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210 修行中的自我检验

E210 修行中的自我检验

2025/3/4
logo of podcast 炑星迹

炑星迹

Transcript

Shownotes Transcript

刚才我们跟一个好朋友视讯他说他自己现在修行以后生活非常的宁静感觉很顺遂很快乐但是看到同修都非常的精进他有个困惑就是自己好像修行并没有什么样的目标

还蛮安于现在的一个状态的所以刚才我们就聊起了各自为什么要修行也是我们常常在播客里面会分享的那我想再邀请你分享一下你为什么要修行这个问题伴随我修行到现在每一个阶段的答案都不大一样但是好像它们彼此之间又是一个递进就比如说在一开始的时候

我觉得我要做的就是去服务别人如果我的精力是百分百的话我 51%用于服务别人 49%用于服务自己对那个时候我们在看一的法则然后

然后那时候我非常确定我说对我来到这个世界我好像就是想要去服务别人的虽然我也不知道服务别人的这个定义到底是什么在我心里面我觉得就是帮助别人做善良的事情对

我记得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把寂天菩萨的那句话打在我们的卡片上放在我们的每日赠语上面就是所有的喜悦来自于我们希望别人快乐所有的痛苦来自于我们希望自己快乐

对,这句话也陪伴了我们好长一段时间,对我也特别特别的有启发,尤其是有时候当我觉得有一些痛苦,有一些难受的时候,我就会用这句话来看自己,看自己的角度是站在自我的角度,还是站在别人的角度,好像不出意外的每一次都能看见,确实痛苦都来自于我想要自己快乐。

即使我们做着服务别人的事情我们却依然感到痛苦然后那一段时间对我来说就是一个特别特别好的清晰的参照因为太多次的经验让我发现寂天菩萨的这句话是这么的真实发生在我所有的痛苦的事情当中

而且里面是没有办法夹杂装修过的发型的因为痛苦跟快乐会直接反射出我们真正的发型到了第二阶段当时我们就接触了杨定一博士

以及像 Dr. Joe 开始做冥想是我们的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的过程当中让我慢慢地在尝试去转化更多地做的是我发现在我过去的世界当中我看事物的角度有一些偏向性可能我更偏向于看见事物不好的样子更多地会处于一种

想象的状态里面然后我错过了很多个当下在那个时候开始学着怎么样能够活到当时理解的当下也有几个月的时间对尝试去看到事物更完整的面向对也在提醒自己当我看见这个事物有好的一面的时候它也会有不好的一面而不好的一面并不是应该被消除的或者它不应该被存在

好像过去会想要在善跟恶当中只能选择一种存在于这个世界当有另一个我不能接受的存在的时候心里就会觉得不舒服心里遇到这样现象的时候经常会没有办法自如地去面对就会需要停下来思考看到自己的这一些

想法这些感受其实在那个阶段的修行还是比较复杂的因为更多的会去思考会去想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它是从哪里来的看到自己生活的一些习惯发现自己没有办法阻止自己不好的一些想法的产生一些焦虑的产生

尤其是看到自己会有很多的念头很多的想法都是无来由的其实我并不是主动的想要他出现但是他好像会忙不迭的这样一排一排的出现

学着用一些方式在开始休息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也开始做冥想了逐渐地我们接触到了佛学其实是第三阶段第三阶段是初期刚刚接触佛学然后我们也有看了很多的佛学的书然后看了一些善知识的开示在那个时候我刚刚接触到发愿当时我记得杨宁老师有一些话是非常打动我的他说我们一开始的时候是不知道

这个愿要怎么发但是我们也可以去学习可以去尝试他说当我们做了一段时间之后有可能我们这个愿就发出去了听了之后特别打动我就会去做我就去发愿了经典上面怎么发愿我也怎么发愿菩萨们怎么发愿我也怎么发愿从一开始只敢在心里面发愿到后面我敢读出来在后面我敢分享给你然后在后面我敢分享在播客里然后

然后有时候也会被自己脑海当中的一些怨给感动到有一次你跟我分享说你那次你还特别不好意思说你想要成为所有道场里面清凉的瓷砖我想要成为寺庙的地砖即便当这个寺庙没有了

只要大家能够走进这个寺庙踏到我这一块地砖所有的人就又会想起累生累世修习的佛法大家会对佛法产生信心当时还会想象到那个寺庙很残破了都已经没有庙的样子了可能就是一些碎石啊墙啊然后那些都是我大家只要进入这个范围有不管踩到了还是摸到了大家就会对佛法重新产生信心

