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llycat在2014年意识到童心经济和越级经济的潜力,将品牌定位从婴幼儿安抚玩具扩展到全年龄段的礼品品牌,通过推出趣味系列和丰富的产品线,成功吸引了成年消费者群体。
Jellycat通过创新的设计和无实物表演,增强了产品的社交属性和情感属性,使其成为成年消费者表达情感和寻找治愈的工具。
玲娜贝儿在疫情期间推出,通过与游客的互动和社交媒体的传播,成功吸引了大量关注,成为迪士尼乐园的新一代人气王。
Jellycat是一个独立的玩偶品牌,通过创新设计和情感营销吸引消费者;玲娜贝儿则是依托迪士尼品牌的IP,通过乐园环境和丰富的产品线维持热度。
成年人购买高价毛绒玩具不仅是为了实物,更是为了产品带来的情感价值和陪伴感,这种消费行为在情感消费兴起的背景下变得合理。
收藏大量毛绒玩具在不影响正常生活和财务状况的前提下,可以视为个人爱好和情感需求的满足,但若因此造成生活困扰,则可能是一种偏执。
如何将产品同时卖给婴童与成年人?Jellycat或许是最有发言权的品牌之一。
这个诞生于1999年的英国品牌,从前专卖小朋友安抚玩具,依靠2014年的关键转型,变身为成年人也可以为自己消费的高端产品,火遍全球。不过,Jellycat从来都不是独一份的「毛绒绒王国」。说起毛绒玩具顶流之位,你一定还会想到上海迪士尼乐园销冠——玲娜贝儿。
Jellycat与玲娜贝儿,同样都是毛绒玩具,同样算不上低价商品,同样令年轻消费者趋之若鹜,但它们所代表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踏足的是两条不尽相同的破圈之路。
本期节目,我们将聊聊Jellycat与玲娜贝儿是如何成为顶流的。品牌与IP有哪些异同?为什么年轻人心甘情愿地为高价毛绒玩具买单?Jellycat与迪士尼乐园做对了哪些事?购买成「瘾」是一种盲目消费吗?在大众愿意为情绪买单的时代,有哪些商业机会?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为本期最高赞的听友送出一只中欧小熊🧸。
本节目由中欧EMB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版权所有。
你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中欧EMBA视频号订阅收听。
封面图片来源:Jellycat官网、上海迪士尼乐园天猫旗舰店
-本期主播-
刘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案例中心研究员
-时间轴-
01:07 相比常规毛绒玩具,Jellycat的不同体现在哪里?
04:10 Jellycat品牌转型:从婴幼儿安抚玩具到全年龄段礼品品牌
06:02 从功能、社交、情感维度来看,Jellycat为什么爆火?
11:26 和你一样,Jellycat也有自己的MBTI
12:25 年轻人重新养育自己,Jellycat背后的「童心经济」
14:21 定价不低的Jellycat,为何能够吸引源源不断的消费者?
20:03 Jellycat的成功:不止依靠商业运作,更领悟了人类感情
23:17 横空出世的玲娜贝儿,如何成为迪士尼乐园销冠?
25:45 一样的爆火不一样的路径:作为品牌的Jellycat VS 作为IP的玲娜贝儿
29:59 购买毛绒玩具是否理智?从一位中年男性入坑Jellycat说起
34:24 可爱就是生产力,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36:57 如今消费者为物品买单,也为隐形的服务、情感、信仰买单
41:11 摆满家的玩偶与乐高:「收藏癖」是「病态」的消费观吗?
-入听友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关注「中欧EMBA」,发送「听友群」,获取入群二维码
期待与你交流!
-延伸阅读-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中欧EMBA(CEIBSE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