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重启x魏思孝】村子日渐消失,我用小说记住疼痛

【重启x魏思孝】村子日渐消失,我用小说记住疼痛

2024/12/18
logo of podcast 重启试试

重启试试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刘盟赟
魏思孝
Topics
魏思孝:我写作时不考虑太多意义,评论家的评价基于他们对中国文学乡土题材写作脉络的梳理。我的小说并非局限于乡土文学,但我也受益于这个标签。 《王能好》语言简单直接,《土广寸木》则更注重空间场景的描写,语言风格不同是因为作品想表达的内容不同。我不习惯用双引号,因为觉得它不美观,会分散注意力。我在小说中较少使用大段对话,因为对话容易写长,也可能显得不自然,更倾向于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 《土广寸木》下半部采用“我”的视角,是为了让读者了解作者获取乡村经验的方式。写作是一个不断尝试和探索的过程,每一次尝试都是为未来的作品做准备。 我希望创造出像孔乙己那样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人物,能够被后人记住。我的小说抓住了当下时代的一些特征,但未来还需要寻求新的改变。我不太擅长写散文和随笔,因为写了之后会把感触和经验放掉,不利于小说创作。 第三代诗人的作品,特别是韩东和朱文的作品,对我是一种天性解放,让我敢于直面自我和现实。第三代诗人“断裂”的姿态,启发我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和写作,敢于说不。 我每隔一两年会遇到一个喜欢的作家,他们的作品会启发我的创作。我未来会尝试创作更多城市题材的小说,但目前能力有限,需要更多沉淀。 刘盟赟:魏思孝的小说有一种现实的粗粝感,这并非乡土文学所能概括,而是当下真实的现实生活经由文学语言和虚构方式处理后的呈现。 《土广寸木》的语言和叙事风格与《王能好》有很大不同,节奏变缓,空间感更强,这体现了作者在创作上的求变。“我”的视角的加入,使叙事距离拉开,带来不同的化学反应,也使得小说中出现了更多抒情成分。 在小说创作中,人物对话是与情节和人物塑造都相关的,两者占比如何取决于作者的创作意图。 《土广寸木》上半部是全视角叙事,下半部则加入了“我”的视角,这拉开了叙事距离,也带来了一些不同的感受。 小说中人物的重复出现,构建了一个真实的农村宇宙,展现了农村的变迁和人物的成长。小说中的人物名字很真实,像我们身边的人,这是一种与传统小说人物命名方式不同的尝试。 小说的力量在于它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身边的人,即使我们之前已经见过他们。创作焦虑是难免的,因为写作需要不断提升,不断寻求突破。 对比第三代诗人小说与你小说的现实主义表达,可以看出你小说中现实主义的独特性。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今年的宝珀文学奖颁给了魏思孝,以肯定他在中国乡土题材写作上的创新与用力。作为一个山东淄博农村的八零后作家,他的乡村早已不是沈从文的湘西、汪曾祺的高邮,也不是莫言的高密东北乡,或是迟子建的北极村。他的农村少了些诗意,多了些赤裸。笔锋过境,更显粗砺,直见性命,有时也更不堪,但也更真实。那脸、那手、那口吐在地上的痰,仿佛那个王能好就是你在城市通勤可以匆匆擦身而过而不自知,蹲在脚手架下吸烟的农民。然而,他的喜怒哀乐,原生家庭与对婚姻的向往,却暗自丰盈着,通过魏思孝的笔端,我们往往与这些人物有了贴肤的同感。 这次走进淄博和他的农村老家,与他聊小说,听他带着我们走在辛刘村的路上指给我们看哪个人是小说中谁谁谁的原型,哪一家就是之前提到的故事的来源,自己又因为写了谁而上门去道歉的。我们试着从他小说的写法等方面,谈一谈他对小说创作的理解,看看他是如何理解当下中国的农村与农村人的。 【时间轴】 1:03) 非典型意义的中国“乡土文学”:《土广寸木》与当代农村写作 7:58) 把一切拆开了重新组合,要有勇气用粗粝的语言直面此时此刻的村庄 11:26) “双引号”成为一种小说的审美参数 16:12) “对话”是小说创作的一种工具,该如何使用? 18:43) 脏字与丑话:一种缓解生活疼痛的“特效药” 23:58) 乡村,是一种处境 27:19) 以一个“局内的外人”,让自己保持一定的叙事距离 35:14) 创作并不高蹈,要为创作去体验生活 39:14) 从《王能好》到《土广寸木》,在续写中构建“辛留村宇宙” 43:01) 持续的创作是件很焦虑的事儿 48:30) 村子里的日常中有很多文学性时刻 53:15) “酒局”与“春节”变成难以处理的题材 57:18) 在“断裂”处启蒙:“第三代诗人”对我写作的影响 01:03:23) 用拒否的姿态写作,“用自己的头脑去说不” 01:05:41) “每隔一两年也许我会遇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家” 01:08:59) 未来的创作计划 (村庄的落日) �主持人: 刘盟赟 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部编辑,播客「重启试试」主理人。 �后期制作: 孙静 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部编辑。 ️公众号: 数字译文 译文有声 �B站账号: 译文经典重读