怪,难以捉摸,不太在意他人的看法,不怎么主动的交朋友,也不需要别人的陪伴,他们可以从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自己擅长的活动当中获得满足,他们通常会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全身心的沉浸在自己的专长领域当中。

咱们换一个角度看,这其实不像是什么障碍,反而像是一个盟点。就拿谢尔顿来说,很多观众都特别的喜欢他,还给他起了一个昵称,叫做谢尔多。如果在人际关系简单的古代,你当一个猎人、渔夫或者是一个书斋的学者,默默的进行自己的工作,

这种人格并不会带来什么问题,但是今天一切都变了,城市化进程和以分工合作为主流的社会生产方式,让你不得不跟许多人打交道,无论是在学校、公司或者是在度假,你都必须的懂得如何认识陌生人,如何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如何顺畅的和别人交流合作,

这对活在自己世界当中的类精神分裂人格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他们很可能在情感上和人际关系当中就陷入了孤立。现在我们了解了人格障碍的实质和形成因素,也认识了几种常见的人格类型,下面我们来说说今天的第二部分内容,人格障碍是怎么影响人的行为的,过程和特点又是什么呢?

在心理学家看来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信念有些信念涉及了自身比如我能力不行或者我是个出类拔萃的人有些涉及了他人比如人们喜欢撒谎或者世界上好人比坏人多有些涉及了整个世界比如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或者是这个是一个狗咬狗的世界某一类相互联系相互加强的信念组合到一起就会形成认知群

认知群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心里成了我们人格的一部分认知群

认知群就像是一幅滤镜,我们总是透过它去看待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根据所看到的景象制定具体的生活规则。比如,自恋型人格的认知群就组合了我是最棒的,别人都得排在我后面,别人必须承认我最优秀等等的信念。以这样的认知群为基础,自恋型人格就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些详细的生活规则。

当然,

当然了,自恋型人格可能确实是个挺有魅力的人,并非时时刻刻都会引起人际冲突。人格类型的生活规则要真正的在生活当中实施出来,还需要班级情境的出发。班级情境指的就是一种特定的情形,只要它出现,某种人格类型就会给出对应的反应,屡试不爽。

很少会有例外我们以 A 型人格为例 A 型人格里的 A 这个字母是英文单词肾上腺素的首字母大家都知道肾上腺素是一种压力反应激素它促使我们心跳和呼吸加速血管收缩增加血糖浓度精神和身体都高度紧张压力反应在进化当中是非常有用的让人类的祖先在面对危险时

跑得更快跟对手搏斗时体力爆发显然 A 型人格的特点就是经常的处于如临打敌的状态并且反应过激不管遇上了什么事都好像遇上了生死考验似的 A 型人格的典型扳机情境就是任何涉及安身立命的事情比如说工作或者任何形式的比赛

如果你的上司是 A 型人格肯定会逼得你是天天喘不过气来他总是行色匆匆火急火燎每天的工作就像是在跟时间赛跑要是他觉得你跟不上他的节奏或者出了点差错打乱了他的计划他就会不停的打断你催促你

可以说别人在他眼中都是没用的拖累他是一个天生的斗士具有高度的竞争意识无论是讨论还是比赛哪怕是公司里的休闲活动他都要与人一争高下在他的眼中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拖累另一种就是对手

可见 A 型人格时常处于争斗的状态,跟周围的人很难愉快的相处。上面说的就是人格障碍影响人的行为的基本过程,首先,某些相互关联的信念组合成认知群,形成典型人格类型,各种人格类型会发展出具体的生活规则,当他们遇到对应的班级情境时,就会不加思索的给出同样的反应,做出类似的行为。

说到这里,你可能就要问了,既然人格障碍不等于精神疾病,有些人还具有优秀的才能,难道不能从生活当中吸取教训,反思自己,改变自己吗?怎么会像是一台机器一样,总是给出老套的反应呢?问题的答案就是,他们真的不能,这也就是人格障碍的最大的特点。

很难通过理性的反思来实现自我改变原因就在于人类的思维和认知有两种倾向自我肯定和合理化佛家有个概念叫我执对自我的执着可谓人类最深的信念了人格是自我的象征和标签那是绝对不容侵犯的在生活当中我们会更容易和跟自己相似的人

