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欢迎收听大可不必 我是明姐我是 Lin 我是陈同学我们是一档财经类播客我们关注史事 也关注历史让我们一起探究真相 沟通成长世俗定义 大可不必哈喽 大家好呀欢迎收听新的一期大可不必 我是明姐这期呢 我们讲讲低利率时代如何安放我们的财富
怎么实现我们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怎么规划我们的提前退休发养资金这期节目我们可谓阵容强大一是请到了大可不必最受欢迎的嘉宾之一亮哥
欢迎大家好大家好我又回来了第二呢是这期节目呢我们有一个合作机构那就是惠泽保险他们是一家在美国上市的第三方保险经济平台在过去的 18 年里服务过上千万的保险客户
也是坚持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为客户提供保险配置的解决方案如果你对保险配置有任何问题或者是对我们接下来提到的保险品种感兴趣都可以点击 show notes 或者评论区置顶链接免费预约咨询专业的顾问老师
当然,我们今天的内容肯定不止于保险保险只是我们低利率时代里面财富拼图里一个比较重要的板块好,那我们话不多说就开始今天的节目吧
最近相信大家都刷到了一条信息啊,不管是公众号还是视频号,标题呢都差不多,叫多家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加速进入一时代,感叹号,存五年不如存三年,业内冒号还要降。大家有没有刷到?有,我感觉就像明星经济团队给的通稿似的啊。
正好今天三位主播和嘉宾分处三家银行而且呢也都是零售条件的精英那大家要不要来抱抱自家银行的利率有没有降现在一年三年五年的存款利率分别是多少我现在在一家股份制银行那我们除了个别的三年期存款产品还有 2.05 其他的都已经进入一字头了
而且最近三年期的大额存单还限量供应了现在就主打一个拼速度或者是拼跟客户经理的关系反正就是买不到哎呦好惨像我现在所在的是一家上市的城商行我们是根据金额来区分存款利率的那我就按照起步金额 20 万起目前呢最高利率是一年期 1.6 三年期 2.05 五年期 1.85 没错五年期比三年期的还低明摆着告诉大家别存
是的我还特地去找了一下我们银行五年期的存款然后发现这个 APP 的入口买得非常的深就很难找到那你们俩讲的都是大额存单非大额应该更低吧是的我们银行如果是非大额的话会再低 5 到 20 个 BP 比如说三年期的话 5 万起是 1.955 万以下就只有 1.8 那就是印证了刚才标题所说的存款利率进入一时代
存五年不如存三年对我们还要比你们再低个十几二十个 BP 我是一家非上市的承商行嘛说到利率我的老同事经常就会问候我你们银行利率这么高叔叔阿姨都被你们抢光了就是当然和一些大机构比呢我们毕竟还要生存嘛那我们行的利率是一年期 1.8 三年和五年呢都是 2.1 对还没到一字头
感觉听有听了之后都到亮哥银行存了当然上限 50 万存款保险制度的上限我也会把收集到的一些主流银行的利率放在 show notes 里供大家参考
除了刚才讲的中长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另外呢就是短期利率了我们拿听友们比较熟悉的余额宝之类的宝宝类的收益率吧来看看也是断崖式下降我看最新已经降到 1.26 左右了远不复当年 13 年刚推出亮哥还记得吧 6 个点无风险收益率的辉煌年代啊对这个我印象太深了为什么印象这么深呢因为那是莫名其妙的一天
之所以说莫名其妙的我有一个券商的同学年纪轻轻的就带我们走上那个致富之路那个富是富庶的富不是富裕的富不是我们都叫他老师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调侃师父领进门背前看个人
我们好多同学真的后面都跟他没有联系了断交啊那天我那个老师呢就打电话给我说我有一个年化 30%的保本项目你要不要是保本项目不是亏本项目吗对这次真的是保本项目然后我向他了解一下我的第一反应你是要我做内应抢银行吗因为那年不是今天摩到团单上吗
我就在想你的保本保不保命啊他说不是不是是国债逆为购我给你一个六位数代码那种然后自从那次我才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这种东西但这种东西呢其实就是一个短期的时候对 13 年 6 月末那几天
飙到了 30%大家去观察的话其实每到季末或者年末的时间资金面紧张它的利率就会上来是的就像国债你回扣主要还是看市场资金面紧张程度基本上属于既不可时时不再来的这种临时性机会而且它的投资久期太短了最多 7 天对那现在这么低的利率客户还愿意存定期存款吗
主要是没有好的替代想象五年前可能我们客户还有房子但这两年我听多的还是客户说自己要去买一些就美股美元黄金但这些资产其实对客户来说波动都太大了很多客户其实是吃不消的因为说实话现在手头还有点钱能储蓄的都是生机勃勃的老年人们了
他们能接受的波动其实是非常小的就像我们理财很多做了一些保本策略的其实都还没亏到本金但是收益源先从赚了 1000 块钱跌到赚 800 他们就已经收不了对对对就像你们刚才比来比去什么 2.1 跟 2.05 可能在以前觉得这五个 BP 根本无所谓现在大家还要东跑西跑做特种兵是的是的
就是时代不一样赚钱难了选择东西太少因为亮哥的银行存款利率比较高所以继续存的客户可能是比较多的但是我觉得这个可能还是看个人至少在我们行很多到期的存款都转化到了保险或者理财了转成理财的客户就是觉得现在利率实在太低了我也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来获取更高的一些收益
那转成保险的客户呢一般就是考虑更长期的规划别看存的时候觉得三年时间长但其实也就一眨眼的功夫等再到期的时候就怕利率更低了所以不如就放更长期的产品
对说起三年一眨眼我们想想三年前我们在干嘛 22 年的 4 月份 5 月份上海在封城呢对那个三年还太短了我们现在跟客户交流保险的时候都问客户 08 年奥运会你知道是多少年之前了然后一反复已经可能是 17 年了还有甄嬛传好像都多少年了 11 年的 14 年了对时间真的太短了对真的时间都去哪了
刚才我们讲了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这里我还有一个数据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存款利率虽然降到一字头,但是最近有一个数据涨得很好,各家银行的超额储蓄率。根据央行 4 月 13 号公布的数据,截止到 25 年的 3 月末,居民存款总余额达到了 161 万亿,比去年末增长了 9.22 万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 10%左右。
我因为都不比去年末了嘛大家开门红对开门红比都增长了 10%左右所以最近银行也很丑啊有篇文章叫银行快被存款逼疯了
我看去年就在互联网刷屏,今年是不是压力更大了?那为什么银行存款多了,大家还会发愁呢?因为对于银行来讲,存款是它的负债,你吸收了那么多存款之后得放贷放出去,银行才有利可图对吧?但是呢,今年银行的贷款可太难了,我想这个听友从自身角度也能有体会,大家现在贷款的需求是不是急剧减少?