但这个院想起来的时候不是我主动思考出来的所以我自己也被他吓了一跳我自己想说怎么会有人发愿要去做地转对这个是说到院里对我影响很大的是

当我开始真正的有说出愿有发出愿之后好像所有的修行的轨迹新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并不是我好像突然去了慈善机构我每天都在做义工其实我们还是在过自己的生活在生活当中如果别人有需要我们能提供帮助我们可以合理的去帮助别人一开始我也发现有时候会热情过度别人并不需要帮助但是我们会很想帮别人

对,然后帮助的手段,帮助的方式也不够善巧方便。

对 这是后面慢慢做了才意识到的才这样学习到的发现帮助实际上是一件比较平常的事情而且它不仅仅体现在一些行为层面比如说我们的语言方面比如说我们的文字方面对 还有我们自己的心意这些都在它的范畴里面对 然后到后面也是发现帮助别人其实需要自己有

我内心非常确定的是去帮助大家解脱这个是在第三阶段就产生的发出来的愿望但也没有一种感觉是说我要健康的

兼顾成什么样子我现在马上要去做什么我就是有发了这个愿然后继续生活继续学习继续修行三到四阶段是

我觉得我一直都在生活当中在练习在练习我们所学到的这些道理有时候听到的开示我怎么样更多的结合在生活中因为我自己本身并不是一个对法理非常有兴趣的人但是好像有一些东西当我听到了我在生活中过出来的时候我能感受到那种道理的力量

所以佛学对我来说的信心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非常多的增长起来的而且我们两个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并不是为了学习去解决生活当中的什么问题好像很多时候学习佛法就是学习佛法然后生活就是会跟佛法融合在一起工作是这样情感是这样

家庭关系是这样所有的东西都是能够一起共通去使用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三到四阶段的信心是不断地增加的然后也包括你在我身边我们是一起在修行很多时候一起在交流我们也会一起去做一些尝试比如说我们没有做过大礼拜你会跟我一起做大礼拜我们都会去试一试看看自己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到第四阶段的时候我发现我在实际的实修方面就比如说呃

像冥想然后包括像观心因为听了时间比较久了好像练习的时候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感受到自己心的那个稳定我觉得那个阶段其实我们在修平等性跟菩提心的同时在不断地理解臣服跟参对在这个同时在跟着杨博士做共修是

同时还在继续看很多不同善知识对于佛法不同的表述对我觉得这一段时间像是我们的一个累积期

在积累很多不一样的观点但是我们发现这些观点最终又汇入到了同一个地方发现有复杂的方法有简单的方法我们慢慢看到了这些东西的一些共通性看很多实修方面的书之后发现实修也有复杂

然后也有简单,开始我也会沉迷于各种各样的方式里面,然后会去尝试,会去体验,会去感觉自己到底修的对不对,书上讲的到底是怎么样的。

然后在那个时候我们在练习臣服的时候我也发现费劲的臣服跟杨博士说的毫不费力的臣服以及到后面生活当中慢慢的臣服已经不存在了没有所谓的我一定要去臣服的这样的一种感觉第三阶段到第四阶段其实后面的愿力一直是没有变过的但是

随着自己在练习过程当中的一些心得,一些经验,然后会发现这些也会成为可以帮助别人的一种累积,好像像是找到自己的一个擅长的地方,并且开始真正我觉得像气入修行,开始找到方法了。

然后现在我说我们是第五阶段是因为很确定的找到了自己相应的方法以及我们知道可以怎么修行是非常适合我们的但是那个发愿一直是没有变过的我们在修行比较早的时候也就经常会聊发心

很好的是我觉得每个阶段我们都会去聊我修行的发心然后来看我们发心有没有变过这个也是很有收获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有时候会忘记掉再问自己可能跟当时的发心会有一点不一样然后或者有时候也会随着我们的知见转化而转化

然后现在如果倒带回去看到可能三年多前的我自己我是根本不可能想到三年之后的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会慢慢地去走进佛学然后我会发下这些愿望会真的觉得这个是我要做的事情而这些东西跟我的生活竟然没有冲突我不需要脱离我的生活或者说我要重新

