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372|【How to改變習慣】我不是沒時間,我是沒有切換鍵

EP372|【How to改變習慣】我不是沒時間,我是沒有切換鍵

2025/4/28
logo of podcast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刘轩
Topics
刘轩:我经常在生活模式转换中挣扎,难以从家庭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例如,下午孩子放学后,我虽然有时间工作,却常常无法迅速切换到工作状态,会感到卡住,怀疑自己有拖延症或过度疲劳。其实,这并非懒惰或缺乏自制力,而是因为角色切换失败。我们每天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语言、节奏、表情,甚至呼吸频率都不一样。可惜我们的大脑并没有神奇的切换按钮,难以瞬间从一种角色切换到另一种角色。 我们的问题常常不是时间不够,而是切换失误,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任务切换代价”。从放松的情绪性状态切换到专注的工作状态需要大量能量和时间。任务惯性则会让我们倾向于继续当前状态,例如放松后更难收心,这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容易陷入长时间的放松或专注状态。 为了顺利切换角色,避免大脑打结,我提供三个基于心理学原理的技巧:首先是设计“转场仪式”,例如泡茶、戴眼镜等,帮助大脑准备进入新的角色,保持仪式的一致性,大脑会建立条件反射,从而更有效地切换模式。 第二个技巧是设计“中间行为区块”,避免直接从一种状态切换到另一种状态,例如先整理一下工作计划,设定一个简单的目标,这就像热身一样,更容易开始工作。 第三个技巧是“下一步提示卡”,帮助我们明确下一步行动,避免陷入思考瘫痪。例如,写下一张卡片,提示下一步做什么,这可以降低决策成本,让我们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总而言之,我们不是机器,不能瞬间完成角色切换,要善待自己,给自己一点空间和节奏,真正的高效是指导自己什么时候该切换,怎么切换,以及怎么去善待每一个正在过渡中的自己。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你有没有遇过这种情况车子半路抛锚才开始急着查看自己哪一张信用卡有包含道路救援的优惠或者车子该保养了却不知道去哪一家比较放心

我現在人在美國和台灣兩邊跑說真的開車出門最怕的就是遇到突發狀況在美國很多人會加入像 AAA 這樣的服務一年繳個年費從道路救援到旅遊保險一戰是全包等回到台灣我發現有個免費功能又齊全的選擇叫做 U-Tag Go 平常在台北開車停車位一味難求但只要用它的找停車位功能不但有停車場連路邊停車格也找得到

它还可以自动帮你代扣停车费 ETC 除职省去缴费的麻烦除此之外能直接在 APP 上预约汽车保养租车甚至安排旅游行程真的非常方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开本集的节目资讯栏看看详情我现在回台湾只要一开车第一件事就是打开 UTechGo 停车保养租车旅游统统一个 APP 搞定 UTechGo 一路由你掌握

Hello 大家好,欢迎收听刘轩的 How to 人生学,我是刘轩。这是我们的 How to 改变你的习惯系列的第五集。今天我们要来聊一个我自己也经常会 struggle 的问题,就是转换生活模式。让我来形容一个我生活中时常会发生的场景。

到了下午,钱川从学校回来,我给他们抱抱,陪他们吃个点心,跟他们聊聊天。然后他们走进自己的卧室,我回到自己的书房,坐下来准备要切换回到我的工作模式。这个时候看着电脑就呆住,好久都无法把脑袋转回工作模式。

明明可能有脚本要写,有事情联络,可是手就发现卡在键盘上面,滑鼠点了好几次不同的讯息,又滑回来桌面发呆,然后就开始看新闻,然后就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又拖延症发作了,还是我突然太累了,不知道各位是否也体验过类似的状况呢?

其实我知道我不是懒也不是没有自制力只是卡在一个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痛处就是角色之间的切换失败我们每天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早上是爸妈

接着变成上班族,回家要变成驾驶达人,晚上还要变身成为一个 good listener,一个温柔的教练,或偶尔被召唤成为故事的说书人。每一个角色都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节奏,表情,甚至连呼吸频率都不一样。可惜我们的大脑并没有一颗神奇的切换按钮,能够让我们瞬间从家庭模式跳成上班模式。

我们的问题常常不是时间不够而是切换失误时间是有的但你进不了状况这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称就叫 Task Switching Cost 任务切换代价

这就是当我们的大脑要从做一件事情切换到另一种状态的时候其中会需要额外的转换时间和精神尤其当这些事情是属于完全不同领域的例如一个比较放松的情绪性的一个家庭模式你要转到专注和目标导向的工作状态

就会需要特别多的能量和过度的时间而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话常常就会在这里卡住开始自责然后拖延还有一个叫 Task Inertia 任务惯性的现象

意思是你在做什么就会想继续做那件事所以你在放松就会想要继续放松你一旦开始专注也就会比较容易维持专注这也就是为什么那句我只休息五分钟最后会变成 YouTube 马拉松的主因

也是为什么每一次下午前传回到家的时候我心里面都会有一个纠结哎呀我很想要陪他们但是在这时候我在工作状态里面离开工作状态我就知道很难再回去了那么要怎么办呢我们要怎么从一个角色能够顺利切换到另一个角色不让我们的大脑打结生活节奏卡关呢我来提供三个我自己常用也在心理学里有根据的技巧