我看了一下我们行在杭州区域今年整体规模还是跌的这不是说我们做的不好从全国区域来看除了上海深圳有增量之外其他区域都在跌那从新增的贷款结构来看呢上海和深圳增的好主要也是靠按揭在支撑其他的消费类增量几乎是没有的对对对这个社融数据过后跟大家分享也是可以跟陈同学讲的差不多
我们也是一方面呢就是因为长期的这些存款它的利率是比较高的一方面呢因为贷款又放不出去贷款规模也在跌所以我们的营收压力真的是非常的大而且像开门红期间我们银行在杭州同一银行当中贷款的规模降的其实是比较快的那一档
而且现在真的是贷款太卷了消费贷就是凭谁的利率低谁的收入期限长太卷太卷所以当时三月底的时候不是有个窗口指导意见吗说消费贷利率不得低于 3%那一波的
效果真的是很好很多人都提款了监管帮你们促提我们银行的贷款规模其实也是在跌的贷款的推作会开了一轮又一轮我跟记财部的小伙伴们在调侃我说你们贷款开了这么多轮好像成效也不是很明显
也付了几十亿嘛然后他说我们要不开这个会可能是付了几百亿真的量价齐跌现在对然后而且同业真的也是被卷得没边了我今年就是令之前说的那个窗口期最便宜的我用到的贷款是年化 2.44 的新银贷哇好羡慕啊我用到最低是 2.58 专联系的金银贷现在我去看的话它现在利率是 2.4 亿
三年期三年期对大家对比一下刚才我们报的存款对银行真是威力的威力了而且我的信贷经理跟我说这个月 20 号以后可能还要讲这个月 20 号又会挑 LPR 真的市场就是拼价格另外我看了一季度社融数据刚才讲了存款的数据新增现在我们看看贷款增加贷款其实还是在增的增了 1.04 万亿
其中就跟陈同学讲的一样是以按揭贷款为主增加了 8800 亿所以剩下来没多少是消费贷款短期的贷款新增就比较少那么你看 1.04 万亿跟刚才讲存款 9.22 万亿新增一笔银行就相当于把钱砸手上了就跟我们老百姓一样也是负债增得多资产增得少跟我们一模一样日子好难过啊
其实各家银行存款增的比贷款多了之后多出来这部分钱就会去金融市场里找机会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之前有一段时间不是市场上债券的利率也被压得很低吗其实就是很多资金多出来去那边去找一些机会对但是监管也会窗口指导的如果过多的话你这个安全性还是会受到影响是呢
不是也开出一些罚单对所以总的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利率创新低存款创新高贷款放不出去所以显示出来的都是咱们老百姓那些无处安放的财富
相信听播客的很多听友也有这样的困惑而且就在前两天我们录节目的这周潘行长不是 5 月 7 号刚在会议上宣布降准降息吗另外像董王特朗普也一直逼迫美联储鲍威尔赶紧降息我还听说瑞士央行也计划把利率降到零
由此可见在未来可以预期的一段时间里如果经济复苏没有明显起色的话可能中国利率和全球的利率都有可能是会维持一个比较低的下行的态势所以今天我们想讲这个主题的原因也就是出于这些考虑我们想跟大家讨论怎么来应对低利率时代的财富保值增值第一我们想从低利率时代的特征对我们资产的影响来进行讨论
第二呢我们是想看看能用什么样的工具和产品来应对这个是我们的主要内容好如果你喜欢我们今天的节目请点赞收藏或者在评论区听友群分享你的观点
那先看看所谓的低利率时代到底长什么样子会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像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其实中国是经历了持续的高速增长的利率整体我们实际上是一直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大家还有没有印象
之前我们也讲过百分之十几的利率都比比皆是我们当时看 96 年的时候还有 10.98 呢是的所以业内普遍认为之前我们都是高利率但是 14 年之后呢基本上中国就进入了利率震荡下行的一个大周期 24 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彻底降到 2 以下了那么市场也终于确认中国就此进入了全球 70 多个国家都经历过的高增长以后的低利率时期
另外呢 央妈不断下调利率 她主要目的其实是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大家应该也都知道 经济不好的时候 我就调降用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一呢 为降低贷款利率创造空间 第二呢 降低存款利率让大家少存点钱 刺激刺激消费 求求你们多花一点吧因为一直以来中国经济的消费不足 高储蓄率会被视作拖累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啊
在很多专家看来说中国老百姓太爱存钱了所以导致消费不足尤其在关税贸易战之后美国对我们闭关锁国之后我们的消费就只能靠内需市场了但是专家的这个说法说爱存钱导致消费不足我觉得其实是混淆了因果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
是的,我也有这种感受啊,从我的观察来看,调低利率其实并不能直接刺激到消费的,或者说程度是比较有限,大家现在消费欲望低,主要还是对自己未来收入不乐观,因为现在实际的情况就是我们的收入在下降,甚至有的是直接被裁员了,要承担零收入的过渡阶段,我自己接触客户大家最多说的一句就是,哎呀,现在利率这么低,
但是也没有办法继续放着呗,他们不会真的把钱拿去用作消费的。
我也是这个观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觉得是负债中国人的负债水平其实是不低的 2023 年上半年的时候有一组数据中国居民的杠杆率也就是说中国家庭债务占整个 GDP 的比例是达到了 63.7%这个水平其实是蛮可怕的它已经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全球平均水平是只有 62%