出世去专门的修行去做这一些然后我们两个人是非常清晰的知道我们怎么样能够把这些东西结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那师兄你呢今天回到我们朋友的时候内心的声音是说修行的一个发心简单就是我想要知道真相就是我想要知道我为什么会变成人

然后我死了以后我到底要去哪里我是不是会再变成一个人然后又死了然后又去哪里这样的无间道到底是在做什么所有的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其实在用一个非常二元的这个框架在寻找意义再加上我以前其实也从来没有想象过一个非二元的世界一个 interbeing 的世界

一个我可能跟你并不是独立的,我们都是一体的这样的一个想法,所以在这个经历过程当中,我有很强的法理上的驱动力来源于我特别想知道这一切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听说有一位老师就是佛陀他知道了真相并且他乐于分享这个真相然后他有很多很多的学生有很多跟他学习的人也获得了真相然后大家把这个真相一直都保留下来它可能变得非常的复杂难以接近它也可能会变得那么的简单以至于我们没有办法相信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说明

是源于这种特别想要获得真相的私心这是我看到自己欲望的一部分这部分要强过菩提心

所以这是我刚才在思考的地方就是刚才回忆起寄天菩萨的这句话然后我在看我自己这个发心的时候我在想为什么这个发心这么的自我就是你说你想要看到这个世界的真相然后你觉得这一个愿望像是在服务你自己对但是从修行之后我跟你一起看到你的行为并不是这样的

嗯当你在学习一个法理或毅力的时候你会想要能够把它去通过你的方式能够分享给别人而分享给别人是你常常会去做的事情嗯

另外当我们最近在泰国书店的时候我们去买很多佛学相关的二手书然后你也会去考虑说这些书它的一些角度然后你也会希望把这些东西去分享给别人我觉得这像是你自然而然会去做的一件事情其实不是说刻意非得要这么做

但你就是会自然地去做因为我刚才的那个愿望在语言表达上听起来觉得好像是没有味道自己好像听起来是一个在为别人做的一个非常善的愿望而当你说这个愿望的时候你感觉这个愿望的主角好像是我自己对

但其实我那个愿望的底色跟你是一样的如果我自己没有办法解脱我又如何让别人解脱对我能理解就像我刚才分享这些善知识他们看到了真相然后他们会回来帮助大家一起去看见真相对只是说我在表达和分享这个的时候我好像没有像以前那样强烈地感受到那种想要帮助别人的心嗯

这个让我觉得有一点奇怪那是因为在这个阶段的你包括我们最近的休息状态来说其实你开始切入到实修的部分而这个实修的部分更多的会让我们去扎根于落地然后你现在的角色跟以前的角色有一点点不一样是只在个人修行的层面

你最近重新把自己放到了一个重新来过的小白对你这样定位自己了然后你打算全部都扔掉那些过去修过的东西你觉得可以从头再来每天我们都可以重新修所以在这样的不同的一种修行的阶段上面所以你刚才会感觉我好像没有非常强烈的像过去那样觉得这些东西都是可以拿出去分享因为你也突然意识到了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很多法理需要在实修当中去证得对证得之后能够分享出来的力量和他抵达心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会在从解脱原寺回来之后也发了一个愿嗯我说我希望培养出一颗知者的心供养给龙博帕默尊者其实

也是想能够真正见法对供养给龙坡帕默尊者其实也是希望供养给所有的人随喜师兄对你现在这样说起来我才能感受到那种力量感是但是刚才我讲到我想要看见真相的时候我好像自己还特别的小好像我怎么样也看不见那个真相

但你看就是这短短可能两分钟三分钟的一个时间也还是你没有做什么变化你也还坐在我对面为什么会给你带来这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力量感好问题我们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情我们修行也没有在突然的两三分钟里面有感悟到了新的体验跟法理相关的并没有为什么呢

以我的自己的那种体验感来说有时候有一些愿我们是从脑层面发出来的有一些愿我们是从心层面发出来的通常来说只有心层面的愿它才会有这种力量嗯

对你刚才问起我我想起我发的这个怨的时候好像那一刻整个身体都跟着暖起来了对其实怨它本身没有大小好坏之分这个道理我们都是懂的但是在身体层面的体感我自己是就是这样感觉的就是当

一个愿是我们由内心这样生起来的自发的一种感觉它会带领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我们的脑自动感觉到这个愿的一种力量对它像我们生活中扎扎实实的一个经历然后形成了一个记忆对进入了自己的身体是而不是在书上看到了一句话觉得写得挺好是刚刚我也才发现我们在说的时候是愿力嘛愿望的力量

