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出生以来,陪伴我们最久的是 「念头」。
修行以前,曾经留意过脑海当中的那个声音,我以为它就是「我」。
但是,为什么脑袋里的那个「我」总是有好几个不同的声音。
他们是谁?
念头究竟是什么?
念头是「我」吗?
念头是如何产生的?
念头的源头在哪里?
透过观察和练习,我们会发现与念头之间的关系。
就如同朱倍贤老师说的,念头本身是中性的,是无害的。
只有当我们开始认同、投入注意力、抓取的时候,它们才开始与我们产生交互,「行」开始运作。
练习的重点是我们不参与进去,去观察念头的活动轨迹,而非念头的内容。
不参与也包括了不控制念头的来去、生灭,如果我们真的练习,也会发现无论如何努力,我们是无法让念头真正停止的。就连「想要念头停止」,也是一个念头,就连「不要生起念头」也是一个念头。但凡我们有着这样的预期或是期待,无论是对于平静、无念还是空性等等,这还是一种用力,一种抓取。
我们必须认出这种用力、交互的动作,才能让我们真正看见「念头」,抵达内心的平安。
感恩善知识的分享,
感恩 Rio 摘的果子,
感恩一切,
祝福大家 :)
Cen 2025.06.28
—
时间戳:
——
🎤 推荐收听
炑星迹文章:
炑星迹视频:
——
🎉 我们的其他分享:
感谢大家一路同行,祝愿大家天天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