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S7E6 鲁豫对话钱佳楠 | 现实的异乡人,文学的安定客

S7E6 鲁豫对话钱佳楠 | 现实的异乡人,文学的安定客

2025/5/7
logo of podcast 岩中花述

岩中花述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钱佳楠
鲁豫
Topics
钱佳楠:我十年来用英语写作,如同一个童言无忌的孩子,没有创作禁忌。在美国,我作为局外人,摆脱了社会约定俗成的束缚,获得了一种自由和解放。我曾追求不稳定的生活,但现在更渴望一份稳定的工作和安定的生活,这或许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我经历了在不同城市(上海、爱荷华、洛杉矶、巴尔的摩)辗转的生活,这些经历都与我的求学、教学和写作紧密相连。在美国的留学生生活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也让我学会了烧菜和修理东西。在爱荷华,我体会到了一种家的感觉,那里的生活安静祥和,人与人之间相处融洽,这与洛杉矶喧闹、戏剧化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我更喜欢在类似爱荷华那样安静的城市生活,这更有助于我的写作,但我也需要到其他地方旅行、采风。我曾经认为写作难以养活自己,但写作带给我精神上的满足,阅读的快乐和创作的满足感已经足够。我尝试过在上海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但最终发现离开上海才能突破创作瓶颈。用英文写作,我失去了一些东西,但也获得了一些新的东西,它让我能够写一些以前用中文写不出来的题材,也让我更精准地表达,避免了用母语“糊弄”的习惯。我学会了用非个人经历的素材进行创作,这让我感到创作的可持续性更强。我不太在意别人如何定义我的身份,更希望大家关注我的作品。攻读博士的经历让我痛苦,因为我更喜欢从创作者的角度阅读,而不是解剖作品。我喜欢精读,研究作品的字词,但博士期间的理论研究让我痛苦。我欣赏雪莉·杰克逊、福克纳、契弗、鲁滨逊等作家作品的美感和悬念感,以及他们对文字美感的执着。我从阅读雪莉·杰克逊的作品开始了解她,而不是先了解其个人生平。我从斯蒂芬·金的作品联想到雪莉·杰克逊,进而开始关注她的作品。雪莉·杰克逊的生活经历让我震惊和愤怒,但也让我理解了她作品中的压抑和黑暗。雪莉·杰克逊英年早逝很可惜,她的一些作品没能达到最佳状态。斯蒂芬·金活得长,作品被改编成经典电影,提升了其在文学界的地位。雪莉·杰克逊被贴上惊悚小说家的标签,限制了其在文学界的认可。我欣赏托斯托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它探讨了人性、心理、社会和思想等多个层面,提供了丰富的深度思考空间。东亚叙事的一个特点是故事慢慢浮现,需要留白,这与西方的文学审美有所不同。我在英文创作中,也尝试保留这种东亚叙事的特点。我目前还没有完全决定未来是否要结婚生子,但我会考虑收养孩子。我将搬到巴尔的摩,开始新的生活。在美国的这些年,我过着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生活,这种临时感让我既有自由,也有居无定所的不安。我经历的世界在变大,这种体验是值得的。 鲁豫:人最终都会回归寻常的生活。钱佳楠在美国的这些年,过着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生活。什么样的生活场景更有助于写作?很多作家一生只书写自己熟悉的城市和生活,但你做不到。离开上海的决定让你兴奋又恐惧,但爱荷华的录取通知书压过了恐惧。第一次用英文写作时,你是否经历了挫败感?在美国的写作圈,如何看待自身身份的界定?如何看待少数族裔作家在美国文化中的定位和文化商品化?你对目前的生活和博士学位仍有不满,但下个月将搬到巴尔的摩。你对攻读博士的感受如何?你是如何开始了解雪莉·杰克逊及其作品的?你如何看待一流的电影通常改编自二流的文学作品这一观点?你对年龄带来的压力感和忧虑有什么看法?你是如何定义你自己这九年的时间?你常年在外,你和你父母的关系是怎样的?你对婚姻的看法如何?