当我们发出愿的时候我们就产生了这股力量因为这个愿来自于内心深处对我们是比较擅长用头脑思考的所以当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比如说我们到底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我自己是习惯知道怎么样去判断哪些是我心的声音哪些是我脑的声音因为我思考的速度没有你快所以当我要费劲去想一些东西的时候你都会发现而当我从心里面流出的话的时候是毫不费劲的就是马上他就可以回答常常只要我不去阻碍他我不去评判他那个答案就会变得非常的明显对然后因为我习惯于思维也容易

散乱于思维然后思维快它好像成为了我修行的一个阻碍反而很容易迷失于思维而没有发现因为它速度比较快所以我常常是以为自己在精进其实散乱在法里但是我觉得之前散乱在法里的这些岁月它也给我一个很好的基础跟沉淀对对一样的其实

我那天跟你聊起说我修行道慢慢地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一些法理因为不然我在实际的修行当中我没有办法认出它们有时候修行就是这样相互搭配就像左右脚一样的

刚刚我们在聊的是关于修行的原因为什么要修行然后我觉得对于佛法这个层面来谈修行的话其实修行反而是去宗教的它是去信仰的它甚至是去佛学的其实这个世界提供了太多的真相不同的真相但很多时候我发现这些真相会随着新产生的科学发明

或者新探究到的太空现象而改变或者会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更迭这些所谓的真相都会改变当我再说看见真相的时候

为什么佛陀看见的真相才是真相每一个人其实都有一个自己理解这个世界的系统你的世界就是你所相信的世界你选择相信什么这个世界就会是什么样子你选择相信佛学可以是佛学你选择相信道家可以是道家你选择相信上帝可以是上帝嗯

就连我说真相的时候有时候这些真相它所指向的地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想说的是为什么我选择这个真相所以你是要答吗可能在说的是像我这样的人会生起的困惑你没有确认什么是真相

所以你会觉得那也可能是真相吧那也可能是真相吧或者你如果没有确认这个真相是真相你很容易被其他真相带跑

就是当你有一天发现你的真相是假的你之前所有发的愿力跟你发出的这些善心好像都种在了虚空里一样然后你又会去找下一个你觉得是对的真相换一个信仰然后继续去发愿继续去做好事继续去有一到五的阶段好像又变成了一个轮回对

这件事情对我是相对要简单一点对你的简单来自于你是跟着新的力量在走的一方面就是我对于这些义理的东西或者是谁来讲很多时候我并不是在听道理并不是在听大家是怎么说的很多时候是在感觉那个人感觉对方的一种场来确认是不是相应财道法

然后这里面就会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基础前提条件是你的感应能力你自己内心的指南针它是足够清晰的它本身的磁场并没有被扰乱对我的心是非常稳定的我知道什么样的状态我是不受干扰的正在感受它而这个感受没有添加很多的评判我只是纯粹的在感觉

对然后每一个人都会以为自己的感觉是对的每一个人都会以为自己的感觉是不加评判的或者我感觉到这个善知识分享的东西是对的所以他们才会愿意去相信才会投入这个信仰当中所以有些时候我们是没有办法跳脱出自己的感觉之外证明自己的感觉的所以只能够自证

如果单纯从佛学的角度来讲在法理上应征的是三法因这个是我们都通用的其实就是三法因不管是法理上还是实证上

但是通常来说就跟你前面的发愿是一样的我们除了看见除了听见别人是怎么说的也会看见别人是怎么做的对三法印它可以被说出来但是生活的痕迹会透露出三法印的修习对所以其实我刚才在分享的

有一些真相它是经得起淬炼的也就是我们刚才所分享的三法印三法印是我学习到现在为止我觉得最接近我心目中的真相的真相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去学习佛法我愿意学习佛陀的智慧是因为我发现他说的很有道理我发现他所说出来的这些

不管是四圣地八正道还是三法印都是我到现在为止不能反驳的我没有办法证明它是错的并且它时时刻刻地印证在我的生活当中所以我愿意去学习它我愿意去实践它然后才回到你刚才所说的那在这个语境下也会有很多

很多人都在说三法印但是大家在说着自己的三法印这也是为什么法印这么珍贵是因为它那么的清晰它那么简单直接的有一个衡量的标准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去检验而不至于迷失是