而还有一个数据呢就叫做居民债务收入比这个指的是居民的总债务比如说像我们的房贷消费贷信用卡欠款等等都算那么与我们的可支配收入的一个比值这个比值达到了惊人的 149%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 102%将近一半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还要高出 34 个百分点
这个其实是很高的水平了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像年轻人如果有钱可能都拿来还债了老人倒有可能是有闲钱但是因为有一些消费关键的影响哪怕利率很低也不会让他们放弃储蓄反而会去寻求更长期限的一个存款
我觉得为什么现在比如说很多年轻人也喜欢去做存款还是因为感觉自己未来没有保障就我不知道我老了以后整个国家或者是整个社会能给我什么样的保障那我只能来靠自己不要说老了以后可能都不知道三五年之后我还能不能稳定的拿到工资所以如果对未来没有保障的那种给你打底那我现阶段可能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钱存好
对所以我也觉得就不断的调降利率实际上对消费可能影响没有那么大不过有可能对投资还是会有一定的影响
那么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在之前也是经历过著名的零利率期间因为像日本它从 20 世纪的 90 年代开始就一直处于一个很低的利率环境在他们那个阶段其实也是高储蓄低投资高风险厌恶对流动性的需求是增加的
就像海同证券有个报告说在日本的利率快速下降的阶段他们就对流动性高安全性高的金融资产需求是增加的普遍是增配了货币和存款减少了权益和投资基金的金融品类的配置这个就跟我们现在有一点点像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利率下行是个表象它并不是原因它只是一个结果或者这么说通常呢这个时候往往是我们的宏观经济因素发生了重大转折比如说经济不好了
所以居民对高流动性低风险资产需求会增加那跟我们现在当下的情况简直是一模一样更重要的是日本经历了股票市场的快速下跌那么股价回落了这个时候就带来权益类资产就是股票类资产的规模相对其他资产收缩没有风险的资产比重就会被动的提升主要是这些原因
所以就随着利率降到底部而且一直趴在那那么居民在资产负债上就显示出跟我们其他国家就不太一样了那日本居民就会特别喜欢买存款或者是买一些养老金保险但是其实他们并没有那么热爱小股票不像我们的中国人哪怕是 2013 年之后日本的股市开启了一个卖牛的行情但是
日本老百姓也很少增加股票的配置哪怕这两年其实日本股市已经算是牛市了对吧但是老百姓还是不爱买股票政府
支持他们倡导他们买股票他们也不肯愿意买跟这代人的底色有关系就是比如平成一代对平成一代他经历的就是一个经济大幅下行的周期那我可能底色里面我就会偏悲观的比较多就也不能说悲观吧就保持偏稳定稳定海通这两年估计对日本的研究做的也比较多那同样的一篇
海通的盐保险时候当时权益投资有四个板块在日本的十二三十年里面表现是比较好的第一个是高股息板块这个也比较好理解因为利率下行高股息的性价比又出来了第二个是医药与医疗保健这个是得益于人口老龄化的驱动第三个是日本的科技股也就是我们小时候觉得日本货好
他们不是有很多日本制造这也是日本的出海第四个是消费防御百块比如说一些低价的平 T 类似于优衣库这样的东西对所以日本人在过去的 30 年主要的投资风格就是两个字求稳日本的资产配置是特别保守的就像明姐刚刚说的他们会更加倾向于去买存款所以他们手头有一半左右的钱都是放在现金和存款里这个比较
比例呢长期没有变过这是为啥呢一方面呢是习惯上面大家去求稳另外一方面日本其实也是有存款保险制度的每个账户里面最多能保障 1000 万日元的本金和利息按照汇率算算其实跟我们也差不多啊
大概四五十万安全感还是有的所以大家也是愿意把钱转在这类更加稳妥的地方那除了存款和现金以外呢第二大配置就是保险养老金和标准化担保计划这些了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济泡沫破裂之后那日本人也进入到了失去的三十年日本的资本市场其实是一直不景气的
之前比较火的像一些并额保险两圈保险之类是跟投资挂钩的产品因为收益不稳定买的人也是越来越少慢慢的反而是一些纯保障型的比如说像终身受险定期受险这样的一个需求是大增了那么到了 14 年以后呢这两类产品啊它在新保单里面的一个保费的占比是超过了 85%
说明大家其实是更看重保风险而不是靠保险来赚钱进入到了 21 世纪以后呢随着日本社会的少子化和老龄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医疗保险癌症保险长期护理险这类保障型的一个保险也是慢慢活起来了就像刚刚亮哥也有提到过他们的医疗板块也是好起来其实都是因为他们老龄化的这个问题那在日本比如说像他们的癌症保险 2000 年的时候整体的人员的一个覆盖率是只有 15%现在都已经涨到了 68%
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花钱来买份安心尤其是针对老年常见病和护理需求的一些产品更是成为了家居必备再说说养老保险这块我们其实在之前第 57 期延迟退休我的养老金还够吗这一期当中就有介绍过日本的养老制度那他们的养老制度呢是政府强制加三层结构第一层国民养老保险 20 岁到 60 岁的人都必须参加这个跟我们的社保其实是差不多的
第二层就是雇员年金企业员工公务员这些人必须交相当于是单位给的补充养老保险像我们在座的几位都是银行的员工大家应该都是有享受到单位的一个年金那么第三层其实就是资源购买的商业险了比如说像一些年金险分红险就属于是自己给自己家的养老 buff 明姐是深有感触还有包括现在推行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也是的