交朋友,在批评别人时也讲究对事不对人,不要人身攻击的意思就是不要先人格攻击,而人格障碍者的自我肯定往往演变成人格崇拜,你肯定遇见过这样的例子,当你批评某人如何不对时,如果他实在无可反驳,就会吼上一句,怎么着,我就是这样的人,而合理化倾向指的就是,当外部世界的新信息与人的旧信念发生了冲突,

人往往就会忽视或者是歪曲现实以保证自己的信念完好无损我们常会开玩笑说什么什么事啊让我三观崩塌了其实啊真正的信念是很难崩塌的我们实际上是在表达那件事是多

也就是说,荒诞的是外部事件,而不是我们的自己。因此,人格障碍者对自己的行为总是有充足理由的,如果没有理由,那就无意识地制造一个理由。逃避性人格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

逃避性人格对所有可能让我们自己遭遇到拒绝或者是陷入尴尬的情景都有一种强烈的恐惧,比方说面试,在聚会上认识新的朋友,对喜欢的人表白等等,因此他们干脆就逃避任何的挑战,以免就失败发生。

他们通常做着大材小用的工作,认为别人不会对自己感兴趣,那如果别人确确实实的在向他们表示关注时,他们会怎么处理这个新信息呢?他们会对自己说,那是别人在可怜他们,或者另有谋图。这样啊,他们就有理由继续的维持别人不会对他们感兴趣这个信念了。

人格障碍影响行为的基本过程和人格障碍难以自我改变的特点就要求我们不能用生硬的方式来对待它,而要尽量的采取善意的技巧去化解矛盾。下面咱们就来说说今天的第三部分内容,怎样在生活当中更好的理解和应对人格障碍。

之前我们介绍的主要就是人格障碍让人难以忍受的方面,但有句话叫做天生我才必有用,很多人格类型的特质也有其独特的优势,我们要用宽容的眼光发现其中的闪光点。

就拿著名的历史人物曹操来说吧,他很可能是一个妄想型人格,所谓的妄想就是指被害妄想,如果说焦虑型人格的口号是总是担心有坏事,那妄想型人格的口号就是总是担心有坏人。《魏晋士语》里记载了曹操一些没有写入证实的小故事,其中一条大家估计都听说过,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大军阀董卓占据了洛阳,控制了朝政。曹操欲杀董卓而未遂,遭到了通缉,于是二话不说,走为上计。在逃亡的途中,他路过熟人吕伯奢的家,

吕伯舍就想好,想好好的招待曹操,不但自己出门去买酒,还吩咐家人杀猪做菜,曹操一下子就觉得不对劲,主人匆匆的出门,家人磨刀霍霍,此情此景,是在干什么呢?一定是去告发我,搞不好还想打我杀我呢,不行啊,我得以先下手为强,于是曹操趁着夜黑风高,杀了吕家一共八个人,飞快的就逃走了。

这个历史故事可能有些艺术加工的成分但生动的表现了旺小型人格的特点就是疑心特别的重总觉得别人对自己图谋不轨因此总是处于防备的状态由于要证明自己的怀疑他们总是积极的在各种细节当中寻找证据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脑力全开特别执着特别的细心任何微小迹象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在日常生活当中

妄想性人格肯定是不讨人喜欢但如果处于险境丛生的混乱时代妄想性人格反而可能会成为领袖他们精力旺盛能够用各种的方法找出大家的敌人并领导茫然无措的群众去消灭敌人曹操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枭雄他的妄想性人格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他事业的前期基本上就是在消灭汉朝公敌的旗帜下在与多方面的势力展开了合作

在和平的年代,适度的妄想性特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比如说警察、法官、反恐部门都必须懂得坚定不移的寻找罪行的蛛丝马迹,懂得如何对付奸诈而危险的潜在对手。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及时的识别奸商、骗子和不法分子,懂得在发生争端时维护自己的利益,也是需要戒心和警惕的。

又比如强迫型人格也有闪光之处,这样的人通常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于细节、规矩、秩序过分的关注,有时就看不清全局,反而就损害了事情的整体结果。但是强迫型人格往往伴随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一丝不苟的态度,这在很多的岗位上都是一种宝贵的素质,比如产品的生产和测试,数据的检查,项目验收等等。

看到各种人格类型的特点当中的好的一面我们自然会对人格障碍多一份宽容和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去采取具体的办法去规避冲突那么该如何应对生活当中的人格障碍呢