上一期播客也分享到的我们在生活当中以为我们其实是践行佛法在修行但是当我们看见自己行为的时候发现我可能在要求一种恒常对发现自己一直处在一个宁静的状态就像龙博帕默尊者分享的自己宁静了很久有一天突然意识到这跟佛陀说的不一样佛陀说的是无常但我的宁静是恒常的

所以他马上可以验证出我可能走错了对就是像这些善知识的经验也在生活当中会经常提醒我自己我会

我到底有没有在修行这条路上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修行这条路上因为我认为我在修行但当有三法印存在的时候我对比我的生活的行为我对比我的思想我很快就会得出答案对就像我早上练习静坐的时候我看到我自己迷失去想

然后我觉得迷失去想不好我也看见了自己想要去抓它回来想要紧盯想要自己修行好想要有一个好的静坐体验在这个时候如果去印证的话就会发现其实违背了三法印因为这颗心它是无我的但我却想要控制它我想要改变它

然后这颗心它会迷失去想,是因为它是无常的,所以它时而会迷失,时而会有决心,但我却想要它一直有决心,也会很快看见自己在做一些跟真相相违背的事情。我觉得当我们说在生活中自我检验的时候,当没有一个善知识每天在身边提醒我们的时候,我们是有能够自我检验的方法的。

是的,然后在这个时候我们也会突然意识到,哦,我可能走错路了,可能就像我们今天出门一样,我原本要去的地方走差了。对,所以这是一个指南针。然后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就是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是走错了的时候就走回来。对,或者马上扔掉,重新开始。是,就好了。

因为这也是无常对修行有时候会前进有时候会后退也很正常对我觉得最后还有一点可以分享的就是今天在跟我们朋友聊的时候

他说那修行就是我们不断地去延长我们在生活中有决心的时间但其实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反而是反过来的我们只是靠着这个决心去斩断我们迷思的洪流能够让它没有那么连续性反而好像让一个迷思的习惯没有办法很轻易地就这样顺遂下去

而决心可能一开始就是一下一下一下的在生活里面闪现这个也是我最近在练习的不断在日常生活中去认出自己迷失的境界然后决心是我们修行的起点但它同时是修行中最重要的部分对

最后就像今天我跟朋友一起分享的如果大家也在练习观星有几个练习的 tips 和大家分享第一个是

我们每一颗出去的心都会消失对当一颗心升起的时候其实它就注定了它也会灭去所以我们要知道并不是我这颗心迷失了我再把它叫回来迷失的心出去了它已经消失再升起的是一颗心的心现在说的是我们在道理上面去理解当一颗心迷失去想的时候我们意识到了

那颗心就可以随它去了迷失去听去看去闻也是一样的每一颗心当它迷失的时候就随它去了我们并没有去把它拉回来或者去校准它的义务对因为最初我在练习的时候我总是有一个回的动作因为我会想要这颗心尽可能少的迷失所以当它出去的时候我就会

会想要他回来所以好像在我这儿那颗心是这样来回的但是我记得有一次跟你一起也听到龙波帕默尊者的开示他也这样说过每颗出去的心都是消失的那一颗心是不断不断刹那生灭的它并不是这样相续的后面这个是我体验到的是因为我们没有中间的觉醒所以我们以为它是相续的如果我们在生活当中去

经常看的话能够慢慢的变得更敏捷这是觉性变得敏捷我们就会看见那颗心的升起跟灭去以及下一颗心中间的 gap 是可以看见的但需要我们慢慢的练习跟积累去认出来这个是第一点

因为当我了解了这个第一点之后我的心突然就变得很轻松每次当那颗迷失的心出去的时候不会要它一定要回来因为我知道下一颗升起的心还未升起如果它升起了我只要知道那颗心是什么心就可以了其实我不刻意地把它们做连续它们本身就是中断的所有的烦恼迷失都是一样的然后第二点是观心跟观身会有两种不一样的时态如果

如果关身比如说我们关身体走停动停或者是我们关自己的呼吸这个是当下的我们关的是当下的时态也就是它是及时发生的当我觉知我现在正在讲话那是现在正在发生着

我们基本上跟我们的所有的动作都是同时的而当我们关心的时候我们关的是过去时是等这个迷失发生了等一种不喜欢的感觉升起了我们才能够关到它叫紧随其后去关然后它们会产生两个时态是因为我们这个身体的生灭它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一般有几十年甚至一百年的这样的时间