你对岩中花树这几个字有什么样的想象? supporting_evidences 钱佳楠: '你生活在洛杉矶未来美国的一个中小城市因为不在自己的环境当中我们可以好像某种程度获得一种特权就不需要被这个环境所评判这个环境所要求的一个人一个女性一个某一个年纪的女性所有的社会的约定俗成我都可以忽略不计这某种程度是一种解放对对对我同意的如果政治是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环境下我会喜欢自己作为一个局外人的身份' 鲁豫: '你在美国这些年你真的是过的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生活' 钱佳楠: '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一份很稳定的工作那个时候觉得太稳定了我不喜欢对吧但是我到了三十多岁的时候我就觉得还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让我有一个安定的感觉这个对我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所以可能一个人最终都会回到所谓的寻常的生活里边' 钱佳楠: '没有什么改变但是我下个月就搬走了我下个月就搬到美国东部去了' 钱佳楠: '是留学生的生活逼成的然后我觉得一般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第一学会的是烧菜就是每个人都厨艺非常强第二个是各种修理东西很会搬家对' 钱佳楠: '然后就是巴尔的摩以前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城市爱伦坡的故居在那里菲茨杰拉德就是写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菲茨杰拉德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住在巴尔的摩因为那个时候巴尔的摩是一座大城市但是后来就美国建了他们的首都华盛顿华盛顿离巴尔的摩不到一个小时华盛顿崛起了巴尔的摩衰落了它还是一个东部比较重要的一个城市但是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小城市了所以你看你这一路的你的搬家你的迁移的过程基本都是跟求学跟教学跟写作是连在一起的从上海到爱荷华到洛杉矶再到巴尔的摩所以这是一路你的搬家的一个过程对对对当中我还搬了一个城市就是从爱荷华出来我还搬到圣路易斯待过一年也是因为求学这个生活这个搬家的过程就是也是很典型的我觉得是中国留学生或者留学生的一种经历因为我们的最初过来都是留学生的签证嘛都是跟着学校走的就是很多时候我们一直读书就是为了延续这样一种身份嘛然后很多毕业以后找了工作工作在哪里就往哪里走我觉得这种生活是很典型的也没有办法只是一个美国生活的一个常态嗯然后在巴尔的摩找到了一份教职是一个 Tenure Track 就是终身教职 Track 的一个教小说的一个教职' 钱佳楠: '我觉得这种生活是很典型的也没有办法只是一个美国生活的一个常态嗯' 钱佳楠: '包括对自己国家的其他的城市的了解也是来自于电影吗?是的,这是一个很反讽的一个事情,就是大家有时候更相信电影反映出来的这座城市是什么样的,不要说洛杉矶,大家更相信电影里的那个洛杉矶的形象,而不是相信自己眼里看见的这个洛杉矶。' 鲁豫: '对于一个作家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什么样的生活场景是未必是有助于生活是有助于写作的是一个在爱荷华那样的城市那个城市很安静但是什么都不发生都是在其他的地方发生着一些惊心动魄的事情还是在洛杉矶这样每天有各种各样奇情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着但是又无比喧闹的一个城市里面生活哪一种状态对一个创作者更好' 钱佳楠: '我以前就是更年轻的时候会觉得我应该待在像洛杉矶这样的地方然后因为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会发生对吧但是我现在因为经历了这两种生活以后我会觉得最适合我自己写作的生活是住在一个像爱荷华一样的地方比如说我有半年很安定的在那里看书写字但是会有另外的时间我可能会是到各个地方去旅行也好旅居也好采风也好可能会过一个这样的生活但是我会知道我的家是在一个很安定的地方那个让我心里会觉得很稳定如果外面经历了一些波折或者经历了一些事情以后我知道我还是可以回家的' 钱佳楠: '我应该是在你豆瓣上看到你说你现在想到回家已经不是想到回上海这概念而是回到中西部我不知道这中西部的概念是指爱荷华那样的非常安静的城市吗是是的,为什么我会觉得那像一个家一样的感觉,我在那边认识了很多人,就不只是我的 workshop 的同学,然后还有很多当地人,在那里留学的第一年,我就参加了一个叫 Friends with International Students,是个协会,叫注册一下。' 钱佳楠: '爱荷华它有非常好的那个公立教育系统因为它是玉米地然后是个大学产他们那个地方最有钱的人仍然是医生去年不去你现在两年前两年前回去一次看不到特斯拉的就看不到好车子的就是我看到特斯拉是我从爱荷华坐大巴回芝加哥要靠近芝加哥的地方我终于看到了一辆特斯拉就那个地方你也可以说它很落后但是它有它值得骄傲的东西所以我一直觉得那是我心目中觉得像家一样的一个感觉的地方' 钱佳楠: '我还是蛮寄希望于在巴尔丁堡找到这种平衡的,因为我去仿效的时候就感觉到巴尔丁堡摔落了,它已经摔落了很久了,不是最近才摔落,所以那里的人没有那种希望我们这个城市要绝地而起,我去底特律的时候还是有这种,大家觉得底特律会再起来的,就是巴尔丁堡没有了,很早就绝望了这个城市不会再起来的。