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宁:本期节目探讨了“国民性”这一概念及其在社会议题中的体现。节目首先从疫情期间出现的“硬核防疫”措施谈起,指出这些措施虽然有效,但也可能损害文明、尊严等价值观,引发了对“接地气”这一概念的反思。节目认为,“接地气”一词并非中性,其背后往往暗含着对中国人国民性的刻板印象和负面评价。节目批判了将某些负面行为简单归结为“国民性”的偷懒和缺乏严谨的思考方式,并指出许多被归咎于“国民性”的缺点,可以通过教育、发展和制度改革等方式来改善。节目以日本为例,说明“国民性”并非一成不变,通过努力可以改变。节目进一步指出,“国民性批判”本质上是一个权利问题,是权力者巩固自身地位的一种方式,其关键在于建构批判者与被批判者的权力关系,而非批判内容的真实性。节目还讨论了谣言的传播与“国民性批判”的关系,指出谣言的传播体现为对信息话语权的争夺,并批判了“谣言止于智者”这一说法中暗含的对大众理性的质疑。节目认为,解决谣言的关键在于建立信任,包括政府对民众的信任,以及民众之间的信任。节目以西班牙对意大利南部的统治为例,说明信息不对称和缺乏信任的后果是严重的,并指出我们需要的是事实核查,而不是简单的辟谣,这才能建立信任,促进良性循环。最后,节目以荆州在处理捐赠蔬菜事件时的回应方式为例,说明积极的回应方式有助于建立信任。
任宁: 本期节目从疫情期间出现的基层防疫措施引出对“国民性”的讨论,认为将一些负面社会现象简单归结为“国民性”是一种懒惰的思维方式,忽略了社会环境和制度因素的影响。节目以日本为例,说明社会问题并非不可改变,通过努力可以改善社会风气。节目批判了“国民性批判”背后隐藏的权力关系,认为其目的是巩固批判者与被批判者的权力地位,而非真正解决问题。节目进一步分析了谣言的传播机制,指出其与“国民性批判”的逻辑相似,都体现为对信息话语权的争夺。节目强调建立信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政府和民众之间相互信任,才能有效应对谣言和社会问题。节目最后以荆州处理捐赠蔬菜事件为例,说明积极回应民众质疑,以事实核查代替简单辟谣,才能建立信任,促进良性循环。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