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欢迎收听一百种生活 我是思佳在节目的开始 想跟你分享一个小小的好消息我们一百种生活播客有周边啦从冰箱贴 文创贴纸 帆布袋 包包挂件每一件都有我们亲手设计藏着节目一路走来的心意设计的这个小人图案呢 也有一些小巧思小人脸上是有两个圆圈加上一个半圆形 代表着一百
那这个 100 呢会慢慢的如果有从我们第一季到现在第六季关注我们的听友会发现我们的图标从一开始的 100 向内出发慢慢的走上了向外部向世界探寻的过程那现在这个小人你能够看到他的两个圆圈 100 所围绕着像一个土星环一样的形状呢他就是代表着
现在我们节目正在向外向世界探索的这样的一个状态如果你也曾在某一期的节目里面找到过自己的影子希望这些周边能成为你日常生活里面的温柔陪伴也欢迎你来我们的线上小店看看
直接在淘宝里面搜索一百种生活播客周边你就可以发现我们的店铺啦我们做这些周边不只是为了好看或者是纪念更想是为听一百种生活的你多加一点点归属感
这个世界太大了,我们的节目可能只是你耳机里面的一个小角落但是如果有一天,你在人群当中可以看到有人用着同款的帆布袋或者贴着一个一样的小冰箱爹那就请大胆的去跟他打个招呼吧你们一定在某一个深夜或者通勤的路上听过相同的一期节目,笑过,共鸣过那一刻
或许你会突然觉得原来我们真的不孤单在这个小小的播客宇宙里有人和你频率相同这本身就很浪漫谢谢你一直的支持我们继续出发也带上一点点好看打动人心的东西一起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收听本期的节目吧对了别忘记淘宝店铺的名字叫做一百种生活播客周边
大家好 欢迎收听一百种生活 我是思佳那今天的节目呢 绝对是巴士的版我们要聊一个右阶地气 有十分有趣的话题那就是四川话的魅力如果是第一次听一百种生活的话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个生活在都柏林的四川人 我是四川卢州人
那四川话在我的印象里面它应该不仅是一门简单的方言它是我的生活方式的一个说影也是我觉得一个十分带有幽默感又有人情味和江湖气息的一个语言的完美结合那今天呢我邀请到了同样来自四川的两位播客节目的主播来和我们一起摆一下这个四川话的龙门阵那首先我们让他们给大家打一个招呼吧那我们让我们
沐老师先来大家好我是马上开摆的主播沐先生我的播客频道是文化里体验里的一个频道因为我是住在成都今天就很荣幸被邀请来参与这个讨论谢谢沐老师那接下来我们让野地电播的杜老师来为大家打一个招呼吧
大家好,我是来自野地电波的杜老师我是野地电波的两位主播当中的一位另外一位叫 Y 然后我们是一个猎奇类的电台我们主要讲一些罪案啊
或者是一些灵异啊玄幻啊还有外星人一样的节目但是我们这个台有一个特点是我们全部都是用四川话来讲的所以我们也是跟今天的主题比较契合非常荣幸受到私家的邀请我们今天一起来聊一聊关于四川话的一些主题非常开心谢谢
这还是我第一次听到杜老师的普通话是是是我在天野地电播都是很流畅的你也是成都人对不对杜老师我不是成都人我是江游人就是在绵阳附近我是大学来到成都的四川话可能比较偏成都一点我的
回到江游我可能又更江游一些所以我的融合性比较强一点很不错那我们这期就是三个来自不一样城市的四川人在这里我们有来自成都的沐老师有来自江游的杜老师还有来自卢州的我
这个我自己还有另外一层身份就是因为我从小我的家里包括从爷爷那一辈开始到我父辈到我这一代都是那种铁路系统的所以我说的成都话里面也有很多的用词还有很多的不能讲语法吧就是说可能一些发音啊什么的有时候还会偏向一些
有铁路特色的这个铁路系统特色的一些成都化所以说咱们今天看似三个人在这里其实是说了四种不同的成都化这个很有趣因为你聊到你爷爷嘛我爷爷他其实不是四川人他是北方人他是当年南下抗战的时候来到四川遇到我奶奶就在这定居了他现在已经在四川生活了应该有 70 多年了
但是他的四川话还是很糟糕他的普通话现在也变得很糟糕他现在就是说着一口十分流利的椒盐普通话我不知道杜老师和莫老师你们的家庭成分也是像这样吗会是南方和北方的一个结合吗我家里是这样其实正儿八经的四川人本地的就只有我奶奶一个我奶奶是双流的就是成都双流机场的那个双流
我爷爷是山西人他是在解放战争的时候吧是跟着那个贺老总的部队一直到四川来的就进到成都来我奶奶认识就在成都就一直待下来了妈妈这边就是我姥姥姥爷是山东的他们也是跟着这个解放战争的时候的部队是进到四川来的所以我家里你看从小是生活在四川但是成都但是家里文化背景全是北方的又在铁路系统这么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独立的一个系统里
所以这个文化是有点阿杂的在成都本地的熏陶下又有很多带有北方文化特色的一些文化背景我的话其实跟两位我发现我们三个都有一个相同点我们家里面可能都有长辈是从北方过来的包括我的妈妈的父亲就是我的外公他也是从北方
他是从安徽解放战争的时候来到我们江游跟我的外婆组成了家庭我爸那边呢就是两个都是土生土长的祖祖辈辈都是江游人所以说我也是从小听我外公说普通话长大的
但是我的日常的生活当中基本上还是四川话为主然后我觉得中间也了解了很多北方人的习性或者是他们的习惯我觉得有一个文化冲击这个也挺好的这个很有趣对像你们在聊的时候我是除了我爷爷是河北来的之外我的妈妈的妈妈那是我外婆她是重庆人所以我觉得这一期我们的背景都十分的丰富
那在这里的话我先说一下我所了解到的一些四川话的科普配景给非四川人的小伙伴可以更加的了解一下我们在说四川话的时候我们的一些特点是怎么样的四川话呢它又称川话或者是巴蜀方言主要通行是在四川省
重庆市以及部分的周边地区它是属于西南官话也就是汉语八大方言之一那我在网上了解到了四川话的特点从发音上来说我其实这里打一个疑问号因为我不觉得它的声调柔和但是网上说它声调柔和语速适中自带猛感和幽默感嗯
这点我觉得我不太认同。第二个是他说我们四川话的词汇是特别丰富多样的,很多词汇呢它含有独特的一些意思,比如说像大家一说到四川话就会知道凶气,杂气,拔水,还有刮刮子,好像这些的话在其他的方言里面就是会有完全不一样的一些含义,但是…
到了我们四川话里面,大家一说到像很多时候要给人加油的时候,我们就会说凶器。那在表达方式上面,科普信息里面说的四川话的情绪表达十分的丰富,经常使用拟生词和重复的叠词来增加语气,比如说锤子,爪子之类的。这个我觉得还比较好玩,我不知道大家,
怎么看就发音我自己理解我们广义上说的四川话其实是指新南关化的川前片川就四川嘛前就是贵州的那个前就新南关化整体的分布还是挺广川前片的一个小片我们讲的应该都是在属于这个小片就是成语小片成都和重庆之间嘛这个成语小片那所谓的语调融合就可能觉得成都人说话比较软多的音也比较多好像有点婉转
甚至包括一些比较夸张的我们讲梅花音就是这种音但是梅花音我先岔开说一点本来也就是最近 20 年左右 90 年代末到现在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加强了一个刻板印象其实老成都人说话真不是这样就成都人和重庆人我们都说市区里的他们两个说话的口音最开始是比较接近的因为都是成语小片他们一定是有自己的共同点