我们之前就说过人格障碍很难改变所以绝对不要采取冷嘲热讽和直接对抗的办法如果人格障碍已经发展为了精神疾病比如说抑郁性发展为了抑郁症强迫性发展为了强迫症这种情况就只能采取医疗手段了在专家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而一般的人格障碍该怎么应对呢总不能随身带着一本书遇事就去翻书查案历吧本书的建议就是

针对不同人格类型特点的基础上遵循两个大的原则一呢就是要适当的妥协适当的满足各种人格类型最根本的心理需要第二就是在本质问题上不退让比如说你想追求一个女孩却发现她对你忽冷忽热那她很可能具有表演性人格表演性人格难以忍受自己不是众人注意的焦点喜欢夸张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而且情绪变化无常,在评价他人时,也总是用一种角色化的方式,要么说的特别理想化,要么肆意的贬低。

英语里有一个词说的大概的意思就是这样的人格类型实际上表演型人格的根本特点是缺乏自信需要从他人的关注当中寻找自信他们变化多端作天作地只不过是以这种方式引人注意因此我们尽可能的在设定界限的前提下给表演型人格一方小小的舞台对他们投以关注比如说公司里有个职员特别的喜欢在工作会议室会议当中表现自己

却总是说一些跑题的内容占用宝贵的会议时间那么我们就可以给他指派个任务让他在开会前搜集某一类的信息并在会议上专门的报告这些信息这样既满足了他的心理需要又能引导他做出恰当的举动

咱们再来看一个被动攻击性人格的例子这是一种在职场当中会引起麻烦的类型在工作当中他们老是跟人对着干工作拖沓把所有来自上级的命令都看成了冒犯

试图拉上别人一块反抗上级,这种人格类型的问题是无法忍受被人拆遣,具有反权威倾向。但他们又没有胆量直接的反抗,于是采取消极对抗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这种人格类型叫做"被动攻击"。

被动攻击型的人格最大的心结就在于他们把顺从等同于失败命令甚至简单的要求都会触发他们反抗情绪和挫败感因此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友好的对待被动型被动攻击型人格不要用生硬和权威的方式去批评他们

在适当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时,在本质问题上不要退让,具体可以这么做,当发现他们板着一张脸时,要主动的询问他,你好像不太高兴,是我误会了吗?面对这个问题,他们无法如无其事的继续的被动攻击行为,通常就会说出自己的观点,这时你可以告诉他。

你很尊重他的想法和情绪,但是你们之间上下级的关系是无可争辩的,向他布置工作任务也是无法回避的,工作环境当中的游戏规则是你和他都要遵守的,所有的问题和误会我们都可以协商,这个底线不能退让。当然了,万一你的上司具有被动攻击性人格,那最好的方法还是尽量的换个部门,换一个领导吧。

总之,以宽容的眼光去发现各种人格类型的闪光点,在应对它们时把握住适当的满足和坚守底线的原则,就能够化解常见人格障碍给我们造成的困扰。总结,说到这儿,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咱们就聊完了,接下来咱们简单的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说到了人格障碍的实质是人格特质比例失调的结果,一种或几种人格特质所占比重过高,形成了某种人格类型,通常会引起个人生活和人际交往当中的困扰。先天遗传和后天激发是人格类型形成的两大因素。此外,由于社会发展,某些本来无害的人格类型也会引发障碍。其次,我们说到了人格障碍是怎么影响人的行为的,

人们的行为是由信念主导的,某些信念会形成认知群,构成人格类型的基础。在认知群的指导下,人们会形成具体的生活规则,一旦遇到了相应的班级情境,就会给出相同模式的反应。由于人类的思维具有自我肯定和合理化倾向,人格障碍一般是很难自我改变的,这也是人格障碍的最大特点。

最后我们说到了怎样理解和应对生活当中的人格障碍要以宽容的态度欣赏各种人格类型的独特优点把它们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在对待人格障碍引起的问题时要遵循适当满足人格类型的心理需要又要设定规则和体现在本质问题上

不退让,总之啊,人格的力量根深蒂固,人格的影响无处不在,读完这本书呢,我们就能够更好地看懂人格障碍,学会跟各种人格类型相处,以宽容和明智的态度去处理人际矛盾和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