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饭饭之交”这个名字就能看出,这档播客是由来自南方的主播创作的。
稻米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食物,圆的扁的,宽的细的,甜的咸的……稻米还可以用在生活里方方面面,洗发水,护肤品……
外国人也吃米呢,只是他们的吃法很不一样。我们会喜欢吃甜甜的米布丁,却吃不惯加了奶酪的意大利炖饭。肆无忌惮地享用甜辣口味的辣炒年糕,赶趟时髦学着吃越南米纸卷。漂泊异乡,家里一定要有一个电饭锅,它仿佛是我们厨房里的定海神针。
小时候吃米饭不计代价,长大了吃白米要思前想后,总要加点青菜才能稍微心理平衡一些,心里盘算着一碗米饭做多少的运动来抵消。当米饭变成了碳水化合物,童年也就随之而去。
我们以大米为主食,以稻米为灵魂给养,给DNA定调。大米贯穿了我们的一生以及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的俗语里有许多与之有关的用法。
古诗有云,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吃饱了,才能继续生活,才能有力量朝前走。
这一期就以时间为顺序讲述大米在我们人生中的故事。
02:30 三月的烟雨飘摇的南方 你坐在你空空的米店
03:30 大米在婴儿时期就奠定了我们的”灵魂底色“
04:40 回忆儿时家里煮饭的场景
07:30 淘米水的用法
08:55 啤酒也可以洗头发?
09:25 温州糯米饭的记忆和方言里的古语遗留
12:35 西双版纳傣族糯米饭的不同之处
13:55 云南傣族竹筒饭的“核心卖点”
17:50 米粉与米干
21:00 新鲜米粉加工厂的回忆
23:25 童年食物的神圣时刻
27:00 傣族泼水节上的“豪糯索”(“泼水粑粑”)
29:00 温州过年吃“桃糕”
35:45 学生时代的糯米零食
40:00 两个南方人之间也有粽子甜咸之争
41:10 大学时代打开米制品的新世界
44:25 河粉“靓仔”/Magic 阿水
47:15 北方舍友在南方馒头配葱抚慰乡愁
48:00 出国后接触到的米制品
53:40 德国医院病号饭之”亚洲炒饭“
57:10 谚语以及流行文化中的“米”
58:55 贯穿一生的米汤
1:01:55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家庭版“毫糯索” (傣族年糕)方子
所需材料:
糯米粉 3杯
清水 1.5杯
红糖 50g
蔗糖蜜molasses 2汤匙
奇亚籽 2汤匙
椰子油 3汤匙
冷冻芭蕉叶 几片
做法:
1.锅中加入红糖和水煮开融化,加入蔗糖蜜。
2.椰子油融化。把糖水和椰子油以及奇亚籽一起加到糯米面里搅拌均匀,呈浓稠状。
3.取适量糯米面团放到芭蕉叶中,左右上下分别折一下,折叠成一个长方形扁平小包。
4.上锅蒸,上汽后20分钟,关火焖10分钟即可。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
Easy Lemon 30 Second by Kevin MacLeod
片尾
张玮玮、郭龙《米店》
欢迎通过YouTube关注我们的频道@grainofthought.podcast),配合视频食用,视听效果风味更佳哦!您还可以在Spotify, Apple Podcast 和 Google Podcast 上收听我们的节目。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