但是重庆的口音就越来越像川东的那个方向发展了就是 R 的音很多然后成都的就越来越扁就 AD 的音就越来越多然后慢慢听着好像一说成都话和重庆话就分得很开了其实在三四十年前大家说的话三四十年前吧说的话声调也差不多这个反正我自己的一个观察吧
我其实是觉得刚刚斯嘉科普的那一段说四川话语调柔和其实我是认同的我们很多外地的人可能现在有一个说法叫川语暴龙就说四川和重庆的女生可能性格比较直接比较爽朗
但是实际上很多人特别是重庆的女生听成都的女生说话就觉得这边的女生说话或者有时候有些男生说话特别尿我们有一个词叫特别尿就是特别的怎么说呢特别的像在撒娇一样对就很屌但是我觉得这个是这样的就是其实我们说西南关话有时候有一个比较可能就会听得出来比如说成都
四川话和重庆话或和云南话贵州话听起来四川话算是相对来说柔和一点的就是比较好发音这个其实没有好坏之分但是我觉得从一个现象我们就能看出来它确实是一个柔和的发音因为柔和的发音才比较适合来做歌词或做唱歌的使用但是大家现在听到很多 rapper 他们都是四川的 rapper 比较多一些就是因为这个他的发音更适合
跟一些可能音乐的属性相结合,他说出来比较顺口,所以我觉得这个算是四川话比较语调柔和的一个体现吧,还有就是四川话它其实是属于北方语系嘛,大家应该都知道,所以我们的很多发音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说语调会有一些不一样,所以这个也是四川话现在我觉得通行的比较好的一个原因吧,
这个说得很好那要不然我们先从最简单的一些四川话的特质让大家了解一下我们四川话的魅力在哪比如说我们一开始会说到大家一提到四川话会觉得四川人说话就天生的带一个喜感有一个什么幽默感比如说有些话用普通话来说的话就会让人觉得
一眉头一皱觉得怎么这样你好像是有点阴阳怪气但是好像四川话说出来大家第一个当下的反应不是生气而是觉得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好笑比如说像我自己小的时候如果做了一些什么很傻的事情
我家里人就经常会说你在这里的就是你的脑子有问题但一般这种情况下是属于有一点带着开玩笑的意味好像如果是非四川人的话他会说你为什么在关心我的脑子上是不是
有一个包或怎么样但其实是在调侃你我不知道穆老师和杜老师在日常生活里面会有一些就这样会觉得很好玩的带幽默感的一些口头禅或者是话吗比较幽默的就是像刚才杜老师提到的川渝地区的这个 rapper 很多我觉得这个为什么有这么多呢可能跟我们从小就说有很多那种顺口溜是有关系的都很有节奏就是
都押韵各种 flow 什么单押双押等种就是大家可能小时候都听过这个重庆成都这边都有说叫什么叫薄皮龙大不同半夜起来擦口红是吧就是这种段子其实挺多的包括
包括很多用词什么宝屁龙这个话当时你给外地人说还觉得好像是个挺吉祥的一个词又有宝贝的宝又是龙龙年龙也是个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挺吉祥的怎么宝屁龙这个其实就是变成是个骂人的话了就类似这种的挺多的
对我就觉得川宇很多说的这种孙口溜里面的一些特定的词中间可能有些意思我们自己才能给到外地人可能听了像骂人我们自己说的不像但是有些是我们明明是在骂人但外地人又听不出来的这种还是挺多的我觉得很多幽默感是藏在这个小时候的这些段子对
所以刚刚穆老师说到押韵我也想起来成都的一段顺口溜但其实是我来了成都之后才听到叫旁味旁嘟嘟七妈桑成都然后后面还有很大一大段其实我觉得这个真的就是翻语 rapper 他们的一个根基他们就从小就听这些很押韵的一些方言的一些顺口溜从而养成了他们的专业素养
刚刚思佳说我们有一些话可能外地人听着就有点味道不对我们成都人爱说味道不对比如说我们有时候像女生或者是给男生撒娇或者是说就这种话就外地人可能又听着好像你是不是在责怪他
其实是一种交春我觉得就很多包括我爸妈那一代我身边的朋友当他们组成家庭或谈恋爱的时候都会互相用这种话来说对方包括很多女生都说对方是我们老计我们老计咋子咋子这种就都是一种可能我们川语人才懂得一种语言方式吧所以说四川有一个词我觉得推广的还蛮好的就是趴耳朵
外地人不会说趴耳朵对因为就是四川的男生外地人都说我们这个地位比较低嘛所以一直都有趴耳朵这个话术但是为什么会有趴耳朵呢就是其实最早就是说女生拧男生的耳朵拧的太多了她耳朵就变趴了变软了
所以我们现在也很多日常作品来用这个人是个趴耳朵我的兄弟我是个趴耳朵这种我觉得我们也用的比较多的那个很好玩我不知道就从男生的角度来说你们会比较自豪吗自己是一个趴耳朵还是会觉得哎呀好像有点丢面子的感觉这个看对谁就是你是一个大家都在一个共同的环境里
一个语境里比如大家都是四川人或者都是认识的朋友这种我觉得这种程度的调侃应该大部分四川男的应该都觉得无所谓我觉得是很多四川人是有这个心态的就是比较想得开比较不是特别容易较真你去想那些什么他是不是在骂我呀或者是这个词是不是带有贬义啊其实有时候我们自己啊一听对方说话那个语气是能听得出来他是什么意思的
但你把那个字打到网络上就不一定了所以我说你可能在网上你看到那个达斯就以为是在吵架或者什么但是如果把那个语音一放出来我们就会觉得哦
是在打心骂窍是吧一说是什么帕尔多一会儿又说这个是个什么包括刚才前面说的宝屁龙这种的话他们明明是骂人的但是也可以调侃自己的朋友啊小兄弟啊这些都可以栽就子是吧重庆人喜欢说这些都是好像骂人的话但是四川人重庆人好像不太往心里去对我觉得这个也体现了一个川渝地区人民的一个豁达就是不会把这些太往心里去
我记得那个叶问里面不是叶问说他也说叶问是怕耳朵吗叶问说他自己不是怕耳朵他说他自己是尊重不是怕老婆是尊重老婆所以我觉得我们可能都有点这种心态在里面没关系的大家那个我们说腰杆上围一个围腰就没关系你让我炒菜就炒菜嘛让我拖地就拖地其实这个也是一种我觉得是
不是说家庭地位低是值得付出这个说得很好希望越来越多的四川人或者是非四川人以成为帕尔多为荣和为豪作为四川女生的话在这里就会觉得日子会过得相当的舒适那其实刚才杜老师有提到一个点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他在说有一个词
叫 Sentruchule 这个意思呢就是说你这个人神经兮兮的但你也是就又 call back 了刚才我们说四川话里面其实有很多的叠字因为一开始我在科普上面看到叠字的时候我脑下第一反应是那种对小孩子说的话就是宝宝你要喝雪雪你要吃面面之类的这种叠字我当时想我们才没有这样的这个太恶心了但后来像在杜老师说的
生出车嘞后面我就立马想到了还有很多词比如说这里做一个小小的游戏啊不知道听众朋友们你们会不会知道下面的这几个词的意思第一个是井抓抓嘞那这里要不然沐老师来为听众朋友们解释一下什么是井抓抓
金抓抓就是一惊一乍的其实我们四川话就说金抓抓所以就把那个抓子给重叠了就叠死了那接下来的话我们让杜老师来为大家解释一下另外一个词叫做你这个穿穿我觉得这种一般语境可能是一个人做事或者什么的做得不太到位或者可能我小时候比如说我做作业没做好我爸就会说你煮个炊炊炊可能有这种意思在里面吧对
我是觉得是这个意思,我一般就在骂人的时候在说,你这个穿穿,但是我才发现,真的耶,我们四川话里面有好多这样的叠字,会不会也是因为这样的叠字还有押韵,所以让我们的四川 hiphop 嘻哈会说唱会更加的有趣呢?这是我的一个突然想到的一个点。我不知道大家还有哪些是,比如说穆老师和杜老师,你们还有哪些是叠字你在这个时候想到的呢?