那灵活就业者或者是想多攒点养老钱的人就会重点考虑这一部分那整体看下来日本人的理财思路其实是特别务实的先保证本金的安全再用保险把大病养老这些大风险兜住最后才考虑其他的投资这种保守配置的背后其实跟他们经历过经济动荡人口结构变化
是有很大关系的说白了就是吃过亏怕风险追求稳稳的安心那我这边也会把日本人的一些保险品种的一个结构变化放在 shownotes 当中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其实日本的这些配置的策略是值得我们抄作业的未来我估计结果我们也大概率是这样子另外在日本的失落 30 年其实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投资方向那就是资金出海因为作为全球经历低利率时期最久的日本
他当年也是靠资产的大规模出海寻求到了一个一定的高收益特别日本基金业里面的海外资产配置比例非常高在 10 年最高峰的时候对外投资占比接近 60%类似于我们的 QOD
是的除了机构投资日本散户也在忙着出海就有这么一群渡边太太们因为炒汇享誉了国际金融市场在 1997 年英国的经济学人报道了一篇名为渡边太太请管好你的手的文章揭秘了日本家庭主妇们的炒汇投资
在日本大家都知道一般都是丈夫在外工作太太在家打理家务这其中也包含了家庭财务刚才明姐也说了 20 世纪 90 年代日本为了刺激经济实施了超低利率在日本传统的银行存款利息几乎为零家庭主妇们为了寻求更高的收益就开始转向了外汇市场利用日本的低息贷款来兑换高息的外币比如说像澳元
新西兰元等等来进行套利交易这个大家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啊跟我们现在很多客户在兑换美元买美元存款其实是一个道理据说当时的交易员们都很奇怪啊怎么每天都有日本流入的大量外币多头订单后来才发现啊这些多头订单都是家庭主妇们为了投资外国的国债的换汇订单
像新西兰银行他就发现大量的日元账户持有者的姓氏叫杜鞭因为杜鞭也是日本的前五大姓氏之一就跟我们的老王一样对所以媒体就以杜鞭来代称这一个主富投资群体就类似我们狂买黄金的中国大妈这个概念这些杜鞭太太还有一个标杆人物叫做鸟居万有美她在 06 年入世半年就赚取了 1000 万日元而且出版了一本书
叫做《我用炒会月赚一百万日元的方法》听着就非常吸引人啊书里面就传授了止损啊定期取利等技巧成为了主富圈的偶像对啊那可是 2006 年的一千万日元啊
不过其实后来 08 年金融危机这些日本的渡边太太损失也蛮惨重的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悲惨的故事了咱们以后有机会讲 08 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大家记起来的话可以讲讲渡边太太的故事又埋坑了感觉我们埋不完的坑填不完的坑
我们讲完日本的他山之石该回来看看我们自己了利率也是越来越低那进入一时代之后我们到底该怎么规划呢大家作为财富线的专业人士平时是怎么给爸妈或者是客户做建议的呢那咱们一起讨论讨论看看能不能给听友一些借鉴和启发投资专家亮哥
有没有什么建议跟大家就分享一下明姐说安放自己的资产我想想我为什么要干这件事其实就是为自己未来的生活做好应对如果你今天告诉我我未来退休金完全不用筹那我现在肯定怎么潇洒怎么来我肯定原地退休了可能
但是现在因为虽然有一丁的积累但还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财富自由而且上有老下有小一方面呢还得努力搬砖另一方面就得去规划好自己的财富了对我记得一句老话叫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对说
说起算计这事你们知不知道我去算命吗你们去算的话都求什么是不是求财求事业求姻缘我跟大家不一样我是求养我刚开始问出来大师有点懵你说大师没回答我这类问题大师说我的知识储备没有那大师不愧是大师我问大师了然后大师说我的老年生活是和朋友们世界各地去旅游这事情我听完之后笑得嘴不拢嘴
说明第一我身体好我能走得动第二我还有钱世界各地能旅游第三我朋友多那别的也不用算了呀大师也很开心因为他不管问多少的问题收费都是一样但是我一个问题已经解决了我三个顾虑了是所以大家以后要多和我做朋友下次我也这么算很荣幸能跟命这么好的亮哥交朋友我也很荣幸那
那说回应对我自己其实有这么个远大的梦想就我今年大概三十七八嘛离养老还有二十多年
这么长的时间其实是财富积累的过程也是我一个风险的应对那我跟大家分享我自己投资的部分呢因为我自己的风险偏好比较高但是作为专业人士我即使风险偏好高我也不会 all in 全部的高风险资产必须打个底这个底就是我给全家准备了各类保障类的保险就是应对各种疾病和意外的那里面就有医疗重疾定期受险
全家一个人都不能收就我给我老婆配了给我女儿也都配了这个伙伴们会有问题了如果买了这么多保障类的保险它对我们整个投资是不是负收益呢我认为不是的因为这些保险其实是为了接下来我可能的一些应急准备金是为了保证我的投资 97 不被意外的事件打断
就比如说我其实身上背着几百万的房贷有个万一那我以前布局的这些投资不都得拿出来吗而且如果我的万一生在一个流动性不好的时代那我那些所有的资产都会被打折对
应对你的黑天鹅对其实就应对我的黑天鹅但其实除了黑天鹅还有一些灰犀牛因为我的养老必然是我的灰犀牛其实甚至只要活得足够长疾病都是我们的灰犀牛对是一定的回到就假设我这些如果要出来应对的话那我之前规划的再好我现金牛一旦枯竭那我可能前面的规划都会失忆重好
过眼云烟就浮于纸面的东西我一直跟我伙伴们在分享你们觉得最惨的事情是什么在我看来是人还在钱钱没了我也觉得是但有些人跟我说是钱还在人没了我觉得说这个话的人理论上他没什么钱不是
就他才会歪歪出这种一种状态对这种状态就是你死的时候你还是有钱的呀对其实你能以一个比较体面的方式去老去吗从我的维度来看的话而且我有这么多钱其实可以留给我这是我给我女儿和老婆的爱