那住在那个城市的人和住在一个希望这个城市整天很辉煌的人是不一样的人我会更喜欢住在巴尔的摩的人他不会有这种奢望就不会有一些类似像美国梦一样的不切实际的一些美梦吧' 鲁豫: '你是上海女孩嘛你觉得你自己是一个典型的上海人吗' 鲁豫: '你跟张一威你们有很多非常共通的东西比如你们年纪就相差一年都是复旦都生活在上海的工人新村你是曹阳新村他是蓬普新村还是他是田林对他是田林新村你曹扬新村其实在此之前我没有特别想过新村的这个概念我也跟他讲过我小时候不是我生活是我的一个亲戚在浦东的一个类似于工人新村的一个环境当中但其实我小时候我还认为工人新村的那个居住环境是很好的' 钱佳楠: '我小时候不是我生活是我的一个亲戚在浦东的一个类似于工人新村的一个环境当中但其实我小时候我还认为工人新村的那个居住环境是很好的因为那时候是八十年代中后期嘛它虽然是一种现在看来相当简易的楼房但是在我看来它是单元房而我想说成长上海的环境是大家住这种老式的民房可能一家就一间房间没有厕所所以在我看来那已经是很大的生活的质量的改变所以后来我其实在看到你的写作当中我才明白在你们的成长过程当中工人新村却代表着某种在上海的相对于非常非常普通的底层的市民的生活' 钱佳楠: '但是我觉得是我们成长的时候可能不一样了因为我们后面是碰到改革开放了嘛上海的改革开放比较晚的它其实是到 90 年代就是普通开发开放以后它是在真正开始跟上这个节奏的但是在我们这一代人比如说我们的小时候读小学的时候是没有贫富差距这个概念的大家都在工人新村里大家都是这样的房子但是可能到我读中学以后就开始有贫富差距了父母这代人又碰到下岗碰到下岗然后整个工人新村下岗的人非常多这个时候突然就感觉到我感受很深的就是周围邻居同龄的邻居包括的同学在我中学的时候大家都搬家了就全部都从工人新村的房子开始去搬到商品房了搬到各个地方了然后每天都有人搬家每天都有人说自己哎呦有房间呢怎么怎么样自己就是好像从来没有搬家的这样一种机会一样的然后就觉得自己好像就像没有跟上时代的列车就这种感觉可能是那个时候我忽然觉得哦工人新村好像没有以前这么辉煌嗯' 钱佳楠: '我小时候上海话里面就有上之角跟下之角的概念刚才你讲你妈妈小时候住的那地方应该就是所谓上之角上之角就是指现在那种就是物业地皮非常贵的可能富人住的地方所以我从小就会明白这个世界是有穷人跟富人的差距的' 钱佳楠: '我在上海就你出国之前包括读大学本科在复旦后来做老师一段时间你对于你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想象吗你就是要写作看到安嘉楠对我摇头没有一个说实话就是其实我在复旦读书的时候是很迷茫的我一开始进大学的时候我的专业是汉语言是个语言学的专业我不知道怎么填专业因为我爸妈都没上过大学我以为汉语言就是汉语言文学我的读汉语言的同学我有很棒的本科同学做什么就是他以前是做机器人语言的就是他会教他做的机器人说上海话咱的机器人能说各种各样的方言让他可以去帮别人去保留那个方言很有意思的这是语言学的范畴然后很多人是做古文字我那个时候跟语言学上课我们要学古文字就要学甲古文对 这是语言学然后文学就是另外的一个概念当时一开始是这个专业我那个时候刚刚进了中文系我还可能不甘心我那个时候想我还是想要读大学以后还是要赚钱我还试图想考新加坡的管理学院我想去读商科还好我没有去我这个人是不是我肯定要赔钱的就是其实我当中波波折折想过很多很多事情没有完全想过我要写作或者因为我想那个时候也是觉得写作怎么可能养活自己呢就兜兜转转试过很多的事情最后也是很多事情也是歪打正常的五心插柳就这样走过来了' 钱佳楠: '我觉得我自己写的那种文章是国内不是叫纯文学吗纯文学的作家其实还是蛮难的我写不了畅销的作品包括其实在国外国外那个成文学它叫 literary fiction 如果你是写小说的话它其实也很难畅销因为他们美国又不一样美国可以把版权卖到全世界各地去然后它有这样一个等于是一个文化的位置上的一种优势但是如果你把这个撇开很多作家最后还是找一份教职养活自己这是它更稳定的收入所以我那个时候就在想,完全靠写作估计是很难的,我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 钱佳楠: '写作这个事情让我最开心最满足的是什么呢?第一个是我能够一直去在阅读当中享受到快乐。