好我先插一句就是我现在又觉得可以 call back 到刚刚思佳说那个语调柔和你想我们四川人才会叫对方乖乖我们说乖乖比较多或者真的或者说真的可能成年人之间也会说什么呃吃了美美呃
什么 VedderderVedderder 或者是什么柴子爷爷菜子爷爷我们真的还是日常生活中不是在撒娇不是在娇称我们也会说这种谍词然后还有一些比如说我不知道听众朋友们能不能知道这个是什么意思就是瓜西咧好像这个瓜字我们也是在这个四川话里面用的比较多但瓜西西的这个其实
可能程度就很低了就是朋友之间开玩笑说对方瓜西西你这个是啪的瓜西西就是这种四川话里面真的还是说迭词说的蛮多的穆老师也可以补充一下对说到这里我这可不可以给自己打一个小广告因为以前给那个就是
叫什么地道风物那个频道写过一篇文章就是讲四川人说的狄龙岛拐这个就非常像四川本地话了狄龙岛拐到底是在什么地方里面讲了一些四川话的一些文化特征吧如果思佳有需要的话我可以把这个链接到时候给发出来其中我专门写了一个就是四川人说话很多地方都是有谍词这个是
就跟杜老师说的不是在撒娇就是融入了我们四川人的每一个生活中的每一个部分如果一个外地人来问路都跟他说应该怎么走他好像听到四川人说了很多地方什么爸爸边边拐拐咔咔嚼嚼
就是有很多这种别词我们都是用的对吧以前那个李博新有一个那个三大评书里面就说这个事情外地人问就是李老师你住在哪里那个李博新就说那春西路过去一点点岩石口倒转一丝丝高房子的边边矮房子的咔咔倒三个拐棍转四个弯弯盖岩咸鲜栽根装尊定个牌盆两个字汉河
这个就是老一辈的成都人那李博新老师一说这个每一个四川人都能 get 到这个里面的这个里面的这个什么幽默感已经溢出来了就完全是生活中我们都是这么说的像刚才杜老师说的那些类似瓜西西这样的这样的词哈就是
ABB 这种结构的也很多我们说鸡是吧鸡咕咕他就把咕咕就是鸡叫的那个声音我们把它放在鸡的后面鸡咕咕包括那个什么叫啪啪菜啪啪菜你看这个明明就是一个啪菜就可以说了但是我们非要把它说个说个叫什么这个这个谍词在里面所以这个也体现出了很多四川话的一些风格吧这么一谍那这个语气就不冲了
不送就不印了那就软下来了这个又回到刚才说的好像可能是不是外地人觉得四川人说话比较柔和而且我还想到一个比较可爱的就是我们只有四川人说鱼会说鱼拜拜因为它在水里面游嘛对其他人不会说鱼拜拜
这好像跟那个鸡哥哥鱼伯伯羊妹妹猪罗罗感觉四川人说动物好像都是后面一定要加两个这个叠词这个很有趣就像刚才穆老师也聊到了有一个四川的灵魂人物那就是李博钦
越出汗越冷越大战越穷越磨得越有越方便热天没得冷天冷天没得热天热冲啊击空不下单白一滩地来去吗黑如果那个不相信赌他去吧他西北
这里的话我们要不然先让杜老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李博钦我觉得简单介绍一句就是李博钦老师是川渝教父评书界的教父李博钦老师他其实我觉得就是四川画版的什么田莲园啊这种
以前北方语系里面讲评书的老师但是呢李老师自创了一种艺术形式叫散打评书他可能讲的就不是一个故事不是奇侠武艺不是什么隋唐英雄传他就是可能把日常的他遇到的一些很有趣的事很
幽默的事情用他自己的标准的四川话来走劫出来来聊给大家在茶馆里面在很多包括后面也非常登上了大雅之堂就是我们任何一个四川小朋友我记得我以前家里面我爷爷被登都有很多的那个磁带应该是我们成都化的启蒙吧
就是很多四川的小孩子从小就听李博钦的那个磁带长大的以前四川卫视在电视上也有放吧还有很多到线下去茶馆去听他的散塔评书其实就是像我这个频道马上开摆那个摆就是摆龙门站的摆你可以想象就是
李博钦老师就是在一个公开场合然后讲他对生活的一些观察一些体悟用一些很幽默的方式给他讲出来就像北方很多朋友听那个晚上睡不着觉就听郭德纲的 NP3 一样是吧那个四川的小朋友就是听李博钦的磁带现在想一想就李博钦这个形式他不就脱口秀吗一
他就是中国脱口秀的欧记这个李老师给四川人创造了很多我们现在还在用的一些一些特殊词汇吧像春晚上你像赵本山老师的一些小品他创造了一些网络词汇像什么忽悠啊那就等等类似的哈
像李博鑫在四川这边也创造了很多词汇我们现在都还在还在说包括像狄龙捣拐这个梗李博鑫也是最爱说的像他说什么我们有时候看开一些玩笑跟朋友说像什么李老师随表我嘛李博鑫老师去上厕所遇到粉丝以前公共厕所是要收费的嘛
一个人两毛钱这样的然后管公共厕所的人就认出来李老师了就李博清了就说李老师那就不要请了随便我随着你想那个尿个尿那个小便能够能够我多少吧但是就是这种形式就一种很夸张的对比创造一些笑点在现在我们还有很多四川人也是这么说就开玩笑也说什么随便我随便我包括李老师现在最火的应该是在成都地铁上的那句不吃火锅就是烤酱是吧这烤酱的现在听说到北京去开那个分店你排队三小时以上就这么火啊
你在那边应该也能听到李老师的这个广告词在成都地铁上都能听到所以即使现在已经 2025 年了李博新老师还是融入在我们这个四川人的生活当中我这边也想到一句特别经典的李老师说的可能也是参与 rapper 的启蒙吧就是说你是我的心它的原话是四川话你是我的心你是我的感你是我神秘的三千神你像这种 flow 感
感觉就是影响了一代 rapper
那他后面还有一句关键是你是我的心你是我的肝你是我生命的四分之三你死了与我求相干他还有个转折这个就是李博钦的幽默所在是吧你死了跟我没关系前面好像说的你是很重要你是我心里很重要的东西这个最后来一句预期违背所以说他们脱口秀的预期违背就是这个意思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 李博老师虽在他 68 岁的时候宣布退出舞台但是波克
老师你们下你们的戏我接个电话喂哎呀 黄族子哎呀不是上个月他们搞了个原子弹炮光转了十多万嘛另外他们说准备把城城内外都看成踩死吃转
還有一個你住不住也沒興趣嘛那就是用不鏽鋼做個蓋蓋把太平洋砍倒這個保護生態平衡環境污染的問題這個做了下來鬼氣它就發見了
最近其实也有很多越来越多的四川播客出现在了我们的中文播客界内容里面那聊了半个小时了我们在这里才说一下我和沐老师和杜老师是怎么认识的呢我们三个其实就是在一个叫成都播客的群里面认识的成都播客呢其实就是我的搭档 Y 他当时
我们认识了一群小伙伴他是通过我们四川话叫打野招呼就是去随便人家下面播客下面留言先开始认识了几个小伙伴之后建建了一个群后面呢我们有比较发展壮大现在在播客圈里面可能小有名气的包括一百种生活哈还有马上开牌哈
还有什么尼达电波啊尼达电台啊还有那个体制内啊很多我们四川出来的播客包括我自吹自擂一下野地电波我们也在里面所以说我们是通过这个机缘巧合认识的对
我是认识的那个金鱼赫兹工作室就在成都这边我是通过他们加这个群我才知道原来成都这边也有这么多的小伙伴在做播客其中很多不一定是成都本地人或者是四川的有些是省外的但大家
对住在成都所以我觉得只要沾一个边就行就你要么就是人在成都也可以你人在外面但是你有成都这个文化属性也可以其实成都说成都了四川也可以所以我觉得咱们三个都是挺合格的很多符合这个要求对在这里的话就是也为如果你也是四川人或者你是川云人你在做播客你想