你看像日本 70 岁 80 岁甚至 90 岁麦当劳爷爷他为什么还要去打工就是因为他人还在这才是最惨的是的所以我的观点跟明姐一样我觉得这个是我不能接受的
然后是权益投资其实权益投资上是我投资的大头但我其实也走过很多弯路弯路是什么我刚开始做投资的时候我是一个纯技术派天天看 K 线但是我发现那种没用到后面我去搞价值投资
对一个票持有个三四年反正那几年做完价值投资做了几趟过山车之后呢我自己的想法有一些改变因为现在我们整个低利率环境下其实你去做一些投资你也得寻求一些性价比嘛那我就在这个时间点我会去做一些吃股息的动作那基本上以二级市场的 ETF 为主比如说恒生红利啊自由现金流 ETF 啊钢铁 ETF 啊
还有一些恒生的消费那你看就是一水的便宜货拿过来吃稀的那为什么选择这些吃稀的股票呢这就是以史为鉴给我的思路我先抄日本的作业嘛我刚才不是说过了吗失落 30 年里面日本的高股息其实就是一个不错的板块
那另外一个分析呢其实还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呢是低利率环境下债券收益率下行暴逼我的资金转向那你看看现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就 1.6 跟我 6%的红利股相比大家怎么选特别是接下来利率大家觉得是往上还是往下
可能往下的概率还高一点吧那你越接近 0%的时候那你的高股息的性价比就是凸显的对那你这个思路其实跟巴菲特配日本的股市其实是如出一辙对另外因为它的融资成本低嘛完了之后它的股息又比较稳定 4 到 5 再一个可能有一些估值的上修那么它整体的收益还是不错的对就跟亮哥的思路是一样是的因为国内现在的环境其实
大家去看日本就是觉得两者比较像但我们投日本可能没像巴菲特这么方便如果你不是一个极度保守的人那近十年年化 10%左右的低波红利策略它不香吗香但是这里要提醒大家一下就是红利策略买在高点上还会面临一些浮亏是的不是光看它的股息率的
对所以我们在买的时候也不建议一股脑袋 all in 一个是做一些定投还有一个就可以买在稍微低一点在涨得特别风生水起的时候大家不要上头冷静一下是的另外还有大家其实在买很多预定利率 2.5 的固定收益的增额终身寿嘛
那大家想明白一个问题你现在给你报的是 2.5 的利率十年期国债 2%都没有他们拿去投什么很多时候还不得老老实实来配红利那我是希望别人能来给我抬胶子最近有两条新闻第一个是保险的预定利率又会调为什么说接下来预定利率可能会调整呢这边我用人话跟大家说一下其实 24 年 1 月监管部门发了一条通知就是
保险公司的盈亏平衡线与你现在市场上报价的利率你的差值不能过大如果你连续两个季度差值超过 25BP 的话你现在发售产品的预定利率就得往下调那我们这个数据是在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公布上一个季度的预定利率的
像我们 1 月公布的去年四季度的利率在 2.34 那跟我们 2.5 它其实差没到 25 个 BP 但是 4 月公布的那条盈亏平衡线它就只有 2.13 它其实跟 2.5 超了 25BP 所以这已经是一个季度了那大家做个假设觉得二季度的利率会上升还是下降
下降对因为央行毕竟出了较冷降息的政策对也就是说对保险公司来说支付给大家的利率 2.13 他才能保本但是实际上报给你的价格是 2.5 那他相当于剩余的这个差值是他
是它自己得出来这样子长期它其实是不能坚持的是的所以如果到 7 月公布二季度的盈亏平衡线的时候如果再往下降那我们估计它可能比 2.13 还要低那你就达成了连续两个季度低于 25BP 就这么个逻辑所以大致很多产品停售的时候就在 7 8 月份对
到时候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下这一条盈亏平衡线所以这两年低利率时代利率一直在下降保险公司每次向赠额终身售从 4.025 卖到 3.5 从 3.5 卖到 3.0 又到 2.5 现在 2.5 估计也打不住了
对大概率会在三季度进行调整保险公司也不会做亏本生意这个也是正常的二是高股息行业呢其实都是一些成熟行业它比较有现金流的优势那包括能源 公用事业 金融这些其实都是相对成熟的嘛它的需求高性 且成本可控算是稳定的一抽机而且这些大家有没有想过是国家的人民性和政治性我觉得很多时候就体现在这里因为你看这些公司你把它的股东结构拉一拉
那还不都是属于咱们大家的吧对就比如说咱们一些社保不足了可能到时候也是这些公司把它一些股权让度给社保直接滑转对然后社保又足了对社保又足了对国家来说是左手倒右手吧三是
这两年监管都在说要提高上市公司的回报率我一说大家可能都会笑话我因为这不就是骗大家老乡别跑但是大家去看 24 年上市公司的分红规模它其实是再创新高的
沪生两市上市公司共有 3755 家在 24 年它实行了一个现金分红分红总金额大概是 2.4 万亿加税和金额都较 23 年增长 11.7%和 14.7%那同样的我们再来看回购
沪深 A 股的公司 23 年回落的金额是 909 亿元 24 年它达到了 1656 亿元增幅达到 82%这个比例的提升其实是非常高的
前两天吴清吴主席不是也举了这个数字吗就意思上市公司的回购现在做的是比较好的比较符合他们监管的要求的是的大家可以去想一个问题就回购这件事他其实是把最不看好的那些人给踢出这家公司对所以你看美股长牛有一个很大的逻辑就是它是一个长期回购并且把股票注销的这个逻辑所以我觉得
有哪些企业有这样的实力可以去做分红和回购呢其实就是自由现金流比较足的企业没错对 次是估值的提升我们很多时候对红利股票进行估值的时候要么用到 DDM 红利贴线模型要么用到 FCFE 自由贴
现金流贴线模型它里面的分母都会有一个 R 叫要求回报率那随着利率的下降你这个分母肯定也会随之下降那如果分母下降的话在整个股票的里面它的估值就会得到提升那第五个呢是经济比较低迷的时候大家有一个避险