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就是我如果一直能够去阅读一些大师的作品,就是我可以看出自己之前看的时候看不出来的东西,就我知道他的那个文字是为什么作品是这么好,每次看我都会看到新的这个作品为什么好的角度,然后我觉得这种阅读的享受是很重要的,第二个是在阅读的享受当中写作的我把它看成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所以如果有输出然后我会觉得写出一些自己满意的作品这个是我的另外一种享受在这两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当中自己对自己满意那我觉得这个让我对自己的精神上的生活是感觉到是已经足够如意了嗯' 鲁豫: '你觉得一个作家他这一生不可以只书写一种经历吗只书写我所熟悉的城市只书写我所习惯的我经历过的那种生活方式和某种情感' 钱佳楠: '我也不知道就可能是因为在上海的时候那段时间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狭窄了比如说我大多数的时间就是两点一线嘛家然后学校学校那个环境我很享受我那个时候教书的工作因为我大多数的工作就是跟学生一起去读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但另一方面你又可以感觉到它可能是一个比较狭窄的一个生活空间它很稳定但是留给我跟其他的人打交道的机会是不多的然后我在上海的时候尝试过去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我们那个时候参加了定海桥户住社现在拆掉了应该当时是一个有很多比较旧的那种老房子所在的这样一个区域我还在那里去招当地的老爷爷老奶奶试图教他们写自己的那个人生故事那个事情做得很失败其实后来老爷爷老奶奶都说自己眼睛不好反正就是一个大学生就想当然的这个决定,然后很多人说自己不识字,然后就是反正各种各样完全不接地气的事情。我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就是后来发现好像这些尝试可能是治标不治本,有种那种感觉。所以这是为什么当时做了一个更极端的这样一个决定,首先就先离开上海吧,是这样的。' 钱佳楠: '你知道这种离开某种程度是挺让人羡慕的,就是一个人他能够把自己过往你所熟悉的唯一的生活场景和你所习惯的熟悉的城市其实是某种程度放弃要在另外一个陌生地方重新建立起些什么这个想法会让人觉得很兴奋但也很恐惧当时你有这种恐惧感吗有肯定是有的但是可能我很幸运因为我拿到了那个爱荷华的录取嘛毕竟是一个毕竟这个项目我听说过我知道它很有名我非常非常的激动可能是那样一种对于未来的这样一种兴奋压住了这样一种恐惧' 钱佳楠: '在你去爱荷华参加这个写作项目之前你是不是已经想过未来你是会用双语写作的用英文写作的没有其实我的第一个英语小说是申请爱荷华的时候为了给他们那个 writing sample 的时候写的你知道当一个人用不是自己的母语哪怕是你的第一外语来日常对话和写作的时候当你的外语的程度还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时候人偶尔会陷入一种因为失语而有一种焦躁愤怒就是你会觉得你达不到的时候那种抓狂感是很让人内心有挫败的感觉的那你当时你第一次用英文写作的时候你会有这种挫败感吗就是突然间文字变得陌生了你突然掌控不了自己的笔触了' 钱佳楠: '我还好我是这样来看的因为我后来在爱文化时候去跟文学翻译的项目上了很多时间的课就这个事情在文学翻译上也存在我们说那个文学翻译的时候我们一直把它形容比如说诗歌是不能翻译的因为诗歌在翻译的过程当中流失了很多嘛我一直用这样一种说法去想象那个一开始去用外语学做然后诗语的过程但是其实如果你换一个角度说你确实失去了很多东西但是你也得到了很多东西因为那个翻译的过程如果你是做一个很好的翻译你是去找另外一种语言把它原本的那种美感重新在一个新的语言当中换一种方式去建构所以他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是得到了一些东西虽然他得到的和失去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我会觉得我在用英语写作的时候我第一次写的时候我就发现我好像得到了一些东西我好像在逼迫自己用一个英语写的时候我好像可以去写一些我以前在上海的时候用中文写的时候不一定会去写的一些题材' 钱佳楠: '我好像在逼迫自己用一个英语写的时候我好像可以去写一些我以前在上海的时候用中文写的时候不一定会去写的一些题材' 钱佳楠: '第二个是英语的写作因为中文和英语的建构那个美感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中文因为它是我的母语嘛其实我有些东西可能我没有写清楚但是我仗着它是我的母语我就把它用一个很优美的这种文笔糊弄糊弄就过去了对吧但是到了一个新的语言环境当中我糊弄不过去我必须要把这个句子说清楚我必须把这个词给用对了必须要很准确的这个法逼迫我去学习语言我自己对这个过程我还是非常非常享受的' 钱佳楠: '他写的一个美国人在上海他一天背着双肩背着书包坐地铁在过安检的时候他很担心自己包里东西被安检的人发现他又很窘很尴尬因为他包里放着一个 dildo 你知道这个词我读到的时候我愣了一下然后我就乐了你让我如今用中文去讲这个词我其实内心是会有某种障碍的所以你看类似的内容我不知道你在中文里面你会不会写到这样的内容但是用英文写的时候你内心应该是没有障碍的' 钱佳楠: '我自己跟别人说我就没有禁忌也没有神奇就是没有 deity 