有一个圈子有我们自己独特的文化圈子那可以在本期的留言里面就是说要求加群到时候我们会把我们的群信息发给你因为我自己在做播客的时候为什么会做到这一期内容呢是因为我在做播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想训练我自己的普通话
我目前因为是生活在杜柏林,它是一个英语的国家,我平时和家里人说话肯定是四川话,那和工作里面的人上班的时候是英语,所以我从英语到四川话是可以无缝衔接的。但是因为最近有了小孩子,在小孩子的教育上面我就会想,还是想要把普通话给捡起来。
所以才开始进行了做播客要训练自己的普通话那现在大家听到的我的普通话是我认真严格训练了三四年之后的一个还是不是特别标准的普通话但为什么会想做这一期呢是我在做播客的时候有很多的文化思考对我自己个人的思考就我自己对自己很明
明确的一个标签就是我不管走到哪我都是四川人那我都是一个川妹子但是这样的一个很明确的自我认知在当下的一个播客环境尤其是可能三四年前还有更早的时候四川人的播客其实并没有那么受到大家的欢迎那个时候我记得更多的是北方体系的播客主播他们主导了整个播客中文播客界的一个审美或者是定位所以当
当我有尝试出一些四川内容的时候,我时常会收到一些评论,比如说你这个节目是做给就四川人听的吗?你干嘛就说四川话?但我当时第一反应是,四川话其实它不是一个加密语言,就相对于江浙户来说,我觉得我走到哪儿说四川话,我如果要对一个人品头论足,我的嘴都会很软,因为我知道大家能听懂我在说什么。
所以这是我要拉着慕老师和杜老师来做这一期想让大家知道就四川话它其实是有魅力的我自己对自己的一个自我认知我的一个定位慕老师和杜老师你们都生活在成都我不知道你们在做播客的时候比如说成四川话呢其实 Y 哥他最早的想法简单说可能就是为了这盘煮熬的这个饺子
所以说我们其实就是专门想用四川话来跟大家聊一些可能我们身边能了解到的节目可能就跟斯嘉刚才说的有一点相似就是我们当时也发现好多都是说普通话他们自己身边就有一个圈子他们说到什么他们好像就说到自己身边的人一样比如说北京的那些播客他们说到什么好像就是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那我们成都的
我们将有的为什么我们四川的就不能说一些我们自己身边朋友亲人发生的这些爱恨情仇呢所以我们也就用了四川话来做这个播客其实我想到之前有人物在网上讨论过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很多省份的人会有这个语言羞耻感方言羞耻感为什么从来没有觉得四川人有这个方言羞耻感
我觉得可能我们从底从骨子里我们就觉得这个是没有什么好值得我们去为他烦恼的一个事情因为就像思佳说的其实大家我们都听了而且现在随着这个 rap 或者其他的文化散播的越来越广包括我们自己的电台我们也常常收到留言说我怎么就临机临针起手就学会四川话了他们听了我们这个播客之后有这种感触我觉得这个也是一个感受
可能非常好的一个介绍四川话的方式吧我非常同意刚才那个杜老师说的不要有这种方言羞耻播客这个东西怎么说呢这个形式在中国发展也没有太多年就像网上一直有一个玩笑话就说是吧每年都有人喊今年是播客元年北方的很多朋友他们的普通话呢基于教育南方的朋友来说可能是有一定的优势所以他们的表达呃
这种对于他们来说是没有门槛没有障碍的所以他们可以打开麦克风就可以说就可以录这是像南方包括我们川渝地区很多人可能会想一想要过一遍脑子普通话是怎么说包括很多语音逻辑还有发音用词都不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吧也有点阻碍我们做一些普通话那种的输出包括我的频道做到现在还是一口川普我也没有觉得需要改我就坚持一种语调说下去让别人觉得这是一个连贯的表达就行了包括你像
北京的很多朋友他们说的其实也不是普通话我说难听点就北京口音了它其实也是这种方言普通话是基于北京的方言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只要能够表达出那种就行这个语音呢你能听懂就行如果你觉得听的实在不是很舒服呢可以跳过
对吧但是没有必要去攻击我不觉得穆老师你说话是川普我觉得你的普通话还说北方音调我好像是需要一个特定的语境同样都是四川人我才能够说起川普来我不知道那穆老师和杜老师你们能够尝试一下吗帮我把我的川普给带出来这个首先第一个词就是要凭教授不分川普就不是川普了
我先总结几个我自己观察到的特点就是四声号和普通话的区别是频敲声部分分统一我以成都话的立场因为可能川南一些地方他们的敲声音和就是成都地区的包括川北的一些他们的频敲声音用的不一样我以成都话为基准是基本没有敲声音的就是都是频声音呃
呃吃饭是吧吃饭就是吃饭呃那个川普就是川普四川嘛四川因为那个贫窍式音部分而且没有后鼻音川普呃四川话都是前鼻音嘛我们讲多话啊硬啊这个这个很坚硬坚硬这个不知道能不能听出来我我
我要说一下这个是我们铁路上才这么说什么坚硬的什么铁轨这个东西四川人说直接说嗯对吧那个东西是个嗯的对那个是嗯的你看硬这个词就是我们拿四川话的发音来套一个普通话的词包括去成都话说逛街去街上
这个就是川普我们好像说逛街去逛街街上去买双鞋你像我四川话就是去逛街逛街街上去买双孩子这个就是我们铁路话和四川话还有点小不一样但是都是川普主要是看发音我多少次可以肯定那个体会应该是比较明显的
其实就是刚刚那个穆老师说的这个其实我们四川话有一种说法比如说你英语说的不太标准我们就说你说的是散装英语可能刚刚穆老师说的那种四川话不太标准或者是
铁路系统的或者是一些厂矿系统的四川话我们可能就只能叫它散装四川话因为它已经融合了很多普通话的元素在里面包括刚刚穆老师说这个印所以我们四川人我们就不会说英唐我们就说 NTR 就是那个 ENTR 那个我们就叫 NTR
对然后呢还有比如说我们就不可能说叫四川播客我们就叫四川播客可能就有一点这种发音在里面我们四川话是没有客的那个音的对其实就刚刚穆老师已经总结的很全面我觉得你硬要让我突然说这个川普可能我还要反应一会儿但是我的普通话我觉得也也
不太好可能说着说着大家就可以听出来我的有一些用词就是四川话的普通话哦我了解我可能在我的脑海里面因为我出省出的比较早就我印象里面的川普还是老一辈的川普比如说像我有一次带着我妈去外省吃火锅
他会说老板,整点毛肚撒,你毛肚要跟我下一号,我当时就在那里很笑。就我印象里面的川普是这一类才归为川普,但是你看这就是一个时代的不一样了,对不对?好像我们这一代在说川普的时候是会平翘舌不分,但是还是会是一个普通话的体系,不太会像老一辈他们从小就在说,说到这个我,
我小学的时候其实教育部是没有规定老师上课的时候一定要说普通话的,是大概到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才教育部一下子规定说所有的老师一定上课的时候要说普通话,那个时候对所有的老师都是一个挑战,那对我们学生也是一个十分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数学课的时候,我们的数学老师要用他的...
