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丹·彼得森选择‘摔跤’而非‘搏斗’是为了尊重传统,尤其是圣经中文版和和合本的翻译。在圣经中,雅各与神的使者摔跤时,使用的是‘摔跤’一词。这一选择体现了对传统翻译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书中探讨的与神互动的复杂性和深度。
乔丹·彼得森在书中描述上帝创造世界的过程是从混沌中创造秩序。他引用圣经中的描述,指出地最初是空虚混沌的,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通过分离和命名,将混乱转化为有序的世界。这一过程象征着创造者通过意志和智慧,将潜在的混乱转化为有意义的结构。
乔丹·彼得森认为人类意识与创造力密切相关。他指出,创造力源于人类面对未知时的目标设定和意志表达。通过意识,人类能够从混乱中提取秩序,赋予事物意义。这种创造过程不仅体现在艺术和语言中,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决策和目标设定中。
乔丹·彼得森解释亚当和夏娃的关系时,强调他们之间的平等和互补性。他指出,夏娃并非从亚当的头部或脚部被创造,而是从侧边,象征着她与亚当的平等地位。这种关系不仅是帮助,更是一种相互试炼和成长的过程,反映了婚姻中的神圣性和复杂性。
乔丹·彼得森批评极端环保主义,认为其扭曲了圣经中关于人类管理地球的教导。他指出,环保主义有时过度强调自然保护,忽视了人类的需求和创造力。他认为,真正的环保应基于对地球的负责任管理,而不是简单地限制人类活动。
乔丹·彼得森认为语言是创造的核心工具。通过命名和描述,人类能够从混乱中提取秩序,赋予事物意义。他将语言比作‘意义的地图’,认为语言不仅是表达工具,更是创造和认知的基础。语言的使用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和塑造能力。
Jordan Peterson的新书“We Who Wrestle With God”第一章看完,看一点分享一点。本期涉及创造、秩序、意识、语言、男女。当然,我会扯到电影和剪辑。 以下AI: 旭亮和你聊乔丹彼得森新书,聊聊圣经故事、传统与创新。从神创造天地讲起,思考混乱与秩序、人与神的关系。为何选摔跤而非搏斗?怎样理解上帝的意志与我们的创造力?跟随我一镜到底漫谈文化话题,探寻人生意义。别错过这个深度讨论,让我们一起开启智慧之旅。 02:01 微信视频号,解读泰伦斯玛丽克的小众电影,请订阅 05:33 傲慢与想象力:透视上帝形象在人类思维中的表达 11:06 意识与目标:探索创造力的起源与动力 16:41 编辑与创造:通过改善手稿,展现上帝的形象与智慧 22:16 进化、丛林法则与尊重:探索人类基因与社会关系的逻辑推演 27:51 真相与权利:环保部门的权力与事实之间的扭曲 33:24 创造的奥秘:命名与自由意志的交互作用 38:58 电影艺术中的画面与剪辑:解读上帝存在的意义 44:30 集体效仿与个人意义的追寻:探索时代精神的奥秘 50:07 神的概念:超越语言的表达与人类理解的限制 55:41 冲突的表面现象与真理的深刻根源:探索对话中的对立面 01:01:16 人类意识的本质:探索意识的主动性和目标设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