的需求一些高波的资产就会不受待见因为这些高波的资产不确定性就增加了就比如说川普上台之后给你整个社媒治国这谁顶得住今天俄乌明天巴以大富天硬巴
再加上这些地缘政治那任谁面对这些高波动资产可能心里都会发虚所以买上红利之后呢才能睡得香其实相比红利这两年我更爱上了自由现金流因为红利股大部分已经不做资本开支了所以如果接下来经济再有一个复苏的周期里面他们可能就没有那么性感了因为他们没有很大的扩张性和想象力但自由现金流其实代表的是你具备扩张的能力
它应该是一个下游底向上还能进攻而且你看海外出的比较早的 Cores 它就是一只自由现金流代表的 ETF 那你就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参考
如果大家对红利策略和自由现金流这两个策略比较感兴趣的话其实我们之前都讲过像大可不必养老那期主要讲的就是红利策略另外自由现金流策略是在十分吸引的第六期里面我们讲了一个高自由现金流策略提供稳稳的幸福这个整体的逻辑欢迎大家去收听
那我跟亮哥就有些不同因为亮哥最大的爱好是投资对吧其实我个人呢对投资尤其是交易啊我的兴趣是不高的但是呢我比较喜欢赚钱和攒钱如果再加一条的话就是给家里人花钱
就是因为我对投资兴趣不高嘛所以在投资方面我是能外包就外包找到好的基金经理然后把为数不多的财富交给他打理就好了那自己呢主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干好自己的工作比如说行万里路啊或者读万卷书
那我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啊我感觉就从我的角度而言就是要管理好自己的风险场口比如说权益类资产和安全资产的比例目前的结果来看呢我差不多是 1 比 3 左右 25%的中高风险 75%的无风险常听我们节目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在去年选择了提前退休为什么呢
这里反而塞一下就是因为我之前买了很多养老金我是从 90 年代末期的高利率时代一直买到当下的低利率时代所以虽然离财富自由距离还很远但至少呢这个养老金给我带来的内心的安全感我认为还是比较强的只要未来我认认真真做好消费降级就能做到基础款的衣食无忧而且我自己比较热衷于买跟寿命等长的年金鞋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分享一下这个逻辑我不是很喜欢增额终身受险尤其反对一些资本金不足偿付能力比较弱的小公司的增额终身受
之前还写过一篇公众号旗帜鲜明的反对过当然这么做可能会得罪一些保险公司和银行的朋友这里就不赘述了所以我想分享一下我喜欢年金线的一个逻辑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因为我比较怕死也比较珍惜生命所以生活习惯相对都比较自律那这就意味着如果在我家庭遗传寿命前提下像我父母也快 80 岁了如果没有意外那我应该能活过一个平均寿命
这个是前提我认为也是合理推断所以我们算你买一个保险合不合算有一个相对简单的规则就大家可以听听看像保资精算保费的生命表预期生命表用的是 80 岁那就就意味着如果我努力活过了 80 岁那我多活一年我的 IRR 就超出基准一年是吧是这个道理吧所以我的目标暂定是 100 岁
那么我相对平均 RRR 高出起码我也没算过反正两三个点应该是有的因为我多活了 20 年而且我买的保险品种功能相对都是比较固定的就是 60 岁之后月领一个固定的金额直到我离开这个世界
所以就凭着这个朴素的理想我的长寿理想啊那你可以当成风险你也可以当成预期那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买了年金险然后后面就有钱就买作为强制储蓄的一种所以目前呢也买到相对让我提前退休也有安全感的金额了
虽然你看账户现金价值令人不太满意但是好在不用担心本金的安全问题同时也不用担心人活着钱没了的长寿风险对其实年金险它不是看现价的年金险是看你后面比如说你自己我的年限已经你每年能领的
金额对他是这样测算的对是的我觉得年金险的需求肯定是有的因为现在不是有种流行的说法叫活三振一吗就你活满三年随着科技的发展能让你再多活一年
所以在我们跟外部交流的时候他们也有人把养老分为了三个阶段就 60 到 70 岁一般是自由养老阶段他们戏称这个阶段叫想去哪就去哪是最自由的到 75 到 80 的时候可能是辅助养老阶段
这时候呢是别人让你去哪你去哪 80 岁以上的就护理养老阶段就到了哪哪可能都去不了的阶段所以我们其实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前两个阶段它可能时间是比较固定的只有最后一个阶段到底能活多久其实是
对
挺难的因为有句话叫久病床前无教父这真的是挺为难的大家深深处理想想所以很多我跟我年纪稍微大的客户交流他们最大的初衷就不想给子女添麻烦所以可能到了某一阶段你住进养老机构这是一个很难去避免的事情所以银行有时候也会组织我们自己的内部人员或者和我们的客户一起去参观一些了
养老机构那高中低的三档我们都去过有时候去一些养老机构的时候就会发现有护工帮老人洗完之后就老人白条条的躺在那个床上所以我觉得这个时候稍微高档一点的养老社区我们去过就会好很多那有时候想想养老这件事情上也是一分钱一分货那你的尊严其实就是靠钱来维持
我经常跟我同事调侃的因为现在延迟退休了我说我 60 大寿的时候还得跟我领导请假我一想到这个画面就让我很难接受
对 60 大寿都还好如果 70 还因为手停口停而不得已打低端的工种其实这种更惨对是的所以我觉得如果不提前做好养老规划以我们国家未富先老的一个社保资金状态我觉得未来也会有这种老年再就业的风险还是蛮大的但这个时候就业岗位往往是比较差的一些岗位
而且我们都知道 A 股是个波动很大的资本市场包括我自己前两年买了雪球亏损也比较多到这个时候呢我其实就安慰自己没有关系至少我还有一堆不会亏损的保险而且我只要好好的活着健康长寿我就是在赚钱对吧所以那天像这次的合作机构惠泽的伙伴他们想看看我的保单我就用金石通 app 查询好截屏给他们