他的很奇怪的发音来说α,β导致我这个数学的这些音到我去读大学或者现在是来到一个英语国家我在听别人的α,β或那个γ之类的我都要反映一下你到底说的是什么我要先转化成我的四川老师他的那个α之类的我不知道两位有什么类似的小时候的经验吗一模一样
我差不多也是我都到高中了那个时候才要求老师都说普通话像英语老师语文老师这也无所谓语文老师本来也说普通话的但是数学这个普通话就非常痛苦了特别是几何术语安间体扩探间体像是希腊字母奥米加莱姆达就是这种东西听起来就很痛苦我想起很多年以前我的一个长辈当时带我到北京去
我们就想买点东西提着去放这种宁宁的商店它就是一个柜台放在那开放式的但是那个东西很久没有买了上面不是叫落灰吗有个长辈就跟服务员拿川普跟他说小妹儿麻烦你把这个罐头开一下
你给我开一哈那服务员一听就说你这个不付钱不能开的这个是你要买了才能开你不付钱不能开不是不是是拿那个帕子麻一哈麻一哈对你看这就是我们说开一下是擦一下嘛对吧我也补充一个跟那个穆老师有点类似的经历是我姐身上她第一次出省去上海在那个公交车上就很挤嘛被人踩了一脚
别人就跟他说对不起不好意思然后我姐脱口而出就是摩拉矮头也可能只有我们四川人能懂这个摩拉矮头就是没事没关系只是
只是他出去之后自然而然就是这个反应对对对多了是说这个摩莱托对对对让我想到一个四川话里一个绝对经典的万用词就是不存在别人跟你说谢谢你不存在别人说对不起不存在是吧别人欠了你什么东西给你抱歉你也不存在就是不存在这个东西能体现四川人的一些豁达我刚刚想问两位一个问题就是你们小时候有一段时间突然说普通话吗
两位那个 ABCD 你们的老师是怎么说的呀我们有时候因为说就说不清楚嘛我们老师就会说 A B 阿博 贼爹因为 B 和 G 很容易搞搞不清楚有的时候把 D 念成大或者有时候把 D 念成多就是什么我们说怪迷怪眼的词都有
我们这边老师的话都喊 ABCD 他们就是 ABCD 就是拿就是这个音我小时候也差不多我印象很清楚的是这三个词一个是 L 然后一个是 M 还有一个是 Y 我觉得 L M 就是
正常说应该是这样的但是我是花了好长好长好长时间就来了爱尔兰好长时间之后才发现哦我原来说的别人就会你在说的是什么然后为什么会提到 why 呢是我小的时候学英语是喜欢用四川话去注解比如说 thank you 我会说
然后 y 呢是我觉得它是唯一一个我可以找到就 y 你 y 的很就不正那个 y 四川话不是 y 吗它就是完美的切合那个 y 字这是我小时候学英语的一些很搞笑的事情后来学了那个就是学了一些语言学的东西以后我发现就是它那个发音偏差很大就是 y 如果拿四川话也写个不正那个 y 的话其实我们四川发的那个 y 是 y
V 开头的是要咬唇的是 Y 对吧还不是 Y 还不是那个 W 开头的那个 Y 我们还是知道 Y 对吧 Y 这个在成都话是怎么说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是是是怎么说卢军也是刚才你说那个 Thank you 也是我觉得自传小孩的那个英语书没有备注这个三科要问姨妈吃对吧应该都
对大家都知道三克要喂你妈吃我刚刚突然想到那个四川跟重庆也有区别比如说刚刚思佳说 M 是 M 重庆人他们会说 M 对对对我重庆朋友是这样对就聊到这个四川的话我们刚才说的都是四川普通话嘛
有一些比较好玩的其实四川英语也很好玩因为我在国外时间长了之后我发现北方人他在说英语的时候你一听就能听出来他是来自于北方因为他们的翘声音会特别重但大家会直觉性的忽略掉像四川话我们在说四川英语的时候也是可以通过口音来一下子确定这个人是老乡是的
是吧因为很多人他会说哎呀你们中国人说英语都是一个口音然后说不是不是不是不是
四川英语呢还是十分的有威力的我自己的观察非常明显很多北方的朋友他们发的这个声音他们不发我拿一个普通话的那个词中文的词来替代会明显一点这是一个比喻七八九那个数字的七这个音他们北方很多人都发生吃的音就是吃饭的吃 China 他们有份 China 南方像广东那边的呢他们的结尾的那个辅音他们都吞掉了那个一听你也知道是广东那边的
四川这边的呢就是把四川话里的平窍式不分的这个东西给带到英语里 Chinese 他们就说是 Chinese 这种字特别多像我自己的话我在说英语我其实不光是英语日语也是我的 L 和 N 我永远分不清楚像我经常在工作里面嗯
搞出很多很多的笑话但是我在听野地电播的时候杜老师你们因为经常会聊到国外的一些案子像我昨天晚上听到的是黄道十二宫的那个案子你们里面也有很多英文我其实不太能够听出来你们不是四川人就是你是一个很典型的中国口音但是我不知道你是来自哪儿的
我们应该是同龄人但是可能因为我之前在外企待了十多年所以可能改掉了一些跑的习惯但是我觉得我现在去听也能很难听出来一些比如说我家那边的江友的朋友他们说偶尔说一些英语我就觉得就很有那个四川的味道 My name is 他可能会说 My name is 就是这种
发音发的比较对对对比较刻意我觉得这种还是能听出来的那么一出来就知道是四川人了那下次我们就可以用这个来作为国外的一个暗号聊了这么多像刚才我们其实聊到了四川话的一个背景四川人在说四川话的时候的一些特色我们的一些文化像李博钦散打龙门镇项目老师的马上开摆的那个背景
把龙门镇嘛它其实是一个很典型的四川人的社交的茶馆文化吧对 茶馆文化对 然后我们还聊了一些比如说我们四川人在说英语的时候的一些特点特色下次大家在国外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这些特色来分辨哪些人是四川人哪些人不是四川人
但是我在发现和非四川人聊天的时候他们统一的会认为四川话是一个体系他们不太会知道的是比如说像我是卢州人那卢州话和江游话和成都话相差是差得很大很大的像刚才杜老师在说四川话很多人会叫乖乖的时候我发现这其实是成都那一片才会叫乖乖我在小的时候
很少会听到有人叫乖乖就是对也是符合刚才一开始说的说到我为什么会觉得四川话他在我的印象里面他不属于一个很柔的语言因为我小时候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大家都会觉得我很凶就是很严厉很有气场但是我
每次就是想去模仿成都妹子的那个口音因为我觉得听上去哇那就会相当的受欢迎因为特别的温柔这是我的一个在和外省人交流的时候会发现他们会对我们四川人有的一些误区我不知道穆老师和杜老师有什么意见
印象没说一个观察这个语言的特色饮食文化也有一定的表现像川菜的话你把它分成下河帮和小河帮川菜像川南重庆包括江湖菜盐帮菜等等它都是很辣很火爆的所以这个地方的人说的四川话它有这种码头文化像川南重庆也好它这种码头文化这里不会是那种很
很温婉的会慢慢说的但是你看像上河帮像成都这边吃的一些官府菜像乐山的一些菜还有川北的一些那他可能从菜品来说没有那么的火爆包括川四川这边成都这边菜很多是不辣的还有很多甚至是甜的菜他就会有一种嗯