没有神没有一个我需要很尊重的东西童言无忌吧我现在自己也是这样想的可能今年是我用英语学做的第十年那我是个十岁的小孩我还是可以乱说话的就是这个东西还蛮享受重新做小孩的那种感觉' 钱佳楠: '我现在想到一个可以回答你之前问我的那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有一些作家他可以一直写他自己生长的城市他可以一辈子写那个城市然后他不需要写其他东西我现在想到了就是说我原先用中文可能倒不是因为城市因为我用了很多跟自己有关的生活材料把那个东西消耗掉了当然后当然很多作家都是从自己熟悉的生活材料开始写起但是把那个生活材料消耗掉以后我不知道怎么去补充因为我没有学会怎么去写用其他的材料用和自己生活无关的材料去建构作品但是我在英语当中学会了这个事情' 鲁豫: '我几年前吧应该是之前我听过一个你跟言哥报中纳的一个播客然后当时你们都是双语写作嘛应该是严哥吧严哥生活在爱尔兰然后他当时就说他在爱尔兰他已经被当地爱尔兰的作家圈接纳了嘛大家会说他是爱尔兰作家但他又说到他说嗯到后来我又对于这个称呼又不太高兴他用的原话是 erase 他的 Chineseness 就把他中国的身份好像某种程度在抹去了我当时在街上散步一边散步一边听然后听到那我就笑了我说哎那到底要怎样呢在我看来好像把你认为是我们的一份子不是把你单独出来没有把你 single out 这可能是一个更大程度的接纳但后来我想他说的有道理啊这也是某种程度在抹杀你的作为中国人的身份所以对你来说你会愿意被人认为就是我的写作圈子的一部分还是会把你特别的指出他是一个来自中国来自中国上海的一个中国作家' 钱佳楠: '我觉得在美国他们基本上还是会把你绝对是认成是一个来自中国的作家美国因为身份证之后还是很麻烦的我不太在乎别人怎么说但是我很喜欢我之前给洛杉矶时报写东西的时候他们就说这是一个我们洛杉矶生活在我们洛杉矶的作家然后觉得这个我还挺喜欢虽然我不喜欢是洛杉矶的城市但是这个身份我也可以接纳我对这个不是很在乎我觉得就是当作品完成了以后我更希望大家看到这个作品作者是谁其实也不太重要' 钱佳楠: '我觉得看两面吧第一面自己变成一个文化商品肯定是很悲哀的但是他也利用了利用这是不好的词怎么说呢英文 take advantage of 没有那个他可以正反 positive negative 保义贬义都可以用就是说他可能说是运用了自己现在现有的这样一种文化的地位他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说他确实有就是为很多的那个难民争取了很多权益出过一些难民作家的文学帮助少数族裔去发声去争取很多的事情因为他知道自己现在是有这个文化资本是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的所以他做了很多的事情然后包括他的写作他不断地去说这样的一种文化的现象其实也是他在运用自己现在所有的这样一种文化权利去发声所以我觉得就是他是一个双刃剑看个人怎么样去运用吧嗯' 钱佳楠: '你自己也在文章里面我看你写过不止一次就你对于攻读博士这个事其实是不喜欢的那你为什么还在不断地攻读而且有一段时间你因为攻读博士这过程当中你甚至对阅读都失去了某种兴趣对这是这些年发生的读博士是因为去学生身份嘛基本上就是靠创意写作这个专业是找不到工作的然后就不可能有一个工作机会那个时候会想着因为爱克华毕业的时候我才来美国三年还是想继续再留一段时间让自己的英语学学好写点东西出来当时是抱着这样的一个心态所以所以唯一的一个继续留下来的一个方式就是去继续读书那就是读博士了但是我很早就知道我是真的不喜欢然后我就觉得你让我每天去研究这些你让我每天去写论文做文学研究的方式是像解剖尸体你把一个文学作品放到手术台上把它肢解开来然后去研究一下这一块就是说他的死亡原因是什么然后我去看一下肝里面我就查解一下他里面有哪些毒素然后他代表了什么他是不是揭示了什么就是会不会有些这个东西然后后来发现啊我不是这样去读文学的因为在创业写作的时候我们也阅读作品我们阅读作品的时候方式是我们是从写作者的角度去研究我们去讨论的是什么呢这个作品为什么那么美就是我们讨论的是这个美怎么是从文字层面从句子层面它是怎么诞生的我们对这个作品代表什么意义是什么就是它的时代背景作家是谁我们甚至都不关心我的老师甚至都会说就是我们那个时候就是读弗洛拜读包法利夫人那个时候我印象很深因为我们都知道艾玛玛但是包法利夫人有两位她之前有一个死掉的一个妻子我们没有人记得她是谁我的老师就会问他说没有人记得她是谁干嘛要写她这些问题从来不想的然后我的老师会问很多就是这样一些有趣的问题然后我学会了怎么去读作品就是从作家的方式所以所以当我学会了这样去读作品当我去读博士我又要从解剖尸体的这个方式去读这个作品让我很痛苦但是我又必须要上课要交作业就是因为这样就是一种你可以说进入一种内耗吧进入一个自己很讨厌的一个不想做的一个事情但是偏偏要做要完成我发现很有趣我上学时候反而就喜欢你刚才说你讨厌的这种阅读的方法因为我不需要去创作但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可能这样的阅读会失去所有的美感对就是说我会觉得如果单纯是一个精读就是我真的就阅读作品然后我去研究它的字词我还是很喜欢的但是读到博士这个过程其实要学很多理论要把理论应用上去把理论作为一个显微镜等于那个视角不是我一个读者直接去面对作品面对字词就好我要用一副特定的眼镜对我来说是一副有色眼镜去看这个作品那个让我觉得是变味的' 