首先让我们来先进一段广告介绍一下我最新推出的线上课程也与这个有关的你的一天是不是常常这样过的早上打算要早起运动结果事情太忙算了上班途中匆匆忙忙到公司想专注工作却碰到一堆讯息琐事会议干扰算了等到下班该做的事一样没做完晚上回到家打算要看书学习结果一滑手机两个小时过去了

算了第二天又是一样的循环算了真的是致命的口头颤如果你对这个情景很熟悉你并不孤单你很可能正陷在一个习惯困境的恶性循环中你知道该做什么却总是有其他事让你在当下就无法做到所以就算了

很多人以為這是缺乏自律但事實上這是因為你從來沒被教過習慣是需要設計的長期研究心理與行為設計我看過太多人陷在這樣的循環中他們不是不努力但是自我妥協了很多年而消磨了自信這就是為什麼我推出了這堂全新的線上課程劉軒的不敗習慣養成術你將會學到如何拆解目標減少摩擦讓習慣不再難以開始

重點是 這不是靠意志裡硬撐而是一套可以讓你真正改變生活模式的工具與系統不要再跟自己妥協了現在就到節目資訊欄點擊連結歡迎報名我的 不敗習慣樣稱術在 4 月底前購買課程可以享有四五折的優惠輸入專屬折扣碼 XUAN200 還能再折 200 元

欢迎回来我们的第一个技巧是转场仪式

我以前曾经参加过很多舞台剧的制作和演出我就发现很多的舞台演员在上场之前在后台都有一套自己的仪式有的会闭着眼睛深呼吸有的会对着墙壁喃喃自语有一些则是会大幅的动身体像是深吸一口气然后把双手伸得高高的然后啊这样子吐气的同时弯腰

这不只是暖身这也是让我们的大脑准备进入另一个角色的开关

我们也可以一样帮自己设计一个转场仪式例如在工作开始之前固定的为自己泡一杯热茶或者戴上你那副开会专用的眼镜以上这个方法对我特别管用戴上眼镜的时候整个视觉的效果变得不一样了也会帮助我更能够 focus 我还会在电脑上面设定一个番茄中

像是我用的这个 APP 叫做 BeFocus Pro 当我按下开始的时候看到这个时钟开始倒数就会帮助我来调整我的心态不管你今天做什么重点是一致性你每次都做一样的动作大脑就会开始建立一个条件反射这个 Q 点出现了就是要进入新的模式了第二个技巧是设计中间行为的区块

这个表示的是我们不要硬切例如我们从陪小孩做功课我们直接跳进报告模式这个会很痛苦我们会需要一个过渡区像我自己如果要从家庭切回到工作的话我会先花个五分钟来整理一下我自己例如先开一下 Google Calendar 再来看一下今天的工作排程内心设定好一个目标或是先设定一个非常简单的目标像是我先回这一封 email 就好

这个中间行为让它不要太难但是会让你比较容易开始动起来那就像热身一样一旦开始动起来之后呢你的行为惯性就会比较容易继续地把你 carry 进入到工作的状态那第三个技巧呢是下一步提示卡那很多时候我们切不进去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我们一时我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那明明事情排好了一坐下来

我刚才写到哪里我刚才做什么事情光是去回想这个就往往会让我们的脑袋一片空白所以如果你知道你即将离开工作岗位去进行另外一个身份的事情的话你可以先预先写下一张卡片或者一个便利贴贴在你的电脑萤幕旁边那上面呢例如说只写一句话下一步打开 PPT 制作第一个 slide 或是你写到哪里那一个点的关键词

把它写下来那这个明确的提示呢就会有点像个导航一样给你一个很快速明确的一个方向感让你不用想那么多你只需要赶快去做这一件事情所以这个也算是预先设定好一个目标只是你把你原本的这个思绪呢变成一个视觉的 Q 来降低你回到工作的时候的决策成本

好的以上就是我今天想要分享的三个 how to 让我们如何可以比较顺利的能够切换我们不同的生活的模式

希望今天分享的我不是没时间我是没有切换键可以帮助你更了解如何优化自己的生活请记住我们不是机器不能瞬间完成角色的切换我们也不是穿锯这样不要再逼自己瞬间变脸了试着给自己一点空间一点节奏因为真正的高效是指导自己什么时候该切换怎么切换以及怎么去善待每一个正在过渡中的自己

各位,我们都辛苦了。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觉得有别人也应该听一下的话,欢迎把这一集分享给你身边正在身份焦头烂额切换失败的朋友们。也可以到我的脸书或是 IG 留言来跟我们分享你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有哪些最常在那里卡关。也欢迎与我分享你的切换意识,说不定我们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如果你喜欢这个节目我有个重要的请求请你如果还没有的话按下节目订阅这个会让演算法把我们这个节目往上推也因此可以让更多人接触到我们这个节目那我也会继续在这里用科学哲学心理学各种不同的方式来与各位分享各种不同的人生的 how to 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次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