比较悠哉的像成都这边他以前是省府的时候很多地方的资源他就往这个地方清洗那他就不太会去有那种我今天要拼命讨生活的那种感觉就有一个很很有趣的一个事情就是你像绵羊它有米粉南充也吃米粉是吧很多人就说那成都的早餐是什么成都人是不是不吃早餐那以前成都人就不吃就是老成都人他就很悠哉的嘛睡到中午起来然后下午就喝茶那种那他肯定不吃早饭吧
他就是不从事体力劳动的但是你像川南像芦州自贡包括像乐山在下面的也是他那码头文化他早上就要起来讨生活的他
他一定要早上要高碳水要很长时间的那种冲击带来那种能量那么他因为去这种工作是用体力的导致他说话的嗓音也是越来越高那你听起来就会很激烈我觉得就是回到前面说的语言是否温婉这跟这个地域分布的他的饮食文化的表现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我是这么觉得其实我个人理解的很多差异都是因为地理造成的比如说
比如说离那个重庆近一点的呃八中南充达州这三个地方可能他们的语言差的不太多下面一点呢就是呃绵阳德阳又跟成都呢啊绵阳和德阳又算是差的不太远的自家那边的卢州宜宾四贡我们说川南这三个地方互相之间都能听出来他是哪的人呃再往重庆那边走一点呃
靠近重庆那边的地方几乎就跟重庆的口音差不多像往下面一点的潘之花或者其他地方可能他们就靠近云南了那口音可能又往那边偏一点重庆再说远一点又靠近湖北那可能重庆人跟湖北人说话又有一点像所以我觉得这个完全大部分都是一个地理造成的这个现象对这是我个人的观察这件好有趣因为就像刚才杜老师说的我是完完全全能够听出来宜宾和
和自贡人和我们卢州人的不一样,那在这里因为刚才杜老师聊到了这三个城市,我可以给大家说一下,你如果想要得罪这三个城市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和他们分开说这一句,你自贡的人说我们子公说话从来不朝谁,他绝对要跟你翻脸,
还有一个呢比如说你跟卢州人说五粮液才是最好的白酒同理你跑去跟宜宾人说卢州老椒才是最好的白酒我们都会跟你翻脸说你说的是个什么屁话但是这是我们三个城市之间有些相爱相杀那这个的话我突然一下想到卢州的车牌是川义
ABCDE 它就是在好像我们四川的车牌是按照它的经济发达情况来排的成都的话每一个省份的它的省会都是 A 成都是川 A 江游是什么呢川 B 江游是属于绵阳对我就说江游是绵阳所以是川 B 对原来如此那有什么可以一句话得罪江游的人呢就是说我们是绵阳人就是刚刚穆老师说的那些
说我们是绵羊的我们就会不开心对就跟其实绵羊得羊这两个下面都有很多是类似的比如说你说十方的是吧说人家是十方的广汉的还有那个绵族的人家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得羊的绵羊的也一样那个姜油的人家不愿意说自己是绵羊的就是这回事为什么呢你都已经共享车牌了照理来说不是应该是这个就是一个历史严格的问题有些以前就不属于
这个地方你像德阳刚才说那个广泛不是最出名的那个三星堆吗像什么十方啊缅竹啊这些地方那以前在你德阳还不是地级市的时候大家都是县你凭什么你变成地级市了就要管我们了这个就是我只是举个例子就这种历史严格就造成了互相之间是不太认可的了解
我一直觉得就是我们四川的各个城市之间是特别有趣的因为像好像其他的一些省会它不会有那么强烈的一个拉财感但是就像刚才也说到四川话它很多时候代表豁达但是在我看来我觉得我们四川人特别的擅长阴阳怪气比如说我小的时候我妈或者是我妈的朋友的时候会说我鬼迷日夜就鬼迷日夜
我每次听到这个我就很烦因为这个他们不太可能是在开玩笑我们日眼的贬义已经很强了对呀这个不叫阴阳怪气了阴阳怪气是像我们成都话说的很多后面加个三一二三那三就是你且三你此三就是好像是在劝你吃这其实是一个贬义就是说比如说这个东西
很辣你说你很能吃辣对吧然后这个端上来这个东西你吃了一口就说不行了吃不下去然后我在旁边这是三三风点火说吃吃嘛刺三接到刺三刚才凶得很的嘛刚才挺脚坏的嘛我这写的门气了是吧刚才闹得那么凶现在不说话了是吧这是一种营养关系我觉得像什么鬼迷之眼看这个这个已经是直接扑到脸上了不能像营养关系我觉得这个也可以 call back 到刚刚我们说的那个
对
对对对而且还给你来句哎呦今天回来这么早今天哪里早就杀过了今天结束这么早就其实都是反话成都成都这种阴阳关系的就特别多而且所以很多川内包括川渝地区的人都会觉得是成都人很假就假模假样的很虚伪就是说的这些话也是有一定的比如说我到你家做客什么拜访你差不多了我把礼物也放下了我就是要告辞了你要留我一下对吧一般客套等一下留一下
一般留下说哎呀要不吃了饭再走对吧要不吃了饭再走这个话是正常的就是你要不要吃了饭再走但是成都人怎么说呢就是你不该吃了饭再走就是你不该吃了饭再走就是已经话已经说到里面了已经暗示
已经明示了我就是客套一下你千万不要当真你不该吃个饭再走人家好多人听到就懂了不是留我吃饭差不多就走了所以很多人觉得陈东很虚伪刚才那个话我可是真不敢接因为作为一个卢州人我胆敢说我们的省会城市的人很假
是这样的成都有啥嘛成都的面也很难吃我们都是光明正大的说实事的不用再往上淹关其实在川南三省面前就是自贡一兵独州的那个面面前确实说成都的面确实要差一些确实要差一些
相当相当上吧成都的面难吃成都的烧烤很难吃这个都是公认的但是话又说回来你也可以去吃这个本地的都爱吃个什么肥香粉酸辣粉这些东西粉了这些不算面了像面像什么内江的牛肉面他们讲诺一江诺一江牛肉面是吧这个就是它也是偏川南一点的像什么自贡啊一边啊那些都很好吃成都的面不行怎么不说卢州的实面那家烧烤人没话可听你不说卢州面好吃
对不对卤州也很好吃关键酒好喝你一说到卤州大家就不会想到去这个说面什么的他就叫了先来杯 1573 是吧大家就不会想到要去宜宾的因为宜宾的无聊夜算什么呢这个时候宜宾的小伙伴在上面疯狂留言我突然想到咱们一直在说那个四分话其实说的都是川鱼川前片的这么一些一个范围就是古代常说的川
川西平原就是程度就是川西坝子其实现在在四川省还有甘孜阿坝和梁山就还有三个少数民族的地州还有这个它也有很多其他特色很多自己的特色你像什么甘孜的那边就是网上开玩笑说什么丁真口音知识海报知识雪豹知识狐狸知识突破鼠妈妈生的这个就是甘孜那边的梁山那边的就是什么
不不不喝酒喝酒梁珊也爱喝酒他们也不在乎牌子就啤酒也能喝白天 121 晚上 525 也是一个特色所以有时候咱们说的这个四川话的时候也不能忘了还有民族兄弟们对吧少数民族的地州这个他们也有很多自己的这个文化体系和方言体系也是融入进来的他们说四川话我们听得出来是方言但也有口音但是大概知道他们是哪里的人这补充说的很好