钱佳楠: '我发现很有趣我上学时候反而就喜欢你刚才说你讨厌的这种阅读的方法因为我不需要去创作但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可能这样的阅读会失去所有的美感对就是说我会觉得如果单纯是一个精读就是我真的就阅读作品然后我去研究它的字词我还是很喜欢的但是读到博士这个过程其实要学很多理论要把理论应用上去把理论作为一个显微镜等于那个视角不是我一个读者直接去面对作品面对字词就好我要用一副特定的眼镜对我来说是一副有色眼镜去看这个作品那个让我觉得是变味的' 钱佳楠: '我是先读到他的作品你读第一部是什么我应该就是从大家说的那个 Lottery 开始的就是那个抽彩开始那个时候我是一直是帮国内的期刊湖南文学翻译作品的他们是希望去翻译一些之前没有被翻译过的一些作品因为那个原因我蛮喜欢 Lottery 我觉得那个作品非常的黑暗但是我每次读到我喜欢的一个作品,我就查查看这个作家是不是有些作品还没有被翻译,或者可能之前的翻译已经很久之前了,可以值得重新翻。因为这个情况,我就把 Shirley Jackson 的那个书界来看,我一直到了就是我要翻译更多的作品,才去了解了她是谁。我前面都不知道她的经历,或者其他的关于她个人现实当中更多的事情。嗯。' 钱佳楠: '我记得她说的是她在他们家第几个孩子出生前她帮她老公烧了咖啡之后一个人是坐车还是开车去了医院生孩子我当时看到这段描述我不仅吃惊我都愤怒了我说天哪这是一个什么生活的场景太过戏剧化太充满刻板印象了你知道吗所以我无法想象一个人可以在那样的环境当中写作但会不会这样的很奇特的生活环境才促使他能够写出那样的作品很难说吧就是我觉得可能逆向的使得他可以对生活当中尤其是那种表面上幸福家庭但是就是幸福家庭当中存在的那种压抑存在的那种大家不为人知的那样一种我也不知道就是夫妻生活当中的他的那种你可以说是怨恨吧也可以说他比怨恨可能我没有一个更好的准确的词去形容但是他就是完全可以理解他在小说当中写的那种情境他有一个小说我很喜欢就很短就是一个丈夫和妻子吃完饭就闲坐着的然后好像在听音乐不知道听广播的那样的情景看上去很好的家庭妻子看到了那个桌角上放了个烟灰缸他脑子里第一个冒出印象是这个烟灰缸可以拿起来砸死他丈夫就是这样的这个是很奇怪的但是当我了解到他的生活像你刚才说的时候我突然能够理解这是哪里来的对吧可能因为他的生活处境是这样的他可能对这种时刻他是特别敏感的他能够把这种时刻写得很真实因为他可能自己感受过' 钱佳楠: '我觉得他人生当中比较可惜的是什么呢他其实很多小说他没有写到这些小说最好的状态怎么讲他有很多小说就明显能感觉到那个结尾是仓促的因为他死得很仓促他 48 岁就死了他有一些小说因为我后来去看到他后来有各个人帮他整理的都当集字我看到他有些小说就是放在他还没有修改完就还是处于一个草稿的状态已经很好他已经写得比很多人完成的稿子好得多了但是如果他有足够的时间我相信他可以把这些小说改得更好这个是让我觉得挺可惜的' 钱佳楠: '然后我也觉得像斯蒂芬·金他年轻的时候他也写惊悚小说的他也是被归入惊悚小说的然后他也是被归入类型文学的我依然把他当成一个惊悚小说家来看呢他现在在主流文学圈还是很接受的大家会觉得他的惊悚小说已经写到了一个高度不完全是属于那个类型文学了所以活得长还是很重要的发生了什么呢发生了什么仅仅是因为他活得长吗不是不是这个我开玩笑我只看过他的 on writing 我只看过他的回忆录关于写作的那个回忆录我没有看过他小说所以其实我没有话语权但是他的那个很多小说被改编成了很棒很棒的电影消声科的救赎闪灵对吧就是就好多好棒的那个很棒而且都是大师级的人在拍那些作品闪灵已经它是一个恐怖片但是它不是完全的恐怖片所以它有一个它的小说如果我们看它电影改编的话它的电影已经进入一个艺术大片的那样一个行列了它不但电影已经不是什么好莱坞的简简单单贴一个标签类型的那个电影商业片不是的它已经是艺术大片了我觉得这种转变是对一个作家也是有帮助的' 钱佳楠: '然后如果再回过来去看他的作品就是斯蒂芬·凯恩他自己有他自己的一种欲望就是想把一些作品不仅单单变成一个类型举个例子比如说闪灵它里面有一个很宏大的酒店它可能它有它的一个背景更大的一个历史的背景屠杀印第安人的那个背景它有很多它这个酒店很有意思然后这个背景不一定是这个电影当中完全呈现的但是他放了很多这些东西在里面这些东西一旦被广泛地阅读然后被大学广泛地去讨论电影也被广泛地去讨论那么这个作家可能他的一个位置他可能不仅仅单单局限于一个类型的就是这样一个范畴当中这是我的一个很外围的一个读者去观望这件事情的时候的感受' 鲁豫: '但你知道一直有这样的一个观点某种程度我也会被这种观点有一些影响大家都会认为一流的电影通常都是改编自相对于二流的文学作品很多一流的文学作品可能因为它太过于经典之后改编成电影改编成影视作品的话很难达到同样的文学的造诣跟成就特别是被认可所以就是因为你看刚讲那个 