那你们猜我有多少生肖中的保单如果不算重疾意外这种显种的话我猜有五份不止七份差不多差不多有七份一半是重疾意外一半是养老总共有 15 份保单那明姐买的主要是哪些显种我从金额来讲主要是年金为主嘛重疾一类的是分数比较多嗯
但是金额是比较少的还有就是给家里人买的我是投保人我主要还是以终身养老年金为主除了其中一份比较大以外就是泰康的养老社区另外就是总保费不到 100 万的分 20 年缴的那些了对了这里我补充一个小工具想安利给大家那就是金氏通 app 金是黄金的金是事情的事通是
通知的通因为不是我们很多父母买了一些人情单或者自己买了什么保单不记得了吗就可以用这个 APP 查询里面信息基本上是比较完整的对不瞒大家说我妈给我买的潇洒明天我就是这么知道的不然你妈都忘了不是我妈没告诉我
另外我也知道大家可能现在对保险的比较之类的可能也会有些疑惑究竟哪个产品好我也给大家推荐一些小程序这些小程序其实你把产品信息输入之后一键就可以生成产品 PK 了比如说常用的资格计划书绩效新书等等那我们也会把这些工具放到 show notes 里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测测看
如果实在嫌麻烦或者是不知道怎么测那惠泽的顾问伙伴也能够在线帮大家做一个对比现在这两年听友们想给比如说自己的父母年近 50 了可能年纪有点大了买一些养老险但是呢他们离退休年龄所剩时间不多了或者呢还有一种就是我们自己这些年攒了一些钱想过几年提前 file 就财富自由提前退休
其实可以不需要买我买过的终身年金线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年金线它需要积累的时间比较长它现金价值也相对比较低刚才亮哥也说了他主要考虑的不是现金价值那不买终身年金买什么呢这里我想可以推荐大家考虑快返型年金线
这边我想问一下三位有没有认真考虑过提前退休这个事打嘴炮的不算就认真规划的那种比如说退休年龄几岁退休后需要什么样的生活质量什么资金量资金来源有没有认真考虑过
完全没有考虑过虽然我之前也没认真想过就只是像明姐说的就打打嘴炮就太累了不想干了只是这样子但我觉得今天只是听下来确实还是蛮有道理要去做一些提前规划而是我现在比如说十年我想提前退休那需要做哪些储备
对向令给出自己的十年的时间那我是觉得最主要还是要积累本金嘛要这十年之内这个不是说要靠收益能赚到的这个实质求是讲但是如果在积累本金的前提下在现在当下的低利率水平我们能做一些什么样的投资理财确保退休以后能够
领终身的一个年金那我觉得可能就不是考虑终身年金而是考虑像刚才讲的快返型或者急领型年金就比较香了这里我给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啊看名字就知道这个快返就是返本或者是领取比较快的意思像刚才我也吐槽我买的养老金现金价值很低光看账面肯定觉得亏了到现在我现金价值都没有回正你想都买了十几年了确实啊
如果目前退保的话我的本金都没有回来但是快返就不会了我查了一下好的产品一般五年保单里面的现金价值就超过了我们投入的保费最快的三年也有那么后续呢按照现在的预定利率就是 2.5 加上一些分红五年之后就可以领 2.5 加的一些年金返还了
当然这个也根据年龄和性别来决定啊这个快返型年金产品大概就是这样相对比较简单我现在就想说说我为什么开始考虑快返年金这个事了
第一呢考虑就是把它当成长期储蓄刚才三位主播和嘉宾都讲了银行现在定期三年五年 2%不到有的还不好买超过二的还要脱关系才能买到我觉得也是很奇葩的事情所以其实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快反来补充比如说我有一部分的资金前于买三年定期一部分买五年定期还有一部分就买五年以上的定期那这个五年以上定期就可以买年金啊
对吧就可以买吉岭型年金这第一个当长期储蓄第二个考虑呢就是把存量资金用五年左右时间转化成现金流有点类似于我们老底子的存本取息
这里我也要提醒一下刚才讲的如果纯靠年金实现退休后的美好生活那这笔资金量是需要是比较大的你想想即便 2.5 3.0100 万的本金一年也才 25000 3000 块钱那这个就是省吃俭用版的发钥了一年三万也不够低配版低配版对
所以本金还是最重要的比如说另一下十年之后提前退休那这十年里还是要积累一笔相对满意的资金量才够就你的本钱是多少说到底还是得好好工作结果没想到是一个正能量的职场节目我的第三个考虑就是专款专用
我不太喜欢曾鹅的原因也是因为他的主打的灵活性太高了他就容易被我们想做这个想补个仓想搏一搏这些想法挪用曾鹅有一个卖点叫因需复行其实反倒我觉得这个因需复行
不利于我们理财目标的真正达成因为我们很多最后钱没攒下来是因为别的地方诱惑太大了对太灵活了对所以这个快板型年金呢就很适合刚才讲的给临近退休的长辈作为社保的补充
假如长辈有个 50 万积蓄现在大家都知道电信诈骗层出不穷又不断升级往往比较容易骗走如果买了一个年金每个月领个两三千块钱又补充他的社保实际上还是一个比较好的一个安排对而且买年金我从一个人性的角度来讲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我之前有跟我们小伙伴聊过的假设每个月领 5000 块钱和 100 万的现金
让你选你会选哪个我肯定 5000 每个月领 5000 和 100 万的钱对我选 5000 这个 5000 是领到终身从价值来算那肯定是 5000 因为我感觉还是能活那么久的那如果这个 100 万变成 200 呢反正我肯定都领 5000
对其实就我跟我小伙伴聊的时候就从人性的角度来讲如果假设你今天能领 5000 块钱你一年我假设是 6 万块钱这对一家三口或甚至是一家四口的家庭可能已经勉强够用对不对
所以你万一这个能领的人在生病的时候你的孩子肯定希望你能一直活下来所以他在 ICU 里签字的时候可能就会签权力救治对不对假设你换一个场景今天你拿到的是 200 万的现金在你的账上你的孩子在签的时候从人性的角度来讲的话他可能会签少招最收