我小时候会经常去买来自于梁山的土豆就我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梁山的土豆说会特别好吃说到食物的话像刚才穆老师说的成都的面不好吃这个确实是不好吃但是
不好吃下面我也发现了有很多不一样的点比如说像在卢州的话我们早上其实在吃面的时候它可以有豆汤面它是完全不辣的就去年去成都的时候好想找一个豆汤面我找不到我也去找过宜宾的燃面去吃但是我感觉它都是有改良版的我不知道成都
到底有什么是值得外地人去吃的吗穆老师酱油有很多好吃的我知道以前说成都府嘛它的官府菜还是很有自己的特色包括成都这边的很多吃的能会颠覆很多人对于四川菜的一个印象成都本地产的一些川菜百分之六七十都是不辣的
甚至那种一点辣椒都没有我们说宫保基金这种程度的我也把它算在那里就是这种都算辣的菜的话都还有超过一半是不辣的所以成都这边的特产王福景背后有个叫盘孙寺他楼下是卖卤菜的楼上是川菜馆就是吃那种比较地道的成都这边的川菜那么外地朋友
我是讲窗外哈不能吃辣的话如果来成都真的强烈推荐这一家成都这边的微香那个面啊只有一种是成都本地发明的就是塑胶杂酱面这个就是正儿八经成都面它对面条没有要求成都的东西都是注重调味塑胶就是看调味嘛那面条是什么面无所谓的成都这边都是吃粉嘛老成都的早饭都是吃肥肠粉
和酸辣粉就还不是绵羊和南橙那种的细粉就是那种肥腥粉那种有点粗的那种红烧粉其实我也想帮那个成都证明一下就是其实川菜真的算是成都非常拿得出手的一个一个类型吧我当然我也知道宜宾自贡卢州的川菜也特别好但是很多比较
非常严格下来的传承下来的川菜其实在成都还是能吃到的很多人一提到川菜就是一个印象就是辣我记得有一句话说其实不是川菜都是辣的而是不辣的川菜你吃不起因为很多真的因为很多需要一些特殊的食材工艺来做的川菜其实在成都还是传承的蛮好
比如说成都有一个现在来说比较出名的馆子叫玉之兰它里面有一个师傅川菜大师他做的什么金丝面开水白菜这些你听着很普通的东西其实他的工序手艺都是非常
难得的非常苛刻的非常麻烦的端到你面前的时候你吃了之后你才会觉得原来川菜还有这种东西包括川菜里面我们刚刚说那个公报鸡丁嘛它有好像我记得川菜是有 20 多种味型包括什么荔枝味啊酸辣味啊都算在川菜里面所以它的变化其实是非常丰富的有个补充呃
传统的四大菜系里卤菜是技法是最完善的就是全国各地的烹饪它的技法最早都是来自于卤菜但是调味这块我们觉得可以说川菜是四个里面是第一像粤菜它有很多是注重食物的本味就怎么就地取材做一些比较营养比较丰富比较有本味的一些菜淮南菜就很
就很适合上国宴嘛就那个手法都是很精细的但是川菜的咱们的调味以前所谓的 24 个味型现在好像只剩下 18 个了吧就是川菜是百菜百味这个就是呃我们做一个川菜的整体非常拿得出手的不光是成都还有像川南的呃像呃
那个叫什么乐山的那些地方以前特别是乐山你要讲那个川菜如果是一个王国就是乐山就是川菜的耶路撒冷很多卫星都能在四川和乐山这一线还有一个特别经典的就是麻婆豆腐麻婆豆腐是正儿八经成都发源成都发明成都定型成都形成标准到现在还有传承你还能吃到最正宗的麻婆豆腐你来成都基本上那个成本不高人均几十块钱都能吃得到我觉得性价比是非常高我也补充一个也是成都发明的嘛
就是那个泡椒凤爪确实也是成都人发明的这是成都的吗对就是我刚刚说那个玉芝兰的那个兰师傅他发明的这个泡椒凤爪那个叫什么老妈兔头对吧老妈兔头你像川南其实很多地方也吃兔啊你像自贡啊那些吃兔也是特别多的但是老妈兔头这个东西就是双流对吧
现在川柳也算成都了所以你看它也算是本地发源的一个其实我因为常年生活在国外嘛那在国外其实到大部分的地方就是我目前是在欧洲的各个城市你都可以很轻松地找到川菜馆就你不一定能够找到其他的一些菜系但是川菜馆是你绝对能够找到的一个餐厅我有的时候我
在国外的时候我会觉得有一种很莫名其妙的民族骄傲因为我会说你看我走到哪儿我都能找到我的老乡我走到哪儿都能找到我的舌头但可能它的烹饪方式还是会不一样这里是水煮肉片在欧洲的川菜馆每家都有那个水煮肉片这个就是非常
出海比较多的比较丰富的你去国外的川菜馆地点的一定有收拾肉片这个很多人吃起来比较热闹里面有肉有菜对吧有比较火爆对麻婆豆腐也是基本上到哪都可以吃得到像川南卢州宜宾自贡我们的面食会自我感觉会比较良好一些会不会也是因为我们这三个城市当年北方南下的人会特别多呢
像芦洲的话我知道我们是有三个大厂里面全是北方人像我们的长叶长崎长蛙就三个特别特别大的厂它都是北方人他们会在我的日常小时候的日常生活里面其实会影响到我很多的
饮食啊或者说话的一些习惯但我不知道会不会是因为这个原因会导致我们三个城市的面试文化会特别的好像繁荣富强一样其实我觉得倒不一定因为三线建设的时候其实很多北方过来支援这边的其实在四川的各个地方都有因为我们这边山比较多嘛当时做很多可能国防啊军工的事业还有钢铁啊之类的大项目
都往这边其实包括江友德雅我们说到其实很多城市都会有北方移民的影子所以我倒觉得这个可能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我想补充一个可能算是一个比较偏门的知识吧说的是其实物资越不丰富当年的条件可能越艰苦的地方它越容易出美食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把
以不同的方式包括发酵啊包括辣啊或者是其他的方式来让一个食物变得更美味像沿海他们资源比较丰富的鱼就是一个白煮就很好吃了但是像我们这种地方可能我们当时的条件不如那么好
包括肥肠在江游为什么吃的那么多就是因为当时可能只能吃一些下水所以说可能就把这个捡起来做得比较好包括当时为什么火锅会在川渝比较流行有一种说法就是当时长江边上的拉索道的或者是之类的一些船工他们最能够保暖又能够摄入到一些营养或者是脂肪的方式就是把这些
东西快速的把它煮然后又需要来保暖嘛所以有一些辣椒啊之类的元素加入到里面所以我觉得这个可能是四川的这个味型比较多的一个原因吧我针对这个东西我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因为之前稍微做了一些调研我发现要分开说不能说就是不能把川菜传统川菜和后面出现的这个江湖菜给它混在一起其实杜老师刚才说的这个就是完美契合了江湖菜是怎么崛起的
在重庆川南地区整个分布在这个地区的各种江湖菜是怎么崛起的就是就地取材条件不是很丰富他做出一个比较容易制作体力劳动者他比较容易吃到这个就是江湖菜崛起的这个原因但是传统川菜的这个味系呢其实恰恰相反
它就是因为以前天府之国的这个复数而产生的这个各种组合这里有一个以前我看了一个文献他讲的一个理论如果一个地方它的整体经济长期是处于一个比较贫困的这么一个阶段的话它的饮食结构会长期停留在
主食以主食为主就是各种面点啊那些以主食为主它是没有多余的精力和这个多余的材料去研发出小吃这种东西你看一个地方的小吃体系是否丰富就知道这个地方的物产包括它的呃