Steven King 他的所有的作品改编成电影之后都是非常经典的某种程度可能就会让作为观众的我们在心目当中看他的文学作品你就会先天有一个相对刻板的印象会认为他那应该是归于通俗畅销小说而不是真正有严肃的文学意义的一些很经典的文学作品' 钱佳楠: '我现在没有去重读托斯特耶夫斯基但是我很喜欢《罪与罚》喜欢《罪与罚》我其实对于这种前俄罗斯文学很多作家的作品就是一直内心有某种你不说叫抗拒我把它归罪于阅读门槛太高了就首先那些名字剧场的名字不止一次地劝退我' 钱佳楠: '我觉得《罪与罚》的那个世界它没有完全过去就比如说只要一出一些暴力的事件特别是年轻人行侠正义走上那个暴力的或者说凶杀的这样一条道路比如说最近的那个美国年初有一个年轻人长得非常非常帅那个路易志旺·杰尼他在中国社交网络可火了全部是他的粉丝全部是他的粉丝每天都说他好帅啊好帅啊就是美国也是这样的大家都和社交网络上非常非常喜欢他但是就是其实这个人物对我来说就是拉斯克尔尼科夫斯基的人物这样的人物会一直会有我觉得那不可能有一年就是有一个时代我们完全翻过这一页了这样的人物不会再有但是如果让我去看这样一个事件的话我现在可能会觉得最发给我提供的那个解读的空间或者对于这个事件的一个描述是非常丰富的角度非常非常多就像你刚才说的他附调各种各样的视角去探讨这个人他的动机他行为的后果以及他最后所面对的这样一种良心的责备当然那个时候没有社交网络现在社交网络就更加丰富了就有更加的其他的那种介入的层面但是他已经把这个事件在伦理在宗教在心里在很多很多层面甚至是当时的不同的那样一种哲学思潮的交锋他把这些地方基本上都涵盖到然后我觉得他给我提供了一个非常丰厚的一个深度思考的这样一片沃土' 钱佳楠: '我知道你也曾经表达过就是你会喜欢的那些文字那些文学作品当中我该怎么样去理解好像是有很多的留白比如说你就讲过川端康城的作品就会带给你这样的感受你说你会很想写类似于属于你的一斗的舞女我怎么样去体会这句话' 钱佳楠: '我是这样想的对我来说如果我将来有伴侣我会希望这个伴侣如果我们没有孩子我很希望收养孩子我没有觉得自己基因要好到我一定要遗产给我一个人我会觉得收养孩子是一件很美的事情就是我会希望我能够提供给他的生活是比他原先的那个得到那个生活可能好一点我也没有想到我要就是我自己能够提供多好的生活但可能会比他原先的生活会好一些我会觉得这个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嗯' 钱佳楠: '我现在在找房子我不知道最后会不会实行啊但是我有个很宏大的搬家的理想就我想穿火车很慢的然后我想在火车当中有好几站下车走不同的城市待一段时间就慢慢地搬我可能一整个夏天都在火车上要慢慢地搬过去哦' 钱佳楠: '就是为什么我会觉得就是希望赶紧找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停留下来我现在会反而会觉得因为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一份很稳定的工作那个时候觉得太稳定了我不喜欢对吧但是我到了三十多岁的时候我就觉得还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让我有一个安定的感觉这个对我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所以可能一个人最终都会回到所谓的寻常的生活里边' 钱佳楠: '我会觉得我自己是一个脚踩西瓜皮划到哪里就是哪里的一个人我会觉得回头看吧我会觉得这些经历还是值得的不管是它正面还是负面的我觉得是值得我感觉我的人生能够经历的第一个我经历的这个世界在变大我所经历的世界在变大当我所经历的世界在变大的时候它给了我更丰富的对于人生的一种体验然后这个体验可能是我原先留在上海它可以有但是我需要通过很多很多其他努力才能够达到的我会觉得这种体验对我来说是很好的我会觉得为了得到这样一种更加丰富的体验付出一些代价是值得的我大概会是这么去想嗯' 钱佳楠: '我不知道你第一次听到岩中花树这几个字的时候你知道这几个字是哪几个字我知道我知道我听过这个节目 OK 那它带给你的想象是什么就你脑海中因为你喜欢画画你画得非常好你当时想象那个岩中花树这个画面是怎样的是什么样的花我觉得这个画面是很美的因为花其实很有意思花是一种状态它只有在绽放的时候它才成为花它它平时我们看不见它的它不开放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它可能就是个野草它可能就是一个不知名的植物然后我可能会觉得严重花树狗的感觉是我们可能平时不一定注意的不一定留意的野外的一种植物甚至不起眼的它开花了然后突然让我们觉得这一个角落变得这么的芬芳这么的美这是我的一个感觉'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 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