对对不对对 是的所以我们不要拿这种东西去考验人性因为人性是经不起考验所以还不如在刚开始的时候就把我们这个规划或者现金流做好这样你家庭的生活幸福美满其实你也都能通过这个来而且
而且还有一个点就很多父母比如说想给女儿你想让她婚姻幸福很多人说我把钱一次性给到女儿但你有没有想过这可能牵涉到一个婚内财产之类的这种分配的问题那如果你的女婿跟你女儿经济角色相差比较多的时候你能保证你女儿每个月领五千块钱的这种年金也好那你的女婿是不是会想着办法对你女儿好
对对其实这就是从人性来讲我觉得年轻更符合让下一代家庭过得更幸福的这个维度对一方面也能防骗一方面也能防止家庭闹矛盾还有一个又给自己相对比较稳健的安全感所以确实我跟亮哥一样我们都比较喜欢年金保险不要考验人性
我们从行业数据也能看出啊快反年金占比这两年也在快速提升 24 年占比 7%左右到今年 3 月份占比已经达到了 20%左右了而且这个规模听起来很低调对吧它的规模已经逼近固收的赠额终身受了
所以大家如果对刚才讲的快繁年金啊吉利年金跟对现金流的规划感兴趣的话呢也可以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因为我们跟惠泽保险经济一起筛选了几款市场上相对比较有优势的年金产品可以到时候在群里跟大家一起分享
作为一个从今天开始在认真思考提前退休这件事的人我觉得其实也要提前思考起关于年金线的这个事情我觉得刚刚明杰讲的确实对我还是蛮有启发的
对就最简单的奖令把这个当成储蓄就好了是吧每年储一部分比如说五万十万的把它储蓄放到里面把一部分自己固定不用的钱放在这里面对又能放五年以上不要流动性的那肯定比你五年以内要动用的收益率要高这个也是显而易见的对我也十分期待明姐分享这几款产品到时候也想从这里面挑一挑学习一下选一选适合自己的对
刚才一直在说保险这个事儿我也想补充一下我近期体会表深的感悟这个感悟就是跟明姐刚才说的一样配置保险太有必要了主要是我对保险的功能性和纪律性有了切身的一个体会首先是保险的功能性啊最近有一部挺火的剧叫《蛮好的人生》各位主播有没有看看过切片
五一期间我就感觉身边的妈妈们都在看我也跟着看了几集女主角是孙丽她饰演的是一个保险经纪人虽然里面的一些故事情节相对比较苟且一点什么私生子啊什么晚年再婚啊可能并不是我们大部分普通人能够遇到的但是我还是很深的体会到了保险能起到的功能是其他任何金融产品都替代不了的比如说就刚才说到的快返年金那我们买普通理财就达不成这样的功能
另外呢像一份保单它有三个重要的角色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变化不同的组合它是可以达成完全不同的目的的这边不过多展开大家如果有个体需求的话可以找惠泽保险来咨询
其次呢就是保险的纪律性刚才一直在补充的关于养老之后稳定的现金流这个我身边就有真实的案例我闺蜜呢刚好是最近摇众号买了一套房但因为机缘巧合这套房子是有点超他原本的预算的导致他先前准备好的首付就不够付了所以这么临时的一个资金需求他就来找我想办法
当时呢就是把能取的理财都取了基金也卖了最后他还问我能不能把两年前买的保险给退了我当时就说这个不行这个就是给你最终养老用的这笔钱不能动因为呢他其实在一个私企上班自身的社保养老这一些补充是没有这么多的所以我当时在两年前让他买这笔保险就是为了他退休之后的生活用的
最后呢也因为退保很麻烦而且因为现在也在缴费期退保的话有亏损所以阻止了他退保
虽然很多营销人员在推荐保险的时候会说就好像明姐讲的增额中生寿很灵活实在要用钱了可以退保但我认为我们还是要回归到保险本身的这个属性它就是要保障你长期未来确定的现金流的买了尽量就不要退其他灵活的钱我们是很容易拿去花掉的那保障自己的钱千万要守住这个也是保险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规范了投资的纪律性对
今天我们关于低利率时代怎么规划和安放我们的财富已经聊了好长时间了今天聊的蛮多的也蛮投入的从我的维度来讲的话我想跟大家分享与其临源陷于不如退而绝望就当下我们马上就去开始进行我们的财富规划是比较重要的确实因为在现在低利率的环境下想要轻轻松松的赚钱其实已经是不可能了
所以大家还是要对未来有一个预期吧就是预期可能没有这么好的一个收入那么也是需要去建立一个正确的理财观念就像亮哥说的一定要提前做好规划就哪怕大家之前没有考虑过 fire 的事情那么从今天开始考虑从结果为导向去
规划我们需要赚多少钱需要去怎么做投资我觉得从今天开始其实也是不晚的来得及的我们听有都只有 30 到 35 岁时间还有多从银行从业者的自身来讲我觉得我是一直都有底线思维跟风险意识的那在我们的财富规划当中的话我们其实今天也一直都在讲这个思维对于
我自身来讲呢虽然说我现在的本金没有这么的多如果听友跟我一样其实也不用太过着急就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来我们可以先从小金额的买起并不是说我们一下子就要达成我们提前退休或者是养老规划的就像我在前年的时候 3.5 的预定利率时候就买过一笔保险但是金额其实不大那接下来呢我还是会继续的攒钱继续把自己的底仓给丰富起来
我自己感觉啊就在当下滴滴滴时代最重要的就是要管理好自己的自
资产的风险敞口另外一个让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就打造终身稳定的现金流这个是我目前认为比较重要的事情而不是追求多高多快的资本积累如果对刚才讲的快发年金感兴趣的听友可以在 show notes 的链接里免费预约惠泽顾问进行咨询和了解好的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加群方式在 show notes 里面
好那我们今天节目就到这里了拜拜拜拜
每个路口花都开在阳光里小店门前传来的恋曲不用太久就能走到目的地游往里满是善意这是最平凡的一夜想念吗破坠不干
Zither Ha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