所以它其实比我们的觉性还要更慢以至于我们能够跟它同时发生以至于我们能够同步地去观察到它但是我们的心其实它是刹那刹那生灭的因为它很快所以我们的觉性跟不上它所以觉性只能在心升起之后紧随着去知道它

对 这是第二点第二点对我来说会让我去检验我在关心的时候的状态有没有去紧盯着那颗心好像搬把椅子一样坐在那个心要跑出去的门口说我要看看你今天什么时候失去决心对比较容易发生在刻意想要决心的时候刻意想要觉知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这种情况

然后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在心要迷失巨想之前就发现了对另外在练习的时候也感觉很像在回忆有时候你一反应过来发现刚才失去决心了其实

对,如果我们发现它是一种想象,害怕我的心马上又要跑出去了,或者觉得我的心一会儿要生气了,这种状态其实使我们有一点紧盯了。对,第三点是我们练习的时候会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比如说,

比如说像我们在练奢摩他的时候我们会知道我们是为了毗婆圣纳做准备其实奢摩他他并不是一个终点而且同样是练习一个奢摩他我们可以以呼吸作为所缘我也可以以诵经作为所缘我也可以以画画作为所缘像我有时候是以洗东西作为所缘所有的事情我们一旦知道它是如何练习的就是背后的原理很多事情都可以拿进来

反而修行的方式会变得非常的广泛也变得非常的轻松是的这个就跟我们反复说的我们去练习知道的时候重要的是知道而不是知道什么当我们去感受到我们的习惯的时候重要的是感知到我们有这样的习惯而不是我们习惯于什么是的

你说的是第四个非常重要的重点就是我们会容易落入到细节里而忘记掉我们最重要的是前面那个觉知我也把它归成一个大类就比如说当我们关喜欢不喜欢的时候它是一个大类并不是说我需要关到我不喜欢什么其实后面的那个什么并不重要我不喜欢吃苹果苹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看见了我不喜欢然后我喜欢穿黄色的衣服黄

黄色并不重要衣服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喜欢喜欢的那种感觉我们要认出来它今天可能在衣服上发生它明天可能在手机上发生后天可能是吃的东西上蓝天啊小草啊风啊对我来说都是很常见的喜欢最重要的是认出这种喜欢

喜欢就是一种境界然后不喜欢也是一种境界就是这样去认不用太细碎到后面的事情但是当我们看见我迷失到了哦我发现我喜欢这件黄色的衣服我开始思考我喜欢到黄色的衣服里面那它也是下一个我们知道的境界就是我迷失去想了就是这样不断不断地去觉知就好然后也跟朋友举了一个例子就像我们在

我们平时我们是怎么在走路的?Walking meditation 也是怎么在走路的?我们只是更深入地去感受自己的身体的感受。

更多的去觉知我在走路走路是一个大体的感觉我们不需要刻意的去感觉它因为我们平时已经在走路了只是因为我们平时的走路当中是没有决心的没有决心的意味着可能我们走着走着会想今天上班的事情跟同事之间的关系跟爸妈之间的关系甚至一伙吃什么或者今天手机里面看到了什么新闻在这个时候其实已经迷失去想了

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走路不知道自己正站着也不知道自己在走路或者路过看见了一只很可爱的小狗或者小猫心也跳进去了这时候又忘记自己在走路或者迎面走来一个同事跟他一打招呼心又跑到同事身上去了

也忘记了自己的身忘记自己在走路有时候坐地铁坐在地铁上看见对面的人他今天穿的衣服不好看觉得没有衣品这个时候其实已经跳去想了但是不知道自己迷失去想了同时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坐着

是就是不断地去认得这些迷失的境界然后不断地去回归到自己的身体对所以修行跟没有修行的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我们是不是有决心知道自己迷失了同样还是走路同样还是坐地铁以前我们可能认不出来自己在迷失而现在认得了对

最后一点,在这个层面没有好坏,在戒律之上,我指的是我们的这些想法,我们在练习的时候可以先放下评判,放下我好像必须要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是单纯地去练习知道,练习觉知,这样练习一段时间来看一下自己新的状态跟自己新的体验是什么样的。