【本期嘉宾】

钱佳楠,作家

陈鲁豫,媒体人、主持人

【本期节目介绍】

岩中花述第七季第六期节目,鲁豫遇到在漂泊中写作的钱佳楠。

钱佳楠总是在学校间兜转,也总是与文学缠绕。毕业后,她在一所国际学校当老师,带学生读经典,在业余时间书写上海经验;后来,她拿到爱荷华写作工作坊的offer,在一个只有文学和玉米地的小镇,学着用英语创作;再后来,她去圣路易斯、去洛杉矶,用一种手术刀般的方式解剖文学,延续自己在异乡的旅程。

当场景变迁,族裔身份的问题开始显露、母语英语的转换带来挑战、故乡他乡的位置逐渐模糊。但也许一直在做学生这件事让一切变得单纯——作者是谁、来处是哪儿、是否被市场选择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她曾认真对待反复阅读的词句、在一座座城市中真实经历的故事、还有在笔端塑造的每一个人物和他们的命运。

所幸,她即将再次搬家,在巴尔的摩落定,教授喜欢的创意写作。她不再需要都市喧哗和奇情故事,安定的环境和独特的视角,已是一个作家可得的珍贵养分。 【内容提要】

Part 1  城市漫谈

02:42 在不同城市辗转迁移,为了写作,也为了延续身份

07:12 戏剧化的洛杉矶和平淡但精神富裕的爱荷华

14:24 衰败的巴尔的摩没有野心勃勃的美国梦

16:07 上只角的昔日辉煌和下只角的工人新村

Part 2  双语写作

22:17 写作未必带来物质上的富裕,却有精神上的丰盈

28:55 用英文书写的过程,失去了一些什么,但也获得一些什么

31:34 消耗现实素材后,想象是更持久的创作燃料

34:03 多元身份在自我表达与文化商品化之间的微妙平衡

39:06 从创作者到解剖者,在攻读博士时的执念与隐痛

Part 3 作家作品

42:07 跨越流派与时代,对纸面美感的执着是所有作家的共性

44:05 雪莉·杰克逊:敏感的人能写出真实的时刻

50:15 斯蒂芬·金:从类型文学到艺术大片

55:10 《罪与罚》的故事一直重演,而探讨的多重视角早已被书写

59:24 东亚叙事的特质:慢慢浮现的故事与留白的艺术

结尾

65:08 在故乡当游客,用异乡人的透镜重新对焦故土

70:29 我所经历的世界正在变大,代价与体验都值得

72:50 岩中花述的想象:转角处不期而遇的盛放

– 嘉宾推荐的作品 –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著,俄国文学经典

《伊豆的舞女》,川端康成著,日本文学代表作之一

《有花生的寻常一天》(One Ordinary Day, with Peanuts),雪莉·杰克逊(Shirley Jackson)著,钱佳楠译,明室Lucida|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5

–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 –

《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著

《火树银花不夜天》(Meet Me in St. Louis),文森特·明内利(Vincente Minnelli)导演

《上海的风花雪月》,程乃珊著,中国作家,以上海都市生活题材见长

《老派约会之必要》,李维菁著,台湾作家,风格犀利又温柔

《八月之光》(Light in August),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著,美国南方文学代表作之一

张爱玲,华语文学代表作家,著有《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

定海桥互助书屋,位于上海杨浦的社区文化空间,致力于公共阅读和文化实践

《同情者》(The Sympathizer),阮清越(Viet Thanh Nguyen)著,普利策小说奖获奖作品

《灿烂千阳》(A Thousand Splendid Suns),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著

《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著

小罗伯特·唐尼(Robert Downey Jr.),美国演员,代表作包括《钢铁侠》《大侦探福尔摩斯》等

《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著

《都柏林人》(Dubliners),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著

约翰·奇弗(John Cheever),美国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包括《奇弗短篇小说集》

玛丽莲·鲁滨逊(Marilynne Robinson),美国当代小说家,代表作《吉利亚德》《归家》《莉拉》

《抽彩》(The Lottery),雪莉·杰克逊(Shirley Jackson)著,讽刺现代社会暴力与群体心理

《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原著作者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电影由弗兰克·德拉邦特(Frank Darabont)导演

《闪灵》(The Shining),史蒂芬·金(Stephen King)著,改编电影由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导演

《燃烧》,导演:李沧东,改编自村上春树短篇小说《烧仓房》,2018年上映

– 互动方式 –

GIADA官网:www.giada.cn)

GIADA小红书:GIADA • 岩中花述)

GIADA公众号:mp.weixin.qq.com)

GIADA 微博:weib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