这个物流的变异度还有它的本地的物产是否丰富因为在主食以外人们吃饱了肚子才有心思去发展各种小吃这种你像广东它的早茶文化就是以前开幕以后要和洋人做生意一谈谈一天那就演发出这种喝早茶
请不吝点赞 订阅 转发 打赏支持明镜与点点栏目
但是像包括我们四川在内的还有像广东啊还有一些其他的地方沿海的它就有很多小吃类所以我觉得是分两种如果一个地方的小吃足够丰富的话说明它历史上经济是非常发达的如果一个地方的这个但江湖菜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这个涉及到一个传统川菜传统川菜的断打我们讲我们国家是没有所谓的百年老店的你包括像什么全聚德这些
都不是因为以前有一个东西叫公私合营公私合营以后其实所有的这种传统的老店都断档了那么在改革开放以后大量需要这个呃用工品比较频繁的这种阶段呢就诞生出了很多这种江湖菜四川的重庆的这个江湖菜那么他就是条件不行我就用很少的这个量呃很少的原料然后去想办法去琢磨一个比较呃
更多人更大工业数难接受的一个口味就像刚才杜老师说的就是因为物资比较缺乏才会去开发但是这个东西就仅仅停留在江湖菜吧和那种传统十多个卫星的那种川菜还是有点不一样我从很很到位因为我刚才感觉在木老师说话的时候我脑海中当中也一直在在想比如说我现在生活的地方爱尔兰他就是一个美食荒漠地地道道的美食黄光那也是证明了像刚才木老师说他
之前在被英国殖民的时候整个国家过得特别的苦兮兮而且也出现了很多的饥荒啊大逃难之类的事情所以导致这里完全没有任何的小吃那结尾的话就是我想说因为在聊到一个方言的时候现在当下的这个场景是很多省份他们在担心自己的方言
会逐渐地在代系的传承当中被流失掉,比如说像我很多的浙江的朋友,像杭州的朋友或上海的朋友,他们越来越多的是新一代的人,他可能能听懂上海话,能听懂杭州话,但是自己不太能说了,
或者像粤语地区的也会有一些同样类型的担忧但是当我在听到类似担忧的时候我从来没有会觉得四川话我们有过这样的一些想法就担忧哎呀我的下一代他如果不会说四川话了怎么办我每一次回家的时候我都会发现就大家的四川话都还是日常
会使用到的不会很多的会出现一些普通话的场景我不知道这是我作为一个已经长年没有生活在四川人的一个想法我不知道你们两位是怎么想的呢我自己是这样想当然肯定随着就是普通话推广越来越好以后小孩嘛上学都是学普通话他
肯定那个方言的水平是比我们这一代包括更早一代可能是会越来越差的这个是趋势事件但是我觉得在四川这块我个人还是比较乐观它没有那么快就会达到一个快消亡的程度有几个方面吧我第一个讲第一个就是人口基数毕竟这个川渝还是有一亿多人口在那里这个比起很多
小省小县它的那个惯性还是会很强的就往前推的那个惯性大家在生活中还是会说本地的这个方言嘛然后第二个就是一个文化的抱团我们四川包括重庆都是劳务输出的大省全世界的那民工啊农民工里面很多都是四川的川渝籍贯的那么他们到了外地以后他们也是会形成一个抱团的趋势比如说你到广东去打工你四川民工不会说广东话的都还是大家自己会说四川话那么
那么久而久之在这一部分庞大的人群里就上下数以千万计的人群里他们是不会就是因为疏于练习而
形成这个消亡还有一个我觉得比较乐观的就是四川语这边吧强大的这个文化输出的力量像早先的那个电影像疯狂的石头包括像现在的那个比较火的那个哪吒它里面都有很多说四川话台词的嘛这个角色包括川语的 rapper 跟前面杜老师也说了很多川语的 rapper 都是顶流那么文化文化作品就是作为一个
一个载体一个语言的载体他不断的有内容输出新的内容在输出那新一代的人他听着看着这些文化作品长大的他就不太会丢到这个母语的抓手所以我个人是还是比较乐观的表达又要用说话教化呈现从图在标述我连老鬼子在操家面的生混混教养我连离婚不可能到下一次给分的 curse 心事寻常
我再还能戴口罩 It's time to
其实我跟穆老师的想法几乎是完全一致的甚至觉得很多外地的朋友他们来到四川会非常主动的去学一些四川话而且因为可能真的这个四川话只是一些语调的区别它的门槛不是特别高但是我还是想补充一点就是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是四川人
的豁达和包容性是一直刻在骨子里面的所以说我们其实不会因为你的某一个方言而会觉得可能像某些散贩一样说别人是乡下人但是我们就不会我们就觉得各地的方言有各地的可爱之处我甚至觉得可能各地的方言就是四川省内的各种方言都会比较完整的有系统的保留下去也不是说野地电波可有可无
在这个过程中我相信肯定还是会越来越多的有更多的不管是电台也好电影也好音乐作品也好在文化方面四川话的输出对我觉得这个说得很好我也是希望在之后的播客内容里面可以听到越来越多像野地电播这样以四川话为内容的节目输出的一个形式我也希望大家可以用一个比较更加包容的心态去了解
完全不一样的语言也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从来不认为四川话它是一个加密语言它其实你如果用心的去听只要我们没有用一些特别冷门的像我刚才说的鬼迷之言呀或者油抓门呀之类的这些话的话大家应该都是能够轻易的听懂四川话的那最后的话我们要不然一人一句呃
四川话的祝福送给正在听这一期的听众朋友们那要不从我先开始好了让穆老师和杜老师想一下那最后的话就今天的这期节目希望大家听完之后可以更加的了解四川话的风趣那也知道下一次和四川人说话的时候什么是还有像刚才穆老师就说的第一句话你就是要说
我先说两个简单的嘛呃
我就是希望大家不光是了解四川人或四川美食也知道四川这个地方安逸得很然后呢也希望大家多听和说跟四川人百龙门正这就是我的祝福和希望我希望大家在听到这期节目以后呢对四川话有正面的印象吧叫大家以后多到四川来旅游千万不要觉得
我们四川本地人是在怠慢你们故意不说普通话啊我见了你们外地朋友都说四川话那是因为我们所传的你肯听不懂我们四川人人家有句话叫天不怕地不怕就不怕四川人说普通话我们拿四川话跟你说你可能还能猜中一两个音我们跟你说普通话你就一个字都听不懂了就是希望大家也是有理解理解啊我们四川人都是非常热情的大家多来四川旅游多来
享受不同地方的美食美味美酒美景说得真好那听到这里对穆老师感兴趣的话可以在本期的文案介绍里面发现穆老师的播客他的播客名字叫做马上开摆那喜欢杜老师的话可以在本期的文案介绍里面也发现他们的名字呢是叫做野地电播是一档以四川话为内容的播客
里面会讲很多的奇奇怪怪的案件或者是一些玄门道学所以那就是这一期再次感谢穆老师和杜老师来做客谢谢你们谢谢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非常荣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