因为说再多的体验其实不如我们自己去练习这样练习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三个星期下来自己会感觉到当我们说知道的时候不需要后面做什么是因为心自动会回归到中立的状态而这种中立的状态它本身就是不偏不倚的它没有什么刻意一定需要解决的东西因为我们看多了发现很多都是念头层面的念头就是每天

一直在跑一直在跑他有很多想法感受也是这样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心会变得更灵敏一些然后我们也会更清晰生活会变得更清晰就像我感觉练习下来一方面心会有一种稳定的根因为我常常能够回归到自己心会在家里所有的一些感受都只有在我们真正去做的时候去体验的时候才会明白是这样的感觉

然后我们如果能够抓住一些练习的重点练习的小 tips 像前面分享的三法印常常会回观我们的生活修行并不会脱离我们的生活因为我们所有的素材都在生活里这两天也有一个还蛮深的体验说烦恼即不提因为迷失我们才能有决心对我们才有这么多练习的机会不用太置于

迷失,太排斥于自己有憎恨心或者我们散乱的状态,对,不够平静,然后心好像总是情绪上面会有一些浮动,因为这是我们正常的状态,我们要做的就是如实地去看见它,在练习的一开始是学习怎么样如实地去看见它,而不是要去扭曲它,要去改变它,要去改造它,

因为一开始我在看的时候发现自己有好多动作总想要这样去改一下那样改一下对因为我们前半生都已经在体验一种自己改造透过滤镜去看待的世界去造作出来的世界在情绪里的在念头里的世界我觉得后半生就要学着去看一个没有过滤过的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对

我想起《十字路口的猪》里面的那个场景是男主人公在他离世以后看见法会上的那朵花他说这朵花怎么会这么的鲜艳怎么会这么的好看旁边的人回答说那是因为你没有再透过你的色运在看你没有再透过你的感官在扭曲这朵花

所以我觉得我们修行确实就是学习怎么样放弃掉自己的造作去如实地看到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对然后放弃它其实并不是一个

因为我们一理解放弃这个动作就容易又去造作放弃所以说只是看见只是知道只是知道自己在造作的那一刻我们就有可能可以回归到一个相对中立的状态去尝试去练习这期播客主要的内容也分享的差不多了在最最后面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们最近的动态对我们已经回到了

小杨罗的家里有十天了最新一期的公众号文章上面有分享我们回来家里晾了一个多月的灶也熟成了所以现在我们的小店已经恢复了正常发货

然后后面呢可能还会有变动也说了我们可能还会再搬家是所以现阶段的正常发货呢是我们会尽我们可能的发货只要我们有空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发货然后如果大家有比较紧急的情况或者特殊的日期可以联系我先确认

另外如果我们有不在家的一些时间我们也会及时的发通知对然后关于我们未来会搬去哪一个小岛以及生活可能会发生的变化等到我们确认了之后我们会再跟大家分享我们新的故事是的还包括后面的一些产品的变化包括快递的变化都会在那个时候分享

对,因为我们现在也未知然后最后我们想尝试帮 Rail 的妈妈上线一个计划叫做妈妈的小厨房之前在做层的小厨房的时候我们就有想要分享爸爸妈妈们的一些手艺只是当时也没做起来然后前几天妈妈包了粽子寄给我们吃她当时又有

有说起,我就想起上一次回到你家,看见妈妈她会很快乐地包粽子,因为每次包粽子都是包给家里人吃,她会去菜场买新鲜的原料,她知道哪家的粽也好,快乐地很幸福地看着我们吃粽子,再到最近一次她寄给我们,然后她很骄傲地说,

爸爸吃了之后觉得他粽子真的太好吃了他也想尝试去分享这份幸福这份快乐然后我们就在想能不能帮助到妈妈所以我们也可以试试看再献上上献妈妈的粽子如果大家

有需要的话可以根据口味订购这是给妈妈的广告对,然后我会去找一个团购的链接放在 show notes 里面爸爸妈妈都是吃荤的所以在粽子的口味里面有荤的也会有素的一般情况下家常我吃到的都是肉粽跟蛋黄肉粽还有豆粽温州人也爱吃枣粽但是我个人没有很喜欢吃

到时候我们会问妈妈她想做什么口味的就会放在上面好这就是在最后给妈妈做的小广告那我们这期播客就录到这里啦感恩大家的收听祝福大家天天平常再见拜拜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Gangang na patayinGangang na patayinGangang na patayinEsaEsaEsaEsaAriSara namEsaAriSara namEsa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